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潮河湖水系连通水环境改善效果评价

合集下载

感潮河段城市湿地水动力模拟及改善方案研究

感潮河段城市湿地水动力模拟及改善方案研究

第 1 期水 利 水 运 工 程 学 报No. 1 2024 年 2 月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Feb. 2024 DOI:10.12170/20221205002丁磊,陈黎明,王逸飞,等. 感潮河段城市湿地水动力模拟及改善方案研究[J].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2024(1):35-45. (DING Lei, CHEN Liming, WANG Yifei, et al. Study on hydrodynamic simulation and improvement scheme of urban wetlands in tidal reaches[J]. Hydro-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24(1): 35-45. (in Chinese))感潮河段城市湿地水动力模拟及改善方案研究丁磊1,陈黎明2,王逸飞1,缴健1(1.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港口航道泥沙工程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 210029; 2.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灾害防御全国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 210029)摘要: 湿地具有固碳释氧、涵养水源等作用,改善水体交换能力是湿地研究热点之一,但关于潮汐变动水位条件下湿地水体调控措施的探究相对较少。

以长江南京段绿水湾湿地为例,建立平面二维水动力模型,开展感潮河段城市湿地水动力模拟及改善方案研究。

计算不同水文条件及闸泵调度方案下湿地流场,分析潮位变动对绿水湾湿地水动力的影响,分析不同闸泵调度措施对水体流动性的改善效果。

研究表明,闸泵联合调度可使枯季大部分区域水动力明显增强,但仍存在主槽外坑塘等局部滞水区,需通过湿地植被重构的方式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对易暴发藻类的4—5月,闸泵联合调度可较好改善绿水湾内上游区域的水动力条件,对于改善效果并不明显的下游区域建议增设补水点,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

本研究可为绿水湾湿地的设计、建设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湿地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湿地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湿地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蓄水防洪、净化水质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破坏,许多湿地面临着退化和丧失的威胁。

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湿地生态修复工作应运而生。

那么,如何评价湿地生态修复的效果呢?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修复工作的成败,也为未来的修复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一、湿地生态修复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湿地生态修复效果需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应涵盖湿地的生态结构、生态功能和生态过程等多个方面。

1、生态结构指标植被覆盖度:反映湿地植物的生长状况和分布情况,是衡量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重要指标。

物种多样性: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多样性越高,表明生态系统越健康。

土壤质地和肥力: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其质地和肥力的改善有助于植被的恢复和生长。

2、生态功能指标水质净化能力:通过监测湿地进出水的水质参数,如化学需氧量(COD)、氨氮、总磷等,评估湿地对污水的净化效果。

蓄水能力:测量湿地的蓄水容量和水位变化,判断其在调节水资源方面的作用。

碳汇功能:测定湿地中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以及土壤中的有机碳含量,评估其在减缓气候变化中的贡献。

3、生态过程指标物质循环:监测氮、磷等营养物质在湿地生态系统中的循环过程,了解生态系统的物质代谢情况。

能量流动:分析湿地生态系统中太阳能的转化和利用效率,以及食物网的能量传递规律。

二、评价方法1、实地监测通过在湿地设置监测样点,定期采集样本和数据,包括植被、土壤、水质、动物等方面的信息。

实地监测能够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但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

2、模型模拟利用生态模型,如水文模型、水质模型、生物地球化学模型等,对湿地生态系统的过程和功能进行模拟和预测。

模型模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实地监测的不足,但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取决于输入数据的质量和模型的参数设置。

