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世界第8课 古代日本北师大版练习题第七十一篇
2019年秋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世界 第8课 古代日本课件 北师大版

是( C)
A. 当时的日本叫高丽民族
B. 当时的日本正处在奴隶社会
C. 当时的日本权力集中于天皇手中
D. 当时的日本大部分土地归h 私人所有
8
10. 在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过程中,天
皇实行的政策不包括 ( D ) A. 建立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
B. 把土地收归国有
C. 国家授口分田
D. 农民不必向国家交纳赋税
重大影响。依据图片,你能获取哪些信息? 日本是一个善于向外国学习,善于吸收其他民族先 进文化的国家;日本的服饰、建筑和书法深受中国 的影响;日本的传统文化处处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 化气息。(言之有理即可) (2)材料二所说的“政治改革”的名称是什么?
大化改新。
h
13
(3)材料三表明了日本在对外学习上的态度。日本因善 于学习而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这为我国社会主义现 代化建设提供了哪些经验? 坚持改革开放,广泛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积极 引进科学技术,大胆创新;重视发展教育,大力培 养人才等。(言之有理即可)
广东学导练 世界历史 九年级上册 配北师大版
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世界
第8课 古 代 日 本
h
1
学习目标
1. 了解中国同古代日本的联系,认识到中国文明对日 本文明的影响。 2. 掌握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 3. 理解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 标志和其对日本社会的积极影响。 4. 了解古代日本武士、将军的产生,认识到幕府政治 的影响。
11. 大化改新能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 D )
A. 改革派势力强大
B. 孝德天皇的英勇果断
C. 掌权的大贵族已不得人心
D. 奴隶制已不适应当时日本h 社会发展的要求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8课 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拓展阅读文本素材 川教版

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罗马古道罗马帝国为了加强对帝国境内各地的统治,修筑了四通八达的道路网。
这种道路当时称为驰道,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道路,它实际上是当时条件下的高速道路网。
这些道路遍及亚平宁半岛和整个罗马帝国。
公元2世纪时,罗马帝国境内的驰道已经达到372条,总长度大约有8万千米,其中,仅意大利境内就有2万千米。
这些驰道连接了帝国境内所有重要的地点,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是名副其实的。
这些道路的路面多以石块铺成,历经一两千年的风雨沧桑,许多罗马古道至今仍然在使用。
在欧洲很多地方还可以见到保存非常完好的罗马古道。
《马可•波罗行记》关于东方富庶情况的记载马可波罗称大汗的禁了军为勇爵,共1.2万人。
大汗每年“颁赐此1.2万男爵袍服各13次。
每次袍色各异,……由此共为13色。
此种袍服上缀宝石珍珠及其他贵重物品,每年并以金带与袍服共赐此1.2万男爵,金带甚丽,价值亦巨,每年亦赐13次,……君主亦有袍服13袭,颜色与诸男爵之袍服同。
唯较为富丽,而其价值未可以数计也。
”日本“根有黄金,其数无限,……君主有一大宫,其顶皆用精金为之,……宫廷房室地铺金砖,以代石板,一切窗栊亦用精金,由是此宫之富无限,言之无人能信。
”日本“亦饶有宝石珍珠,珠色如蔷薇,甚美而价甚巨,珠大而圆,与自珠之价等重。
”锡兰岛“所产之红宝石,他处无有,……岛中国王有一红宝右,为世界红宝石中之最大而最美者,……其长有一大掌,其巨如同人臂。
是为世界最光辉之物,其红如火,毫无瑕疵,价值之大,颇难以贷币计之。
”印度一个国王“项上戴环,全饰宝石,如红宝石、蓝宝石、绿宝石,及其他宝石之类,……胸前项下,悬一丝线,串大珠104颗与红宝石数粒。
……臂上亦带三金环,全以重价珍珠宝石为饰;腿上,甚至脚趾亦然。
因是国王所带之黄金珍珠宝石价值连城。
此事不足为异,盖其所藏甚多,兼为国中之所出也。
”。
部编版2020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8课 冀教版

阿拉伯帝国和阿拉伯文化一、单项选择1.伊斯兰教的产生顺应了下列哪一事件的要求( )A.阿拉伯各部之间的仇杀B.大和政权统一日本C.阿拉伯半岛居民的游牧生活D.阿拉伯半岛的统一2.《阿拉伯通史》记载:千余年来,朝觐圣地的制度几乎使每个有能力的穆斯林,平生都做一次长途旅行。
这里的“圣地”是指( )A.雅典B.罗马C.开罗D.麦加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②阿拉伯国家的雏形诞生③出走麦地那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④③②①D.①④③②4.阿拉伯帝国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它形成时中国处于 ( )A.隋朝B.唐朝C.宋朝D.元朝5.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亚、欧、非三洲的大帝国是在( )A.6世纪前期B.7世纪后期C.8世纪中期D.9世纪后期6.脍炙人口的名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均出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A.《天方夜谭》B.《医典》C.《医学集成》D.《荷马史诗》7.小明的爸爸送他一本世界名著,书中主要内容有:阿拉伯国王、勇敢的苏丹王子及巴格达富丽堂皇的宫殿等。
