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中古欧洲社会3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基础知识归纳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中世纪】中世纪是欧洲(主要是西欧)历史上的一个时代:指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到东罗马帝国灭亡(公元1453年)的这段时期。
另有说法认为中世纪结束于文艺复兴时期。
“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
中国相对应的时期是南北朝到明朝。
一、中古时期西欧文明的特征及历史影响1.中古时期西欧文明的特征:(1)多元的社会结构,天主教会、封建领主与自治城市鼎立,农奴经济、小农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天主教神学、日耳曼文化、希腊罗马文化、民族国家文化以及人文精神共处。
(2)政治体制:封君封臣制①背景:自然经济和社会动荡的产物(性质);8世纪逐渐与封土联系在一起。
②权利与义务:封君:授予土地者,当封臣受到攻击时,封君必须保护。
封臣:领取土地者。
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③影响:国王或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造成王权衰落。
【比较封君封臣制度与西周分封制】(3)经济形态:庄园与农奴制度:①经济:以自然经济为主,自给自足;②在政治:拥有自己的法庭,维持社会秩序;庄园是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
(4)封建王权逐渐形成:①英格兰国王在与贵族的斗争中强化王权,到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后,英格兰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②英法百年战争,法兰西民族意识增强。
国王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击败各地封建主。
到15世纪晚期,法兰西基本完成统一,王权得到强化;③15世纪末,在抗击阿拉伯人的过程中,西班牙和葡萄牙王权加强,完成统一。
【民族国家】民族国家是指欧洲近代以来,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或民族独立运动建立起来的,以一个或几个民族为国民主体的国家。
拥有共同的认同感(历史、文化、语言、习俗、艺术、宗教或新体制等)。
(4)中古西欧城市兴起(10-11世纪):城市的“自治”和市民的“自由”成为中古时期西欧城市发展的突出特点,虽然城市自治政府并不能完全排斥领主的权力,但有相当大的独立性。
九年级历史中古欧洲社会

9
4、试分析比较西欧封建制度、城市于中国的异同? 提示:世界各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是不平衡的,中世纪的欧洲,文化落后,思想愚昧,是历史上所谓
的“黑暗时代”,而在中国,正是文化和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期,东西方文化形成了强烈的 对比。宗教在世界广大地区占据了思想领域的统治地位。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在许多国 家成为“国教”。儒家学说则主宰了中国的思想领域。这种文化现象虽然对封建社会的巩固一 度有推动作用,而当资本主义兴起后,它就成为社会进步和科学发展的障碍。伴随着资本主 义萌芽的产生,欧洲出现的“文艺复兴”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它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和 近代科学的大飞跃。在东方,由于封建思想的长期桎梏,社会发展趋于缓慢,从此开始落后于 西方。
发展城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3、拜占廷帝国曾一度辉煌,却因长期陶醉于已有的成就,不屑于 学习和吸纳先进文明而黯然失色,直至被历史大潮所淘汰。这 说明了什么?它对我们今天的文明建设有何借鉴意义?
答:说明了:拜占廷帝国的统治者无视西欧城市出现之后悄然兴起的文明因素,依然陶醉于已有的辉煌成就, 更不屑于学习和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点和长处。这种封闭保守的心态持续了若干世纪之后,拜占 廷帝国文明终于被历史大潮所淘汰。在1453年拜占廷帝国最终灭亡于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 耳其的扩张之中。
3
罗马教廷在西欧封建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 结合图片讲述“丕平献土”的故事
结论:西欧封建社会时期,教皇和教会不仅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 者,还是西欧封建制度的精神支柱。
4
10世纪西欧开始出现的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 意大利——威尼斯 英 国——牛 津、曼彻斯特 法 国——琅城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2)政治:是 最大的有组织的力量 ,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等级制度。 教皇基本实现了对教会的集权统治