横琴岛中心沟规划水系水体交换效果模拟研究

横琴岛中心沟规划水系水体交换效果模拟研究

( 上接 第 1 9页 )
参考文献 :
2 【 ) U 8, l 6( 3): 3 9 3 —4 0 1 .
[ 8 ]国家海洋局 .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R] . 1 9 8 9— 2 0 1 3 . [ 9 ]李娜 , 韩松 , 王艳艳 .由广州市特大暴雨 洪灾谈城市雨洪灾 害防 治[ J ] .中国防汛抗旱 , 2 0 1 0 ( 5 ) : 5 7—5 8 . [ 1 O ] 顾立忠 , 郑 国栋, 李虎成 , 等 .珠 江三角洲 网河 区工 程群体 对河
宽窄不一 , 同时存在 多个 相互连 通 的环路 , 水动 力条件 差异
较大 , 部分 区域水体 交换 能力较 差 , 也容 易导致 局部 的污染 蓄积。在该研究领域 , 王佳等运用一 、 二维耦合模 型 , 考虑季 节性风生海流和潮流的作用 , 以海水半 交换周期 和运河 的净 流量为衡量的主要指标 , 对开凿胶莱运 河改善渤 海水质 的效 果进行了初步研究… 。朱德军 等利 用汉 点水位 预测 校正法 处理缓流河 网汊点处 的回流效 应 , 采用 P r e i s s m a n n格式离散
治 理 的 几 个 问题 [ J ] .人 民 珠 江 , 1 9 9 9 ( 5 ): 1 5—1 7 .
[ 4 ]周作付 , 罗宪林 , 罗章仁 , 等 .近年珠江三角洲河 网局部河段洪 水位壅高异常主因分析 [ J ] . 热带地 理, 2 0 0 1 ( 1 2 ) : 3 1 9— 3 2 2 .
关键 词 : 感潮 河 网 ; 数 学模 型 ; 水 体 交换 ; 半 交 换 周 期
中图分类号 : T V 2 1 2 . 5
0 前 言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0 0 1 — 9 2 3 5 ( 2 0 1 4 ) 0 5 - 0 0 2 0 - 0 3

江河湖泊水质改善效果评估报告

江河湖泊水质改善效果评估报告

江河湖泊水质改善效果评估报告一、引言江河湖泊是人类重要的水资源,对于生物多样性和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环境压力的增加,大量的江河湖泊受到了水质污染的威胁。

为了解决水质问题并改善生态环境,政府和社会各界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本报告将对江河湖泊水质改善效果进行评估。

二、调查方法为了评估江河湖泊水质改善效果,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1. 数据收集:搜集了江河湖泊相关的水质监测数据,包括溶解氧、水温、氮磷含量等指标。

2. 地点选择:选择了多个代表性的江河湖泊作为研究样本,涵盖了不同地理区域和不同水域类型。

3. 对比分析:将不同时间段的水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评估水质改善的效果。

三、水质改善效果评估经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对比,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结果:1. 溶解氧浓度增加溶解氧是水体中重要的生物学指标,对于维持水生态系统的健康至关重要。

研究表明,政府采取的水污染治理措施和生态修复项目对于提高水体溶解氧浓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各研究样本中,溶解氧浓度较过去明显上升,证明了水质改善措施的有效性。

2. 氮磷污染减轻氮磷是江河湖泊中常见的污染物之一,来自农业、工业和城市排污等多个渠道。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氮磷含量在一些样本中明显下降,这表明政府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农业非点源污染治理取得了积极的效果。

3. 生物多样性恢复水质改善不仅对于保护水源、改善人类生活环境有益,也对于恢复和保护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在部分研究样本中,我们观察到了生物多样性的恢复迹象,包括鱼类、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种类的增多。

这说明水质改善工作有助于提供更适宜的生境,促进了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恢复。

四、问题和建议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水质改善效果,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1. 污染源治理仍不彻底:一些污染源的治理效果有限,需要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特别是农业和工业废水的处理。

2. 生态修复需要长期坚持:水质改善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持续关注和投入。

水功能区年度达标评价报告

水功能区年度达标评价报告

水功能区年度达标评价报告1. 引言水功能区是根据我国《水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划分的一种管理区域,以评价和保护水质为目标,对不同水体进行分类和管理。

本报告是对某水功能区2019年达标情况的评价报告,旨在总结和分析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并提出改进建议。

2. 背景信息该水功能区位于某省母亲河流域,总面积约1000平方公里,涵盖7个县市。

水功能区内包括多条河流、湖泊和水库,是当地的重要水资源。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程度的提高,该水功能区的水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3. 评价指标本次评价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指标:- 总磷浓度:总磷是水体中的一种营养物质,过量存在可以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对水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 溶解氧浓度:溶解氧是水中的重要气体,对维持水生态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低溶解氧浓度会导致水生生物死亡。

- 氨氮浓度:氨氮是水体中的一种重要指标,是衡量废水排放水质的关键之一。

高浓度的氨氮对水体生态环境具有潜在的危害。

4. 结果分析根据对水功能区内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得到了以下结论:- 总磷浓度:经过一年的努力,水功能区总磷浓度整体呈下降趋势。

