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知识及试题分析:电荷、电流和串联并联电路

合集下载

串并联电路电荷的规律

串并联电路电荷的规律

串并联电路电荷的规律
引言
在电路中,串联和并联是两种常见的连接方式。

串联电路是将电器按照顺序连接,而并联电路是将电器同时连接。

本文旨在讨论串并联电路中的电荷规律。

串联电路的电荷规律
串联电路中的电荷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串联电路中的电荷是相等的:在串联电路中,电荷只能有一条路径流动,因此电荷通过每个电器的数量是相等的。

2. 电荷的总量守恒:无论串联电路中包含多少个电器,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并联电路的电荷规律
并联电路中的电荷规律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1. 并联电路中的电荷是分流的:在并联电路中,电流可以通过多个路径流动,因此电荷在每个电器之间进行分流。

2. 电荷的总量守恒:无论并联电路中包含多少个电器,电荷的总量保持不变。

串并联电路的比较
通过对串并联电路中的电荷规律的了解,我们可以得出以下比较:
1. 串联电路中的电荷是相等的,而并联电路中的电荷是分流的。

2. 串联电路中的电荷总量守恒,而并联电路中的电荷总量也守恒。

3. 在串联电路中,电荷通过电器的数量决定了电路的电流强度;而在并联电路中,电荷的总量决定了电路的电流强度。

结论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是电路中常见的两种连接方式。

通过掌握
串并联电路中的电荷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电路中电荷的流动
方式,并且能够根据电路的连接方式来计算电流强度等相关参数。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单元测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单元测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单元测试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单元测试_电荷第十五章电流和电路知识点第一节电荷摩擦起电1、电荷:带电体: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是物体带了电(荷)。

这样的物体叫做带电体。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带电体既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又能吸引带异种电荷的带电体。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

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2、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

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使物体带电的方法:(1)摩擦起电:定义: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背景: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组成的,原子核的质量比电子的大得多,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原子核带正电,电子带负电,电子在原子核的吸引下,绕核高速运动。

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在各种带电微粒中,电子电荷量的大小是最小的,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电荷,通常用符号e表示。

任何带电体所带电荷都是e的整数倍。

6.25×1018个电子所带电荷等于1C。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高考物理一轮知识点深度解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高考物理一轮知识点深度解读:《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梯度讲解 迷津指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知识点深度解读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梯度讲解一 ——知识梳理篇1. 串联电路(1) 串联电路各处的电流相等,即:123I I I I ===;(2)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即:123U U U U =++; (3) 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即:123R R R R =++ ;(4) 串联电阻具有分压作用: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即:123123U U U I R R R ===。

2.并联电路(1) 并联电路的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123I I I I =++; (2) 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电压相等,即:123U U =U =U =; (3) 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231111R R R R =++; (4) 并联电路具有分流作用: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即:112233I R I R I R U ===。

梯度讲解二 ——重点突破篇1. 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总电阻的比较:2. 处理串联、并联电路以及简单的混联电路的方法:(1) 准确地判断出电路的连接方式,画出等效电路图; (2) 正确利用串联、并联电路的基本规律、性质; (3) 灵活选用恰当的公式进行计算。

3.电路简化的原则:(1)无电流的支路去除; (2)电势相等的各点合并; (3)理想导线可任意长短;(4)理想电流表的电阻为零,理想电压表的电阻为无穷大; (5)电压稳定时电容器可认为断路。

梯度讲解三 ——跟踪训练篇【跟踪例题1】由四个电阻连接成的电路如图所示.R 1=8 Ω,R 2=4 Ω,R 3=6 Ω,R 4=3 Ω。

(1) 求a 、d 之间的总电阻;(2) 如果把42 V 的电压加在a 、d 两端,则通过每个电阻的电流是多少?【答案】 (1) 14 Ω. (2) I 1=3A ,I 2=3 A ,I 3=1 A ,I 4=2 A 【解析】(1)由题图可知:34342cd R R R R R ==Ω+,故R ad =R 1+R 2+R cd =8 Ω+4 Ω+2 Ω=14 Ω。

电工证考试重点知识及答案

电工证考试重点知识及答案

电工证考试重点知识及答案一、电工基础1.1 电流、电压和电阻- 电流: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单位是安培(A)。

