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m西翼7#煤层掘进回风巷防突专项设计

合集下载

新疆焦煤集团1930煤矿“1.23”运输事故分析汇报(培训中心)

新疆焦煤集团1930煤矿“1.23”运输事故分析汇报(培训中心)

新疆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30煤矿“1·23”运输事故分析汇报新疆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30煤矿二〇一五年三月十四日2015年1月23日11时10分,新疆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930煤矿二采区主运输巷发生1起运输事故,造成1人死亡,1人轻伤,事故直接经济损失61.4万元。

一、煤矿基本情况新疆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隶属宝钢(集团)八钢公司,为中央企业下属子公司,前身是原煤炭部直属统配煤矿新疆艾维尔沟煤矿。

1930煤矿为新疆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属矿井之一,企业性质为国有,证照齐全。

1930煤矿位于吐鲁番盆地西翼的艾维尔沟矿区,向北距离乌鲁木齐市130km,行政区划隶属乌鲁木齐市达坂城区管辖。

矿区由S103省道至G314国道通往乌鲁木齐市、吐鲁番市等地,并有公路通往南疆铁路鱼儿沟车站,交通较为便利。

井田东西走向长约 3.5km,北南倾向宽约1.35km,面积约4.723km2,开采深度+2100m~+1800m,保有可采储量350万t。

(一)矿井开采条件井田位于吐鲁番盆地西缘天山峡谷地带艾维尔沟矿区中部,出露地层自下而上为石炭系、二迭系、三迭系、侏罗系、第四系。

矿井开采侏罗系八道湾组煤层,该组共含煤12层,主采煤层为4、5、6、7、10号煤层。

其中4、5、6号煤层全矿井可采,均为自燃煤层,煤尘均具有爆炸性。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0.6Mt/a,2006年核定生产能力0.81Mt/a,改扩建设计能力1.5Mt/a。

2012年,煤矿委托新疆煤炭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编制了该矿 1.5Mt/a改扩建项目初步设计(修改),2012年9月新疆煤矿安全监察局以新煤安监发〔2012〕179号文件批复了初步设计安全专篇,2012年10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煤炭工业管理局以新煤规发〔2012〕287号文件批复了初步设计。

根据设计和批复,该矿为煤与瓦斯突出矿井。

根据煤矿编制的《1930煤矿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划分结果,矿井水文地质类型为复杂型。

矿井原煤运输系统优化设计

矿井原煤运输系统优化设计

矿井原煤运输系统优化设计张驰,尹汉卿,夏春雨(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协庄煤矿,山东新泰271221)摘要该文章简要介绍了协庄煤矿矿井现有的运输方式,详细介绍了优化方案的确定及实施方法,同时对设计提出了很多创新点。

关键词原煤运输优化皮带机中图分类号TD529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2-02-09作者简介:张驰,男,大学学历,工程师,现任协庄煤矿机电运营部主任工程师,从事机电技术管理及研究工作。

1问题的提出协庄煤矿-850m 水平是矿井的第四个水平,该水平大巷不仅担负着整个-850m 水平各采区的人员,物料,矸石运输任务,而且还担负着-850m 水平各采区的原煤运输任务,运输非常繁忙。

由于巷道拐弯较多,大大降低了-850m 水平大巷的安全系数;随着时间的推移,3t 底卸式矿车卸载站锈蚀严重,维护越来越困难。

因此建设一套新的运煤、运人、排矸的系统大巷来满足新形势的矿井建设要求迫在眉睫。

2解决方案2.1方案制定为了减轻大巷的运输繁忙状况,提高-850m 水平的运煤能力,矿井在-850m 水平建设一条专用皮带运煤巷道,其中连接二采区煤仓与-850m 水平二号仓设置三条皮带,一部给煤机;这三条皮带分别为二采煤仓转载巷皮带机(STJ1000/125ˑ2型)、-850m 西翼皮带机(DTL1000/160ˑ2型)和-850西翼转载巷皮带机(DT1000/37型)。

