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初步认识一

合集下载

图形的初步认识

图形的初步认识

正视图
左视图 4.2.6
首页
俯视图
例2 画出如图4.2.7所示四 棱锥的三视图。
4.2.7
解:四棱锥的三视图如图 4.2.8: 正 视 图 左 视 图 4.2.8 俯 视 图
首页
Φ
(高)
圆锥
Φ
例5.画出如图所示的球体的三视图。



球体
六棱锥的三视图
六棱锥 小结:若相邻的两平面的相 交,表面的交线是它们的分 界线,在三视图中,分界线 和可见轮廓线都用实线画出。
三 例题示范,具体运用
例1.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你能说出它是什么立体图形吗?
四棱锥
正视图
左 视 图
俯视图
例2.你能根据下面的三视图画出它的原立体图形吗?
正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原图形
正方体
长方体
三棱柱
四棱锥 三棱柱
五棱锥
归纳:正方体 的表面展开图 有以下11种。你能看 出有什么规律吗?
一 四 一 型
锥体类
(只有一个底面)
三棱锥 四棱锥 五棱锥

圆锥体 球体
(由曲面构成)
球体类
(台体类)
(两底形状相同,大小不等,互相平行)
• 2、多面体的概念:如果一个立体图形的每 一个面积都是平的,则称之为多面体,如 棱柱和棱锥. • 3、欧拉公式 • 多面体是由平的面围成的,每一个多 面体具有的顶点数( V)、棱数(E)和面 数(F),满足关系式:顶点数(V)+面 数(F)-棱数(E)=2.
二 三 一 型
阶 梯 型
图形的初步认识
(一)、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 我们生活在三维的世界中,随时随地看 到的和接触到的物体都是立体的。有些物 体,像石头、植物等呈现出极不规则的奇 形怪状,同时也有许多物体具有较为规则 的形状。我们研究的是具有较为规则形状 的物体,如柱体、锥体、球体等。

《图形认识初步》知识点

《图形认识初步》知识点

《图形认识初步》1、几何图形:我们把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叫做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1)平面图形: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如直线、三角形等。

(2)立体图形: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如圆柱体。

2、常见的立体图形(1)柱体:A 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互相平行,由这些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B 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围绕它旋转一周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集合体叫做圆柱。

(2)椎体:A 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B 圆锥—以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围成的几何体叫做圆锥。

(3)球体:半圆以它的直径为旋转轴,旋转一周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球体。

(4)多面体:围成棱柱和棱锥的面都是平的面,想这样的立体图形叫做多面体。

3、 常见的平面图形(1)多边形:由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叫做多边形。

多边形中三角形是最基本的图形。

(2)圆:一条线段绕它的端点旋转一周而形成的图形。

(3)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围成的图形叫做扇形。

4、 从不同方向观察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不同方向看一个物体,然后描出三张所看到的图(分别叫做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这样就可以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

例题:1、如图是一些小正方体所搭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请画出这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主视图 左视图例题:2、下列左图表示一个由相同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块的个数,则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为 ( )5、 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有些立体图形是有一些平面图形围成的,把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后在平面上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称为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及线段习题

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及线段习题

⎧⎨⎩⎧⎨⎩图形的初步认识一、本章的知识构造图一、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1、几何图形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2、几何体的三视图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俯视图---------------从上面看〔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根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现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1〕几何图形的组成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根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例1 〔1〕如图1所示,上面是一些具体的物体,下面是一些立体图形,试找出与下面立体图形相类似的物体。

〔2〕如图2所示,写出图中各立体图形的名称。

图1图2解:〔1〕①与d类似,②与c类似,③与a类似,④与b类似。

〔2〕①圆柱,②五棱柱,③四棱锥,④长方体,⑤五棱锥。

例2 如图3所示,讲台上放着一本书,书上放着一个粉笔盒,指出右边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左边立体图形的哪个视图。

图3解:〔1〕左视图,〔2〕俯视图,〔3〕正视图练习1.以下图是一个由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由上而看得到的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那么从正面看它的视图为〔〕3.如图,下面三个正方体的六个面按一样规律涂有红、黄、蓝、白、黑、绿六种颜色,那么涂黄色、白色、红色的对面分别是〔〕A.蓝、绿、黑 B.绿、蓝、黑 C.绿、黑、蓝 D .蓝、黑、绿4.假设如下平面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之和为5,求x+y+z的值。

5.一个物体从不同方向看的视图如下,画出该物体的立体图形。

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图形的初步认识(一)》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图形的初步认识(一)》教案及反思

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图形的初步认识(一)》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图形的初步认识(一)》是苏教版(2024)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的内容。

本课程旨在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基本的平面图形,包括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这部分教材主要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

通过观察、比较和操作活动,学生将学会辨识这些基本图形,并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同时引导学生认识这些图形的特征,为后续学习几何知识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正确识别并命名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

2.让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从不同的图形中挑选出指定的图形,并能描述这些图形的基本特征。

2.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经历认识图形的过程。

3.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这些图形,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激发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空间想象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形状特征,能够正确辨认和区分这些图形。

2.识别并描述圆形、正方形、长方形和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1.区别不同形状的图形,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理解它们的相似性和差异性。

四、学情评估:一年级的学生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对直观的事物比较感兴趣。

但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有限。

他们喜欢通过具体的操作和游戏来学习新知识;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立体图形,但对这些图形的特征还没有系统的认识。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认识图形的特征。

第四单元 图形的初步认识

第四单元 图形的初步认识

第四章 图形初步认识第一课时 图形初步认识一、知识归纳1、几何图形: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

