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物的推断解题总结(内附名校精题)
(完整版)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解题策略及常见题型归纳

有机推断题解题策略及常见题型归纳有机化学推断题是根据有机物间的衍变关系而设计的。
这类试题通常以新药、新的染料中间体、新型有机材科的合成作为载体,通过引入新的信息,组合多个化合物的反应合成具有指定结构的产物,从中引出相关的各类问题,如推断各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和所含官能团、判断反应类型、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同分异构体等。
一、解题策略解有机推断题的一般方法是:1、找已知条件最多的,信息量最大的。
这些信息可以是化学反应、有机物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反应条件、实验现象、官能团的结构特征、变化前后的碳链或官能团间的差异、数据上的变化等等。
2、寻找特殊的或唯一的。
包括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质(如常温下处于气态的含氧衍生物——甲醛)、特殊的分子式(这种分子式只能有一种结构)、特殊的反应、特殊的颜色等等。
3、根据数据进行推断。
数据往往起突破口的作用,常用来确定某种官能团的数目。
4、根据加成所需22Br H 、的量,确定分子中不饱和键的类型及数目;由加成产物的结构,结合碳的四价确定不饱和键的位置。
5、如果不能直接推断某物质,可以假设几种可能,结合题给信息进行顺推或逆推,猜测可能,再验证可能,看是否完全符合题意,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二、常见题型归纳1、给出合成路线的推断题(即框图题)此类题是最为常见的有机推断题。
除题干给出新化学方程式、计算数据、实验现象和分子式或结构式外,大部分信息均集中在框图中。
解答这类题时,要紧紧抓住箭头上下给出的反应条件,结合题给信息,分析每个代号前后原子数、碳干和官能团变化情况,找准突破口。
例1 已知:烷基苯在酸性高锰酸钾的作用下,侧链被氧化成羧基,如:化合物A~E 的转化关系如图a 所示,已知:A 是芳香化合物,只能生成3种一溴化合物;B 有酸性;C 是常用增塑剂;D 是有机合成的重要中间体和常用化学试剂(D 也可由其他原料催化氧化得到);E 是一种常用的指示剂酚酞,结构如图b 。
A ①−−−−→−+-H ,MnO 4B ②正丁醇−−−−−→−+H ,C 108H C42216O H C③ 250℃D ④苯酚−−−−→−+H , E 348O H C图a写出A 、B 、C 、D 的结构简式。
[解答有机推断题的方法技巧]语文推断题解答技巧
![[解答有机推断题的方法技巧]语文推断题解答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89c297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8a.png)
[解答有机推断题的方法技巧]语文推断题解答技巧有机物推断主要以框图填空题为主,常将对有机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考查融为一体,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并多与新的信息紧密结合,是高考理科综合的必考题。
一、寻找突破口――解题的关键所在 1.根据物理性质推断(1)密度比水小的液体有机物:所有烃、大多数酯、一氯烷烃等。
(2)密度比水大的液体有机物:溴乙烷、溴苯、硝基苯、四氯化碳等。
(3)易溶于水的有机物: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
(4)常温下为气体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等。
2.根据化学性质推断(1)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卤代烃、酯(油酯)、二糖、多糖、蛋白质等。
(2)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所有含醛基的物质。
(3)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物质:含有碳碳双键、碳碳三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含有羟基的化合物(如醇和酚);含有醛基的化合物。
(4)能使溴水褪色的物质:含有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的烃和烃的衍生物(加成反应)等。
