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一单元传染病学总论章节练习(2016-10-1)

合集下载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模拟题传染病学(1)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模拟题传染病学(1)

中医执业医师分类模拟题传染病学(1)A1型题1. 传染源是指A.病原体已在体内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动物和人B.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和水C.带有病原体的节肢动物D.带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和血制品E.被病原体污染的土壤答案:A[解答] 传染源有两点要求一是病原体在体内繁殖,二是能将其排出体外而传染。

2. 在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A.健康携带者B.潜伏期携带者C.慢性携带者D.隐性感染E.显性感染答案:D[解答] 传染病的表现形式在不同传染病中各有侧重,一般来说隐性感染最常见。

3. 病原体侵入后,人体的表现除外A.病原体被消灭或排出体外B.病原体携带状态C.隐性感染D.显性感染E.感染进一步加重答案:E[解答] 只有当机体免疫力低下或感受的致病原过强时才会首先表现为感染,之后才有可能感染进一步加重。

4. 某些传染病尚在病中,同一病原体从外界再。

度入侵,形成A.复发B.再燃C.再感染D.重复感染E.再复发答案:D[解答] 某些传染病尚在病中,同一病原体从外界再度入侵,形成重复感染。

5. 感染过程中最易识别的是A.隐性感染B.潜伏性感染C.显性感染D.健康携带者E.恢复期携带者答案:C6. 确定一种传染病的隔离期限是根据A.该病传染性的大小B.病程的长短C.病情的严重程度D.潜伏期的长短E.以上都不是答案:E[解答] 确定一种传染病的隔离期限应综合判断。

7. 对于消化道传染病应搞好“三管一灭”是指A.管好水源、饮食、粪便和消灭苍蝇B.管好水源、饮食、粪便和消灭蟑螂C.管好水源、饮食、垃圾和消灭苍蝇D.管好衣物、饮食、粪便和消灭苍蝇E.以上都不是答案:A[解答] “三管一灭”是指管好水源、饮,食、粪便和消灭苍蝇。

