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管理制度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的常用方法
1. 超声检测
利用超声波在材料中传播时遇到 不同界面产生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来检测材料内部和表面缺陷的一 种方法。
2. 射线检测
利用不同物质对射线的吸收和衰 减程度不同,通过观察穿透后的 射线强度来检测材料内部缺陷的 一种方法。
总结词
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检 测、射线检测、磁粉检测、涡流 检测等。
详细描述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损检测技术正朝着智能化、高 精度、高效率的方向发展。新型的无损检测设备和技术 不断涌现,如激光超声检测、红外热成像检测等。同时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发展,无损检测技术 也将逐渐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与其他先进技术的结合 也将成为未来的趋势,如将无损检测技术与数值模拟技 术、大数据分析技术等相结合,以提高检测精度和效率 ,更好地服务于工业生产和产品质量控制。
在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定期进行无损检 测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通过无损 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容器内部的裂纹、腐 蚀等缺陷,避免因缺陷扩展导致的事故发 生。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 、射线检测等。
案例三:压力容器维修过程中的无损检测应用
总结词
提高维修效率
详细描述
在压力容器维修过程中,无损检测技术可以 帮助维修人员快速定位缺陷位置,提高维修 效率。通过无损检测,可以确定需要维修的 部位和程度,避免盲目维修和过度维修的情 况发生。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 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等。
压力容器维修过程中的无损检测
维修过程中无损检测
在压力容器的维修过程中,无损检测 技术同样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 检测出容器在维修过程中可能产生的 新的缺陷,例如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焊 接缺陷。
目的
通过无损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 维修过程中产生的新缺陷,确保压力 容器的维修质量和安全性。
压力容器检验管理制度模版

压力容器检验管理制度模版一、目的和适用范围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压力容器检验工作,保证工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使用压力容器的部门和人员。
二、定义1. 压力容器:指能够承受内部压力,外部形状不变的容器,包括但不限于锅炉、压力容器、储罐等设备。
2. 检验:指对压力容器进行定期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其技术状态和安全性。
三、责任分工1. 领导责任:应当制定压力容器检验计划和相关政策,并保证其执行。
2. 管理部门责任:负责指导、监督和协调压力容器检验工作,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 检验人员责任:负责对压力容器进行检验和评估,并及时提出相关建议。
四、检验计划1. 检验频次:根据压力容器的使用状况和检验结果,制定压力容器的检验频次和方法。
2. 修复计划:对于发现的缺陷或潜在问题,应当及时制定修复计划,并实施修复工作。
3. 检验记录:对每次检验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内容,并进行归档保存。
五、检验程序1. 准备工作:检验前应当进行准备工作,包括但不限于清洁、放空、加压等。
2. 检验方法:根据不同的压力容器类型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如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等。
3. 检验结果评估:根据检验结果,评估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提出相关建议。
六、检验记录和报告1. 检验记录:对每次检验进行详细记录,包括但不限于检验日期、检验人员、检验结果等内容。
2. 检验报告:根据检验记录编制检验报告,报告中应包括压力容器的技术状态、存在的问题、修复计划等内容。
七、修复措施和验收1. 修复计划:根据检验报告提出的修复要求,制定修复计划,并实施修复工作。
2. 修复验收:修复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修复的效果符合要求。
八、安全教育和培训1. 安全教育: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压力容器安全的意识和重视程度。
2. 培训要求:对从事压力容器检验工作的人员进行培训,包括但不限于技术培训、操作规程培训等。
压力容器定期报检制度范本

