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分段划分图设计规范
《船体分段划分》课件

船体结构检验
• 检查船体分段的结构强 度和完整性,确保符合 相关规范要求。
防范灾害检验
• 检查船体分段的安全性, 包括防火、防泄漏等。
使用功能检验
• 检查船体分段的使用功 能,确保满足船舶的工 作需求。
适应不同载货和运输需求。
并在发生事故时减少船体
的泄漏和沉没风险。
分段划分的基本原则
单元一致性
每个船体分段应具备一致和相对独立的结构和 功能。
结构强度
分段划分应满足船舶的结构强度要求,确保船 体的安全性。
材料经济性
分段划分应考虑材料的使用效率和成本,实现 材料经济性。
施工和维护便利性
分段划分应考虑施工和维护的便利性,减少工 期和维护成本。
船体分段划分的目的和意义
1 提高结构强度和安全 2 提高施工和维护效率 3 增加设计灵活性
性
分段划分可以使船舶的建
船体分段划分可以提高设
通过分段划分,可以将船
造和维护过程更加简化和
计的灵活性,使得船舶可
体结构分解为若干独立部
高效,提高施工安全性和
根据具体需求进行改造,
分,提高整体结构的强度,
减少维护成本。
船体分段划分
船体分段划分是指将船体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对船体进行分段设计和制造。 本课件将详细介绍船体分段的目的、原则、标准、种类以及相关的设计、制 造、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内容。
什么是船体分段划分
船体分段划分是将船体划分为若干段或区域,以方便船舶的设计、制造、管理和维护。通过分段划分,可以有 效提高船体的结构强度、安全性以及施工和维护的效率。
对分段完工的船体部分进行测试和验收,确 保质量和安全性。
船舶分类社的分段要求
规范要求
项目 船体分段划分-PPT课件

分段划分图绘制
74500吨散货船分段划分图
主尺度
总 长: 225m 两间柱长: 217m 型 宽:32.26m 型 深: 19.60m 设计吃水: 12.50m 结构吃水: 14.25m
分段总数: 230只
A甲板平面
B甲板平面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C甲板平面
D甲板平面
驾驶甲板平面
罗径甲板平面
主甲板平面 内底平面
二甲板平面
三甲板平面
艏楼甲板平面
中部横隔舱 (向艏视)
亚项目1.2 船体分段划分
目前,船厂建造船体时一般采用分段制造、船台合拢的方法,即根据船体结 构特点和船厂生产条件(包括起重能力)、船舶建造工艺等,将船体划分为若干分 段,先在车间或其他场地的胎架或平台上分别建造,并将小型分段组装成大型分 段或总段,最后在船台上依次合拢成完整的船体。
一、分段划分的职责分担
1.设计相关
二、决定分段划分的条件
2.生产设备相关:弯曲分段装配定盘胎架高度的 限制决定了分段外板的弧度大小。
3.安全相关
(1)分段的强度,即要保证分段在运输、起吊、翻身过程中有足够的刚性 ,通常在分段的 纵、横方向上都要有一定数量的强力构件。如强度得不到满 足,要采用临时补强,或适当减小分段的尺度。
分段划分有以下两种情况: (1)以生产部门为主:设计部门在正式出图前,将相关
图纸送生产部门决定分段划分的方案,生产部门在研讨过程 中,如有对图面不明信息或修改意见,召集设计人员协商、 讨论,最终由设计人员将分段划分方案和修改意见反馈至相 关图纸。
(2)以设计部门为主:基本设计和详细设计在图纸设计 完成到一定的阶段,根据同类别船型的分段划分方式和结构 特点,初步确定划分草案后,召集生产设计及生产部门相关 人员讨论、研究,并将最终讨论结果反馈至各图纸。
(完整word版)分段划分原则

分段划分原则1.0目的为了规范公司以后船舶类项目的分段命名,便于工人在施工的过程中能更好、更方便的识别分段。
根据公司体系要求,编制此文件。
2.0适用范围本规则适用于所有船舶类项目。
