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_翟一花

合集下载

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力, 而报告违规现象的可能性则取决于其独立性 。 国 内学界则体现为两种观点——“ 结果论 ” 过程论 ” 和“ , 认为对 审计 质量 的评 价应基于 整个审计活动 的过程和结果
来评价其优劣程度 , 而不 仅仅是针对审计报告的评价 。
( ) 二 审计质量 的衡量指标 审计质量该 如何衡量 , 说法 不一 , 没有形成 统一的衡量

要: 中国审计市场 自1 8 9 0年 1 2月建立后 , 直至 19 年底才形成 了真正市场意义上 的审计市场。2 98 0世纪 9 0
年 代 初 , 券 市 场 爆 发 多起 市 场 危 机 , 立 审 计 质 量 问题 开 始 引 起 人 们 的 重 视 。 据 产 业 组 织 理 论 中的 S P分 析 证 独 根 C
0.35 2 0
031 6 . 3 03 8 .4 8
0. 5 37 4
02 6 .0 3 O2 6 .2 4
02 6 .48
03 3 .2 6 03 3 .5 4
03 9 .8 5

中国审计 市场 集 中度状 况
2 0 05
20 06
市场集 中度是度量产业市场结构 的主要指标 , 有关它的
二、 审计质 量 的影 响 因素
( ) 一 审计 质量 的界 定 西 方 学 者 , D A gl 代 表 , 审 计 质 量 的界 定 统 一 以 e ne 为 对
集 中度 的提 高。 上述 分析可知 : 从 市场集 中度 与市场绩效 中
的产 品质 量 存 在 着 重要 关联 。
立足于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事务所的独立性两个方 面。 D A gl 为 ,审计质量是审计人员发现 客户违 约行为并且 e ne认 “ 愿意披露客户违约行为 的联合概率” 其中 , 。 注册会计 师发现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 券市场】 证

我 国上 市 公 司 治 理
结 构 对 审 计 质 量 的 影 响
肖 珊
【 摘
要】 随着我 国市场经济的持续稳 定发展 , 资本 市场对注册会计师高审计质量的需求与 日俱增。然而近年
来, 的审计师参与会计作假案表明我 国审计质量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本文从一个特殊 的角度——公 司治理结 大量
人监督 代理 人 的过 程从理 论 上说 是可 以保证 其公 正性
的。 但由于目 前我国上市公司中 管理部门权力过大, 致使
董事会被架空 ,所 以审计业 务的委托人实为公司 的管理
( ) 二 董事会监督 约束机制难 以实现
部 门,加上股东会 和董 事会 决定审计费用 的权力 又被管 理部 门控制 , 于是不 仅 出现 了聘 任 、 续聘 、 事务所 的 解聘 真正权力实 际上掌握在管理层手 中,股 东大会在 聘任事 务所 问题 上只是流于形式 ,同时 出现 了管理部门 自己出 钱委托别人审计 自己。 在此种情 形下 , 上市公司花钱委托 注册会计 师审计其财务报表便有 了别样 的意义 。为 了庇
部人 控制即便 在西方经济发达的 国家 ,也是一 个困扰公
『1 1 吴晓求.中国上 市公 司 : 资本结构 与公 司治理 . 北 京: 中国人 民大学出版社 ,0 3 20. [】 2刘鸿儒. 索 中国资本 市场发展之谜 . 京 : 国 探 北 中
金 融 出版 社 .0 3 20.
司董事和其他所有 者的问题 ,在所有权与经 营权分 离的
6 .5 ;2 1 % ; 69 % ; 4 4 % ; . 5 ; 54 % ;5 7 % ; 9 2 % 7 . 8 6 .8 . .8 6 7 % 6 .4 6 . 7 6 4

审计任期与强制轮换以审计质量为核心的研究

审计任期与强制轮换以审计质量为核心的研究

审计任期与强制轮换以审计质量为核心的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以审计任期与强制轮换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为核心议题,深入探讨了审计师任期与强制轮换制度的理论基础、实践应用及其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机制。