如: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叫做立体图形。

如:[1]下列物体与哪种立体图形相类似?请用直线连接起来。

2、从不同方向看立体图形(三视图) 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立体图形 俯视图 左视图 正视图长方体圆柱体圆锥 棱锥 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五边形圆六边形篮球 粉笔盒 金字塔易拉罐3、常见几何体的平面展开图4、点、线、面、体的关系(1)几何体简称体,包围着体的是面,面有平面和曲面;面与面相交成线,线有直线和曲线;线与线相交成点。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第二行的图形围绕红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一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二、典型题型(1)下列图形中,棱锥是 ( )(2)如图这个物体的俯视图是 ( )C(A ) (B )(C )(D )(A )(B ) (C )第二课时 线1、直线、射线、线段性质:(1)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叫做两点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线段的中点及等分点:(1)若点C 把线段AB 分为相等的两条线段AC 和BC ,则点C 叫做线段的中点。

(2)若点B 、C 是线段AD 上的两点,且AB=BC=CD=31AD,我们称B 、C 为线段AD的三等分点。

如图:比较线段大小的方法:(1)叠合法;(2)度量法:①直尺度量;②圆规度量。

名 称 直 线射 线 线 段 图 形表示方法 直线AB 或直线l 射线AB 或射线l线段AB 或线段a概 念 直线是一个点在平面或者空间内沿着一定方向和其反方向运动的轨迹,不弯曲的线。

直线上的点和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

直线上的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

端点 没有端点 只有一个端点 有两个端点延伸性向两方向延伸向一个方向延伸不能延伸作图语言过A 、B 两点作直线AB以A 为端点作射线AB连接ABABlABlA B a · AB C A B D· C ·典型题型: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B. 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C.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D.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2.平面上的三条直线最多可将平面分成()部分A .3 B.6 C . 7 D.93.如果A 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且线段AB=4CM,BC=2CM,那么A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A .2CM B. 6CM C .2 或6CM D .无法确定 4.下列4.说法正确的是()A.延长直线AB到C; B.延长射线OA到C;C.平角是一条直线; D.延长线段AB到C5.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无数个6.点P在线段EF上,现有四个等式①PE=PF;②PE=12EF;③12EF=2PE;④2PE=EF;其中能表示点P是EF中点的有()A.4个 B.3个 C.2个 D.1个7.在直线l上顺次取A、B、C三点,使得AB=5㎝,BC=3㎝,如果O是线段AC 的中点,那么线段OB的长度是()A.2㎝ B.0.5㎝ C.1.5㎝ D.1㎝10.如果AB=8,AC=5,BC=3,则()A.点C在线段AB上 B.点B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C.点C在直线AB外 D .点C可能在直线AB上,也可能在直线AB外二、填空题1.若线段AB=a,C是线段AB上的任意一点,M、N分别是AC和CB的中点,则MN=_______.2.经过一点可作________条直线;如果有3个点,经过其中任意两点作直线,可以作______条直线;经过四点最多能确定条直线。

