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灿烂文化中华魂 《可爱的中国》新疆地方教材(小学版)教案

合集下载

【教学设计】可爱的祖国_道德与法治_小学

【教学设计】可爱的祖国_道德与法治_小学

《可爱的祖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初步了解关于祖国的知识。

2. 学会搜集资料的方法。

3. 感受祖国的美丽和壮大,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二、教学重点了解祖国的有关知识,感受祖国的美丽与伟大。

三、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增强爱国之情。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歌曲《大中国》、PPT 课件。

2. 学生准备:搜集资料、图片、赞美祖国的词语等。

五、教学过程(一)歌曲欣赏,导入课堂播放歌曲《大中国》,提问学生从歌曲中都听到了些什么?(长江、黄河、长城、青藏高原、珠穆朗玛峰······)师:这一切都来自于我们的国家——中国。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中国,了解一下咱们可爱的祖国。

板书课题《可爱的祖国》。

(二)说一说,祖国知识知多少。

师:同学们,中国是我们的祖国,你对祖国了解多少呢?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进行汇报(全称: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北京面积:960 万平方公里国旗:五星红旗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生日:10 月1 日)(参)看一看,进一步了解新中国。

1. 了解新中国成立的有关情况。

课件出示开国大典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当时的盛况,理解新中国成立的重大意义。

师: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年10 月1 日,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2. 初步感受祖国的日益强大。

课件出示一组国庆60 周年阅兵仪式图片,让学生感受与开国大典图片比较,祖国有什么变化呢?(科技越来越发达、军事力量越来越强、人民生活越来越好了······)师:是啊,新中国的领导人带领全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中华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起来了。

师:正如同学们所说,我们的日子越来越好了,从你的生活中能举个例子们?(家里安装了净水器,可以在冬天用热水洗手、洗菜了;出门可以用手机支付钱了;查阅资料的方式更多,更快捷了)(此环节让学生从自身的感受中体会祖国的日益强大。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可爱的中国》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帮助学生了解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内容。

教学内容:1. 介绍《可爱的中国》的作者和背景。

2. 概述《可爱的中国》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教学方法:1.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中国的特点和魅力。

2. 讨论法:让学生分享对中国的了解和印象。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中国的地图和图片,引起兴趣。

2. 教师简要介绍《可爱的中国》的作者方志敏和其背景。

3. 教师概述《可爱的中国》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4. 学生提问和讨论,分享对中国的了解和印象。

第二章:中国的地理和自然环境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和自然环境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地理和环境意识。

教学内容:1. 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2. 中国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特点。

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中国的地理和自然环境。

2. 图片展示法:展示中国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图片。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

2. 教师讲解中国的气候和自然环境特点。

3. 学生观看中国的地理和自然环境图片。

4. 学生提问和讨论,深入了解中国的地理和自然环境。

第三章:中国的历史文化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

2.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历史观念。

教学内容:1. 中国的古代历史和文化。

2. 中国的现代历史和文化发展。

教学方法:1. 讲解法:教师讲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2. 图片展示法:展示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化遗址图片。

教学活动:1. 教师讲解中国的古代历史和文化。

2. 教师讲解中国的现代历史和文化发展。

3. 学生观看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化遗址图片。

4. 学生提问和讨论,深入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

2. 培养学生的经济和社会观念。

教学内容:1.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改革。

2. 中国的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

小学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精品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精品教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精品教案《可爱的中国》文章洋溢着作者对祖国的满腔热忱,表达了他要改变中国凄凉现实的急切心情和对祖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心。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精品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小学六年级语文《可爱的中国》精品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课文的生字新词。

理解并能灵活运用。

2、阅读理解课文,品味重要语句的作用,感悟作者强烈的爱国热忱。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衙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正在经历日新月异的发展,如果让你用一个词形容我们的祖国,你会用什么?(伟大、骄傲、繁荣昌盛……),你知道吗?75年前,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母亲,那就是——可爱,为何他会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我们的祖国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可爱的中国》(板书、齐读课题)2、了解生平以及时代背景。

(媒体出示)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提出来吗?(学生提出问题)过渡:带着我们刚才提出的问题,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

(学生自读)二、检查自学情况1、读准字音,了解字形词意出示:蹂躏、刻不容缓、日新月异、肃清、瘟疫、愚昧2、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作者对审计署壮丽山河的描述和对侵略者的鞭挞,表达了一个共产党人的赤子情怀和远大的抱负。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体会作者眼中的“可爱”课文的题目就是“可爱的中国”,你能在文中找出表示中国可爱的句子吗?(学生交流后出示)句子1:朋友!中国是养育我们的母亲。

