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河南农业品牌发展
河南省构建农产品区域品牌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

河南农业2016年第8期(上)NONG YE ZONG HENG农业纵横(一)优质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河南省是一个农业大省,名、特、优农产品资源十分丰富,通过扶持省内农产品龙头企业,河南创出了一批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名牌农产品,如信阳毛尖和板栗、原阳大米、开封西瓜、洛阳樱桃、灵宝苹果和大枣、封丘石榴、民权葡萄等,河南省肩负着中国粮仓的重任,一系列的惠农政策推进了河南省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扶持了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企业的发展。
年2月,定的模有标识的品牌西瓜被瓜农选出后就拿去参加全国西瓜大赛,评委鉴定品尝后,得到名次的西瓜就更能吸引消费者的目光,从而让更多的瓜农效仿该品种西瓜的种植模式,学习种植技术,或用该技术开发其他新的种植品种,通过这样的示范效应带动其他农产品区域品牌的建立和发展,实现规模经济。
二、河南省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存在的问题目前,河南省的农产品生产规模够大,但是绝大部分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不高,管理不规范,经营方式粗放,农产品销售规模和市场竞争力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农产品质量不尽如人意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要求也随之提高,消费者们除了对农产品满足生理需求之外,更加关注和重视农产品的食品安全性,不光注重口感,营养、健康和安全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看重,因此农产品品牌逐渐成为消费者识别农产品品质的重要标志,金字招牌会给消费者带来先入为主的印象。
在品牌建立的过程中,农产品品牌所代表的农产品质量是无可替代的核心。
但是由于部分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品牌的意识不够,导致农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大剂量的化学药剂,虽然农作物增产增收,但是农产品中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超标,农产品的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同时,农产品生产者往往重视产量而轻视农产品的外观设计,不重视产品在营销过程中伴随的服务质量,导致市场上的农产品良莠不齐,品质差异浮动较大,影响农产品品牌的树立。
河南农业之品牌力量

河南农业之品牌力量作者:暂无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2017年第4期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品为农貌,牌正农兴。
为加快农业品牌创建,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农业部将2017年确定为农业品牌推进年,并决定于4 月中旬在河南郑州召开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和农业品牌创建推进大会。
在当前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开创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农业发展大背景下,上述关于农业品牌发展的举措,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中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然非农业强国,其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有产量乏质量、多品种鲜品牌。
因此,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创新为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中心,着力强化农业品牌顶层设计和制度创设,加快培育大量具有较高知名度、美誉度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农业品牌,不仅是我国农业由“大”到“强”的关键,还是激发全社会参与农业品牌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各方共识,提振发展信心,确保农业品牌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关键所在。
酒香还怕巷子深。
酒香,是品质好,有了好品质还要走出深深的巷子。
打造农业品牌,首先要质量过硬,唯此,才能在市场上叫响。
河南作为农业大省,近几年大力实施以质兴农战略,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检测、认证上做文章,重点扶持了一批“三品一标”品牌企业。
这些企业活跃在城乡市场,发挥品牌引领作用,促进农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从而让消费者买得更放心,让农民卖得更开心,贡献自己的力量。
为配合此次全国农业品牌推进大会,我社特隆重推出《河南农业之品牌力量》专刊,本专刊从我国关于农业品牌的宏观政策到专家建言,从河南知名农业品牌专题报道到优秀区域、企业、产品品牌的“集体亮相”等,全面、详细展示了河南农业品牌近年来的发展成果,展示出中原大地农业博大的胸怀,农业大省无尽的潜力与升腾的希望。
河南农业产业升级

河南农业产业升级近年来,河南省农业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产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河南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产业升级。
本文将从农业技术创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品牌打造三个方面探讨河南农业产业升级的相关内容。
一、农业技术创新农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的关键因素之一。
河南省积极开展科技研发和技术推广工作,引进先进的农业科技成果,推动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例如,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加强农业物联网建设,提高土壤肥力和有机肥的利用率。