二采煤仓装备由液压漏斗式卸载装车系统改为K4型往复式给煤机装载皮带机系统,整个系统一旦投用,不仅可担负整个-850m 水平的运煤,而且可担负局部的排矸任务;另外-850m 1t 矿车卸载站经改造后,改为2.2m 3的双底卸式矿车卸载站,大大提高了卸载站的排矸能力;经以上两个系统的改造,大巷运输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

2.2-850m 西翼运输系统设备的特点及性能(1)可调节式往复式给煤机传动原理:当电动机开动后经弹性联轴器、减速机、曲柄连杆机构托动倾斜5ʎ的底板在托滚上作直线往复运动,将煤均匀的卸载到运输机或其它筛选设备上;另外可依据卸载要求调节生产率时,这样即可实现卸载量的调整。

黔东南平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黔东南平秋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分析
收稿日期 :2021-01 基金项目 :贵州省科学技术厅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黔科合基 [2017]1021)。 作者简介 :马思根,男,生于 1972 年,贵州锦屏人,博士,副教授,研究 方向 :矿床地球化学。
运动 [18] ;区域内发育有各种类型的构造形迹,构造线走向 以北北东向为主,有不同类型褶皱、断裂和过渡性剪切带。 燕山运动奠定了该地区现今主要的地质构造格局和地貌发 育的基础 [19]。构造是成矿的充分条件,黔东南地区的金矿 床几乎都离不开“背斜加一刀”模式 [20]。总体上,黔东南地 区金矿受区域成矿背景整体性控制,金矿床的形成多与小 尺度褶皱、断裂有直接关系,具有分级成矿—构造控矿的特 点 [21]。区域矿产资源较为丰富 [22],矿种繁多,除了主要有 金、银、铜、铅锌、汞、锑、砷、铁、锰、钨锡、钒镍钴等金属 矿产外,还有煤、重晶石、磷块岩、硅石、大理石、硫铁矿、 高岭土等非金属矿产资源。区域矿产分布具有分带性、区域 性等特点,除了重晶石矿床达到大型矿床外,其他矿产主要 为中小型矿床或矿点。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e-controlling Factor Analysis of PingQiu Gold Ore Deposit in Southeast Guizhou
MA Si-gen, YANG Tong-guo, WANG Zhen-hua
6. 绿泥石绢云母板岩 ;7. 砂质板岩 ;8. 巷道
2.3.2 石英脉型金矿体 石 英 脉 型 矿 体( 脉 )主 要 赋 存 于 番 召 组 第 二 段(Pt3f2)
平秋金矿区位于华南褶皱带与扬子地台的嵌接部位,次 级构造位置处于平秋背斜北西翼(图 1),向南东向北西方依 次发育有金厂溪背斜、十二盘背斜(图 2)。断裂主要有北东 向断裂 F1、F2 和剪切破碎带,以及沿背斜轴部发育的层间滑 动断层。

