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

浅谈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

摘要:伴随着我国科技发展需要,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技术已经成为必然,目前已经被广泛运用于现代生产中。但是在应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为了保障产品的质量和检测压力容器的安全性,下文主要通过分析无损检测技术,简要说明了无损检测技术的综合利用,从而更好的体现正确运用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在现代生产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相关运用

中图分类号:o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的趋势,压力容器应用范围也在不断发展以及产品安全性控制的也需要不断增强,无损检测能够探测零部件、工程材料等的内部结构和表面的缺陷,同时针对缺陷的类型、数量和性质等进行相应的判断和评价。故无损检测在产品生产的安全控制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二、无损检测的含义

就目前而言,无损检测通常指的是新型的科学技术,它的主要作用就是对材料的内部结构和存在的异常或缺陷进行检测,它的优势主要在于不破坏和损坏检测目标。

三、无损检测技术的相关类型、

3.1 利用物质渗透现象的无损检测技术是一种最普遍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两种检测方法,有渗透检测和磁粉法检测,主要的特

机动车检测评估与运用技术(检测维修工程师)试题

机动车检测评估与运用技术(检测维修工程师) 第一篇基础知识 第一章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第一节职业道德概述 第二节机动车检测维修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 第二章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 第三章机动车构造原理 第四章常用机动车材料性能及应用 第五章常用测量器具 第六章机动车检测维修安全常识 第七章新能源汽车 第八章机动车专业英语 第二篇专业技术篇 第一部分机动车检测技术 第一章机动车检测技术基础 第二章机动车检测基础 第二部分机动车检测设备的使用 第三章汽车动力性检测 第四章制动性能检测 第五章汽车燃料经济性检测 第六章机动车不保性检测

第七章转向操纵稳定性检测 第八章车速表示值检测 第九章车辆外检和底盘检查 第三部分机动车技术评估 第十章机动车技术评估内容和技术要求第十一章机动车质量检验与评估 第四部分机动车运用管理 第十二章机动车辆技术管理 第十三章机动车配件管理 第十四章计量管理的基本内容 第十五章机动车辆检测维修设备管理第十六章机动车运用安全管理 第十七章质量管理 第十八章汽车维修行业维修统计 第五部分机动车电子控制技术 第十九章机动车电子控制技术 第二十章机动车电子控制系统故障诊断第三篇实务篇 第一章实操考试系统介绍 第二章实操考试系统操作 第四篇案例分析篇

案例一 案例二 案例三 ..省略4-18.. 案例十九 第五篇练习篇 第一章基础知识练习题 第一节基础知识判断题 第二节基础知识单项选择题 第三节基础知识多项选择题 第二章专业技术练习题 第一节专业技术判断题 第二节专业技术单项选择题 第三节专业技术多项选择题 第三章案例分析题 机动车检测维修士考试设:《机动车检测维修法规与技术》和《机动车检测维修实务》2个科目。 机动车检测维修工程师考试设:《机动车检测维修法规与技术》、《机动车检测维修实务》和《机动车检测维修案例分析》3个科目。 考试题型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第六节无损检测 第七十八条 无损检测人员应当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考核,取得资格证书,方能承担与资格证书的种类和技术等级相对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第七十九条 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超声、磁粉、渗透和涡流检测等。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当根据 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和设计图样的规定制定无损检测工艺。 第八十条 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应当先进行形状尺寸和外观质量的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无损检测。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当至少在焊接完成 24 小时后进行无损检测;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当在热处理后增加一次无损检测。 第八十一条 压力容器对接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比例,一般分为全部(100%)和局部(大于等于 20%)两种。对碳钢和低合金钢制低温容器,局部无损检测的比例应当大于等于 50%。 第八十二条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压力容器的对接接头,应当进行全部射线或超声检测: (一)图样和相关标准规定应当进行全部射线或超声检测的压力容器。 (二)第Ⅲ类压力容器。

(三)按分析设计标准制造的压力容器。 (四)采用气压试验的压力容器。 第八十三条 压力容器焊接接头检测方法的选择要求如下: (一)压力容器壁厚小于等于38mm时,其对接接头应当采用射线检测或可记录的超声检测。 (二)压力容器壁厚大于 38mm(或小于等于 38mm,但大于20mm并且使用材料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 540MPa)时,其对接接头如采用射线检测,则每条焊缝还应当附加局部超声检测;如采用超声检测,每条焊缝还应当附加局部射线检测。附加局部检测应当包括所有的丁字口焊缝,附加局部检测的比例为本规程第八十一条规定的原无损检测比例的 20%。 (三)可以采用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代替射线检测。 (四)对有无损检测要求的角接接头、T形接头,确实不能进行射线或超声检测时,应当做 100%表面检测。 (五)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对接接头应当尽量采用 X射线检测。 第八十四条 不进行全部无损检测的压力容器,其对接接头应当做局部无损检测,并且应当满足第八十一、八十三条的规定。局部无损检测的部位由制造单位检验部门根据实际情况指定。但对所有的丁字口焊接接头以及将要被其他元件所覆盖的焊接接头应当进行射线检测。经过局部射线检测或超声检测的焊接接头,若在检测部位发现超标缺陷时,