2021届中考数学总复习:图形的认识初步-精练精析(1)及答案解析

2021届中考数学总复习:图形的认识初步-精练精析(1)及答案解析

图形的性质——图形认识初步1一.选择题(共9小题)1.下面四个图形每个都是由六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将其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是()A.B.C.D.2.如果一个多面体的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那么这个多面体叫做棱锥.如图是一个四棱柱和一个六棱锥,它们各有12条棱.下列棱柱中和九棱锥的棱数相等的是()A.五棱柱B.六棱柱C.七棱柱D.八棱柱3.过正方体中有公共顶点的三条棱的中点切出一个平面,形成如图几何体,其正确展开图正确的为()A.B.C.D.4.如图1是边长为1的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它可以围成图2的正方体,则图1中小正方形顶点A,B围成的正方体上的距离是()A.0 B.1 C.D.5.如图是一个正方体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你”字一面相对面上的字是()A.我B.中C.国D.梦6.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六个面上各有一字,连起来的意思是“预祝中考成功”,把它折成正方体后,与“成”相对的字是()A.中B.功C.考D.祝7.如图,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能解释这一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垂线段最短D.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8.点A、B、C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若BC=2,则AC等于()A.3 B.2 C.3或5 D.2或69.把一条弯曲的公路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路程.用几何知识解释其道理正确的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垂线段最短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二.填空题(共7小题)10.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为6cm,高为10cm,则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_________ cm2(结果保留π).11.有一个正六面体骰子,放在桌面上,将骰子沿如图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滚动,每滚动90°算一次,则滚动第2014次后,骰子朝下一面的点数是_________ .12.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边AB、CB均落在对角线BD上,得折痕BE、BF,则∠EBF= _________ °.13.计算:50°﹣15°30′=_________ .14.将矩形ABCD沿AE折叠,得到如图的图形.已知∠CEB′=50°,则∠AEB′=_________ °.15.如图,将一幅三角尺叠放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绕点O任意转动其中一个三角尺,则与∠AOD始终相等的角是_________ .16.已知∠A=43°,则∠A的补角等于_________ 度.三.解答题(共8小题)17.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它的俯视图为菱形.请写出该几何体的形状,并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求出它的侧面积和体积.18.如图,已知M是线段AB的中点,P是线段MB的中点,如果MP=3cm,求AP的长.19.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标注了字母“a”的面是正方体的正面,如果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代数式的值相等,求x、y的值.20.已知:点A、B、C在同一直线上,BC=AB,D为AC的中点,DC=14cm,求线段AB的长.21.如图,延长线段AB到C,使BC=2AB,若AC=6cm,且AD=DB,BE:EF:FC=1:1:3,求DE、DF的长.22.已知,如图,∠AOB+∠BOC=180°,OE平分∠AOB,OF平分∠BOC.求证:OE⊥OF.23.如图所示,OE是∠AOB的平分线,OD是∠BOC的平分线,∠AOB=100°,∠EOD=80°,求∠BOC的度数.24.如图,OM是∠AOC的平分线,ON是∠BOC的平分线.(1)当∠AOB=80°时,∠MON=_________ ;(2)猜想∠MON与∠AOB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结论并说明理由.图形的性质——图形认识初步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9小题)1.下面四个图形每个都是由六个相同的正方形组成,将其折叠后能围成正方体的是()A.B.C.D.考点: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分析: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解答:解:选项A,B,D折叠后都有一行两个面无法折起来,而且缺少一个面,所以不能折成正方体.故选:C.点评:只要有“田”和“凹”字格的展开图都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2.如果一个多面体的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那么这个多面体叫做棱锥.如图是一个四棱柱和一个六棱锥,它们各有12条棱.下列棱柱中和九棱锥的棱数相等的是()A.五棱柱B.六棱柱C.七棱柱D.八棱柱考点:认识立体图形.专题:几何图形问题.分析:根据棱锥的特点可得九棱锥侧面有9条棱,底面是九边形,也有9条棱,共9+9=18条棱,然后分析四个选项中的棱柱棱的条数可得答案.解答:解:九棱锥侧面有9条棱,底面是九边形,也有9条棱,共9+9=18条棱,A、五棱柱共15条棱,故A误;B、六棱柱共18条棱,故B正确;C、七棱柱共21条棱,故C错误;D、八棱柱共24条棱,故D错误;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认识立体图形,关键是掌握棱柱和棱锥的形状.3.过正方体中有公共顶点的三条棱的中点切出一个平面,形成如图几何体,其正确展开图正确的为()A.B.C.D.考点:几何体的展开图;截一个几何体.分析: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解答:解:选项A、C、D折叠后都不符合题意,只有选项B折叠后两个剪去三角形与另一个剪去的三角形交于一个顶点,•与正方体三个剪去三角形交于一个顶点符合.故选:B.点评:考查了截一个几何体和几何体的展开图.解决此类问题,要充分考虑带有各种符号的面的特点及位置.4.如图1是边长为1的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它可以围成图2的正方体,则图1中小正方形顶点A,B围成的正方体上的距离是()A.0 B.1 C.D.考点: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分析:根据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可得正方体,A,B是同一棱的两个顶点,可得答案.解答:解;AB是正方体的边长,AB=1,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正确将展开图折叠成几何体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5.如图是一个正方体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正方体后,“你”字一面相对面上的字是()A.我B.中C.国D.梦考点: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分析: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解答:解:这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六个面,其中面“我”与面“中”相对,面“的”与面“国”相对,“你”与面“梦”相对.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6.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如图所示,六个面上各有一字,连起来的意思是“预祝中考成功”,把它折成正方体后,与“成”相对的字是()A.中B.功 C 考D.祝考点: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分析: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解答:解:这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共有六个面,其中面“成”与面“功”相对,面“预”与面“祝”相对,“中”与面“考”相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分析及解答问题.7.如图,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而且只能弹出一条墨线,能解释这一实际应用的数学知识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C.垂线段最短D.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考点: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专题:应用题.分析:根据公理“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来解答即可.解答:解:经过刨平的木板上的两个点,能弹出一条笔直的墨线,此操作的依据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故选:A.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直线的性质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此类题目有利于培养学生生活联系实际的能力.8.点A、B、C在同一条数轴上,其中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若BC=2,则AC等于()A. 3 B.2 C.3或5 D.2或6考点:两点间的距离;数轴.专题:压轴题.分析:要求学生分情况讨论A,B,C三点的位置关系,即点C在线段AB内,点C 在线段AB外.解答:解:此题画图时会出现两种情况,即点C在线段AB内,点C在线段AB外,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计算.点A、B表示的数分别为﹣3、1,AB=4.第一种情况:在AB外,AC=4+2=6;第二种情况:在AB内,AC=4﹣2=2.故选:D.点评:在未画图类问题中,正确画图很重要.本题渗透了分类讨论的思想,体现了思维的严密性,在今后解决类似的问题时,要防止漏解.9.把一条弯曲的公路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路程.