3.0命名规则主船体分段的分段命名由五位数组成,如下所示:分段左右舷标识分段流水号个位分段流水号十位分段位置标识分段区域标识其它附属分段的分段命名由四位数组成,如下所示:分段流水号分段名缩写4.0主船体分段的命名说明:4.1分段区域标识:分段区域主要指船舶主船体和上建区域按照区域划分,用字母A、E、H、F、L表示。
具体表示如下:A 表示尾部分段是AFT的缩写E 表示机舱分段是ENGINE ROOM的缩写H 表示中部船体分段是HULL的缩写F 表示首部分段是FORE的缩写L 表示上建分段是LIVING ACCOMMODATION的缩写4.2分段位置标识:分段位置指的是分段在区域的具体方位。
具体分层位置和区域位置两类。
层位置表示方法适用于A尾部分段、E机舱分段、F首部分段、L上建分段,指的是分段所在的层,用数字1-9表示。
从下向上进行排序,最下方的一个分段用‘1’表示,从下向上第二个分段用‘2’,第三个分段用‘3’表示,以此类推。
区域位置表示方法适用于H中部船体分段,分段的位置用分段所在的区域英文缩写表示,具体如下:B 双层底分段或底部分段BOTTOM的缩写S 外板分段或舷侧分段SHELL的缩写D 主甲板分段DECK的缩写T 横舱壁分段TRANSVERSE BULKHEAD的缩写L 纵舱壁分段LONGITUDINAL BUKLHEAD的缩写P 平台分段PLATFORM 缩写4.3分段流水号十位:分段流水号十位的作用有两种:第一种是表示分段在所在层的具体方位;第二种是当分段流水号个位编号超过9后,用于个位向前进位。
第一种适用于A尾部分段、E机舱分段、F首部分段、L上建分段,指的是分段在所在层的横向位置,用数字0-9表示。
从船中向舷侧进行排列,船中的系列分段用‘0’表示,从船中向舷侧的第一系列分段用‘1’表示,第二系列分段用‘2’表示,以此类推。
船体分段部件装配图

分段部件/组件装配图 Parts/Sub assembly Drawing1 分段部件、组件装配图是根据装配计划制作的,所以先要编制好装配计划,然后才能制作装配图。
最后整理成两份图纸:部件装配图[A1工位]和组件(包括板架)装配图[A2工位]2 图纸规格⑴ 封面选用A3横式。
部件装配图封面FORM名: HDASS_PART31组件装配图封面FORM名: HDASS_SUB31板架装配图封面FORM名: HDASS_PANEL31⑵ 其他图纸选用A3横式图纸。
FORM名:HDASS32⑶ 图纸在计算机的内部名① 封面: <A分段名> - 01COVER② 装配图纸名: <A分段名>-<部件/组件名>③ 打开图纸时的类型选择: Assembly drawing⑷ 每页图纸应填有图号、页码和总页数。
可用“图纸自动编页”程序生成。
3 页面安排3.1 封面内容:⑴ 工程面、工程号、图号、分段名。
⑵ 图纸页码和总页数。
⑶ 设计、校对签名、日期。
⑷ 必要的说明。
3.2 部件装配图:⑴ 以部件为单元,分页出图。
⑵ 大拼板部件属于拼板划线图。
⑶ 如果部件需两面装焊构件,要绘制正反两个立体视图。
自动出图只出一个视图,另一个视图要手工复制后翻身。
3.3 部件装配图的图面布置:⑴ 最下面布置零件表。
⑵ 左上角布置3D立体图。
⑶ 右边布置部件的平面图。
4 自动生成部件、组件装配图4.1 装配图是按装配计划出图的,所以装配树一定要根据工艺要求创建正确。
4.2 批处理出图选用程序”装配图自动生成“4.3 如只要修改一张装配图,选用程序”单个装配图自动出图“5 各种标注5.1采用自动出图后,对每一张装配图要核查它的模型准确性。
5.2检查图纸下面的表格内信息是否完善,如有差异应及时修正或者修改模型。
如果是共性的问题要通知开发者修改程序。
5.3标注信息之前,如果图面布置太拥挤可适当调整位置。
5.4尺寸标注:⑴ 型材间距的理论尺寸。
1.分段划分及外板板缝

5)分段的划分应考虑装配和焊接的方便 性,减少变形。 6)分段划分应考虑总组工艺 7)分段的划分应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采用 自动焊和半自动焊
8)分段的划分应充分考虑分段特点,减少和 简化制造分段所需的工艺装备(如胎架, 临时加强等) 9) 分段的接缝位置,应为预舾装创造有利条 件,如充分考虑相邻分段安装件的布置, 分段内舾装件与结构的配合等。
