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光源在皮肤医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医用LED发展与应用

医用LED发展与应用

医用LED发展与应用近年来,LED 凭借其优良特性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尤其在诊断和治疗方面的应用,使疾病的无创诊断和治疗有了新的突破。

激光技术的出现实现了光疗应用的突破,医学研究发现,一定强度的激光照射可以引起人体组织的生物效应,对皮肤病、心脑血管病等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激光治疗器价格较高,导致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这使其临床的应用推广遇到阻碍[3]。

针对此问题,LED 凭借显著优势,引起人们对其在光疗领域应用的关注,并加大了LED 作为无创激光治疗的替代光源相关技术的研究,LED 光疗技术得以迅速发展,应用逐渐广泛。

LED 在医疗中的应用及前景在医疗领域中,LED 在治疗、诊断或辅助医疗设备等方面均展现出优越的性能。

其中,辅助医疗方面,LED 主要作照明使用,比如医用头灯、窥测照明灯和手术无影灯等等。

以手术无影灯为例,过去很长时间里,手术室内的手术照明灯采用的是卤素灯泡,而用卤素灯泡作为手术光源存在诸多缺陷,主要有发热高、光效低,易造成人的视觉疲劳等,用LED 作为手术无影灯时,可以很好地补充以上缺陷,通过调节色温大大缓解医生长时间工作造成的视觉疲劳。

诊断应用方面,LED 窥测灯在胃镜检测时,可以使人们很好的探测到肠胃的状况,并且小功率LED 发热低,可以增加体内探测时间。

LED 配合荧光诊断方法对癌症的早期诊断具有重大意义,LED 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荧光显微镜的稳定性和便捷性。

在治疗领域,LED 光疗是一种创造性应用,目前,LED 在皮肤炎症的治疗和美容方面应用较为广泛,例如痤疮、皮炎等,可通过医用的LED 光疗设备对皮肤进行照射,使皮肤得以治疗和修复。

LED 波长范围广,在光疗领域,常用的主要有红光、蓝光、蓝紫光和黄光等。

随着医学病理研究的深入,以及医疗设备的创新发展,光疗设备的种类日益增多,LED 在医疗中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LED 光疗研究和应用趋向于多样化,便携式可穿戴的LED 光疗设备成为当前的迫切需求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led红光在皮肤科的应用文献

led红光在皮肤科的应用文献

led红光在皮肤科的应用文献LED红光在皮肤科的应用LED(Light Emitting Diode)红光是一种目前在皮肤科领域广泛应用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

它通过照射皮肤表面,利用红光的特殊波长和能量,对皮肤进行治疗和改善。

本文将介绍LED红光在皮肤科的应用,包括其原理、疗效和安全性等方面的内容。

LED红光的原理是利用特定波长的红光能够渗透皮肤表面,被皮肤中的色素、血管和组织吸收。

红光的波长通常在600-700纳米范围内,这个波长的光能够刺激细胞产生ATP(三磷酸腺苷),从而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和修复。

此外,红光还可以促进胶原蛋白的合成,增加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度。

在皮肤科领域,LED红光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皮肤问题,如痤疮、疤痕、色斑、皮肤衰老等。

研究表明,LED红光照射可以减少痤疮病变区的炎症反应,抑制皮脂腺的分泌,从而改善痤疮的症状。

此外,LED红光还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减少疤痕的形成。

对于色斑和皮肤衰老问题,LED红光可以减少黑色素的沉着,促进黑色素的分解和排出,改善皮肤的肤色不均和细纹问题。

LED红光治疗的优势在于非侵入性、无创伤和无副作用。

相比于传统的激光治疗,LED红光不会破坏皮肤组织,不会导致疼痛和不适感。

此外,LED红光治疗还可以与其他治疗方法相结合,如化学治疗、光动力疗法等,增强治疗效果。

然而,LED红光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LED红光治疗在临床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许多皮肤科诊所和美容院都配备了LED红光治疗仪器,用于各种皮肤问题的治疗和改善。