用几何知识解释其道理正确的是()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垂线段最短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考点: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专题:应用题.分析:此题为数学知识的应用,由题意把一条弯曲的公路改成直道,肯定要尽量缩短两地之间的里程,就用到两点间线段最短定理.解答:解:要想缩短两地之间的里程,就尽量是两地在一条直线上,因为两点间线段最短.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线段的性质,牢记线段的性质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共7小题)10.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为6cm,高为10cm,则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60πcm2(结果保留π).考点:几何体的表面积.分析:直接利用圆柱体侧面积公式求出即可.解答:解:∵一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为6cm,高为10cm,∴这个圆柱的侧面积是:πd×10=60π(cm2).故答案为:60π.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圆柱体侧面积求法,正确根据圆柱体侧面积公式是解题关键.11.有一个正六面体骰子,放在桌面上,将骰子沿如图所示的顺时针方向滚动,每滚动90°算一次,则滚动第2014次后,骰子朝下一面的点数是 3 .考点: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专题:规律型.分析:观察图象知道点数三和点数四相对,点数二和点数五相对且四次一循环,从而确定答案.解答:解:观察图象知道点数三和点数四相对,点数二和点数五相对且四次一循环,∵2014÷4=503…2,∴滚动第2014次后与第二次相同,∴朝下的点数为3,故答案为:3.点评: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及图形的变化类问题,解题的关键是发现规律.12.如图,将矩形纸片ABCD折叠,使边AB、CB均落在对角线BD上,得折痕BE、BF,则∠EBF= 45 °.考点:角的计算;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四边形ABCD是矩形,得出∠ABE=∠EBD=∠ABD,∠DBF=∠FBC=∠DBC,再根据∠ABE+∠EBD+∠DBF+∠FBC=∠ABC=90°,得出∠EBD+∠DBF=45°,从而求出答案.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矩形,根据折叠可得∠ABE=∠EBD=∠ABD,∠DBF=∠FBC=∠DBC,∵∠ABE+∠EBD+∠DBF+∠FBC=∠ABC=90°,∴∠EBD+∠DBF=45°,即∠EBF=45°,故答案为:45°.点评:此题考查了角的计算和翻折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找准图形翻折后,哪些角是相等的,再进行计算,是一道基础题.13.计算:50°﹣15°30′=34°30′.考点:度分秒的换算.专题:计算题.分析:根据度化成分乘以60,可得度分的表示方法,根据同单位的相减,可得答案.解答:解:原式=49°60′﹣15°30′=34°30′.故答案为:34°30′.点评:此类题是进行度、分、秒的加法计算,相对比较简单,注意以60为进制即可.14.将矩形ABCD沿AE折叠,得到如图的图形.已知∠CEB′=50°,则∠AEB′=65 °.考点:角的计算;翻折变换(折叠问题).分析:根据折叠前后对应部分相等得∠AEB′=∠AEB,再由已知求解.解答:解:∵∠AEB′是△AEB沿AE折叠而得,∴∠AEB′=∠AEB.又∵∠BEC=180°,即∠AEB′+∠AEB+∠CEB′=180°,又∵∠CEB′=50°,∴∠AEB′==65°,故答案为:65.点评:本题考查了角的计算以及折叠问题.图形的折叠实际上相当于把折叠部分沿着折痕所在直线作轴对称,所以折叠前后的两个图形是全等三角形,重合的部分就是对应量.15.如图,将一幅三角尺叠放在一起,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绕点O任意转动其中一个三角尺,则与∠AOD始终相等的角是∠BOC.考点:余角和补角.分析:因为是一幅三角尺,所以∠AOB=∠COD=90°,再利用∠AOD=∠AOB﹣∠BOD=90°﹣∠BOD,∠BOC=∠COD﹣∠BOD=90°﹣∠BOD,同角的余角相等,可知与∠AOD 始终相等的角是∠BOC.解答:解:∵∠AOB=∠COD=90°,∴∠AOD=∠AOB﹣∠BOD=90°﹣∠BOD,∠BOC=∠COD﹣∠BOD=90°﹣∠BOD,∴∠AOD=∠BOC.故答案为:∠BO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余角和补角.用到同角的余角相等.16.已知∠A=43°,则∠A的补角等于137 度.考点:余角和补角.分析:根据补角的和等于180°计算即可.解答:解:∵∠A=43°,∴它的补角=180°﹣43°=137°.故答案为:137.点评:本题考查了补角的知识,熟记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共8小题)17.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它的俯视图为菱形.请写出该几何体的形状,并根据图中所给的数据求出它的侧面积和体积.考点:几何体的表面积;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专题:几何综合题.分析:由已知三视图可以确定为四棱柱,首先得到棱柱底面菱形的对角线长,则求出菱形的边长,从而求出它的侧面积和体积.解答:解:该几何体的形状是直四棱柱,由三视图知,棱柱底面菱形的对角线长分别为4cm,3cm.∴菱形的边长为cm,棱柱的侧面积=×4×8=80(cm2).棱柱的体积=×3×4×8=48(cm3).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几何体的表面积及由三视图判断几何体,关键是先判断几何体的形状,然后求其侧面积和体积.18.如图,已知M是线段AB的中点,P是线段MB的中点,如果MP=3cm,求AP的长.考点:比较线段的长短.分析:点M的线段AB中点,AM=MB,点P是线段MB的中点,所以MP=PB,由此可得:AM=2MP,所以AP=3MP.解答:解:∵P是MB中点∴MB=2MP=6cm又AM=MB=6cm∴AP=AM+MP=6+3=9cm.点评:本题考点:线段中点的性质,线段的中点将线段分成两个相等的线段,根据题意和图形得出各线段之间的关系,AP=AM+MP得出,然后结合已知条件求出AM和MP的长度,从而求出线段AP的长度.19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标注了字母“a”的面是正方体的正面,如果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代数式的值相等,求x、y的值.考点:专题: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二元一次方程的解.分析:由平面图形的折叠及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3与a是相对,5﹣x与y+1相对,y与2x﹣5相对.解答:解:根据题意,得(4分)解方程组,得x=3,y=1.(6分)点评:注意运用空间想象能力,找出正方体的每个面相对的面20.已知:点A、B、C在同一直线上,BC=AB,D为AC的中点,DC=14cm,求线段AB的长.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分析:先根据D为AC的中点,DC=14cm求出AC的长,再根据BC=AB得出AB=AC,由此可得出结论.解答:解:∵D为AC的中点,DC=14cm,∴AC=2CD=28cm.∵BC=AB,∴AB=AC=×28=cm.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两点间的距离,熟知各线段之间的和、差及倍数关系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1.如图,延长线段AB到C,使BC=2AB,若AC=6cm,且AD=DB,BE:EF:FC=1:1:3,求DE、DF的长.考点:两点间的距离.分析:根据BC=2AB,AC=6cm,得出AB,BC的长,再由AD=DB,BE:EF:FC=1:1:3,得出BD,DE,EF的长,即可得出答案.解答:解:∵BC=2AB,AC=6cm,∴AB=2cm,BC=4cm,∵AD=DB,∴AD=BD=1cm,∵BE:EF:FC=1:1:3,∴BE=EF=BC=×4=cm,∴DE=BD+BE=1+=cm,DF=BD+BE+EF=1++=cm.点评:本题考查了两点之间的距离,注意各线段之间的联系是解题的关键.22.已知,如图,∠AOB+∠BOC=180°,OE平分∠AOB,OF平分∠BOC.求证:OE⊥OF.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专题:证明题.分析:利用∠AOB+∠BOC=180°,由OE、OF分别是∠AOB和∠BOC的平分线,求出∠EOB+∠BOF=90°,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AOB+∠BOC=180°,∵OE、OF分别是∠AOB和∠BOC的平分线,∴∠AOE=∠EOB,∠BOF=∠FOC,∵∠AOE+∠EOB+∠BOF+∠FOC=180°,∴∠EOB+∠BOF=90°,∴OE⊥OE.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及垂线,解题的关键是利用角平分线求解.23.如图所示,OE是∠AOB的平分线,OD是∠BOC的平分线,∠AOB=100°,∠EOD=80°,求∠BOC的度数.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BOE的大小,根据角的和差,可得∠BOD的大小,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答案.解答:解:∵OE是∠AOB的平分线,∠AOB=100°,∴∠BOE=∠AOB=50°.∵∠BOE+∠BOD=∠EOD=80°,∴∠BOD=∠EOD﹣∠BOE=80°﹣50°=30°.∵OD是∠BOC的平分线,∴∠BOC=2∠BOD=60°.点评:本题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利用了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和差.24.如图,OM是∠AOC的平分线,ON是∠BOC的平分线.(1)当∠AOB=80°时,∠MON=40°;(2)猜想∠MON与∠AOB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写出结论并说明理由.考点:角平分线的定义.分析:(1)设∠CON=∠BON=x°,∠MOC=y°,则∠MOC=∠MOB+∠BOC=2x°+y°,由∴∠AOB=∠AOM+∠MOB=2x°+y°+y=2(x+y)°=80,可得∠MON=∠MOB+∠NOB,即可求解.(2)由∠AOB=∠AOM+∠MOB=∠MOC+∠MOB=∠MOB+2∠BON+∠MOB=2(∠BON+∠MOB)=2∠MON 可得结论.解答:解:(1)∵ON平分∠BOC,∴∠CON=∠BON,设∠CON=∠BON=x°,∠MOB=y°,则∠MOC=∠MOB+∠BOC=2x°+y°,又∵OM平分∠AOC∴∠AOM=∠COM=2x°+y°,∴∠AOB=∠AOM+∠MOB=2x°+y°+y=2(x+y)°∵∠AOB=80°∴2(x+y)°=80°,∴x°+y°=40°∴∠MON=∠MOB+∠NOB=x°+y°=40°故答案为:40°.(2)2∠MON=∠AOB.理由如下:∠AOB=∠AOM+∠MOB=∠MOC+∠MOB=∠MOB+2∠BON+∠MOB=2(∠BON+∠MOB)=2∠MON.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利用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和图中各角之间的和差关系,难度中等.。