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

二手车鉴定评估技 术规范

附件:《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二手车鉴定评估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引言 为规范二手车鉴定评估行为,营造公平、公正的二手车消费环境,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汽车市场健康发展,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参考了国外二手车鉴定评估有关法规与行业标准的主要思路与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二手车鉴定评估的术语和定义、企业要求、作业流程和方法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从事二手乘用车鉴定评估的活动。从事其它二手车鉴定评估,以及其它涉及汽车鉴定评估活动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规范所包含的条文,经过在本规范中引用而构成本规范的条文。本规范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规范都会被修订,使用本规范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规范最新版本的可能性。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7258- )。 3 术语和定义 本规范采用下列定义: 3.1 二手车used automobile 本规范所述二手车是指从办理完注册登记手续到达到国家强制报废标准之前进行交易并转移所有权的汽车。 3.2

二手车鉴定评估 appraisal and inspection 是指对二手车进行技术状况检测、鉴定,确定某一时点价值的过程。 3.2.1 二手车技术状况鉴定 technical inspection 对车辆技术状况进行缺陷描述、等级评定。 3.2.2 二手车价值评估 evaluation 根据二手车技术状况鉴定结果和鉴定评估目的,对目标车辆价值评估。价值评估方法主要包括现行市价法、重置成本法。3.2.2.1 现行市价法 Current market price method 根据车辆技术状况按照市场现行价格计算出被评估车辆价值的方法。 3.2.2.2 重置成本法Replacement cost method 按照相同车型市场现行价格重新购置一个全新状态的评估对象,用所需的全部成本减去评估对象的实体性、功能性和经济性陈旧贬值后的差额,以其作为评估对象现时价值的方法。 3.3 二手车鉴定评估机构appraisal and inspection enterprises 从事二手车鉴定评估经营活动的第三方服务机构。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无损检测部分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无损检测部分 2.5 钢板超声波探伤 2.5.1 检测要求 厚度大于或者等于12mm的碳素钢或低合金钢钢板(不包括多层压力容器的层板)用于制造压力容器壳体时,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逐张进行超声检测: (1)盛装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的; (2)在湿H2S腐蚀环境中使用的; (3)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10MPa的; (4)本规程引用标准中要求逐张进行超声检测的。 2.5.2检测合格标准 钢板超声检测应当按照JB/T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规定执行。符合本规程2.5.1第(1)项至第(3)项的钢板;合格等级不低于Ⅱ级;符合本规程2.5.1第(4)项的钢板;合格等级应当符合本规程引用标准的规定。 4.5 无损检测 4.5.1 无损检测人员 无损检测人员应当按照照相关技术规范进行考核,取得资格证书,方能承担与资格证书的种类和技术等级相对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4.5.2 无损检测方法 (1)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超声、磁粉、渗透和涡流检测等; (2)压力容器制造单位或者无损检测机构应当根据设计图样要求和 JB/T4730的规定制定无损检测工艺。 (3)采用未列入JB/T4730或者超出其适用范围的无损检测方法时,按照照本规程1.9的规定。 4.5.3压力容器焊接接头无损检测 4.5.3.1 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 (1)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应当采用射线检测或者超声波检测,超声波检测包括衍射时差法超声波检测(TOFD)、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波检测和不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波检测;当采用不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波检测时,应当采用射线检测或者衍射时差法超声波检测作为附加局部检测; (2)有色金属制压力容器对接接头应当优先采用X射线检测; (3)管座角焊缝、管子管板焊接接头、异种钢焊接接头、具有再热裂纹倾向或者延迟裂纹倾向的焊接接头应当进行表面检测; (4)铁磁性材料制压力容器焊接接头的表面检测应当优先采用磁粉检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管理制度 1、总则 无损检测是压力容器关键检测项目之一。根据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关规定,为提高检测工作质量,确保压力容器产品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2、检测人员的资格、职责 压力容器的各项无损检测工作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技术等级划分和资格鉴定规则》的要求,由持有Ⅱ级以上资格证的人员担任;取得Ⅰ级资格的检测人员,一般仅做无损检测的辅助工作及射线检测评片以外的工作,若有Ⅱ级以上人员指导,也可进行设备操作,但检测结果须经指导人签字,并经Ⅱ、Ⅲ级检测人员审核签字,方可生效。各级人员的职责范围均按《锅炉压力容无损检测人员技术等级划分和资格鉴定规则》的要求执行。 3、容器的无损检测 容器的无损检测包括钢板、焊接接头、锻件及要求无损检测的工件及零部件等的无损检测,具体规定如下: 3.1容器无损检测的检测范围; 3.1.1 X射线检测 适用于厚度4-40mm的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材料制成的焊缝及钢管对接环焊缝的射线透照检测; 3.1.2 超声波检测(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 适用于板材厚度6-250mm的压力容器原材料、零部件和焊缝的超声波检测; 3.1.3 磁粉检测 适用于铁磁性材料的机加工件、焊接接头、板材坡口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检测;3.1.4 渗透检测 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成的压力容器及零部件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 3.1.5 容器壁厚及钢板厚度测定 测量厚度1-200mm的碳钢、不锈钢。 3.2 各种检测方法对受检工作的要求