这本书的历史文化背景应该是( )A.伊斯兰文化发展的时代B.希腊文化发展的时代C.罗马文化发展的时代D.印度佛教发展的时代8.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
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指南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B.改造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入欧洲C.火药经阿拉伯人西传D.佛教产生以后经阿拉伯人向西传入欧洲二、组合列举9.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建立了阿拉伯帝国,创造了阿拉伯文化。
(1)622年,穆罕默德在________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
(2)至________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
(3)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是由__________传入欧洲的。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 中古亚欧世界第8课 古代日本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八十一篇

2019年精选初中九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中古亚欧世界第8课古代日本北师大版课后辅导练习第八十一篇第1题【单选题】唐朝后期,一位去过日本的中国人回来后向人们描述了他在日本的所见所闻,描述中不可能提到的是( )A、遣唐使陆续回国,参加国家建设B、人们在议论鉴真传法C、大化改新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D、日本各岛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日本大化改新与查理·马特改革相比较,共同之处是( )A、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C、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D、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促进本国封建制度形成【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把诸王诸臣所占有的土地、山泽岛浦和部曲(注:部民)一律收归国有,‘私地私民’变成‘公地公民’,国家把‘公地’授予‘公民’,‘公民’负担一定的租庸调。
”这一变革出现在( )A、7世纪日本B、8世纪西欧C、17世纪英国D、19世纪俄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是( )A、奴隶制国家的出现B、大和国统一日本C、大化改新D、明治维新【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7世界中期,通过改革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亚洲国家是( )A、罗马共和国B、亚历山大帝国C、法兰克王国D、日本【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大化改新对日本影响深远,这次改革的学习对象是( )A、中国B、欧美C、西亚D、非洲【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7世纪中期,通过大化改新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亚洲国家是( )A、罗马共和国B、亚历山大帝国C、法兰克王国D、日本【答案】:【解析】:第8题【填空题】改革,是机遇,更是挑战,它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振兴的希望。
(1)日本历史上改变其社会性质的两次改革-------(______)(2)俄国走向近代的转折-------(______)(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节-------(______)(4)社会主义中国的改革-------(______)【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钓鱼岛之争,全球瞩目,世人关注。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 第8课 拜占庭帝国课件 中华书局版

330年,罗马帝国君士坦丁 大帝改名。395年,罗马帝国分 裂后成为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 国)的首都。1456年又成了奥斯 曼帝国的首都,改名为伊斯坦布 尔,直至1923年土耳其共和国成 立迁都安卡拉为止。现在是土耳 其最大的城市和港口。是全世界 唯一一座地跨欧亚的城市。
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战略位置重要,经济繁荣, 重要的商业中心
第8课 拜占庭帝国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那么东罗 马帝国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呢?