预热及火工要求(CSQS焊工作的顺利进 行,不致因布置不当造成装焊死角。 9)在保证强度和工艺性的前提下,应注 意板缝的整齐美观。 10)当所有板缝布置完毕后,应进行展 开检查,检查其长度和宽度是否超出所 订购的钢材规格。
总结
设计与修改板缝时要掌握的原则
4) 板缝应尽量避免划成尖角,尽量避 免与内部构件焊缝成小角度相交(预先 拼板的情况例外) 5) 主要构件平行焊缝的距离,应不小 于规范规定的尺寸,对接焊缝的平行距 离不小于100mm,对接焊缝与角接焊缝 之间的距离不小于50mm。
设计与修改板缝时要掌握的原则
6) 板缝应尽可能与相应的肋骨型线成正交, 使外板展开后的形状近似于矩形,以利充分利 用钢材。图 7)板缝应尽量避免位于线型曲率急剧变化之 处,以便扩大辊轧机床的使用范围,减少热加 工量。对具有双曲度或严重扭曲的外板,可将 其尺度适当减小,以利加工。首尾平板龙骨的 折边宽度不能过大,以免加工困难。
2. 从工艺和施工条件考虑
1) 分段重量,主要考虑分段装配、焊 接车间的起重运输能力,分段施工场地。 2) 分段形状,分为平面分段,曲面分 段,立体分段。一般根据分段形状特点 选择分段大小。
3) 根据钢材规格决定分段大小,主 要因素是钢材长度,减少分段接缝, 提高钢材利用率。 4) 底部、舷侧和甲板分段的端接缝, 应尽可能置于同一横剖面处,形成整 齐的环行接缝,以简化安装工艺,保 证焊接质量。
船体分段装配图设绘要领

Q/SWS 52-003-2005船体分段装配图设绘要领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船体分段装配图的设计依据、内容要点、图面要求和校审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各类船舶的船体生产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Q/SWS 12-001-2001 船体制图Q/SWS 41-003-2004 船舶结构焊接与坡口型式选用规定Q/SWS 52-012-2003 船体结构流水孔、透气孔和通焊孔形式3 设计依据3.1 船舶建造方针3.2 分段划分图3.3 肋骨型线图3.4 船舶结构焊接与坡口型式选用规定3.5 船体结构理论线图3.6 结构详细设计退审图(包括船东退审图、船检退审图)3.7 焊接规格表3.8 金属船体制图3.9 船体余量布置图3.10 船体临时通道及临时工艺孔图3.11 船体节点详图3.12 船体结构流水孔、透气孔和通焊孔形式3.13 船体强力构件开孔及补强4 内容要点4.1 设计要点4.1.1 分段装配图应准确反映分段所有的结构及精度、焊接等工艺信息,还应当包括标准舾1Q/SWS 52-003-2005装件、其它专业提出的结构加强和预开孔等内容。
其内容通过封面、组立树、分段重量重心、组立顺序图、安装材料及预舾装品目录、支柱胎架图、胎架二次划线图、外板展开图、甲板平面图、纵剖面图、横剖面图、局部剖面图和节点详图等方式进行表明。
4.1.2 船体分段装配图总体设计要领4.1.2.1 内容要求a) 船体分段装配图中除特记外,必须包括图号、页数、比例;b) 船体分段装配图中必须完整反映船体各类构件的组立名、零件号、板厚、材质等信息,必要时须标注几何尺寸;c) 组立内主要型材大小、板厚及材质等信息应标注在组立名下,剖面内可不需再次标注;d) 船体分段装配图中应标明在施工过程中的临时工艺孔;e) 对于可以做成永久性吊环的结构,应在装配图中反映出来;f) 装配图必须标明分段余量及余量切割阶段符号,焊接补偿量符号;g) 装配图需反映与其它专业的协调问题,其中包括:其它专业提供的通过结构的管子、风管、电缆、放水塞及人孔盖的预开孔和孔加强;参照舾装图纸确认与舾装有关联的基座垫板,确认甲板(平台)上面有没有安装柱子和垫板,并确认这些垫板与甲板(平台)下型材的通气孔、流水孔是否有干涉;垫板参照舾装图纸标明有舾装用途的管子支柱的安装精度要求;h) 结构图必须标明倾斜构件的安装角度。
项目八船体分段划分图(1)(精)

Ship Structure & Graphing
6.分段划分图的特点 (1)视图是具有示意性质的图形
