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镜岩 生物化学 经典课件 1糖1的生物化学1 考研必备 学生物化学必备
王镜岩生物化学经典课件糖的生物化学

王镜岩生物化学经典课件糖的生物化学
一、引言
(一) 糖类的存在与来源 碳水化合物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
每年全球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可转换1000亿吨CO2 和H2O成为纤维素和其他植物产物。植物体85-90% 的干重是糖类。总的说来,糖类在生物体内所起 的作用包括:能量物质、结构物质和活性物质。
四、单糖的性质
(一)单糖的物理性质
一切糖类都有不对称C,都具旋光性,旋光用于单糖的鉴 定;各种糖甜度不一,甜度与单糖的使用价值有关;溶解度 与单糖的制备有关。多羟基增加了单糖的溶解度,热水中更 大,不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
(二)单糖的化学性质
单糖的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 化学结构特征上,具有一切羟基及多羟基的反应,如氧化、 酯化、缩醛反应;也有醛基或羰基的反应;同时还有基团 间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一些特殊的反应。
8.在碱性条件下,糖的所有羟基可被酰氯或酸酐酯化,可 用于糖的结构坚定;
9.糖的甲基化反应可用于糖的结构分析; 10.糖的半缩醛或半缩酮羟基与另一化合物生成的缩醛或缩酮称为糖苷 ,糖苷的种类繁多,有一些有生理活性; 11.单糖的脱水:戊糖与盐酸共热脱水生成糠醛,己糖则生成羟甲基糠 醛,羟甲基糠醛与间苯二酚生成红色缩合物,糠醛与间苯二酚生成朱红色 物质,糠醛与甲基间苯二酚生成蓝绿色物质,糖类物质脱水与蒽酮生成蓝 绿色物质,这些反应可用于糖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12.糖的高碘酸氧化:高碘酸及其盐可以定量地氧化断裂邻二羟基、α羟基醛等的碳-碳键,生成相应的羰基化合物,顺式邻二羟基化合物比反式 的氧化速度快,高碘酸的消耗量或甲酸的生成量可确定糖苷是呋喃型还是 吡喃型,还可测定多糖的聚合度和分支数目; 13.单糖链的延长和缩短:醛糖的醛可与HCN反映生成氰醇腈基,再转化 为两种亚胺,最后形成多一个碳原子的醛糖(两种手性糖的混合物)。这 一反应的逆反应可缩短糖连。
王镜岩 生物化学 经典课件 糖代谢1(共97张PPT)

果糖-1,6-二磷酸转变为甘油醛-3-磷酸和二羟丙酮磷酸的反应机制
(五) 二羟丙酮磷酸转变 为甘油醛-3-磷酸
丙糖磷酸异构酶为四聚体,图中所示为单体 的结构,红色为二羟丙酮磷酸。
反应机制
五、酵解第二阶段放能 阶段的反应机制
(一 ) 甘油醛-3磷酸氧化成1, 3-二磷酸甘油 酸
脱氢酶的 作用
脱氢酶的 活性中心
乙酰-CoA 碳原子在 柠檬酸循 环中的命 运
四、柠檬酸循环的化学总结算
柠檬酸循环有4个脱氢步骤,其中3对电子经NADHATP,一对电子经FADH2ATP,柠檬酸循环 本身产生1个ATP,每次循环产生
7.5+1.5+1=10个ATP. 过去的计算是9+2+1=12个ATP.