专题16 图形的初步认识(解析版)

专题16 图形的初步认识(解析版)

专题16图形的初步认识【考查题型】【知识要点】知识点一几何图形几何图形的概念:我们把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叫做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分为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

立体图形的概念: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如圆柱体。

【常见的立体图形的种类】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平面图形的概念:图形所表示的各个部分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如三角形、正方形。

【常见的平面图形的种类】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圆等。

立体图形和平面的区别:1)所含平面数量不同:①平面图形是各个部分存在于一个平面上的图形;②立体图形是由一个或者多个平面形成的图形,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且不同的立体图形所含的平面数量不一定相同。

2、性质不同。

①根据“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的原理可知,平面图形是由不同的点组成的;②而立体图形是由不同的平面图形构成的,由构成原理可知平面图形是构成立体图形的基础。

3、观察角度不同。

①平面图形只能从一个角度观察;②立体图形可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如左视图,正视图、俯视图等,且观察结果不同。

4、具有属性不同。

①平面图形只有长宽属性,没有高度;①而立体图形具有长宽高的属性。

立方体图形平面展开图立体图形的三视图:从正面,左面,上面观察立体图形,并画出观察界面。

【考查类型】1)会判断简单立体图形(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正方体展开图(共计11种):口诀:1)“一四一”“一三二”,“一”在同层可任意,2)“三个二”成阶梯,3)“二个三”“日”相连,异层必有“日”,“凹”“田”不能有,掌握此规律,运用定自如。

