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心理问题与护理措施

合集下载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干预探讨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干预探讨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干预探讨目的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对护理干预措施下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本院中已经收入并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分析样本,该批患者都经过了常规性的抗幽门螺杆菌感染和促进胃肠蠕动等治疗的过程,之后,本次研究就以该治疗为基础,然后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的措施,经过了近2个月的治疗期间,然后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总结性的考察。

结果通过2个月的分析和考察,在选取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中,能够被治愈的患者有50例,治疗和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有效的为25例,而护理干预显示出无效的患者则有9例,因而护理干预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中所起的效果收益为89.29%。

结论实践性的考察已经说明了,护理干预的措施只要具有合理和针对性,其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是比较具有效果的。

标签:慢性姜缩性胃炎;护理干预;效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一种慢性胃炎,其主要的症状表现为胃裁膜固有腺萎缩,并且这种萎缩还呈现出分布广泛的特点,肠胃上皮的化学生物反应为炎症。

该类疾病的诊断方式主要是以胃镜或者通过对胃裁膜活组织进行病理性检查。

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大量的临床研究可以为治疗该疾病提供相当有价值的参考,而護理干预的措施介入则有利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较好康复,为此本研究基于临床的基础性治疗,通过合理的护理干预治疗方式,探讨其基本的临床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84例,男51例,女33例,年龄为24~64岁,平均年龄为43岁,病程4个月~12年。

通过对患者的胃镜检查以及活体组织的病理性检查,基本上被确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还有部分的自身免疫性胃炎,为此,我们对患者,有针对性地选择了护理干预的措施。

1.2方法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方式基本上有常规性的抗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方式,以及促进胃肠蠕动进而缓解消化不良的基础性治疗,在这些基础性治疗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以3个月为试验周期,然后对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讨论。

胃炎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胃炎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胃炎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在肠胃疾病中,胃炎比较常见。

虽然不算什么大病,但是不马上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可能导致其他疾病发生。

所以,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胃炎,胃炎的护理问题以及护理措施。

1.什么是胃炎?胃炎是胃黏膜火症的总称,发病率较高,成人为高发人群。

胃炎会造成胃痛、上腹部不适、厌食、恶心等情况,情况严重的还会伴有呕吐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身体。

2.胃炎的常见症状2.1腹泻伴发肠炎者,会出现腹泻,伴随胃部情况缓解后而停止,呈稀便、水样便。

2.2恶心、呕吐呕吐物为没消化的食物,吐后感觉更为舒适,部分患者可能会呕吐出黄色胆汁、胃酸。

2.3脱水呕吐、腹泻反复发作,造成失水过,引起皮肤弹性差,眼球下陷、口渴,尿少等,降低患者血压,出现四肢发凉的情况。

2.4腹痛正中偏左或脐周压痛,表现为阵发性加重、持续性钝痛,同时出现腹部饱胀、不适。

2.5呕血、便血可在部分患者中发现呕吐物中带血丝、咖啡色,大便发黑、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提示胃黏膜出血。

3.护理问题3.1突发胃痛吃止痛药,会加重症状止痛药,会对胃黏膜产生刺激作用,加剧疼痛症状,情况严重的,会导致一系列严重上消化道并发症,如胃穿孔、胃溃疡、胃出血等[1]。

3.2久拖不治,会加重病情不重视胃炎,一些患者慢慢拖着,加重了其病情,最后导致萎缩性胃炎,部分甚至出现了胃癌,严重威胁其生命。

3.3不停更换胃药,会降低药效通常,治疗胃炎时,要长时间坚持用药,不宜更换过勤,除非有不良反应、用药后无效的情况。

3.4贵药不一定是好药选取符合自身疾病的药,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缩短恢复时间,带来的副作用少。

贵药不一定是好药,符合自身症状至关重要。

3.5药效因人而异不同的人服用胃药,其药效也是存在巨大差异的。

如每个人患胃炎原因不同,是否有细菌、胃肠功能是否健康、体质是否相同......2.护理措施2.1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生活缺乏规律性,工作太过劳累,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的状态,睡眠不够等,均是引起胃炎出现的重要因素。