压力容器定期报检制度范本一、目的该制度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并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规和要求进行定期检验和维护,以有效预防和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司所有使用压力容器的部门、工场和生产线。
三、报检周期1. 根据压力容器的安全等级和条件,制定相应的报检周期,并按照国家相关法规执行;2. 年检:所有压力容器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检验,确保其安全性能和运行可靠性;3. 季检:对于高风险压力容器,每季度进行一次抽查和检验;4. 临时报检:如压力容器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损坏或异常情况,应立即进行临时报检。
四、报检内容1. 外观检查:对压力容器的外观进行全面检查,包括检查有无裂纹、变形、腐蚀等;2. 内部检查:通过无损检测方法对压力容器的内部进行检查,确保无内部裂纹、腐蚀等情况;3. 安全阀检测:检查安全阀的工作性能和调整压力是否符合要求;4. 管道连接检查:检查压力容器与管道连接处的密封性和连接是否牢固;5. 隐患判定:对检测过程中发现的隐患进行评估和判定,并进行相应处理。
五、报检流程1. 部门申请:使用压力容器的部门提前向维护部门提交报检申请;2. 安排时间:维护部门按照报检周期和工作计划安排具体的报检时间;3. 检测准备:维护部门根据报检内容准备相应的检测设备和工具;4. 检测执行:维护部门按照报检内容和标准进行全面检测;5. 检测报告:维护部门根据检测结果,出具相应的检测报告并提出处理意见;6. 处理措施:根据检测报告的处理意见,相关部门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7. 复查确认:处理完毕后,维护部门对压力容器进行复查确认,并记录在案;8. 更新记录:维护部门更新相关的报检记录,并在指定的位置进行存档。
六、责任人1. 维护部门负责制定报检计划并组织实施,并提供相关技术支持;2. 使用部门负责按照要求和计划申请报检,配合维护部门进行检测;3. 领导层负责全面落实报检制度,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支持。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方法及执行标准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方法及执行标准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探伤:利用超声波在物体中的传播特性来检测容器中的缺陷和裂纹,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容器的检验。
X射线检测:利用X射线穿透物体的特性来检测容器内部的缺陷、裂纹和壳体的厚度等,适用于金属容器的检测。
磁粉探伤:利用磁性材料在磁场中的磁化特性来检测容器表面和内部的裂纹、缺陷和腐蚀,适用于金属容器的检验。
液体渗透检验:利用液体在表面张力下进入缺陷的特性,检测容器表面的裂纹和缺陷,适用于金属、非金属和复合材料容器的检验。
红外热像检测:利用物体吸收和辐射红外辐射的特性,检测容器表面和内部的温度分布,从而检测局部区域的表面温度异常或腐蚀。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主要标准GB/T 2970-2016《钢铁产品磁粉探伤检验》:该标准适用于对压力容器进行磁粉探伤检验。
GB/T 13298-2018《工业放射线检测》:该标准适用于对压力容器进行放射线检测。
GB/T 7233-2018《液体渗透检验技术要求》:该标准适用于对压力容器进行液体渗透检验。
GB/T 19802-201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用仪器设备校准规范》:该标准规定了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用仪器设备的校准方法和标准。
JB/T 4730-2017《压力容器检验与验收标准》:该标准规定了压力容器检验和验收的各项要求,其中包括无损检测的要求和标准。
ASME BPVC Section V-2019《Nondestructive Examination》:该标准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制定的无损检测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压力容器。
通过无损检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容器内部的缺陷和问题,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压力容器的安全可靠运行。
同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无损检测方法和仪器设备,以满足检测要求。
在进行无损检测时,必须按照相应的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创芯检测是一家电子元器件专业检测机构,目前主要提供电容、电阻、连接器、MCU、CPLD、FPGA、DSP等集成电路检测服务。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指导书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指导书1.目的该作业指导书是为指导检验员进行在对承压类特种设备进行无损探伤而制订,其目的是规范检验检测工作过程,提高检验工作质量,及时消除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2. 适用范围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压力容器、锅炉、压力管道等承压设备的无损检测。