其中,某县和某市的水体总磷浓度在达标水平以上,需要加大污染治理力度。

其他县市的水体总磷浓度均在达标范围内,但仍需警惕和加强监测。

- 溶解氧浓度:某市的部分湖泊溶解氧浓度较低,已经影响到湖泊的生态环境。

需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湖泊水质,保护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 氨氮浓度:水功能区的氨氮浓度在大部分县市内保持在正常范围内,但某县的氨氮浓度超过了限制值,需要加强废水处理工作,减少氨氮的排放。

5. 成绩总结总体来看,水功能区在2019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许多指标有了明显的改善。

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 加强源头治理:要解决水质问题,需要从源头入手,加强污染源的治理。

各县市应加大工业废水、农业面源污染等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 完善监测体系:水功能区的监测体系应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增加监测频次和监测点位,提高对水质状况的敏感度。

淮北平原水系连通工程对水生态环境改善效果分析

淮北平原水系连通工程对水生态环境改善效果分析

淮北平原水系连通工程对水生态环境改善效果分析
董亚辰;赵威
【期刊名称】《水资源研究》
【年(卷),期】2022(11)5
【摘要】构建丰枯互济的水系连通工程格局,对于完善水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保障能力、安全保障能力,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本文以安徽省淮北平原水系连通工程为例,分析了跨市县尺度的水系连通工程对水生态环境的改善效果。

基于研究区长系列实测流量资料和工程调度规则进行分析计算,统计实施水系连通工程前后典型断面的生态流量保证情况,结果表明,通过淮北水系连通工程的生态流量调度,蒙城闸、固镇闸、宿县闸不满足生态流量的总天数分别由5379、4740和7024天减少至2033、1493和1463天。

蒙城闸、固镇闸、宿县闸生态流量的平均保证程度由52.5%、58.1%、37.9%分别提升至82%、86.8%、87.1%。

因此,水系连通工程对于生态基流保证程度的提高效果较为显著,其对于维护河湖生态健康,改善水生态环境效果显著。

【总页数】9页(P518-526)
【作者】董亚辰;赵威
【作者单位】长江水利委员会河湖保护与建设运行安全中心武汉;安徽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合肥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感潮河湖水系连通水环境改善效果评价
2.实施水系连通工程是提升德州市城区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举措
3.平原水网地区水系连通河道规模分析与研究
4.大通湖区水系连通工程改善水环境的效果评估
5.基于图论边连通度的平原水网区水系连通性定量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类健康河湖评价范本

c类健康河湖评价范本

c类健康河湖评价范本近年来,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不断加强,使得越来越多的河湖得到了有效的治理和保护。

C类健康河湖是指水质达标,水环境基本处于良好状态,生态系统相对完整,不仅能为当地居民提供优美的环境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还能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本文将以C类健康河湖为例,从水质状况、生态系统、环境服务功能等多个维度进行评价。

首先,C类健康河湖的水质状况很好,达到了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

水质清澈透明,无明显的污染和浑浊现象。

主要水质指标如氨氮、总磷、溶解氧等均在国家规定的限值范围内。

此外,C类健康河湖的生物多样性也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恢复,水中生物种类丰富,生态链相对完整。

水体中存在着各种鱼类、水生植物和藻类等。

这些生物的存在既是水质良好的表现,也是生态系统功能健全的体现。

其次,C类健康河湖的生态系统较为完整,能够为人类提供丰富的生态服务功能。

河湖周围的植被覆盖率较高,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提供稳定的生态环境。

植物和水生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形成复杂的食物链,维持着良好的生物多样性。

在这些河湖中,有各种自然景观,如岸边的芦苇丛、水中的藻类、栖息着各种鸟类的湖泊等,给人们提供了优美的环境和欣赏自然美的机会。

此外,C类健康河湖还具有重要的环境服务功能。

它们能够稳定供应清洁水源,为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提供保障。

这些河湖还能够有效调节气候,提供自然的冷却和湿润,改善城市环境。

同时,它们还能够净化水质,通过自然的生态过滤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污染物。

这些环境服务功能体现了C类健康河湖对于人类社会的重要价值。

总之,C类健康河湖的评价从水质状况、生态系统、环境服务功能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