3.从有机化合物之间特殊的转化关系入手(1)转化关系――“有机三角”(烯烃,卤代烃,醇之间的相互转化)(2)反应条件――氢氧化钠水溶液,不加热时发生中和反应,比如酚类或者羧酸类物质;加热时,一般就是对应卤代烃或者是酯类水解。
氢氧化钠醇溶液,加热条件时,发生卤代烃的消去反应。
浓硫酸加热条件时,发生醇的消去反应、由醇制醚或者酯化反应。
稀硫酸加热条件时,一般发生酯或者是糖类的水解反应。
4.从特殊的实验现象入手例如,遇到三氯化铁溶液显特殊颜色的物质属于酚类;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的物质含有羧基;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氢气的物质含有羟基或者是羧基等。
5.注意题目文字表述中或者是题目中给出的一些隐蔽性的暗示条件。
二、由突破口得出推论用正推法,逆推法,双推法,假设法等得出初步结论,再检查验证推论是否符合题意。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从题目给出的特征反应,来确定物质存在的官能团种类;从题目提供的反应机理,来推知官能团所在的位置;根据题目提供的数据处理,来推知物质所含官能团的数目;根据产物的结构来推知未知物具有的碳骨架结构等。
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

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一、常见有机物物理性质归纳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高中化学中各种颜色所包含的物质】{方便推断时猜测}1.红色:铜、Cu2O、品红溶液、酚酞在碱性溶液中、石蕊在酸性溶液中、液溴(深棕红)、红磷(暗红)、苯酚被空气氧化、Fe2O3、(FeSCN)2+(血红)2.橙色:、溴水及溴的有机溶液(视浓度,黄—橙)3.黄色(1)淡黄色:硫单质、过氧化钠、溴化银、TNT、实验制得的不纯硝基苯、(2)黄色:碘化银、黄铁矿(FeS2)、*磷酸银(Ag3PO4)工业盐酸(含Fe3+)、久置的浓硝酸(含NO2)(3)棕黄:FeCl3溶液、碘水(黄棕→褐色)4.棕色:固体FeCl3、CuCl2(铜与氯气生成棕色烟)、NO2气(红棕)、溴蒸气(红棕)5.褐色:碘酒、氢氧化铁(红褐色)、刚制得的溴苯(溶有Br2)6.绿色:氯化铜溶液、碱式碳酸铜、硫酸亚铁溶液或绿矾晶体(浅绿)、氯气或氯水(黄绿色)、氟气(淡黄绿色)7.蓝色:胆矾、氢氧化铜沉淀(淡蓝)、淀粉遇碘、石蕊遇碱性溶液、硫酸铜溶液8.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碘(紫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紫红)、碘蒸气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 烃类:一般N©≤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 衍生物类:一氯甲烷(....CCl.....).....-.29.8℃...2.F.2.,沸点为.....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氯乙烯(....,沸点为...HCHO....-.21℃...).....-.13.9℃.....).甲醛(....CH..2.==CHCl......,沸点为℃.).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2)液态:一般N©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

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一、常见有机物物理性质归纳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 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高中化学中各种颜色所包含的物质】{方便推断时猜测}1.红色:铜、Cu2O、品红溶液、酚酞在碱性溶液中、石蕊在酸性溶液中、液溴(深棕红)、红磷(暗红)、苯酚被空气氧化、Fe2O3、(FeSCN)2+(血红)2.橙色:、溴水及溴的有机溶液(视浓度,黄—橙)3.黄色(1)淡黄色:硫单质、过氧化钠、溴化银、TNT、实验制得的不纯硝基苯、(2)黄色:碘化银、黄铁矿(FeS2)、*磷酸银(Ag3PO4)工业盐酸(含Fe3+)、久置的浓硝酸(含NO2)(3)棕黄:FeCl3溶液、碘水(黄棕→褐色)4.棕色:固体FeCl3、CuCl2(铜与氯气生成棕色烟)、NO2气(红棕)、溴蒸气(红棕)5.褐色:碘酒、氢氧化铁(红褐色)、刚制得的溴苯(溶有Br2)6.