犊牛腹泻原因及预防PPT课件

合集下载

犊牛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犊牛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2年第1期浙江畜牧兽医犊牛腹泻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犊牛腹泻又称犊牛拉稀,是养牛过程常见的疾病,主要由饲养管理不当、细菌感染、不良环境影响等因素导致发病,病牛往往排出灰色粥样甚至水样粪便,气味恶臭,多时带有血丝或血块,病牛表现乏力、喜卧,严重时呕吐、脱水、高度衰竭,体重急剧减轻,急性发病犊牛可在1-3d死亡。

本病发生不分季节性,任何时节均可发病,但以初春和初秋发病最多,且30日龄以内的犊牛易感。

因此在养殖过程中,一定要重视预防,降低发病率,进而促进养殖业健康发展。

1 发病原因1.1 饲养管理不当 母牛妊娠期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首先,母牛摄入饲草的质量关系着牛犊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若母牛孕期食用饲草搭配不当,营养不全面,会导致牛犊无法摄入足够的营养物质,出生后出现体质差,抵抗力弱等情况,进而容易发生腹泻。

其次,犊牛在出生后,若母牛营养不良,会影响牛乳的产量和品质,无法给犊牛提供足够且营养的牛乳,导致犊牛免疫力低下,从而发病。

1.2 病原菌感染 病原菌感染是引起犊牛腹泻的最主要因素,常见的能引起犊牛腹泻的病原菌有细菌(大肠杆菌、巴氏杆菌等)、病毒(轮状病毒、黏膜病病毒等),此外,某些寄生虫的感染也会引起腹泻。

致病性细菌一般通过消化道进入犊牛体内,从而影响肠道内菌群,使肠道菌群结构发生变化,引起消化系统紊乱,导致腹泻。

致病性病毒常通过消化道、黏膜等感染,发病症状更为严重,且一旦发病很难治愈,死亡率极高。

寄生虫致病主要由蛔虫、绦虫、球虫等感染引起,病牛常出现血色粥样粪便,且气味恶臭。

1.3 不良环境影响 除了饲养管理不当、病原菌感染外,养殖环境不良也容易引起犊牛腹泻。

例如,养殖环境潮湿、未及时清理粪便、不打扫圈舍,或不定期消毒等,均可能导病原细菌或病毒滋生,从而会增加染病的可能性;此外,若养殖密度过大、圈舍狭小、饲喂方法不当等,亦会导致发生腹泻。

2 临床症状犊牛患病初期,会排出灰白色或灰色粥样粪便,腥臭,有黏液,腹部紧缩,喜卧,不喜食,严重者食欲废绝,体温升高达40-41℃。

犊牛腹泻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措施

犊牛腹泻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措施

犊牛腹泻的病因分析及治疗措施犊牛腹泻是指犊牛出现大便稀溏、次数增多以及排便频繁的症状。

犊牛腹泻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肠道感染、消化不良、肠道寄生虫等。

正确分析犊牛腹泻的病因,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对犊牛的生长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1.肠道感染:犊牛常受到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的感染,导致肠道炎症反应和腹泻。

常见的肠道病原体包括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鉴别性淋巴结炎病毒等。

2.消化不良:犊牛长期饮用脏水或喂养不当的乳制品,会导致消化道功能不良,进而引发腹泻。

3.肠道寄生虫:蛔虫、钩虫、鞭虫等寄生虫感染可引起犊牛腹泻。

这些寄生虫会留在肠道内吸收犊牛的营养物质,干扰正常消化吸收,引起腹泻。

1.病原治疗:对于犊牛腹泻的最初治疗,首先应该确定病原体,并使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针对肠道感染,可以使用抗菌药物如磺胺类、氟喹诺酮类等进行治疗。

在使用抗菌药物时,应该遵循合理用药的原则,按照病原体药敏试验结果选择相应的药物。

2.改善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犊牛腹泻的发生。

应该提供干净新鲜的饮水和合适的饲料,避免使用脏水或污染的饲料给犊牛喂养。

同时,要进行规范的消毒和清洁,保持环境的卫生和干燥,防止致病菌的传播。

3.纠正营养不良:对于消化不良所引起的腹泻,应该进行适当的纠正营养不良的措施。

可根据犊牛的年龄和体重,调整合适的饲喂量和饲喂频率,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和消化吸收。

4.驱虫治疗:对于肠道寄生虫引起的腹泻,需要使用驱虫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驱虫药物包括氯胺酮、苯咪唑等。