红阳三矿地质概况资料

红阳三矿地质概况资料
靠。
红阳三矿地质情况简介
1 概况 1.1 矿井所在位置、范围、四邻关系
红阳三矿位于辽宁省沈阳市苏家屯区与灯塔市的接壤部位,行政区划属
沈阳市苏家屯区红菱镇及辽阳灯塔市柳条寨镇管辖,位于灯塔市西北 11.6km。地理座标为:东经123°10′~123°17′,北纬41°25′~41°36′。
区内有铁路专用线和公路通过,距井田东部9km有长大铁路,北距红菱 煤矿铁路专用线8.5km,红菱煤矿距长大铁路林盛堡车站5km,有矿专用铁路 与国铁相接。哈大公路通过本区东侧,距井田中心部位5km,区内各村镇均 有公路相通,可通行汽车,交通较为方便。
1.2 自然地理情况 本区位于下辽河平原东部,浑河及沙河冲积扇的前缘与河间地块接壤地
带,地面平坦,东北高,西南低,微微向西南倾斜。区内局部地区地面低洼, 地下水涌出地表,常出现一些沼泽地,散布在本区西部。煤田东部外围为山 前倾斜平原,往东有缓丘和低山起伏,呈南北向展布,系由下古界地层和局 部燕山期花岗岩组成。
红阳三矿简介 沈阳焦煤股份有限公司辽阳红阳三矿井田位于辽宁省沈阳市南25km,行政区划隶属于沈阳市 苏家屯区红菱镇及辽阳灯塔市柳条镇,井田面积49.11km2。井田内地面平坦,东北高,西南低, 地表标高+20~+26m。距井田东部9km有沈大铁路,矿区内设专用铁路与国铁相接,沈大高速公 路从井田东部通过,距井田中心部位5km,交通较为便利。 本井田含煤地层上覆有第四系、第三系和侏罗系地层,属隐蔽型井田。煤系地层属石炭系、 二叠系。主要可采煤层分别为3煤、7煤、12-1煤、12-2煤及13煤,其中3煤属局部可采的薄煤层, 其它为中厚煤层。井田为轴向北东35~45°、向南西倾伏,西冀宽缓,东翼窄陡的不对称宽缓倾 伏背斜,区内小构造以断层为主。 本井田水文地质条件类型为中等型。矿井正常涌水量为74m3/h,最大涌水量为143.4m3/h。 煤层自燃倾向等级:7、12-1、12-2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为Ⅱ类自燃,有煤尘爆炸性。井田内瓦斯 含量沿背斜轴倾伏方向由北向南逐渐增加,背斜轴部是瓦斯的富集区,背斜的西翼瓦斯含量小, 为低瓦斯区,东翼瓦斯含量大,为高瓦斯区。矿井为突出矿井,12煤为突出煤层。 现矿井保有资源储量为31492.7万吨,可采储量18330.3万吨。煤种为贫瘦煤、贫煤。 本矿1991年12月建井,2000年正式投产。矿井核定生产能力为500万吨。矿井为立井单水平 开拓,建有五座井筒(2个主井、1个副井、2个风井),井底运输水平标高-850m。现有四个采区: 北二采区、北三采区、西二采区、南一采区;三个采煤工作面(北二1216、西二1201、南一 703);一个拆除面(西二1209);六个掘进工作面(南翼1#回风斜巷联络道、西翼轨道斜巷、 北三1203-2运顺、北三1203-2回顺、西二1206运顺、西二1206回顺)。矿井通风方式为两翼对角 式,矿井总排风量为19990m3/min,有效风量率为96.9%。矿井现有1套监测监控系统、5套瓦斯抽 采系统(地面3套、井下2套),2套注浆系统,消防火、防尘系统完善,主提主运安全保护齐全可

新阳能源公司-506m水平大巷轨道运输系统改造

新阳能源公司-506m水平大巷轨道运输系统改造

3主要创新点(1)可调型往复式给料机。

(2)自主研制三角形吊挂型短距离皮带机。

(3)陶瓷包胶式驱动滚筒。

(4)YNRQD 系列液体粘性软起动装置。

(5)YZL 型液压自动拉紧装置。

(6)耐磨碳化钨钢刀H 型清扫器。

(7)新型接料装置缓冲床及压带装置。

(8)液压可控性盘型闸。

(9)运输系统采用集中控制,提高了系统的自动化程度。

4效益分析(1)-850m 西翼运输系统的投用,极大地降低了大巷运煤压力,减少了底卸式矿车及架线电机车的使用数量,提高了大巷的安全性,保证了矿井-850m 大巷的安全高效生产。

(2)-850m 西翼运输系统的投用,提高了整个-850m 水平的运输能力,使运煤能力得到了质的提高,保证了矿井-850m 水平的安全高效生产。

(3)-850m 西翼集中运输巷采用大运量、长距离皮带机,减少了岗位工的数量及转载环节,由一部320kW 皮带机代替两部250kW 皮带机,节约了大量的电费与工资。

5结束语-850m 西翼运输系统的使用,不仅提高了原煤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而且具有巨大的社会效益与安全效益。

