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规模养殖场能繁母猪饲养管理技术

合集下载

浅析规模养猪场种猪的饲养管理

浅析规模养猪场种猪的饲养管理

浅析规模养猪场种猪的饲养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和营养需求的重视逐渐增加,养猪业作为重要的畜牧业之一,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种猪是养猪场的重要生产要素,对种猪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肉猪的生长发育和养猪场的经济效益。

规模养猪场在种猪饲养管理上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下面我们就来浅析一下规模养猪场种猪的饲养管理。

一、科学的饲养环境规模养猪场通常有专门的饲养场所,可以根据种猪的不同生长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区分。

幼猪需要保持温暖和干燥的环境,而产后母猪则需要足够的空间来活动和休息。

饲养场所装备有自动通风、通气和照明设备,确保种猪的舒适度和健康状态。

对饲养场所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也是非常重要的,保持环境卫生是预防疾病的一项基本措施。

二、科学的饲料配给规模养猪场通常会配备专业的饲料配制设备和技术人员,能够根据种猪的不同生长阶段和需要,科学合理地配制饲料。

对于不同品种和年龄的种猪,饲料的配方和营养成分都有特定的要求,规模养猪场可以根据这些需要进行精确的配给。

规模养猪场还会定期对饲料进行检测和分析,确保饲料的质量和营养成分达到要求,保证种猪的生长发育和健康状态。

三、健康的饲养管理规模养猪场通常会建立健全的兽医保健制度,定期对种猪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预防疾病的发生。

规模养猪场还会建立完善的疾病监测和报告机制,一旦发现疾病疫情,可以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和治疗。

规模养猪场还会对种猪进行定期的消毒和驱虫,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健康的饲养管理是保障种猪生长发育和养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四、合理的配种管理配种是影响种猪繁殖性能和后代品质的重要环节,规模养猪场会根据种猪的遗传背景和生长发育情况,制定合理的配种计划,选取优良的种猪进行配种。

规模养猪场还会对种猪的配种参数进行跟踪记录和分析,及时调整配种方案,提高后代的生产性能。

合理的配种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种猪的繁殖效率,还能够提高肉猪的生产性能,对于养猪场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谈规模猪场母猪饲养管理

浅谈规模猪场母猪饲养管理
后 备母猪接触 ,以刺 激发情 ,并记 录母 猪 的发 情情况 ,后 备 胎 。
母 猪初配年 龄 ,一般 根据后 备 母猪 的背膘 厚 、体重来确定 , 当背 膘厚l 2 m,体 重达到 10k 时适宜配种 ,可以提高 境 。 8 2c 2 g
第1 窝的产仔数 。 种生产性能较好 。
( 8)后备母猪的圈舍应保持干燥卫生 ,温湿度适宜 ,空 温灯 下的温 度为3 ~3 ℃ ;保 持相 对湿 度6 % ~7 %;整间 1 4 5 5
全部产 完后 ,室 温可保持 在2 ℃。产床 、保温灯 、窗 户 、地 5 板等 下净 下燥 ,撒 生石灰 等消毒 ,减少初 生仔猪疾 病 ;保 持 栏可饲养4~ 头 。 6
造 成 的应激 ,有利 于胎 儿 的着 床 。 F喂怀 孕料2 , 只喂量 { 次
25 g . ,仍 采用哺乳期料 。 k ( 将后备 母猪根据体重大小 、品种分群 管理 ,使 其生 2 .k 。对膘情不好的加料 至3 35 g 1) 注 意查返情 母猪重 新配种 ,最好不用 上~情期 配种 的公猪配 ( )加强培育后备 母猪 ,保持适 度的膘情 ,切 勿过胖 或 种 。 2 过瘦 。仔细观察 每头母 猪食料情 况 ,发现 情况 ,及时检查 、
治疗 。
3 2 妊娠3 ~8 饲养管理 . 0 4d
( )饲喂量在20 .k a 1 . 25 C ,根据膘情 、季节适当调整喂
( 3)一般 日粮供 给量 为25~30 g . .k ,体 重9 k 以后 日 0g 料量。 ( 2)妊娠诊断在配种后 1 ~2 、3 、7 分别进行 。 8 3 d 5 d 0d 粮控 制在20 ,k 。但在配种 前2 实行短期 优饲 , 日喂量 . 25 g 周
2 空怀母猪的饲养管理