分段划分图的视图中,除与分段定位有关的结构(如甲
板、平台、舱壁、内底、水密肋板等)外,其它结构均省略 不画。这样图样简洁、清晰,画图方便,读图也一目了然。 (2)图线应用不同于其他图样 除纵剖面图和横剖面图外,其余视图的外形轮廓用细实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工程系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工程系
Ship Structure & Graphing
3. 分段划分图中的尺寸标注 ( 1 )船体主尺度:用以表示船体总体尺寸,通常有总长、 垂线间长、型宽、型深、吃水、肋距等。船体主尺度栏一般置 于图纸的右上方。
(2)分段接缝位置的定位尺寸:用以确定分段位置,定位
的基准通常是:沿船长方向为最靠近分段接缝的肋位,沿船宽 方向为船体中线,沿船深方向为甲板、平台、内底等相关构件 。
( 4 )纵剖面图:纵剖面图是用纵向平面剖切船体而得的
剖面图。 (5)横剖面图:横剖面图是用横向平面剖切船体而得的
剖面图。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工程系
Ship Structure & Graphing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船舶工程系
Ship Structure & Graphing
2.分段划分图中常用线型及其含义
武汉raphing
5.分段明细栏 分段明细栏位于标题栏上方,明细栏中列出全船各分段的
分段号、名称、质量及外形尺寸等。
( 1)序号:表示全船分段的次序号,编排的次序通常是 由尾向首、自下向上。从序号中可以了解全船分段的数量; (2)分段号:各分段的代号; (3)名称:表示各分段的名称及沿船长方向的位置; (4)质量:表示该分段的理论质量。单位为t(吨); ( 5)外形尺寸:表示分段长×宽、长×高或长×宽×高 的外形轮廓尺寸。单位为m(米); (6)附注:填写必要的说明。
船体分段划分

船体分段划分
目前,船厂建造船体时一般采用分段制造、船台合拢的
方法,即根据船体结构特点和船厂生产条件(包括起重能力)、
船舶建造工艺等,将船体划分为若干分段,先在车间或其他
场地的胎架或平台上分别建造,并将小型分段组装成大型分
段或总段,最后在船台上依次合拢成完整的船体。
一、分段划分的职责分担
配、运输、起吊、翻身等过程中不会有倾覆的危险。
4.生产工艺相关
5.钢材供货规格:为了提高钢材的利用率,分段的长度、
宽度要尽可能地与可供钢材,特别是钢板的尺寸匹配。
三、分段划分Leabharlann 分段划分 原则如下: (1)吊车最大起重量原则;
(2) 原材料最佳利用率原则;
(3)组织均衡生产原则; (4)船体结构强度合理性原则; (5)施工工艺合理性原则; (6)安全施工原则;
三甲板平面
艏楼甲板平面
中部横隔舱 (向艏视)
七 LNG船的分段划分及总组搭载
如上图所示,其在进行分段划分时考虑到 关键节点的建造难度,因此将其全部划到 分段中,尽量避免将关键节点的装焊放到 总组搭载时完成,从而大大减少了关键节 点错位的概率,降低了总组难度,缩短了 船坞周期。
总组搭载过程
通过采用这样的分段划分和总组搭载 方式,韩国三星船厂的LNG船的船坞周 期仅需70余天。
分段划分图绘制
74500吨散货船分段划分图
主尺度 总 长: 225m 两间柱长: 217m 型 宽:32.26m 型 深: 19.60m 设计吃水: 12.50m 结构吃水: 14.25m 分段总数: 230只
A甲板平面
B甲板平面
C甲板平面
D甲板平面
驾驶甲板平面
罗径甲板平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体分段划分图设计规范前言1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船体分段划分的设计依据、设计准则、设计内容和设计方法。
本规范适用于大型油轮、散货轮、FPSO等民用船舶船体分段划分图设计,其它船舶也可参照使用。