(3)精神:整个西欧社会的居民几乎都是基督教徒,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
展。
教会的影响无处不在
拜占庭与俄罗斯
1.拜占庭帝国 (1)由来:西罗马帝国灭亡后,东罗马帝国继续发展。因帝国首都__君__士__坦__丁__堡____
(5)从庄园内的政治权力上看,西欧封建主对庄园内的农奴具有一种法权;而中国 古代田庄主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力。 (6)从对国家整体的影响上来看,西欧庄园经济使得西欧摆脱了强大帝国组织的渗 透,造就了西方文明的多样性;而中国古代的田庄则没能摆脱帝国的渗透,具有 保守、消极的特点。
6.阅读“伊凡四世”图片及文字(见教材P19) 信息解读:颁布新法典,改组中央机关,镇压大贵族,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
探究一 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 史论史识
1.封君封臣制度 (1)形成:8世纪上半叶,法兰克王国改革土地分配制度,由无条件赏赐变为有条 件分封,统治阶级把土地连同土地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形成保护和被保护的具 有契约关系的封君封臣制度。 (2)特点:与西周分封制相比,西周的天子是大宗,是分封制下各级小宗的共同大 宗,而在西欧,封臣的封臣就不是他的封臣了。土地是封君和封臣关系形成的纽 带,西周分封关系的维系纽带是血缘。
信息解读:拜占庭帝国经过查士丁尼的扩张一度强大,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 地。但7世纪中后期,拜占庭帝国逐渐走向了衰落。
5.阅读“史料阅读”(见教材P18) 信息解读:一个国家所特有的,专为自身治理制定的法律叫市民法;出自自然理 性,为全人类制定的法叫做万民法。查士丁尼时期,拜占庭帝国疆域广阔,为维 系帝国的统治,查士丁尼编撰了《罗马民法大全》。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精品课件

日耳曼人的南下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古代历史终结和中古时期的开始,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
第3课般称为“中古时期”,又称“中世纪”,即从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4、15世纪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封建制度的形成、发展和解体是这一时期欧洲历史的主线。
经济组织 政治组织 社会组织
尖锐对立
残酷剥削
沉重压迫
农民在执政官监督下收割谷物
随着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十一世纪的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形势趋于稳定,使得西欧封建社会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在多方面获得进步……当西欧封建制趋于完型时,内部已经孕育了新的因素。正如布罗代尔说:“11、12世纪的西欧已经进入它的青春期”。
西罗马帝国灭亡
近代欧洲
一、西欧封建社会
1. 产生
西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的分裂(公元395年)
蛮族入侵
东罗马帝国
中古西欧主要国家
西罗马帝国
东罗马帝国
5世纪后期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基础上,西欧进入封建社会。 民族大迁徙不是简单的民族住地的变化,而是日耳曼人各部落集团对奴隶制罗马帝国的武力征服。在这种征服的基础上使罗马与日耳曼两种文明、两种制度和两大民族结合起来,逐渐形成了西欧的封建制度。——朱寰主编《世界上古中古史》下册
材料二 (庄园制下)封建领主不但通过各种地租形态对农民进行剥削,同时也对农民施行“超经济的强制(政治、社会附属)”,有统治、惩罚农民的权力。 ——齐思和《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
⑴经济上:自给自足 ⑵政治上:拥有自己的法庭,维持社会秩序⑶独立的自给自足的经济、政治单位
知识拓展:(庄园制下)封建领主不但通过各种地租形态对农民进行剥削,同时也对农民施行“超经济的强制(政治、社会附属)”,有统治、惩罚农民的权力。——齐思和《西欧中世纪的庄园制度》
九年级历史中古欧洲社会知识点总结

中古欧洲社会是指公元500年至1500年之间的欧洲社会。
在这段时间里,欧洲社会经历了许多变化,包括政治、经济、宗教和文化等方面。
以下是九年级历史中古欧洲社会的知识点总结:一、封建制度1.封建制度是中古欧洲社会的基本经济和政治组织形式,它建立在土地的赋予与奉还上。
2.封建制度包括诸侯与领主之间的封建关系,以及封建领主与农民之间的封建关系。
3.封建制度中的封建关系有着明确的等级和权益的分配,决定了社会中的权力和地位。
二、十字军东征1.十字军东征是指11世纪至13世纪期间基督教徒为了收复聖地耶路撒冷而进行的军事行动。
2.十字军东征对中古欧洲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引发了欧洲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的改变。
3.十字军东征推动了欧洲与亚洲之间的贸易与文化交流,也加强了天主教会的宗教势力。
三、宗教1.宗教是指16世纪欧洲发生的一系列分裂和运动,最突出的是马丁·路德的运动。