浅谈能繁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浅谈能繁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
增 加 母 猪 代 谢 物 供 胎 猪 的 发 育 利 用 , 时 增 加 胎 猪 的 能 量 储 同 备 , 而 提 高仔 猪 的 存 活 率 。但 应 指 出添 加 脂 肪 的 效 应 只 有 从
2 种 母猪 的饲 养管 理
2 1 良好 的 饲 养 环 境 .
圈舍 干燥 、 生 、 面 粗 糙 , 能 滑 、 积 水 , 风 良 好 、 卫 地 不 不 通
仔 猪 断 奶 前 的 死 亡 率 为 1 % ~ 2 , 中 6 % 主 要 发 生 在 3 5 其 O
出 生 后 4d 可 通 过 母 猪 日粮 增 加 初 生 仔 猪 存 活 率 是 一 个 重 , 要 方 法 。 因 此 可 在 妊 娠 母 猪 日粮 中 添 加 脂 肪 或 有 机 酸 , 提 可 高母 猪 血 浆 中 生 酮 物 质 的 水 平 , 以 葡 萄 糖 分 配 效 应 的 方 式 并
育的胚胎利用 。
2 2 空 怀 母 猪 的 饲 养 管 理 .
实 践 证 明 , 饲 空 怀 母 猪 可 促 进 发 情 , 别 是 群 内 出 现 群 特 发 情 母 猪 后 , 于 爬 跨 和 外 界 的 刺 激 , 以 诱 导 其 他 空 怀 母 由 可 猪 发情 , 于 管 理 。 便 2 2 1 母 猪 发情 症 状 : 强 有 弱 , 品种 类 型 而 有 差 异 。 我 .. 有 随 国 地 方 猪 种 比引 人 品种 、 育 品 种 和 杂 种 母 猪 的 发 情 症 状 明 培 显 。母 猪 的 发 情 表 现 为神 经 症 状 ( 张 西 望 、 起 晚 睡 、 圈 东 早 扒
2 5k / , 妊 娠 期 1 时 胚 胎 存 活 率 分 别 为 8 与 6 , . g d 在 5d 6 7 2 时 的 活 胚 数 为 1 . 与 9 8 而 配 种 后 的 2 ~ 4 内 高 水 5d 23 . 。 4 8h 平饲喂对窝产仔数非 常不利 。

能繁母猪的养殖与管理

能繁母猪的养殖与管理
医 局
给。同时要合适供给充足的钙 、 磷和维生素等物质 , 确保后备 母猪 正常的生 长需要 。在饲养管理中要做的细心周到 , 定 期 对猪 圈和周 围的饲养环境进 行消毒 , 并按照本地 实际制定 好 驱虫 和免疫程序 , 确保 无重大疾病发生 。 加大母猪运 动量 , 通 过运动提升母猪体 重 , 减少疾病 的发生 , 促使 骨骼和肌 肉的
养 猪
能 繁 母 猪 好 坏 是 养 猪 场 是 否
极好 的母源抗体保护 , 从 而提高仔猪成活率 。 3 科学饲养与管理 饲养猪舍应保持干燥清 洁卫 生 、冬天温暖夏季清凉 、 温 度 适宜 、 适 合猪群 生长 、 阳光充足 , 小群 饲养 时每 圈控制 在
能取得经济效益 的关键点 , 加强其 饲养管理对提 升能繁母猪生 产性 能有着十分重要 的意义 , 本文将对
实践 中, 母猪产科 疾病 与感 染重大繁殖障碍性疾病密切 相关 , 比如非 典型猪 瘟( 亚型猪 瘟 ) 、 猪蓝 耳病 、 猪 细小 病毒 病、 猪伪狂犬病 、 猪 布病 等 , 这些重 大疫 病可 防不可 医 , 只有 依靠疫苗免疫途径才能达到最有效 的预防控制 效果 。因此 , 猪场应结合当地流行病学调查和本场病史 记录 , 合理选择 上 述重点疫病 中具有高发病风 险的病种相关 疫苗进行接种 , 令 母猪获得有效 的被动免疫抗体保 护 , 可 以大大降低产科疾病 的感染率 , 同时 , 通过吃足初乳 , 还对令其所产新生仔猪 获得 作者简介 : 李晓 明( 1 9 7 3  ̄ ) , 山东省 昌乐县人 , 大专, 助理兽 医 师, 主要 从事动物疫病 防治
能繁母猪的养殖与管理
李 晓 明