萎缩性胃炎要如何健康护理

萎缩性胃炎要如何健康护理

萎缩性胃炎要如何健康护理其实胃炎离人们的日常生活非常近,且许多因素会侵袭胃部粘膜,让其产生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胃黏膜炎症,在消化内科中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胃炎疾病在临床上分为许多种,可以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分为两大类:急性胃炎与慢性胃炎,急性胃炎最常见的有单纯性胃炎、出血性胃炎和化脓性胃炎,慢性胃炎常见疾病有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和特殊胃炎三种;按照导致人们患上胃炎的区别划分可以分为:幽门螺旋杆菌胃炎、免疫性胃炎与应激性胃炎等几种类型。

下面为大家讲解有关萎缩性胃炎的相关知识,让人们了解到关于萎缩性胃炎应该进行哪些健康护理,以便于在今后的生活中让患者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

一、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原因有哪些?其实在人们的生活中有许多不良的生活习惯,会加大人们患上胃炎疾病的概率,萎缩性胃炎与常规胃炎病因有相同之处,但是此病的发生原因会更加广泛一些:1.幽门螺杆菌感染临床上现如今最常见的病因便是幽门螺杆菌感染,这种病因感染也是公认导致患者发生胃炎的主要原因,根据社会医学研究报告显示,最高至百分之九十的患者,在发生慢性胃炎疾病的时候可以从他们的胃黏膜能够培养出幽门螺杆菌,因此在世界举办的第八届胃肠科学医学研讨会上便确定了,幽门螺杆菌在萎缩性胃炎中的作用。

2.免疫原因导致患者在患上萎缩性胃炎之后血液里经常出现壁细胞抗体以及内因子抗体,经统计得出有部分的萎缩性胃炎患者在做淋巴细胞转化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了异常状况,因此才会怀疑自身免疫因素也是导致萎缩性胃炎发生的机制。

3.患者十二指肠中的液体或者胃内的胆汁出现反流状况时,也会引发萎缩性胃炎的产生。

4.个人体质不同萎缩性胃炎的患病与人们的年龄有较大的关系,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胃部粘膜对于病菌与外来侵袭物质抵抗力越来越低,活动力也越来越差,所以容易造成胃部损伤。

并且萎缩性胃炎经过临床证实,家庭成员中恶性贫血历史的胃炎患者遗传性会更高。

5.与金属物质接触过多经常与铅金属作业打交道的人们,患上胃溃疡的几率会比其他人大些,胃黏膜进行活检组织检查后,得出患者发生萎缩性胃溃疡的几率会由此升高。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中医护理及心理特点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中医护理及心理特点

老年慢性病患者的中医护理及心理特点老年人患病后,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住院后环境发生改变等因素会使患者产生特有的心理需求和反映,护理人员与患者交往进程中,需要利用良好的言语、表情、态度和行为去阻碍病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老年患者多数患有慢性病,为此要经受长期的疾病折磨,病程漫长,因此往往产生极为复杂的心理活动。

老年慢性患者常易显现焦虑、内疚、自责,还可显现消极、悲观、自暴自弃,乃至失望厌世等心态,有时表现为抑郁少言,有时表现为暴躁、怒气冲冲,碰到一些琐碎小事就大发雷霆。

关于这种心理转变,家眷要给予谅解,要热情关切他们,耐心引导,帮忙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关于患者的粗鲁无理,要给于深切的谅解,切勿与患者争吵,损害患者的自尊心,要以深切的明白得与真诚的善意去感化患者,要多与患者谈心,帮忙他们正视现实,鼓舞他们振作精神,要帮忙他们排除顾虑和其他有害的心理因素;增强患者的心理经受能力,充分调动患者的踊跃因素,主动配合医治。

总结我科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和中医护理在疾病医治中的作用,要求护理人员把握不同的心理特点,并运用自己所学的中医护理知识来成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才能更好地表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效劳宗旨。

1心理特点慢性病患者的心理特点患者因疾病住院改变了其正常的生活状态和生活方式,致使忧虑,如:思虑过量、心脾亏弱、忧劳过度、胃中不和等,不仅会使患者的注意力容易过度集中到病体上,还会阻碍到他的心理状态。