琥珀酸脱氢 的抑制剂
琥珀酸脱氢酶为αβ二聚体,活
性部位有铁硫串。
(七) 延胡索酸水合 形成L-苹果酸
延胡索酸酶为四聚体, 有两种可能的反应机 制。反应的 G大约为0,
反应可逆。
(八) L-苹果 酸脱氢形成 草酰乙酸
苹果酸脱氢酶为二聚体,反应 的 G大约为0,反应可逆。
L-苹果酸脱氢 酶的结构苹果 酸为红色, NAD+为蓝色。
磷酸果糖激酶亚基的结构(四个亚基)
白色为ATP,红色为果糖-6-磷酸
磷酸果糖激酶是关键的调控酶,有4 个亚基,3种同工酶,同工酶A存在于骨骼 肌和心肌,对磷酸肌酸、柠檬酸、无机磷 酸的抑制作用最敏感;同工酶B存在于肝脏 和红细胞,对2,3-二磷酸甘油酸 (BPG) 的抑 制作用最敏感;同工酶C存在于脑中,对 腺嘌呤核苷酸的作用最敏感。
甘油分解的途径
基本要求
1.熟悉糖酵解作用的研究历史。 2.掌握糖酵解过程的概况。(重点)
王镜岩生物化学经典课件糖的生物化学-(带)

王镜岩生物化学经典课件糖的生物化学糖类是生物体中重要的营养物质,同时也是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分子。
糖类不仅为生物体提供能量,还参与细胞信号传导、细胞黏附、免疫识别等多种生物过程。
本文将结合王镜岩教授的生物化学经典课件,对糖的生物化学进行详细阐述。
一、糖的分类及结构特点根据分子结构的不同,糖类可分为单糖、双糖和多糖三大类。
其中,单糖是糖类的基本单位,包括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
双糖由两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如蔗糖、乳糖等。
多糖则由大量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连接而成,如淀粉、纤维素等。
糖类分子的结构特点如下:1.多羟基:糖类分子中含有多个羟基(-OH),羟基的位置和数量不同,导致不同糖类分子的性质和功能各异。
2.羰基:糖类分子中含有一个醛基(-CHO)或酮基(-C=O),分别形成醛糖和酮糖。
3.立体异构:糖类分子中的碳原子连接的四个基团不同,导致糖类分子存在多种立体异构体。
例如,葡萄糖存在α和β两种异构体。
二、糖的代谢途径糖类在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主要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等过程。
1.糖酵解:糖酵解是指将葡萄糖等糖类分解为丙酮酸的过程。
糖酵解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糖解作用,将葡萄糖分解为两分子的丙酮酸;第二阶段为乳酸发酵或酒精发酵,将丙酮酸进一步转化为乳酸或乙醇。
2.三羧酸循环: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后,通过三羧酸循环(TCA 循环)彻底氧化分解。
在此过程中,丙酮酸被转化为柠檬酸,经过一系列反应,最终二氧化碳(CO2)和水(H2O)。
3.氧化磷酸化:在糖酵解和三羧酸循环过程中,产生的还原型辅酶NADH和FADH2通过电子传递链传递电子,最终与氧气结合水。
此过程伴随能量释放,用于合成ATP。
三、糖类的生理功能1.能量供应:糖类是生物体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在氧化分解过程中,糖类可产生大量ATP,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2.结构支持:多糖如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的作用。
3.细胞信号传导:糖蛋白和糖脂是细胞表面的重要组分,参与细胞识别、黏附、免疫应答等生物过程。
王镜岩 生物化学 经典课件 抗生素和激素 考研必备 学生物化学必备ppt课件

·
6
(三)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 多肽类抗生素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杀伤原核细胞及
真核细胞。 (四)干扰细胞壁的形成
青霉素抑制原核生物细胞壁合成的转肽酶。 (五)作用于能量代谢系统或作为抗代谢物
抗霉素A,寡霉素,短杆菌肽S等抑制氧化磷酸化作用, 对真核生物作用较强。
·
7
三、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生物化学机制
第16章 抗生素
·
1
一、抗生素的概况
(一) 抗生素的定义
抗生素是在低浓度下即可抑制或杀死病原体的小分子化学物质。广义
的抗生素还包括一些抗肿瘤药、杀虫剂和除草剂。
(二) 拮抗作用与抗生素的发现
1877年巴斯德发现了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1929年Flemming发现了
青霉素,1943年Waksman发现了链霉素,现已发现近万种抗生素,广泛使
组织中的个别细胞感受环境变化并通过分泌胞外化学信号作出
反应。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激素可
以在很远的器官和组织间通过血液很快传递,在作用到靶细胞
前可传导1米或更远;神经信号可能仅在反应链中通过突触间隙
传到下一个神经元,可能只传递·几分之一毫米。
11
人体主要的 内分泌腺
·
12
神经信号 靶细胞
·
8
基本要求 1.了解抗生素的概况和重要抗生素的作用。 2.熟悉抗生素的抗菌作用机制。 3.熟悉细菌对抗生素耐药性的生物化学机制。
·
9
第17章 激素
·
10
一 .激素(Hormone)的概述
1904,Bayliss W.和Starling E.提出激素的概念,激素一
词源于希腊语horman,意指to stir up or excite。生物体内特