此外,河南省还注重农业机械化改造,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劳动生产力。
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河南省大力推动农业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促进产业链条延伸,形成农业产业的集群化和规模化。
在农产品生产方面,河南省重点发展粮食作物、油料作物和蔬菜水果等具有竞争优势的农产品。
在农产品加工方面,河南省建设了一批现代化农产品加工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三、农产品品牌打造农产品品牌打造是农业产业升级的关键环节。
河南省重视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积极推动农产品认证和品牌建设。
通过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增强消费者对河南农产品的认可度和信任度。
同时,河南省积极参加各类国内外农业展览和交流活动,展示农产品的特色和优势,拓展农产品的市场渠道。
总的来说,河南农业产业升级的道路并不易行,但通过农业技术创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品牌打造等措施,河南农业产业正在逐步实现产业升级。
未来,河南农业可以进一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河南农产品品牌建设

河南农产品品牌建设河南是中国重要的农业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多样化的农产品。
然而,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品牌认知度和市场竞争力,许多河南农产品难以在市场上脱颖而出。
为了提升河南农产品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能力,加强农产品的附加值,需要进行全面的品牌建设。
一、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农产品品牌建设的首要步骤。
河南农产品应该明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并确定目标消费群体。
可以通过市场调查和分析,了解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和偏好,从而确定品牌定位的方向。
例如,如果河南的水果具有高糖度和独特口感,品牌定位可以以“天然甜美,健康营养”的形象来打造。
二、产品质量保证品牌建设的基础是产品的品质保证。
河南农产品必须严格遵守农业生产标准,加强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管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同时,要建立完善的追溯体系,以确保产品的可追溯性,增加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感。
三、包装设计包装设计是品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南农产品的包装设计应该以突出产品特点和品牌形象为目标,注重创新和美观。
可以采用独特的地域元素或农产品的形状、颜色作为包装设计的灵感,以提升产品的辨识度和吸引力。
四、市场推广品牌建设的关键是市场推广。
河南农产品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市场推广,如参加国内外农产品展览会、举办品牌推广活动、开设线上线下销售渠道等。
同时,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和社交媒体进行品牌宣传,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建立合作机制品牌建设需要产、供、销各个环节的紧密协作。
河南农产品可以与其他农业产业链上的企业建立合作机制,通过整合资源和优势互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例如,可以与餐饮企业合作,开展特色菜谱推广活动,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量和市场份额。
六、品牌维护与管理品牌建设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需要持续的管理和维护。
河南农产品要加强品牌保护意识,防止品牌被恶意利用和仿冒。
同时,要及时回应消费者的反馈和需求,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保持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度和忠诚度。
河南农业品牌建设

河南农业品牌建设随着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推进,河南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正积极推动农业品牌建设,以提高农产品的品质、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本文将从农业品牌的重要性、河南农业品牌建设的现状及挑战,以及推进河南农业品牌建设的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农业品牌的重要性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
农业品牌建设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建立农产品的良好形象,树立消费者信心,推动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对于河南这样的农业大省而言,农业品牌建设更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河南拥有优质的农业资源和丰富的农产品,但长期以来缺乏统一的品牌形象和宣传推广,导致农产品未能充分展示其独特的品质和竞争力。
因此,加强河南农业品牌建设,不仅是提升河南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推动河南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河南农业品牌建设的现状及挑战目前,河南农业品牌建设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河南农产品品牌的知名度较低,消费者对于河南农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有待提高。
