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部编本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单元同步测试卷(含答案)
2019年秋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书写无误的一项( )(2分)A.略无阙.处(quē)沿溯.阻绝(sù)飞漱.其间(sù)B.水皆骠.碧(piǎo) 能与.其奇(yǔ) 藻荇.交横(xìng)C.泠.泠作响(líng) 互相轩.邈(xuān) 嘤.嘤成韵(yīng)D.夕日欲颓.(tuí) 隐天敝.日(bì) 素湍.绿潭(tuān)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蝉则千转不穷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至于夏水襄陵3.下列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2分)A.每至晴初霜.旦B.相与步.于中庭D.山川之美,古来共谈.C.互相轩邈..4.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A.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文: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接连不断,非常凄惨悲凉,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声音悲凉婉转,很久才消失。
B.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波浪势若飞奔的马。
C.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D.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译文:两岸都是相连的山,似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6.下列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北宋B.《答谢中书书》——陶渊明——东晋C.《与朱元思书》——吴均——南朝梁D.《三峡》——郦道元——北魏7.诗文默写填空。
(4分)(1)《记承天寺夜游》中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真实任务情境卷少年驰骋,仗剑天涯,在方寸纸张之间,阅见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我们跟着课本旅行。
八年级同学在系统学习第三单元古诗文后收获很大,校团委发起“云游风景”系列活动,一起参与吧!一、积累与运用(24分)1.为了宣传此次活动,小语准备在校报上发一条消息,以下是初稿。
请你阅读后补全对话。
(5分)本报讯校团委将于11月1日—3日开展“云游风景”系列活动。
本次活动分为“醉心山水诗韵”“阅读红色经典”“体味山川之美”“领略人文风采”“书写少年愿景”等主题,以分享学习体会,制作班报等形式总结学习成果。
校文学社将组织评比,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并颁发证书和纪念品。
活动策划张老师认为参与活动的过程是一种无声的教________,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探索发现、汲取力量。
第一站:醉心山水诗韵【活动一:山水之旅,感悟情思】2.在“赴一场山水之旅”的交流会上,同学们梳理了经典诗文,请帮他们补全表格。
(6分)山水之美文人之言文人之情山清水秀悬泉瀑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良热爱自然【活动二:徜徉山河,文化探源】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小语观看了一部关于唐朝历史的动画电影,影片中李白洒脱不羁、傲岸不屈的形象让他印象深刻,于是他又阅读了以李白的号命名的《李太白全集》,想要更好地了解李白。
B.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
所撰《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广为补充发展,自成巨著,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C.在诗社社团课上,老师对小语创作的七言律诗提出了修改建议: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应对仗。
D.苏轼,宋代文学家,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
【活动三:行走丈量,山河壮美】4.八年级(1)班开展以“山川之美·行走的心声”为主题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
(6分)(1)活动期间,班委会拟邀请学校团委书记李老师于9月21日上午9点在学校报告厅给大家做“文化旅游”专题讲座,安排宣传委员李华同学提前一周打电话预约。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过关试卷含答案

2019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过关试卷含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6分)人生,总有许多沟坎需要跨越;岁月,总有许多遗hàn 需要弥补;生命,总有许多迷茫需要领悟。
生命于我们,只是沧海一栗,然而却承载.了太多的情非得已。
聚散离合,痛苦欢笑,花开花谢,四季轮回,都写满了生活的痕迹□春的__________(和煦微寒),夏的炽.烈,秋的__________(丰收丰硕),冬的lǐn冽,都演绎成了人生路上旖旎的风景。
(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2分)遗hàn()承载.()炽.烈()lǐn()冽(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
(1分)(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2分)(4)文中□处的标点符号应填__________。
(1分)2.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不是)晓雾将歇.(消散)B .四时..俱备(四季)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同)C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D .念.无与为乐者(思念)良.多趣味(甚,很)3.下列句中加点词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C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D .鸢飞戾.天者4.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A .绝.多生怪柏哀转久绝.B .风烟俱.净四时俱.备C .山川之.美春冬之.时D .虽乘奔.御风猛浪若奔.5.下列相关文学常识的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三峡》——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B .《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唐宋八大家之一C .《与朱元思书》——吴均——唐朝文学家、史学家D .《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南朝齐梁思想家6.古诗词名句填写。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本试卷总分值120分考试时刻100分钟)一、积存与运用(30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6分)中国人是天生的哲学家,咱们几△乎能够从日常一切活动当中提炼出令人感动的意义。