王镜岩生物化学经典1糖1生物化学1考研必备

要点二
酶活性中心的结构与 功能
酶活性中心是酶分子中能够与底物结 合并催化反应的区域,通常由一些特 定的氨基酸残基组成。这些氨基酸残 基可以通过形成氢键、离子键或疏水 相互作用等方式与底物结合,从而降 低反应的活化能并加速反应的进行。
三羧酸循环途径及其调节机制
三羧酸循环途径
三羧酸循环是糖有氧氧化的主要阶段, 包括一系列脱氢、脱羧、缩合等反应, 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能量。
VS
调节机制
三羧酸循环的调节主要涉及关键酶的活性 调节,如柠檬酸合酶、异柠檬酸脱氢酶等 。这些酶的活性受到底物浓度、产物抑制 、激素等多种因素的调节。
磷酸戊糖途径及其调节机制
甘油磷脂分解
甘油磷脂的分解代谢主要通过磷脂酶途径进行,包括磷脂酶A1、A2和C的催化作用,分别水解甘油磷脂的不同酯 键,生成相应的产物。
04
蛋白质化学
氨基酸和蛋白质概述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具有氨基和羧基的有机酸。根据侧链R 基的不同,氨基酸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和杂环族等。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通过肽键连接而成的生物大分子,具有复杂的结构和多 种生物学功能。
02
药物设计与研发
生物化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药物设计和研发提供新的思 路和方法。
03
临床诊断与治疗
生物化学技术可以用于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如基因 诊断、酶学诊断等。
学习方法与要求
A
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
学习生物化学需要掌握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如生物大分子的结构、物质代谢途径等。
王镜岩生物化学全套讲义第一章糖类

第一章糖一、糖的概念糖类物质是多疑基(2个或以上)的醛类(aldehyde)或酮类(Ketone)化合物,以及它们的衍生物或聚合物。
据此可分为醛糖(aldose)和酮糖(ketose) □还可根据碳层子数分为丙糖(triose), 丁糖(terose),戊糖(pentose)>己糖(hexose)o最简单的糖类就是丙糖(甘油醛和二疑丙酮)由于绝大多数的糖类化合物都可以用通式Cn (H2O)n表示,所以过去人们一直认为糖类是碳与水的化合物,称为碳水化合物。
现在已经这种称呼并恰当,只是沿用已久,仍有许多人称之为碳水化合物。
二、糖的种类根据糖的结构单元数目多少分为:(1)单糖:不能被水解称更小分子的糖。
(2)寡糖:2-6个单糖分子脱水缩合而成,以双糖最为普遍,意义也较大。
(3)多糖:均一性多糖:淀粉、糖原、纤维素、半纤维素、儿丁质(壳多糖)不均一性多糖:糖胺多糖类(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等)(4)结合糖(复合糖,糖缀合物,glycoconjugate):糖脂、糖蛋白(蛋白聚糖)、糖-核昔酸等(5)糖的衍生物:糖醇、糖酸、糖胺、糖昔三、糖类的生物学功能(1)提供能量。
植物的淀粉和动物的糖原都是能量的储存形式。
(2)物质代谢的碳骨架,为蛋白质、核酸、脂类的合成提供碳骨架。
(3)细胞的骨架。
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肽聚糖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4)细胞间识别和生物分子间的识别。
细胞膜表面糖蛋白的寡糖链参与细胞间的识别。
一些细胞的细胞膜表面含有糖分子或寡糖链,构成细胞的天线,参与细胞通信。
2红细胞表面ABO血型决定簇就含有岩藻糖。
第一节单糖一、单糖的结构1、单糖的链状结构确定链状结构的方法(葡萄糖):a.与Fehling试剂或其它醛试剂反应,含有醛基。
b.与乙酸酊反应,产生具有五个乙酰基的衍生物。
c.用钠、汞剂作用,生成山梨醇。
图2最简单的单糖之一是甘油醛(glyceraldehydes),它有两种立体异构形式(Stereoismeric form),图7.3o这两种立体异构体在旋光性上刚好相反,一种异构体使平面偏振光(Plane polarized liyot) 的偏振面沿顺时针方向偏转,称为右旋型异构体(dextrorotary),或D型异构体。
王镜岩-生物化学-经典课件-糖的生物化学共115页文档

王镜岩-生物化学-经典课件-糖的生物化 学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推荐)《王镜岩生物化学》PPT课件

如果让光通过一个象栅栏一样的 Nicol 棱镜 (起偏镜) 就不是所有方向的光都能通过,而只有与棱镜晶轴方向 平行的光才能通过。这样,透过棱晶的光就只能在一个 方向上振动,象这种只在一个平面上振动的光,称为平
12
面偏振光,简称偏振光或偏光。
生物化学.第一篇 .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化学
第一章 生物分子导论
细胞器(organelle)(细胞核、线粒体,高尔基体等)
6
细胞(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等)
生物化学.第一篇 .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化学
第一章 生物分子导论
三.生物分子的三维结构
1.生物分子大小:生物分子不仅种类繁多,在大小方面跨度也很大,例如,丙 氨酸分子量是89,但烟草花叶病毒达到40000000.