其次,河南农产品的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尚不完善,存在一定的质量安全隐患。
第三,河南农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来自其他农产品大省的竞争压力较大。
最后,河南农产品的包装和营销手段有待创新和改进,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三、推进河南农业品牌建设的对策为了推进河南农业品牌建设,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 加强农产品品质管理。
制定严格的农产品质量标准和检测体系,确保河南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同时,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贮藏、加工等环节的监管,提高农产品的质量稳定性。
2. 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形象。
组织农产品的宣传推广活动,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优质农产品品牌。
加强网络宣传,建设农产品品牌网站和社交媒体平台,提升品牌的曝光度和影响力。
3. 强化农产品包装和营销手段。
注重农产品包装设计的创新和提升,使其更符合现代消费者的审美和需求。
浅析河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

浅析河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不仅为企业、政府和消费者创造机会,同时也是创造河南品牌与国家品牌的重要方面。
由于对农产品品牌建设认识与实践的不足,我省的农产品品牌建设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研究,梳理有关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文献理论,对河南省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标签:河南农产品;品牌建设;建议一、有关品牌理论的研究动态对品牌理论的研究一般认为,国外始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代表为Levy 在《产品与品牌》对品牌内涵进行规范;60年代AMA给出了品牌的权威概念;Aaker、Keller、Park、Jaworski、Maclnnis等学者在其文献中提出了品牌资产、建设、延伸、管理理论等;2000年之后BlackstonM、Aggarwal、Newman、Gross 等,主要围绕品牌关系概念模型、品牌关系交往规范研究等进行研究。
国内对品牌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末,主要代表为卢泰宏、邝丹妮研究的整体品牌设计问题;王新新在其文中揭示出品牌的实质,构造了品牌成长方式的整体框架;何建民指出了名牌资产价值的评估方法,创造名牌产品的通用理论模型;余明阳在其发表的文中构建了品牌学科的理论框架。
孙曰瑶、刘华军品牌引入经济学;卢泰宏、吴水龙等在《品牌理论里程碑探析》中对品牌理论的发展演进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二、国内农产品品牌理论的研究动态从有关数据库中搜集的CSSCI文献中,2008—2013年有关农产品品牌文章中,主要包括:张可成、王孝莹的《农产品品牌化经营战略研究》,通过农产品品牌化经营对农业企业以及农户的作用机理,分析实行农产品品牌化经营战略对农业发展的促进作用;其在《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分析》文中讨论了我国农产品品牌建设的现状、问题和对策。
郭红生在其《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的水平营销策略》从地理性、区域性的视角出发,认为对水平营销策略进行创新性的研究使用,可以加强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建设。
浅谈河南农业品牌发展

浅谈河南农业品牌发展作者:叶新太管立黄继勇刘远航姬伯梁刘宇来源:《农村农业农民·B版》2020年第02期2020年1月16日,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弘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定不移走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之路,把优质“产出来”、把安全“管出来”、把品牌“树起来”,推动河南农业加快实现由增产导向到提质导向、由总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根本性转变。
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探索发展有机农产品,积极创建农产品地理标志,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真正让绿色成为农业最靓丽的底色。
这里,笔者就落实尹弘省长讲话精神,推进河南“三品一标”农业品牌建设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一、河南农业品牌发展现状(一)农业品牌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局面“十三五”以来,由于各项政策的导向作用,河南省“三品一标”发展势头增强、速度加快。
尤其是2017年以来,河南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河南省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等,农业农村厅实施了品牌扶贫行动,并把“三品一标”纳入菜篮子工程考核,进一步调动了地方和企业、合作社发展“三品一标”的积极性。
“三品一标”发展势头和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弥补了起点低、基础弱的不足。
“三品一标”数量规模稳定增长。
近3年来,河南省“三品一标”数量年增长率在25%左右,截至2019年年底,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产品4679个,排名全国第12位。
其中,无公害农产品3505个,排名第11位;绿色食品1019个,排名第15位;有机农产品36个,排名第22位;农产品地理标志119个,排名第5位,“三品一标”已覆盖18个省辖市和10个省直管县(市)。
与“三品一标”相配套的绿色生产资料和基地建设有新发展。
截至2019年年底,认证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产品29个,排名全国第9位。
内黄等5个县已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排名全国第16位;洛宁等4个县正在创建,预计2020年年底验收。