患者方面的缘故患者因长期患病,会对自己的病情和即将做的医治感到束手无策、焦虑,对预期的疗效表示悲观,会有怒、忧、思、悲、恐、惊等情志方面的转变,而产生因七情内起之郁,其进程大多是:“始而伤气、继而及血、终乃成劳”因此要让患者怡情自遣、宽怀保养,才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疗效。

依托性和退行性行为反映依托性、退行性行为是住院患者最多见的行为反映。

患者在患病时自然会受到亲人和周围人们的照顾,成为人们关切帮忙的重点对象,有些患者就会产生自信心不足,变得软弱无力,事事都要依托他人。

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方法与效果分析

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方法与效果分析

护理经验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方法与效果分析季富娟黑龙江省萝北县共青农场医院 黑龙江省萝北县 154213【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护理方法与效果。

方法:随机选择于2016年01月至2017年01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老年患者9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7例。

其中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实施全面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组(93.61% VS 78.72%),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常规组(95.74% VS 80.85%),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全面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慢性萎缩性胃炎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老年患者;全面综合护理干预;疗效在临床消化系统疾病中,慢性萎缩性胃炎十分常见,因此此病的原因在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其特点为复发率高、病程长,现阶段临床治疗中,尚未研发出特效药[1]。

若是仅仅依靠药物对其进行治疗,治愈几率并不特别的高,患者机体的营养水平以及心理情绪等,都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到患者的临床治疗[2]。

为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特此以我院9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资料。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选择于2016年01月至2017年01月间我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老年患者94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两组患者均通过临床检查以及临床症状的观察,予以确诊。

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方式,将此次收治于我院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常规组,各组47例。

研究组中25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年龄56-79岁,平均(68.71±1.65)岁;病程1-11年,平均(5.7±2.2)年;常规组中27例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年龄57-80岁,平均(68.89±1.76)岁,病程1-10年,平均(5.4±2.3)年。

慢性萎缩性胃炎怎么治疗才可以好

慢性萎缩性胃炎怎么治疗才可以好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慢性萎缩性胃炎怎么治疗才可以好导语: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个危害很大的疾病的了。

而且少数的病人的时候,其实是因为原发病症状给引起的饿了。

大部分病人的症状是有些重的了。

需进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个危害很大的疾病的了。

而且少数的病人的时候,其实是因为原发病症状给引起的饿了。

大部分病人的症状是有些重的了。

需进一步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问题的了。

当然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人需要进一步去大医院治疗的了。

那么到底慢性萎缩性胃炎怎么治好?治疗方案 1.一般治疗去除诱发病因,治疗原发病。

病人应卧床休息,禁食或流质饮食,保持安静,烦躁不安时给予适量的镇静药如地西泮;出血明显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加强护理,密切观察神志、呼吸、脉搏、血压变化及出血C情况,记录24h 出入量。

2.黏膜保护药无明显出血者,可应用黏膜保护药,如硫糖铝混悬剂,2 包,口服,3~4 次/d;铝碳酸镁,3 片,口服,3~4 次/d。

近年来多应用替普瑞酮(商品名:施维舒)胶囊,50mg,口服,3 次/d;或前列腺素E2 衍生物米索前列醇(misoprostol,商品名:喜克溃),常用量为200μg,4 次/d,餐前和睡前口服;还可选用胶体果胶铋、吉法酯或复方谷氨酰胺(麦滋林-S)颗粒等黏膜保护药。

3.H2 受体拮抗药轻者可口服H2 受体拮抗药,如西咪替丁1.0~1.2g/d,分4 次口服;雷尼替丁300mg/d,分2 次口服;法莫替丁40mg/d,分2 次口服,重者可静脉滴注用药。

H2 受体拮抗药可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减轻H+逆弥散,使用中须注意H2 受体拮抗药的副作用。

4.质子泵抑制药一般而言,其抑酸作用要强于H2 受体拮抗药,轻者可选用口服制剂,如奥美拉唑20~40mg/d、兰索拉唑30~60mg/d、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萎缩性胃炎基本常识和护理