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有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

(指名学生读,教师指导读出“蛮可爱蛮可爱的”语气,齐读,感悟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是开篇点题的句子)句子2:中国民族在很早以前,就造起了一座万里长城和开凿了几千里的运河,这就证明中国民族伟大无比的创造力!(谁能读好它?指读后指导读出自豪的语气,体会作者的感情)句子3:朋友,我相信,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将代替了悲叹,笑脸将代替了哭脸,富裕将代替了贫穷,康健将代替了疾苦,智慧将代替了愚昧,友爱将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将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将代替了凄凉的荒地!这时,我们的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地携手了。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背景《可爱的中国》是一本介绍中国国情、文化和历史的教材,通过本书的学习,让学生更加了解和热爱自己的国家。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本书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对中国的国情、文化和历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1.3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本书的框架和主要内容,包括中国的地理、历史、文化、经济和社会等方面。

1.4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了解和认识中国的基本情况。

第二章:中国的地理2.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地理知识。

2.2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地理知识,包括中国的地理分区、主要河流、湖泊和山脉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地图、图片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地理特点。

第三章:中国的历史3.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认识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2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中国的历史发展脉络,包括中国古代史、近现代史和当代史等,涉及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历史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过程。

第四章:中国的文化4.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文化特点,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现代文化的多样性。

4.2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中国的文化特点,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两个方面,涉及中国的文学、艺术、哲学等领域。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文化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特点和魅力。

第五章: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生活特点。

5.2 教学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中国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生活特点,包括中国的经济体制、产业发展、社会福利等方面。

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结合经济和社会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现状。

第4课 灿烂文化中华魂 《可爱的中国》新疆地方教材(小学版)教案

第4课  灿烂文化中华魂 《可爱的中国》新疆地方教材(小学版)教案
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围绕问题在课本上做标识。
思考并回答问题。
指名读。
指名读。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进行诗词大赛。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伟大的祖国
第4课灿烂文化中华魂
①文化脉相连
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民族文化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共同在中华文明沃土中繁荣发展。
②共铸中华魂
请翻到课本第36页。我们将漫步中华文化长廊,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无穷力量。
学生带问题研读课本,领悟基本观点,说出如下问题的答案:
1、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是哪里?
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什么?
3、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有哪些?
4、什么是中华文化中光彩夺目的瑰宝?
设疑:谁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板书: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民族文化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共同在中华文明沃土中繁荣发展。
《可爱的中国》新疆地方教材(小学版)教案
年级
班级
时间
学科
可爱的中国
执教人
பைடு நூலகம்课时
课题
第4课 灿烂文化中华魂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最早地区,体会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了解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对推动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板书)
教学反思
②共铸中华魂
阅读课本第44页的小资料。
多媒体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板书)

《可爱的中 国》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可爱的中 国》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文中的生字新词,积累优美的语言。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悟作者的情感。

(2)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体会文中重点词句的含义,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

2、教学难点(1)理解作者对祖国未来美好前景的展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2)引导学生将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教学方法1、朗读感悟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体会作者的情感。

2、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3、合作探究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播放一段关于祖国壮丽山河的视频,让学生感受祖国的美丽和伟大。

(2)提问: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们觉得我们的祖国怎么样?(3)引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赞美祖国的文章——《可爱的中国》。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2)检查生字新词的学习情况,重点指导易错字的读音和写法。

(3)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师进行适当的引导和补充。

3、精读课文,感悟情感(1)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为什么说中国是可爱的?画出相关的语句,并在旁边做批注。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分享自己的批注和体会。

(3)全班汇报交流,教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作者的情感。

例如:“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

三年级可爱的中国新疆可爱的中国新疆教案(2014)三年级

三年级可爱的中国新疆可爱的中国新疆教案(2014)三年级

三年级可爱的中国新疆可爱的中国新疆教案(2014)三年级导读:就爱阅读网友为您分享以下“可爱的中国新疆教案(2014)三年级”的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的支持!第四单元聪明智慧的新疆人一、单元教学目标1.了解气候特点,知道新疆各族人民发挥聪明才智,让沙漠变成绿洲。

2. 了解新疆农业发展,知道坎儿井是新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3.了解新疆的民间文学艺术,增进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4. 学会用多种媒体和多种方法收集资料,对资料进行简单整理的能力。