绿色:氯化铜溶液、碱式碳酸铜、硫酸亚铁溶液或绿矾晶体(浅绿)、氯气或氯水(黄绿色)、氟气(淡黄绿色)7.蓝色:胆矾、氢氧化铜沉淀(淡蓝)、淀粉遇碘、石蕊遇碱性溶液、硫酸铜溶液8.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碘(紫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紫红)、碘蒸气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碘代烃、硝基苯3.有机物的状态[常温常压(1个大气压、20℃左右)](1)气态:① 烃类:一般N©≤4的各类烃注意:新戊烷[C(CH3)4]亦为气态② 衍生物类:一氯甲烷(....CCl.....).....-.29.8℃...2.F.2.,沸点为.....CH..3.Cl..,.沸点为...-.24.2℃.....).氟里昂(氯乙烯(....,沸点为...HCHO....-.21℃...).....-.13.9℃.....).甲醛(....CH..2.==CHCl......,沸点为℃.).一溴甲烷(CH3Br,沸点为3.6℃)氯乙烷(........CH..3.CH..2.C.l.,沸点为....12.3四氟乙烯(CF2==CF2,沸点为-76.3℃)甲醚(CH3OCH3,沸点为-23℃)甲乙醚(CH3OC2H5,沸点为10.8℃)环氧乙烷(,沸点为13.5℃)(2)液态:一般N©在5~16的烃及绝大多数低级衍生物。
(完整版)有机推断题解题方法详解

A. 1mol柳胺酚最多可以和2 molNaOH反应B.不发生硝化反应
C.可发生水解反应D.可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2)写出A→B反应所需的试剂______________。
(3)写出B→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炔烃 稀烃 烷烃
2、交叉型转化
☆:题眼归纳——由反应类型推官能团
反应类型
可能官能团
加成反应
C=C、C≡C、-CHO、羰基、苯环
加聚反应
C=C、C≡C
酯化反应
羟基或羧基
水解反应
-X、酯基、肽键 、多糖等
单一物质能发生缩聚反应
分子中同时含有羟基和羧基
四、注意问题
1.官能团引入: 官能团的引入:
引入官能团
有机推断题解题过程详解
一、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解有机推断题,主要是确定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从而得出是什么物质。首先必须全面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以及有机物间相互转化的网络,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把握以下三个推断的关键:
1、审清题意 (分析题意、弄清题目的来龙去脉,掌握意图)——有什么?
2、用足信息 (准确获取信息,并迁移应用) ——有什么联系?怎么用?
③酯化反应的反应条件。此外酯化反应的条件还可以是:
[条件5]是①卤代烃水解生成醇;②酯类水解反应的条件。
[条件6]或是卤代烃消去HX生成不饱和烃的反应条件。
[条件7]是①酯类水解(包括油脂的酸性水解);②糖类的水解
[条件8]或是醇氧化的条件。
[条件9]或是不饱和烃加成反应的条件。
[条件10]是苯的同系物侧链氧化的反应条件(侧链烃基被氧化成-COOH)。
有机物推断型试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有机物推断型试题的解题思路与方法
推断型试题是指根据给出的信息推断其所含有的有机物的性质及结构,是考查学生对有机化学常识及综合运用有机化学知识的能力。
解题思路如下:
1、明确问题:明确给出的条件,明确被推断有机物的性质及结构。
2、分析问题:分析条件,给出结果可能的可能性,然后选择最有可
能的有机物。
3、推断有机物的性质及结构:根据给出的条件,结合有机化学知识
及有机化学规则,运用推理可以推断出有机物的性质及结构。
4、考虑可能性:根据给出的条件,考虑可能的有机物的结构及性质,推断出可能的答案。
5、确定最终答案:根据步骤四推断出的可能性,结合有机化学常识
及有机化学规则,排除不符合的有机物,确定最终的答案。
高中有机化学推断题相关知识点全总结

有机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和相关知识点全总结一、常见有机物物理性质归纳1.有机物的溶解性(1)难溶于水的有:各类烃、卤代烃、硝基化合物、酯、绝大多数高聚物、高级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数目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级的[一般指N?≤4]醇、(醚)、醛、(酮)、羧酸及盐、氨基酸及盐、单糖、二糖。