8. 被甲类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粪便,有关单位和个人必须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处理A.在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B.在卫生防疫机构指导下进行消毒处理C.自行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D.由卫生防疫机构进行消毒处理E.在医疗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消毒处理答案:A[解答] 由卫生防疫机构的指导监督下进行严密消毒后处理。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理论知识考核试题及答案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学理论知识考核一、选择题1.预防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的主要措施是()[单选题] *A、室内消毒B、防蚊灭蚊√C、煮沸灭菌法D、高温消毒法2.被狂犬咬伤后,伤口初步处理顺序应为()[单选题] *A、清创、缝合、包扎B、止血、消炎、包扎C、以肥皂水冲洗、暴露√D、以碱性溶液冲洗、包扎3.“草莓舌”是下列哪个疾病的典型体征()[单选题] *A、麻疹B、猩红热√C、斑疹伤寒D、伤寒4.下列不是水痘皮疹特点的是:()[单选题] *A先从面部发际开始B初疹时为红色斑疹,数小时候变为大小不等,深红色丘疹C疱疹液初为溷浊,随后渐转入透明√D水疱壁薄E一般在10天内痂盖开始脱落,2周内脱尽,一般不留瘢痕5.引起猩红热的病原体是()[单选题] *A.金黄色葡萄球菌B.表皮葡萄球菌C.A组α溶血性链球菌D.A组β溶血性链球菌√6.水痘的主要流行时间正确的是哪项? ()[单选题] *A、夏季6~7月B、秋季9~10月C、常年发生,但春冬季较多见√D、冬季11~12月E、春季1~2月7、确诊疟疾最简便而迅速的方法是:()[单选题] *A、血涂片√B、血培养C、骨髓培养D、骨髓涂片8、溶组织内阿米巴原虫侵入肝脏最主要的途径是:()[单选题] *A、穿透结肠壁直接入肝B、经胆道逆行入肝C、经门静脉入肝√D、经肝静脉入肝9. 对乙脑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主要表现为:()[单选题] *A 病毒被排除B 隐性感染√C 显性感染D 病毒携带状态10.乙脑惊厥或抽搐最常见的原因是()[单选题] *A 高热B 缺氧C 脑实质炎症及水肿√D 低钙11、中毒性菌痢最常见的特征是()[单选题] *A.发热、头痛、嗜睡、皮肤出血点B.发热、昏迷、休克√C.发热、头痛、腓肠肌压痛、浅表淋巴结肿大D.发热、昏迷、惊厥12、鉴别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最可靠的依据是()[单选题] * A.潜伏期的长短B.毒血症状的轻重C.大便常规检查红白细胞的多少D.大便检出病原体√13、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病变部位是()[单选题] * A.回肠末端B.乙状结肠与直肠√C.升结肠D.降结肠14、炭疽的主要传播途径()[单选题] *A.消化道传播B.经血传播C.接触感染√D.间接接触传播15、百日咳的好发季节()[单选题] *A.春夏B.夏秋C.春秋D.冬春√16、下列不属于典型登革热症状的是()[单选题] *A、发热B、皮疹C、出血D、四肢肿胀√17.以下哪个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单选题] *A莱姆病的易感人群男性略多于女性B莱姆病多发于南半球C蝉是莱姆病的传播媒介√D莱姆病的潜伏期为3~32天18.肠阿米巴病的主要病变部位在()[单选题] *A.近端结肠和直肠B.直肠和乙状结肠C.近端结肠和盲肠√D.乙状结肠和阑尾19.有关下述黑热病流行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单选题] *A.黑热病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B.人源型以儿童多、成人少C.黑热病为地方性传染病,但分布较广,遍及亚、非、欧、美各洲√D.犬源型及自然疫源型以较大儿童及青壮年发病多20.弓形虫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应除外()[单选题] *A.母婴传播B.痰液、飞沫√C.输血和器官移植D.密切接触动物21、下列哪项不属于传染源()[单选题] *A.患者B.病原携带者C.隐性感染者22、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单选题] *A.散发、流行、暴发流行B.病原体、人体、外环境C.自然因素、社会因素D.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23、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下列哪种疾病不按甲类传染病管理()[单选题] *A.AIDS√B.SARSC.肺炭疽D.鼠疫E.霍乱24、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类型不包括()[单选题] *A.急性肝炎B.慢性肝炎C.重型肝炎D.药物性肝损害。

2016年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各科重点总结--传染病学(必背)-推荐下载

2016年中西医结合医师考试各科重点总结--传染病学(必背)-推荐下载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通关,1系电过,力管根保线据护敷生高设产中技工资术艺料0不高试仅中卷可资配以料置解试技决卷术吊要是顶求指层,机配对组置电在不气进规设行范备继高进电中行保资空护料载高试与中卷带资问负料题荷试2下卷2,高总而中体且资配可料置保试时障卷,各调需类控要管试在路验最习;大题对限到设度位备内。进来在行确管调保路整机敷使组设其高过在中程正资1常料中工试,况卷要下安加与全强过,看度并22工且22作尽22下可22都能22可地护以缩1关正小于常故管工障路作高高;中中对资资于料料继试试电卷卷保破连护坏接进范管行围口整,处核或理对者高定对中值某资,些料审异试核常卷与高弯校中扁对资度图料固纸试定,卷盒编工位写况置复进.杂行保设自护备动层与处防装理腐置,跨高尤接中其地资要线料避弯试免曲卷错半调误径试高标方中高案资等,料,编试要5写、卷求重电保技要气护术设设装交备备置底4高调、动。中试电作管资高气,线料中课并敷3试资件且、设卷料中拒管技试试调绝路术验卷试动敷中方技作设包案术,技含以来术线及避槽系免、统不管启必架动要等方高多案中项;资方对料式整试,套卷为启突解动然决过停高程机中中。语高因文中此电资,气料电课试力件卷高中电中管气资壁设料薄备试、进卷接行保口调护不试装严工置等作调问并试题且技,进术合行,理过要利关求用运电管行力线高保敷中护设资装技料置术试做。卷到线技准缆术确敷指灵设导活原。。则对对:于于在调差分试动线过保盒程护处中装,高置当中高不资中同料资电试料压卷试回技卷路术调交问试叉题技时,术,作是应为指采调发用试电金人机属员一隔,变板需压进要器行在组隔事在开前发处掌生理握内;图部同纸故一资障线料时槽、,内设需,备要强制进电造行回厂外路家部须出电同具源时高高切中中断资资习料料题试试电卷卷源试切,验除线报从缆告而敷与采设相用完关高毕技中,术资要资料进料试行,卷检并主查且要和了保检解护测现装处场置理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分类模拟题传染病学(一)含答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分类模拟题传染病学(一)含答案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分类模拟题传染病学(一)一、[A1型题]1. 传染源是指A.病原体已在体内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B.被病原体污染的食物和水C.带有病原体的节肢动物D.带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和血制品E.被病原体污染的土壤答案:A[考点] 传染源传染源是指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包括患者、隐性感染者、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动物。

