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使用规程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使用规程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使用规程目的: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建立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芽胞片的使用规程,保证正确使用,对消毒效果进行有效监测。

2.依据: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芽孢菌片使用说明书。

国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3. 范围:用于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芽孢菌片对消毒(如环氧乙烷、干热、微波、臭氧、紫外线、甲醛等)效果进行的监测。

4. 职责:QC微生物检验员、消毒操作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5.程序:5.1.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芽孢是国际通用消毒生物指标菌,具有良好的抗力代表性,保存稳定,容易培养和识别。

5.1.1. 该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极易形成芽胞,其芽胞位于菌体中央,不膨大。

5.1.2. 100℃流蒸汽,可耐受4分钟;890mg/l环氧乙烷耐受120~150分钟;D10值2.6~2.8分钟;1%甲醛溶液耐受60~70分钟。

.1. 用于环氧乙烷、微波、干热消毒效果监测,将1×106CFU/片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菌片置于一单层小布袋内然后包入消毒包内适当位置,消毒后按无菌操作取出作微生物检验。

5.2.2. 用于甲醛气体及其它消毒剂熏蒸消毒监测时,可将菌片悬挂在消毒环境内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按无菌操作取出作微生物检验。

5.2.3. 用于各种消毒剂液体浸泡消毒效果监测时,可将菌片直接放入消毒液内,消毒后按无菌操作取出进行微生物检验。

5.3. 注意事项:菌片及其制备的芽胞应保存在4℃冰箱内。

检定菌传代、贮存、接种操作规程目的:建立检定菌的传代、贮存、接种操作规程。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厂检定菌的传代、贮存、接种。

3. 职责:QC微生物检验员、无菌检验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 程序:4.1.来源:检定菌种由药检部门提供已接种好的菌种斜面。

4.2.保存:4.2.1. 将购来的试管斜面菌种放入冰箱中冷藏保存。

4.2.2.将传代并经过培养后的菌种放入冰箱中保存。

枯草芽孢杆菌的使用方法

枯草芽孢杆菌的使用方法

枯草芽孢杆菌的使用方法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农药,对一些农作物病虫害有着良好的防治效果。

在农业生产中,正确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对于提高作物产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枯草芽孢杆菌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够对广大农户和农业生产者有所帮助。

一、选择合适的产品。

在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前,首先要选择适合自己种植作物和防治对象的产品。

市场上有很多不同类型的枯草芽孢杆菌产品,针对不同的农作物和病虫害有着不同的配方和使用方法。

因此,选择合适的产品是使用枯草芽孢杆菌的第一步。

二、正确的施用时间。

枯草芽孢杆菌的施用时间一般以病虫害的发生期为准。

在病虫害发生前预防性施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而在病虫害已经发生时,应及时进行治理,避免病虫害的扩散和加重。

因此,正确的施用时间是确保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效果的关键。

三、科学的施用方法。

在施用枯草芽孢杆菌时,应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用量和方法进行施用。

一般来说,可以将枯草芽孢杆菌溶解在水中,然后均匀喷洒在作物叶面或土壤中。

在施用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阳光直射或高温天气,以免影响枯草芽孢杆菌的生物活性。

四、注意安全防护。

在施用枯草芽孢杆菌时,要注意做好安全防护措施。

避免直接接触枯草芽孢杆菌产品,尤其是避免吸入或误食。

施用后应及时清洗身体和更换衣物,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五、合理的保存方法。

枯草芽孢杆菌产品在保存过程中,应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免影响产品的活性。

一般来说,应将产品存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避免与其他化肥、农药混放,以免发生化学反应影响产品质量。

六、定期观察效果。

在施用枯草芽孢杆菌后,应定期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和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调整施用方法或增加施用次数,以确保防治效果。

综上所述,正确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对于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广大农户和农业生产者能够根据以上方法正确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农产品质量。

枯草芽孢杆菌使用方法

枯草芽孢杆菌使用方法

枯草芽孢杆菌使用方法
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农药,对于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治具有很好的效果。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枯草芽孢杆菌的使用方法。