新阳能源公司-506m 水平大巷轨道运输系统改造王东(新汶矿业集团山东新阳能源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1401)摘要新阳能源公司取消了3t 底卸式矿车运煤方式、撤除了架空线,实现了主要水平轨道运输大巷轨道、皮带合一运输的新模式。

经实践证明,此模式提高了安全性及运输能力,减少了运输设备投入,消除了设备运行带来的隐患,有很好地推广价值。

关键词水平大巷轨道运输系统改造中图分类号TD529文献标识码B*收稿日期:2011-11-30作者简介:王东(1973-),男,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学历,工程师,长期从事煤矿机电运输、掘进技术管理和现场施工,现任新阳能源运输工区技术副区长。

山东新阳能源公司-506m 水平轨道运输大巷设计长度4160m ,断面19.68m 2,巷道内设有采区煤仓2个,中央煤仓一个;铺设30kg 轨道6500m ,敷设架线5640m ,采用7台ZK10-6/550型架线电机车牵引MDC3.3-6型3t 底卸式矿车运煤,牵引MGC1.1-6型1t 矿车及专用车辆排矸、运料。

钱家营矿业公司有关情况1

钱家营矿业公司有关情况1

第一章矿井基本情况一、公司概况钱家营矿是开滦集团煤业分公司下属的大型骨干生产矿井,年设计生产能力400万吨。

矿井1978年开工建设,1988年12月份建成投产,1999年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生产原煤428万t),1999年12月份改制为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钱家营矿业分公司,2002年10月份通过专业化重组,形成了煤业、多经、经贸和社区专业化分工的管理格局,2007年产煤549万t。

钱家营矿业分公司位于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钱家营镇,京山铁路在井田西北经过,工业广场至京山铁路线唐山南站和古冶站,直线距离分别为14.5km和16km,有钱吕铁路与矿区支线古、吕、范铁路接通,生产的煤炭经古冶站外运,区内公路便利,有唐钱、唐吕及津唐、唐港高速公路通过。

井田东北部和北部分别与范各庄井田和吕家坨井田相邻。

采矿登记矿井边界深部至各煤层的-1200米底板等高线,浅部为各煤层潜伏露头线,西部至27号勘探线,东部边界为钱范、钱吕矿井边界,矿井走向长16.9Km,倾斜宽4.7-8.8Km,井田总面积88.3201 Km2。

地理坐标为:东经:118º14′12″~118º24′43″北纬:39º30′13″~39º38′32″2000~2006年主要生产指标曾获得的荣誉:现代化矿井省级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特级质量标准化矿井全国文明煤矿省级标兵企业全国“双十佳”煤矿煤炭企业现场管理先进单位二、矿井地质概况1地质特征、煤层、煤质1.2.1煤层井田内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共7层,即煤5、煤7、煤8、煤9、煤11、煤12-1、煤12-2。