22设计依据分段划分的基础:以船体初步设计阶段的初定船体分段的划分为基础,在详细设计以前完成和确定。
33设计准则3.1结构特点与强度3.1.1环形接缝应尽可能避免布置在船体总强度或局部强度的受力位置,如船舯、船梁剖面突变处,以及每一肋骨间距的中点。
3.1.2 结构应力集中的区域,如甲板大开口(货舱口)的角隅、上层建筑的末端、主机基座纵桁末端、双层底向单底结构过渡的部位(与分段接缝距离应超过一档肋距或纵桁间距)、机舱海水箱,应避免布置分段接缝(参见图A.1)。
3.1.3对纵骨架式的船体,应尽可能减少横向分段接缝的数目;为保持一定的长度,必要时可将分段作纵向划分。
对横骨架式的船体,一般尽可能减少纵向划分,以保持结构的连续性。
3.1.4 对同类型结构,如横向封闭型结构(如边水舱、双层底)、甲板或舷侧的平面板架结构等,应尽可能采用同一的划分方法(参见图B.2、图C.4)。
3.1.5 分段接缝应尽可能选择在结构原有板缝或节点零件(如肘板)的连接部位。
尽量采用优化设计使分段的长度与结构强度要求的分布区域相匹配,达到减少钢板拼缝的目的。
3.1.6分段应具有足够的刚性,使不致因焊接、火工校正及翻身吊运而引起较大的变形。
3.2工艺和施工条件3.2.1 货舱区平行舯体部分,要充分利用平直分段流水线,满足平直分段流水线的生产工艺要求,并保证平直分段的重量和尺寸在平直分段流水线的生产能力范围之内(尺寸在20米×20米以内,高度在5米以内,少量分段高度可在7米以内);上下边水舱分段主要考虑尺寸和形状,同时也要考虑加强和翻身吊运的方便性,要满足曲面生产中心的生产能力(尺寸在20米×20米以内,少量分段可超长,高度在12米以内);艏、艉分段以结构合理性划分。
3.2.2分段应尽可能根据钢板的尺度划分(长度和宽度,但主要是长度。
钢板的常用尺寸为4米×20米,单张板重量在20吨以内,最佳长度取19970毫米。
但公司可流转钢板的最大规格为4.5米×22.5米),以减少对接缝,提高钢材利用率。
3.2.3分段的划分应考虑装配和焊接的方便性。
尽量在大接缝处创造比较良好的操作空间,同时考虑舾装、涂装的方便性。
分段尽量形成开敞式,以便出砂、搭脚手架,检查和涂装作业等(参见图A.2、图C.4)。
3.2.4分段的划分应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采用自动和半自动焊接。
为此,船体平行舯体以及平直部分的分段尺寸,可划得大些,艏艉部位曲型较大的分段则可划得小些。
同时,曲度较大不能采用自动焊的部分,应尽可能不要与平直部分划在同一分段内。
3.2.5单一产品的分段,应尽可能利用结构上的特点,减少或简化制造分段所需的工艺装备(如胎架、加强材等)。
3.2.6分段接缝的位置,应为船舶预舾装和涂装作业创造有利条件。
如充分考虑相邻分段安装件的布置,分段内的舾装单元与结构的配合,尽量减少接缝处的管子接头,使分段具有单独进行密性试验的条件。
尽量保证封闭型舱室涂装的完整性,减少焊缝对舱室涂装的破坏等。
3.2.7 分段接缝处结构的参差(即板与骨架的相对位置),应考虑船坞装配的程序及操作的方便性。
目前采用的接缝处参差的形式有两种:“阶梯形”和“平断面形”(即“一刀齐”)。
阶梯形结构应设在同一肋骨间距内,以利操作和控制焊接变形。
3.3生产计划和劳动量分段划分的分段数量应考虑工厂的劳动组织及场地面积。
尽量使装配工序作业量的变动要少。
若平直中心生产能力较大,而曲面中心、船坞较紧张时,则可划分较多的平面分段(如散货船顶边水舱,可划分为甲板、舷侧及内斜侧三个平面分段),减少密闭区域内和高空脚手架上作业,将平面分段合成立体、半立体分段或总段,然后吊上船坞安装,以利劳动力的展开和船坞周期的缩短。
3.4起重运输能力公司的起重运输能力是决定分段尺寸和重量的主要因素。
所谓起重能力,是指平直中心和曲面中心装配焊接区域的起重能力、制造部运出分段时的输送条件和方法、船坞起重能力(如平直中心流水线的两台升高台车负载能力在250吨以内、曲面中心两台150吨吊车负载能力在270吨以内、大型平车的负载能力378吨、船坞门式起重机使用吊排时总段重量控制在550吨以内、无吊排时总段重量控制在600吨以内),以及分段翻身的条件和能力等。
