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实例).
第四章-水环境影响评价1

cp: 建设项目水污染物的排放浓度,mg/L; cs: 水污染物的评价标准限值, mg/L; ch : 评价河段的水质浓度, mg/L; Q p——建设项目废水排放量,m3/s; Q h——评价河段的流量, m3/s;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水体自净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4.1 基本概念 4.2 相关水环境标准 4.3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4.4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 4.5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6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4.7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4.1 基本概念
地表水是指存在于陆地表面的各种河流(包括河口)、湖泊、 水库。考虑到地表水与海洋之间的联系, 在进行地表水环境影响 评价时, 还包括有关海湾(包括海岸带)的部分内容。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表(内陆水体)
[例]一拟建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5800 m3/d,经类比调查 知污水中含有COD.BOD. Cd、Hg,pH为酸性,受纳水体为一 河流,多年平均流量为90 m3/s,水质要求为IV类,此环评应 按几级进行评价? 方法:污水排放量:为5000~10000m3/d之间 水质复杂程度:含有持久性污染物( Cd、Hg)、非持久性污 染物(COD.BOD)、酸碱(pH为酸性), 污染物类型数=3,复杂程度为“复杂” 水域规模:介于150 m3/s到15 m3/s之间,为中等河流 水质要求:IV类
( *水P污65染)源分类(重点掌握)
污染源按产生和进入环境的方式可分为点源和面源, 按污染性质可分为持久性污染物(如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
非持久性污染物(如耗氧有机物); 酸碱污染物; 热污染;
4.2 相关水环境标准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实例

CODCr
BOD5
SS
浓度 6.65 1225 634
142
工程污染源分析——排水水质分析
糖化车间废水 糖化、糊化锅洗涤水 糖化、糊化锅每出一批麦汁洗涤1次, 洗涤水为间断排放,每次连续5~10min,排水中具有较高旳 有机物,其CODcr含量最高可达10000mg/L以上,排水水温在 26~50℃之间。 过滤槽洗涤水 麦芽、大米经糖化后旳混合物过滤得到麦汁, 滤出物为酒糟,酒糟外排后,过滤槽上粘有残糟,需进行洗 涤,洗涤水外排,这部分水中具有少许旳酒糟颗粒物,水中 COD含量较高,水为间断排放。
生产工艺简介
1. 麦芽过程:选麦-浸麦-发芽-干燥与培焦-除根 2. 糖化过程:原料旳粉碎-糖化(糊化)-麦汁过滤-麦汁煮沸
(加酒花)-冷却 3. 发酵过程:发酵(除酵母)-滤酒 4. 灌装过程:洗瓶-验瓶-灌酒-杀菌-贴标喷码-装箱入库
啤酒厂旳污水起源
麦芽生产过程中旳洗麦水、浸麦水、发芽降温喷雾水、洗涤水、 凝固物洗涤水; 糖化过程旳糖化、过滤洗涤水; 发酵过程旳发酵罐洗涤、过滤洗涤水; 罐装过程洗瓶、灭菌及破瓶啤酒水; 冷却水和成品车间洗涤水。
评价工作旳技术路线
根据生产工艺特征,了解水污染物排放点,排放规律,对各车间排水 量、排水水质及污水总排口旳排水量、排水水质进行连续监测,拟定 其排污负荷。 根据技改工程工艺设计,拟定技改工程完毕后旳排污规律、排污量。 对工程纳污水体旳水环境质量进行现状监测。 选择 S-P模型作为工程旳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式,拟定参数取值。 经过模型计算预测工程污水排放对地表水水质旳影响,并对比原则进 行评价分析,提出降低对地表水环境影响旳措施和提议。
量约291104m3/a,生产、生活污水部分经处理后排入西排水沟,然后 入月牙河,最终入北运河,但目前旳污水处理能力仅为1500m3/d,且
第四章-水环境质量评价PPT课件

16
表中把单一项目或污染物的含量分为Ⅰ、Ⅱ、Ⅲ、Ⅳ、 Ⅴ级。评分时,一般分别给予10、8、6、4、2分。 10分最理想,2分最差。(表中Ⅰ级除DO、BOD、 COD、Cu外,其它均为饮用水标准; DO、BOD、 COD是根据大量监测资料确定的; Cu为水产用水标 准; Ⅱ级除ABS外,等于或小于水产用水标准; Ⅲ级 为地面水标准; Ⅳ级为农田灌溉用水标准;大于农田 灌溉用水标准的数值为Ⅴ级。)