3.2.1 对接接头的要求 容器的表面质量应符合《规程》第65条和GB150第7.3.的要求,若用射线无损检测时,焊接接头表面不允许有焊疤、飞溅、气孔、弧坑等;若用超声检测时,应清除探头移动区的飞溅、锈蚀、油污等,探头移动区的深坑应补焊,然后打磨平滑,露出金属光泽,保持良好的声学接触;若用磁粉无损检测或渗透无损检测,被检工件表面应清洁、干燥,没有油脂、沙、氧化皮、棉纤、涂层、焊剂和焊接飞溅物。 3.2.2 对钢板的要求 应清除被无损检测钢板表面影响无损检测的氧化皮、锈蚀及油污等。 3.3 容器无损检测方法检验程序的确定 3.3.1 钢板的无损检测 一般选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法 3.3.2 焊缝的检测 视图纸要求及技术要求,按《规程》选用正确的无损检测方法。 3.3.3 检验程序:分别按不同检测方法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3.4 容器检测申请制度 3.4.1 检测的申请 钢板、铆焊件一般由铆焊检验员及焊接试验室提出检测申请,无损检测人员即按申请的内容进行无损检测。 3.4.2 申请内容的规定 要按图纸工艺要求逐项填写好“无损检测申请单”。 3.4.3 无损检测结果的通知 一般以书面形式通知无损检测申请的单位和个人,并要有签收手续,以备查考。 3.5 焊缝无损检测部位标记,以编号形式标记或在出厂文件中用文字、简图表示。 3.5.1 X射线检测部位的标记 3.5.1.1底片编号:年月日号、定位标记、工件号、检测部位编号及返修次数。 3.5.1.2工件上检测部位标记以底片检测部位编号为准进行标记,在离焊缝15-20mm旁打上 钢印。 3.5.1.3对于不能打钢印的容器画出检测部位示意图。 3.5.2 超声波检测部位的标记 3.5.2.1焊缝的标记一般以工件接管方位为基准画检测部位示意图。

车辆技术评估和检测实验报告册

河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验报告册 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本科) 《车辆技术评估和检测》 市地:_______________ 考生姓名:_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

河南科技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 ______年_____月

注意事项 1、各助考单位可就近选择定点实验单位安排考生完成实验任务。定点实验单位必须根据自身实验条件,开出某一门课程的全部实验,并要求考生将这一门课程全部实验一次性全部完成。若定点实验单位不能开出课程全部实验,则考生必须另选其它定点单位完成这一门课程的实验。一门课程实验不允许考生跨单位分项完成,否则,实验成绩不予承认。 2、要求考生选择这一门课程至少3个实验,要求独立完成。 3、考生在实验前应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的有关内容,遵守实验操作规程,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并独立完成实验报告,有问答题的实验,必须认真回答,不能空项。填写实验报告,必须使用黑或兰黑钢笔(插图可用铅笔),要求字迹整洁。 4、实验指导教师应按指导书要求,指导考生完成试验并认真批阅实验报告。确定初评成绩。填写您所负责的某一门课程的实验报告评分栏,加盖实验单位印章。 5、考生做实验时,应持本报告册。完成实验后由考绩所在助学单位统一送到主考学校。考核合格者的发给“实验环节考核合格证书”,作为考生取得毕业资格的依据之一。

目录 一、实验一:发动机怠速不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1 二、实验二:手动变速器自动脱档的故障诊断与排除――――――――3 三、实验三:液压制动效能不良的故障诊断与排除―――――――――5 四、实验报告评分栏――――――――――――――――――――7

谈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压力容器论文-工业论文

谈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压力容器论文-工业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压力容器在我国工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工业生产过程中的核心设备之一,压力容器运行期间承担着低温、腐蚀、易燃、高温、剧毒以及易爆等压力。若容器结构质量出现问题,会增大火灾、污染以及中毒等事故的产生几率,威胁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本文针对无损检测的应用特点展开分析,内容包括非破坏性、全面性、全程性、直观性等,结合无损检测的应用目的,通过研究一些常见无损检测技术在压力容器质量检测中的具体应用,其目的在于提高问题发现的及时性,提升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全面性;直观性 现阶段,压力容器已经成为我国各个工业行业主要使用的一种承

压类特种设备。在工业生产中,使用压力容器需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因为一旦出现泄露等重大事故,将会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且还会造成很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会出现毒气体散布现象,后果很严重。因此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对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探究。通过将无损检测技术应用到压力容器质量监测当中,对于提升压力容器运行安全有着积极地意义。 1无损检测技术的应用特点 1.1非破坏性 在传统检测方法当中,有许多的检测方法都是需要对压力容器碎片进行提取,虽然提取的碎片非常细小,但是压力容器本身应用期间受到的荷载较高,这些细小破损也会成为压力容器破损的隐患内容。在无损检测技术应用过程中,其最大的应用特点便是具备较强的非破坏性,在检测技术应用过程中,并不会对内部结构造成影响,这样也

确保了压力容器的完整性,这对于延长压力容器使用寿命也有着积极地意义。 1.2全面性 在传统检测方法当中,所选用的检测方法主要都是以抽样检测的方法进行,即只是从压力容器上选择几个采样点,对于采样点数据信息进行梳理,根据整理信息来评估压力容器目前的使用状态,但是这样采集到的数据具备一定的片面性,无法对压力容器整体应用情况进行了解。而无损检测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什么特殊的应用情况,会对压力容器整体进行完整检测,采集到更加完整的数据信息,这样也提高了数据分析结果的使用价值。 1.3全程性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指导书

1.目的 该作业指导书是为指导检验员进行在对承压类特种设备进行无损探伤而制订,其目的是规范检验检测工作过程,提高检验工作质量,及时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2. 适用范围 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的无损检测。 3.职责 3.1检验员 a.从事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的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核准的检验范围从事检验工作。 b.负责按本程序要求准备和实施现场检验,填写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出具检验报告; c.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检验结论的准确性负主要责任。 3.2检验责任师 负责核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和审核检验报告,对检验结论的准确性负次要责任。 4.工作依据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 《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R7001-2004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 GB150-2011《钢制压力容器》 GB151-199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 GB20801-200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 GB50273《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4792《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 JB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 JB4731-2005《钢制卧式容器》 JB4730-200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5. 检测项目及质量要求 (1)锅炉无损检测: 锅炉受热面管子及其本体管道焊缝的射线探伤,应在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并符合下列规定: 1 抽检焊接接头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蒸汽锅炉额定工作压力小于3.8MPa 的管道,其外径小于或等于159mm