2.立体异构与构型
故:分子的手性是对映体存在的必要和充分条件。
19
§3—4— 3 含一个手性碳原子化合物的对映异构 一、构型的表示法: 1. 透视式(三维结构):略 2.Fischer 投影式:
COOH
H
OH
COOH
H
OH
C H3
CH3
20
使用Fischer 投影式的注意事项: (1)可以沿纸面旋转,但不能离开纸面翻转。
一.什么是生物化学(Biochemistry、Biological chemistry )
D.通常将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及其代谢调控的研究称为分子生物学 (Molecular biology).在某种意义上,分子生物学是生物化学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所以这门学科也称为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Biochemistry & Molecular Biology).
第三十章 DNA的复制和修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糖类的元素组成和化学本质
糖类主要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有些还有N、S、P 糖类 等。 单糖多符合结构通式:(CH2O)n,但仅从通式上并不 单糖 能判断某分子是否就是糖,即:符合通式的不一定是糖, 如CH3COOH(乙酸),CH2O(甲醛),C3H6O3(乳酸);是糖 的不一定都符合通式,如C5H10O4(脱氧核糖),C6H12O5(鼠 李糖)。 糖类可以定义为 多羟基醛; 多羟基酮; 糖类可以 定义为 : 多羟基醛 ; 多羟基酮 ; 多羟基醛或 定义 多羟基酮的衍生物; 多羟基酮的衍生物 ; 可以水解为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或它 们的衍生物的物质。 们的衍生物的物质。
(四) 糖的命名与分类
单糖(monosaccharides) 不能水解为其他糖的糖,按碳原子数分为: 丙糖(甘油醛);丁糖(赤藓糖);戊糖(木酮糖、核酮糖、核糖、脱氧核 糖等); 己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等)等。 寡糖(oligosaccharides) 可以水解为几个至十几个单糖的糖,一般包 括: 二糖(disaccharides) 蔗糖、麦芽糖、乳糖;三糖(trisaccharides) 棉 籽糖和其他寡糖。 多糖(polysaccharides)可水解为多个单糖或其衍生物的糖,包括:同 多糖(homoglycans, homopolysaccharides)水解为同一单糖的高分子聚合 物,淀粉、糖元、纤维素、几丁质、糖苷等。异多糖(heteroglycans, heteropolysaccharides)水解产物不止一种单糖或单糖衍生物,透明质酸、 肝素、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等。 糖的衍生物 指糖的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氨基取代物及糖苷化合物等, 如,D-氨基葡萄糖、N-乙酰氨基葡萄糖、糖的硫酸酯等; 多糖复合物(polysaccharides complex)糖与脂、蛋白等共价相连组成 蛋白多糖(protein polysaccharides)、糖蛋白(glycanproteins)、糖脂 (glycanlipids)。
(三) 糖类研究的简史
1843年,Dumas测定糖的实验式为(CH2O)n; 1870年,Colley;1883年,Tollens设想葡萄糖的结构式; 1881年,Emil Fischer分析了单糖的结构,人工合成了当时已知的所有的己糖和戊糖; 1846年,Dubrunfont提出葡萄糖溶液有变旋现象; 1893年,Fischer正式提出葡萄糖的环状结构; 1895年,Tanret发现三种葡萄糖,其旋光性不同; 1926年,W.N.Haworth提出葡萄糖的Haworth投影式; 1928年,Malaprada发明过碘酸氧化法测定糖的结构; 1932年,Fleury和Lange把这一方法完善化用于糖化学的研究 ; 1933年,N.A.S ϕaeuson提出端基差向异构体,以表示还原糖及糖苷的α、β两种异 构体; 1950年,R.E.Reeves证明己糖的椅式构象; 1950s后,把生物化学最新的理论和方法用于糖生物化学的研究,尤其在结构与功能 关系的研究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发展或兴起了糖化学或糖生物化学的研究时代,特别 是糖复合物的研究上发起了生命科学研究的又一个热点。