A=BODi/BOD0+CODi/COD0+NH3Ni/NH3-N0-DOi/DO0
式中:A-综合污染评价指数 BODi、BOD0-BOD的实测值和评价标准 CODi、COD0-COD的实测值和评价标准 NH3-Ni、NH3-N0的实测值和评价标准 DOi、DO0的实测值和评价标准
8
上面的式子也可改写成:
39
2.预测方法的选择 预测建设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应尽量利用成熟、
(2)计算式
WQI=∑分级值/ ∑权重值
规定WQI值用整数表示,这样就将水质指数分成从0-
10的11个等级,数值越大,则水质越好。(10:天然
纯净水;0:腐败的原污水)
11
12
2、布朗水质指数
1970年,R.M.Brown等发表了评价水质污染的水质指数 (WQI)。他们对35种水质参数征求142位水质管理专家的 意见,选取了11种重要水质参数。即溶解氧、BOD5、混浊 度、总固体、硝酸盐、磷酸盐、pH、温度、大肠杆菌、杀 虫剂、有毒元素等。然后由专家进行不记名投票,确定每个 参数的相对重要权系数。
分级标准
P
k i1
Ci C si
P <0.2 =0.2 ~0.5 =0.5 ~1.0 =1.0~5.0
7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3)类比调查法
是参照现有相似工程对水体的影响来预 测拟建项目对水环境的影响。
该法要求建设项目和类比项目污染物来 源、性质相似,并在数量上有比例关系。 此种预测属于定性或半定量性质。
类比法所得结果较租糙,一般在评价工 作级别较低,且评价时间较短,只有在 无法取得足够的参数和数据时采用。
4.2.4 水环境影响评价中常用的水质模型
大家好
1
第四章 水环境质量评价
水环境影响评价
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 是通过调查分析、预测、评估,定量地预
测未来的开发行动或建设项目向受纳水体 中的污染物排放量,弄清污染物在水体中 的迁移、转化规律,提出建设项目和区域 环境污染物的控制和防治对策,以实现环 境保护的目标。
水体自净:水体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自身的物
4.2.3 预测条件的确定和预测方法
(1)评价因子的筛选 评价因子的筛选应根据评价项目的特点和评价范
围内水环境污染的特点而定。筛选原则包括: ①按等标排放量大小排序,选择排位在前的因子,
但对那些毒性较大、持久性的污染物应慎重取舍。 ②在受项目影响的水体中已经造成严重污染的污染
物或已无负荷容量的污染物。 ③经环境调查已经超标或接近超标的污染物。 ④地方环保部门要求预测的敏感污染物。
(2)预测范围与预测点位
预测范围一般与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相同 或略小,其确定原则与现状调查相同。
在预测范围内布设适当的预测点,预测点的数量 和位置应根据受纳水体和建设项目的特点、评价 等级以及当地的环保要求确定。
一般选择以下地点为预测点: ①已确定的环境敏感点; ②环境现状监测点; ③水文特征和水质突变处、现有水文站、河流分
染物颗粒的凝并、沉淀和再悬浮。底泥中污染物随底泥 沉淀物运移,热污染的传导和散失。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4)

动一同迁移的情况。 (2)扩散(包括离散、弥散等)——横向
主要是说水中污染物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迁移。 它包括分子态扩散、水流紊动扩散和水流不均匀的离散 等。
.
(3)稀释混合
从排污口至水质均匀混合前的水域,称为混合区。排污口 排放的污染物其影响水域的边界(即受排放污水影响水域与没有 受到排放污水影响水域相接的边界线)称为污染带(河流、湖库) 或污染锋面(海洋)。
适用条件:河流充分混合段;非持久性污染物;河流 为恒定流;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2)一般公式:
C t C 0ex (k1 p k3 )t
式中: k1 -降解系数; k3 -沉降系数; t -水团传播时间
t x 86400u
由于一般河流的河宽远大于水深,因此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垂 向(沿水深方向)容易混合均匀,且水体流动对污染物的迁移作 用要大于扩散。因此,如要进行污染带(或超标水域)预测时, 常采用二维模式,在实用水质模型公式中,纵向(沿水流方向) 主要考虑对流作用,横向仅考虑扩散作用,垂向一般认为水质分 布均匀。
.