几何图形的组成:1)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2)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3)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4)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组成几何图形元素的关系: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扩展】多面体的顶点数V、棱数E、面数F 之间存在关系式:2V F E +-=.考查题型一立体图形题型1.(2022·河北·中考真题)①~④是由相同的小正方体粘在一起的几何体,若组合其中的两个,恰是由6个小正方体构成的长方体,则应选择()A .①③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D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①~④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分别为4,3,3,2,其中②③组合不能构成长方体,①④组合符合题意【详解】解:观察图形可知,①~④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分别为4,3,3,2,其中②③组合不能构成长方体,①④组合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立体图形,应用空间想象能力是解题的关键.题型1-1.(2022·北京·中考真题)下面几何体中,是圆锥的为()A.B.C.D.【答案】B【分析】观察所给几何体,可以直接得出答案.【详解】解:A选项为圆柱,不合题意;B选项为圆锥,符合题意;C选项为三棱锥,不合题意;D选项为球,不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常见几何体的识别,熟练掌握常见几何体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圆锥面和一个截它的平面,组成的空间几何图形叫圆锥.题型1-2.(2022·山东威海·如图所示的几何体是由五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其俯视图是()A.B.C.D.【答案】B【分析】三视图分为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俯视图是从上往下看,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俯视图从上往下看如下: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视图,熟练地掌握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是解决本题的关键.题型1-3.(2021·贵州安顺·中考真题)下列几何体中,圆柱体是()A.B.C.D.【答案】C【分析】根据圆柱体的定义,逐一判断选项,即可.【详解】解:A.是圆锥,不符合题意;B.是圆台,不符合题意;C.是圆柱,符合题意;D.是棱台,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几何体的认识,掌握圆锥、圆柱、圆台、棱台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考查题型二几何体展开图的认识题型2.(2022·四川广元·中考真题)如图是某几何体的展开图,该几何体是()A.长方体B.圆柱C.圆锥D.三棱柱【答案】B【分析】根据几何体的展开图可直接进行排除选项.【详解】解:由图形可得该几何体是圆柱;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几何体的展开图,熟练掌握几何体的展开图是解题的关键.题型2-1.(2022·广东广州·中考真题)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这个几何体可以是()A.圆锥B.圆柱C.棱锥D.棱柱【答案】A【分析】由图可知展开侧面为扇形,则该几何体为圆锥.【详解】该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所以这个几何体可能是圆锥,故选:A.【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几何体的展开图,熟记几何体的侧面展开图是解题的关键.题型2-2.(2022·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下列图形中,为圆柱的侧面展开图的是()A.B.C.D.【答案】D【分析】根据题意,注意其按圆柱的侧面沿它的一条母线剪开,分析得到图形的性质,易得答案.【详解】解:根据题意,把圆柱的侧面沿它的一条母线剪开展在一个平面上,得到其侧面展开图是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又有母线垂直于上下底面,故可得是矩形.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圆柱的展开图,解题的关键是需要对圆柱有充分的理解;难度不大.题型2-3.(2022·江苏泰州·中考真题)如图为一个几何体的表面展开图,则该几何体是()A.三棱锥B.四棱锥C.四棱柱D.圆锥【答案】B【分析】底面为四边形,侧面为三角形可以折叠成四棱锥.【详解】解:由图可知,底面为四边形,侧面为三角形,∴该几何体是四棱锥,故选:B.【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几何体的展开图,熟记常见立体图形的展开图特征是解题的关键.题型2-4.(2021·浙江·中考真题)将如图所示的长方体牛奶包装盒沿某些棱剪开,且使六个面连在一起,然后铺平,则得到的图形可能是()A.B.C.D【答案】A【分析】依据长方体的展开图的特征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A、符合长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是长方体的展开图,故此选项符合题意;B、不符合长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不是长方体的展开图,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不符合长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不是长方体的展开图,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不符合长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不是长方体的展开图,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长方体的展开图,熟练掌握长方体的展开图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考查题型三正方体展开图的识别题型3.(2022·江苏宿迁·中考真题)下列展开图中,是正方体展开图的是()A.B.C.D.题型3-1.(2022·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下列图形中,正方体展开图错误的是()A.B.C.D.【答案】D【分析】利用正方体及其表面展开图的特点解题.【详解】D选项出现了“田字形”,折叠后有一行两个面无法折起来,从而缺少面,不能折成正方体,A、B、C选项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故选:D.【点睛】此题考查了几何体的展开图,只要有“田”“凹”字的展开图都不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题型3-2.(2021·广东·中考真题)下列图形是正方体展开图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答案】C【分析】根据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特征,11种不同情况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根据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特征,只有第2个图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故四个图中有3个图是正方体的展开图.故选:C.【点睛】考查正方体的展开图的特征,“一线不过四,田凹应弃之”应用比较广泛简洁.题型3-3.(2022·贵州六盘水·中考真题)如图,裁掉一个正方形后能折叠成正方体,但不能裁掉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A【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分析即可求解.【详解】根据正方体展开图分析,①的对面是⑤,不能裁掉①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理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的模型是解题的关键.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用‘口诀’:一线不过四,田凹应弃之,相间、Z端是对面,间二、拐角邻面知.考查题型四正方体展开图上相对两个面上字/图案题型4.(2022·河南·中考真题)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奖牌“同心”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将这六个汉字分别写在某正方体的表面上,如图是它的一种展开图,则在原正方体中,与“地”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A.合B.同C.心D.人【答案】D【分析】根据正方体的展开图进行判断即可;【详解】解:由正方体的展开图可知“地”字所在面相对的面上的汉字是“人”;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展开图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注意正方体的空间图形,从相对面入手是解题的关键.题型4-1.(2022·江苏徐州·中考真题)如图,已知骰子相对两面的点数之和为7,下列图形为该骰子表面展开图的是()A.B.C.D.【答案】D【分析】根据骰子表面展开后,其相对面的点数之和是7,逐项判断即可作答.【详解】A项,2的对面是4,点数之和不为7,故A项错误;B项,2的对面是6,点数之和不为7,故B项错误;C项,2的对面是6,点数之和不为7,故C项错误;D项,1的对面是6,2的对面是5,3的对面是4,相对面的点数之和都为7,故D项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立体图形的侧面展开图的知识,解答时,找准相对面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没有共同边的两个面即为相对的面.题型4-2.(2022·山东淄博·中考真题)经过折叠可以围成正方体,且在正方体侧面上的字恰好环绕组成一个四字成语的图形是()A.B.C.D.【答案】C【分析】根据正方体侧面上的字恰好环绕组成一个四字成语,即是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且有两组相对的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详解】解∶由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可知,A.“心”、“想”、“事”、“成”四个字没有相对的面,故不符合题意;B.“吉”、“祥”、“如”、“意”四个字没有相对的面,故不符合题意;C.“金”与“题”相对,“榜”、“名”是相对的面,故符合题意;D.“马”、“到”、“成”、“功”四个字没有相对的面,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明确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是解题的关键.题型4-3.(2021·河北·中考真题)一个骰子相对两面的点数之和为7,它的展开图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A代表B.B代表C.C代表D.B代表【答案】A【分析】根据正方体展开图的对面,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由正方体展开图可知,A的对面点数是1;B的对面点数是2;C的对面点数是4;∵骰子相对两面的点数之和为7,∴A代表,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体展开图,解题关键是明确正方体展开图中相对面间隔一个正方形,判断哪两个面相对.题型4-4.(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展开图,将它拼成正方体后,“神”字对面的字是________.【答案】月【分析】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相对的面之间一定相隔一个正方形,根据这一特点作答.【详解】解:由正方体的展开图特点可得:“神”字对面的字是“月”.故答案为:月.【点睛】此题考查了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文字的知识;掌握常见类型展开图相对面上的两个字的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考查题型五用七巧板拼图案题型5.(2022·四川·巴中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中考真题)七巧板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智力玩具,下列用七巧板拼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是()A.B.C.D.【答案】D【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去逐一判断即可.【详解】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定义,准确理解定义是解题的关键.题型5-1.(2021·山东枣庄·中考真题)小明有一个呈等腰三角形的积木盒,现在积木盒中只剩下如图的九个空格,下面有四种积木的搭配,其中不能放入的有()A.搭配①B.搭配②C.搭配③D.搭配④【答案】D【分析】将每个搭配的两组积木进行组合,检验是否可得出图中剩下的九个空格的形状,由此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搭配①、②、③两组积木组合在一起,均可组合成图中剩下的九个空格的形状,只有搭配④不能,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图形的剪拼,解题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组合意识.题型5-2.(2022·江西·中考真题)沐沐用七巧板拼了一个对角线长为2的正方形,再用这副七巧板拼成一个长方形(如图所示),则长方形的对角线长为__________.方形的特点确定长方形的长与宽.知识点二直线、射线、线段【射线的表示方法】表示射线时端点一定在左边,而且不能度量,射线BA和射线AB是不同的射线。

