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中央空调能耗与管理系统
中央空调运行节能控制系统全

中央空调运行节能控制系统中央空调系统是具有系统强惯性、大滞后等特点,其过程要素之间存在着严重的非线性、大滞后及强耦合关系。
对这样的系统,无论用经典的PID控制,还是现代控制理论的各种算法,都很难实现较好的控制效果。
中央空调运行节能控制系统(KT-CCS),是针对各类中央空调系统而研发的综合节能治理系统。
该系统以计算机、P1C.变频器、传感器等硬件为核心,集成了闭环控制技术、PID运算、模糊技术和人机整合技术,以中央空调系统主机变负荷运行为基点,对冷冻水循环、冷却水循环、冷却塔及新风处理等系统进行全面的优化调节,使中央空调系统运行在***佳状态,从而节省大量电能。
一、中央空调运行节能控制系统(KT-CCS)的组成中央空调运行节能控制系统(KT-CCS)由中央空调主机调节、冷冻水调节、冷却水调节、新风调节、数据采集等子系统组成。
通过对中央空调系统运行参数的监测,结合室温和末端温度的变化,控制中央空调系统变负荷运行,达到保证制冷(热)质量、降低电能消耗的目的。
二、中央空调主机(冷水机组)调节子系统中央空调主机压缩机按照其额定制冷量和制冷效率,一般的额定输入功率从IOOkW到IOOOkW e冷水机组的目的是产生低温(7℃)的冷冻水,所以供(出)水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机组的负荷。
而末端空气处理机启动的多少也会影响冷冻水的回水温度。
对于压缩机单机容量和台数已确定的中央空调机组,按照便于能量调节和适应制冷(热)对象的工况变化等因素进行制冷(热)功率输出调节,是中央空调主机节能的关键。
KT-CCS的空调主机调节,由下列方法实现:(1)在制冷(热)机组的冷量调节中,引入变频变容量调节技术。
(2)采用先进的制冷剂流量控制技术,精确控制蒸发温度。
(3)对于主机自身没有冷量调节功能的制冷(热)机组,采取多台压缩机分级制冷(热)和变频变容量调节技术。
(4)对于大型制冷(热)机组一般都具有冷量调节装置,制冷(热)机组的制冷(热)量可随冷负荷的要求而变化。
基于大数据分析中央空调能耗管理系统及使用方法与设计方案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中央空调能耗管理系统,可对空调的电流数据、电压数据和用电量统计数据进行采集,可对中央空调所在空间室内温湿度和室外温湿度数据进行监测,可对中央空调所在室内进行视频监测和人体红外感应监测,可对系统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可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可提供温湿度调节方案,可对中央空调长期数据进行储存,可对中央空调进行温湿度调节,进行供电管理,可对设备功率进行调节,可对系统进行控制,查看中央空调电流数据、电压数据和用电量数据的实时数据和长期数据,可为中央空调的改进提供数据基础;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中央空调能耗管理系统使用方法,操作方便快捷,便于推广。
权利要求书1.一种基于大数据分析中央空调能耗管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1)、数据监测模块(2)、数据库(3)、云平台(4)、空调管理模块(5)、警示模块(6)和智能终端(7),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所述数据监测模块(2)、所述数据库(3)、所述空调管理模块(5)和所述智能终端(7)的输出端均分别与所述云平台(4)的输入端连接,所述云平台(4)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所述数据监测单元(2)、所述数据库(3)、所述空调管理模块(5)、所述警示模块(6)和所述智能终端(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库(3)的输出端与所述智能终端(7)的输入端连接,所述数据监测模块(2)和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均分别与所述空调管理模块(5)连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1)包括电流采集单元(8)、电压采集单元(9)和电量统计单元(10),所述数据监测模块(2)包括温度监测单元(11)、湿度监测单元(12)、运行监测单元(13)、视频监测单元(14)和人体红外感应单元(15),所述云平台(4)包括中央处理单元(16)、信息收发单元(17)和存储单元(18),所述空调管理模块(5)包括供电管理单元(19)、温度调节单元(20)、湿度调节单元(21)、通风调节单元(22)和功率调节单元(23),所述智能终端(7)包括显示单元(24)和输入单元(25)。
能源消耗监测与管理系统

能源消耗监测与管理系统
1. 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球各国相关部门和企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在当前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背景下。