5.3.2 各类水体简化的有关要求
C.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 执行三级标准;
D.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 水,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 别执行A和B的规定;
(2)污染物分类 A.第一类污染物 B.第二类污染物
5.1.3 评价等级的划分
1.划分依据——四项指标: (1)拟建项目污水排放量
社会环境: ①居民生活取水;②工农业用水 水污染源调查: 评价区范围的工厂的生产产品、规模、
工艺流程、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在 河道上或湖泊上的地理位置。 水质现状调查:下文详述。
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面污染源
指分散或均匀地通过岸线进入水体的废水和自然降水通
过沟渠进入水体的废水。
三、水体自净
水体能够在其环境容量的范围内,经过水体的物理、化
学和生物的作用,使排入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随时间的
推移,在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自然降低,称之为水体的自 净作用。 物理自净:蒸发、凝聚、吸附、自然沉淀等
化学自净: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等
注:调查面积是指以排污口为圆心,以调查半径为半径的半圆形面积。
海湾环境现状调查范围
污水排放量 m3/d >50000
20000~50000 10000~20000 <5000 调查范围 调查半径/km 调查面积(按半圆计 算)/km2
5~8
3~5 1.5~3 ≤1.5
40~100
15~40 3.5~15 ≤3.5
地表水水质要求
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为依据,划分为五类:I、II、III、IV、V。 水质级别要求越高,相应的评价级别也高。
如受纳水域的实际功能与该标准的水质分类不一致 时,由当地环保部门对其水质提出具体要求。可根据建
设项目及受纳水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评价级别。
一、评级工作等级
例:某污水中含有六价铬、COD、BOD、挥发酚、氨氮、 硫化物,此污水的复杂程度?
受纳水域的规模
河流:按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划分。
♠大河: ≥ 150m3/s; ♠中河:15~150 m3/s; ♠小河:<15m3/s。 湖泊和水库:以枯水期湖泊、水库的平均水深和水面面积划
分水域规模。
当平均水深≥10m时 大湖(库):≥25km2 中湖(库):2.5~25km2 小湖(库) :<2.5km2 当平均水深<10m时 大湖(库):≥50km2 中湖(库):5~50km2 小湖(库) :<5km2
第四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城市非点源污染物被暴雨冲刷到接受水体的负 荷的计算:
基本程序:首先估计暴雨事件中暴雨径流的大 小(径流深度和径流面积的乘积),从而确定 暴雨的冲刷率,进而估计径流冲刷到受纳水体 的沉积物负荷,然后根据沉积物中污染物浓度 计算污染物负荷,或者根据固体废物与污染物 的统计相关关系计算污染物负荷。
①暴雨径流深度的估计: R=CR·P-Ds 式中: R —— 总暴雨径流深度,cm;
描述水体中水质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的水质模型称为静态模型。
按水质模型的空间维数分:分为零维、一维、二维、 三维水质模型。
当把所考察的水体看成是一个完全混合反应器时, 即水体中水质组分的浓度是均匀分布的,描述这种情 况的水质模型称为零维的水质模型。
描述水质组分的迁移变化在一个方向上是重要的, 另外两个方向上是均匀分布的,这种水质模型称为一 维水质模型。
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第一节 地表水体的污染和自净
一、地表水资源 地表水是指存在于陆地表面的各种水域,
如河流、湖泊、水库等。考虑到地表水与海 洋之间的联系,在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时, 还包括有关海湾(包括海岸带)的部分内容。
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居住区生活污水量计算式,式中:
QS——居住区生活污水量,L/s; q——每人每日的排水定额, L/(人·d); N——设计人口数,人; Ks——总变化系数(1.5~1.7)。
工业废水量计算式, 式中: m——单位产品废水量,L/t; M——该产品的日产量,t; Ki——总变化系数,根据工艺或经验决定;