即便游玩,也不强△调表面的体力活动。
从来文人与武人都不鼓厉匹△夫之勇,他们饮酒是为了,游山是为了,玩水是为了,郊游是为了淘冶性灵。
因此,他们笔下的山是“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的幽谧,是“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踪”的隐逸,是。
旅行家徐霞客或许比较特殊△,他是为了探访地理山形,不是纯欣赏,但也未闻他以“征服某山”自我夸耀,他只是向大地求知罢了。
(1)文中加“△”字的注音和加点字的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几△乎(jǐ)提炼 B.强△调(qiāng)淘冶C.特殊△(shū)鼓厉D.匹△夫(pī)夸耀(2)请将下面三个词别离还原到文中的横线上。
(2分)A.赋诗B.旷怀C.寻真(3)顺其思路,请在加曲线的句子后面仿写一句。
(2分)2.以下加点词的说明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清荣峻茂(茂盛)晓雾将歇(消散)B.欣然起行(出行)东皋薄暮(快要)C.幽绝久远(极远)任意东西(向东向西)D.相互轩邈(高)良多趣味(很,甚)3.以下对句意的明白得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译:早晨的薄雾将要散尽的时候,猿和鸟杂乱地鸣叫。
B.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译:庭院中的月光像清澈透明的积水,水中还有藻类、荇菜纵横交织着,原先那些是竹和柏的影子。
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译:有时候早上从白帝城动身,黄昏就可抵达江陵。
D.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空荡的山谷传来猿猴叫声的回响,令人悲伤到极点。
4.以下各句节拍划分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B.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C.疏条/交映,有时/见日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5.以下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三峡》这篇短文描述了三峡的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酷爱之情。
2018~2019学年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3套)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卷班级姓名第三单元过关测试一、文言基础知识(8分,每小题2分)1. 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晨曦.(xī) 绝(yǎn)沿溯.(shuó) 水流湍.急(tuān)B.参与.(yù) 相与.(yǔ)飞漱.(shù) 沉鳞竞跃.(yuè)C.缥.碧(piǎo) 轩邈.(miǎo)牛犊.(dú) 鸢飞戾.天(lì)D.横柯.(kē) 燕.然(yān)萋萋.(qī) 经纶.世务(lún)2.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意义不相同的一句是 ( )A.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但.当涉猎,见往事尔B.解衣欲睡,月色入户.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C.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D.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疏条交映,有时见.日3.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至于..夏水襄陵B.空谷传响.,哀转久绝C.从流飘荡,任意东西..D.芳草萋萋..鹦鹉洲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是”字与例句中加点的“是”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实是.欲界之仙都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B.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安能辨我是.雄雌D.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二、古诗词赏析与文言文阅读(32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4分)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5.根据诗意填空。
(2分)本诗通过描写西湖早春明媚的风光,抒发了诗人的感情。
尤其是“”三个字更是直抒胸臆,似乎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流连忘返、陶醉于湖光山色之中的情景。
6.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得生意盎然。
请从诗歌画线句中选择一个体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加以说明。
(2分)(二)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7、8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测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26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绝谳.(yǎn) 牛犊.(D ú) 薄暮.(mù) 燕.然(yān)B .飞漱.(shù) 曦.月(xī) 襄.陵(xiāng) 萋萋..(qī)C .属.引(zhǔ) 缥.碧(piǎo) 沉鳞.(lín) 泠泠..(líng)D .素湍.(C uān) 经纶.(lún) 采薇.(wēi) 迁徙.(xǐ)2.根据提示填空。
(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2)崔颢《黄鹤楼》中表现作者对家乡思念之情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仍怜故乡水,__________________。
(李白《渡荆门送别》)(4)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5)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6)______________,瑟瑟谷中风。
(刘桢《赠从弟(其二)》)(7)蝉则千转不穷,_____________________。
(吴均《与朱元思书》)3.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3分)A .清荣峻茂.(茂盛) 晓雾将歇.(消散)B .欣然起行.(出行) 夕日欲颓.(颓废)C .仍怜.故乡水(喜爱) 任意东西.(向东或向西)D .互相轩.邈(高) 良.多趣味(甚,很)4.下列关于作家作品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 崔颢,唐代诗人,最为人称道的作品是《黄鹤楼》。