(它们都能与水形成氢键)。
(3)具有特殊溶解性的:①乙醇是一种很好的溶剂,既能溶解许多无机物,又能溶解许多有机物,所以常用乙醇来溶解植物色素或其中的药用成分,也常用乙醇作为反应的溶剂,使参加反应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均能溶解,增大接触面积,提高反应速率。
例如,在油脂的皂化反应中,加入乙醇既能溶解NaOH,又能溶解油脂,让它们在均相(同一溶剂的溶液)中充分接触,加快反应速率,提高反应限度。
②苯酚:室温下,在水中的溶解度是9.3g(属可溶),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当温度高于65℃时,能与水混溶,冷却后分层,上层为苯酚的水溶液,下层为水的苯酚溶液,振荡后形成乳浊液。
苯酚易溶于碱溶液和纯碱溶液,这是因为生成了易溶性的钠盐。
③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更加难溶,同时饱和碳酸钠溶液还能通过反应吸收挥发出的乙酸,溶解吸收挥发出的乙醇,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④有的淀粉、蛋白质可溶于水形成胶体..。
蛋白质在浓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溶解度减小,会析出(即盐析,皂化反应中也有此操作)。
但在稀轻金属盐(包括铵盐)溶液中,蛋白质的溶解度反而增大。
⑤线型和部分支链型高聚物可溶于某些有机溶剂,而体型则难溶于有机溶剂。
⑥氢氧化铜悬浊液可溶于多羟基化合物的溶液中,如甘油、葡萄糖溶液等,形成绛蓝色溶液。
【高中化学中各种颜色所包含的物质】{方便推断时猜测}1.红色:铜、Cu2O、品红溶液、酚酞在碱性溶液中、石蕊在酸性溶液中、液溴(深棕红)、红磷(暗红)、苯酚被空气氧化、Fe2O3、(FeSCN)2+(血红)2.橙色:、溴水及溴的有机溶液(视浓度,黄—橙)3.黄色(1)淡黄色:硫单质、过氧化钠、溴化银、TNT、实验制得的不纯硝基苯、(2)黄色:碘化银、黄铁矿(FeS2)、*磷酸银(Ag3PO4)工业盐酸(含Fe3+)、久置的浓硝酸(含NO2)(3)棕黄:FeCl3溶液、碘水(黄棕→褐色)4.棕色:固体FeCl3、CuCl2(铜与氯气生成棕色烟)、NO2气(红棕)、溴蒸气(红棕)5.褐色:碘酒、氢氧化铁(红褐色)、刚制得的溴苯(溶有Br2)6.绿色:氯化铜溶液、碱式碳酸铜、硫酸亚铁溶液或绿矾晶体(浅绿)、氯气或氯水(黄绿色)、氟气(淡黄绿色)7.蓝色:胆矾、氢氧化铜沉淀(淡蓝)、淀粉遇碘、石蕊遇碱性溶液、硫酸铜溶液8.紫色:高锰酸钾溶液(紫红)、碘(紫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紫红)、碘蒸气2.有机物的密度1)小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各类烃、一氯代烃、酯(包括油脂)(2)大于水的密度,且与水(溶液)分层的有:多氯代烃、溴代烃(溴苯等)不饱和程度高的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如植物油脂等在常温下也为液态3)固态:一般 N?在 17 或 17 以上的链烃及高级衍生物。
最新高三化学有机推断题解题技巧与典型例题详解

高三化学有机推断题解题技巧和典型例题详解一、有机推断题的特点1、出题的一般形式是推导有机物的结构,写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及判断物质的性质。
2、提供的条件一般有两类,一类是有机物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也可能有数据);另一类则通过化学计算(也告诉一些物质性质)进行推断。
3、很多试题还提供一些新知识,让学生现场学习再迁移应用,即所谓信息给予试题。
4、经常围绕乙烯、苯及其同系物、乙醇等这些常见物质,为中心的转化和性质来考察。
二、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解有机推断题,主要是确定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从而得出是什么物质。
首先必须全面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以及有机物间相互转化的网络,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把握以下三个推断的关键:1、审清题意(分析题意、弄清题目的来龙去脉,掌握意图)2、用足信息(准确获取信息,并迁移应用)3、积极思考(判断合理,综合推断)根据以上的思维判断,从中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即抓住特征条件(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