此外,一些研究机构也在进行相关研究,探索LED红光的更多应用领域和机制。

LED红光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治疗方法,在皮肤科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通过刺激细胞的新陈代谢和修复,改善各种皮肤问题,如痤疮、疤痕、色斑和皮肤衰老等。

LED红光治疗具有非侵入性、无创伤和无副作用的优势,但其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验证。

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LED红光在皮肤科领域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并为皮肤问题的治疗和改善带来更好的效果。

LED黄光治疗面部皮炎疗效观察

LED黄光治疗面部皮炎疗效观察

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
本研究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倚,需要进一步扩大样本量以验证结论。
未对不同严重程度面部皮炎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细致分析,未来可对此进行深入研 究。
可以进一步探讨LED黄光治疗的机制及最佳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观察指标及数据收集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变化,包括红 斑、瘙痒、水肿等症状的改善情况。
VS
数据收集
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基本信息 ,以及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情况。
CHAPTER 04
研究结果
治疗效果比较
治愈率
LED黄光照射组治愈率为XX%,高于对照组的XX%。
有效率
LED黄光照射组有效率为XX%,高于对照组的XX%。
led黄光治疗面部皮炎 疗效观察
2023-11-08
目录
• 引言 • 文献综述 • 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研究背景和意义
LED黄光疗法是一种新型的非侵 入性光学疗法,近年来在皮肤科
领域逐渐得到应用。
面部皮炎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炎症 疾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困扰和
LED黄光治疗面部皮炎的临床应用
病例选择
选择轻、中度面部皮炎患者,年龄在18-60岁之间,病程 在1个月以上。排除标准包括妊娠期、哺乳期、患有严重 系统性疾病等患者。
治疗方法
采用LED黄光照射治疗,每周照射3次,每次照射时间为 20分钟。同时配合外用保湿剂和抗炎药物。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的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包括红斑、瘙 痒、灼热感等。同时记录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的症状。
LED黄光治疗面部皮炎的适用范围与限制

LED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LED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

LED在医疗领域中的应用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发光二极管(LED)在动物模型及临床医学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包括LED应用在动物细胞和人体组织细胞的研究、LED应用在动物模型的研究以及LED在临床治疗方面的实验研究。

展望LED在临床治疗方面应用的前景。

【关键词】LED 光疗细胞动物临床发光二极管(1ight emitting diode,LED)驱动电路易于控制,使用寿命长,价格低廉。

随着半导体技术的不断发展, LED在发光强度、峰值波长、半波带宽等参数性能上有很大提高。

现阶段单个LED的光效果已经超过1001mW;峰值波长越来越稳定,半波带宽更窄,单色性能好;方向性好;覆盖波长从紫外到红外,几乎可以找到任意波长的单色LED。

这些特性为LED应用于医疗领域提供了技术基础。

本文对LED在医疗领域已做的工作进行总结,展望LED在生物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前景。

1 LED对动物组织细胞影响的研究Whelan等用不同波长和照射剂量的LED对体外培养的细胞进行照射,如对人的正常上皮细胞用688nm的LED,以4J/cm2 剂量进行照射后,测其细胞繁殖比对照组增长55%~71%。

Whelan从Sprague Dawley小鼠皮中提取的成纤维细胞,用670nm 的LED以4J/cm2 的剂量进行照射,从小鼠骨中提取成骨细胞(MC3T3-E1),分别用670nm、728nm和880nm的LED以4J/cm2 的剂量进行照射,在照射后第2天开始分别测定成纤维细胞及成骨细胞中的DNA合成比对照组增加的百分率,发现LED照射后的细胞中DNA合成增加的百分率明显提高,并且以第2天的百分率增加为著。