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查士丁尼一世时期:拜占庭帝国成为一 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
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直布罗陀海峡
多瑙河 克里米亚半岛 两 河 流 域
尼 罗 河
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君士坦丁堡原称拜占廷,因 此东罗马帝国又称拜占廷帝国。
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11世纪后,帝国开始衰落
11世纪帝国疆域仅剩希腊半岛 和爱琴海地区的希腊国家。
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破君士坦丁 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二、《查士丁尼法典》
1.制定者:查士丁尼一世 2.目的:
巩固皇权、挽救专制制度。
4.地位:
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备 的法律文献。
影响:保留了大量的希腊、罗马的文化,为中世纪欧洲 突破天主教神权束缚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成为日后欧洲 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基础。
圣索菲亚大教堂
拜占庭建筑的代表。在拜占庭雄厚的国力支 持之下,由物理学家伊西多尔及数学家安提莫斯 设计建造。1453年,被土耳其人改造为了清真寺。 并对后世清真寺的建造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拜占庭帝国的兴衰
拜占庭文化的特点及影响
材料一:拜占庭文化是指在拜占庭帝国内融合 西方古典的(即希腊罗马的)、基督教的及古 代东方各民族的文化而形成的高度发达的文化。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 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复习特

精选2019-2020年华师大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复习特训第一百篇第1题【单选题】古代世界各大洲、各地区和各民族的交往形式主要有两种,下列历史事件所体现的交往形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希波战争B、亚历山大东征C、罗马的扩张D、马可·波罗来华【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3世纪的庄园法庭曾留下这样的记录:佃户因为没有认真耕种领主的田地,被罚款6便士;佃户的家畜误入领主的园子,被罚款6便士……”由此可见,庄园法庭惩罚各种违法行为的基本手段是( )A、驱逐出庄园B、送入监狱C、处以罚金D、没收财产【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庄园的规模大小不等,有的庄园就是一个自然村落,有的包括好几个村落,庄园里有封建领主的堡垒、教堂、农奴的茅舍,有铁匠铺、木工房、酿酒坊等各种手工作坊,还有牲畜圈磨坊、菜园、池塘、树林、草地。
”这段文字反映了( )A、庄园大体上是一个开放式的经济实体B、庄园大体上是一个以商品经济为主的经济实体C、庄园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D、庄园大体上是一个比较发达的经济实体【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庄园是中世纪西欧社会经济的一个显著特色。
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庄园生活和农民生活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从9世纪开始,庄园作为一种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流行开来B、庄园内的“直领地”由领主耕种,“份地”由佃户耕种C、领主不能随意没收佃户中的自由农民的上地D、庄园法庭没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没有固定开庭地点【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欧洲国王与城市联盟发端于10 世纪。
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在市民阶级的大力支持下,1202 年,借口英王约翰不履行封臣义务,宣布剥夺他在法国的全部领地。
据此判断,市民阶级( )A、拥护王权,反对城市自治B、逐渐成为新兴的政治力量C、实力雄厚,享有特殊权利D、已经成为执政的统治阶级【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过程中,成为西欧争取城市自治的斗争的一个典型例子的是( )A、罗马B、伦敦C、巴黎D、琅城【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意义在于( )A、推动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发展,教会和世俗封建主势力得到空前加强B、封建主日渐贪婪,加强对市民的剥削C、使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D、形成早期资产阶级的雏形——市民阶级,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西欧中世纪时期,农奴在自由城市居住多久才能获得市民的身份( )A、三个月B、一年C、一年零一天D、两年【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西欧中世纪城市兴起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A、手工业者逃离封建庄园B、商人在港口、交通要道等聚集C、西欧生产力的提高D、封建主各领地的不相属【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11-12世纪,西欧城市市民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意识强烈,琅城、威尼斯、佛罗伦萨、巴黎、伦敦等争取城市自治和反封建贵族的故事在西欧市民间广泛流传,并为市民称颂。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 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华师大版课后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 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华师大版课后](https://img.taocdn.com/s3/m/34f2a0f3a1c7aa00b52acbcf.png)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欧亚地区的中古文明第8课中世纪西欧社会的嬗变]华师大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四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11世纪中国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