2.宗教使欧洲宗教局势从天主教的统一转向了新教的分裂,导致了欧洲社会的政治和宗教格局的深刻变革。
3.宗教对教育、文化和政治制度的产生了重要影响,加强了宗教自由和个体能动性。
四、人文主义运动1.人文主义是指14世纪至16世纪期间兴起的一种思想流派,强调个体和人类的尊重、发展以及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
2.人文主义运动促进了人类知识的普及,提倡人文教育和对古代文化的研究,对欧洲文化的复兴产生了重要影响。
3.人文主义运动推动了欧洲各国艺术、文学和科学的发展,对中古欧洲社会的文化和思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瘟疫1.瘟疫指的是14世纪中期欧洲蔓延的黑死病,造成了大量人口的死亡,对欧洲社会经济和人口结构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2.黑死病导致了欧洲的劳动力短缺,使得农民的劳动力价格上升,也促使了农民的权益争取运动。
3.黑死病的流行使人们的宗教信仰受到冲击,也进一步削弱了教会的宗教权威。
六、城市发展1.中古欧洲城市开始兴起于11世纪至13世纪期间,在政治、经济和社会方面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 课件 (共26张PPT)

材料三: 天主教会拥有大量 田产。此外,教民 按照教会的规定或 法律的要求,捐纳 本人收入的十分之 一供宗教事业之用, 主要用于神职人员 薪俸、教堂日常经 费以及赈济。
材料四:教皇国的形成
(2) 根据材料三、四并结合教材归纳欧洲封建社会教会在 经济上普遍没有文化, 材料五: 不少上层贵族也目不识丁,由教士垄断了 文化教育。……教皇宣称“不学无术是信 仰虔诚之母”,强调知识服从信仰,社会 上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天主教神学。
2、查理· 马特改革 ①时间: 8世纪前期 ②人物: 查理· 马特
③主要内容: 变以往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
为有条件的土地分封。得到土地的 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④影响: 欧洲封建社会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
度
3、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有何特点?
(1)等级森严,没有严格的上下级制约 关系。(2)、以土地为纽带,层层分封。
三、拜占廷帝国的灭亡(西欧封建社会结束)
东罗马帝国, 也叫拜占庭帝国
君士坦丁堡是因为公元 324年罗马帝国君士坦 丁大帝命名的。公元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 后成为东罗马帝国(又 称拜占廷帝国)的首都。 公元1456年又成了奥斯 曼帝国的首都,改名为 伊斯坦布尔,直至1923 年土耳其共和国成立迁 都安卡拉为止。现在是 土耳其最大的城市和港 口。是全世界唯一一座 地跨欧亚的城市。
2.发展: 十一二世纪 。 (1)时间:____________ 争取自治权 (2)内容:法国一些城市的市民展开向封建主____ 的斗争。 金钱赎买或武力 (3)方式:通过_______________ 的方式争夺自治权。 琅城市民 争取自治权的斗争。 (4)典型:法国__________ 3.意义:形成了_________ 市民阶级 ;富裕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 资本主义 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期资产阶级,为_________
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第5课 中古欧洲社会知识梳理 新人教版

中古欧洲社会知识点一:等级森严的西欧封建社会1. 法兰克王国的建立(1)时间:5世纪西罗马帝国灭亡后。
(2)建立民族:日耳曼人。
2. 查理·马特改革(1)时间:8世纪前期。
(2)内容:改变以前无条件赏赐贵族土地的做法,实行有条件的土地分封。
得到封地的人必须为封主服兵役。
(3)影响:这次改革,在封建贵族内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在各级封建主之下,农奴等劳动者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思维拓展:西欧封建社会的特点西欧封建制度确立后,土地是主要财富。
国王把土地分封给大封建主,大封建主把土地分封给小封建主。
国王、封建主和天主教会通过层层分封建立起依次为主从的金字塔般的封建等级制度。
但是,附庸只效忠于直接的领主,对于其他领主包括更高级的领主,则不必承担什么义务。
如:国王是最大的封建主,权力也只限于自己的领地内,甚至无权管辖一个不直接隶属他的小封建主。
3. 罗马教廷的特点(1)政治上:罗马教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2)经济上:占有大量的土地,是西欧最大的土地所有者。
(3)思想上:罗马教廷是西欧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他们加紧对人民的精神统治,在精神和文化领域,神权凌驾一切。
相关链接:4世纪,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基督教在西欧长期的动乱中扩张势力和影响。
“丕平献土”加强了国王和教会的联系,使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
1054年,东西两派基督教会分裂。
东派教会就是东正教,西派教会就是天主教。