刘江等采用不同浓度的辛伐他汀培养小鼠骨骼肌C2C12细胞,然后用强度不等的红色LED[波长(640±15)nm]照射2d,15 min/d。

用甲基噻唑基四唑比色法评价细胞增殖。

结果发现辛伐他汀浓度为2.0×10-5mol/L的实验组C2C12细胞的增殖作用受抑制,而这种抑制作用可以被红色LED的光生物调节作用所拮抗[1]。

医学知识一LED光疗医用照明分析

医学知识一LED光疗医用照明分析
第十六页,共十六页。
5、环保: 不含铅、汞等污染元素,对环境没有任何污染。
第四页,共十六页。
二 LED的特点
6、平安:耐冲击,抗雷力强,无紫外线〔UV〕和红外线〔IR 〕辐射。无灯丝及玻璃外壳,没有传统灯管碎裂问题,对人体 无伤害、无辐射。低热电压下工作,平安可靠。
7、通用:宽电压范围,85V~ 264VAC全电压范围恒流, 保证寿命及亮度不受电压波动影响。采用PWM恒流技术, 效率高,热量低,恒流精度高。
这个晶片的时候,电子就会被推向P区,在P区里电子跟空穴复
合,然后就会以光子的形式发出能量,这就是LED灯发光的原
理。而光的波长也就是光的颜色,是由形成P-N结的材料决定
的。
第三页,共十六页。
二 LED的特点
1、节能: 白光LED的能耗仅为白炽灯的1/10,节能灯的 1/4.比传统白炽灯节电80%以上,相同功率下亮度是白炽 灯的10倍。
LED---医疗领域未来之光
AINA
第一页,共十六页。
1 什么是LED 2 LED的特点
3 医用LED的运用 4 诶茵诶LED的特点
第二页,共十六页。
一 什么是LED
LED 是英文 light emitting diode 〔发光二极管〕的缩
写,是一种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
第十四页,共十六页。
不妥之处,敬请教正!
谢谢大家!
第十五页,共十六页。
内容总结
LED---医疗领域未来之光。而光的波长也就是光的颜色,是由形成P-N结的材料决定的。3、稳定: 可以工作在高速状态.普通灯如果频繁的启动或关断灯丝就会发黑很快的坏掉.纯直流工作,消除了传 统光源频闪引起的视觉疲劳。红光能让细胞的活性提高,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使皮肤大量分泌胶原 蛋白与纤维组织来自身填充。可见在医疗领域家用LED光源设备运用需求十分迫切,也是降低患者医疗 负担的有效途径之一。谢谢大家

UV LED在皮肤科的应用

UV LED在皮肤科的应用

UV LED在皮肤科的应用近年来,紫外(UV)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diode,LED)相关技术突飞猛进,已可满足特定波段的UVB、UVA在临床上的应用。

特别是LED较传统荧光灯管、灯泡等在光源寿命以及环保性能等方面的显著优势,引起皮肤科医生和设备制造商的广泛关注。

UVALED的相关研究2009年Inada等[1]对比了LED与灯泡两种UVA1光源照射对JurkatT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显示,两种光源所引起的细胞凋亡和坏死比率相同。

2012年Inada等[2]进一步对比了LED与灯泡两种UVA1光源的治疗相关参数,包括耗电量、达到稳定输出时照射范围内的强度均一性、达到标称照射强度所需时间,以及输出强度的稳定性等。

结果显示,LED在上述特性上均明显优于灯泡设备:LED的能量消耗仅为灯泡设备的1/3;设备启动后,灯泡设备达到稳定的强度输出需1min,而LED设备仅需几秒。

在1h的照射过程中,LED的输出保持稳定,而灯泡处于持续波动状态。

此外,研究者采用10、20、30mW/cm2的照射强度,分别以12、24、36J/cm2的剂量照射小鼠,观察照射过程中LED和灯泡组小鼠体内和体表温度以及JurkatT细胞凋亡的情况。