- 电压:电压是推动电荷移动的力量,单位是伏特(V)。

- 电阻: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性质,单位是欧姆(Ω)。

1.2 电路元件- 电源:提供电能的设备,如电池、发电机。

- 负载:消耗电能的设备,如灯泡、电动机。

- 导线:传输电能的介质,如铜线、铝线。

- 开关:控制电路通断的设备。

1.3 电路的基本连接形式- 串联电路:元件依次连接,电流相同,电压分配。

- 并联电路:元件并行连接,电压相同,电流分配。

二、电工工具与设备2.1 通用电工工具- 螺丝刀:用于拆卸和安装螺丝。

- 扳手:用于拧紧和松开螺母。

- 钢尺:用于测量长度。

2.2 测量工具- 万用表:用于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等。

- 电能表:用于测量电能消耗。

- 测电笔:用于检测电压。

2.3 电气设备- 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

- 变压器:改变电压大小的设备。

- 断路器:用于保护电路,当电流过大时自动断开。

三、电工安全知识3.1 触电防护- 接地:将设备或建筑物与地面连接,以便将漏电的电流导入地面。

- 绝缘:使用绝缘材料隔离带电体,防止电流流失。

- 漏电保护器:检测电流泄漏,当泄漏电流超过设定值时自动断开电路。

3.2 火灾预防- 严禁在电路上接入过多负载。

- 使用合格的电气设备和电线电缆。

-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件。

3.3 紧急处理- 若有人触电,立即切断电源,用绝缘棒将触电者与带电体分离。

- 若发生火灾,使用灭火器或拨打火警电话报警。

四、电工实操4.1 电源接线- 确保电源线与电源相匹配。

- 连接电源线时,注意线头应牢固连接,并使用绝缘胶带包裹。

4.2 设备安装- 确保设备固定牢固。

- 接线应遵循电路图和设备说明书。

4.3 电路调试- 开启电源,观察设备运行是否正常。

-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压、电流等参数,确保符合要求。

电工证考试重点知识及答案仅供参考,实际考试内容可能会有所不同。

中考物理专题7电流与串并联电路易错分析(解析版)

中考物理专题7电流与串并联电路易错分析(解析版)

专题07 电流与串并联电路易错分析(解析版)考点直击解题方法与技巧1、短路分为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

导线不经过用电器而直接将电源两极连通的电路叫电源短路;电路中串有多个用电器时,某一部分用电器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的电路叫用电器短路。

2、判断电路连接方式的方法:(1)看电流是否出现分支。

电流通过不同的用电器,有分支的是并联,没有分支的是串联。

(2)看各用电器的工工作是否互相影响。

任意一个用电器坏(或断开这个用电器)时,其他用电器不能工作,则这些用电器为串联,否则为并联。

典例分析+变式训练易错点1蓄电池充、放电时能量的转化【典例1-1】(2021秋•兰山区期中)小刚给电动自行车的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用电器(填“用电器”或“电源”),将电能转化为蓄电池的化学能储存起来;小刚骑行电动自行车时,蓄电池就是电源(填“用电器”或“电源”),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给电动自行车提供动力。

【答案】用电器;电;电源;机械。

【解答】解:给汽车蓄电池充电时,蓄电池消耗电能,所以相当于用电器;电能转化为化学能;骑行电动自行车时,消耗电能,蓄电池就是电源,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故答案为:用电器;电;电源;机械。

【变式1-1】(2021秋•罗山县期末)如图所示为人们所喜爱的电动自行车,它具有轻便、节能、环保等特点,只要将车钥匙插入锁孔并顺时针旋转一下,车子就通电了。

车钥匙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开关,给电动车充电时,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答案】开关;用电器;化学能。

【解答】解:①电动自行车钥匙插入锁孔并顺时针旋转一下,车子就通电了,所以这车钥匙其实就是一个开关;车钥匙的作用相当于电路中的开关;②给电动车充电时,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此时蓄电池相当于电路中的用电器,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

故答案为:开关;用电器;化学能。

易错点2误认为短路时有电流通过用电器【典例2-1】(2021秋•江夏区校级月考)对于图中的四个电路的理解正确的是()A.闭合开关后,灯泡正常发光B.闭合开关后,电源发生短路C.闭合开关后,有一盏灯被短接D.闭合开关后,两盏灯并联【答案】B。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第13节 电荷;电流和电路;串联和并联 鲁科版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第13节 电荷;电流和电路;串联和并联 鲁科版