2. 随着能源消耗监测与管理系统的广泛应用,企业可以更加直
观地了解能源使用情况,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进行节能降耗。
3. 能源消耗监测与管理系统通过实时监测能源消耗数据,帮助
企业发现能源浪费和潜在节能空间,为企业节约能源成本提供有效支持。
4. 除了监测和管理能源消耗,一些系统还可以提供能源分析和
预测功能,帮助企业更好地制定能源管理策略。
5. 能源消耗监测与管理系统的引入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推动了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6. 在制造业中,能源消耗监测与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企业优化生
产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7. 在建筑业中,能源消耗监测与管理系统可以帮助建筑物提高
能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8. 在交通运输领域,能源消耗监测与管理系统可以帮助监测车
辆燃料消耗情况,优化行驶路线,降低碳排放。
9. 由于能源消耗监测与管理系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相关企业
和相关部门部门也在加大投入,不断完善系统功能和性能。
10.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能源消耗监测与管理系
统将更加智能化、精细化,为节能减排事业发挥更大作用。
论中央空调系统技术节能与管理节能

论中央空调系统技术节能与管理节能在现代建筑中中央空调消耗的能源大约占建筑能耗总量的二分之一,尤其是酒店、写字楼等商用建筑中中央空调的能耗占比更是超过60%。
因此,如何有效降低中央空调的能源消耗成为业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
研发更加先进的中央空调节能技术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途径。
标签:中央空调系统;技术节能;管理节能1 中央空调系统的构成1.1 压缩机部分这是整个中央空调系统的核心,也是空调系统运行的动力。
根据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可分为容积型和速度型两种。
在改造时可根据压缩机的具体情况进行。
如果是容积型压缩机,可通过对运动机构的改造,以减少压缩室容积,从而提高压缩的整体运行功能。
1.2 冷凝器冷凝器的作用是将压缩机排出的高压的制冷剂,通过热蒸汽冷却形成液体或气液混合物,再由水或空气介质放出热能或冷气。
冷凝器按其冷却介质和冷却的方式,可分为水冷式、气冷式、水和气混合冷却式三种类型。
在改造时可根据情况而定。
1.3 蒸发器蒸发器的作用是利用液态低温制冷剂在低压下易蒸发,转变为蒸气并吸收被冷却介质的热量,达到制冷目的。
2 中央空调节能的意义我国幅员辽阔,全国各地之间的温度也存在较大的差别,特别是一些地区到了冬季后,气温非常低,如东北。
而到了夏天部分地區的气温却又非常高,如重庆、南昌等,都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困扰。
为此,中央空调的安装和使用就显得十分必要,其应用能很好地解决极端气候环境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并能为其提供轻松舒服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然而在享受其带来的好处的同时,中央空调的使用却引发了严重的资源消耗问题,尤其是不正确的安装等。
因此,在中央空调安装工程过程中,科学的安装方法和践行节能理念才可以最大地限度确保其正常运行,减少电能的损耗,杜绝资源浪费的现象,有利于保护我国自然环境,实现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中央空调系统技术节能与管理节能3.1 中央空调系统节能诊断方法(1)系统是否具备完善的监测、管理手段,其状态是否可以进行即时监控。
中央空调节能自控管理系统

中央空调节能自控管理系统
一、背景
长期以来,随着中央空调在公共建筑中的普及应用,所产生的“高能耗”带来的负担也日益加剧。
据统计,建筑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3,其中最大的能耗就是由中央空调系统产生的。
这与国家所倡导的美丽中国、节能低碳、绿色环保等趋势显得格格不入。
以一座每天总耗电量高达数千度的商务大楼为例,其中有接近40%到50%的电量是被中央空调系统消耗掉的。
因此,如何实现中央空调的节能控制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现状