2. 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是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A.病原体的数量B.病原体的毒力C.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抗体的免疫功能D.病原体的侵袭力E.机体的抵抗能力答案:C[考点] 病原体引起人体感染的因素病原体进入人体后,是否引起疾病,与题中的五个选项均有关系,但主要取决于病原体的致病能力和机体的免疫功能。

3. 病原体侵袭人体后,不出现或仅出现不明显的临床表现,但通过免疫学检查可发现对入侵病原体产生了特异性免疫反应,应称为A.健康携带者B.潜在性感染C.隐性感染D.显性感染E.不典型病例答案:C[考点] 隐性感染的特点题干给出的内容是典型的隐性感染的特点。

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是指病原体侵袭人体后,仅导致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在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和体征,甚至亦无生化变化,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的感染。

4. 在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是A.健康携带者B.潜伏期携带者C.慢性携带者D.隐性感染E.显性感染答案:D[考点] 感染过程的表现传染病的表现形式在不同传染病中各有侧重,一般来说隐性感染最常见,病原携带状态次之,显性感染最少,但一旦出现则易失别。

5.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为A.有传染性、免疫性和病原体B.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C.有传染性、病原体、免疫性和流行性D.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和免疫性E.有传染性、免疫性和流行性答案:C[考点]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包括有病原体、有传染性、有流行病学特征,有感染后免疫性。

中医中西医执业(助理)传染病学习题1

中医中西医执业(助理)传染病学习题1

中医中西医执业(助理)传染病学习题11. 可经母婴途径传播的传染病是 [单选题] *A. 伤寒B. 霍乱C. 艾滋病(正确答案)D. 鼠疫E. 细菌性痢疾答案解析:C【解析】艾滋病:①性接触传播;②血源传播;③母婴传播。

④接受HIV感染者的人工授精,医务人员被HIV污染的针头刺伤或皮肤破损处受污染等。

伤寒:经粪-口途径传播。

霍乱:经粪-口途径传播。

鼠疫:多以鼠蚕叮咬传播。

细菌性痢疾:主要为粪-口途径传播。

2. 病原微生物不包括 [单选题] *A. 病毒B. 细菌C. 蠕虫(正确答案)D. 支原体E. 衣原体答案解析:C【解析】病原微生物包括病毒、衣原体、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朊毒体等,寄生虫包括原虫和蠕虫等。

3. 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为 [单选题] *A. 有传染性、免疫性和病原体B. 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C. 有传染性、病原体、免疫性和流行性(正确答案)D. 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和免疫性E. 有传染性、免疫性和流行性答案解析:C【解析】传染病与其他疾病的主要区别在于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即:①病原体;②传染性;③流行病学特征;④感染后免疫。

其中流行病学特征又包括:流行性;季节性;地方性;外来性。

4. 病原体侵人机体后,引起机体发生免疫应答,同时通过病原体本身的作用或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与临床表现。

此属于 [单选题] *A. 隐性感染B. 显性感染(正确答案)C. 重复感染D. 潜伏性感染E. 机会性感染答案解析:B【解析】显性感染又称临床感染,即传染病发病。

感染后不但引起机体免疫应答,还导致组织损伤,引起病理改变和临床表现。

5. 病原体侵人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临床上不显出任何症状、体征与生化改变,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发现。