【本讲教育信息】一、教学内容第十二章电流和电路第一节电荷第二节电流和电路第三节串联和并联二、考点点拨本节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带电体的性质,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及带电体的检验,导体和绝缘体,电路的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基本作用,电流方向规定的理解,通路、开路、短路的概念,短路的危害,常用的电路元件符号、电路图,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会画串、并联电路图等。

三、跨越障碍知识点一:1、摩擦起电现象探究现象将圆珠笔笔杆与头发摩擦后靠近小纸屑圆珠笔笔杆吸引小纸屑将摩擦过的塑料梳子靠近小纸屑塑料梳子吸引小纸屑用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细水流水流向塑料棒一方弯曲将文具盒中的文具,如直尺、钢笔、铅笔、三角板等摩擦后靠近小纸屑小纸屑被吸引结论:经摩擦后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称为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规律实验现象总结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近相互排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一定是相同的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相互排斥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一定是相同的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相互吸引相同的电荷会相互排斥,而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相互吸引,说明它们带的电荷不同结论:①自然界只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②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典型例题】例1、有三个通草球,如图A带正电,A、B相斥,B、C吸引,则B、C带什么电?解析:B带正电,C带负电或不带电。

很显然B带正电,但在分析C时,如不仔细读题,应误认为其带负电,仔细看题,告诉我们为“通草球”,并没说是否带电,所以C的带电情况为“带负电”或“不带电”。

例2、如图所示,将一束扯成线状的塑料捆扎绳,用清洁干燥的手自上而下地捋,塑料绳就会向四周散开,而且捋的次数越多,下端散开得越大,这是为什么?答案:手与塑料绳摩擦,因为塑料绳为绝缘体,这样塑料绳就带了同种电荷,而由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可知,塑料绳之间要相互排斥,所以越捋越乱。

静电场知识点归纳

静电场知识点归纳

一. 教学内容:期中综合复习及模拟试题静电场的复习、恒定电流部分内容(电源电流、电动势、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二. 重点、难点解析:静电场的概念理解及综合分析恒定电流的电流,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三. 知识内容:静电场知识要点1. 电荷、电荷守恒定律2. 元电荷:e=1.60×10-19C3. 库仑定律:4. 电场及电场强度定义式:E=F/q ,其单位是N/C5. 点电荷的场强:6. 电场线的特点:①电场线上每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电场强度的方向。

②电场线的疏密反映电场强度的大小(疏弱密强)。

③静电场中电场线始于正电荷或无穷远,止于负电荷或无穷远,它不封闭,也不在无电荷处中断。

④任意两条电场线不会在无电荷处相交(包括相切)7. 静电力做功的特点:在任何电场中,静电力移动电荷所做的功,只与始末两点的位置有关,而与电荷的运动路径无关。

8. 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变化的关系:电荷从电场中的A点移到B 点的过程中,静电力所做的功与电荷在两点的电势能变化的关系式9. 电势能:电荷在电场中某点的电势能,等于静电力把它从该点移动到零电势能位置时电场力所有做的功。

通常把大地或无穷远处的电势能规定为零。

10. 电势11. 电势差。

电势差有正负12. 等势面:电场中电势相等的各点构成的面叫等势面。

等势面的特点:①在同一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所以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②电场线跟等势面一定垂直,并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③等势面越密,电场强度越大④等势面不相交,不相切13. 匀强电场中电势差与电场强度的关系:14. 电容:定义公式。

注意C跟Q、U无关,。

15. 带电粒子的加速(1)运动状态分析:带电粒子沿与电场线平行的方向进入匀强电场,受到的电场力与运动方向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加(减)速直线运动。

(2)用功能观点分析:粒子动能的变化量等于静电力对它所做的功(电场可以是匀强电场或非匀强电场)。

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

物理电流和电路知识点1. 电流的基础概念- 电流定义:电流(I)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流量。

- 单位:安培(A)。

- 方向:电流的方向是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2. 电压与电流的关系- 电压(V):电势能的差异,是推动电荷移动的力量。