这些河湖具有清澈透明的水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完整的生态系统以及重要的环境服务功能。

它们为当地居民提供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和优质的水资源,对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同时,人们也应该保持对这些河湖的关注和保护,努力维护其健康状态,为后代留下更美好的环境。

河道水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报告

河道水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报告

河道水生态修复效果评估报告一、引言在现代工农业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其中河道水生态系统是受到最严重破坏的环境之一。

为了改善河道水生态系统的状况,需要进行系统的修复工作,并对修复效果进行评估。

本报告旨在对河道水生态修复效果进行评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背景介绍河道水生态系统包括水体、河岸、河床、湿地等多个组成部分,其承载着丰富的生态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污染物的排放,河道水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水质下降等问题。

三、方法与数据为了评估河道水生态修复效果,我们采取了以下方法和数据收集方式:1. 水质监测:对河道中多个采样点进行定期的水质监测,包括pH 值、水温、溶解氧、氨氮、总磷等指标的测定。

2. 河岸植被调查:记录河岸植被的种类、覆盖率、生物量等信息,评估河道边缘地带的生态修复效果。

3. 河床沉积物分析:采集河床沉积物样品,进行有机质、重金属等污染物的分析,评估修复效果。

4. 生物监测:通过鱼类、底栖动物、浮游生物等的采样和分析,了解河道生物多样性的变化。

四、结果与讨论通过以上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如下结论:1. 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在修复前后,河道水体的水质指标有所改善,溶解氧含量增加,氨氮和总磷浓度下降,水体酸碱性得到调节。