图形的认识初步——角

图形的认识初步——角

角一、角的定义1、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

角的端点为顶点,两条射线为角的两边。

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

(静)角也可以看做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所组成的图形。

(动)注意:无论是静是动,角都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构成的,且角的两条边是射线,而不是线段。

例:下列说法:①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②一条射线旋转而成的图形叫做角;③两边成一条直线的角是平角;④平角是一条直线。

其中正确的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二、角的表示方法角的表示方法(四种):(1) 用角的符号及三个大写字母表示:表示法:∠AOB 或∠BOA 注意:O 是角的顶点,A 、B 分别是角两边上的一点,A 、B可以交换位置,但O 必须写在中间。

任何角都可以用此方法表示。

(2) 用角的符号及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表示法:∠O注意:当以某一个字母(如O )为顶点的角只有一个角时可以这样表示。

若以O 为 顶点的角有若干个时,不能用此表示法。

(3) 用角的符号及一个数字来表示:表示法:∠1 (4) 用角的符号及一个希腊字母来表示:表示法:∠α注意:用此法时, 必须在近顶点处加上弧线并注上阿拉伯数字 或小写希腊字母α、β、γ。

角的大小比较:度量法、叠合法。

三、角的度量和换算角度制的换算:1度=60分 1分=60秒 1周角=360度 1平角=180度 转化时必须逐级进行,“越级”化单位容易出错。

例:1、把3.38°化成度、分、秒的形式∠1 锐角 直角 钝角 平角 周角范围0<∠1<90°∠1=90°90°<∠1<180°∠1=180° ∠1=360°1α B OA2、把28°18′18″化成度的形式四、角的画法1、用三角尺画常用的如30°、45°、60°、90°等特殊的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教学目标1. 了解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与联系.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2. 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了解“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3. 理解线段的和与差的概念,会比较线段的大小,理解“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4. 理解线段的中点和两点间距离的概念.5. 会用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6. 理解角的概念,理解平角、直角、周角、锐角、钝角的概念.7. 掌握度、分、秒的换算,会计算角度的和、差、倍、分.8. 掌握角的平分线的概念,会画角的平分线.9. 会解决有关余角、补角的计算问题;会用“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进行推理. 10. 灵活运用对顶角和垂线的性质;11. 掌握并灵活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进行有关的推理和计算; 12. 理解和识别方向角13. 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会判断简单物体的三视图, 14. 了解旋转体和多面体的概念.15. 会计算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的面积. 二. 教学重点、难点:会画基本几何体(立方体、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会解决有关余角、补角的计算. 三. 知识要点:知识点1、生活中的立体图形1. 生活中的常见立体图形有:球体、柱体、锥体,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下所示⎪⎪⎪⎪⎪⎪⎪⎪⎪⎩⎪⎪⎪⎪⎪⎪⎪⎪⎪⎨⎧⎪⎪⎩⎪⎪⎨⎧⎪⎩⎪⎨⎧⎪⎪⎩⎪⎪⎨⎧⎪⎩⎪⎨⎧球体五棱锥四棱锥三棱锥棱锥圆锥锥体五棱柱四棱柱三棱柱棱柱圆柱柱体立体图形 2. 多面体: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叫做多面体 知识点2、由立体图形到视图教学准备图形的初步认识1. 视图:(1)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2)简单的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3)由三视图猜想物体的形状2. 通过典型实例,知道这种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物体的包装).俯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和宽,主视图反映了它的长和高,左视图反映了宽和高.所以主视图和俯视图的长度相等,且互相对正,即“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的高度相等,且互相平齐,即“高平齐”俯视图与左视图的宽度相等,即“宽相等”知识点3、立体图形的展开图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矩形,一边长为母线的长,另一边是底面的周长.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扇形,其中扇形的半径是圆锥的母线长,弧长是底面圆的周长正方形的展开图的形状比较多知识点4、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平行投影:在平行光线的照射下,物体所产生的影称为平行投影.1. 在平行光线的照射下,不同物体的物高与影长成比例.2. 物体在阳光下的影长与方向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3. 太阳光可以看作是一束平行光线中心投影:在点光源的照射下,物体所产生的影称为中心投影.1. 在点光源的照射下,不同物体的物高与影长不成比例.2. 在灯光下,不同位置的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都是不同的,但是任何物体上的一点与其影子的对应点的连线一定经过光源所在的点.知识点5、线段、射线、直线(1)连接两点的所有线中,线段最短.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端的距离相等(2)射线、线段可以看作直线的一部分知识点6、角由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1周角=2平角=4直角=360度互余和互补:如果两个角之和是一个直角,那么这两个角互余如果两个角之和是一个平角,那么这两个角互补从角的中间引一条射线将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这条射线叫做角平分线知识点7、垂直(1)两条直线相交的四个角中有一个为直角时,称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交点叫垂足.(2)在同一平面内,经过直线外(上)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直线外这个点到垂足间的线段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4)线段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知识点8、平行线1.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3. 平行公理经过已知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例1. 