B . 王维,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擅长五言诗,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王安石评价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 .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限时:120分钟满分:12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40 分)1. 阅读下面的两个语段,完成下面的小题。
(6分)语段一:正值北风凛洌、寒气溯.流而上之时,孤山梅树亭亭玉立、蓬蓬勃勃,开满了密密匝.匝的花朵,梅花从树枝开到树梢,不留一点儿空隙,竟这样饱满,这般豪放和烂漫,带着狂野和自信。
山间好鸟相鸣,婴婴成韵。
孤山景色在唐朝已闻名暇迩,如唐朝诗人白居易便有“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的佳句。
语段二:《富春山居图》被誉为“画中之兰亭”,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所绘,后来此画被焚为两段,分别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
当年,黄公望为了画好这幅画,终日奔波在富春江两岸,观察烟云变幻..之奇,领略江山风景之美,随时写生。
扎实的生活基础,加上他晚年那炉火纯青....的笔墨技法,使他落笔从容。
昔日,八旬老人黄公望未因等待和犹豫而禁锢..自己的灵魂;今天,年轻的我们,更需要摧枯拉朽....的行动力、坚持不懈的毅力和超越自我的勇气。
(1)语段一中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A. 溯sù匝zā贾jiǎB. 溯shù匝zā贾jiǎC. 溯shù匝zhā贾jiǎD. 溯shù匝zā贾gǔ(2)关于语段一中的错别字,下列选项正确的一项是()(2分)A. “蓬蓬勃勃”改为“篷篷勃勃”,“婴婴成韵”改为“缨缨成韵”,“暇迩”改为“遐迩”。
B. “凛洌”改为“凛冽”,“婴婴成韵”改为“嘤嘤成韵”,“暇迩”改为“遐迩”。
C. “蓬蓬勃勃”改为“篷篷勃勃”,“婴婴成韵”改为“嘤嘤成韵”,“暇迩”改为“暇尔”。
D. “婴婴成韵”改为“嘤嘤成韵”,“暇迩”改为“暇尔”。
(3)语段二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 变幻B. 炉火纯青C. 禁锢D. 摧枯拉朽2.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分)A. 虽乘奔.(飞奔的马)御风,不以疾.(快)也B. 未复有能与.(和)其奇者.(的人)C. 但.(只是)少闲.(清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 风烟俱.(都,全)净,天山共色..(同样的颜色)3. 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C.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D.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4. 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与“五色交辉”的“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 回清.倒影C.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D.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5. 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3分)A. 猛浪若奔.虽乘奔.御风B.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功遂.身退C. 则素.湍绿潭可以调素.琴D. 哀转久绝.沿溯阻绝.6. 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3分)A. 虽乘/奔御风B. 自非/亭午夜分C.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 蝉/则千转不穷7.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 《水经注》一书为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所著,全书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水平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水平测试卷第一部分(1~2题1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共8分)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曾有诗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确实,生活中的美好无处不在:(xīngchén)璀璨,与蓝天依傍;月影婆娑,与绿波(cùyōng)。
五千年的风雨(cāngsāng),铸成今日之华夏胜景。
祝愿吾辈不负山川,不负韶华A(1)根据拼音在横线上用行楷写出相应的汉字。
(3分)①(xīngchén) ②(cùyōng)③(cāngsāng)(2)给下面加着重号的字注音。
(2分)①璀璨②韶华(3)若文段为演讲词的最后一段,你觉得A处填哪种标点,能把情感推向高潮?简单说说理由。
(3分)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岁月如歌,谱写绚丽人生;青春似画,描绘缤纷世界;青春像书,流淌丰富情思。
相识犹如昨天,离别却又在眼前。
(回看/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难忘初进校园时的青涩腼腆,难忘语文课里的谈笑风生,难忘运动会上的挥汗如雨,难忘钻研难题后的豁然开朗……青春就好似一幅长长的画卷,虽描绘了五彩缤纷的美丽世界,但也(营造/建造)着难以割舍的氛围。
青春也是一本仓促的书,纵然流淌着缕缕怅惘,可岁月的鼓点却催着我们勇往直前。
人的一生必然要走过许多“驿站”,每个“驿站”,(甲)意味着前一段路途的结束,(乙)是新征程的开始。
(1)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
(2分)(2)文段中甲乙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无论都B.即使也C. 既又D.只要就(3)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第二部分(3~18题56分)一、古诗文阅读(一)古诗文默写(6分)3.阅读下面文字,在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让我们追随古代文人墨客,共赏自然之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2)不见曦.月(3)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4)素.湍绿潭,回清倒影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怀民亦未寝,相于步于中廷B.天无纤云,月白如昼C.素湍绿潭,回清倒映D.清林翠竹,四时具备3.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自.富阳至桐庐B.山川之.美春冬之.时C.相与步于.中庭冰寒于.水D.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素湍绿潭,回清倒影B.两岸连山,略无阙处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蝉则千转不穷5.对下列句子的大意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不绝的山峰,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B.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两岸悬崖峭壁,五光十色。