其中主要可采煤层为煤7、煤9、煤12-1,均属复结构的中厚—厚煤层。

回采煤层集中于煤5、煤7、煤9、煤12-1。

煤8仅局部可采,煤层厚度变化较大、煤层灰分较高,伪顶发育。

煤11绝大部分不可采,属极不稳定煤层。

对井田煤层稳定性结合一水平采掘情况和精查勘探结论评价如下:井田内煤7为稳定煤层,煤9、煤12为较稳定煤层,煤5、煤8为不稳定煤层,煤11属极不稳-1定煤层。

红阳三矿地质概况

红阳三矿地质概况

本区处于华北地区辽南地震十度带内,据最早地震记载始于1765年沈阳5.5 级地震,至1975年2月4日海城7.3级地震止,在210年内共发生大于4.8级浅源地 震十次,其特点是震中位置呈带状分布,强度大,频率高。据历史记载,最大 是1976年2月4日海城地震,震级为7.3级,在沈阳地区有震感,对红阳煤田几个 矿区无影响,采矿工作正常进行。 辽阳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 矿井煤层平均瓦斯含量9.22 m3/t,2013年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7.27 m3/t,绝对 瓦斯涌出量38.52 m3/min。红阳三矿为高瓦斯突出矿井,12煤为突出煤层。 2002年10月6日西一胶带入风斜巷曾发生过一次煤与瓦斯突出,突出强度1400t。 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Ⅱ类自燃,12煤煤尘有爆炸性,7煤无煤尘爆炸性。 井田恒温带深度为25m,温度为9.8℃。全矿平均地温梯度3.078℃/100m; 煤系地层平均地温梯度为3.27℃/100m。本区地温属于基本正常情况下的热害区, -850m水平绝大部分属于一级热害区(31℃~37℃)。-850m水平以下,绝大部 分属于二级热害区。 地温梯度:地球不受大气温度影响的地层温度随深度增加的增长率。
1.3 矿井建设和生产概况 红阳三矿为国有重点煤矿,隶属于沈阳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红阳 三矿始建于1991年12月,1997年投入试生产,正式投产日期2000年12月26日。 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为150万t。地面建有选煤厂,设计年入洗能力150万t。矿 井设计服务年限55.6a。2007年矿井核定生产能力280万t。2013年生产能力为 500万t。 矿井开拓方式为立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运输水平-850m,回风水平700m。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分列式,通风方法为抽出式。矿井采煤方法为倾 斜或走向长壁后退式采煤方法,综合机械化采煤工艺。顶板管理方法为全部垮 落法。大巷运输方式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煤炭,辅助运输采用CDXT-8型防爆 特殊型8t蓄电池电机车牵引1t矿车。矿井供电方式为双回路,运行方式为解列 运行。矿井现有二套地面瓦斯抽放系统和一套井下移动瓦斯抽放系统。 现在全矿五个采区生产:北二下采区、北三采区、南一采区、西二采区, 各采区均有专用回风道。有四个采煤工作面,分别为北二下采1216工作面、西 二采区1201工作面、南一采区703工作面正在生产。准备采区为西三采区。

IEC61400-1-2005风电机组设计要求标准英汉对照

IEC61400-1-2005风电机组设计要求标准英汉对照
Consolidated editions The IEC is now publishing consolidated versions of its publications. For example, edition numbers 1.0, 1.1 and 1.2 refer, respectively, to the base publication,the base publication incorporating amendment 1 and the base publication incorporating amendments 1and 2.
需要什么文档直接在我的文档里搜索比直接在网站大海捞针要容易的多也准确省时的多
INTERNATIONAL STANrbines – Part 1:
Design requirements
Publication numbering As from 1 January 1997 all IEC publications are issued with a designation in the 60000 series. For example, IEC 34-1 is now referred to as IEC 60034-1.
Further information on IEC publications The technical content of IEC publications is kept under constant review by the IEC, thus ensuring that the content reflects current technology.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this publication, including its validity, is available in the IEC Catalogue of publications (see below) in addition to new editions, amendments and corrigenda. Information on the subjects under consideration and work in progress undertaken by the technical committee which has prepared this publication, as well as the list of publications issued,is also available from the following: IEC Web Site (www.iec.ch) Catalogue of IEC publications The on-line catalogue on the IEC web site (www.iec.ch/searchpub) enables you to search by a variety of criteria including text searches,technical committees and date of publication. Online information is also available on recently issued publications, withdrawn and replaced publications, as well as corrigenda. IEC Just Published This summary of recently issued publications (www.iec.ch/online_news/justpub) is also available by email. Please contact the Customer Service Centre (see below)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Customer Service Centre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regarding this publication or need further assistance, please contact the Customer Service Centre: Email: custserv@iec.ch Tel: +41 22 919 02 11 Fax: +41 22 919 03 00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50m西翼7#煤层掘进回风巷防突专项设计编制单位:仁怀市五马镇铜龙煤矿编制时间:二○一○年五月第一章概况一,地质情况该区段位于长岗向斜西翼,地层走向近东西向,倾角为53°,为单斜构造。