河南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探究

河南农产品区域品牌发展探究河南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业大省之一,有着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和深厚的农业传统。
近年来,河南农产品品牌建设取得了显著进展,但与国内外一些发达地区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本文将从农产品区域品牌建设的现状、问题与原因以及发展对策等方面进行探究。
一、现状分析1.品牌知名度低。
相对于一些知名农产品品牌如湖南的湘西牛肉、四川的宝石蓝莓等,河南的农产品品牌知名度相对较低。
多数农产品没有形成明确的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
2.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河南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如有些农产品存在安全隐患问题,造成了不良影响。
农产品质量问题直接影响品牌的信誉和竞争力。
3.农产品营销渠道狭窄。
许多农产品销售主要依赖于农贸市场和传统的销售模式,缺乏多元化的销售渠道。
农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不足,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二、问题分析1.农业生产模式过于传统。
相对于现代农业技术的采用,河南农业仍以传统的种植和养殖方式为主。
这使得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受到限制,无法满足市场对品质和安全的要求。
2.农产品加工水平较低。
河南的农产品加工水平相对较低,产品附加值较低。
农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缺乏创新,并且加工技术不成熟,限制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3.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
面对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国外乃至互联网上的农产品品牌竞争,河南农产品品牌面临着巨大的市场压力。
缺乏核心竞争力使得河南农产品在市场上较难取得突破。
三、发展对策1.创新农业技术。
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发和投入,推广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加强品牌建设。
建立农产品区域品牌联盟,推动农产品品牌的整合与合作。
注重品牌形象和品牌文化的塑造,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改善农产品加工水平。
鼓励和支持农户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同时,加强农产品加工技术的培训和引进,提高加工水平。
4.拓展销售渠道。
加大对现代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对电商平台的推广,推动农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河南农业品牌发展
作者:叶新太,管立,黄继勇,刘远航,姬伯梁,刘宇
来源:《农村-农业-农民·下半月》 2020年第2期
叶新太,管立,黄继勇,刘远航,姬伯梁,刘宇
2020年1月16日,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弘在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坚定不
移走绿色兴农、质量兴农、品牌强农之路,把优质“产出来”、把安全“管出来”、把品牌
“树起来”,推动河南农业加快实现由增产导向到提质导向、由总量扩张到质量提升的根本性
转变。
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探索发展有机农产品,
积极创建农产品地理标志,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的农业产业体系,真正让绿色成为农业最靓
丽的底色。
这里,笔者就落实尹弘省长讲话精神,推进河南“三品一标”农业品牌建设谈一点
粗浅的看法。
一、河南农业品牌发展现状
(一)农业品牌保持了稳定发展的局面
“十三五”以来,由于各项政策的导向作用,河南省“三品一标”发展势头增强、速度
加快。
尤其是2017年以来,河南省政府印发了《河南省高效种养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河南省绿色食品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2017-2020年)》等,农业农村厅实施了品牌扶贫行动,并把“三品一标”纳入菜篮子工程考核,进一步调动了地方和企业、合作社发展
“三品一标”的积极性。
“三品一标”发展势头和增长速度进一步加快,弥补了起点低、基础
弱的不足。
“三品一标”数量规模稳定增长。
近3年来,河南省“三品一标”数量年增长率在25%左右,截至2019年年底,有效期内“三品一标”产品4679个,排名全国第12位。
其中,
无公害农产品3505个,排名第11位;绿色食品1019个,排名第15位;有机农产品36个,排名第22位;农产品地理标志119个,排名第5位,“三品一标”已覆盖18个省辖市和10个省直管县(市)。
与“三品一标”相配套的绿色生产资料和基地建设有新发展。
截至2019年年底,认证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产品29个,排名全国第9位。
内黄等5个县已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排名全国第16位;洛宁等4个县正在创建,预计2020年年底验收。
灵宝、汝
阳2个县已建成国家级农产品地理标志示范样板,44个企业已建成省级“三品一标”示范基地。
名特优新农产品发展较快。
截至2019年年底,河南省登录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16个,排名全国第1位,占全国四分之一。
(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现象依然突出
尽管河南省“三品一标”数量年增长率25%,绿色食品产品数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数量近3年增长一倍。
但因起点低和续展率低,与兄弟省市的差距还很大。
绿色食品排名全国第15位、中部六省第4位,不仅落后于山东、江苏,而且落后于同属中部的安徽、湖南、湖北,与河南