t —— 工厂每日工作时数,h。
2. 非点污染源
非点污染源:非点污染源又称面源,是指 分散或均匀地通过岸线进入水体的废水和自然 降水通过沟渠进入水体的废水。
第四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五章地表水情况影响评价第一节地表水体的污染和自净水是情况中最活泼的自然要素之一。
水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也是生命代谢运动所必须的物质。
如果地球上没有水,很难设想有整个生物界。
人类生活需要水,种种生产运动也需要水。
水是万物之本。
因此,水是人类不可缺少的非常名贵的自然资源。
它对人类的社会生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水体是水会合的场合,水体又称为水域。
按水体所处的位置可把它分为三类:地面水水体地下水水体海洋▪这三种水体中的水可以相互转化,它通过水在自然界的大循环和小循环实现。
三种水体是水在自然界的大循环中的三个环节。
▪在太阳能和地外貌热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绝地被蒸发酿成水蒸气进入大气。
从海洋蒸发的水蒸气进入大气,被气流带到陆地上空,遇冷凝结成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发返回大气,一部分经地面径流流入地面水体(江河、湖泊、水库等),一部分经地层渗透进入地下水体。
地面水体的水经地面径流,最终都回归海洋。
这种海洋和陆地之间水的往复运动历程,称为水的大循环。
▪仅在局部地区(仅在陆地上或仅在海洋上)进行的水循环称为水的小循环。
在自然界中水的大、小循环是交错在一起的,周而复始地运动着。
一.地表水资源地表水水体主要指江、河、湖泊、沼泽、水库、海洋和湿地等。
地面水水体的看法不但包罗水,并且包罗水中的悬浮物、底泥和水生生物。
它是完整的生态系统或自然综合体。
是地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表水水体按使用目的和掩护目标可分别为五类。
I类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和国度自然掩护区的水体;Ⅱ类主要适用于会合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一级掩护区内的水体,以及珍贵鱼类掩护区、鱼虾产卵场的水体;Ⅲ类主要适用于会合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地二级掩护区和一般鱼类掩护区及游泳区的河段;Ⅳ类主要适用于一般产业用水和娱乐用水水体;V类适用于农业用水及一般景观水域。
上述五类水体对其水质有各自差别的要求。
二.水体污染水体受到人类或自然因素或因子(物质或能量)的影响,使水的感观性状(色、嗅、味、浊)、物理化学性能、(温度、酸碱度、电导度、氧化还原电位、放射性)、化学身分(无机、有机)、生物组成(种类,数量、形态、品质)及底质情况等产生了恶化,污染指标凌驾地面水情况质量标准,称为水体污染水体污染分为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两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啤酒厂的污水来源
麦芽生产过程中的洗麦水、浸麦水、发芽降温喷雾水、洗涤水、 凝固物洗涤水; 糖化过程的糖化、过滤洗涤水; 发酵过程的发酵罐洗涤、过滤洗涤水; 罐装过程洗瓶、灭菌及破瓶啤酒水;
冷却水和成品车间洗涤水。
技改工程内容
本次技改工程是在南厂现有基础上通过技术改造扩产15104t/a啤酒 产量,使全厂啤酒总产量达到 60104t/a的规模。 技改工程主要包括: 扩建麦芽生产能力4104t/a的制麦车间1个; 扩建新增啤酒15104t/a的糖化车间1个; 扩建新增啤酒15104t/a的发酵车间1个; 增加2000瓶/h的灌装生产线1条; 扩大供水、供电、制冷、污水处理及原辅材料存储等能力。
溶解氧浓度为 4.0 mg/L,假定废水和河水在排放口附近迅速混合,混合 后河道中平均水深达到 0.8m ,河宽 15.m , k1 ( 20℃)= 0.23d - 1 , k2 = 3.0 d-1,若河流的溶解氧标准为5.0 mg/L,计算工厂排除废水中允许进 入河流的最大BOD5 浓度。
拟建工厂 溶解氧标准为5.0 mg/L
生产工艺简介
制造啤酒的主要原料是大麦、大米、酒花和酵母等。 生产过程: 大麦制成麦芽,将麦芽粉碎与糊化的大米用温水混合后糖化。 糖化结束后立即过滤,除去麦糟,麦汁经煮沸定型后除去酒花糟, 然后冷却与澄清。 澄清的麦汁冷却至 6.5℃—8.0℃,接种酵母,进行发酵。发酵分为
主发酵(也称前发酵)和后部为生活区,占地面积约为 3.8104 m2,南部为生产区,占地
面积约为10.4104 m2。 目前厂内有生产车间14个,其中麦芽车间2个,糖化车间3个,发酵车 间2个,灌装车间 8个,总生产能力为 45104t/a。 产品种类有 12、11特制啤酒,10干啤,11清爽型啤酒及扎啤。
3.