时,安装工地为10%;外径大于159mm,壁厚大于或等于20mm 时,每条焊缝应进行100%探伤; 2)热水锅炉额定出水温度小于120℃,管子外径大于159mm,探伤比例应不小于焊接接头数25%。管子外径小于159mm,可不探伤;锅炉额定出水温度大于或等于焊接接头数120℃,管子外径小于或等于159mm,探伤比例不应小于焊接接头数2%;管子外径大于159mm,应为100%探伤; 3)有机热载体炉辐射段探伤接头数比例不应低于10%,对流段不应低于5%。 3 对于额定压力大于0.1MPa 的蒸汽锅炉和额定出水温度等于或大于120℃的热水锅炉,Ⅱ级焊缝为合格;对于额定蒸汽压力小于或等于0.1MPa 的蒸汽锅炉和额定出水温度低于120℃的热水锅炉,Ⅲ级焊缝为合格。 4 当射线探伤的结果不合格时,除应对不合格焊缝进行返修外,尚应对该焊工所焊的同类焊接接头,按不合格数的两倍进行复检;当复检仍有不合格时,应对该焊工焊接的同类焊接接头全部进行探伤检查。 5 焊接接头经射线探伤发现存在不应有的缺陷时,应找出原因,制订可行的返修方案,方可进行返修;同一位置上的返修不应超过三次;补焊后,补焊区仍应做外观和射线探伤检查。 (2)压力管道无损检测: 应对压力管道的焊接接头进行无损检测,检差比例不小于下表: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风险评估和控制程序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风险评估和控制程序 1.目的 为了能够在检测工作中持续进行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实施必要地控制措施。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中心检测工作中所涉及的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领域。3.职责 3.1各岗位人员负责识别在检测工作中可能存在的各类风险以及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的实施; 3.2检测业务办公室主任负责组织识别出风险的分析; 3.3质量负责人负责风险的评估和采取何种预防和控制措施 3.4最高管理者负责批准风险预防和控制的措施; 3.5各部门负责人负责风险的监控和预防控制措施的跟踪验证。 4.工作程序 4.1风险的识别 4.1.1在整个的检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 4.1.1.1检测前: a)合同评审的风险,例如:检测方法不适用与检测检测车辆b)检测车辆风险,例如:检测检测车辆信息与检测委托单

不符的风险。 c)信息保密风险,例如:在与客户沟通时泄露其它客户检 测过程中提供的检测车辆、文件及传递过程中的信息 d)沟通风险,例如:未能将客户的检测需求有效地传递给 相关人员风险。 4.1.1.2检测中: a)人员风险,例如:检测人员资质不足; b)仪器设备风险,例如:仪器设备未定期校准或核查;c)试剂耗材风险,例如:使用无证标准物质;d)检测方法风险,例如:未识别检测车辆基质对检测方法带来的干扰;e)安全风险,例如行车安全、操作方法安全等方面的风险 4.1.1.3检测后:a)检测报告及检测所存储和处理的风险,例如:检测数据丢失;b)数据结果风险,例如:人为更 改或伪造检测结果;c)报告风险,例如:检测报告未审核签字;d)信息安全和保密风险,例如:客户信息、报告和数据信息泄露。 4.1.2各岗位人员都有责任和义务发现和识别整个体系运行 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告知检测业务办公室主任。 4.2风险的分析 4.2.1综合办公室主任在接到可能存在的风险情况后,立刻汇同相关部门和人员对识别出来的风险进行分析。 4.2.2分析如果风险发生,可能造成的影响情况: 1)检测数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的选择与应用 摘要随着新的工业发展进度及要求,会不断有新的无损检测技术出现,这都需要我们去大力地开发探究,注重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尽力提高压力容器的安全可靠性,保证国家经济及社会稳定 1 无损检测的特点. 1.1 无损检测主要是指在不对检测构件造成任何损伤的前提下,运用声、光、电、磁等特性,且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检测构件的内部以及表面的结构性质状态等进行检查和测试,从而查明构建表面和内部的实际状况。 1.2 现阶段常用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射线检测法、超声波检测法、磁粉检测法、渗透检测法、涡流检测法以及声发射法等,其中射线检测法和超声波检测法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无损检测法。射线检测法主要工作原理是利用X射线或者Y 射线穿透被检测构件使胶片感光[1],如果检测构件内存在缺陷,该部位的射线衰减情况与正常区域会有明显的差异,作用于感光胶片各处的射线能量也会相应地表现出明显的强弱差异,所以通过底片就可以直接判断被检测构件存在缺陷的具体部位。 1.3 超声波检测法主要是通过声波的反射透射以及散射作用,对被检测构件进行几何特性测量缺陷检测以及力学性能变化检测等。射线检测法可以获得缺陷的直观图像,定性准确,并且对长度宽度尺寸的定量也比较准确,射线检测结果能够进行现场记录,便于长期保存。此外,射线检测法还具有较强的重复性,对一些体积状缺陷或者一些与照射方向平行的缺陷有非常明显的检测效果[2]。 1.4 超声波检测法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等多种制件的无损检测,穿透能力强,对缺陷的定位准确,并且还可以对厚度较大的试件内部的缺陷进行检测[3]。此外,超声波检测法操作简单成本低检测速度快,对人体以及环境不会造成危害。射线检测与超声波检测的性能比较如表1所示: 2 无损检测技术检验压力容器前的准备工作[4] ①审核图纸或者检验要求来确定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②按无损检测要求配置适合的仪器设备,并检查仪器的完好性,做好设备仪器校准工作,如x射线机必须训机;③检查检验环境是否安全,如登高作业须检查脚手架是否牢靠,安全带是否结实,射线检测须计算辐射安全距离并设置安全警戒线确保无关人员检测时不得进入;④进入受限空间检测前必须检测压力容器内部有害气体和空气含氧量是否安全,并做好通风工作;⑤确定合适的检验参数,具体参照NB/T47013-2015《承压类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设置和选择试块。 3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方法的选择.