审计任期与强制轮换是审计行业中的重要制度,对于保障审计质量、提高审计独立性、防止审计合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回顾了审计任期与强制轮换制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不同国家和地区在该领域的制度差异和实践特点。

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发现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审计师的专业能力、审计市场的竞争格局、被审计单位的特征等。

本文重点探讨了审计任期与强制轮换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机制。

一方面,适当的审计任期有助于审计师深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营环境和内部控制体系,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另一方面,过长的审计任期可能导致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过度亲密关系,影响审计独立性和客观性。

因此,实施强制轮换制度有助于打破这种亲密关系,维护审计独立性。

本文还从实践角度分析了审计任期与强制轮换制度的实施效果和挑战。

通过对实际案例的分析和比较,本文发现强制轮换制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实施效果存在差异,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如何确保新任审计师的专业能力、如何避免审计师与被审计单位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等。

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研究审计任期与强制轮换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以期为审计行业的规范发展和监管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文献综述审计任期与强制轮换对审计质量的影响一直是审计研究领域的重要议题。

众多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和实证分析,旨在明确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强制轮换制度在其中的作用。

关于审计任期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学者们存在不同的观点。

一方面,有学者认为较长的审计任期有助于审计师更加熟悉客户的业务环境和运营模式,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他们认为,随着任期的延长,审计师能够积累更多的行业知识和经验,更准确地识别和评估潜在的财务风险。

浅析审计收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浅析审计收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2016年14期总第821期一、相关概念界定审计收费一般是指会计师事务所等独立审计机构因提供审计服务向被审计单位收取的相关费用,以抵补审计支出,即被审计单位向审计机构购买审计服务所愿意付出的代价。

会计师事务所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审计费用。

以往的文献从注册会计师发现并披露客户违约行为的概率、财务报告等角度来界定审计质量的概念。

本文引用simmunic 和stein (1987)提出的关于审计质量的定义,即审计质量是以注册会计师所出具的财务报告的可信度来进行衡量的,较高的审计质量必须是财务报告没有发生重大错报漏报的风险或事项,财务报告信息真实可靠,没有或极少有人为的错报漏报行为。

审计收费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审计服务的最高价值。

审计费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服务质量的高低,代表着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水平和专业胜任能力。

此外,会计师事务所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会对审计质量产生影响,一般来说,会计师事务所如果承担的法律风险较大,则会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较高的审计费用;反之,若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较小或不承担法律风险,则审计服务质量可能会大打折扣。

二、影响审计收费的因素1.宏观因素(1)审计市场的行业环境独立审计作为一种新兴的行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规模不断扩大,表现在会计师事务所数量呈几何级数的增加,报考或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但由于业务数量有限,一些会计师事务所尤其是较小规模的会计师事务所为争夺审计业务,不惜低价承揽客户,恶意竞争,造成审计市场收费的混乱,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2)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城市或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均衡,一般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生活水平较高,物价也相对比不发达地区的要高。

审计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价格也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而不同。

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审计费用一般会比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要高。

2.微观因素(1)审计费用定价主体耿建新(2000)认为,审计费用定价主体可以是单一主体,也可以是多元化的、多层次的主体。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审计质量影响分析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审计质量影响分析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审计质量影响分析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会计准则的不断完善,审计披露越来越成为了审计师关注的焦点。

审计披露的主要目的是向用户提供对财务报表真实性的保证,并增强财务报表的透明度和可靠性。

但是,审计披露仅仅只是一种手段,不可能解决所有的审计问题和审计质量风险。

因此,本文旨在分析关键审计事项披露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关键审计事项披露(Key Audit Matters,KAM)是指在审计中出现的重要的、非常规的、复杂的和风险较高的审计事项,可能会影响用户对财务报表真实性的判断,并需要审计师进行更具体的披露和解释。

KAM要求审计师在审计意见中清晰地披露其对关键审计事项的考虑、评估、风险评估和解决方案。

通常情况下,KAM披露对于用户的决策、公司的公信力、投资者的信心以及财务报表的可靠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于审计师来说,KAM披露是提高审计质量和强化公信力的重要手段。