井田内构造简单,在区域掘进中可能出现小型构造使煤层厚度有所变化,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探掘,进一步探明和收集地质资料,确保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

二,区域水文情况矿区内井田无地表水系,地层含水层有长兴组和茅口组,属于浓裂隙含水层,龙潭组由于浅部岩层裂隙,岩层含风化裂隙水和层间裂隙水。

据相邻煤层情况表明上部无老窑积水,但在施工过程中应坚持“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探放水原则,确保施工的安全。

三,煤层赋存情况煤系为上二迭统龙潭组,该层煤为+850m东翼7#煤层沿走向顺层掘进巷道,+850m上部+859m标高东西两翼已开采5年之久,煤层内的残留瓦斯已全部泄露完毕,该煤层距9#煤层天板为22米左右,7#煤厚一般在0.6-1.3米之间,结构单一、不含夹矸,局部地方不稳定。

其顶板为泥岩和粉砂岩,底板为粉砂岩和细沙岩。

顶底板岩性相对稳定,其硬度为中等,倾角一般在53°左右,比重为1.42。

四,矿井瓦斯、自燃发火及煤尘爆炸性情况本矿2009年等级签定结果为高瓦斯矿井,应按高瓦斯矿管理;矿井突出危险性鉴定工作正在开展中,故按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管理;该矿煤尘爆炸性及自燃发火倾向性经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签定为无自燃发火倾向性和无爆炸性,但在生产中还应加强自燃发火和煤尘爆炸管理,对采空区进行及时密闭并加强对煤尘的清扫工作,防止煤尘爆炸事故的发生。

五,区域采掘情况掘进工作面位于+850m水平西翼7#煤层中,属技改工程布置的西翼采面回风巷,掘进工作面回风巷位于+850m水平东翼7#煤层中,其上部+859m水平已回采5年,+859m其下部水平均为原生煤体。

六,本工作面布置情况该工作面沿7#煤层走向掘送巷道,从+850m石门进入7#煤层向西翼开掘,向西沿煤层走向265°,以+3‰的坡度掘进,向西掘送200m与原西翼+859m、五石门风道贯通。

巷道断面:断面形状为半圆拱,拱基高1m,拱高1.2m,净宽2.4m,净断面积为4.7m2,巷道采用半圆拱、锚、网、喷支护,并背金属网喷浆予以支护。

第二章巷道掘进通风系统铜龙煤矿属于技改扩能煤矿,按照《开采设计方案》及《安全专篇》的设计,将煤系地层顶部的7#煤层进行首先开采,作为开采下部的9#、11#煤层的保护层开采的区域性综合防突措施,为此,在掘进该巷道时,+850m水平石门安设二组防突风门。

煤层巷的初期掘进回风将经+850m水平石门回风下山绕道,再进入矿井总回风。

在该工作面工作期间,+850m石门区域不得从事其它工作,同时该工作面进行放炮作业时均采取,全部停电撤人、地面放炮措施。

并在+673m主平硐口、行人平硐口、风井外三处放警戒。

通风系统:1)+850m西回风巷通风系统:上平硐新鲜风流→局扇→+863m以上车场→提升上山→+850m石门→西翼7#煤层掘进工作面。

泛风→+850m石门→回风绕道下山→矿井总回风→风井→地面。

详见通风系统示意图。

第三章抽放设施、系统布置第一节抽放泵房抽放泵房位于风井东侧50m以外,高负压抽放泵型号2BEC-40型2台,极限真空160hpa,最大抽放量92m3/min,电机功率110KW。

第二节抽放管路设施安装主抽放管路是12寸,从泵房到+810m抽放钻场。

分支管路8寸,分别从+810m石门接到7#煤层。

从7#煤层到工作面抽放点为4寸管路。

第四章防突设计第一节局部沿层防突设计一、因+850m上标高(+859m水平)已开采5年之久,瓦斯已全部泄露完毕,经打钻,抽放效果检查无突出危险,所以东部不再掘送专用抽放巷。

