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政策培训课件PPT(62张)

合集下载

对外经贸政策PPT课件

对外经贸政策PPT课件

4、继续实行利用外资政策
我国具有继续吸引外资 的比较优势。
跨国投资的实践表明, 资金盈缺不是决定资金流 向的最重要因素。发达国 家吸收了全球2/3以上的跨 国投资,美国和英国是吸 收投资最多的国家。
资本流动搭载技术、知 识、管理、观念、人才、 品牌市场等要素,吸收外 资与集成全球优势资源可 统一于一个过程。
B.非关税壁垒
a.数量性措施
主要形式有进口配额、 进口许可证等。
b.价格性措施
进口押金 最低限价
c.技术性措施
技术标准 安全卫生检疫规定 商品包装和标签规定
d.法规性措施 国家立法 歧视性政府采购
(2)“奖出”政策
A.出口信贷
分为卖方信贷和买方 信贷。前者提供给本国出 口商;后者提供给外国进 口商(优惠贷款)。
从区域看,外商直接投资 多集中于东部;从产业看, 偏重于第二产业。
存在国有资产流失现象:
在合资谈判阶段,国有资产特 别是无形资产被低估;在生产运 营阶段外商高价进口设备和原材 料、低价出口以转移利润,虚亏 实盈以逃避税收;在合资结束时, 共同开发形成的产品、商誉经常 被外商独占。
(2)间接利用外资
“限进”
一方面限制进口数量, 保护本国产业,防止外国商 品冲击本国市场;另一方面 限制进口品种,重在防止有 害商品进入。
“奖出”
鼓励增加出口,特别是鼓 励本国供应过剩、有比较优 势、高附加值的商品出口, 以提高出口效率。
(1)“限进”政策
A.关税壁垒
主要有进口税、进口附加税
(包括反补贴税、反倾销 税等)
一、对外贸易及其政策
对外贸易是国与之间 的商品交换,由进口和 出口构成,分为货物贸 易和服务贸易两种形式。

国际经济学第7章对外贸易政策 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第7章对外贸易政策  ppt课件

ppt课件
27
② 差价税
当某种产品的国内价格高于同类进口商品 的价格时,为了削弱进口商品的竞争能力,保 护国内生产和国内市场,按国内价格与进口价 格之间的差额征收关税,叫做差价税。
ppt课件
28
(3)优惠关税
①“洛美协定”国家之间的特惠税 ② 普遍优惠制( GSP)
含义:单向、工业制成品和半制成品 主要原则:普遍、非歧视原则、非互惠原则 “豁免”与“授权条款”
ppt课件
7
(3)关税的作用 增加财政收入 保护国内的产业和市场 调节进出口贸易
ppt课件
8
关税保护率有名义保护率和有效保护率两种。 有效保护率是征收关税所导致的该产品附加
价值增加的百分率。其计算公式为:
E(V' V)/V
名义关税率与有效保护率并不一定完全相等。 实际上,大多数工业品的有效保护率都大大超过名 义保护率。
G.再分配效应与国民净损失:净福利效果为e-(b+d)
ppt课件
35
(2)出口关税的经济效应
① 小国出口关税的局部均衡分析 出口小国在国际市场上也只是价格的接受者而 非决定者,该国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动不会影响到世 界市场的价格。小国征收出口税之后,直接的结果 就是使国内商品价格下降,并对国内的消费、生产、 出口和收入分配等产生影响。
26
《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
只约束具有专向性的补贴。所谓专向性,是指补贴只给 予一部分特定的产业、企业、地区。专向性补贴分为三类:
◆禁止性补贴(“红灯补贴”)
出口补贴(不包括农产品出口补贴)和进口替代补贴
◆可诉补贴(“黄灯补贴”)
◆不可诉补贴(“绿灯补贴”)
不具有专向性的补贴,符合特定要求的专向性补贴

对外贸易政策ppt课件

对外贸易政策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
6
四、对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时期
资本主义 准备时期 15—17世