然而,KAM披露并不是解决全部审计问题和审计质量风险的万能药。

KAM披露存在许多局限性,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首先,KAM披露只是信息披露的一种形式,不能完全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KAM披露的内容都是在财务报表基础上进行的,如果财务报表本身存在重大失误或财务舞弊,则KAM披露就无法发挥作用。

其次,KAM披露可能会对投资者产生不必要的情绪反应,导致股票价格波动和投资者恐慌出局。

最后,KAM披露还可能引发一些未知的法律责任和风险,例如会计师在披露时提出的权威意见可能会为其带来额外的法律责任。

总的来说,关键审计事项披露是审计质量事项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它不能解决所有的审计问题和审计质量风险,同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因此,审计师需要慎重考虑如何披露关键审计事项,避免过度披露和引发投资者的情绪反应。

企业也需要关注关键审计事项的披露情况,以更好地了解财务报表真实性和审计结果,提高公司的公信力和资本市场的信心。

审计质量是审计市场良性发展的基石

审计质量是审计市场良性发展的基石

审计质量是审计市场良性发展的基石摘要: 审计质量是审计市场良性发展的基石, 研究我国资本市场审计质量可以使我们了解中国资本市场审计质量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 进一步为中国审计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文章以审计质量供需双方与审计质量的相关性为主线对我国资本市场审计质量研究文献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介绍了研究者的研究思路, 并对相同论题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比对和差异分析, 最后提出了我国资本市场审计质量研究的未来研究方向。

审计质量是审计服务的关键, 国外研究者从不同视角探讨审计质量的形成机制与市场影响, 由此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文献和经典审计模型。

与国外发达的审计市场相比, 我国资本市场审计行业起步晚, 人员素质较低, 审计质量也相对低下。

对此我国研究者试图运用国外审计质量成熟的研究思路和方法探索我国资本市场审计质量的形成机理和影响机制, 为中国审计市场的良性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由此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文献。

本文从审计质量的供需两方面对我国研究者的研究内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以期为后续研究者提供系统的审计质量研究平台。

一、审计需求与审计质量审计需求是审计市场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高质量的审计需求引导以产品质量为核心的审计市场竞争方向, 促进审计市场产品质量的整体提升。

因此, 分析审计需求产生的原因、了解审计质量需求特征是研究审计质量的重要路径。

审计需求包括法定审计需求和自愿性审计需求两个层次。

法定审计需求是政府及法律法规对审计服务的需求。

自愿性审计需求是企业自身对审计服务的需求, 企业自愿性审计需求主要目的是: 缓解所有者- 管理者委托代理关系引发的代理冲突和利益冲突; 运用审计产品的信号传递功能引导资本市场投资者对本企业价值合理估价; 财务信息披露责任与风险共享的保险目的。

由于国内外法定审计需求已经形成, 大多数审计需求研究集中对法定审计条件下企业自愿性审计需求的研究。

国外大量经验证据显示: 代理冲突越严重的企业越有动机选择高质量审计[1]。

审计报告质量要求

审计报告质量要求

摘要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审计报告是真实反映审计工作的最终载体,从某种意义上讲,审计报告的质量好坏,直接体现审计工作质量和成果。

因此,提高审计报告质量水平,必须先全面了解审计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实施审计、按照审计方案确定的内容,目标和重点开展审计、客观公正地进行审计评价;本文从与审计报告质量直接相关的几个重点环节入手,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思考,并给出了具体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审计报告质量措施目录摘要 1目录 2一、审计报告质量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3)(一)审计人员对审计报告质量认识不足、重视不够 (3)(二)审计报告质量控制不严谨 (4)(三)审计队伍素质不适应工作需要 (4)(四)审计目标不明,审计质量不高 (4)(五)审计人员依法行政观念不强 (5)(六)对审计职能的宣传力度不够 (5)二、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的条件 (5)(一)严格依照法定程序实施审计 (5)(二)客观公正地进行审计评价 (6)(三)按照审计方案确定的内容和重点开展审计 (6)三、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的措施 (7)(一)制定方案环节,应充分调查了解,确定审计目标重点、明确审计思路和方法 (7)(二)审计查证环节,应严格执行方案,审深查透做实,不遗漏对相关情况(三)征求意见环节,应充分沟通,听取意见,重视对反馈意见的处理 .. 8 (四)法规审理环节,应围绕审计方案,全面进行质量检修 (8)四、提高审计报告质量的建议 (10)(一)重视市场对审计质量的作用 (10)(二)重视对审计人员的控制 (10)(四)对审计过程的控制 (11)五、参考文献: (12)企业审计报告质量问题探讨引言随着市场经济和证券市场的进一步深入发展,社会各界,包括投资者和公司管理人员对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与日俱增,因此也就涉及到审计报告的质量问题。