能繁母猪 的养 殖过程 中的管 理措 3  ̄ 5头为佳 , 每头猪 . 8 m , 且放高 密度 拥 吾畜牧 兽 医 工作 站 ,山 东 昌乐 2 6 0 0 一 占圈面积不应少于 0

规模养殖场母猪饲养管理技术

规模养殖场母猪饲养管理技术

安徽农学通报2024年07期动物科学规模养殖场母猪饲养管理技术王民主(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朱仙庄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安徽宿州234111)摘要科学的饲养管理能够提升母猪的繁殖率,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本文结合母猪饲养实际,总结了母猪品种选择标准,以及空怀期(催情、配种等)、妊娠期(投喂管理、环境温度管理及疫苗注射等)、分娩期(产房准备、分娩阶段的消毒与能量补充、仔猪清理及母猪饮食管理等)和哺乳期(投喂、环境温度及光照控制等)不同阶段母猪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为规模养猪场内母猪科学饲养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规模养殖场;母猪;品种选择;饲养管理;繁殖率中图分类号S82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4)07-0041-04Breeding and management techniques of sows in large-scale farmsWANG Minzhu(Agricultural Comprehensive Service Center of Zhu Xianzhuang Town,Yongqiao District,Suzhou234111,China) Abstract Scientific feeding management could improve the reproductive rate of sows and achieved better economic benefits.Based on sows breeding practice,the selection criteria of sow varieties were summarized in this paper.Technical points of breeding and management of sow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pregnancy(aphrodisiasis,mating, etc.),pregnancy(feeding management,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 management and vaccination,etc.),childbirth (delivery preparation,disinfection and energy supplement during childbirth,piglet cleaning and sow diet management, etc.)and lactation(feeding,environmental temperature,and light control,etc.).It provided a reference for scientific breeding and management of sows in large-scale pig farms.Keywords large-scale farms;sow;variety selection;feeding and management;reproductive rate现代化规模养猪场内,母猪的生产能力是生猪生产的重要指标之一,与生猪养殖经济效益密切相关[1];而母猪的生产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到饲养管理水平的影响。

规模化猪场母猪的饲养管理

规模化猪场母猪的饲养管理

规模化猪场母猪的饲养管理1 后备母猪选留及饲养管理选留后备母猪的目标:① 降低母猪繁殖疾病等引起的淘汰。

②增加产活仔数。

③ 增强母性(泌乳性能、仔猪成活率、断奶仔猪有较好的体重)。

选留后备母猪的要求:①符合品种特征。

②雌性性状突出并正常。

③ 有6~7对正常且分布均匀的乳头。

④ 四肢强健。

⑤ 性情温顺。

饲养管理在100kg{2~重前自由采食,达 100kg体重在测定结束后根据体况限制饲喂,怀孕母猪饲料采食量为 2.0~2.5kg/日。

适宜的温度(最低为14~C,最高为18~C),舒适的环境(每天最少清扫一次粪便),合理的密度(在体重达lOOk湔,每20m 圈舍存8~10头后备母猪,配种后每20m 圈舍存3~4头后备母猪,有条件的最好单圈饲养,特别是怀孕后期一定要单圈饲养)。

加强运动,利用试情公猪或发情母猪进行诱导发情工作。

观察记录情期,只有经过3~4次发情达到充分的性成熟时才能开始配种,此时一般达 8月龄、体重1 10kg以上。

充分的性成熟和一定的体重对第一窝产仔数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增加以后胎次的产活仔数。