3.职责3.1检验员a.从事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工作的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核准的检验范围从事检验工作。
b.负责按本程序要求准备和实施现场检验,填写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出具检验报告;c.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的真实性和检验结论的准确性负主要责任。
3.2检验责任师负责核对检验检测原始记录和审核检验报告,对检验结论的准确性负次要责任。
4.工作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则》TSGR7001-2004《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锅发[1999]154号GB150-2011《钢制压力容器》GB151-1999《钢制管壳式换热器》GB20801-2006《压力管道规范工业管道》GB50273《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4792《放射卫生防护基本标准》JB4710-2005《钢制塔式容器》JB4731-2005《钢制卧式容器》JB4730-2005《压力容器无损检测》5. 检测项目及质量要求(1)锅炉无损检测:锅炉受热面管子及其本体管道焊缝的射线探伤,应在外观检查合格后进行,并符合下列规定:1 抽检焊接接头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蒸汽锅炉额定工作压力小于 3.8MPa 的管道,其外径小于或等于159mm 时,安装工地为10%;外径大于159mm,壁厚大于或等于20mm 时,每条焊缝应进行100%探伤;2)热水锅炉额定出水温度小于120℃,管子外径大于159mm,探伤比例应不小于焊接接头数25%。
管子外径小于159mm,可不探伤;锅炉额定出水温度大于或等于焊接接头数120℃,管子外径小于或等于159mm,探伤比例不应小于焊接接头数2%;管子外径大于159mm,应为100%探伤;3)有机热载体炉辐射段探伤接头数比例不应低于10%,对流段不应低于5%。
固容规TSGR0004-2009

2019/5/20
7
4 制造 通用要求
4.1.4 产品出厂至少提供以下资料 1、竣工图样 …若制造中发生了…无损检测方法改变…等, 制造单位应当按照设计单位书面批准文件的要求在竣工图样 上清晰标注,标注处应当有修改人和审核人的签字及修改日 期。 2、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无损检测报告…)
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有特殊使用要求的
压力容器,不符合本规程要求时,相关单位应当将有关的设 计、研究、试验等依据、数据、结果及其检验检测报告等技 术资料报国家质检总局,由国家质检总局委托有关的技术组 织或者技术机构进行技术评审。技术评审的结果经过国家质 检总局批准后,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压力容器方 可进行试制、试用。
1、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 可记录所检测接头的全部超声信号并可回放;能建立探头 位置与超声信号的关联关系;检测结果可重复。
2019/5/20
14
4 制造 无损检测方法的选取(续-解释)
采用不可记录的脉冲反射法超声检测时,应当采用射线检测 或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做为附加局部检测。
(1)附加局部:碳钢、低合金钢制低温容器,≧50%;
(1)盛装介质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危害;
(2)在湿H2S腐蚀环境中使用; (3)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10MPa;
(4)引用标准中要求逐张进行超声检测。
2.5.2 检测合格标准
钢板超声检测应当按JB/T4730《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的 规定进行,符合本规程2.5.1第(1)项至第(3)项的钢板, 合格等级应当不低于Ⅱ级,符合本规程2.5.1第(4)项的钢 板,合格等级应当符合本规程引用标准的规定。
压力容器检验管理制度模版

压力容器检验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为规范压力容器检验工作,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使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企事业单位内所有压力容器的检验工作。
三、检验机构1. 检验工作由具备相应资质和能力的检验机构承担;2. 检验机构应具备国家相关资质,并定期进行检验能力的验证;3. 检验机构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法规执行检验工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检验周期1. 压力容器的检验周期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法规进行确定;2. 检验周期到期前,应提前进行检验计划的编制和组织工作;3. 检验周期到期后,未完成检验的压力容器不得使用。
五、检验项目1. 压力容器的检验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压力容器的外观检查,包括外表面的腐蚀、磨损等情况;(2) 压力容器的内部检查,包括内壁的腐蚀、渗漏等情况;(3) 压力容器的压力测试,包括静态和动态的压力测试;(4) 压力容器的安全附件的检查,包括安全阀、压力表等设备的完好性;(5) 其他相关检验项目。