目前市场上做空调节能自控的厂家多为机房自控,将末端与机房连接起来的只有郑州春泉暖通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郑州春泉是“当量能量计费方法”的奠基人,空调末端的数据可实时采集,瘵末端需要的能量传递到机房中心,改变了从“送多少用多少”或是“送不出去了再不送”到“用多少送多少”的局面,有效地解决了能源的浪费问题。
三、原理
郑州春泉节能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中央空调节能自控管理系统”就是针对传统中央空调系统运行中存在大量能耗问题而研发的高科技产品,由中央空调末端能耗监控系统和能源中心集中监控系统两个子系统组成,利用中央空调末端能耗检测系统的实时数据和能源中心设备的运行特性,采用负荷随动的专利技术,在确保中央空调系统安全和舒适的前提下,同步调节中央空调主机能量输出,实现运行能效最大化,降低系统能耗。
四、技术
中央空调节能自控管理系统采用了“实时监测”、“负荷随动”等优势技术,使用现场编辑和就地数字化方法,使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安。
中央空调节能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陈文
( 福建 邮科通信技术有限公 司 , 福州 3 0 0 50 5)
CHENW e n
(ui Y u e o mu ia o T cn lg C .i. u h u30 0 , hn ) Fj n o k C m nct n eh ooy o d, zo 5 0 5 C ia a i L F
o c nrl i c n i o ntr y t a d ea d eh o o yT e i ett nit d c s r es a e t l ic n io igmo i r g f f e t r o dt n aa i mo i s m n lt c n lg .h s r i r u e l g -c l c nr r o dt nn nti os e r et d s ao n o aa e aa i ono
【 bt c]h t saas hp s tt tnf na i odi i m no f e yans t ihb kr no eep g A s atTih i ny t re s aoo er acni n g oir e r s i ye n ea g udf voi r s es le e e n i i c tlr t n u o to n g v g sm t c o d ln
联、 互动和信息共享, 实现 中央空调与外界 的信息交换 。
文章首先介绍 了中央空调 管理 系统在 国内外发展 现状 , 结合 了 B n t AC e 的特点, 出了系统开发的基本设计原 提 则和开发 方法。设计和开发基 于 B n t 中央空调管理 系统 , AC e 的 不仅具有很 强的现 实意义 , 也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
公用工程设计 I
Pb u船 5 1 I
能耗管理系统

能耗管理系统简介能耗管理系统(Energy Management System,简称EMS)是指通过监控、分析和控制能源使用,实现能源高效利用和管理的系统。
能耗管理系统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场景,如家庭、商业建筑、工业设施等,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能源的使用,帮助用户降低能源消耗和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功能特性1. 实时能耗监测能耗管理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和智能电表等设备,实时监测能源的使用情况,包括电力、水、气等能源。
系统可以提供可视化的能源使用图表,以直观的方式展示能耗情况,帮助用户了解自己的能源消耗模式,及时发现异常和变化。
2. 能耗分析与报告能耗管理系统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生成能耗报告和趋势分析图表。
用户可以根据报告和分析结果,了解能源使用的趋势和模式,识别潜在的节能机会。
系统还可以根据设定的阈值,生成能耗异常报警,提醒用户进行相应的控制和调整。
3. 能耗控制与优化能耗管理系统可以通过远程控制和智能调度功能,实现能源的调整和优化。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设置能源的开关时间、温度和亮度等参数,实现能源的灵活调控。
系统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和优化算法,自动调整能源的使用模式,达到最佳的能源利用效率。
4. 能耗统计与管理能耗管理系统可以对不同设备和区域的能耗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
用户可以通过系统查看各个设备和区域的能耗情况,找出高耗能的设备和区域,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改进措施。
系统还可以提供能源预算和能源对比分析,帮助用户控制和管理能源消耗。
应用场景1. 居民能耗管理对于居民来说,能耗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家庭能源使用情况,提供节能建议和优化方案。