首先,选择适宜的施药时间。

枯草芽孢杆菌主要用于防治农作物病虫害,一般在病虫害发生初期或预防期间使用效果更佳。

在病虫害高发期,可以适当增加施药次数,提高防治效果。

其次,正确使用枯草芽孢杆菌的剂量。

根据不同的农作物和病虫害类型,合理确定施药的剂量和浓度。

一般来说,每亩用药量为150-300克,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接着,选择合适的施药方式。

枯草芽孢杆菌可以通过叶面喷雾、土壤施用等方式进行施药,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和病虫害类型选择合适的施药方式,确保药剂均匀覆盖在作物表面或土壤中。

然后,注意施药时机和天气条件。

一般在早晨或傍晚气温较低、风力较小的时候进行施药,避免高温、强风、雨雪天气对施药效果的影响。

最后,注意施药后的管理和观察。

施药后要及时清洗施药器具,避免残留药剂对下一次施药或作物生长的影响。

同时要密切观察作物生长情况,及时调整防治措施,确保防治效果。

总之,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有效的生物农药,正确的使用方法可以发挥其最大的防治效果,对于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产量提高有着积极的作用。

希望大家在使用枯草芽孢杆菌时,能够按照以上方法正确施药,确保农作物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使用规程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使用规程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使用规程目的: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建立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芽胞片的使用规程,保证正确使用,对消毒效果进行有效监测。

2.依据: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芽孢菌片使用说明书。

国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3. 范围:用于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芽孢菌片对消毒(如环氧乙烷、干热、微波、臭氧、紫外线、甲醛等)效果进行的监测。

4. 职责:QC微生物检验员、消毒操作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5.程序:5.1.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芽孢是国际通用消毒生物指标菌,具有良好的抗力代表性,保存稳定,容易培养和识别。

5.1.1. 该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极易形成芽胞,其芽胞位于菌体中央,不膨大。

5.1.2. 100℃流蒸汽,可耐受4分钟;890mg/l环氧乙烷耐受120~150分钟;D10值2.6~2.8分钟;1%甲醛溶液耐受60~70分钟。

.1. 用于环氧乙烷、微波、干热消毒效果监测,将1×106CFU/片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菌片置于一单层小布袋内然后包入消毒包内适当位置,消毒后按无菌操作取出作微生物检验。

5.2.2. 用于甲醛气体及其它消毒剂熏蒸消毒监测时,可将菌片悬挂在消毒环境内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按无菌操作取出作微生物检验。

5.2.3. 用于各种消毒剂液体浸泡消毒效果监测时,可将菌片直接放入消毒液内,消毒后按无菌操作取出进行微生物检验。

5.3. 注意事项:菌片及其制备的芽胞应保存在4℃冰箱内。

检定菌传代、贮存、接种操作规程目的:建立检定菌的传代、贮存、接种操作规程。

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厂检定菌的传代、贮存、接种。

3. 职责:QC微生物检验员、无菌检验人员对本标准的实施负责。

4. 程序:4.1.来源:检定菌种由药检部门提供已接种好的菌种斜面。

4.2.保存:4.2.1. 将购来的试管斜面菌种放入冰箱中冷藏保存。

4.2.2.将传代并经过培养后的菌种放入冰箱中保存。

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使用说明书

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使用说明书

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
枯草芽孢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使用说明书
货号:LA8980
规格:5×105~5×106cfu/片,50片/包
菌株编号:ATCC9372
保存条件:2~8℃冰箱保存
有效期:1年
产品用途:用于环氧乙烷灭菌效果检测
使用方法:
1、使用时将装有菌片的小纸袋放在被灭菌的物品中心部位(每锅放置菌片数按卫生部规定或其它相关
标准规定)。

2、灭菌后,无菌操作取出小纸袋中的菌片,投放到营养肉汤中。

同时将两片未经灭菌的菌片分别投入
两管营养肉汤中作对照。

3、37℃培养7天,观察结果,对照管呈混浊:若灭菌后营养肉汤澄清透明,则为阴性,表示灭菌彻底;
若灭菌后营养肉汤浑浊,则为阳性,表示灭菌不彻底。

4、当出现阳性结果时,为确定是否为灭菌后接种操作过程中操作不当污染所致,可使用无菌操作取
0.2ml营养肉汤涂布接种至营养琼脂平板上,置37℃培养48小时,涂片镜检或作进一步试验。