比较理想的分段重量,应接近制造部和船坞区域的最大起重量;分段尺寸则应在起重运输条件允许范围之内。
在决定分段的重量时,还应考虑到分段的临时加强材料和预舾装的重量。
4设计内容4.1 分段要素表:总段名及组成总段的有关分段名、以及各分段的重量、尺寸(参见附录B)。
4.2 分段划分图4.2.1中纵剖面视图:标明分段横接缝肋位、分段长度、外板纵接缝高度、分段名(参见图A.1、图C.1)。
4.2.2主甲板、舱底、平台等剖面视图:标明分段横接缝位置、分段纵接缝距舯尺寸、分段名(参见图A.1、图A.2、图C.1、图C.2、图C.3)。
4.2.3典型横剖面视图:标明分段纵接缝距舯尺寸、外板及舱壁纵接缝高度、分段名(参见图A.2、图C.4)。
4.3 总组分段分段划分图完成后,要参考单个分段的形状和重量来决定总组分段,以缩短船坞周期,使在船坞内合拢的分段尽可能的少。
在分段划分图上,由几个分段组成的总段应用点划线交叉表示出总段(参见图A.1、图A.2)。
5 设计方法5.1底部分段5.1.1分段长度根据船舶类型和平直中心流水线的生产能力, 最大不许超过22.5米。
当采用纵向划分时,比较理想的分段长度在(18~20)米范围内(参见图A.1)。
5.1.2 分段的横向划分双层底一般均划成环形分段,两端应尽可能带有实肋板。
分段接缝处的外板、内底板及骨架,通常以平断面形接头为宜。
5.1.3 分段纵向划分当大型船舶的底部为纵骨架式时,可采用纵向划分,以减少纵向结构的对接接头,并有利于船坞装配时调节分段的高度和半宽。
但对横骨架式,应尽量避免作纵向划分,以减少对接工作量。
分段纵向接缝的位置,当划为两个分段时,应在中桁材附近;当划为三个分段时,应在旁桁材附近;同时,接缝处的结构应呈阶梯形布置,或平断面形。
5.1.4分段高度的划分平直的双层底分段在平直中心的流水线上反造,出流水线后翻身焊接,所以分段须保证内底板是个平面,双层底分段的高度即为内底板高度。
单底分段的高度,一般不宜超过肋板上缘(200~300)毫米,并考虑平直中心可通过分段的允许高度。
5.2上下边水舱分段5.2.1分段的长度分段的长度可根据钢板规格,一般取(18~20)米,长度应与底部分段一致。
5.1.2 分段的横向划分分段的端接缝应尽量布置在曲率变化较小的部位。
当采用总段或半立体分段建造时,分段接缝应与甲板分段接缝在同一平面内。
5.1.3 分段的纵向划分当具有两层或两层以上甲板而又必须将舷侧分为上、下两个分段时,其纵向接缝应位于中间甲板(或平台)以上(100~150)毫米,且最好带有中间甲板的边板,以利安装。
上下边水舱分段连接处的接缝,应考虑下列因素:a)a)骨架与板避免错开过多;b)b)分段翻身吊运可靠;c)c)便于分段在船坞内的安装。
5.1.4 分段高度的划分除边水舱、边油舱等立体分段外,一般的舷侧分段仅包括舷侧骨架——肋骨、强肋骨和舷侧纵桁。
对纵骨架式的舷侧分段,还可带有横舱壁边板和甲板边板,以增加分段的刚性。
但限于涂装中心涂装房的高度,分段进涂装房时的高度一般不许大于12米。
5.3甲板分段5.3.1分段的长度根据钢板规格,一般取(12~20)米,最长不超过22.5米。
5.3.2分段的横向划分分段的端接缝应避免位于舱口角隅或将舱口割开。
分段的端接缝应尽量布置在横舱壁附近,以利船坞装配。
分段接缝处板和骨架的参差,可根据工艺上的考虑采用阶梯形或平断面形。
5.3.3 分段的纵向划分当中间甲板的边板具有折角形式时,则甲板分段的边接缝可取在折角线处,并将折角板划入舷侧分段内。
如折角线接近船舯部位,应将两侧的折角线划入中间甲板分段,以方便舷侧分段制造。
5.3.4 分段高度的划分一般的甲板分段仅包括甲板骨架——横梁、强横梁和甲板纵桁等。
当纵骨架式的甲板纵桁和甲板纵骨贯穿横舱壁,或甲板分段的长度跨及两道横舱壁时将横舱壁的上部作为围槛板形式划入甲板分段。
甲板间轻围壁的围槛板,也应划入甲板分段内。
舱壁和轻围壁的围槛板的高度,一般约(300~500)毫米,也可取为甲板纵桁或连接肘板的高度。
5.4舱壁分段在多层甲板的船体中,一般应使舱壁在甲板处切断,而使甲板连续通过。
甲板间的舱壁,原则上应保持一个完整的独立分段,不宜再作分割,以减少船坞内的对接工作量。