出现站立反应后开始输精,后隔 8~12t]~时左右再重复输精,受精时间控制在5~10分钟。

2次以上的配种应尽可能的采用不同公猪,这样对提高产仔数有帮助。

超过10月龄仍不发情时,注射氯前列烯醇或PG600~情,仍不发情时做猪肉处理。

配种前15天完成乙脑、细小病毒、猪瘟、伪狂犬、口蹄疫等疫苗注射。

配种后1个月内不返情的,调入怀孕舍饲养。

2 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 2.1 怀孕前期(配种后头30天) 怀孕前期饲养管理目标:调节母猪膘情。

保护胚胎着床和成活率。

饲料管理要求:配种后30天,要严格控制母猪膘情,保护胚胎着床,过肥的限料,过瘦的补料,正常情况,饲喂2.0~2.2千克/天的怀孕料。

而且要做好保胎工作,在怀孕前期不驱赶母猪做剧烈运动,而且要减少因并栏等引起打架的发生,不然会导致早期胚胎吸收或流产。

能繁母猪饲养管理综合措施

能繁母猪饲养管理综合措施

能繁母猪饲养管理综合措施在饲养能繁母猪的过程中,养猪场一旦出现管理上的差错,会影响养猪场整体繁殖率,导致自身仔猪供应不足,进而影响养猪场的产量和市场竞争力。

严重时还可能会导致生猪市场供不应求,影响市场上猪肉价格。

因此做好能繁母猪饲养管理工作,不仅影响养猪场的正常发展与经济效益,还会影响着我国生猪市场的稳定,所以加强对能繁母猪饲养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1 能繁母猪饲养管理中的问题1.1 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养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能繁母猪的质量和繁殖水平。

由于部分养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较低,在能繁母猪养殖过程中缺少技术投入,严重影响了能繁母猪的饲养质量。

部分小规模养猪场专业性不强,对能繁母猪的生理特点认识不足,没有做好后备母猪的选配工作,使仔猪哺乳条件较差。

而对仔猪断奶过于随意,又会对后备母猪的生长质量造成影响。

部分养猪场的饲养管理手段比较随意,对后备母猪的保温管理措施不到位,猪圈环境太差,导致后备母猪存在较高的疾病感染率,严重影响后备母猪的成活率,导致养猪场对能繁母猪数量的需求得不到满足。

在专业性不强的养猪场,缺少对能繁母猪的护理,能繁母猪缺少锻炼,导致母猪体格瘦弱,对能繁母猪管理混乱和粗暴,会影响能繁母猪乳头正常发育和泌乳量,尤其在断乳阶段养猪场方面不注重饲养方式的调整,可能会导致母猪发生乳房炎。

1.2 留种母猪品质不高近年来,受各种动物疫病影响,养猪场母猪淘汰率增高,导致养猪场生猪产能严重下滑。

为快速恢复生猪产能,养猪场不得不选择引种。

不过由于能繁母猪价格太高,制约了小型养猪场引种的积极性,更多养猪场选择留用自行培育的三元母猪,由于三元母猪的配种率和产仔率较低,仔猪发育相对缓慢、抗病能力不强,虽然自行培育母猪降低了养猪场的成本投入,但留种品质较低的三元母猪不利于养猪场未来发展。

1.3 安全设施设置不完善部分养猪场的布局规划不合理,养猪场为了生猪运输方便,会将养猪场建设在靠近公路的位置,公路周边的空气流通太快,各种有害微生物成分不易固定,不符合环保要求,会增大养猪场动物疫病发生的概率。

能繁母猪的养殖与管理

能繁母猪的养殖与管理

2015年第07期能繁母猪好坏是养猪场是否能取得经济效益的关键点,加强其饲养管理对提升能繁母猪生产性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能繁母猪的养殖过程中的管理措施做一探讨。

1优选能繁母猪优质的能繁母猪是养猪场是否能取得高回报养殖经济效益的关键,后备母猪选择事关整个养殖环节生产、繁殖和性能,母猪使用年限以及养殖效益的高低,在选择时要尤为重视,要科学选用合适本地特点的优质后备母猪。