资本主义 自由竞争
时期 18—19世
纪中期
资本主义 垄断时期 19世纪末 —二战前
二战后— 20世纪中

20世纪70 年代—80
年代
20世纪80 年代后
对外贸易 政策演变
重商主义 15—16世 纪中期: 早期重商
主义 16—17世
精选课件ppt
24
二、垄断时期的超保护贸易 (一)产生背景与特点: 盛行于一战和二战之间,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高度集 中,对市场争夺日益激烈,使贸易保护获得空前发展。 1.不仅保护幼稚工业,而且更多的保护国内发达或出现衰落 的工业。 2.不再是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而是巩固和加强国内外市场 的垄断。 3.不是防御性地限制进口,而是在垄断国内市场的基础上对 国外市场进行进攻性扩张。 4.不是保护一般工业资产阶级,而是保护大垄断资产阶级 5.措施不仅有关税和贸易条约,还有各种其他奖出限入政策
精选课件ppt
12
第三节 自由贸易
自由贸易形成于资本主义竞争时期,始于英国。 一、自由竞争时期的自由贸易 (一)英国自由贸易政策的兴起与胜利 废除谷物法;关税税率逐步降低,纳税商品数目减少; 废除航海法;取消特权公司;改变殖民地贸易政策;与国 外签订带有自由贸易色彩的贸易条约 (二)理论依据 1、形成互相有利的国际分工 2、扩大国民的实际收入 3、阻止垄断,加强竞争,提高经济效益 4、有利于提高利润率,促进资本积累。
第四章 对外贸易政策
第一节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一、贸易政策的定义、目的与构成
(一)对外贸易政策:各国在一定时期内对进出口贸易进

对外贸易【PPT课件】PPT课件

对外贸易【PPT课件】PPT课件

對外貿易出現原因
_專_業_化_引_致_貿_易。各國專門製造某類產品或提供某 2 種服務,生產效率便會提高,產量也會增加。但由於
全球_總_產_量_增_加_了_,_各_國_之_間_便_有_更_多_產_品_供_互_ 相_進_行_貿_易_。_舉_個_例_子_,_加_拿_大_地_域_遼_闊_,_可_耕_地_ _多_,_種_植_穀_物_比_香_港_便_直_得。多
為了解決這些困難,香港特區政府嘗試在各方面支持工業和貿易。例如 _政_府_著_手_改_善_基_礎_設_施_,提_高_產_品_質_素_和_工_人_的_生_產_力_。政府也協助出 口商尋找新的市場,_使_市_場_多_元_化,並鼓勵製造商發展新產品,__使_產_品 _多_元。化 自從我國在七十年代採取開放政策以來,本港的_轉_口_貿_易已成為重要的
7. 香港的自由貿易政策具有吸引力,加上較少進出口條例、 稅制簡單,稅率低,外商都願意前來投資。
香港的貿易類型
進口貨品
香港有一些貨品幾乎完全依賴進口才可滿足需求,其中包括 (a)香港不能_生_產_的_產_品和(b)__工_業_原。料 香港的進口貨品可分為三大類:
1._原_料_和_半_製_成_品 佔1995年香港的進口貨品中的_36_%,是香港工廠生產過程 中的必需品,包括__紡_織_業_用_的_布、疋__電_子_業_的_半_導、體_ 集_成_電_路_和_其_他_零_件,還有__鋼、鐵__塑_膠_材、料__鐘_錶_零等件。
促使香港成為 國際貿易中心的因素
1. 香港有一個_穏_定_的_政_府,其實行的自由港政策和不設外匯 管制吸引了不少外商前來投資。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仍會 奉行_自_由_貿_易_政_策,維持本港的自由港地位。 2. 香港位於我國的南端,是一優良的_轉_口_港,從_內_地_輸_入_貨 __品_,_再_轉_運_往_其_他_國,家十分便捷。與亞太區進行貿易, 十 分方便。 3. 香港的基本建設完善,有良好的天然港口、_海_、_陸_、_空_交 __通_都_很_發。達此外,__銀_行_、_財_務_等_服_務_亦_受_支_援_貿_易_活。動