但有机物的特征条件并非都有,因此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
关系条件能告诉有机物间的联系,类别条件可给出物质的范围和类别。
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不但为解题缩小了推断的物质范围,形成了解题的知识结构,而且几个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的组合就相当于特征条件。
然后再从突破口向外发散,通过正推法、逆推法、正逆综合法、假设法、知识迁移法等得出结论。
最后作全面的检查,验证结论是否符合题意。
三、有机推断题的突破口解题的突破口也叫做题眼,题眼可以是一种特殊的现象、反应、性质、用途或反应条件,或在框图推断试题中,有几条线同时经过一种物质,往往这就是题眼。
根据有机的知识,突破口可从下列几方面寻找:1、特殊的结构或组成(1)分子中原子处于同一平面的物质乙烯、苯、甲醛、乙炔、CS2(后二者在同一直线)。
(2)一卤代物只有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烷烃(C<10)甲烷、乙烷、新戊烷、还有2,2,3,3—四甲基丁烷(3)烃中含氢量最高的为甲烷,等质量的烃燃烧耗氧量最多的也是甲烷(4)常见的有机物中C、H个数比C∶H=1∶1的有:乙炔、苯、苯酚、苯乙烯C ∶H=1∶2的有:烯烃、甲醛、乙酸、甲酸甲酯、葡萄糖、果糖 C ∶H=1∶4的有:甲烷、尿素、乙二胺 2、特殊的现象和物理性质(1)特殊的颜色:酚类物质遇Fe 3+呈紫色;淀粉遇碘水呈蓝色;蛋白质遇浓硝酸呈黄色;多羟基的物质遇新制的Cu(OH)2悬浊液呈绛蓝色溶液;苯酚无色,但在空气中因部分氧化而显粉红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物推断和合成题的解题思路第一部分:知识总结【知能整合】一、官能团的引入和消除 1.官能团的引入(1)引入C ─C :C ═C 或C ≡C 与H 2加成;(2)引入C ═C 或C ≡C :卤代烃或醇的消去;(3)苯环上引入(4)引入─X :①在饱和碳原子上与X 2(光照)取代;②不饱和碳原子上与X 2或HX 加成;③醇羟基与HX 取代。
(5)引入─OH :①卤代烃水解;②醛或酮加氢还原;③C ═C 与H 2O 加成。
(6)引入─CHO 或酮:①醇的催化氧化;②C ≡C 与H 2O 加成。
(7)引入─COOH :①醛基氧化;②─CN 水化;③羧酸酯水解。
(8)引入─COOR :①醇酯由醇与羧酸酯化;②酚酯由酚与羧酸酐取代。
(9)引入高分子:①含C ═C 的单体加聚;②酚与醛缩聚、二元羧酸与二元醇(或羟基酸)酯化缩聚、二元羧酸与二元胺(或氨基酸)酰胺化缩聚。
2.官能团的消除(1)通过加成反应可以消除C =C 或C ≡C 。
如CH 2=CH 2 + H 2 CH 3CH 3(2)通过消去、氧化可消除-OH 。
如CH 3CH 2OH浓硫酸 170℃CH 2=CH 2↑ + H 2O 、2CH 3CH 2OH + O 2 2CH 3CHO +2H 2O(3)通过加成或氧化可消除-CHO 。
如2CH 3CHO + O 2 2CH 3COOH 、CH 3CHO + H 2CH 3CH 2OH (4)通过水解反应消除—COO —。
如CH 3COOC 2H 5 + H 2O → CH 3COOH + C 2H 5OH 。
二、官能团位置和数目的改变1.官能团数目的改变:如(1)CH 3CH 2OH CH 2=CH 2X -CH 2CH 2-XHO -CH 2CH 2-OH 。
(2)。
2.官能团位置的改变:如(1)CH 3CH 2CH 2ClCH 3CH =CH 2CH 3CHClCH 3 (2)CH 3CH 2CH 2OH CH 3CH =CH 2CH 3CHClCH 3CH 3CH(OH)CH 3。
【典型例析】现有A 、B 、C 、D 四种有机物,已知:① 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都是104;② A 是芳香烃,B 、C 、D 均为烃的含氧衍生物,分子内均没有甲基;③ A 、B 、C 、D 能发生如下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X、Y、Z(方程式未注明条件):n A→X;n B→Y(聚酯)+(n-1)H2O;n C+n D→Z(聚酯)+(2n-1)H2O。