- 欧姆定律:V = IR,其中R是电阻,I是电流,V是电压。

3. 电阻- 定义:电阻(R)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程度。

- 单位:欧姆(Ω)。

- 影响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

4. 串联和并联电路- 串联电路:电阻器首尾相连,电流只有一条路径。

- 并联电路:电阻器头尾相对连接,电流有多条路径。

-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R总 = R1 + R2 + ... + Rn- 并联电阻的总电阻:1/R总 = 1/R1 + 1/R2 + ... + 1/Rn5. 电路元件- 电源:提供电压的设备,如电池、发电机。

- 电阻器:限制电流的组件。

- 电容器:存储电能的组件,能在电路中储存和释放电荷。

- 电感器:对电流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的组件。

6. 交流电(AC)与直流电(DC)- 直流电:电流方向恒定不变的电流。

- 交流电: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流。

7. 电路分析-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节点处电流的总和为零。

-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闭合回路中电压的总和为零。

8. 电磁感应- 法拉第定律:通过闭合回路的电动势与穿过回路的磁通量的变化率成正比。

- 洛伦兹力: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力,F = q(v × B),其中q是电荷,v是电荷的速度,B是磁场。

9. 电磁波- 电磁波是由变化的电场和磁场组成的波动现象。

- 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10. 电路的实际应用- 家庭电路:包括照明、插座等。

- 工业电路:用于驱动机械设备。

- 电子设备:如计算机、手机等。

以上是物理电流和电路的基本知识点,涵盖了电流的定义、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分析方法以及电磁现象等。

这些知识点是理解和设计电路的基础,对于学习电子工程和物理学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知识和技能要求
1、知道什么叫物体带电和摩擦起电;
2、认识到自然界有两种电荷;知道正负电荷是如何规定的;知道电荷间的相互作用;知道电量及其单位,知道验电器的构造和原理;
3、认识电流的形成、简单电路及电路图;
4、知道电源和用电器,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认识电源和用电器的作用;
5、理解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连接特点,会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会画出简单的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电路图。

二、重点难点精析
1.物体具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我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它带了电荷。

习惯上把带了电的物体叫带电体。

2.使物体带电的方法:①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的方法叫摩擦起电。

②接触起电:用接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人们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发现,凡是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排斥的,必定与绸子摩擦玻璃棒吸引。

凡是用绸子摩擦过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必定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

这些事实使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只存在两种电荷。

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规定:
正电荷: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是正电荷,可用“+”表示;
负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负电荷,可用“—”表示。

电荷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验电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一种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的仪器。

它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电荷量: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Q)。

单位是库仑,符号是C。

中和:放在一起的等量异种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

元电荷:一个电子所带的电量为1.6×10-19库仑,作为元电荷。

2.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的条件:①必须有电源②电路要接通。

电源作用:是提供持续电流,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常见电源:干电池、蓄电池、发电机。

干电池、蓄电池上有正极和负极,干电池的正极是碳棒,从外表看,即为带铜帽的一端;负极是锌筒(展示干电池剖面实物)。

在电现象中,有一些关于电荷的相近名词,如:“正电荷”、“负电荷”、“电子”、“自由电子”、“正离子”、“负离子”等。

这些名词含义是不同的。

在使用这些名词时,可这样区分:(1)在摩擦起电、接触带电等问题中,注意是电子在转移,不能说成“自由电子”或“自由电荷”。

(2)注意在泛泛地讨论导体、绝缘体的微观机制时,要说明是“自由电荷”,即导体能够导电是因为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而绝缘体中因自由电荷很少,所以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而金属导体靠“自由电子”导电,酸、碱、盐水溶液靠“自由离子”导电,这些“自由电子”或“自由离子”都属于自由电荷。

(3)在定义中用“电荷”来定义。

如电流定义为电荷的定向移动,而电流方向规定为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3.电流方向的规定:
电荷有两种,电路中有电流时,发生定向移动的电荷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

还有可能是正负电荷同时向相反方向发生定向移动。

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在电源外部的电流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在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是从电源负极流向正极。

4.导体、绝缘体
在自然界中,常见的导体有各类金属、人体、大地和各种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而橡胶、塑料、玻璃、陶瓷、纯水、空气等都是绝缘体。

由微观结构来分析:二者的区别在于导体中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在金属中,能自由移动的电
荷是自由电子;酸、碱、盐溶液中能自由移动的电荷是正、负离子)。

而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束缚在原子的范围之内,不能自由移动。

5.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开关和导线等元件组成的电流路径叫电路。

各部分元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1)电源--维持电路中有持续电流,为电路提供电能。