选择母猪种系是要认真查看其父母代系谱,对父母代的生产成绩、遗传缺陷、体质状况、患病情况等总体了解。

初选的优质后备母猪同胞产仔应该在9头以上,仔猪体重在1.2~1.5kg 为最佳,母猪的乳头应多且排列整齐,体型健壮。

要选育出优良的后备母猪必须经过多次选种,再次初选一般在仔猪28或35日龄,体重在7.5kg 时,选种时要注重优良的后备母猪有效乳头应在6对以上且脐部前应有3对以上,无赘生乳头及瞎奶,阴户端正,四肢健壮且稍高,前胸宽阔,后臀圆润。

当初选后备母猪长至70日龄时可进行第二次选种,选种时应对其体型、毛皮、乳头、阴户等部位重点观察,一般选择标准是:体型健壮、毛皮光滑、皮肤红润有弹性、背腰挺直、乳头粗大隆起、阴户发育优良;当后备仔猪长至5月龄时可在二次选种之后进行精选,对后备母猪要求身体发育正常、肥瘦适中、性成熟和体成熟状况平衡发展,能确保如期配种,在选择时除了查询系谱及多次选种外,还必须从母猪的患病情况加以了解和掌握,对一些携带传染疾病的母猪,禁止留用后备母猪,在选择后备母猪是禁忌从头胎和老龄母猪的后代中选用后备母猪。

2重大疫病疫苗程序免疫实践中,母猪产科疾病与感染重大繁殖障碍性疾病密切相关,比如非典型猪瘟(亚型猪瘟)、猪蓝耳病、猪细小病毒病、猪伪狂犬病、猪布病等,这些重大疫病可防不可医,只有依靠疫苗免疫途径才能达到最有效的预防控制效果。

因此,猪场应结合当地流行病学调查和本场病史记录,合理选择上述重点疫病中具有高发病风险的病种相关疫苗进行接种,令母猪获得有效的被动免疫抗体保护,可以大大降低产科疾病的感染率,同时,通过吃足初乳,还对令其所产新生仔猪获得极好的母源抗体保护,从而提高仔猪成活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规模养殖场能繁母猪饲养管理技术
罗平县富乐镇畜牧兽医站杜老红
规模养殖场能繁母猪饲养管理水平不仅影响能繁母猪的生产性能,而且影响仔猪的初生重、成活率、断奶体重及后期的生长性能和延长肥猪出栏时间,实施精细化调控能繁母猪各阶段的营养需要,并加以科学饲养管理,是提高母猪年生产能力,有效提高规模养猪场的经济效益的关键措施。

笔者根据多年从事规模养殖场技术指导实践总结能繁母猪分阶段饲养技术,将能繁母猪分为6个阶段进行精细化饲养管理,无疑是提升规模养猪场效益的有效途径,现浅述如下:
一、妊娠早期(配种后-21天的母猪,又称附植前胚期)
这个阶段的饲养目标是促进受精卵着床和减少囊胎死亡。

囊胎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母猪摄入的能量过高,会减少孕酮的分泌,尤其是配种后三天是卵子受精和受精卵分裂的关键期,若此时母猪代谢过剩,会使部分受精卵死亡,从而降低产仔数。

因此该期应该控制饲喂量,减少母猪的采食量,保证母猪不受任何形式的应激干扰,饲料以低能高蛋白日粮为主;此阶段宜使用怀孕母猪料,确保能补给充足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元素,有利于提高受胎率和胚胎成活率。