比如,系统可以根据居民的作息时间和习惯,自动调整家庭电器的使用时间和功率,避免能源的浪费。
居民还可以通过系统远程监控和控制家庭能源使用,实现家庭能源的合理管理和控制。
2. 商业建筑能耗管理商业建筑通常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对于商业建筑来说,能耗管理系统可以帮助他们实现能源的监测、控制和优化。
2024年中央空调管理规定

2024年中央空调管理规定根据2024年中央空调管理规定,针对中央空调的运营、维护和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促进能源的节约和环保的发展。
以下为该规定的主要内容:一、能源利用效率要求为了提高中央空调的能源利用效率,规定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应达到一定的标准。
具体要求如下:1. 中央空调系统的整体能源利用效率应高于国家标准的要求,以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2. 中央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时段和季节调整运行模式,以降低能源消耗。
二、运营管理要求为了确保中央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规定了以下运营管理要求:1. 中央空调系统应每年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降低能耗。
2. 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以确保其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3. 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记录应及时记录并保存,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评估。
4. 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以提高运行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三、设备维护与更新要求为了保证中央空调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延长其使用寿命,规定以下维护与更新要求:1. 中央空调设备应每年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包括清洁、润滑和检修等,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2. 中央空调设备的维护记录应及时记录并保存,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评估。
3. 中央空调设备的使用寿命到期后应及时更换或更新,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耗。
四、节能技术应用要求为了推动节能技术的应用,规定以下节能技术的应用要求:1. 中央空调系统应采用先进的控制技术,如变频调速、智能控制等,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2. 中央空调系统应采用高效节能的组件和设备,如高效换热器、节能压缩机等,以降低能耗。
3. 中央空调系统应采用节能的建筑设计和设备布置,如合理设置风道、减少冷热桥等,以提高室内舒适度和降低能耗。
五、环境保护要求为了保护环境和减少空气污染,规定以下环境保护要求:1. 中央空调系统的排放应符合国家相关的环境标准,如废气排放、噪音控制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央空调能耗计量与管理系统系统概述及组成本工程采用自动计费系统对建筑内中央空调能耗数据进行采集、运算、综合分析处理,并形成报表自动计费,提高用户的节能意识,降低物业管理成本,提升了物业管理水平。
本系统管理服务器安装于机房或监控中心,通过总线将中央空调计费仪表等集成在一个系统中,从而中央空调的计费实行自动化管理。
系统组成:系统由中央空调计量仪表、中央空调计时温控器、能耗采集设备(如集中器、数据采集器等)、数据传送设备(如信号隔离放大器、路由器等)、通讯线路(如通讯总线、网线)、管理电脑、管理软件等组成。
中央空调能耗计量对象全,不留下任何死角,便于统一管理!1、中央空调计量管理对于使用中央空调的建筑,采用区域能量计量方式,末端温控计量方式:(1)区域能量计量原理和方法用户所消耗的能量是一段时间内供水的流量和供回水的温差的乘积对时间的积分,用流量计测量逐时的流量并用温度传感器测量逐时的供回水温差,将这些数据输入结算控制器计算就能得出用户所用的能量。
能量Q=∫μ*ΔΤ*ΔΜdt能量计量由一个流量计、一对温度传感器、和一个结算控制器组成。
流量计安装在系统的供水管上,并将温度传感器分别装在供、回水管路上。
对于制冷系统和制热系统,均可使用以上方法计量能耗。