完成36J/cm2剂量照射时,小鼠体表温度LED组升高3~4℃,灯泡组升高8~10℃,但体内温度两组间没有明显差异。

研究过程中,灯泡组30mW/cm2照射18min时,体表温度达到了60℃,终止实验。

两种光源在10J/cm2、20J/cm2、30J/cm2三种不同照射剂量下,均诱导了JurkatT细胞的凋亡,UVA1灯泡组的细胞凋亡比例较LED组高3%。

研究者指出,基于UVA1LED与灯泡类传统光源照射所发生的生物学效应基本相同,UVA1LED可用于目前使用UVA1灯泡类设备治疗的所有适应证。

同时,因LED较传统光源在输出稳定性、对体表温度影响以及环保等方面更优的光源特性,是未来UVA1治疗设备的发展趋势。

皮肤科详解红蓝光治疗仪

皮肤科详解红蓝光治疗仪

红蓝光治疗仪新一代红蓝光皮肤美容治疗仪采用大功率LED发光光源可输出红光蓝光及混合光,是皮肤病患者的福星。

红光作用于激活人体自身的代谢机能,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效应。

红光照射治疗时,光子能量被细胞线粒体大量吸收,产生一系列的光化学反应,使线粒体中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多种酶的活性得到激发,促进ATP的利用和蛋白质的合成,从而促进细胞新陈代谢,提高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改善微循环和局部营养,加速肉芽组织生长、创面愈合。

与药物治疗、激光、紫外线、超声波及一切热作用的(如红外线、微波等)治疗完全不同,对生物体有益无害,无毒副作用,不与治疗药物干扰,患者无不适感,安全可靠。

蓝光作用于靶细胞,产生显著的杀灭痤疮丙酸杆菌作用,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是痤疮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用高功率的蓝光照射治疗,光子能量被痤疮丙酸杆菌大量吸收,并激活细菌内源生成的光敏剂卟啉,经过光化学反应转换成毒性单态氧,迅速杀死痤疮丙酸杆菌,从根本上消除痤疮的致病因素。

蓝光结合高能红光照射治疗,可以减少炎症的产生、显著促进炎症的康复,同时减轻了与痤疮损害有关的红斑反应,减少了痤疮疤痕的形成。

另外,混合光照射治疗,可以明显促进皮肤胶原蛋白的生产,使痤疮损伤部位皮肤恢复平滑。

产品特点:★大光功率密度,以达到和超越人体治疗生理阈值★大面积的有效治疗光斑,以满足多种临床治疗需要★有效穿透皮下组织进行深层疾患治疗稳定、可靠的整机性能★光刺激、光热、压强、电磁及化学效应更为充分,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LED红蓝光(三合一)真正地实现了光功率密度,有效治疗面积及有效治疗深度的完美结合,在临床上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1、红蓝光组合照射治疗痤疮。

2、配合光敏剂治疗皮肤癌、尖锐湿疣等恶性疾病。

3、红光照射治疗各种皮肤溃疡、带状疱疹、各种天疱疮、大疱性类天疱疮、各种皮炎、湿疹、药疹、疖、痈、丹毒、毛囊炎、手足癣等皮肤病。

4、红光照射治疗临床各种复杂难以愈合的创面,包括糖尿病创面治疗、创伤创面治疗、骨痂愈合、外科溃疡、褥疮、瘘口、术后伤口治疗等。

LED彩光动力治疗仪(皮肤美容

LED彩光动力治疗仪(皮肤美容

LED彩光动力治疗仪
皮肤美容
LED冷光又称冷激光,是一种纯度很高的窄光谱单色光,和激光、强脉冲光(IPL)相比,具有安全性高的特点。

应用光动力原理,625nm的红光可以被纤维细胞充分吸收,增强细胞活性,修复受损细胞,促进胶原蛋白的生成,使皮肤变得平滑。

同时LED红光,结合不同浓度的光敏剂在祛除色素沉着、减少阳光损害也可以获得很好的疗效。

治疗原理
LED美容治疗系统采用基因芯片LED,纯度超过99% 的窄谱红、蓝、黄、绿光源(已被NAALT北美镭射治疗协会推广、FDA认证)。

利用基因生物波光源,快速有效的作用于皮下组织,被细胞的线粒体吸收,产生最高效率的光化学生物反应—酶促反应,让细胞活性提高,促进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加白血球的噬菌能力,同时有效的抑制了酪氨酶的活性和生成量,阻止制造黑色素讯息的传递,进而导致黑色素无法形成,从根本上阻断黑色素的产生,达到快速修复及彻底祛斑的功效。