同一时期,西欧城市兴起,究其影响,反映在( )A、对瓦解西欧封建等级制度和孕育近现代文明起着重要作用B、一般是工商业活动中心、规模较小C、是在封建主或教会的领地上兴起的,促进了佛教的发展D、所有的城市发动争取自治斗争,成为独立的城市共和国【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西罗马帝国灭亡之后,西欧城市衰落了,经过几个世纪的发展,开始出现了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你知道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于哪个世纪( )A、9世纪B、10世纪C、13世纪D、15世纪【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从10世纪起,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其根本原因在于( )A、社会生产力的提高B、农业和工业的发展C、封建城堡的修建D、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法国有一个城市叫作琅城,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11、12世纪的哪一史实( )A、琅城市民争取自治权的斗争B、琅城市民的反侵略斗争C、琅城市民抵御了日尔曼人的进攻D、这里是罗马征服时的古战场【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0—13世纪,西欧城市如法兰克福、伦敦、威尼斯、热那亚、佛罗伦萨、巴黎、马赛等都是在这一时期兴起的。
西欧城市兴起最伟大的意义是( )A、彻底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B、西欧城市自治得以普遍实现C、基督教会和等级制度日趋完善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在西欧封建社会,最大的土地所有者和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是( )A、教皇和教会B、矮子丕平C、商人和银行家D、世俗封建主【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法国的琅城是个被视为英雄的城市,这主要是因为十一二世纪之时,这里发生了( )A、琅城市民反抗罗马征服的斗争B、琅城市民争取城市自治权的斗争C、琅城市民抵御了日耳曼入侵的进攻D、琅城市民推翻封建主的斗争【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庄园法庭为维护庄园公共秩序,通过各种惩罚来处理违法行为。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中古亚欧世界第8课古代日本教学案

第8课古代日本一、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大化改新;武士与将军教学难点:幕府政治。
二、教学设计【情景导入】【自主学习】(一)大化改新1.古代日本文明是在吸收借鉴_______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3世纪中叶,日本中部兴起了一个名为“__________”的国家。
之后日本不断向中国学习,实行改革.2.________年,日本_________天皇,任用一些从中国学成归来留学生,宣布实行国制改革,史称“______________”。
(1)政治上:①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
建立________________②改革统治机构,中央设______________,地方设__________,由中央派人管理。
(2)经济上:①仿效__________均田制,实行“________________ ”②实行租庸调制度,统一租税。
3.意义:大化改新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其以后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武士与将军1.从九世纪中期开始,拥有强大势力的_____________开始组织起以自己同族为核心的__________________。
这种武装组织就是所谓的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又被称为武家政治。
在古代日本,特指武士的领袖征夷大将军的府邸。
在这种政治形态中,以_________为首的武士政权与__________为首的朝廷并存,但其实力要远远超过朝廷。
3.幕府政治,又称为。
幕府政治始于1192年的___________幕府建立,1867年,幕府末代将军德川庆喜还政于天皇,幕府时代宣告结束。
【重难点突破】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本州中部兴起了一个叫作大和的古代国家(日本),它大量吸收中国大陆的先进技艺和大批移民,并凭借肥沃的土地,迅速发展起来。
材料二 7世纪,日本效仿中国的隋唐制度,进行了改革,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古亚欧世界第8课古代日本
北师大版练习题第七十一篇
第1题【单选题】
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是“汉化”和“欧化”。
“汉化”是指( )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明治维新
D、确立天皇制度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大化改新时废除世袭贵族统治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
A、建立中央集权体制
B、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C、精简政府办事人员
D、维护奴隶主利益
【答案】:
【解析】: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
放眼古今中外,有过很多重要的改革。
例如雅典“伯里克利改革”、日本“大化改新”,关于两者的共同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改革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
B、改革推动了社会转型
C、都是发生在封建时代的改革
D、改革有利于民主政治的发展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东征、日本大化改新、马可·波罗来华,相关课题研究( )
A、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话
B、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
C、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
D、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答案】:
【解析】:
646年(大化改新)元旦,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实行征兵制。
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
A、大化改新的背景