通过用药进行驱虫,可以减少寄生虫对犊牛的消化道吸收和排泄的干扰,从而减少腹泻的发生。

总结起来,犊牛腹泻的病因多种多样,治疗措施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

重要的是及时发现和诊断腹泻的病因,根据病因选择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改善饲养管理并进行预防措施,以保证犊牛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犊牛腹泻病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犊牛腹泻病因及综合防治措施

犊牛腹泻病因及综合防治措施旷天扬(云南省麻栗坡县动物疫病控制中心,麻栗坡县 663600)犊牛腹泻是指哺乳期犊牛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腹泻为特征的一种疾病。

该病在麻栗坡县董干镇发病率较高,几乎占到了犊牛病的60%左右。

患病犊牛出现脱水、酸中毒等严重病理反应,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给全镇的养牛业造成严重打击。

经统计,3年来,疫病控制中心诊治此病达66例,治愈59例,死亡7例,死亡率为11.9%。

1 病因1.1 细菌性犊牛腹泻这种类型临床最为常见,约占总治疗数的50.6%。

主要由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引起。

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在健康犊牛肠道内大量存在,但因厩舍卫生条件差或寒冷因素作用使犊牛抵抗力下降时发病。

麻栗坡县的广大农户经济比较落后,牛舍非常简陋,卫生条件普遍差,所以,细菌性犊牛腹泻的经常发生。

表1 犊牛腹泻病例统计表1.2 消化不良性腹泻牛冻精改良技术在董干镇得以普遍实施,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使相当一部分群众把养牛当做了一条发财致富之路。

对犊牛的爱护倍增,又缺乏养牛知识,所以,给犊牛单独喂饲大量的精料,导致犊牛发生消化不良性腹泻。

如2009年5月山后村李庆文家的母牛产了一头可爱的杂交犊牛,本来这头母牛的奶水就足,但因其爱牛心切,从出生第5天就开始用葡萄糖拌奶粉来强行灌给犊牛,结果第2天犊牛就开始出现腹泻,兽医人员及时制止并给予适当治疗后,犊牛得康复。

据统计,此类腹泻约占整个犊牛腹泻34.9%。

1.3 寄生虫性腹泻由于养殖户养牛知识欠缺、厩舍卫生条件差及没有预防性驱虫等,使犊牛因感染寄生虫而导致腹泻。

其中,以感染线虫(蛔虫)最为多见,此类腹泻占整个犊牛腹泻的14.5%。

如2010年10月12日寨子村赵某家的母牛生产1头杂交犊牛,在近2月龄时逐渐消瘦并排出灰白色带有黏液性糊状粪便,经诊断后认为是新蛔虫所引起,用盐酸左旋咪唑片300mg灌服后病牛拉出形似蚯蚓长约15~20 cm的蛔虫10余条,第2天重复用药1次,后逐渐恢复。

犊牛发生腹泻的原因及综合防治

犊牛发生腹泻的原因及综合防治

犊牛发生腹泻的原因及综合防治腹泻,是指动物排泄物中水分过多导致粪便发稀的症状。

犊牛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由于免疫力低下,消化系统不完善,环境干净度低等因素,很容易发生腹泻,并且严重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和经济效益,因此综合防治犊牛腹泻十分重要。

一、犊牛腹泻的病因1.细菌感染大肠杆菌、沙氏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肺炎链球菌、球虫等细菌都能引起犊牛腹泻,其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常见。

2.病毒感染犬瘟热病毒、鼻疽病毒、肠道病毒、黄痢毒、牛病毒性腹泻病毒等都能引起犊牛腹泻,其中以牛病毒性腹泻病毒最为常见。

3.营养不良缺乏碘、矿物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以及饲喂奶粉温度不合适、营养配方不科学等原因都可能引起犊牛腹泻。

4.环境不良仔犊舍缺乏通风、阳光、湿度过大、压力过大等因素,都会影响犊牛消化道正常功能,导致腹泻的发生。

1.提高饲养管理水平定期清理仔犊舍,维持宜居环境;保证饮用水质量,确保干净卫生;合理配饲奶粉,按时按量饲喂,避免过度饲喂,特别是夏天应控制奶粉温度不要过高。

其次,给犊牛补充碘、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促进健康发育。

2.预防和控制感染病原体犊牛随着年龄的增长,会逐渐具有抗体,但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原体的感染。