光动力美容的应用
红光(640nm):促进新陈代谢,加速血液循环,改善皮肤湿润度,增加肌肤胶原蛋白、增强肌肤弹性、抚平细小皱纹。

适应范围:抗衰老、美白、嫩肤、使肌肤滋润光泽、细嫩;修复祛皱;修复创面、治疗敏感性肤质;生发、改善毛囊衰退性脱发;改善贫血、气喘及心肺功能;舒缓疲劳、改善睡眠放松心情。

蓝光(470nm):杀菌、净化肌肤、活化细胞、促进蛋白与骨胶原合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减轻炎症
已经有系列的研究表明LED具有抗炎的作用。

研究发现635nm的LED光可以抑制牙龈的成纤维细胞释放炎症介质——前列腺环素E2(PGE2),从而减轻牙龈的炎症反应。

在脉冲
染料激光治疗皮肤光老化前如果采用LED光源提前照射,可以减轻染料激光引起的皮肤红斑、肿胀和疼痛等不适。

在乳腺癌患者的放射治疗前采用LED光源提前照射可以减轻放疗的副作用。

5.疤痕的预防
瘢痕疙瘩是临床上影响美容而且治疗困难的一种皮肤疾患,是皮肤损伤后结缔组织过度增生所引起。

患者往往具有瘢痕体质。

在临床上开始为小而坚硬的红色丘疹,缓慢增大,产生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性瘢痕,高出皮面,呈蟹足状向外伸展,皮肤光滑、发亮,可伴有疼痛、瘙痒等不适。

临床治疗困难、疗效不理想。

有研究发现LED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疼痛、瘙痒等不适感,使瘢痕变平,同时具有无创的优点。

6.其他作用
此外,LED还可作为一种不含紫外线的光疗仪器、用于光动力疗法、治疗脱发、减轻
紫外线照射后的皮肤损伤等等。

总之,LED作为一种新型的光源已经被逐步应用到皮肤医学中,随着对LED灯具的不
断创新以及医学上对于LED生物效应的机理研究,LED在皮肤医学上的应用将具有不可限量的前景。

同时LED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作为家庭医疗设备而被人们更为广泛的使用。

(全文来源自《半导体照明》杂志2011年8月刊编辑:maysoong)
参考文献
[1] Daniel Barolet, MD.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s) in Dermatology. Semin Cutan Med Surg 27:227-238.
[2] Trelles MA. Phototherapy in anti-aging and its photobiologic basics: a new approach to skin rejuvenation. J Cosmet Dermatol. 2006;5(1):87-91.
[3] Goldman MP, Weiss RA, Weiss MA. Intense pulsed light as a nonablative approach to photoaging. Dermatol Surg. 2005;31(9 Pt 2):1179-87.
[4] Weiss RA, McDaniel DH, Geronemus R, et al: Clinical trial of a novel
non-thermal LED array for reversal of photoaging: Clinical, histologic, and surface profilometric results. Lasers Surg Med 36:85-91, 2005
[5] Lee SY, Park KH, Choi JW, et al: A prospective,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double-blinded, and split-face clinical study on LED phototherapy for skin rejuvenation: Clinical, profilometric, histologic, ultrastructural, and biochemical evaluations and comparison of three different treatment settings. J Photochem Photobiol B 27:51-67, 2007
[6] Al-Watban FA: The comparison of effects between pulsed and CW lasers on wound healing. J Clin Laser Med Surg 22:15-18, 2004
[7] Lim W, Lee S, Kim I, et al: The anti-inflammatory mechanism of 635 nm light-emitting-diode irradiation compared with existing COX inhibitors. Lasers Surg Med 39:614-621, 2007
[8] Uitto J: IL-6 signaling pathway in keloids: a target for pharmacologic intervention? J Invest Dermatol 127:6-8, 2007
[9] Ghazizadeh M, Tosa M, Shimizu H, et al: Functional implications of the IL-6 signaling pathway in keloid pathogenesis. J Invest Dermatol 127:98-110, 2007
[10] Barolet D, Boucher A: Pre-PDT use of radiant IR LED exposure as skin preparation to enhance cystic acne treatment outcome, Lasers Surg Med 20:73, 200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