在用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在用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的 原理和应用(新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在用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新版) 压力容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安全性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压力容器处于高温、高压的工作条件下,一旦出现损伤将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定期实行压力容器无损检验是在保证容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提高生产和使用安全水平的必要措施。 在用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是在被检测容器不受损伤的前提下,应用一定的技术和原理,通过科学、先进的检测设备,完成容器性能、结构以及使用状况的检验。目前无损检测技术较为成熟,常用的检测技术包括:磁粉检测、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和磁记忆检测。 1.磁粉检测 1.1.技术原理和应用

磁粉检测是将铁磁性材料的压力容器进行磁化,如果容器内部存在缺陷,将会导致容器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在合适的光照下形成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缺陷的位置、大小、形状和严重程度。磁粉检测主要应用于检测铁磁性材料做成的容器表面或近表面,可以准确直观地发现裂纹、夹杂等缺陷。 1.2.优缺点分析 磁粉检测对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检测灵敏度较高,检测成本较低,操作简便。如果在用压力容器可能存在表面缺陷可以首选磁粉检测。它的缺点体现在局限于检测铁磁性材料。检测的范围较小、效率较低。另外,磁粉检测对容器表面的形状要求较高,不适合检测不规则的压力容器。 2.射线检测 2.1.技术原理和应用 射线检测技术是应用放射性元素产生的射线投射入被检测容器上,可以发现压力容器铸件材料中气孔、夹杂物以及焊接中漏焊、

在用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在用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在用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压力容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安全性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压力容器处于高温、高压的工作条件下,一旦出现损伤将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定期实行压力容器无损检验是在保证容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提高生产和使用安全水平的必要措施。 在用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是在被检测容器不受损伤的前提下,应用一定的技术和原理,通过科学、先进的检测设备,完成容器性能、结构以及使用状况的检验。目前无损检测技术较为成熟,常用的检测技术包括:磁粉检测、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渗透检测、涡流检测和磁记忆检测。 1.磁粉检测 1.1.技术原理和应用 磁粉检测是将铁磁性材料的压力容器进行磁化,如果容器内部存在缺陷,将会导致容器表面和近表面的磁力线发生局部畸变而产生漏磁场,吸附施加在工件表面的磁粉,在合适的光照下形成目视可见的磁痕,从而显示出缺陷的位置、大小、形状和严重程度。磁粉检测主要应用于检

测铁磁性材料做成的容器表面或近表面,可以准确直观地发现裂纹、夹杂等缺陷。 1.2.优缺点分析 磁粉检测对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检测灵敏度较高,检测成本较低,操作简便。如果在用压力容器可能存在表面缺陷可以首选磁粉检测。它的缺点体现在局限于检测铁磁性材料。检测的范围较小、效率较低。另外,磁粉检测对容器表面的形状要求较高,不适合检测不规则的压力容器。 2.射线检测 2.1.技术原理和应用 射线检测技术是应用放射性元素产生的射线投射入被检测容器上,可以发现压力容器铸件材料中气孔、夹杂物以及焊接中漏焊、未熔合等缺陷。通过射线检测可以将容器材料中缺陷的尺寸准确地反馈到设备的显示屏上,形成生动直观的图像并且能够保存和记录。该技术适用于检测不能直接用人工测量的容器或外包保护层较厚的容器,射线可以准确地检测到这类压力容器是否缺陷以及缺陷的长宽尺寸。 2.2.优缺点分析

JB4730 —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

中国石油化工总公司 附录 A 搭接标记的安放位置 (补充件) 钢熔化焊对接焊缝射线透照搭接标记的安放位置如下:图(A —1 ~ 5) 附录 B 焦点尺寸的计算 (补充件) 如焦点的形状为矩形、正方形、圆形或椭圆形时,则在计算焦点至工件距离 f 时可用 下列有关公式计算焦点尺 d=a ………………………………………………(B-1) d=(a+b)/2 …………………………………………(B-2) d=φ…………………………………………………(B-3) 其中,公式(B-1)适用于 方形焦点,公式(B-2)适用于长方形焦点及椭圆形焦点,公式(B-3) 适用于圆形焦点。 椭圆形圆形正方形长方形 图 B-1 理想焦点图形 附录 C 对接焊缝透照厚度 (补充件) 透照厚度应按图 C-1 所示部位实测值确定,如实测有困难时,可按表 C-1 确定。 X射线 X射线X射线X射线 X射线 X射线X射线X射线X射线 射线源在试件外部时双壁单投影时射线源在试件内部时 双壁双投影时 图 C-1 各种焊接接头的母材厚度和透照厚度表 C-1 各种焊接接头的母材厚度 和透照厚度 mm 透照厚度透照方式母材厚度焊缝余高钛钢、铝 单层透照 T T T T 无 单面 双面 单面(有垫板)T T 十 1 T 十 2 T 十 1 十T ′ T T 十 2 T 十 4 T 十 2 十T ′双层透照 T T T T 无 单面 双面 单面(有垫板)T × 2 T × 2 十 1 T × 2 十 2 T × 2 十 1 十T ′ T × 2 T × 2 十 2 T × 2 十 4 T × 2 十 2 十T ′ 注:公称厚度取母材厚度,对接接头的母材厚度不同时,取薄的厚度值,表中T ′为垫板厚 度。 附录 D 可扩大评定区的处理办法 (补充件) D1 当评定区缺陷点数超过规定的级别,但不超过图 D—1 中规定的上限值,附近的缺陷 点数又较少时,可将评定区沿焊缝方向扩大三倍,求出缺陷的总点数,取其 1/3 进行评定。 D2 当缺陷点数超过图 D-1 中的上限值时,则不能用此方法进行评定。