建立健全审计报告质量体系,加强审计力度,严把审计质量关,是预防和解决审计报告质量虚假问题的重要手段。

论会计师事务所地域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论会计师事务所地域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2 ] D e A n g e 1 o , A u d i t o r S i z e a n d A u d i t 计师行业 也得 到了快速的发展 , 我 国注册会计 美 国本地 审计师 的客户报 告了更低水 平 的可 【
师行业初 具规模 , 确立了其在信息经济社会 中 操控应计。 李奇凤和宋琰纹( 2 0 0 7 ) 选取了可操 Q u a 1 i t y , J o u r a 1 o f E c o n o m i c s , V o 1 3 , N o . 3
的地位 。
1 9 8 1 ) . 纵应计 的绝对值和 非经常性 损益绝对 值来衡 (
3 ] B a 1 s a m , S . , J . K r i s h n a n a n d J . G . S . Y a n g , 但 由于我 国市场 的基 础地位 尚未 完全确 量审计质量 。C h a n等 ( 2 0 0 6 ) 选取 了出具非标 【
论会 计 师事务所 地域 对 审计质 量 的影 响
口文 /刘 峥
( 新疆财经大学 新疆 ・ 乌鲁木齐 )
[ 提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 计质量研 究提供 了新 的视角 。
失败案例研究发现, 绝大部分的涉案事务所都
成熟、国有企业的改革和证券市场的蓬勃发 展, 注册会计师审计服务需求越来越多, 注册
价值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事务所规模、 行 所与公司注册地不属于 同一行政管辖 区; 而同 钩改制和多年 的市场化 发展 , 但会 计事务所及
业专长、 被审计客户的复杂性对审计质量的影 地所审计 是指公 司聘请 的会 计师事 务所 与公 其员工与政府和企业 的关联 关系并没有削弱,
响。本丈认为, 事务所地域也会对审计质量产 司注册地属于同一行政管辖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研究导刊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81期2010年第7期Serial No.81No.7,2010审计质量是“审计服务”这种特殊产品的核心价值。

自20世纪90年代初爆发的审计问题都牵涉到审计市场本身的竞争状况,因而从产业经济学角度,研究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具有一定意义。

一、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状况市场集中度是度量产业市场结构的主要指标,有关它的理论阐述体现在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 分析框架中。

S 指市场结构,是厂商间市场关系的表现;C 指厂商行为,是厂商在市场上为谋取利润和市场份额而采取的战略性行为;P 指市场绩效,指在一定市场结构下,通过一定的厂商行为使某一产业在价格、成本、利润、产品质量等方面达到的状态。

SCP 分析框架形成于哈佛学派,他们认为,市场结构决定厂商行为,而厂商行为决定了市场运行的绩效。

与该学派观点对立的学派有芝加哥学派。

该学派从研究厂商行为出发,认为企业通过提高效率获得高额利润,从而引起了市场集中度的提高。

从上述分析可知:市场集中度与市场绩效中的产品质量存在着重要关联。

市场集中度指某特定市场中少数几个最大厂商(通常是前四位或前八位)所占市场份额,通常以CRn 指数为度量指标。

审计市场中的CRn 是指市场上最活跃的几大会计师事务所按某种指标(如事务所的收入、客户数量或客户资产规模等)统计的市场占有率。

习惯上取前四家事务所的市场份额,如果前四家事务所的市场集中度不足以说明问题,再取前八家事务所的集中度。

除CRn 表示集中度外,还有集中曲线、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赫芬达尔(H )指数、熵(E )指数等测定方法。