B、大化改新的内容
C、大化改新的性质
D、大化改新的影响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日本开始出现奴隶制国家是在( )
A、公元前2世纪前后
B、公元前1世纪前后
C、1世纪前后
D、2世纪前后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汉唐时期,某国曾倾心学习中国先进文化,推动了社会的进步;19世纪中期,该国又全面学习西方,进行改革,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该国是( )
A、日本
B、俄国
C、美国
D、德国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大化改新经济方面的内容的是( )
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
B、部民转为国家公民
C、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D、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使日本迈入封建文明的发展时代的重要事件是( )
A、大和统一日本
B、大和正式改名为日本
C、大化改新
D、日本出现奴隶制国家
【答案】:
【解析】:
第10题【判断题】
日本民族善于学习、长于模仿。
明治维新是古代日本模仿中国隋唐政治经济制度改革的典范。
(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第11题【填空题】
日本仿效古代中国______制度,实行大化改新。
【答案】:
【解析】:
第12题【问答题】
观察下列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日本的新统治者致力于日本社会的转型,以获得同外国势力在政治和军事上的平等地位。
……变革使日本成为东亚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强国……明治政府的首要目标是强化中央集权……——以上两则材料均摘自杰里·齐格勒《新全球史》(第三版)下请回答:(1)材料一中,遣唐使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说出材料二中“变革”的内容?(3)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场变革使其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答案】:
【解析】:
第13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产技术以至生活风尚等方面都受到中国的深刻影响。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7世纪中期的一次改革。
他们仿照隋唐制度,改革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官制、科举制……
——人教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七年级下册
材料二:清政府并没有完全将日本放在眼里,在学术领域也很少翻译日文书籍。
……战争的惨痛失败使清政府开始正视日本,积极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学习近代化的经验。
材料三:20世纪30年代,日语词汇铺天盖地进入中国。
然而,通过这种传播方式留下的日源外来词,如“大东亚共荣圈”、“皇军”、“马路大”等在中国人的头脑中大多被打上了羞耻、痛苦的印记。
材料四:2012年1月,日本右翼分子登陆钓鱼岛,紧接着日本政府对钓鱼岛附属岛屿进行命名。
3月初,日本司法部门强制起诉前年钓鱼岛“撞船事件”中的中国船长。
如此多的负面事件,我们难以对中日建交40周年持乐观态度。
——材料二至四摘自《世界知识》
古代日本已经成为中华文明圈中的一员。
材料一中提到的是日本古代的哪次改革?请列举一位唐代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贡献的使者。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使清政府“惨痛失败”的是什么战争?日本近代的哪次改革使其成为清政府学习的榜样?
材料三中的日源词汇出现在哪次战争期间?这场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什么?请列举一例战争期间日本在中国的暴行。
请你依据材料四计算出中日建交于______年。
请对材料四中提到的钓鱼岛事件表达你的看法。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西罗马帝国在公元476年灭亡之后,世界历史进入中古时期,东西方主要国家也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请你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这条常规流行于西欧封建社会时期的某些国家和地区:“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
”
材料三:作坊里的日本人有“心灵紧闭”但“眼观八方”的特征……在国弱时,他们谦卑地对外点头哈腰,默默拿来先进才智,然后悄悄地在作坊里加班加点消化,乃至超越。
一旦确信自己在技能上超越了别国,便会出其不意地创造神话。
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
——陈冰《作坊里的日本》
材料四:一本历史书中对某帝国有以下描述:“这帝国盛行伊斯兰教,商人拥有能在逆风中航行的商船,从非洲运来黑奴,从印度输入米、棉及蔗糖,从唐帝国进口丝绸,首都巴格达因此成为当时世界重要的大都会。
”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封建制度最先开始于哪一个国家?材料一图示中封赐的纽带是什么?
材料三中日本拜认的“第一位老师”是谁?由此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这次改革给日本带来怎样的影响?至今,日本在很多方面仍然深受中国的影响,请你列举一例。
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但日本成为现今世界第三经济大国。
从学习古代日本这段历史中,你有何启示?
材料四中伊斯兰教创立者是谁?阿拉伯商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起了什么作用?
【答案】:无
【解析】:
第15题【综合题】
中国智慧深深影响了世界。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中国古代科技发明彰显中国智慧,造福人类。
请以隋唐科技成就为例,对此予以说明。
历史上,中国治理国家的方略也影响到邻邦日本。
列举大化改新效仿隋唐进行政治改革的内容。
概述大化改新对日本社会演进产生的影响。
中国外交智慧影响世界。
1953年底,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提出的、处理中印关系的原则名称是什么?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又提出了哪一倡议,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和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答案】:无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