在用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安全管理编号:LX-FS-A60373 在用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 和应用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在用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 和应用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压力容器在生产和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其安全性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压力容器处于高温、高压的工作条件下,一旦出现损伤将会引起严重的后果。定期实行压力容器无损检验是在保证容器正常使用的前提下,提高生产和使用安全水平的必要措施。 在用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是在被检测容器不受损伤的前提下,应用一定的技术和原理,通过科学、先进的检测设备,完成容器性能、结构以及使用状况的检验。目前无损检测技术较为成熟,常用的检测技术

汽车技术状况鉴定

汽车技术状况鉴定 前言:在当今生产生活中,汽车占据了不可或缺的地位。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和使用年限的增加,由于磨损使汽车技术状况不断变坏,汽车实体的有形损耗和无形损耗加剧,因此,催生出二手汽车市场的活跃发展,这也是创造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所必需的。同时也是维护社会治安安全的必要因素。 关键词:静态检查动态检查仪器检查 正文:汽车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行驶里程的增加,有关零件将分别产生松动、磨损、腐蚀、疲劳、变形、老化等损坏,致使汽车技术状况变坏,使其动力性下降,经济性变差和工作可靠性降低,而且还会相继出现种种外观症状。有些外观症状如车体不周正,车身和驾驶室的覆盖件开裂,油漆剥落和锈蚀等,将影响车容、市容;外观症状如车桥、传动轴、车架和悬架等装置有明显的弯、扭、裂、断等损伤,传动轴联接螺栓松动,转向拉杆球销,的磨损松旷等等,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随着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仪器,设备对车辆性能和故障进行定量的、客观的检测和诊断日益增多。但是,车辆的某些故障,特别车辆外部的某些故障,使用任何仪器和设备进行检测都不尽完善。例如车辆外部损伤,漏水,、渗油、漏气,螺栓和铆钉松动、脱落等等,仍须依靠检测人员的技能和经验,用感观以及简单的检测器具进行定性、直观检查。通常,对汽车技术状况的鉴定方法有以下三类: 1、在静态情况下,根据检查人员的经验的技能,辅之以简单的量具,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静态检查鉴定。 2、在动态情况下,根据检查人员的经验的技能,辅之以简单的量器具,对汽车的技术状况进行动态检查鉴定。检查过程中,需启动发动机,需对汽车进行路试。 3、使用仪器、设备对车辆的技术性能和故障进行检测和诊断,定量的、客观的鉴定汽车的技术状况。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方法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方法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损坏试件的前提下,以物理或化学方法为手段,借助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器材,对试件的内部及表面的结构,性质,状态进行检查和测试的方法已处于成熟。本文就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声发射检测、磁记忆检测等常用的压力容器检测方法进行了探究和说明。 关键词: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方法 2013年09月24日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涉氨制冷企业液氨使用专项治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明确就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及其安全附件应定期检验,确保安全生产。那么如何来保证压力容器的安全呢?这就是《通知》要求的用检验来验证容器的安全性,以此防止压力容器发生失效事故,特别是预防危害最严重的破裂事故发生。所以说压力容器的检验是压力容器安全管理的重要环节,压力容器检验的实质就是失效的预测和预防。下面对目前常用的压力容器检测方法说明如下。 1.射线检测压力容器 1.1.射线检测概述。目前射线检测压力容器技术是一种成熟的检测技术,一般用于检测焊缝和铸件中存在的气孔、密集气孔、夹渣和未融合、未焊透等缺陷。另外,对于人体不能进入的压力容器以及不能采用超声检测的多层包扎压力容器和球形压力容器多采用Ir或Se等同位素进行γ射线照相。但射线检测不适用于锻件、管材、棒材的检测。 1.2.特点。射线检测方法可获得缺陷的直观图像,对长度、宽度尺寸的定量也比较准确,检测结果有直观纪录,可以长期保存。但该方法对体积型缺陷(气孔、夹渣)检出率高,对体积型缺陷(如裂纹未熔合类),如果照相角度不适当,容易漏检。另外该方法不适宜较厚的工件,且检测成本高、速度慢,同时对人体有害,需做特殊防护。 2.超声波检测压力容器 2.1.超声检测(UltrasonicTesting,UT)概述。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时产生衰减,遇到界面产生反射的性质来检测缺陷的无损检测方法。 2.2.适用范围。超声检测既可用于检测焊缝内部埋藏缺陷和焊缝内表面裂纹,还用于压力容器锻件和高压螺栓可能出现裂纹的检测。 2.3.特点。该方法具有灵敏度高、指向性好、穿透力强、检测速度快成本低等优点,且超声波探伤仪体积小、重量轻,便于携带和操作,对人体没有危害。但该方法无法检测表面和近表面的延伸方向平行于表面的缺陷,此外,该方法对缺陷的定性、定量表征不准确。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RT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射线检测、超声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和涡流检测五种无检测方法及缺陷等级评定。 本标准所述各种无损检测方法,适用于金属材料制压力容器的原材料、零部件和焊缝。 一般要求: 射线、超声、磁粉、渗透、涡流、铁磁性材料制成应使用无损检测规程。 检测程度及结果应正确、完整并有相应责任人员签名认可。检测记录、报告等保存期不得少于7年,若用户需要可转交用户保管。 凡从事压力容器及零部件检测的人员,都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并按照劳动部文件“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进行考核鉴定。 凡从事压力容器及零部件无损检测工作的人员,除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外,视力必须满足下列要求: 不得低于1.0,并一年检查一次。 射线评片人员应能辨别距离400mm远的一组高为0.5mm、间距为0.5mm的印刷字母。 无损检测责任工程师,无损检测高级或中级的资格者担任。 第二篇焊缝射线透照检测 5、一般要求 5.1 检测范围 本章规定了在焊缝透照检测过程中,为获得合格透照底片所必须遵循的程序和要求。 本章适用于碳素钢、低合金钢、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材料制压力容器焊缝及钢管对接环缝的射线透照检测。 5.2 防护 5.2.1 X射线和Y射线对人体有不良影响,应尽量避免射线的直接照射和散射线的影响。