目前大多数研究均以客户数量、客户资产或业务收入为测定基数,采用CRn 指数来测定审计市场集中度。

表1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以客户数量排序以客户资产排序CR 5CR 10CR 5CR 1020040.19490.31360.20630.323620050.22040.34880.22640.353420060.23500.37540.24860.3895数据来源:宴青、陶亚民《中国审计市场结构优化问题研究》。

表1可知,虽然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在逐年提高,但幅度很小,市场集中度明显偏低。

按照植草益对市场结构的分类可知,中国审计市场还处于低集中、完全竞争模式,仍停留在一个竞争较为激烈且不稳定的状态中。

二、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一)审计质量的界定西方学者,以DeAngel 为代表,对审计质量的界定统一立足于会计师的专业胜任能力和事务所的独立性两个方面。

DeAngel 认为,“审计质量是审计人员发现客户违约行为并且愿意披露客户违约行为的联合概率”。

其中,注册会计师发现客户的会计系统存在违规的可能性取决于会计师的技术能力,而报告违规现象的可能性则取决于其独立性。

国内学界则体现为两种观点———“结果论”和“过程论”,认为对审计质量的评价应基于整个审计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来评价其优劣程度,而不仅仅是针对审计报告的评价。

(二)审计质量的衡量指标审计质量该如何衡量,说法不一,没有形成统一的衡量方法,其衡量指标主要有以下几类:1.事务所的品牌声誉和规模。

品牌声誉作为衡量事务所收稿日期:2010-01-18作者简介:翟一花(1986-),女,江苏张家港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产业经济学研究。

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翟一花(北京理工大学,北京100081)摘要:中国审计市场自1980年12月建立后,直至1998年底才形成了真正市场意义上的审计市场。

20世纪90年代初,证券市场爆发多起市场危机,独立审计质量问题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

根据产业组织理论中的SCP 分析框架,从中国审计市场的市场结构角度,运用CR 4和审计质量指标进行实证分析,研究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针对目前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不高、市场过度竞争和审计专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建议提高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

关键词:市场集中度;审计质量;会计师事务所中图分类号:F23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 (2010)07-0060-0260——审计质量的一个间接指标,事务所为了维护自己的品牌会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报告,人们也倾向于认为品牌好的事务所能提供高质产品。

事务所规模越大,失败后退出市场的沉没成本越大,因此事务所越不会轻易做冒险的事情。

反之,事务所规模过小,其机会主义越明显,极易低价低质揽客。

2.事务所审计收费。

通常高额审计收费来源于垄断价格或高质产品。

若审计收费过低,事务所为了揽取客户不惜压低质量。

为了生存发展,审计人员不得不降低审计成本,不会花大量时间和精力去审某个项目,审计质量必然低劣。

3.事务所非标意见比例。

目前国内很多文献将此指标作为审计质量的替代指标。

一般认为,某个注册会计师出具的“不清洁”审计意见越多,其审计质量越高;出具的“不清洁”审计意见占其全部审计意见的比例越大,越独立、客观,审计质量就越高;而如果某年度的“不清洁”审计意见比例越高,也会被认为是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提高了。

4.审计客户的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以获取一定的私人利益为根本目的,迫于相关集团对其达到盈利预期的压力,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使报告盈余达到期望水准。

因此,若管理者盈余管理期望越高,越易粉饰财务信息,由于审计人员与管理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容易导致审计报告的失真;反之,较高的审计质量更容易发现和制止会计错报和违规行为,使企业的盈余管理空间降低。

三、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1.审计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理论界认为,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质量是其市场集中度的倒U函数,即审计质量随着市场集中度的提高而提高,达到一定程度后再降低。