葡萄糖的成环
(四) 单糖的构象
构象指一个分子中,不 改变共价键结构,仅靠单键 的旋转或扭曲而改变分子中 基团在空间的排布位置,而 产生不同的排列方式。根据 X-射线晶体分析,葡萄糖吡 喃环与环己烷的椅式结构相 似,β-葡萄糖的可能构象有 2种椅式(A,B)和6种船式, 主要是A椅式。
四、单糖的性质
二、旋光异构
(一)有关旋光异构的几个概念
葡萄糖及绝大多数糖都有使平面偏振光发生偏转的能力,即糖的旋 光性,是因为糖都具有手性碳。糖的旋光性和旋光度由糖分子中的所有 手性碳上的羟基方向所决定。糖的旋光性以右旋 右旋(以d或+表示)或左旋 右旋 左旋 (以l或-表示)。 构型是指一个分子由于其各原子特有的空间排列而使该分子具有特 构型 定的立体化学结构。当一个物质由一种构型转变为另一种构型时,要求 有共价键的断裂或重新形成。表明一个物质应有其特定的构型。 单糖的构型以甘油醛为参照标准 以甘油醛为参照标准,甘油醛C2为手性碳,在投影式中 以甘油醛为参照标准 与其相连的-OH在右边的为右旋(D型)、在左边的为左旋(L型),D型 和L型互为立体异构体,是一对对映体(entipode),具有对映体的结 构又称手性结构。单糖的构型由于手性碳往往不止一个,因而规定:离 离 羰基最远的不对称C上的-OH方向判定糖的构型 在右边的为D 方向判定糖的构型, 羰基最远的不对称C上的-OH方向判定糖的构型,在右边的为D型、在左 边的为L 边的为L型。
1.在弱碱溶液中可进行酮 酮 -稀醇互变 2.Fehling试剂或 Bennedict试剂使醛糖的醛基 氧化成羧基,二价铜被还原成 氧化 黄红色的一价铜,可用于糖的 定性定量。 一定条件下,葡萄糖C1上 的-CHO及C6上的-OH可分别氧 化,形成葡萄糖酸(gluconic acid)、葡萄糖醛酸 (glucuronate)及葡萄糖二酸 (glucaric acid),糖酸都有 较强的酸性,能成盐并形成γ 或δ内酯。
葡萄糖氧化为 葡萄糖酸
3.强氧化剂如热硝酸可 将醛糖氧化成醛糖二酸,这 一反应可用于推定糖的构型;
4.葡萄糖 葡萄糖可在葡萄糖氧化酶 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糖 葡萄糖氧化酶
醛酸,这一反应在代谢中有重要作用。 血糖(Blood sugar)的测定
葡萄糖含有醛基,具还原性,能被弱氧化剂(如碱性CuSO4) 氧化,生成葡萄糖酸等各种氧化产物,兰色Cu(OH)2被还原为砖 红色的Cu2O。最常用的碱性CuSO4 溶液为Benedict 试剂(检糖试 剂),正常人尿液用班氏试剂检测为阴性,当血糖浓度高于160180 mg/dL时为阳性反应。这一方法简单,但特异性差。 如改用对葡萄糖特异性的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及无色 还原剂染料检测葡萄糖,则特异性和准确度明显提高。
第1章 糖类
一、引言
(一) 糖类的存在与来源 一 碳水化合物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地球上最丰富的有机化合物, 每年全球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可转换1000亿吨CO 1000亿吨 每年全球植物和藻类光合作用可转换1000亿吨CO2 成为纤维素和其他植物产物。植物体85 85和H2O成为纤维素和其他植物产物。植物体85-90% 的干重是糖类。总的说来, 的干重是糖类。总的说来,糖类在生物体内所起 的作用包括:能量物质、结构物质和活性物质。 的作用包括:能量物质、结构物质和活性物质。
(二) 糖类的生物学作用