中央空调监控系统温湿度控制的分析空调系统结构组成一般包括以下几部分: (1)新风部分 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必须采集部分室外的新鲜空气(即新风),这部分新风必须满足室内工作人员所需要的最小新鲜空气量,因此空调系统的新风取入量决定于空调系统的服务用途和卫生要求。
新风的导入口一般设在周围不受污染影响的地方。
这些新风的导入口和空调系统的新风管道以及新风的滤尘装置(新风空气过滤器)、新风预热器(又称为空调系统的一次加热器)共同组成了空调系统的新风系统。
(2)空气的净化部分 空调系统根据其用途不同,对空气的净化处理方式也不同。
因此,在空调净化系统中有设置一级初效空气过滤器的简单净化系统,也有设置一级初效空气过滤器和一级中效空气过滤器的一般净化系统,另外还有设置一级初效空气过滤器,一级中效空气过滤器和一级高效空气过滤器的三级过滤装置的高净化系统。
(3)空气的热、湿处理部分 对空气进行加热、加湿和降温、去湿,将有关的处理过程组合在一起,称为空调系统的热、湿处理部分。
在对空气进行热、湿处理过程中,采用表面式空气换热器(在表面式换热器内通过热水或水蒸气的称为表面式空气加热器,简称为空气的汽水加热器)。
设置在系统的新风入口,一次回风之前的空气加热器称为空气的一次加热器;设置在降温去湿之后的空气加热器,称为空气的二次加热器;设置在空调房间送风口之前的空气加热器,称为空气的三次加热器。
三次空气加热器主要起调节空调房间内温度的作用,常用的热媒为热水或电加热。
在表面式换热器内通过低温冷水或制冷剂的称为水冷式表面冷却器或直接蒸发式表面冷却器,也有采用喷淋冷水或热水的喷水室,此外也有采用直接喷水蒸汽的处理方法来实现空气的热、湿处理过程。
(4)空气的输送和分配、控制部分 空调系统中的风机和送、回风管道称为空气的输送部分。
风管中的调节风阀、蝶阀、防火阀、启动阀及风口等称为空气的分配、控制部分。
根据空调系统中空气阻力的不同,设置风机的数量也不同,如果空调系统中设置一台风机,该风机既起送风作用,又起回风作用的称为单风机系统;如果空调系统中设置两台风机,一台为送风机,另一台为回风机,则称为双风机系统。
(5)空调系统的冷、热源 空调系统中所使用的冷源一般分为天然冷源和人工冷源。
天然冷源一般指地下深井水,人工冷源一般是指利用人工制冷方式来获得的,它包括蒸汽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以及蒸汽喷射式制冷等多种形式。
现代化的大型建筑中通常都采用集中式空调系统, 这种形式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其工作原理是当环境温度过高时,空调系统通过循环方式把室内的热量带走,以使室内温度维持于一定值。
当循环空气通过风机盘管时,高温空气经过冷却盘管的铝金属先进行热交换,盘管的铝片吸收了空气中的热量,使空气温度降低,然后再将冷冻后的循环空气送入室内。
冷却盘管的冷冻水由冷却机提供,冷却机由压缩机、冷凝器和蒸发器组成。
压缩机把制冷剂压缩,经压缩的制冷剂进入冷凝器,被冷却水冷却后,变成液体,析出的热量由冷却水带走,并在冷却塔里排入大气。
液体制冷剂由冷凝器进入蒸发器进行蒸发吸热,使冷冻水降温,然后冷冻水进入水冷风机盘管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断,把室内热量带走。
当环境温度过低时,需要以热水进入风机盘管,和上述原理一样,空气加热后送入室内。
空气经过冷却后,有水分析出,空气相对湿度减少,变的干燥,所以需增加湿度,这就要加装加湿器,进行喷水或喷蒸汽,对空气进行加湿处理,用这样的湿空气去补充室内水汽量的不足。
3 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3.1 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的内容与被控参数 中央空调系统由空气加热、冷却、加湿、去湿、空气净化、风量调节设备以及空调用冷、热源等设备组成。
这些设备的容量是设计容量,但在日常运行中的实际负荷在大部分时间里是部分负荷,不会达到设计容量。
所以,为了舒适和节能,必须对上述设备进行实时控制,使其实际输出量与实际负荷相适应。
目前,对其容量控制已实现不同程度的自动化,其内容也日渐丰富。
被控参数主要有空气的温度、湿度、压力(压差)以及空气清新度、气流方向等,在冷、热源方面主要是冷、热水温度,蒸汽压力。
有时还需要测量、控制供回水干管的压力差,测量供回水温度以及回水流量等。
在对这些参数进行控制的同时,还要对主要参数进行指示、记录、打印,并监测各机电设备的运行状态及事故状态、报警。
中央空调设备主要具有以下自控系统:风机盘管控制系统、新风机组控制系统、空调机组控制系统、冷冻站控制系统、热交换站控制系统以及有关给排水控制系统等。
3.2 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的功能 (1)创造舒适宜人的生活与工作环境 ·对室内空气的温度、相对湿度、清新度等加以自动控制,保持空气的最佳品质; ·具有防噪音措施(采用低噪音机器设备); ·可以在建筑物自动化系统中开放背景轻音乐等。
通过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能够使人们生活、工作在这种环境中,心情舒畅,从而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而对工艺性空调而言,可提供生产工艺所需的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的条件,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