请按要求填空:(1)A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A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的原子最多有______个;(2)B也能发生分子内酯化生成五元环状化合物E,E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3)Z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官能团的性质求解:利用商余法、等量代换法求解变式训练:胡椒酚A是植物挥发油中的一种成分。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其分子组成结构的研究中发现:A 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50;A中C、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w(C)=80.60%,w(O)=11.94%,完全燃烧后产物只有CO2和H2O。
根据以上信息,填写下列内容:(1)A的摩尔质量为。
(2)光谱分析发现A中不含甲基(-CH3),苯环上的一氯取代只有2种;1molA与足量溴水反应,最多消耗3molBr2。
A的结构简式为。
(3)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中,苯环上含有两个取代基,取代基位置与A相同,且能发生银镜反应。
①符合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②上述A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例2:香豆素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一类芳香族化合物,大多具有光敏性,有的还具有抗菌和消炎作用。
它的核心结构是芳香内酯A,其分子式为C9H6O2。
该芳香内酯A经下列步骤转变为水杨酸和乙二酸。
提示:①CH3CH=CHCH2CH3CH3COOH+CH3CH2COOH②R-CH=CH 2R-CH2-CH2-Br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化合物C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
(2)化合物D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类同分异构体是苯的二取代物,且水解后生成的产物之一能发生银镜反应。
这类同分异构体共有_______________种。
(3)在上述转化过程中,反应步骤B→C的目的是______。
(4)请设计合理方案从C H C HCC O O H 合成C OC H2OC H2(用反应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
例:由乙醇合成聚乙烯的反应流程图可表示为CH3CH2OH CH2=CH2高温、高压催化剂C H 2C H 2n变式训练:已知在极性溶剂中,溴与1,3-丁二烯(CH 2=CH-CH=CH 2)主要发生1,4加成生成CH 2BrCH=CHCH 2Br ,在非极性溶剂中,如正己烷中,主要是1,2加成生成CH 2BrCHBrCH=CH 2。
现用1,3-丁二烯、溴水为主要原料(其他无机试剂可自选),合成氯丁橡胶:,试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当堂反馈】1.1 mol 仅含C 、H 、O 三种元素的有机物A 在稀硫酸中水解生成1 molB 和1 molC 。
B 分子中N (C)∶N (H)=4∶5,135<M r(B)<140;C 与B 分子中C 原子数相同,且M r(B)=M r(C)+2。
(1)C 的分子式为 ,A 的摩尔质量为 ; (2)B 的分子具有高度对称性,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
B 能与金属Na 反应但不能与NaOH 反应。
写出B 的结构简式 ;(3)C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属于酯类的同分异构体有 ________________种;(4)C 分子中苯环上有两个取代基,且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两种。
写出A 的结构简式 。
2.乙基香草醛(CHOOC 2H 5OH)是食品添加剂的增香原料,其香味比香草醛更加浓郁。
(1)写出乙基香草醛分子中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基香草醛的同分异构体A 是一种有机酸,A 可发生以下变化:KMnO 4/ H +COOHA (C 9H 10O 3)B (C 9H 8O 3)C (C 9H 9O 2Br能发生银镜反应HBrCrO 3/ H 2SO 4提示:①RCH 2OHCrO 3 /H 2SO 4RCHO ;②与苯环直接相连的碳原子上有氢时,此碳原子才可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为羧基。