对外贸易政策.pptx

对外贸易政策.pptx
• 第二,进出口商品政策。它是根据对外贸易总 政策、生产发展状况、国内市场状况等而制定 的商品进出口的原则和规定。
• 第三,对外贸易国别政策。它是根据对外贸易 总政策、对外经济和政治关系的需要而对不同 的国家或地区制定不同的对外贸易政策。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 基本含义:我国的对外开放是指在坚持社会主
对外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一)对外贸易政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 1.对国际贸易秩序的影响。发达国家的贸易
政策逐渐向规范化、法律化发展,同时贸易政 策也有国际化倾向。这种致力于共同约束的体 制,是国际贸易秩序化的重要保障。 • 2.对国际贸易规模的影响。保护主义盛行势 必抑制国际贸易的发展,而自由化贸易的政策 则必然推动整个世界贸易的发展。各国之间的 减税协议以及非关税壁垒的削弱,有助于贸易 增长,而“贸易战”则会限制各国的贸易量。 • 3.对国际贸易流向的影响。国际贸易政策会 对一国的贸易流向产生直接的影响。特点是区 域经济、贸易集团的贸易政策一体化,对于国 际贸易流向的影响是很显著的
• (二)对外贸易政策对一国经济的影响 • 1.对外贸易政策是调节国民经济平衡的
重要工具。 • 2.贸易政策是调节一国以国际收支为主
要内容的外部经济平衡的主要手段。 • 3.贸易政策是实现经济目• (一)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 • 各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修改是
由国家立法机构进行的。最高立法 机关在制定和修改对外贸易政策及 有关规章制度前,要征询各个经济 集团的意见。最高立法机关所颁布 的对外贸易各项政策,既包括一国 较长时期内对外贸易政策的总方针 和基本原则,又规定某些重要措施 以及给予行政机构和特定权限。
对外贸易政策的类型
• 李斯特提出的保护政策,不是保护所有 工业,而是保护幼稚工业,选择保持的 对象是:(1)刚刚开始发展并有发展前 途的幼稚工业,经过一段保护时间,到 成熟阶段就不再保护,保护时间以30年 为最高期限;或者在保护期内,被保护 的幼稚工业还扶植不起来,就停止给予 保护。

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课件

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课件
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课件
• 2.国际贸易政策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
对外贸易总政策:它是从整个国民经 济出发,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实行的政策。
进出口商品政策:在对外贸易总政策 的指导下,根据本国的经济结构及市场状 况等而分别制定的进口与出口政策。
对外贸易地区国别政策:一国根据有 关国际经济格局及政治社会关系等情况, 对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所采取的不同贸易政 策。
进口商品需依法交纳进口关税、增值税、及可能的消费 税,由海关负责征收或代征。上述三税合并简称“进口环 节税”。 • 3)关税可以调节进出口贸易,保护国内市场与产业。
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课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 、关税类别
1.按照征收的对象或商品的流向分类
按照商品流向分类:进口税、出口税和过境税 1)进口税(Import Duties)
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课件
第二节 关税措施
一、关税的概念 1.关税与海关
关税(Customs Duties;Tariff)是进出口商 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进 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
海关是设在关税境域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 其任务是根据政策、法令和规章对进出口货物、 货币、金银、行李、邮件、运输工具等实行监督 管理、征收关税、查禁走私货物、临时保管通关 货物和统计进出口商品等。
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课件
2.按照征税待遇分类和具体实施情况分类
1)进口附加税 进口附加税是指海关对进口商品除了征收正常的进口税以外,额外
加征的关税。即相对于正税而言。它是一种临时性的限制进口的措施。 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是常见的进口附加税.
反倾销税(Anti-dumping Duty):是指为抵制对外国商品大量低价 进口,保护国内相关产业而征收的一种进口附加税。

国际贸易课件:第11章对外贸易政策

国际贸易课件:第11章对外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政策的理论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
由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提出,认为各国在生产不同产品时存在相对成本差异,应专注于生产成本较低的产品并出 口,以换取本国需要的其他产品。
绝对优势理论
由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认为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存在绝对成本差异,应专注于生产成本较低的产品并出 口,以换取本国需要的其他产品。
对外贸易政策面临的挑战
贸易不平衡问题
一些国家在对外贸易中存在不平衡问题,如货物贸易和服务贸 易逆差、汇率波动等,这些问题可能引发贸易摩擦和争端。
技术性贸易壁垒增多
各国为了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设置越来越多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如 卫生和植物检疫措施、知识产权保护等,对国际贸易造成一定阻碍。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需求增加
保护贸易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保护贸易政策是国家通过关税、进口配额、补贴等措施, 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同时通过各种措施保护和促 进本国工业发展的对外贸易政策。
保护幼稚产业
为保护本国新兴产业和幼稚产业,提供关税、配额等保护 措施,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
限制进口
通过关税、配额等手段限制外国商品的进口数量和规模, 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
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
在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方面,各国应加 强合作,共同推进绿色发展和可持续贸易, 促进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保护贸易政策
20世纪中叶以后,许多国家开始采取 保护贸易政策,旨在保护国内市场和 产业,增加国家经济福利和就业。
02 自由贸易政策
自由贸易的定义与特点
定义
自由贸易政策是一种国际贸易政策,主张国家之间应取消对进出口的限制和障 碍,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贸易。