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①两条直线如果有两个公共点,那么它们就有无数个公共点; ( ) ②射线AP 与射线PA 的公共部分是线段PA ; ( ) ③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叫做角; ( ) ④互补的角就是平角;( ) ⑤经过三点中的每两个画直线,共可以画三条直线; ( ) ⑥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 ) ⑦角的边的长短,决定了角的大小;( ) ⑧互余且相等的两个角都是45°的角; ( ) ⑨若两个角互补,则其中一定有一个角是钝角; ( ) ⑩大于直角的角叫做钝角. ()解:①√.因为两点确定唯一的直线. ②√,因为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如图:显然这句话是正确的.③×,因为角是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④×.互补两角的和是180°,平角为180°.就量上来说,两者是相同的,但从“形”上说,互补两角不一定有公共顶点,故不一定组成平角.如下图⑤×.平面内三点可以在同一条直线上,也可以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⑥×.连结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⑦×.角的大小,与组成角的两条射线张开的程度相关,或者说与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过的平面部分的大小相关,与角的边画出部分的长短无关.⑧√,“互余”即两角和为90°.⑨×.“互补”即两角和为180°.想一想:这里的两个角可能是怎样的两个角? ⑩×,钝角是大于直角而小于平角的角. 【注意】1. 第⑤题中三个点的相互位置共有两种情况,如图再如两角互补,这里的两角有两种情形,如图:例题精讲图(1) 图(2)因此,互补的两个角中,可能有一个是钝角,也可能两个角都是直角,因此在作出判断前必须全面地考虑,这就要求有“分类讨论”的思想,“分类讨论”是数学中重要的思想方法之一.2. 注意数和形的区分与联系:“线段”表示的是“图形”,而“距离”指的是线段的“长度”,指的是一个“数量”,两者不能等同.例2. 如图:是一个水管的三叉接头,试画出它的三视图.【注意】画三视图的原则是:长对齐,宽相等,高平齐.例3. 下面是正方体的展开图,每个平面内都标注了字母,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和面A 所对的会是哪一面? (2)和B 面所对的会是哪一面? (3)面E 会和哪些面平行?例4. 下面是空心圆柱体在指定方向上的视图,正确的是( )例5. 下图是正方体分割后的一部分,它的另一部分为下列图形中的( )例6. (1)线段DE 上有A 、B 、C 三个点,则图中共有多少条线段? (2)若线段DE 上有n 个点呢?ECB A例7. 计算:(1)37°28′+44°49′;(2)118°12′-37°37′×2;(3)132°26′42″-41.325°×3;(4)360°÷7(精确到分). 解:(1)37°28′+44°49′=81°77′ =82°17′(2)118°12′-37°37′×2=118°12′-75°14′ =117°72′-75°14′ =42°58′.(3)法一 132°26′42″-41.325°×3=132.445°-123.975° =8.47°.法二 132°26′42″-41.325°×3=132°26′42″-123.975° =132°26′42″-123°58′30″ =131°86′42″-123°58′30″ =8°28′12″. (4)360°÷7=51°+3°÷7 =51°+25′+5′÷7 =51°+25′+300″÷7 ≈51°+25′+43″ ≈51°26′.【注意】⑪1°=60′,1′=60″,低一级单位满“60”,要向高一级单位进“1”,由高一级单位借“1”要化成“60”加入低一级单位参与运算.⑫在“度”、“分”、“秒”的混合运算中,可将“分”、“秒”化成度,也可将小数部分的度数化成“分”“秒”进行计算.例8. 已知∠α与∠β互为补角,且∠β的32比∠α大15°,求∠α的余角.例9. 下列语句正确的个数有( )个 (1)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相等.( )(4)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 A. 0B. 1C. 2D. 3一. 选择题1. 下列各图中,分别画有直线AB ,线段MN ,射线DC,其中所给的两条线有交点的是( )2. 如果在一条直线上得到10条不同的线段,那么在这条直线上至少要选用( )个不同的点. A. 20B. 10C. 7D. 54. 在下列立体图形中,不属于多面体的是( ) A. 正方体B. 三棱柱C. 长方体D. 圆锥体5.图中几何体的主视图是()6. 在海上,灯塔位于一艘船的北偏东40度方向,那么这艘船位于这个灯塔的( ) A. 南偏西50度方向; B. 南偏西40度方向 ; C. 北偏东50度方向;D. 北偏东40度方向8. 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直线若满足a ⊥b ,b ⊥c ,c ⊥d ,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 a ∥dB. b ⊥dC. a ⊥dD. b ∥c13. 一学员在广场上练习驾驶汽车,两次拐弯后,行驶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同,这两次拐弯的角度可能是( )A. 第一次向左拐30°,第二次向右拐30°B. 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C. 第一次向右拐50°,第二次向右拐130°D. 第一次向左拐50°,第二次向左拐130°14. 如图是一个正方体包装盒的表面展开图,若在其中的三个正方形A 、B 、C 内分别填上适当的数,使得将这个表面展开图沿虚线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数互为相反数,则填在A 、B 、C 内的三个数依 次是( ).A. 0,-2,1B. 0,1,-2C. 1,0,-2D. -2,0,116. 如图是一个水平摆放的小正方体木块,图(2)、(3)是由这样的小正方体木块叠放而成,按照这样的规律继续叠放下去,至第七个叠放的图形中,小正方体的木块总数应是( )A. 25B. 66C. 91D. 120二. 填空题1. 用一副三角板可以作出大于0°而小于180°的角的个数是 _________.2. 时钟的分针每60分钟转一圈,那么分针转90°需______分钟,转120°需______分钟,25分钟转______度.课后练习3. 已知A 、B 、C 三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若线段AB =8,BC =5,则线段AC =_________4. 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图中的“似”表示正方体的前面,“锦”表示右面,“程”表示下面.则“祝”、“你”、“前”分别表示正方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5. 如图,B 、O 、C 在同一条直线上,OE 平分∠AOB ,DO 平分∠AOC , 则∠EOD =_________°7. 将点P (-3,y )向下平移3个单位,向左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点Q (x ,-1),则xy =___________. 8. 已知:如图,直线AB 和CD 相交于O ,OE 平分∠BOC ,且∠AOC =68°,则∠BOE =9. 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2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为_________.11. 如图,甲、乙两地之间要修一条公路,从甲地测得公路的走向是北偏东︒50,如果甲、乙两地同时开工,要使公路准确接通,那么在乙地施工应按β∠为______度的方向开工.12. 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92还多1°,求这个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