因此,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可以预防和控制病原体的感染。

同时,对于病死犊牛的及时处理和彻底消毒是防止病原体传播的重要措施。

3.提高免疫力采取合理的免疫策略,给犊牛按时注射疫苗,提高其免疫力。

在犊牛出生后的第一天,应注射尽早消毒炎症球菌苗,第2周注射一针口蹄疫和灰病疫苗,第3、4周分别注射牛传染性腹泻疫苗和特種细肉瘤双价疫苗。

其他特定地域或特定饲喂方式,还需要给予其他疫苗的免疫。

4.中药防治腹泻对于轻度腹泻病例可尝试中药疗法。

例如,可以使用四物汤加碳、荷叶、生地等药物制出的药剂,或者使用黄连素和双-丙唑酸氟苯尿嘧啶等西药与中药联用。

综上所述,犊牛腹泻对养殖业是十分不利的,我们需要从饲养管理、病原体控制、免疫和中药综合防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协同,降低犊牛腹泻的发生率,保障犊牛的健康生长和饲养的经济效益。

犊牛腹泻防治

犊牛腹泻防治

犊牛腹泻可分为感染性腹泻和消化不良性腹泻两种,以10日龄左右犊牛多发,初冬到早春多见。

1病因1.1饲喂不当犊牛没有及时吃上初乳、初乳喂量不足,母牛患乳腺炎导致初乳不洁等均可导致犊牛抗病力低下而发病。

1.2母牛营养不全母牛妊娠期日粮粗劣,缺乏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可导致产下的犊牛发育不良,体弱,抗病力低下而腹泻。

1.3环境不良舍温低,圈舍不透光,阴冷、潮湿,通风不良,是导致犊牛腹泻的重要诱因。

1.4感染病原微生物犊牛感染了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及冠状病毒、轮状病毒或球虫等均可引起腹泻。

2临床症状2.1一般症状犊牛发病初期排黄白色粥样粪便,其味恶臭,体温有时升高到41℃,喜卧,肺部出现干性啰音。

病后期犊牛脱水明显,皮肤弹性丧失,眼球下陷,消瘦,死亡。

2.2感染性腹泻症状感染大肠杆菌而腹泻的牛多在10日龄内,尤其是1~3日龄的犊牛。

犊牛常在未及时吃足初乳或发生消化障碍时突然发病。

急性病例呈急性败血型变化,其发热,间有腹泻,发病2~3d即死亡。

犊牛发病多呈慢性经过,其食欲减退或废绝,排水样稀粪,而后出现鼻黏膜干燥,皮肤弹性下降,眼球凹陷等脱水症状,有时病牛出现不安、兴奋等神经症状,并昏迷。

严重病例体温下降,虚脱,衰竭,继发肺炎而死亡。

感染沙门氏杆菌而腹泻的多为1月龄左右的犊牛。

患牛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到40℃左右,下痢,粪便带血,混有黏液、纤维素性絮状物,踢腹。

严重者脱水,衰竭,5~6d后死亡。

病毒性腹泻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

轮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多发生于1周龄内的犊牛,冠状病毒引起的腹泻多发生于2~3周龄的犊牛。