《对外贸易政策》课件

《对外贸易政策》课件

对外贸易政策的目的和原则
保护本国市场
通过关税、配额等手段限制外国商品进入本 国市场,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
促进出口
通过出口补贴、出口信贷等手段鼓励本国企 业扩大出口,提高国际竞争力。
平衡国际收支
通过调整汇率、关税等手段平衡国际收支, 保持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
对外贸易政策要符合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 维护国家的核心利益。
输入 标题
背景
欧盟内部农业生产者担心来自外部的竞争威胁,要求 政府采取措施保护本国农业。
案例
非关税壁垒 措施
非关税壁垒措施有效地保护了欧盟内部农业生产者的 利益,但同时也限制了国际贸易的发展,导致其他国
家对欧盟的贸易政策表示不满。
结果
欧盟对进口农产品实施了严格的检验、认证和审批制 度,以及对某些农产品的进口配额限制。
作用机制
非关税壁垒通过增加进口商品的成本和降低其竞 争力,达到保护国内产业和市场的作用。
非关税壁垒的种类
包括技术标准、认证制度、知识产权保护等。
出口鼓励政策
定义
01
出口鼓励政策是指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以促进本国商品的
出口。
作用机制
02
通过降低出口成本、提高出口竞争力,出口鼓励政策可以增加
外汇收入和促进经济发展。
应对贸易摩擦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沟通与协调,妥善处理贸 易摩擦和争端,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权益。
04 对外贸易政策的影响
对国内经济的影响
促进经济增长
对外贸易政策通过鼓励出口和限制进口,可以促进国内产业的发展 ,进而带动经济增长。
创造就业机会
对外贸易政策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特别是在出口导向型产业 中,如制造业、农业和服务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nservatives of America)
家庭问题研究会
基督教联盟
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
鹰论坛(the Eagle Forum)
关心美国妇女联盟 (Concerned Women for America)
美国天主教会
南方浸礼教会
B. 美国支持给予中国最惠国待 遇的部分游说团体
4
7.1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从内部构成来看,对外贸易政策包括三个层次 首先是对外贸易总政策,它是一国从整体经济出发,
在一个较长时期内实行的政策,它通常与本国的经济发 展战略相联系,因而对外贸活动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
其次是进出口商品政策,它是在对外贸易总政策的 指导下,根据本国的经济结构及市场状况等而分别制定 的进口与出口政策。
2. 保护贸易政策——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外贸活动,限 制大部分商品的进口,同时对本国出口产品予以鼓励和 支持的贸易政策。
6
7.1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贸易政策制定依据
1.经济发展水平和产品竞争能力。 2.经济结构与产业结构。 3.经济发展战略。 4.国内经济状况。 5.各种利益集团力量的对比。 6.政府领导人的经济理论与贸易思想。 7.本国与他国的政治经济关系。
2
7.1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7.1.1 对外贸易政策的涵义与构成 对外贸易政策含义
一国政府为了某种目的而制定的对进出口贸易活动进行 管理的有关方针和法规。 对外贸易政策目的 第一,保护本国市场,发展民族工业; 第二,扩大商品或劳务出口,占领国际市场; 第三,推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与升级; 第四,积累资本或资金,缩小和弥补经济发展过程中的 资金缺口; 第五,维护本国或地区的对外政治关系。
3
7.1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贸易政策要素 1. 政策主体——政策的制定者和实施者,一般来说就是各