5、枯草芽孢杆菌为G+杆菌,极易形成芽孢,芽孢位置位于菌体中央,不膨大。

芽孢染色为孔雀绿着色。

在营养琼脂上菌落呈棕色并随时间延长菌落逐渐着上黑色。

配套试剂:
1、营养肉汤。

按使用说明配制,分装试管,5ml/支,灭菌后4℃保存备用。

2、营养琼脂
3、芽孢染色液
注意事项:
本品用于实验室微生物检验
第1页,共1页。

枯草芽孢杆菌的使用方法

枯草芽孢杆菌的使用方法

枯草芽孢杆菌的使用方法枯草芽孢杆菌是一种常见的生物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本文将介绍枯草芽孢杆菌的使用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一生物农药的正确使用技巧。

首先,选择合适的施药时间是非常重要的。

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物生长季节中的病害防治上有较好的效果,因此在病害发生初期或疫病高发期进行喷施效果最佳。

同时,要根据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病害的发展规律,科学确定施药时间,提高防治效果。

其次,正确的施药浓度也是确保防治效果的关键。

一般来说,枯草芽孢杆菌的施用浓度为每公顷使用1.5-3千克,可根据具体作物和病害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在施用时,应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和病害的严重程度,科学合理地确定施药浓度,避免过量或不足,影响防治效果。

另外,选择合适的施药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来说,枯草芽孢杆菌可通过喷施、灌溉、撒播等方式进行施用。

在具体操作时,应根据作物的生长状况和病害的传播规律,选择合适的施药方法,确保药剂均匀覆盖到植物表面,提高防治效果。

此外,施药后的管理也是不可忽视的。

施药后,应及时观察作物的生长情况和病害的发展趋势,根据需要进行二次施药或调整施药浓度,确保防治效果。

同时,要做好药剂残留的清洗和处理工作,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最后,正确的储存和使用枯草芽孢杆菌也是确保防治效果的关键。

在储存过程中,应将药剂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在使用时,应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操作,确保安全使用。

总之,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确保枯草芽孢杆菌防治效果的关键。

只有科学合理地确定施药时间、施药浓度、施药方法,做好施药后的管理和正确的储存使用,才能充分发挥其防治作用,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枯草芽孢杆菌的使用方法,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灭菌效果监测与质量管理

灭菌效果监测与质量管理

灭菌效果监测与质量管理灭菌效果的监测是评价灭菌设备性能和灭菌过程的必要手段,也是无菌物品发放和使用的重要依据。

一、灭菌质量监测的要求1.对灭菌质量采用物理监测、化学监测、生物监测,监测结果符合WS310.3—2009的要求。

2.物理监测不合格的物品不能发放,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

3.包外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物品不能发放,包内化学监测不合格的物品不能使用,应分析原因进行改进。

4.生物监测不合格时应尽快召回上次生物监测合格以来所有尚未使用的灭菌物品应重新处理,并分析不合格的原因,改进后,灭菌器需空锅3次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5.灭菌植入型器械时,每批次均用进行生物监测,身为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二、压力蒸汽灭菌器的监测1.B—D试验每日1次,在每日使用真空型蒸汽灭菌器前进行,用于检查压力蒸汽灭菌器对冷空气的排除情况。

B—D试验合格则说明压力蒸汽灭菌器冷空气的排除彻底,灭菌器可以使用;否则,灭菌器就不能使用。

(1)试验的方法:将一个标准的B—D包置于已预热好的灭菌器排气孔上方,经过一个B—D 试验循环周期后,B—D试纸变色均匀则B—D试验合格,寿命压力蒸汽灭菌器排除冷空气彻底,灭菌器可以使用;如B—D试纸变色不均匀则B—D试验不合格,重新再做一次,若合格,灭菌器可用,如仍不合格,则说明压力蒸汽灭菌器排除冷空气不彻底,灭菌器不可以使用,需要检修合格方可使用。

(2)B—D包的选择:可选用一次性B—D测试包,也可自制。

(3)B—D测试包具体制作方法如下:用100%脱脂纯棉布折叠为长30±2cm、宽25±2cm、高25~28cm大小的布包,将专用的B—D测试纸放入测试包的中间,测试包的重量4±0.2kg。