病牛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呕吐,排黄白色稀粪。

球虫病多见于1月龄以上的犊牛。

感染球虫的犊牛下痢,里急后重,便带血,恶臭。

后期病牛食欲废绝,被毛粗乱、无光,可视黏膜苍白,贫血,喜卧甚至卧地不起。

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检查病牛粪便,可检出球虫卵囊。

2.3消化不良性腹泻症状此类腹泻多见于12~15日龄犊牛。

犊牛腹泻原因及预防

犊牛腹泻原因及预防

抗寄生虫药
对于寄生虫引起的腹泻,使用抗寄生虫药进 行治疗,如阿苯达唑等。
止泻药
使用止泻药减轻腹泻症状,如蒙脱石散等。
补液治疗口服ຫໍສະໝຸດ 液提供电解质溶液,如口服补液盐,以补充因腹泻丢失的水分和电解质。
静脉补液
对于严重脱水的犊牛,需要进行静脉补液,以快速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饲养管理调整
调整饲料
01
根据腹泻原因,调整饲料配方,如降低蛋白质含量、
弯曲杆菌
弯曲杆菌感染可导致犊牛 出现血性腹泻、发热和败 血症等症状。
病毒性腹泻
轮状病毒
轮状病毒是导致犊牛病毒性腹泻的主 要病原体之一,主要侵害胃肠道。
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感染可引起犊牛严重的病毒 性腹泻,伴有脱水、酸中毒等症状。
寄生虫性腹泻
隐孢子虫
隐孢子虫感染可导致犊牛严重的腹泻,并伴有脱水、电解质 失衡等症状。
保持牛舍干燥,避免潮湿环境 引发细菌滋生。
提供足够的阳光照射,保持犊 牛身体干燥和温暖。
定期通风,减少空气中的细菌 和病毒数量。
定期消毒
对犊牛舍、食槽、饮水器等进行 定期消毒。
对犊牛的饲料、饮水进行定期检 查,防止污染。
定期对犊牛进行身体检查,发现 腹泻及时治疗。
疫苗接种
根据当地疫情和疫苗接种计划,对犊牛进行疫苗接种。 选择可靠的疫苗接种机构,确保疫苗质量和接种效果。
增加粗纤维含量等。
保持环境卫生
02 保持犊牛生活环境清洁、干燥,定期消毒,减少病原
菌的滋生。
增强免疫力
03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犊牛的免疫力,增强其对病
原菌的抵抗力。
05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某规模化奶牛场的犊牛腹泻防控方案

犊牛腹泻预防控制

犊牛腹泻预防控制

犊牛腹泻预防控制犊牛腹泻是目前我国牛群养殖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高,严重影响了牛群的生产。

在犊牛养殖的发展中,应加强对疾病的认识,了解其发病机制、发病原因、危害等,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养殖效益。

犊牛腹泻也称犊牛痢疾,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全年都会出现。

犊牛一般在2~3 d 内发病,严重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和成活率。

犊牛腹泻是一种常见的急性肠炎,主要发生在初春、夏末、初秋,是犊牛消化系统功能障碍,免疫力低下所致。

犊牛腹泻的发病率高达90%~100%,病死率高达50%,严重危害了犊牛的生产。

1 犊牛腹泻原因1.1 细菌感染目前导致犊牛腹泻的细菌有很多种,比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夹膜梭菌等。

这些细菌很多是牛肠道的常在菌。

在消化能力良好的情况下,一般不具有显著的致病力。

若肠道的消化功能下降,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夹膜梭菌等细菌会借机释放出大量的毒素,引起犊牛的典型症状。

这些病原菌对日龄以下的初生犊牛的伤害是最大的,特别是7 日龄的犊牛。

发病后,病牛会在短期内出现腹泻、精神状况恶化、突然腹泻等症状。

如果有排泄物是水样或粥样的,在排泄物中会有大量的血沫和肠道粘膜组织。

经解剖观察,发现大肠杆菌感染的病牛,肠管内有大量的血泡,肠壁出现了明显的充血、肿胀,上皮细胞脱落,肠系膜淋巴结明显增大。

而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病死犊牛,其症状是在小肠后段和肠道粘膜上有许多的出血点,有时候肠系膜淋巴结会有血,脾也会充血,肝、肾、脾等部位也会有坏死的病变。

产气夹膜梭菌引起的腹泻以肠炎为主,其中含有大量的血液,肠腔膨胀,里面有很多的气体,肠子里有一股腥味。

1.2 病毒感染目前,导致犊牛病毒性腹泻的病毒有轮状病毒、冠状病毒和粘膜病毒。

在动物体内,在牛的肠粘膜上皮细胞中增殖,会让牛体内的细胞失去机能,当大量细胞破碎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病毒,而这些细胞的脱落也会引起肠道的生理改变,使病毒对细胞的反应变得更加敏感。

犊牛发生腹泻的原因及综合防治

犊牛发生腹泻的原因及综合防治

犊牛发生腹泻的原因及综合防治犊牛是农场中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但在养殖过程中,犊牛腹泻是一个常见而严重的问题。

腹泻不仅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还容易引起感染传播,给养殖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正确了解犊牛腹泻的原因和综合防治措施对于养殖业者来说尤为重要。

一、犊牛腹泻的原因1. 饮食不良犊牛的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较弱,所以很容易因为饮食不良引起腹泻。

饲料品质差、饲喂不当、喂食过量或者过度饥饿都可能引起犊牛腹泻。

2. 消化道感染犊牛消化系统尚未成熟,免疫系统相对薄弱,所以容易受到各种细菌、寄生虫和病毒感染,导致腹泻。

常见的消化道感染病原体有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肠道致病原等。

3. 环境卫生差犊牛的生长环境卫生状况直接关系到其健康状况,环境卫生差可能导致犊牛接触各种病原体,引发腹泻。

饮水不洁净、粪便积淤、空气污浊等都可能影响犊牛的健康。

4. 突发因素除了以上常见原因外,犊牛腹泻有时还会因为其他突发因素引起,比如气候变化、运输恶劣条件、干扰性因素等。

二、综合防治措施1. 营养合理对犊牛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选择优质饲料,按照适宜的比例喂养,保证营养均衡,提高犊牛的免疫力。