按照燕京啤酒集团公司“九五”发展规划总目标,本期 技改工程 将使南厂啤酒产量由目前的45104t/a扩大到 60104t/a。
月牙河
潮白河
中坝河
燕京啤酒集团公司南厂背景简介
燕京啤酒集团公司南厂占地面积约 65104 m2 ,建筑面积 14.26104 m2 ,职工 13500 名(其中工程技术人员 318 名)。 按总图位置划分,
4km,其生产啤酒具有良好的信誉和强劲的市场占有率,北京市场的
占有率已达70%以上,同时燕京啤酒已成功地销往俄罗斯、韩国、泰 国、越南等国和香港地区,其出口规模和地区还在进一步扩大。
2.
为了在未来市场竞争中具有强大实力,形成规模生产效益,维护国 产名牌,燕京啤酒集团决定加大投资力度,加快改造步伐,使企业 步入良性循环和更大的发展。
厂应建在何处(距A、B排放口的距离)?
A 距离? B 水厂
河流
工厂A排放口断面河水含酚
Ca2
0 9 50 100 / 86400 6.43 10 3 mg / L 9 100 / 86400
进入工厂B排放口断面河水含酚
2 20000 86400 C B1 6.43 *10 exp( ) 2.37 10 3 mg / L 86400 40 1000 流出工厂B排放口断面河水含酚
为乙醇和CO2。后发酵是将主酵嫩酒送至后酵罐,长期低温贮藏, 以完成残糖的最后发酵,澄清啤酒,促进成熟。
生产工艺简介
1. 麦芽过程:选麦-浸麦-发芽-干燥与培焦-除根
2. 糖化过程:原料的粉碎-糖化(糊化)-麦汁过滤-麦汁煮沸
(加酒花)-冷却
3. 发酵过程:发酵(除酵母)-滤酒
4. 灌装过程:洗瓶-验瓶-灌酒-杀菌-贴标喷码-装箱入库
距B厂29.6 km,距A厂49.6km处才能建水厂。
水环境影响评价案例
燕京啤酒集团公司南厂扩产15104 t/a 技改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内容
1. 项目简介 2. 评价思路 3. 工程分析 4. 环境影响预测和分析 5. 评价工作小结
项目建设的意义
1.
燕京1980年建厂,1993年组建集团。南厂位于顺义区城南,距县城
供水与排水
供水 南厂现有自备水井 13眼,平均每眼出水能力 60m3/h,总供水
能力780m3/h,现用水量 450104m3/a(新鲜水),所以现状除满足目
前年产 45104t/a 啤酒生产的用水量外,尚有余量。新增 15104t/a 啤 酒生产年需新水用量142.5104m3。 排水 南厂排水设有地下管网,厂内共设有 2个排口,现状排水 量约291104m3/a,生产、生活污水部分经处理后排入西排水沟,然后 入月牙河,最终入北运河,但目前的污水处理能力仅为 1500m3/d ,且 水质仅能达到灌溉标准。本次技改后,生产能力扩大,污水处理设施 的规模也将相应提高,在现有基础上进行改造,即再建一座污水处理 厂,扩大处理能力至15000 m3/d。
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实例分析)
例1:地表水达标问题
一个建工厂,将废水经过处理后排入附近的一条河流中,已知现
状条件下,河流中BOD5的浓度是2.0mg/L,溶解氧的浓度是8.0 mg/L,河 水水温是20℃,河流流量是14m3/s;排放的工业废水,BOD5 的浓度在处
理前为 800 mg/L ,水温为 20 度,流量为 3.5m3/s ,废水排放前经过处理
河流
解:
例2:取水水质达标问题
工厂A和B向一均匀河段排放含酚污水,水量均为100m3/d,水质均 为50mg/L。两工厂排放口相距20km。两工厂排放口的上游河水流量 为9 m3/s,河水含酚为0mg/l,河水的平均流速为40km/d,酚的衰减 速率常数为2d-1。如要在该河流的两工厂排放口的下游建一自来水厂 ,根据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河水含酚应不超过0.002mg/L,问该水
3
CB 2
50100/ 86400 8.8 103 m g / l 2.37 103 9 100/ 86400 9 100/ 86400 100/ 86400
3
设水厂B出 X
2 x 86400 0.002 8.8 10 exp 86400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