(a)由A →C 的反应属于_________(填反应类型)。
(b)写出A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基香草醛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D(COOCH 3CH 3O )是一种医药中间体。
请设计合理方案用茴香醛(CHO CH 3O )合成D(其他原料自选,用反应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必要的反应条件)。
例如:Br H 2△催化剂Br 2光照。
3.现有溴、浓硫酸和其它无机试剂,并用4个化学方程式表示来实现下列转化:4.在101.3kPa ,482K 条件下,正癸醛以及分子中碳原子数比它少的醛均为气态,以下变化中,最初与最终情况均维持这种条件。
A 、B 、C3种饱和一元醛分子中碳原子依次增加相同的个数,取等体积的3种醛,分别跟28mL 氧气(过量)混合,点燃充分反应发现:A 和氧气反应前后的总体积不变;B 和氧气反应前后体积增加3mL ,C 和氧气反应后总体积为反应前的1.2倍。
试求: (1)A 的分子式。
(2)原任意一种醛的体积及B 、C 的分子式。
【课后巩固】1.诺龙是一种一元醇,分子式为C 18H 26O 2,是国际奥委会明确规定的违禁药物,常被制成苯丙酸诺龙(诺龙的苯丙酸酯)。
已知苯丙酸结构简式为C 6H 5CH 2CH 2COOH ,则苯丙酸诺龙的分子式为A .C 27H 34O 3B .C 27H 36O 3 C .C 26H 34O 3D .C 27H 36O 42.已知烯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反应: 2RCH =CHR ′一定条件RCH =CHR +R ′CH =CHR ′(R 、R ′都表示烃基)该反应称为烯烃复分解反应,2005年诺贝尔化学奖就授予研究该反应的几位科学家。
下列对该反应机理的猜测肯定不正确的是 A .反应物分子都断裂C =C 键 B .反应物分子都断裂R -C 键 C .反应物分子都断裂R ′-C 键D .两分子反应物中,一个断裂R -C 键,另一个断裂R ′-C 键3.氧氟沙星是常用抗菌药,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对氧氟沙星叙述错误的是NOO NOH O NCH 3F H 3CA .能发生加成、取代反应B .能发生还原、酯化反应C .分子内共有19个氢原子D .分子内共平面的碳原子多于6个 4.下列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A .CH 3COOH +NaOH →CH 3COONa +H 2OB .C 6H 5-SO 3H +NaOH →C 6H 5-SO 3Na +H 2O C .C 6H 5-OH +NaOH →C 6H 5-ONa +H 2OD .C 6H 11-OH +NaOH →C 6H 11-ONa +H 2O5.今有下列物质:⑴C 2H 6 ⑵CH 2=CH 2 ⑶CH ≡CH ⑷H 2 ⑸ ⑹⑺CH CH 2⑻CH 3OH ⑼HCOOH ⑽HOOC -COOH ⑾HCOOCH 3 ⑿C 2H 6O ⒀OOCH。
能够与CO 无论按何种比例混合,只要总的物质的量一定,完全燃烧时所消耗的O 2的物质的量也一定的有 A .⑸⑹⑺ B .⑾⑿⒀ C .⑷⑼⑽ D .⑴⑵⑶⑻6.现有分子式均为C 3H 6O 2的四种有机物A 、B 、C 、D ,且分子中均含甲基,把它们分别进行下列实验以鉴别之,其实验记录如下: NaOH 溶液 银氨溶液 新制Cu(OH)2 金属钠 A 中和反应 —— 溶 解 产生氢气 B —— 有银镜 加热后有红色沉淀 产生氢气 C 水解反应 有银镜 加热后有红色沉淀 —— D水解反应——————则A 、B 、C 、D 的结构简式分别为:A ,B ,C ,D 。
7.从香料八角中提取的有机物A 可制得抗禽流感病毒的特效药“达菲”。
(1)经测定,A 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50~200之间,含碳的质量分数为48.3%,含氢的质量分数为5.7%,其余为氧。
则A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1 molA 能与足量NaHCO 3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的CO 2 22.4 L ,与足量金属钠反应得到标准状况下的H 2 44.8 L ,能与1 mol Br 2发生加成反应。
将A 分子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及数目填入下表(可不填满也可补充): 官能团名称 官能团数目(3)A 与等物质的量的H 2加成后生成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