5.2.2 从事射线检测的人员应备有剂量仪或其它剂量测试设备,以测定工作环境的射线照射量和个人受到的累计剂量。Y射线检测听任中,每次都应测定工作场所和Y射线源容器附近的射线剂量,以便了解射源位置,免受意外照射。 5.2.3 在现场进行射线检测时应设置安全线。安全线上应有明显警告标志,夜间应设红灯。 5.2.4 检测人员每年允许接受的最大射线照射量为5×10-2Sv,非检测人员每年允许接受的最大剂量为5×10-2Sv。 5.3 检测人员 应符合4.3条的有关规定。 5.4 射线透照等效系数 材料的射线透照等效系数见表5-1。将此系数乘以待检容器材料的厚度,即能得到相当于多少厚度钢的吸收效果。 5.5 透照方式 按射线源、工件和胶片三者间的相互位置关系,透照方式分为纵缝透照法、环缝外透法、环缝内透法、双壁单影法和双壁双影法五咱,见图5-1。 表5-1 某些金属的射线透照等效系数

检测评估与运用技术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检测评估与运用技术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 汽车转向盘自动回正力矩主要来自: A .主销内倾角 ( 正确答案 ) B .主销后倾角 C .车轮前束值 D .车轮外倾角 在对发动机电控系统检测时,如果没有特殊说明,测试电脑及传感器应该用: A .指针式万用表 B .高阻抗数字式万用表 ( 正确答案 ) C .普通试灯 D .试电笔 为便于换挡,减少驾驶员劳动强度,现代变速器都装有: A .倒挡锁 B .同步器 ( 正确答案 ) C .互锁装置 D .分动器 正扭曲活塞环正确的安装方法是: A .外切口向上、内切口向下

B .外切口向上、内切口向上 C .外切口向下、内切口向上 ( 正确答案 ) D .外切口向下、内切口向下 在起动发动机时,发现发动机运转缓慢且无法起动,最可能的原因是: A .起动机无电源 B .蓄电池亏电 ( 正确答案 ) C .起动机小齿轮打滑 D .电磁开关故障 下列关于离合器的描述错误的是: A .离合器安装在曲轴飞轮与变速器之间 B .离合器可防止传动系过载 C .离合器踏板应设置自由行程 D .离合器是各型汽车的标准配置 ( 正确答案 ) ABS 系统供电电路中的稳压二极管所起的作用是: A .调节电磁阀电压 B .减少耗电量 C .放大制动信号 D .保护 ABS-ECU ( 正确答案 ) 克服汽车空气阻力所消耗的功率与车速的: A .二次方成正比 ( 正确答案 ) B .二次方成反比

C .三次方成正比 D .三次方成反比 以下有关曲轴位置传感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曲轴位置传感器有磁脉冲、霍尔式、光电式三种 B .曲轴位置传感器可以检测发动机转速 C .曲轴位置传感器可以检测曲轴转角位置 D .曲轴位置传感器均安装在分电器内 ( 正确答案 ) 曲轴修理加工工艺中不可能包括: A .磨削加工 B .渗氮处理 C .淬火处理 D .镀铬处理 ( 正确答案 ) 导致发动机机油变质的主要原因是: A .燃烧废气进入油底壳 ( 正确答案 ) B .发动机温度过高 C .发动机怠速过高 D . EGR 阀故障 在碰撞事故中,车身焊点将撞击力传递给整车构件。因此在整车结构中车身焊点是: A .刚性连接点 ( 正确答案 ) B .柔性连接点 C .非连接点