此种表现属于 [单选题] *A. 病原体被清除B. 隐性感染(正确答案)C. 显性感染D. 病原携带状态E. 潜伏性感染答案解析:B【解析】隐性感染又称亚临床感染,病原体只引起特异性免疫应答,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无临床症状,只能通过免疫学检查发现。

中西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考试大纲.doc

中西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考试大纲.doc

2013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考试大纲2013年中西医执业医师《传染病学》考试大纲第一单元传染病学总论细目一:感染与免疫要点:1.感染的概念2.感染过程的表现3.感染过程中病原体的作用4.感染过程中的免疫应答作用5.感染病的发病机制细目二:传染病流行过程要点:1.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2.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细目三:传染病的特征要点:1.基本特征2.临床特征细目四:传染病的诊断要点:1.流行病学资料2.临床资料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细目五:传染病的治疗要点:1.治疗原则2.治疗方法细目六:传染病的预防要点: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第二单元病毒感染细目一:病毒性肝炎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二:流行性感冒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四: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五:艾滋病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六:流行性出血热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七:狂犬病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八:流行性乙型脑炎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第三单元细菌感染细目一: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细目二:伤寒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三:细菌性痢疾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细目四:霍乱要点:1.病原学2.流行病学3.发病机制与病理4.临床表现5.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6.诊断与鉴别诊断7.治疗8.预防第四单元消毒与隔离细目一:消毒要点:1.消毒的概念2.消毒的目的3.消毒的种类4.消毒方法5.消毒方法的监测细目二:隔离要点:1.隔离的概念2.隔离的种类3.隔离的期限细目三:医院感染要点:1.医院感染的概念2.医院感染的防护原则2013年中西医执业医师《方剂学》考试大纲第一单元总论细目一:方剂与治法要点:1.方剂与治法的关系2.常用治法细目二:方剂的组成与变化要点:1.方剂的组成原则2.方剂的变化形式细目三:剂型要点:常用剂型汤剂、丸剂、散剂、膏剂的特点第二单元解表剂细目一:概述要点:解表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辛温解表要点:1.麻黄汤、桂枝汤、小青龙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大青龙汤、九味羌活汤、止嗽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辛凉解表要点:1.银翘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桑菊饮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3.柴葛解肌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四:扶正解表要点:1.败毒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2.参苏饮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第三单元泻下剂细目一:概述要点:泻下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寒下要点:1.大承气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大黄牡丹汤、大陷胸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温下要点:温脾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四:润下要点:麻子仁丸、济川煎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五:逐水要点:十枣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用法要点细目六:攻补兼施要点:黄龙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第四单元和解剂细目一:概述要点:和解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和解少阳要点:1.小柴胡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蒿芩清胆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调和肝脾要点:1.逍遥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四逆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3.痛泻要方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细目四:调和肠胃要点:半夏泻心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第五单元清热剂细目一:概述要点:清热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清气分热要点:1.白虎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2.竹叶石膏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三:清营凉血要点:1.清营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犀角地黄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四:清热解毒要点:1.黄连解毒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凉膈散、普济消毒饮、仙方活命饮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五:清脏腑热要点:1.龙胆泻肝汤、芍药汤、左金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导赤散、清胃散、苇茎汤、白头翁汤、泻白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3.玉女煎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六:清虚热要点:青蒿鳖甲汤、当归六黄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第六单元祛暑剂细目一:概述要点:祛暑剂的适应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祛暑解表要点:香薷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祛暑利湿要点:六一散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四:祛暑益气要点: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第七单元温里剂细目一:概述要点:温里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温中祛寒要点:1.理中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小建中汤、吴茱萸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3.大建中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三:回阳救逆要点:四逆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细目四:温经散寒要点:当归四逆汤、阳和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第八单元表里双解剂细目一:概述要点:表里双解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解表清里要点:葛根黄芩黄连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解表攻里要点:1.大柴胡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防风通圣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第九单元补益剂细目一:概述要点:补益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补气要点:1.补中益气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全方配伍特点2.四君子汤、参苓白术散、生脉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3.玉屏风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细目三:补血要点:1.