二、单元设计构想1、态度:本单元让学生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知道新疆的农业发展有着悠久历史,同时新疆民族文学艺术也影响着一代代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促进了新疆各族人民积极进取,通过对本单元的学习不断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知识:本单元旨在让学生知道新疆虽然气候干旱,水土流失严重,但是新疆各族人民,不畏艰难,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让沙漠变成绿洲,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并创造了灿烂多彩的优秀文化。

3、能力:本单元要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注意培养学生调查了解事物的基本方法。

要注重将品德教育与科技发展与文学艺术相融合,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的教育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相结合。

4、本教材适用于全疆,本教材的事例具有普遍性和范例性,教学内容可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教师领会教材的教育目的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自觉的与自身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学习。

激发学生学习与探究的热情,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单元有三个话题组成:话题一:农业发展出人才话题二:科学技术促发展话题三:民间文学集智慧三建议收课时数3课时第10课农业发展出人才一、教学目标1.知道新疆地域辽阔,气候干旱,降水稀少,但各族人民运用自己的智慧改善环境,发展生产。

2.简单了解坎儿井的工作原理3.通过收集、整理相关资料,让学生对新疆农业充满希望和憧憬的发展态度,确信新疆农业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二、教材分析本课编排了新疆地域及气候特点的相关知识。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5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_教案教学设计_5

《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本文是关于《可爱的中国》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搜集资料、联系时代背景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2、通过质疑,小组讨论,解决疑难问题,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学习英雄的爱国主义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引导他们珍惜美好幸福生活,使学生不仅能看到现在的幸福生活,也能知道先烈们打下的江山来之不易。

重、难点:1、结合课文重点部分,归纳中心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方志敏对祖国的满腔热情,感受他要改变凄凉现实的急切心情和对祖明未来的坚定信心。

3、学习方志敏的品质并思考如何为社会服务,报效祖国。

突破方法:让学生在反复朗读品味的基础上,从整体上体会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以情激情,受到启发和感染。

教法与学法教法:导学法,讲解法学法:自读自悟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资料、图片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齐读课题,导入课文1、出示方志敏的照片:这就是革命烈士方志敏板书:方志敏2、方志敏是谁?你们知道吗?生汇报收集的有关方志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归纳学生提出的问题,带着问题自学课文2、检查自学情况生字新词:三、紧扣课题,寻找句子1、师:课题中有“可爱”这个词语,让我们用心快速默读课文,画出表示中国可爱的句子。

2、生默读课文,后汇报交流:(学生应该找到这3段话不按照顺序)三、小结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二、自读感悟,圈画句子过渡:“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描写中国可爱的句子。

这些文字,都是70多年前方志敏在监狱中写的。

那么,70多年前的中国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请大家带着问题再用心快速默读课文,画出有关句子。

二、深入学习,体会理解1、70多年前中国的情况,也就是书中写到的中国(板书:目前)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②共铸中华魂
阅读课本第44页的小资料。
多媒体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板书)
师: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适应自身年龄和特点,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
【活动天地】
近年来,从《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到《朗读者》《国家宝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荧屏给人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大餐,也点燃了大家对中华悠久文化、厚重历史的学习热情。大家一定看过这些节目,我们也进行一次班级的“诗词大赛”吧!
请翻到课本第36页。我们将漫步中华文化长廊,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和无穷力量。
学生带问题研读课本,领悟基本观点,说出如下问题的答案:
1、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是哪里?
2、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什么?
3、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有哪些?
4、什么是中华文化中光彩夺目的瑰宝?
设疑:谁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板书: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民族文化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共同在中华文明沃土中繁荣发展。
《可爱的中国》新疆地方教材(小学版)教案
年级
班级
时间
学科
可爱的中国
执教人
课时
课题
第4课 灿烂文化中华魂
教学目标
1、了解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是我国经济文化发展最早地区,体会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2、了解中华文化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我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对推动人类进步和世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的特点。
难点: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教法:教授法、演示法、点拨引导法。
学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再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①文化脉相连
启发思考:文化是什么?
教师引导: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那中华文化包括哪些内容呢?今天我们所讲的课题是《灿烂文化中华魂》。(课件展示灿烂的中华文化)
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围绕问题在课本上做标识。
思考并回答问题。
指名读。
指名读。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
进行诗词大赛。
板书设计
第一单元 伟大的祖国
第4课灿烂文化中华魂
①文化脉相连
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民族文化深受中原文化影响,共同在中华文明沃土中繁荣发展。
②共铸中华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板书)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