不再进行区域防突设计,只采取局部沿煤层抽放效果检验设计。

1、选用YDZ-620钻机,钻孔直径75-100mm,向C7煤层打钻抽放。

2、沿煤层按设计打抽放钻孔9个及抽放检验孔3个,钻孔沿煤层巷道上帮轮廓线外20m,下帮10m布置钻孔,详细见后附图。

3、+850m西7#煤层掘进工作面防突工作煤巷掘进工作面采用超前排放钻孔、预抽煤层瓦斯、深孔松动爆破,在掘进煤层煤巷前必须进行掘进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如工作面无突出危险性,可不采取防突措施,但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否则必须采取防突措施。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结合我矿巷道布置,设计采用超前预抽煤层瓦斯作为突出危险防突措施,每一循环布置9个钻孔,钻孔孔径75-100mm,抽放钻孔距离高60m,上帮控控制20m,下帮控制10m。

布置如图所示,全面进行瓦斯抽放。

通过抽放使瓦斯压力P小于0.74mpa,瓦斯含量小于8m3/t。

第二节工作面预测及效果检验一、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预报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指标及预测孔布置:1,突出危险性预测方法:按照《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第七十四条规定,本矿采用:钻屑指标法进行工作面突出危险性预测。

钻孔每钻进1m,用弹簧秤称取该1m段的全部钻屑量S,最后取其最大值;每钻进2m用WTC测定一次钻屑瓦斯解吸指标,最后通过输入Smax由WTC仪确定有无突出危险性。

2,预测突出危险性的临界指标:钻屑瓦斯解吸指标K1<0.5(ml/g.min1/2)、钻屑量S<6(kg/m)。

如果实测得到的S、K1的所有测定值均小于临界值,并且未发现其它异常情况,则该工作面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否则,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上防突措施进行消突。

3,预测孔的布置:在煤层内,顺煤层巷道走向方向布置至少3个预测测试孔,预测孔直径为42mm,孔深为8m—10m;钻孔应尽可能布置在软分层中,一个钻孔位于掘进巷道断面中部,并平行于巷道掘进方向,另一个钻孔应布于巷道中上部并沿巷道掘进方向,第三个钻孔布于巷道中下部,并沿巷道掘进方向。

上下两孔都分别以±10°向上下方向打。

其钻孔终孔点应位于巷道断面上部轮廓线外3m。

当煤层较薄时,支护将煤层背于巷道天板,不易布顺层钻孔时,则采用风锤于巷道中部斜向天板用50mm钻头打穿煤层后,再用风煤钻机以42mm钻对煤层进行测试。

当煤层厚度小于0.3m 时刻直接采用远距离放炮及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巷道掘进。

二,防突措施的效果检验:1,防突措施效果检验方法:效果检验方法同上面预测预报方法,即钻屑瓦斯解吸法,同上。

A、测试检验方法,采用WTC仪器,使用钻屑指标法。

B、采用钻孔方法,采用Ф42钻孔测试。

C、采用突出危险性临界指标:当Ф为42mm时Smax≤6kg/m K1≤0.5ml/g²min 1/2当煤样为湿煤时, K1≤0.4ml/g²min 1/2D、测试孔的布置:布置在软分层中,且布置在措施孔之间。

2,检验的临界指标:同预测预报临界值指标,如果检验实测得到的S、K1的所有测定值均小于临界值,并且未发现其它异常情况,则该工作面实施的防突措施才认为有效;否则,判断为无效措施。

必须再上防突措施进行抽放消突和再次进行效果检验,直到到达消突效果。

当检验效果有效时,若检验孔与防突措施孔向巷道掘进方向的投影长度相等,则可留足防突措施超前距并采取安全防护措施的条件下掘进,当检验孔的投影孔深小于防突措施钻孔时,则应当在留足所需的防突措施超前距并同时保留有至少2m检验孔投影孔深超前距的条件下,采取安全防护措施后实施掘进作业。