国或地区的政府 2. 政策客体——贸易政策所规划和指导的贸易活动以及从
事贸易活动的企业、机构或个人 3. 政策目标——贸易政策所要达到的目的 4. 政策内容——贸易政策的具体指向,它反映了贸易政策
的倾向、性质、种类和结构等 5. 政策手段——为了实现政策目标而采取的具体管理措施
全国成衣及纺织品协 会
美国商业与产业理事 会
“1996年停止对华最 惠国待遇联盟”
人权组织
人权观察/亚洲观 察
律师人权协会
国际人权法组织 劳改研究基 金会
国际支持西藏运 动组织
中国学生事务全 国委员会
“地球之友”社
民主中国基金会
中国学者与学生 独立联盟
政治保守主义组织
纳税人反对求助共产 主义联盟
美国保守派联合会 (United
关税历来是西方国家保护本国市场、打击外来竞争对手的惯用手段,各国无不视之为护 宝法衣。危机爆发前,随着各国工业、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关税斗争已经相当激烈。在 1925到1929年间,德国关税提高了29%,法国提高了38%,比利时提高了50%。经济危机 爆发后,关税战更是激化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美国第一个投下新关税战的炸弹。1930年5月 19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根据这项法令,约有75种农产品和925种 工业品提高了关税率,其中农产品关税的平均水平从20%提高到34%,全部关税的总平均水平 从33%提高到40%,美国率先筑起了高关税的厚垒,其税率创历史最高纪录。美国的这一记 “杀手锏”着实厉害,直杀得各国叫苦不迭。该法令对英国、法国、日本的丝、棉、毛织品, 德国的化学制品,瑞士的钟表,比利时的水泥、玻璃,加拿大的木材等传统出口商品打击沉重。 因此,美国的一行动使得各国怨声载道,气恼不已,马上招致了33个国家的严重抗议,并有 7个国家立即对美国采取了报复性的措施。加拿大决定大幅度提高对美国商品的征税率,法国对 进口的美国小汽车增税60%。英国于1931年制定紧急关税法,对棉纱和棉织品征收50%的重 税。1932年,德国推行新税法,对许多进口商品征收100%的重关税,日本和欧洲其他各国也 纷纷效尤,高筑关税壁垒。于是乎,你一招,我一式,各不相让。关税大战愈演愈烈,直杀得 难解难分。
第7章 对外贸易政策
赵春明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
第7章 对外贸易政策
【本章关键术语】 1. 对外贸易政策 2. 贸易自由化 3. 新贸易保护主义 4. 协调管理贸易体制 5. 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6. 出口导向发展战略 7. 贫困化增长 8. 出口补贴 9. 出口加工区 10.出口管制
综合会 美国在港公民协会
香港美国商会
美国商会
全国制造商协会
美国对外贸易紧急委 员会
美国国际商会
同业公会
北美谷物出口商 协会
全国小麦种植者 协会
美国玩具制造商 协会
零售行业贸易行 动联盟
美国鞋批发商与 零售商协会
美国滑翔协会
主要企业 波音公司 麦道飞机公司 休斯飞机公司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三大汽车公司
【选自谢建华、倪健中主编:《“狼来了”——中国闯关前前后后》,大众文艺出版社 1993年版,第2—3页。】
[专栏7—2] 美国支持与反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的部分游说团体
A. 美国反对给予中国最惠国 待遇的部分游说团体
劳工集团、劳动密集 产业
劳联----产联
国际女装工人联盟(劳 联—产联团体 会员)
最后是国别贸易政策,它是一国根据有关国际经济 格局及政治社会关系等情况,对不同的国家或地区所采 取的不同贸易政策。
5
7.1 对外贸易政策概述
7.1.2对外贸易政策制定的主要依据
贸易政策分类:
1. 自由贸易政策——国家对进出口贸易不加干涉和限制, 也不给予任何补贴和优惠,允许产品自由输出和输入的 贸易政策。
7
[专栏7—1] 大危机与贸易保护
1929年10月12日,华尔街上的一条爆炸性新闻震撼了美国,震撼了欧洲,震撼了全世界。 从华尔街股票暴跌开始,美国跌进了深渊,欧洲跌进了深渊,几乎全世界都跌进了灾难的深渊 一一这就是历史上最大的经济危机。
在经济危机的冲击下,西方国家之间的经济斗争、经济冲突空前加剧,展开了空前激烈 的经济大战。救命稻草人人想抓,可是救命的稻草毕竟有限,抓不到就抢,于是你争我夺;你 有你的“法宝”,我有我的“护身符”,各不相让,于是混战一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