2. 河岸植被调查结果显示,生态修复工作使河岸植被的种类和数量得到了恢复,覆盖率提高,生物量增加。

3. 河床沉积物分析结果显示,修复前后河床沉积物中有机质含量减少,重金属含量下降,表明污染物得到了有效控制。

4. 生物监测结果显示,河道中的鱼类、底栖动物和浮游生物多样性有所恢复,种类数量增加,说明生物资源逐渐得到保护和恢复。

综合以上的评估结果,可以得出河道水生态修复效果较好的结论。

修复工作对水质改善、河岸植被恢复、沉积物污染控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建议为了进一步提高河道水生态修复效果,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持续监测:继续定期对河道水质、河岸植被、河床沉积物和生物多样性等进行监测,及时了解修复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 地 区 的水 环 境 问 题 。
评价指标的选取要求具有科学性 、 代表性 、 综 合
性 。本文 将感 潮河 湖水 系连通 水环 境改 善效果 评价 指
标 体系分 为结 构性 评 价指 标 体 系 、 水 动力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和水质 评价 指标体 系 。感潮 河湖 水系连 通 首先体 现
在 改善河 网结 构 , 提 高河 湖 水 系 连通 性 方 面 。通 过对
河 网区 闸泵 的优 化 调度 , 可 以提 高河 流 的水动力 条件 ,
进 而提高 水环境 改 善效果 。
近年来 , 国 内诸 多 学者 对 河 湖 水 系连 通 性 的 评 价 方法 进行 了探 讨 性研 究 。董 哲 仁 等提 出 , 恢 复河
密度 ( k m / k m )变化 率 尺 和水面 率 ( %) 变化 率 4
水 环境 和生 物 4种 要 素 , 两类 评估 方法 分别采 用 l 2项
和1 8项指 标 。 目前 , 对 于平原 感潮河 网地 区水 系连
项指标 。 , 指单 位 面 积上 的河 流 条数 , 反 映河 湖 水 系
用所 建 立 的指 标 体 系对 广 州 市海 珠 区 感 潮 河 网 水 系连 通 工 程 实施 后 的 水 环 境 改善 情 况 进 行 了评 价 , 验证 了
该 方 法 的 可行 性 和 实 用性 。 关 键 词 : 河 湖 水 系连 通 ;水 环 境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感 潮 河 网 区 ;广 州 市
第4 6卷 第 1 5期 2 0 1 5年 8 月
人 民 长 江
Ya n g t z e Ri v e r
Vo 1 . 4 6. No. 1 5 Aug ., 2 01 5
文章编号 : 1 0 0 1 — 4 1 7 9 ( 2 0 1 5 ) 1 5— 0 0 3 8— 0 3
目“ 复 杂潮 汐 河 网 区水 资 源 实 时调 度 系统 研 制 ” ( 2 0 1 1 —2 5 )
作 者简 介 : 高 强 , 男, 高级 工 程 师 , 硕士 , 主 要研 究 方 向 为 水 文 水 资 源及 水 环 境 保 护 。E—m a i l : z s u g a o q @1 2 6 . c o m
1 评 价 方 法
1 . 1 评 价 指 标 体 系构 建
素 。 同时 , 由于城市 的发 展和 土地 的不合 理开 发利 用 , 严重 挤 占了河 道和湖 泊 , 水系 空 间遭 到严 重破 坏 , 加 剧 了感 潮河 湖地 区 的水 环境 污染 问题 。水 系连通 作 为新 时期 的治 水方 略 , 于2 0 1 0年 在全 国水 利规划 计划 工 作 会议 上首 次提 出 … 。通 过河 湖 水 系连 通 , 闸泵 等 水 利 工程 的联合 优 化调度 , 可 以在 一 定 程 度上 解 决 感 潮 河
构性评价指标体 系、 水 动 力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水 质 评 价 指 标 体 系等 3个 方 面 , 分 别 定 量 评 价 河 湖 水 系连 通 对 于 河 网水 系 结构 、 河 网 水 动 力和 水质 的 改善 效 果 , 以及 河 网水 环 境 的 综 合 改 善 效 果 。 通 过 实 地调 查 与 测验 资料 , 利
连通对 于 区域 内断头河 涌条 数 的影 响 ; R 指单位 面积
河流 总长度 , 反 映河 湖水 系 连 通对 于 区域 河 流 长度 的
基 金项 目: 水 利 部 科 技 推 广 计 划 项 目“ 感 潮 河 湖 水 环 境 联 合 调 控 技 术 集成 与 成 果 推 广 项 目” ( T G 1 3 1 5 ) ; 广 东 省 水 利 科 技 创 新 项
善 效果评 价指 标体 系 及评 价 方 法 , 并 以广 州 市海 珠 区
河 湖水 系连通 工程 为例 进行分 析 。
区内地势 平缓 低洼 , 河 道 纵 横 交织 , 河湖 相 连 , 水 流 情 势 复杂 。随 着 平 原 感 潮 河 网 地 区社 会 经 济 的 高 速 发
展, 各种 工业 和生 活污水 大量 排入河 网 , 导致水 环境 质 量 日益恶 化 , 成为经 济 可 持续 发 展 的一个 重 要 制 约 因
连通对 于 区域河 流条数 的影 响情 况 ; R 反 映河湖水 系
通 水环 境改 善效果 评 价 , 仍 未有 简便 、 有 效 的方法 。本 文 尝试 建立 适用 于感潮 河湖 地 区的水 系连通 水环 境改
收 稿 日期 : 2 0 1 4—1 2— 2 8 ; 修 回 日期 : 2 0 1 5— 0 3— 2 2
中 图法 分 类 号 : X1 7 1
文献 标 志码 : A
D oI : 1 0 . 1 6 2 3 2 / j . c n k i . 1 0 0 l 一 4 1 7 9 . 2 0 1 5 . 1 5 . O 1 O
平原 感潮 河 网地 区 是 我 国经 济 最 为发 达 的地 区 ,
感 潮 河 湖 水 系连 通 水环 境 改善 效 果 评价
高 强, 唐 清 华, 孟 庆强
( 广州市水务科学研究所 , 广东 广州 5 1 0 2 2 0 )
摘要 : 河 湖 水 系连 通作 为 解 决 水 环境 问题 的一 个重 要 措 施 , 其 实施 对 于 改 善 感 潮 河 网地 区 水 环 境 具 有 重要 作 用 。为 评 价 感 潮 河 湖 水 系连 通 工 程 实施 后 水 环 境 的 改 善 效 果 , 提 出 了 一 套 评 价 指 标 体 系及 评 价 方 法 , 包括 结
湖水 系连通 性效 果评 估方 法分 为河流 一湖 泊系 括 地貌 形 态 、 水文 、
( 1 )结构性 评 价指标 体 系 。包 括河 频 率 ( 条/
k m ) 变化 率 R , 、 断头 河涌 ( 条/ k m )变化 率 尺 、 河 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