(2)节约能源 在建筑物的电器设备中,中央空调的能耗是最大的,因此需要对这类电器设备进行节能控制。
中央空调采用自动控制系统后,能够大大节约能源。
(3)创造了安全可靠的生产条件 自动监测与安全系统,使中央空调系统能够正常工作,在发现故障时能及时报警并进行事故处理。
3.3 中央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 图2为一室温的自动控制系统。
它是由恒温室、热水加热器、传感器、调节器、执行器机构和(调节阀)调节机构组成。
其中恒温室和热水加热器组成调节对象(简称对象),所谓调节对象是指被调参数按照给定的规律变化的房间、设备、器械、容器等。
图2所示的室温自动调节系统也可以用图3所示的方块图来表示。
室温就是室内要求的温度参数,在自动调节系统中称为被调参数(或被调量),用θa表示。
在室温调节系统中,被调参数就是对象的输出信号。
被调参数规定的数值称为给定值(或设定值),用θg表示。
室外温度的变化,室内热源的变化,加热器送风温度的变化,以及热水温度的变化等,都会使室内温度发生变化,从而室内温度的实际值与给定值之间产生偏差。
这些引起室内温度偏差的外界因素,在调节系统中称为干扰(或称为扰动),用f表示。
在该系统中,导致室温变化的另一个因素是加热器内热水流量的变化,这一变化往往是热水温度或热水流量的变化引起的,热水流量的变化是由于控制系统的执行机构—调节阀的开度变化所引起的,是自动调节系统用于补偿干扰的作用使被调量保持在给定值上的调节参数,或称调节量q。
调节量q和干扰f对对象的作用方向是相反的。
4 中央空调系统控制中存在的问题 4.1 被控对象的特点 空调系统中的控制对象多属热工对象,从控制角度分析,具有以下特点[3]: (1)多干扰性 例如,通过窗户进来的太阳辐射热是时间的函数,受气象条件的影响;室外空气温度通过围护结构对室温产生影响;通过门、窗、建筑缝隙侵入的室外空气对室温产生影响;为了换气(或保持室内一定正压)所采用的新风,其温度变化对室温有直接影响。
此外,电加热器(空气加热器)电源电压的波动以及热水加热器热水压力、温度、蒸汽压力的波动等,都将影响室温。
如此多的干扰,使空调负荷在较大范围内变化,而它们进入系统的位置、形式、幅值大小和频繁程度等,均随建筑的构造(建筑热工性能)、用途的不同而异,更与空调技术本身有关。
在设计空调系统时应考虑到尽量减少干扰或采取抗干扰措施。
因此,可以说空调工程是建立在建筑热工、空调技术和自控技术基础上的一种综合工程技术。
(2)多工况性 空调技术中对空气的处理过程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一年中,至少要分为冬季、过渡季和夏季。
近年来,由于集散型系统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为多工况的空调应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由于空调运行制度的多样化,使运行管理和自动控制设备趋于复杂。
因此,要求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包括节能技术措施在内的设计要求进行操作和维护,不得随意改变运行程序和拆改系统中的设备。
(3)温、湿度相关性 描述空气状态的两个主要参数为温度和湿度,它们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两个变量。
当相对湿度发生变化时会引起加湿(或减湿)动作,其结果将引起室温波动;而室温变化时,使室内空气中水蒸气的饱和压力变化,在绝对含湿量不变的情况下,就直接改变了相对湿度(温度增高相对湿度减少,温度降低相对湿度增加)。
这种相对关联着的参数称为相关参数。
显然,在对温、湿度都有要求的空调系统中,组成自控系统时应充分注意这一特性。
4.2 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中央空调系统主要采用的控制方式是pid控制,即采用测温元件(温感器)+pid温度调节器+电动二通调节阀的pid调节方式。
夏季调节表冷器冷水管上的电动调节阀,冬季调节加热器热水管上的电动调节阀,由调节阀的开度大小实现冷(热)水量的调节,达到温度控制的目的。
为方便管理,简化控制过程,把温度传感器设于空调机组的总回风管道中,由于回风温度与室温有所差别,其回风控制的温度设定值,在夏季应比要求的室温高(0.5~1.0)℃,在冬季应比要求的室温低(0.5~1.0)℃。
pid调节的实质就是根据输入的偏差值,按比例、积分、微分的函数关系进行运算,将其运算结果用于控制输出。
现场监控站监测空调机组的工作状态对象有:过滤器阻塞(压力差),过滤器阻塞时报警,以了解过滤器是否需要更换;调节冷热水阀门的开度,以达到调节室内温度的目的;送风机与回风机启/停;调节新风、回风与排风阀的开度,改变新风、回风比例,在保证卫生度要求下降低能耗,以节约运行费用;检测回风机和送风机两侧的压差,以便得知风机的工作状态;检测新风、回风与送风的温度、湿度,由于回风能近似反映被调对象的平均状态,故以回风温湿度为控制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