萎缩性胃炎基本常识和护理

不幸患了萎缩性胃炎应如何安排饮食不幸患了萎缩性胃炎应如何安排饮食,萎缩性胃炎是常见的一种疾病,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这种疾病的形成,平时的饮食多多注意,良好的饮食可以对疾病的恢复是很有好处的。

那么萎缩性性胃炎要注意饮食的安排,以下就是相关介绍:1、蔬菜。

推荐常吃木耳、土豆、茄子、西红柿、白菜、藕、笋、萝卜、冬瓜、黄瓜、嫩丝瓜、菜花、石花菜、洋葱、芹菜、胡荽、粉条、绿豆芽、芋头、豆豉等。

不宜常吃菠菜、芸豆、海菜、渍菜(酸菜)、韭菜等。

禁食醉蟹、青椒、辣椒面、大蒜、黄豆芽。

2、主食。

应以米饭为主(大米、小米、玉米),如喜欢吃面食,可吃饼、面条、面包以及其他不加碱的面食品。

不宜吃黏米类食品(如油炸糕、粽子等),不宜吃酸菜馅饺子。

3、水果。

推荐食用橘子、山楂、白梨。

少吃香蕉(便秘食之、便溏禁食)、苹果、杏。

4、肉蛋类。

推荐常吃猪肉、羊肉、牛肉、鱼肉、鸭肉及各种蛋类。

不宜吃驴肉、马肉、香肠、火腿、狗肉、鸡肉、蛇肉、腊肉、猪头肉以及一切变质的肉类。

萎缩性胃炎跟其他胃炎区分的最好办法是:萎缩性胃炎是在饭后出现,胃胀,绞痛,恶心,反酸等症状的加重。

而其他胃炎都是空腹时比较严重,饭后反而会减轻。

萎缩性胃炎方面中医疗效和成功治愈率要远远高于西医,至于特效药并没有,因为中医把萎缩性胃炎又细分为“气滞”、“虚寒”、“阴虚”、“血瘀”、“痰湿”、“食滞”六种,各有不同的治疗方式。

只要没发展到癌变,基本能做到维持不恶化,好的会逐步减轻,甚至治愈。

所以就算的了这种胃炎也不用紧张,配合医生治疗就行。

萎缩性胃炎症状1、疼痛症状:胃脘部疼痛是主要症状之一,疼痛可以是隐痛、胀痛、钝痛、也有绞痛或剧痛者,或见饱痛、饥痛。

有的胃中不适或胃中难受无可名状,除胃脘部疼痛外,也可表现为胁部、背部、腹部或胸部疼痛。

可伴有局部压痛或深压不适感。

2、上腹部胀满、痞闷:胃胀或腹、胁、胸、背部胀满或见胃堵、痞闷,有些患者有堵塞感,多数较顽固。

如何治疗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种,是指胃的粘膜已经出现了萎缩性的改变。

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发布时间:2021-11-17T03:34:22.911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19期作者:袁庆妮[导读] 目的:探究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袁庆妮文山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云南文山 663000摘要:目的:探究系统护理干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疗效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1年2月时间段内于我院诊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

对照组实施科室常规干预,研究组则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比对两组疗效及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

结果:研究组疗效有效率98.04%高于对照组84.31%(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住院期间实施系统化护理干预,可显著辅助提升疗效,且能明显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系统护理干预;疗效;心理状态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常见消化系统病症,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疾病特点为极易反复发作、治愈困难度较大等,该症的诱因诸多,如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饮食习惯、胆汁或者十二指肠反流等[1]。

相关文献报道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治疗基础上施行系统化护理干预,可辅助提升疗效,同时护理中的心理疏导可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以此进一步提升患者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2]。

因此本研究在临床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期间实施系统护理干预,分析对疗效及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收集2020年5月-2021年2月时间段内于我院诊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1例。

对照组中男性29例、女性22例,男女比例1.32:1,年龄35-71岁,平均(53.26±2.68)岁,病程8个月-12年,平均(4.89±0.68)年;研究组中男性30例、女性21例,男女比例1.43:1,年龄35-72岁,平均(53.51±2.85)岁,病程9个月-12.5年,平均(4.82±0.67)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