日喂料量以1.5—1.8千克为宜,最多不可超过2千克,膘情较瘦的饲喂量应在2.2千克左右。

二、妊娠中期(配种后22—88天)
为母猪维持期,营养目标是维持母猪适度增重及营养物质的储备,在此阶段提高饲喂水平可改善仔猪出生后的生长性能。

正常情况下,此阶段饲喂量应控制在2.2—2.5千克,并保持母猪适度膘情。

妊娠75天后是乳腺发育的关键时期,过量摄入能量会增加乳腺中脂肪的沉积,从而减少乳腺分泌细胞的数量,结果会导致泌乳期内泌乳量的减少。

因此,此阶段宜使用营养浓度适宜的怀孕母猪料,有利于促进母猪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三、妊娠后期(配种后89—110天)
此阶段母猪的饲养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极为关键,在此期间胎儿的生长发育极为迅速,仔猪初生重的60%—70%来自产前1个月的快速生长,此阶段也是乳腺充分发育的时期,为保证胎儿快速生长及母猪乳腺发育的需要,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须稳定地增加,并配以高蛋白高能日粮宜使用营养全面的母猪料,建议日饲喂量2.8—3.1千克,以满足仔猪的快速生长,提高初生重;较瘦的母猪,妊娠后期最后3周须进行短期优饲,每天饲喂2—3次(日喂3—3.2千克)。

四、分娩期(产前5天—产后5天)
饲养目标是使母猪顺利分娩,减少便秘的发生,保证母猪产后食欲的恢复。

此阶段使用哺乳母猪料。

建议产前5天开始逐渐减料,降低胃肠道对肠道的压力保证母猪顺产。

每日减少0.5—1.0千克;一般情况下,分娩当天母猪不吃料,只供给充足的饮水或适量麦麸水。

产后母猪采食则应饲喂1.5—2.0千克的饲料。

每天增加饲喂量0.5—1.0千克,至产后5天自由采食。

临产前5天把待产母猪放入产房,并限
位饲养,产房温度控制在22-26℃,保持通风换气,圈舍卫生清洁,随时观察母猪状况,做好接产和助产工作,为防止产后感染,母猪生产后可打一次消炎针,并用80—100万青霉素钾直接放入产道内,母猪料中拌上白龙散,既可母猪消炎,还能帮助仔猪过奶止痢;为防母猪乳房炎,产后用温水(35—40℃)抹布按摩母猪两侧乳头使乳头卫生,为日后充足产奶和保持良好的断奶体况打好基础。

,严格执行消毒制度,严禁粗暴对待母猪。

五、泌乳期(产后5天-断奶)
此期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增加母猪的泌乳量,同时控制母猪的减重,保证母猪断奶后的体况适宜并顺利地进入下一个繁殖周期,因此需要饲喂高能高蛋白哺乳母猪料,采用湿拌料、增加饲喂次数(日喂3次)等措施增加母猪的采食量;饲喂专用哺乳母猪料可以增加母猪的泌乳量,减少母猪哺乳期的失重,有效减少仔猪腹泻,保证母猪早发情,并提高产仔数。

应做好仔猪哺乳和护理工作:
1、让仔猪在4小时内吃到初乳,为保证仔猪断奶后的均匀一致,在仔猪出生后2-3天内人工固定乳头,让弱小仔猪吃前3对乳头,强壮的仔猪吃后3对乳头,其他的自由选择,一般3至5次就可。

2、注意仔猪的保温:初生仔猪一周内应保持28℃—30℃为宜,以后每周降1-2℃.
3、做好防压防燥,初生仔猪反应迟钝,行动不灵活,3天后仔猪活动协调性方可具备,故产后1-3天应加强照管,发现母猪有踩压仔猪行为,要立即将母猪赶开。


4、防止母猪拒哺现象发生,有的母猪(尤其是初产母猪)有拒绝哺乳情况,因此实践生产中,尤其是对待初产母猪,要加强饲养管理,杜绝粗暴对待母猪,饲养人员要经常接近它,轻擦其腹部使其变温顺,养成躺卧习惯,可使母猪让仔猪正常哺乳。

六、空怀待配种期(断奶—再配种)。

此时母猪的饲养目标是保证母猪断奶后5—7天发情配种。

整个空怀待配种期间建议使用哺乳母猪料日饲喂量为 3.0—4.0千克或自由采食,这样有利于母猪体况的恢复,有利于促进卵泡的发育,并有助于雌激素、促卵泡素的分泌,最终促进母猪的发情、排卵和受孕。

总之,能繁母猪的饲养管理除以上分期管理外,还要加强环境及圈舍卫生消毒,做好免疫注射,及时驱除体内外寄生虫等综合措施才能保证母猪具有良好的繁殖性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