知识点二:西欧城市的重新兴起1. 西欧城市的兴起(1)10世纪开始,西欧开始出现作为手工业和商业中心的城市。
(2)地点:城市多兴起于交通便利、相对安全、容易获得廉价原料和销售商品的地方,如意大利的威尼斯、英国的牛津、曼彻斯特。
2. 城市的自治斗争(1)原因:西欧城市是在教会或世俗封建主的领地上兴起的,教会或领主对城市居民进行封建统治和盘剥,他们与城市市民的矛盾日益尖锐。
(2)方式:有的通过金钱赎买,有的通过武装斗争取得自治权。
其中法国琅城是通过武装斗争取得自治权的典型。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知识提纲

世界历史上5——15世纪一般被称为“中古时期”,本单元我们将通过对中古时期欧亚美非四个洲的不同文明的学习,了解中古时期不同地区国家、民族、宗教、社会的变化,体会这一时期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重点:西欧封建社会的产生与发展知识点:一、西欧封建社会(1)形成背景:日耳曼民族大迁移,西罗马帝国灭亡(2)基本特征:A 政治:封君封臣制度产生条件:是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8世纪后与封土联系在一起内容: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
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封臣必须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由于土地被层层分封,各级封建主都是土地实际上的占有者,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特点:①等级森严,层层分封;②以契约为纽带;③地方领主相对独立; 影响:国王和皇帝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度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形成西欧社会的统治阶级。
封建主作为领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B经济:庄园和农奴制度特点:自给自足(封闭性强)书上的图地位:中古西欧基本的农业经济组织庄园内部土地经营权及权利义务划分:农奴制和奴隶制区别: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1.中古西欧的王权兴起(1)王权的地位:封君封臣制度造成了王权的衰弱,也孕育着统一的力量。
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国王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法理上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2)王权的强大①法国:从11世纪开始,法国国王逐步扩大王室领地,到15世纪,击败各地封建主,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②英国:自11世纪中后期逐步形成比较强大的王权③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家形成(3)影响: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2.中古西欧的城市(城市自治兴起)(1)原因:随着欧洲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
(2)特点:城市位于封建主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工商业作为谋生手段(3)城市自治斗争:手段:金钱赎买或武装暴动影响:1政治:支持王权,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有利于西欧民族国家的形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走近村前,一片片洁白的苹果花、樱桃花特别耀眼,给村子带来了美丽的春天;进了村子,临近东大桥时,同学家的两棵樱花树并立门两边,花枝招展,一朵朵、一簇簇挤挤挨挨的粉色樱花映入眼 帘,煞是好看。两棵樱花开在桥头、路边,不知是樱花装扮了春天,还是春天美化了家园?
到了家门前,见菜园边那一片洋槐树正绿意盎然,洋槐花正在咕嘟着白里透红的小嘴,多么好看。往年的暮春时节,这里早就盛开出洁白一片。可能因了今春气温低的缘故,洋槐花一直没开。我在 心里默默期盼,让洋槐花在余春里花开一片。
。 注册会计师培训 /course/all/2-57/
迎着春光,一路往东、往北,绿色的麦苗在春风的吹拂、春光的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耀、春雨的滋润下,一个劲地疯长。田野里新支起了一片片白光光的大棚、小棚,种植着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或菜蔬,在这个春天里, 正在向现代农业发展之路迈进,我从这一片片的大棚里,似乎读出了春天的故事,心里装着一路的感受,不免感慨,春天真好!
到了家里,与老父亲、妻子、弟弟、妹妹围坐在一起,品尝着春天里的鲜鲅鱼,说着春天的话题,相互祝福着春天快乐。弟说,鲜鲅鱼到底好吃,是啊,谷雨前后正是送鲜鲅鱼的时候,这时候的鲜 鲅鱼分外好吃。弟妹说,她刚从坡地种花生回来,看着她风尘仆仆的,我这才想起现在正是春忙的时候。前几天,接连下了两场小雨,“春雨贵于油啊!”他们都在借着下过小雨的湿地,忙着种花生, 虽说雨下的小点,但也差不多,别错过这来之不易的春雨,别误了春忙的时机,只见田野里一片繁忙的景象,是忙春,还是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