具体表现为:当事务所规模不大,客户数量有限的情况下,事务所对客户的依赖性强,不愿轻易放弃某个客户,从而为防止客户改聘其他事务所而屈从于客户的意愿,降低了审计质量;当事务所拥有较多客户,即集中度较高时,事务所拥有一定的专业胜任能力,并且不会因为一个客户而丧失其他客户,事务所会为维持其品牌形象而提高审计质量;当事务所形成市场垄断时,即审计市场集中度太高,容易造成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共谋,事务所之间通过博弈达成一种隐性契约,结果导致事务所不担心客户流失而减少在员工上的培训,这样将导致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弱化而降低审计质量。

2.中国的审计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为提高审计质量,有必要通过实证的方法分析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和审计质量两者之间的关系。

目前,国内“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对审计质量”实证研究中,主要用事务所的非标意见作为审计质量替代指标。

郭颖和柯大钢(2008)基于2002—2006年中国证券市场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目前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之间成正线性关系。

这表明目前中国单个事务所的市场占有率越高,其审计质量越高;整体的审计质量随着审计市场集中度同向变化。

刘桂良和牟谦(2008)以中国证券市场2004—2005年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用调整后的KS模型估计出了上述同样的结论。

邹春波(2008)采用非标意见的比率衡量审计质量,运用曲线估计和回归分析,得出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之间存在倒U形状的二次函数关系,中国应建立寡头垄断型审计市场。

目前中国的审计质量与集中度的关系还处于二次函数的前半段,离顶点还很远。

侯晓华(2008)基于1997—2005年中国证券审计市场资料实证分析得到与邹春波同样的结论。

同时他认为,一个会计师事务所的市场份额达到4.33%时,审计质量最佳。

综上所述: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有待提高,中国应建立寡头垄断型审计市场。

四、提高中国审计质量的对策建议1.提高审计市场准入资格。

对独立审计主体设定准入资格,限制专业水平低、职业道德差的会计师事务所进入市场,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事务所的机会主义;另一方面又可以控制进入独立审计市场的主体数量,提高整个审计市场的集中度。

因此,市场的准入资格高,将会向社会公众传递审计产品质量高、审计意见值得信任的信号。

2.建立合理的市场退出机制。

引导不合格的事务所退出市场,培育出执业质量高、实力雄厚、信誉卓著的事务所。

需要加强事务所法律责任,给定严格的执业环境。

目前中国关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规定分散于各法规条文中,且相关规定集中在行政方面,法律责任的威慑力有限。

关于注册会计师和会计师事务所违规的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虽然法律条文中也有规定,但条款过于简单和原则化,且门槛过高,缺乏实践的可操作性。

3.鼓励事务所合并和重组。

合并和重组是逐步提高审计市场集中度,培育寡头垄断市场结构的有效途径。

同时要正确认清合并,合并后尽快实现人事、财务、执业标准等方面的协调,使合并成为增加竞争力的战略方法。

中注协于2006年9月28日下发通知,希望用五至十年时间培育出10家能服务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跨国经营综合性专业服务的国际化事务所;发展培育100家能为大型企业、企业集团提供综合性专业服务的大型事务所。

4.鼓励会计师事务所采用有限合伙制。

中国事务所规模较小,在有限责任制下,偿债能力有限,因而不利于加强事务所保持独立性的信念。

而采取普通合伙制的企业,由于合伙人承担无限法律责任,致使企业规模扩大有限。

因此,中国政府应从立法层面鼓励事务所采用有限合伙制的组织形式,使执业注册会计师对自己的执业行为负无限责任,而其他成员则承担有限责任。

这样,既保证了会计师事务所的独立性要求,又有助于事务所扩大规模,争取市场。

参考文献:[1]刘桂良,牟谦.审计市场结构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J].会计研究,2008,(6):85-96.[2]郭颖,柯大钢.中国审计市场集中度与审计质量的关系:基于2002—2006年证券市场数据的实证分析[J].系统工程,2008,(4):48-51.[3]郝银辉,王芸.审计市场竞争过度的原因及改进策略分析[J].审计月刊,2008,(7):48-50.[4]侯晓华.中国证券审计市场集中度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08.[责任编辑陈丽敏]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