也就是正常情况下,留足措施孔5m采取距,检验孔2m采取距,采取安全防护措施掘进。

3,检验孔的布置:检验孔布置3个,深度小于或等于防突措施钻孔,检验钻孔应布于所在部位防突措施钻孔密度相对较小、孔间距相对较大的位置,尽可能与周围各防突措施钻孔保持等距离,其布置方式为:一个布置于巷道的中下部,位于下部第一第二措施孔之间,第二个位于中部与巷道间距方向平行,布于第三第四措施孔之间,第三个位于巷道的中上部,位于第四第五个措施孔之间,控制在巷道上帮轮廓线外3m,当煤层变薄时,措施孔布置方式与前述预测方式相同。

第三节防突措施的选取及施工一,该煤巷掘进采取“四位一体”局部综合防突措施巷道掘进,坚持“四位一体”局部综合防突措施。

首先进行预测预报,当实测得到的S、K1的所有测定值均小于临界值,并且未发现其它异常情况,则该工作面预测为无突出危险工作面,则可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巷道掘进,否则,为突出危险工作面,必须上防突措施进行消突。

采用超前钻孔的防突措施后,再对防突措施效果进行检验。

当检验实测得到的S、K1的所有测定值均小于临界值,并且未发现其它异常情况,则该工作面实施的防突措施才认为有效;否则,判断为无效措施。

必须再上防突措施进行消突和再次进行效果检验,直到到达消突效果。

二,防突措施的选择:1,措施孔采取5个75-100mm钻孔,顺层布置,尽量布于煤层软分层之中,其中中间三个钻孔位于巷道中部的煤层中,且平行于巷道掘进方向,三孔间距0.6m;上部第一个钻孔顺层斜向上,其终孔控制巷道轮廓线上方7m,开孔距顶部0.2m;下部第五个孔,顺层斜向下,控制巷道轮廓线下方3m,开孔距底部0.2m,效果检验孔布于措施孔之间。

各措施孔沿间距方向的有效水平投影深度不得小于20m.2,措施孔的施工:煤层较厚,全部暴露于巷道中间时,采用上述方法直接布置,若煤层变薄,顺层无法布置时,则才采用钻机在巷道中间斜向布置,经岩层穿煤层。

若上述方法还是不便于施工时,则采用在巷道的天板掘一小钻场,将钻机布于钻场中直接打顺层钻孔。

钻孔施工前,应加强工作面支护,打好迎面支架,背好工作面煤壁(防工作面突出伤及打钻人员)。

当工作面煤层赋存发生变化时,必须及时探明情况,再重新确定钻孔参数。

3,措施孔的作用:措施孔主要作为超前措施使用,其目的是对煤层中瓦斯及压力进行排放和释放,具体措施时,对所布四个措施孔进行封孔抽放,封孔深度不得小于8m,留中间一个孔作为观察孔,当抽放一定时间后,观察孔内瓦斯浓度降至1.0%时,经WTC仪进行效果检验测定,测定的临界值不超标,则措施有效,反之则必须再进行抽放、排放或再打措施孔加大抽放和排放以达消突效果。

当煤层较为松软时,可采用前探支架,向工作面前方打钻孔,孔内插入50mm钢管或15Kg/m钢轨,其长度可按两次掘进循环的长度再加0.5m,每掘进一次打一排钻孔,形成两排钻孔交替前进,钻孔间距为0.2~0.3m。

实际就是采取必要的骨架支护。

第四节安全防护措施一、设置避难所:在+859m上行人平硐设置一个避难所。

(一)、避难所设置向外开启的隔离门,隔离门设置标准按照反向风门标准安设。

室内净高不得低于2m,深度不超过3m,宽度2.5m避难所内支护保持良好(采用锚喷),并设有与矿调度室直通的电话;(二)、避难所内放置足量的饮用水(直接接水源入所)、安设压风自救器,压风自救器有减压装置,压风自救装置需安设8个;(三)、避难所内应配备隔离式自救器,不得少于8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