六、检验记录和报告1. 检验机构应对每次检验的压力容器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等内容;2. 检验记录应保存至少五年;3. 检验机构应向使用单位出具检验报告,并告知使用单位压力容器的检验结果和使用建议。
七、特殊情况处理1. 在压力容器检验过程中,如发现有危及安全的情况,检验机构应立即向使用单位报告,使用单位应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安全;2. 如发现压力容器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检验机构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并协助有关部门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3. 使用单位发现安全问题时,应及时向检验机构报告,并配合检验机构的处理工作。
八、责任和处罚措施1. 负责检验工作的单位和个人,应严格按照本制度进行工作,确保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2. 对于个人失职、玩忽职守、泄露内部信息等行为,将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3. 对于组织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将给予相应的管理处罚。
九、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施行,需要进行修订时,应按照程序进行修订。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单位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单位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01.10.16•【文号】国质检锅[2001]148号•【施行日期】2001.10.16•【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质量管理和监督正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印发《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单位监督管理办法》的通知(2001年10月16日国质检锅〔2001〕14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务院有关部委、集团公司,各有关单位:为进一步规范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工作,加强对专项无损检测单位的监督管理,根据国务院《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规定的要求,我局制定了《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单位监督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制造许可工作对制造单位无损检测能力有其他规定的,仍按有关规定执行。
附件: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单位监督管理办法附件: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无损检测单位监督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无损检测工作,提高检验工作质量,根据《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暂行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有关规定的要求,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从事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专项服务的单位(以下简称“无损检测单位”)。
第三条对从事无损检测专项服务的检验单位,按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进行资格管理。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锅炉压力容器安全监察局(以下简称“国家质检总局锅炉局”)负责实施。
第四条无损检测单位检测资格按检测方法分为六项,即RT(射线照相检测)、UT(超声检测)、MT(磁粉检测)、PT(液体渗透检测)、ET(涡流检测)、AE(声发射检测)。
无损检测单位取得资格证书后,方可从事批准项目的无损检测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管理制度
1、总则
无损检测是压力容器关键检测项目之一。
根据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有关规定,为提高检测工作质量,确保压力容器产品质量,特制订本制度。
2、检测人员的资格、职责
压力容器的各项无损检测工作按《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技术等级划分和资格鉴定规则》的要求,由持有Ⅱ级以上资格证的人员担任;取得Ⅰ级资格的检测人员,一般仅做无损检测的辅助工作及射线检测评片以外的工作,若有Ⅱ级以上人员指导,也可进行设备操作,但检测结果须经指导人签字,并经Ⅱ、Ⅲ级检测人员审核签字,方可生效。
各级人员的职责范围均按《锅炉压力容无损检测人员技术等级划分和资格鉴定规则》的要求执行。