2. 提高环境卫生保持犊牛生长环境的卫生干净,对饮水进行定期消毒、保持饮水清洁,随时清理粪便,保证空气流通,减少细菌、病毒的侵害。

3. 疫病防治定期给犊牛进行相关的疫病预防接种,防止各种细菌、寄生虫和病毒感染。

一旦发现犊牛出现腹泻症状,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扩散。

4. 合理饲喂合理饲喂是防治犊牛腹泻的重要措施之一。

合理控制饲料的质量和数量,避免喂食过量、过急或过热的饲料,减少对犊牛的刺激。

5. 及时干预一旦发现犊牛出现腹泻症状,要及时进行干预,避免病情加重。

可以采用短期禁食,加强体验、爱抚,调整饲料搭配等措施加以治疗。

犊牛腹泻对于养殖业者来说是一个常见而又令人头疼的问题。

正确了解腹泻的原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减少腹泻的发生,保障犊牛的健康成长,提高养殖效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很快就少了很多戒心,急急忙忙地只知道吃,甚至还开始往我
半,用等量的脱脂乳代替。二月龄后,停止饲喂 全乳,每日供给一次脱脂乳,同时补充维生素 A、 D 及其他脂溶性维生素。饲喂发酵初乳能有效预 防犊牛腹泻。初乳发酵和保存的最适温度为 10~ 12℃。每天可加入初乳重量的 1%的丙酸或 0.7% 的醋酸作为防腐剂。保证饮乳卫生和饮乳质量,
杆菌疫苗、冠状病毒疫苗等,以使犊牛产生主动 免疫;要保证干草喂量,严格控制精料喂量,防 止母牛过肥和产后酮病的发生,以减少犊牛中毒 性腹泻出现的可能;牛舍要保持清洁、干燥,母 牛要适当运动;产房要宽敞、通风、干燥、阳光 充足,消毒应经常持久;产圈、运动场要及时清
很快就少了很多戒心,急急忙忙地只知道吃,甚至还开始往我
1.2.3 各种环境因素
犊牛舍传染性微生物过高,犊牛栏舍阴暗潮 湿,卫生不洁,光照不足,通风不良,消毒不严,
很快就少了很多戒心,急急忙忙地只知道吃,甚至还开始往我
畜舍卫生条件差,通风不良等因素,造成致病菌 感染,常引起犊牛腹泻。
1.2.4 母牛不洁
母牛不干净,使奶汁不卫生,或给犊牛饮喂 患炎母牛的乳汁等。
严禁饲喂劣质牛乳和发酵、变质、腐败的牛乳。 应将初乳和牛.奶加热到 36~38℃后饲喂。
2.2.2 补喂干草
犊牛出生后第 8 天,开始饲喂干草。早期补 喂干草,能促使瘤胃早期发育,防止舔食脏物。
很快就少了很多戒心,急急忙忙地只知道吃,甚至还开始往我
2.2.3 补喂精料
犊牛生后 15d 左右,开始训练吃精料。初喂 时可磨成细粉,与食盐、骨粉等矿物质饲料混合, 涂擦犊牛口鼻,教其舔食。喂量由最初的 10~ 20g,增加到数日后的 80~100g,一段时间后, 再喂混合好的湿拌料。2 月龄犊牛湿拌料,喂量
每天可增加到 50g。 2.2.4 补喂多汁饲料 一般犊牛出生后 20d 开始饲喂。在混合精料
中,加入切碎的胡萝卜或甜菜、幼嫩青草等。最 初每天 20~25g,以后逐渐增加,到 2 月龄时可
很快就少了很多戒心,急急忙忙地只知道吃,甚至还开始往我
增加到 1.0~1.5kg。 2.2.5 补喂抗生素 犊牛出生后 3~30 日龄,可每天补喂一定量
的抗生素,以防止下痢。
2.2.6 补铁补硒
给犊牛补铁,除了有效预防贫血外,还能预 防腹泻、拉稀等疾病;采用亚硒酸钠维生素 E 制 剂预防腹泻,效果显著。
犊牛腹泻就成了"重中之重"。 2.1 母牛的饲养管理 怀孕母牛,特别是妊娠后期母牛饲养管理得
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到胎儿的生长发育,同时也 直接影响到初乳的质量及初乳中免疫球蛋白的
很快就少了很多戒心,急急忙忙地只知道吃,甚至还开始往我