绿色植物的皮、杆等的多糖(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果胶物 质等);昆虫、蟹、虾等外骨骼糖(几丁质);结缔组织中的 糖(肝素、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硫酸皮肤素等);细菌细 胞壁糖称作结构多糖; 粮食及块根、块茎中的多糖(淀粉);动物体内的贮藏多 糖(糖元) 是重要的能源物质; 糖蛋白(蛋白聚糖)中的糖;细胞膜及其他细胞结构中的 糖如血型糖;活性糖分子是重要的信息分子; 医疗用糖(葡萄糖及其衍生物,如葡萄糖酸的钠、钾、钙、 锌盐等);食用菌中的糖(香菇多糖、茯苓多糖、灵芝多糖、 昆布多糖等)可以作为药物使用; 糖类是重要的中间代谢物,可以转化为氨基酸、核苷酸和 脂类。
(二) D系单糖 和L系单糖
阿罗酮糖
山梨糖
塔格糖
(三) 单糖的环状结构
葡萄糖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不能用糖的链状结构解释,即不表现出典 型的醛类特性,如: 1.Schiff化反应不灵敏,不能使被H2SO3漂白的品红转呈红色; 2.不能与NaHSO3起加成反应 3. 葡萄糖水溶液有变旋现象 醛糖的C1或酮糖的C2能产生α-和β-一对差向异构体,在水溶液中很快互 相转变为混合物,即溶解过程会发生旋光度的改变,即为变旋现象,这是α 和β异头物自发互变所导致的。新配制的葡萄糖[α]D20=+112°,平衡时为 +52.7°。α型约占36.2%、β型约占63.8%、而醛式直链的比例极低,因此对 Schiff反应不灵敏,但某些依赖于醛式分子的反应,如加成、氧化等则可通 过平衡移动完成。 另外:葡萄糖与醛不一样,不能与2分子醇作用而只能与1分子醇反应, 不生成缩醛(acetals),仅生成半缩醛(semiacetals),意味着分子中已 有半缩醛基存在。
(一)单糖的物理性质 一切糖类都有不对称C,都具旋光性 旋光性,旋光用于单糖的鉴 旋光性 甜度与单糖的使用价值有关;溶解度 定;各种糖甜度不一,甜度 甜度 溶解度 与单糖的制备有关。多羟基增加了单糖的溶解度,热水中更 大,不溶于乙醚、丙酮等有机溶剂。
(二)单糖的化学性质
单糖的化学性质主要体现在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的 化学结构特征上,具有一切羟基及多羟基的反应,如氧化、 酯化、缩醛反应;也有醛基或羰基的反应;同时还有基团 间相互影响而产生的一些特殊的反应。
对映体结构的示意图
糖的构型与 旋光性之间不一 定相对应, 定相对应,即D型 不一定代表右旋、 不一定代表右旋、 L型也不一定代表 左旋, 左旋,因为两者 的规定性不同。 的规定性不同。 对于葡萄糖来说, 对于葡萄糖来说, 型正好是右旋, D型正好是右旋, Glc、 即D-(+)-Glc、 型也正好是左旋, L型也正好是左旋, Glc。 即L-(-)-Glc。 天然葡萄糖为右 属于D 旋,属于D型。
9.糖的甲基化反应 甲基化反应可用于糖的结构分析; 甲基化反应 10.糖的半缩醛或半缩酮羟基与另一化合物生成 生成的缩醛或缩酮称为糖苷 生成 糖苷 ,糖苷的种类繁多,有一些有生理活性; 11.单糖的脱水 脱水:戊糖与盐酸共热脱水生成糠醛 糠醛,己糖则生成羟甲基糠 脱水 糠醛 羟甲基糠 红色缩合物,糠醛与间苯二酚生成朱红色 醛,羟甲基糠醛与间苯二酚生成红色缩合物 红色缩合物 朱红色 蓝绿色物质,糖类物质脱水与蒽酮生成蓝 物质,糠醛与甲基间苯二酚生成蓝绿色物质 蓝绿色物质 蓝 物质 绿色物质,这些反应可用于糖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定性和定量测定; 绿色 定性和定量测定 12.糖的高碘酸氧化 高碘酸氧化:高碘酸及其盐可以定量地氧化断裂邻二羟基、α高碘酸氧化 羟基醛等的碳-碳键,生成相应的羰基化合物,顺式邻二羟基化合物 顺式邻二羟基化合物比反式 顺式邻二羟基化合物 的氧化速度快 高碘酸的消耗量或甲酸的生成量 速度快,高碘酸的消耗量或甲酸的生成量 速度快 高碘酸的消耗量或甲酸的生成量可确定糖苷是呋喃型还是 吡喃型,还可测定多糖的聚合度和分支数目; 13.单糖链的延长和缩短 延长和缩短:醛糖的醛可与HCN反映 HCN反映 延长和缩短 HCN反映生成氰醇腈基,再转化 为两种亚胺,最后形成多一个碳原子的醛糖(两种手性糖的混合物)。这 一反应的逆反应可缩短糖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