但对纵骨架式船舶,其边缘部分可作为边板(围槛板)分别划入甲板分段和舷侧分段,以利安装。
对单底船,若舱壁(包括纵、横舱壁)直接座于底部外板上,且不位于底部分段间的连接处,则舱壁分段的下部可划入底部分段(可高出肋板约100毫米)。
大型船舶的槽形舱壁,可以分左右舱壁分段和中间舱壁分段。
当左右舱壁分段参加舷侧总段总组时可增加总段强度,并简化槽形舱壁在船坞搭载时的对接焊工作。
划分中间舱壁分段时可连上下墩座,上墩座的面板也连在舱壁分段,以方便搭载时的焊接工作(参见图A.2)。
5.5艏、艉总段5.5.1 艏、艉部分在重量和尺寸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划分为总段。
艏总段的横向接缝宜设在艏尖舱壁后1/4肋骨间距处,艉总段的横向接缝宜设在艉尖舱壁前1/4肋骨间距处(参见图A.1)。
5.5.2 当艏、艉总段的重量或尺寸超过起重能力时,可再将总段沿高度划成(3~6)个半立体分段,其边接缝一般取在中间甲板或平台以上(150~200)毫米,同时也可将肋骨设计成不连续的上下部分。
5.5.3 球鼻部分可单独划为带有舱壁和平台的封闭的球鼻艏分段。
5.6上层建筑分段上层建筑(包括甲板室)分段的高度均按甲板层划分,即为其本身的高度(参见图A.1、图C.1)。
由于上层建筑结构较弱,刚性不足,当长度较大时,可在横向划分为若干段。
通常上层建筑分段不作纵向划分。
本公司对上层建筑的舾装有完整性要求,当上层建筑分段单独完成后,可在平台区总组成多层上层建筑的立体总段,以利进行上层建筑整体舾装。
为此,当上层建筑分段横向划分时,上层建筑各层的横向接缝,最好布置于同一船体横剖面上。
附录 A(资料性附录)175000DWT船体划分图内容见图A.1~A.2图A.1 中纵剖面和主甲板船体分段划分图图A.2 舱底、三平台、二平台和典型横剖面船体分段划分图分 段 划 分 图H U L L B L O C K D I V I S I O NF r 106+600183607000501F r 46+150F r 47+150F r 46+1501790018300F r 14+20012200 A /B7400 A /B15200 A /B 18800 A /B110111F r 5+100182/92112183/933000 A /B F r 30-200913907912911142/52144/54143/53904903905906122/32902124/34123/339011021018050F r 37+100F r 14+200620183193F r 30-200F r 30-20056004400144154F r 24+200620109R 100124134F r 41-20018960262/72622/32561/71621/31511621F r 66+760261/71623/33512562/72263/7317280F r 87+61062262352156157153166345025225326315335625729000503523632633577269/79517629/3919970F r 170+660U P P E R D E C K P L A N19970中 纵 剖 面C E N R E R L I N E E L E V A T I O N19970265/75625/35563/73624/34513F r 126+760264/74626/36514564/74266/76F r 148+710主 甲 板5255635245345739000504535564574900050552653619970566/76565/75515627/3756019970267/77F r 192+610628/38516F r 214+560268/7852756557553790005065075285665385769000567529539653F r 298-7906431741018760F r 258+150567/77568/78518641/5119660F r 236+510281/91642/52569-79643/53519F r 