含量。因此,对妊娠母牛要合理供应饲料,饲料 配比要适当,给予足够的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 素饲料,勿使饥饿或过饱,确保母牛有良好的营 养水平,使其产后能分泌充足的乳汁,以满足新 生犊牛的生理需要。母牛要保持清洁。有条件的 奶牛场或养牛专业户,可于产前给母牛接种大肠
面能促使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和毒力增强,从
很快就少了很多戒心,急急忙忙地只知道吃,甚至还开始往我
而导致牲畜发病。
1.2.2 各种应激反应 无防风、防寒、防暑、防雨设施,使犊牛突 然受冷或受热刺激,引起寒泻和热泻;或是因为 噪音过大、饲喂过饱,易导致犊牛消化系统紊乱;
另外难产、长途运输、改变环境等应激反应,均 可引起犊牛腹泻。
1.2.5 寄生虫感染 如犊牛在胚胎期间由母体感染蛔虫,或犊牛 与成牛同舍,常易感染球虫病,均可导致腹泻。 2 预防 犊牛腹泻是一种犊牛常发的临床疾病。哺乳
很快就少了很多戒心,急急忙忙地只知道吃,甚至还开始往我
期犊牛的饲养管理是奶牛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 段,如果此时由于营养缺乏或管理不善,造成发 病率和死亡率高,则不仅直接给奶牛场造成巨大 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影响到犊牛的生长发育和成 年后的泌乳性能。可以说,犊牛腹泻是影响犊牛 健康生长的最主要的疾病之一。因此,如何预防
很快就少了很多戒心,急急忙忙地只知道吃,甚至还开始往我
腹泻的主要病源菌。 1 引起犊牛腹泻的原因 犊牛腹泻病因比较复杂,下列一种或多种因
素存在时,犊牛腹泻发生率增高。 1.1 犊牛本身的不良因素
1.1.1 犊牛出生后的最初几天,免疫力极低, 这时需要依靠初乳提供基本的抗体,以防止犊牛 产生应激反应和疾病的发生。若饲养管理失误, 初乳饲喂时间过晚、喂量过少或根本不喂,致使 犊牛不能获得母源抗体而使免疫力降低,导致腹 泻的发生。
犊牛腹泻是临床上常见病之一,本病一年四 季均可发生,尤其以初春及夏末秋初多发,于出 3 周龄以内的新生犊牛多发生,特征是拉稀 便,软便或水样便,呕吐,脱水和体重减轻。它 是造成犊牛生长发育不良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 一,以出生一个月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被称
为新生犊牛的杀手。致命的腹泻多侵害生后 2 周 内的犊牛,约占犊牛发病率的 80%。给养牛业造 成较大的经济损失。腹泻分为营养性(如牛奶饲 喂过量、牛奶突然改变成份、低质代乳品、奶温 过低等引起)和传染性(诸如细菌、病毒、寄生 虫等引起)腹泻两种。大肠杆菌是引起新生犊牛
扫,定期消毒,特别是对母牛产犊过程中的排出 物和产后母牛排出的污物要及时清除;牛舍地面 每日用清水冲洗,每隔 7~10d 用碱水冲洗食槽 和地面;凡进入产房的牛,每日刷拭躯体 1~2 次, 用消毒药对母牛后躯进行喷洒消毒,使牛体清 洁。
2.2 犊牛的饲养 2.2.1 哺乳 及时给犊牛吃上初乳,增强自身抵抗力。犊 牛在30~40日龄,哺喂量可按初生体重的1/10~ 1/15 计算,1 个月后可逐渐使全乳的喂量减少一
很快就少了很多戒心,急急忙忙地只知道吃,甚至还开始往我
1.1.2 饲养管理不当、营养不良或感冒等引 起免疫力下降。
1.1.3 Leabharlann 娠母牛营养状况的好坏,不仅直接 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也影响到初乳的品质。在 干乳期,如果母体得不到足够的营养物质,必将 引起胎儿发育不良,表现为体弱、活力不足、抗
病力降低使犊牛腹泻发生率升高。 1.2 外界环境不良因素的作用 1.2.1 不良的环境条件 一方面能降低犊牛的体质和抗病力,另一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