3、容器的无损检测
容器的无损检测包括钢板、焊接接头、锻件及要求无损检测的工件及零部件等的无损检测,具体规定如下:
3.1容器无损检测的检测范围;
3.1.1 X射线检测
适用于厚度4-40mm的碳素钢、低合金钢、不锈钢、铝及铝合金、钛及钛合金、镍及镍合金材料制成的焊缝及钢管对接环焊缝的射线透照检测;
3.1.2 超声波检测(A型脉冲反射式超声波探伤)
适用于板材厚度6-250mm的压力容器原材料、零部件和焊缝的超声波检测;
3.1.3 磁粉检测
适用于铁磁性材料的机加工件、焊接接头、板材坡口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检测;3.1.4 渗透检测
适用于金属材料制成的压力容器及零部件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
3.1.5 容器壁厚及钢板厚度测定
测量厚度1-200mm的碳钢、不锈钢。
3.2 各种检测方法对受检工作的要求
3.2.1 对接接头的要求
容器的表面质量应符合《规程》第65条和GB150第7.3.的要求,若用射线无损检测时,焊接接头表面不允许有焊疤、飞溅、气孔、弧坑等;若用超声检测时,应清除探头移动区的飞溅、锈蚀、油污等,探头移动区的深坑应补焊,然后打磨平滑,露出金属光泽,保持良好的声学接触;若用磁粉无损检测或渗透无损检测,被检工件表面应清洁、干燥,没有油脂、沙、氧化皮、棉纤、涂层、焊剂和焊接飞溅物。
3.2.2 对钢板的要求
应清除被无损检测钢板表面影响无损检测的氧化皮、锈蚀及油污等。
3.3 容器无损检测方法检验程序的确定
3.3.1 钢板的无损检测
一般选用超声波无损检测法
3.3.2 焊缝的检测
视图纸要求及技术要求,按《规程》选用正确的无损检测方法。
3.3.3 检验程序:分别按不同检测方法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
3.4 容器检测申请制度
3.4.1 检测的申请
钢板、铆焊件一般由铆焊检验员及焊接试验室提出检测申请,无损检测人员即按申请的内容进行无损检测。
3.4.2 申请内容的规定
要按图纸工艺要求逐项填写好“无损检测申请单”。
3.4.3 无损检测结果的通知
一般以书面形式通知无损检测申请的单位和个人,并要有签收手续,以备查考。
3.5 焊缝无损检测部位标记,以编号形式标记或在出厂文件中用文字、简图表示。
3.5.1 X射线检测部位的标记
3.5.1.1底片编号:年月日号、定位标记、工件号、检测部位编号及返修次数。
3.5.1.2工件上检测部位标记以底片检测部位编号为准进行标记,在离焊缝15-20mm旁打上
钢印。
3.5.1.3对于不能打钢印的容器画出检测部位示意图。
3.5.2 超声波检测部位的标记
3.5.2.1焊缝的标记一般以工件接管方位为基准画检测部位示意图。
3.5.2.2对于钢板的检测一般以坐标纸画出缺陷部位,并以油漆标记钢板有缺陷的部位。
3.5.3 磁粉检测和渗透检测,一般不在工件或设备上打标记,只画检测部位示意图,并用油
漆在检测件缺陷部位标出。
3.6 暗室处理:按暗室操作规程要求进行。
3.7 射线检测底片质量要求及级别的评定:JB/T4730.2-2005标准进行。
3.8 超声检测级别的评定按JB/T4730.3-2005标准进行。
3.9 磁粉检测的磁痕评定按JB/T4730.4-2005标准进行。
3.10渗透检测的显示迹痕评定按JB/T4730.5-2005标准进行。
4、焊接试板的无损检测
4.1 试板检测前必须经外观检查合格后,才能转入检测,一般用X射线检测法进行。
4.2 试板检测要求:按GB150、GB151标准及《钢制压力容器产品焊接试板和力学性能检验》、《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的要求进行。
5、检测资料的整理,存放报告的签发:
5.1 检测原始资料,每台次整理一次,做到原始记录、底片、方位图及报告相符。
底片要装
入专用袋内,片间要有软纸衬垫,当月整理的资料于下月初转交资料存档保管,并履行交接登记手续。
5.2 检测报告需经Ⅱ级或Ⅱ级以上检测人员审核签字方能生效,接受报告单位或个人要在报
告存底上签字。
5.3 检测资料及底片,要妥善保存不少于7年,7年后,若用户需要可转交用户保管。
无损检测件外观质量要求
无损检测件外观质量会直接影响无损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必须满足相应的要求,各种检测方法对受检件要求如下:
1、X射线无损检测要求:
1.1焊接接头及热影响区表面不得有裂纹、气孔、夹渣、弧坑、焊疤和电弧擦、碰伤等。
1.2焊缝局部咬边深度≤0.5mm (规定焊缝不得有咬边的除外),咬边连续长度≤100mm,焊
接接头两侧咬边的总长不得超过该焊缝长度的10%
1.3焊接接头形状尺寸应符合图样和技术标准的规定;
1.4焊接接头与母材应园滑过渡,成形良好;
1.5焊接接头及其两侧的溶渣和飞溅物应清除干净;
1.6焊后需整形的,在整形后无损检测。
1.7焊缝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图像应不掩盖焊缝中的缺陷,或与之相混淆。
对于不符合上述要求的焊接接头,应进行处理至检验合格,方可进行无损检测。
2、超声波无损检测要求
2.1 压力容器焊缝检测采用一种K值探头,采用直射波法和一次反射波法在焊缝的单面双侧对整个焊接接头进行检测。
当母材厚度大于46mm时,采用双面双侧的直射波检测;
2.2对工件表面的要求同X射线无损检测;
2.3焊接接头无损检测面打磨平整,见金属光泽;
2.4应清除无损检测面上的氧化物、锈蚀物、油污、泥沙等;
2.5机加工件:检测表面粗糙度小于6.3μm,清除油污、铁屑等。
3、磁粉无损检测
3.1.1焊接接头及热影响区受检部位(焊缝内外壁两侧80mm)应清除焊疤、飞溅物、氧化皮、
焊渣、锈蚀物等,见金属光泽。
3.1.2机加工件:检测表面粗糙度小于25μm,清除油污、铁屑等。
4、渗透无损检测
3.2.1同3.1.1条
3.2.2角焊缝渗透无损检测时,焊接接头应修磨。
3.2.3机加工件:检测表面粗糙度小于12.5μm,清除油污、铁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