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技术

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技术 发表时间:2015-12-23T11:46:08.093Z 来源:《电力设备》2015年5期供稿作者:鲁滨[导读]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镇江分院通过相关的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它最大的优势就是不会损伤材料和部件甚至结构都不会受到相应的影响。 鲁滨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镇江分院江苏镇江 212000)摘要:压力容器因其使用环境的特殊性,需要进行必要的检测维修,避免出现安全性问题。而无损检测技术因其无损伤性、高效率、检测方面广和安全性的特点,普遍应用于压力容器的检测中。关键词: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一、无损检测技术的特点 1无损检测特点之一就是和破坏性检测是相关联的。通过相关的无损检测技术进行检测,它最大的优势就是不会损伤材料和部件甚至结构都不会受到相应的影响。当然,无损检测技术并不是十分完美的,因为它只能进行检测但是没法进行破坏性检测,比如对液化石油的检测,除了进行常规的无损检测外还要进行一定的爆破试验的检测,这就需要无损检测技术和破坏性检测技术两者相结合,以达到检测效果的最佳。 2在进行无损检测技术的时候要选择好检测的时间。因为对压力容器进行无损检测时,首先要按照相关的检测要求进行各个环节的前提准备工作,比如检查设备的相关运行状况,进购材料的质量和制作的具体工艺特点等,然后根据这些条件来确定无损检测技术要进行的具体时间。比方说要对锻件进行一定的超声波探测,一般的时间都安排在锻造完成以及进行了一定的简单加工之后进行检测。对于钻孔和铁槽还有精磨等都应该在最后完成之前进行无损检测技术检测。3无损技术的检测,不论你用哪种方法进行都不能很好的得到想要的预期效果,因为单一地使用某一种技术都有其自身的缺陷和不足,鉴于此,能综合运用多种无损检测方法已成为压力容器进行检测的迫切要求。在无损检测当中使用多种无损检测技术不但可以弥补单一技术带来的缺憾,而且通过多种技术的相互磨合和技术上取长补短,使无损检测技术在获取信息方面的准确度大幅度提升,同时对于具体的实际情况的掌握也更加明朗,有助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比如射线对缺陷性危害的定性较为准确,而超声波对裂纹的缺陷探测度相对射线要好,但定性方面的能力就比射线要差,所以不妨将两者结合起来,正好可以互补,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各种无损检测技术的原理和应用范围1射线检测技术 射线检测基本原理:射线在介质中传播时有衰减特性,将均匀强度的射线从被检测对象的一面注入时,由于缺陷与被检测对象基体材料对射线的衰减程度不同,透过被检测对象后的射线强度将会不均匀,利用荧光屏直接观测、胶片照相等方法在其对面检测透过被检测对象后的射线强度,就可以判断被检件表面和内部是否存在缺陷。优点是可以比较直观的显示出缺陷的大小、形状和位置,而且可以作为存档资料长期保存。缺点是射线有辐射作用,对人体有害,需要配备防护设备。射线检测主要应用在检查金属焊接接头内部的缺陷. 2超声波检测技术 利用超声波在介质中传播期间产生的衰减现象,在遇到界面产生的反射时,用其反射性质来检测缺陷的检测方法。优点是超声波检测设备重量轻,操作起来非常方便,而且便于携带。缺点是不能用于检测压力容器设备的表面,且不能准确的检测缺陷的定量和定性的特征。但可以检测压力容器的焊接内表面的裂纹,对于焊缝内的缺陷的安全评定是不可或缺的。超声波检测技术主要应用在有厚度的压力容器壳体制造中,和大口径的接管和壳体之间。3渗透的检测技术 在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中,渗透检测的原理是基于毛细管现象来揭示固体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在应用过程中依照的方法是将渗透液从工件的表面渗入到表面的开口缺陷中去,然后在用去除液清理掉多余的渗透液,最后在用显像剂将缺陷表现出来,该方法的检测灵敏度相对较高。这种方法它适用的材料非常广泛,可以检测如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等。另外,它还可检测出非金属材料。此种设备技术非常简单操作流程简单,成本也低。渗透检测可以较灵敏地检出泄漏和裂纹等表面缺陷. 4磁粉的检测技术 在对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中,磁粉检测技术指的是在缺陷位置漏磁场和磁粉的相互作用下从而显示出铁磁性的材料表面与近表面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法。这种磁粉检测的技术一般是用在近表面处的裂纹和折叠现象。在用压力容器的无损检测除以上四种常规检测以外,还有涡轮检测、磁记忆检测和红外检测等方法。5涡流检测 涡流检测的主要原理是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揭示导电材料的表面和接近表面处的缺陷来实现的。这种检测方法不仅适用于高温状态下的探伤还适用于导电材料的缺陷检测,热处理以及磁导率等。优点适用于导电材料的试件检测,可以检查出表面和近表面的缺陷,非接触性检测,速度快。缺点复杂形状的试件不好应用,不能用于非导电的材料。 6 磁记忆检测 磁记忆检测利用的是铁磁构建的磁效应,能够有效发现构件的应力集中区域。这种无损检测方法特别适合对金属材料进行早期探伤。如某些压力容器的高应力集中部位产生应力腐蚀开裂和疲劳损伤,高温的设备中还可能出现蠕变损伤。7红外检测原理就是红外热成像技术 主要用在对在用高温压力容器的热传导进行检测,还有就是对常温压力容器的高应力集中部位进行检测。压力容器上的高应力集中部位经受大量疲劳载荷后,一般会出现疲劳损伤,进而形成热斑迹图象。通过红外检测就能对这种现象进行早期预警,为以后重点检查提供了资料。红外检测还有其它的应用实例,遥控红外成像系统用于检测核压力容器和高温压力容器的内部缺陷和外部缺陷。热弹应力分析法用于检测评价管道和压力容器的表面裂纹。 三、无损检测的应用特点 (1)无损检测要与破坏性检测相结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