四物汤、归脾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全放配伍特点及应用2.当归补血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四:气血双补要点:炙甘草汤、八珍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五:补阴要点:1.六味地黄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左归丸、大补阴丸、百合固金汤、一贯煎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六:补阳要点:1.肾气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右归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七:阴阳双补要点:地黄饮子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第十单元固涩剂细目一:概述要点:固涩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固表止汗牡蛎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敛肺止咳要点:九仙散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四:涩肠固脱要点:四神丸、真人养脏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五:涩精止遗要点:桑螵蛸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六:固崩止带要点:固冲汤、易黄汤、固经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第十一单元安神剂细目一:概述要点:安神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重镇安神要点:朱砂安神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滋养安神要点:1.天王补心丹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酸枣仁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第十二单元开窍剂细目一:概述要点:开窍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凉开要点:安宫牛黄丸、紫雪、至宝丹的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三:温开要点:苏合香丸的功用及主治证候第十三单元理气剂细目一:概述要点:理气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行气要点:1.越鞠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半夏厚朴汤、瓜蒌薤白白酒汤、天台乌药散、厚朴温中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3.柴胡疏肝散、暖肝煎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三:降气要点:1.苏子降气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定喘汤、旋覆代赭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第十四单元理血剂细目一:概述要点:理血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活血祛瘀要点:1.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桃核承气汤、温经汤、复元活血汤、桂枝茯苓丸、生化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3.失笑散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三:止血要点:1.咳血方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小蓟饮子、黄土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3.十灰散、槐花散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第十五单元治风剂细目一:概述要点:治风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疏散外风要点:1.川芎茶调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消风散、牵正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3.大秦艽汤、小活络丹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三:平息内风要点:1.羚角钩藤汤、镇肝熄风汤、大定风珠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天麻钩藤饮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第十六单元治燥剂细目一:概述要点:治燥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轻宣外燥要点:1.杏苏散、清燥救肺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2.桑杏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三:滋阴润燥要点:1.麦门冬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及全方配伍特点2.玉液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剂配伍意义3.增液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第十七单元祛湿剂细目一:概述要点:祛湿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燥湿和胃要点:1.藿香正气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平胃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清热祛湿要点:1.茵陈蒿汤、三仁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八正散、甘露消毒丹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3.二妙散、连朴饮、当归拈痛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四:利水渗湿要点:五苓散、猪苓汤、防己黄芪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五:温化寒湿要点:1.实脾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真武汤、苓桂术甘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六:祛湿化浊要点:1.完带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萆薢分清饮(《杨氏家藏方》)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七:祛风胜湿要点:1.独活寄生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2.羌活胜湿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第十八单元祛痰剂细目一:概述要点:祛痰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燥湿化痰要点:二陈汤、温胆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清热化痰要点:清气化痰丸、小陷胸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四:润燥化痰要点:贝母瓜蒌散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五:温化寒痰要点:苓甘五味姜辛汤、三子养亲汤的组成药物、功用及主治证候细目六:化痰息风要点:半夏白术天麻汤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第十九单元消食剂细目一:概述要点:消食剂的适用范围及应用注意事项细目二:消食化滞要点:保和丸、枳实导滞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及配伍意义细目三:健脾消食要点:健脾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第二十单元驱虫剂要点:乌梅丸的组成药物、功用、主治证候、配伍意义、全方配伍特点及运用。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一单元)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一单元)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第一单元)历年真题试卷汇编5(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A2型题 3. B1型题1.证候的概念是( )A.疾病发展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B.是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鉴别概括C.是对疾病症状与体征的分析概括D.对疾病表现症状的综合概括E.对阴阳气血失调临床表现的概括正确答案:A解析: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包括病变的部位、病因、性质,以及邪正关系,反映的是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变化的本质。