农业和中部经济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
省内各市县间发展速度差别较大。
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看,总数排名前五位的省辖市“三品一标”产品占全省总数的40%,而总数排名后五位省辖市“三品一标”产品总数不足全省总量的10%,部分农业县(区)还没有“三品一标”产品,还
有省直管县农产品地理标志没有实现零的突破。
并且“三品一标”产品占比低,内部结构也有
待优化。
以绿色食品为例,河南省主要农产品中绿色食品粮食产品76.6万吨、占比1.2%,绿
色食品水果23.7万吨、占比0.9%,绿色食品蔬菜12.1万吨、占比0.2%,绿色食品油料5.3万吨、占比0.9%,绿色食品畜产品17.6万吨、占比1.4%,绿色食品水产品0.8万吨、占比0.9%,绿色食品食用菌产品5.3万吨、占比3%。
其中,加工产品和畜禽养殖产品占比低、拉动力不足
问题尤为突出。
(三)认识不到位仍是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
考察先进省份农业品牌发展的经验,发现河南在政策支持拉动、出口与消费带动以及政
企联动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
如江苏把“三品一标”纳入江苏省委省政府考核市、县党委政
府的关键指标,并对获证单位给予奖补;湖南将“三品一标“作为考核和评价现代农业示范区
等建设项目的重要指标,并由湖南省财政出资在机场、高铁站和香港设立“湘”字号品牌农产
品展销专柜和展销店,所展销产品均从湖南省获证产品中挑选;山东等沿海省份既是农产品出
口大省,又是中高端消费者密集区,依托出口和中高端消费带动绿色食品等“三品一标”快速
发展;黑龙江省多年来坚持政府与企业联动,推进生态自然环境与绿色食品品牌互动,省里统
一支付“三品一标”环境评价费并对获证单位给予奖补,协力营销其优越的绿色生态自然资源
和绿色食品,在获得市场份额时又反馈生态资源保护利用和绿色食品事业发展。
当然,河南的
差距,主要差在认识上。
前述先进地区的经验,无不是认识到位后的做法和结果。
河南省也同
样如此,从笔者近几年统计数据看,“三品一标”排名靠前的市县也并不都是经济发达的市县。
凡是领导重视程度高、政策推力强和企业品牌发展积极性高的地方,“三品一标”发展就快。
反之,由于领导不重视,一些地方的发展速度就跟不上总体发展节拍,可能会被越甩越远。
二、河南农业品牌发展对策
农业要强,品牌必须擦亮。
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分类指导,统筹推进。
(一)统筹推进农业品牌建设
一是充分发挥公共品牌引领作用。
“三品一标”作为我国政府管理的质量边界清晰和标
志监管严格的公用品牌(质量标识),在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
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的作用愈加凸显。
因此,必须始终把发展“三品一标”放在农业品牌建设的核心地位,发挥好其引领作用,带动地方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发展。
二是
充分发挥政策合力。
近几年,河南省政府和省农业农村厅先后出台了一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的
政策,但尚未有直接支持“三品一标”发展的相关政策,并且各级各地也未形成政策合力。
因此,应尽快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或实施意见,进一步推进完善省、市、县三级品牌创建机制,积
极推广农业品牌发展经验,强化分类指导,进一步推进以绿色食品为主导的“三品一标”农业
品牌建设发展。
三是充分发挥考评推动。
要将以“三品一标”品牌作为河南省政府对地方考核
内容,作为各类农业建设项目、农产品生产经营投资项目、农业生产性奖补项目和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合作社示范社等评定的条件。
推动地方和企业劲向一处使,共同做好农业品牌的大
文章,切实让“三品一标”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绿色发展中的引领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二)有区别有重点推进发展
一是大力发展绿色食品。
在“三品一标”品牌中,绿色食品作为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优
质食品农产品的杰出代表,已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受到中高端消费者的普遍欢迎。
因此,要以高效种养业和绿色食品加工业为重点,大力推进以绿色食品为主导的“三品一标”品牌建
设和转型升级。
要以优势农产品产业带、特色农产品规划区和农业大县(市、区)为重点,大
力推进“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解决食品加工业发展绿色食品的原料来源
问题。
二是积极推进“一标+一品”发展模式。
农产品地理标志作为稀缺资源,也是中高端消费的追求,尤其是一些消费者已在追求“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食品”的高端消费方式,作为农耕文明传承悠久的河南,各地要积极探索地方特色农产品保护利用机制,鼓励农产品地理标志授
权使用企业(合作社)发展绿色食品,推进提升河南省“农产品地理标志+绿色食品”的整体实力。
三是认真做好无公害和有机农产品管理。
要按照农业农村部推进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制度改
革的要求,认真发展管理好无公害农产品。
要结合河南各地自然资源和生产实际,适度推进管
理好有机农产品。
同时,要继续发挥省级“三品一标”示范基地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壮大“三品一标”整体实力。
(三)加大品牌营销宣传力度
一要加强领导层面的宣传。
近几年来,河南省在宣传“三品一标”品牌方面,基本用活了网站、用实了报刊广电、用好了新媒体、用足了企业宣传资源。
但对市、县政府和主管部门领导的宣传还不到位。
如“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要由县级人民政府作为申报主体,龙头企业配合。
前两年有多个县(市、区)工作机构和龙头企业对申报创建很积极,但到领导那里就卡壳了。
有的是主管部门领导不支持,有的是县(市、区)政府领导不支持。
二要拓宽信息宣传渠道。
充分利用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和新媒体的发展优势,多途径进行宣传。
继续培育发布河南知名农产品品牌目录,切实提升河南农业品牌竞争力和影响力。
三要继续加强品牌产品产销对接推介活动。
积极组织获证企业参加各类农产品展示会、推介会等各类产销对接活动,加强企业之间交流与合作,推动河南“三品一标”农业品牌做大做强,实现品牌强、产业旺。
(作者单位:河南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