2.漏气试验用于检查压力蒸汽灭菌器是否漏气。

正常值为漏气<1mmHg/h,说明压力蒸汽灭菌器密闭性好,灭菌器可以使用;如漏气≥1mmHg/h,说明压力蒸汽灭菌器密闭性不好,灭菌器不可以使用,需要检修。

芽孢染色方法

芽孢染色方法

芽孢染色方法
展开全文
方法1
(1)将培养24小时左右的枯草芽孢杆菌或其他芽孢杆菌,作涂片、干燥、固定。

(2)滴加3—5滴孔雀绿染液于已固定的涂片上。

(3)用木夹夹住载玻片在火焰上加热,使染液冒蒸汽但勿沸腾,切忌使染液蒸干,必要时可添加少许染液。

加热时间从染液冒蒸汽时开始计算约4—5min。

这一步也可不加热,改用饱和的孔雀绿水溶液(约7.6%)染10min。

(4)倾去染液,待玻片冷却后水洗至孔雀绿不再褪色为止。

(5)用番红水溶液复染1min,水洗。

(6)待干燥后,置油镜观察,芽孢呈绿色,菌体呈红色。

方法2
(1)取二支洁净的小试管,分别加入0.2ml无菌水,再往一管中加入1-2环的蜡状芽孢杆菌的菌苔,另一管中加入1-2环的生孢梭菌的菌苔,两管各自充分混合成浓厚的菌悬液。

(2)在菌悬液中分别加入0.2ml苯酚品红溶液,充分混合后,于沸水浴中加热3-5min。

(3)用接种环分别取上述混合液2-3环于两片载玻片上,涂薄,风干后,将载玻片稍倾斜于烧杯上,用95%乙醇冲洗至无红色液流出。

(4)再用自来水冲洗,滤纸吸干。

(5)取1-2环黑色素溶液于涂片处,立即展开涂薄,自然干燥后,油镜观察,在淡紫灰色背景的衬托下,菌体为白色,菌体内的芽孢为红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菌片操作规程
1、目的:
制订本标准的目的是建立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芽胞片的使用方法,保证正确使用,对消毒效果进行有效监测。

2、依据:
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芽孢菌片使用说明书。

国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

3、范围:
用于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芽孢菌片对消毒(如环氧乙烷、干热、微波、臭氧、紫外线、甲醛等)效果进行的监测。

4、职责:
QC微生物检验员、消毒操作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5、程序:
5.1.枯草杆菌黑色变种(ATCC9372)芽孢是国际通用消毒生物指标菌,具有良好的抗力代表性,保存稳定,容易培养和识别。

5.1.1.该菌为革兰氏染色阳性杆菌,极易形成芽胞,其芽胞位于菌体中央,不膨大。

5.1.2. 1用于环氧乙烷、微波、干热消毒效果监测,将1×106CFU/片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菌片置于一单层小布袋内然后包入消毒包内适当位置,消毒后按无菌操作取出作微生物检验。

即经灭菌作用时间完成后,在无菌室内用眼科镊子在酒精灯火焰上烧红后,将菌片接种于普通肉汤管内,于37℃下培养24h,观察记录结果。

如肉汤管清亮、无混浊,表示无菌生长,(-)阴性,为灭菌后接种操作过程中污染其他菌时,可在无菌室内用白金耳在无菌琼脂平皿上划线分离,于37℃下培养24h,后观察菌予以识别,必要时可进行涂片染色镜检鉴别。

每次消毒效果试验时,应设2片未经灭菌处理的对照芽孢片。

即在进行经灭菌处理的菌片接种后同时将两片未经灭菌处理的对照芽孢片接种于肉汤管中,于同条件下培养,观察结果,(+)阳性,对照成立。

5.2.2.用于甲醛气体及其它消毒剂熏蒸消毒监测时,可将菌片悬挂在消毒环境内进行消毒处理,然后按无菌操作取出作微生物检验。

5.2.3. 用于各种消毒剂液体浸泡消毒效果监测时,可将菌片直接放入消毒液内,消毒后按无菌操作取出进行微生物检验。

5.3. 注意事项:
菌片及其制备的芽胞应保存在4℃冰箱内。

肉汤营养液的配制:牛肉膏5g,蛋白胨10g,氯化钠5g,溶于1000ml蒸镏水中,完全溶解后用试管分装(5ml/管),压力蒸汽灭菌后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