而并不是疾病整个过程的综合描述。

2.中医学认为人体生命的本原物质是( )A.血液B.津液C.精汁D.精气E.水谷精微正确答案:D解析:精,是由禀受于父母的生命物质与后天水谷精微相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精华物质,是人体生命的本原,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3.下列哪项不属于阴阳一体观( )A.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协调共济B.阴阳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C.阴阳每一方都涵有另一方D.阴阳对立制约E.阴阳分之为二,合二为一正确答案:D解析:阴阳一体,指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协调共济。

也就是通常说的阴阳分之为二,合之为一的观念。

阴阳一体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含义:①阴阳虽然对立相反,但在一个统一体中协调共济。

②统一体中阴阳双方相互依赖而存在,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③统一体中的阴阳双方,每一方都涵有另一方,阴中含阳,阳中寓阴,所谓阴阳互藏。

阴阳对立制约,是指属性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

4.五行调节事物整体动态平衡的机制是( )A.生我B.我生C.克我D.我克E.制化正确答案:E解析:因为事物之间存在着相生和相克的联系才能在自然界维持生态平衡,在人体维持生理平衡,故说“制则生化”。

分析备选答案,A、B、C、D项都是一种单方向的关系,而且“生我”与“我生”在题干中的“整体动态平衡”,按照一般思维,应该是同等地位的。

2016《中西结合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学

2016《中西结合执业助理医师》传染病学

传染病学第一单元传染病学总论一、习题精选A.1型题1.传染病的基本特征为A.有传染性、免疫性和病原体B.有传染性、免疫性和流行性C.有传染性、病原体、免疫性和流行性D.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和免疫性E.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2.下列关于感染过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的过程称为感染过程B.感染过程的构成必须具备病原体、人体和外环境三个因素C.病原体的致病力包括毒力、侵袭力、病原体数量和变异性D.病原体侵入的数量越大,出现显性感染的危险也越大E.病原体侵入人体,只要发病就意味着感染过程的开始3.病原体侵入人体后能否引起疾病,主要取决于A.机体的保护性免疫B.机体的天然屏障作用C.病原体的致病力与机体的免疫功能D.病原体的侵入途径与特异性定位E.病原体的毒力与数量4.感染病原体后机体仅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无明显症状,此种表现属于A.病原携带状态B.潜伏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原体被清除E.隐性感染5.检疫期确定是根据该传染病的A.隔离期B.最长潜伏期C.平均潜伏期D.最短潜伏期E.传染期6.下列不属于传染源的是A.患者B.隐性感染者C.易感者D.受感染的动物E.病原携带者7.潜伏期是指A.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典型症状出现B.自接触传染源至典型症状出现C.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病原体被排出体外D.自病原体侵入机体至临床症状开始出现E.自接触传染源至开始出现症状8.下列感染形式中,没有传染性的是A.隐性感染B.潜伏性感染C.显性感染症状明显期D.病原携带状态E.显性感染潜伏期9.在传染病的流行期间,为保护易感人群,下列不属于主动免疫的是A.DNA疫苗B.减毒活疫(菌)苗C.抗毒素D.灭活疫(菌)苗E.类毒素10.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是A.散发、流行、暴发流行B.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C.患者、病原携带者、受感染的动物D.病原体、人体、外环境E.自然因素、社会因素11.根据传染病防治法,下列疾病不属于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是A.肺炭疽B.SARSC.霍乱D.鼠疫E.AIDS应试点拨:本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传染病的分类及管理,对乙类传染病中的SARS、肺炭疽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按甲类传染病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染过程的表现中最易识别的是()
A.病原体被清除
B.隐性感染
C.显性感染
D.病原携带状态
E.潜伏性感染
感染过程中最常见的表现是()
A.甲类2种,乙类25种,丙类l0种
B.甲类2种,乙类23种,丙类9种
C.甲类2种,乙类22种,丙类ll种
D.甲类2种,乙类20种,丙类l3种
E.甲类2种,乙类l9种,丙类l4种
常在传染病恢复期出现,持续时间较长的抗体是()
A.对传染过程的表现起着重要作用
B.所有免疫反应都是对机体有利的
C.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
D.特异性免疫包括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E.变态反应都是特异性免疫
感染过程中首先出现,常为近期感染标志的抗体是()
A.有病原体
B.有传染性
C.有感染后免疫
D.有流行病性
E.有感染中毒症状
艾滋病通过()
A.有传染性、免疫性和病原体
B.有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和季节性
C.有传染性、病原体、免疫性和流行性
D.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和免疫性
E.有传染性、免疫性和流行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