(2)导线--连接各电路元件的导体,是电流的通道。

(3)用电器--利用电流来工作的设备,在用电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的能。

(4)开关--控制电路通、断。

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处处连通有电流的电路。

开路:某处断开没有电流的电路。

短路:不经过用电器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相连的电路。

短路时电路中会有很大电流,会把电源烧坏或使导线绝缘皮烧毁,这是绝不允许的。

局部短路是指直接用导线将电路的一部分两端相连,致使电流不通过该部分电路,局部短路可用来改变电路的连接状态,对电路不一定有危险。

6.串联电路特点:电路中电流没有分合,只有一条路径,通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也通过其它元件。

只要一处断开,电路中就没有电流通过,所有用电器都不工作,所以串联电路各元件同时工作,同时停止,互相影响。

串联电路只需一个开关,开关所在的位置对电路控制作用不变。

并联电路:把电路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的电路。

结构:并联电路中电流有分有合,例如电流分开的点叫A点,电流汇合的点叫B点,如图所示。

并联电路中没有分支的地方叫干路;分开以后的路径叫支路。

特点:并联电路中有两条以上的电流路径。

各支路上的元件可独立工作,互不影响,表现出一种选择性。

开关与被控制元件串联,干路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路开关只能控制本支路。

三、典型例题
1、关于电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导体中必有正电荷在做定向移动;
B、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中的电荷静止不动;
C、电路中只要有电源就可获得持续电流;
D、电流方向可能和导体中自由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一致
分析与解: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

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还有可能正负电荷相向移动。

导体中没有电流通过时,导体中的自由电荷在做热运动;持续存在的条件:闭合电路和电源。

电流的方向规定为正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反向。

4
2、如图所示,A、B两个验电器,B不带电,A带正电,用带绝缘柄的金属棒,连接A、B 两验电器的金属球瞬间
A.电流方向从A到B
B.电流方向从B到A
C.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从A到B
D.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从B到A
分析与解:1.4
先明确是电子发生了转移,再弄清电子从哪转移到哪,最后再判定电流方向。

A带正电,说明A缺少电子,当用金属棒连接A、B两验电器时,由于电荷相互作用,电子将由B运动到A,电流方向则是由A流向B。

3、在下图中,属于并联电路的是
分析与解:
识别电路的方法常有:
①连接特点法,即认识常见的串并连电路;
②电流流向法:标出电流的流向,如果电流只有一条路径,则是串联电路,如果电流有分开点,如图中A点,有电流的汇合点B,则是并联电路;
③节点法,电路中导线的长短形状不影响电路,两个通过导线直接连接(不经过用电器)的节点可以
认为是同一个节点,如图中两个A点可认为是一个点,两个B点也可认为是一个点,则图中三盏灯都是连接在AB两点间,该图是并联电路;
④取消法,串联电路中电流只有一条路径,摘去某个用电器,其它用电器将因为电路断路而不工作。

而并联电路中因为电流可以分别经过几个支路通过,也就是说并联电路各支路的工作状态是互相不影响的。

那么,如果将电路中的某个用电器摘去,观察分析其它用电器的工作状态就可以判断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如果其它用电器不再工作则是串联,仍然工作则是并联。

如图所示,通过分别摘去L1、L2、L3,可以看到其它灯仍然工作,则三灯是并联。

如图所示,本道题应用节点法可以看出D答案是并联
4、请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分析与解:
连接实物图关键是连接时不能乱,可以采用如下几个方法:
①先并后通法,先将如图的并联部分连好,两端各留一个线头,再将它们跟干路部分连好。

②先通后并法,如图所示先留下一个支路,将其它部分即一个简单的串联电路连好,再看好另外一个支路是并联在哪部分两端接入即可。

③电流流向法,如图从电源的正极开始,根据电流的流向依次画到电源的负极,注意在电流分开后,要先完成一个支路到汇合点后,再把另一个支路从分开点画到汇合点,过程切忌乱。

答案:
5、在图中指定方框中,按照图所示实物连线图画出电路图。

分析与解:
根据实物图画电路图,主要是并联电路的问题,可以在图中画出电流的流向后,标出分流点和汇合点后,再分析两点间每个支路是哪些元件。

也就是说分析出电路的连接顺序后再画图,电路图是表示电路连接顺序关系的简洁图,不要被实物图中元件的摆放所干扰。

答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