278+710282/92642283/93900056850854157855172505425095525435695535796529800 A /B5000 A /B19400 A /B14600 A /B822/32823/33824/34825/35803810811F r 315-200F r 310+600100008018358252007200510811图A.1 中纵剖面和主甲板船体分段划分图总 长:289.00M垂线间长:279.00M 型 宽: 45.00M型深: 24.50M 设计吃水: 16.50M分段数量: 209B R E A D T H (M L D )分 段 划 分 图H U L L B L O C K D I V I S I O NL E N G T H B .P .L E N G T H O .A .P R I N C I P A L P A R T I C U L A R S主 尺 度B .L .278238T Y P IC A L T R A N S V E R S S E C T I O N 2三 平 台3R D P L A T F R O M 110152142200F r 14+101102261221222262271231272232200122132F r 30-200二 平 台2N D P L A T F R O M1431532001231333100F r 30-200F r 14+1400235225265T Y P I C A L T R A N S V E R S S E C T I O N 1典型横剖面一223263233273224264274234275(425)(435)(405)89001506515580113409000F r 159F R 130,F R 188,F R 216,F R 244526424S266626B .L .(433)(423)(403)226505(436)(426)(406)2362655LC 404P .D .S536(437)(427)(407)276434舱 底典型横剖面二D O U B L E B O T T O M P L A N22626627623622726727723712960622636B .L .522262421B .L .23265345026634F r 74LC P .D .4012222655532431272T Y P I C A L T R A N S V E R S S E C T I O N 4292438D E S I G N D R A F T B L O C K N U M B E R D E P T H (M L D )T Y P I C A L T R A N S V E R S S E C T I O N 3典型横剖面三22826822926927923924128129125122389001506515580113409000632B .L .623S523422503F r 102LC P .D .4022655533423233242282243283292252293253200100典型横剖面四129606421700SB .L .1400633542282B .L .428509P .D .F r 272715072502655C L408652552B .L .图A.2 舱底、三平台、二平台和典型横剖面船体分段划分图附 录 B(资料性附录)FPSO船体划分图内容见图C.1~C.4图C.1 侧视图和主甲板船体分段划分图图C.2 舱底和中纵舱壁船体分段划分图图C.3 艏楼甲板和A、B、C、16330平台船体分段划分图图C.4 典型横剖面船体分段划分图1997019300100164306970180251008725872519970199701997019970184701997019430199701001670022200861519470165008200100100100700010075图C.1 侧视图和主甲板船体分段划分图75100002570150902160075图C.2 舱底和中纵舱壁船体分段划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