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只是缺少像我们二人这样的闲人罢了。
D.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那些忙于治理政务的官员,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后,(就)流连忘返。
6.根据要求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 。
(2) ,山山唯落晖。
(3)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
(4) ,云生结海楼。
(5)孟浩然从大处入笔,用“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描绘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白居易则从细处着墨,用“, ”描绘了西湖早春鸟儿欢唱的动态美景。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三峡》,回答问题。
三峡郦道元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属.引凄异属:(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疾: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9.填空。
(1)文中用“”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写出了深秋的凄婉幽美。
(2)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这可以从本文中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①:原句:理由②:原句:10.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更因三峡工程闻名于世,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请你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
导游词:(二)比较阅读甲、乙两篇短文,回答问题。
【甲】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记承天寺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2)月色入户.户: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3.根据语段填空。
(1)甲文写景动静相衬,其中通过生命活动的描写,为景色增添动感的语句是“”和“”。
乙文中写景的名句是“”。
(2)甲、乙两文都描写了自然景物,甲文描绘了“之美”,乙文描写了“之美”。
从表达方式看,两文都有紧扣景物特征的,也都有堪称点睛之笔的。
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
《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人(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文中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了“”的语句中;《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人(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文中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卷冰雪文序张岱①鱼肉之物,见风日则易腐,入冰雪则不败,则冰雪之能寿物也。
今年冰雪多,来年谷麦必茂,则冰雪之能生物也。
盖人生无不藉.此冰雪之气以生,而冰雪之气必待冰雪而有,则四时有几冰雪哉?②若①吾所谓冰雪则异.是。
凡人遇旦昼则风日,而夜气则冰雪也;遇烦躁则风日,而清净则冰雪也;遇市朝则风日,而山林则冰雪也。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②鱼与龙不之觉耳。
③故知世间山川、云物、水火、草木、色声、香味,莫不有冰雪之气。
其所以恣③人挹④取受用之不尽者,莫深于诗文。
盖诗文只此数字,出高人之手,遂.现空灵;一落凡夫俗子,便成臭腐。
此期间真有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即使其能解能说矣,与彼不知者说,彼仍不解,说亦奚⑤为?故曰: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注释】①若:像。
②特:只不过。
③恣:放纵,任凭。
④挹(yì):舀。
⑤奚(xī):什么。
1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藉.: (2)异.:(3)遂.: (4)固.:15.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16.翻译文中画浪纹线的语句。
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17.请用第①段中的两个关键词回答:“冰雪之气”对世间万物有哪两大好处?18.所谓“冰雪之气”,亦即冰雪之特点。
请你根据本文内容的提示,并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至少四个双音节词概括一下“冰雪”的特点。
19.张岱的文风任情适性,文笔流丽清新,为人慷慨亮节,性格孤高傲物。
文中哪句话最能反映他曲高和寡、知音难觅的心情?三、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春天的新绿、故乡的圆月;“采菊东篱下”的悠闲,“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洒脱;陌路上的相视一笑,危难时的义无反顾……在生活中,美随处可见,需要我们去发现,去体验,去感悟。
最美,是美的升华。
它令人刻骨铭心、灵魂震撼,令人心驰神往。
你一定有心中的“最美”,关于“最美”,你一定也有感悟,请自拟一个包含“最美”这个词语的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参考答案一、1.(1)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2)日光,这里指太阳(3)只是(4)白色2.B3.答案:B 解析:A项中,前一个“自”的意思是“在”;后一个“自”的意思是“从”。
B项中,两个“之”的意思都是“结构助词,的”。
C 项中,前一个“于”的意思是“在”;后一个“于”的意思是“比”。
D 项中,前一个“绝”的意思是“绝妙”;后一个“绝”的意思是“断,停”。
4.答案:A 解析:B项中,“阙”同“缺”。
C项中,“反”同“返”。
D 项中,“转”同“啭”。
5.答案:B 解析:B项中,句子的意思是“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
6.(1)芳草萋萋鹦鹉洲(2)树树皆秋色(3)回清倒影(4)月下飞天镜(5)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二、(一)7.(1)连接(2)快8.在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在山峰之间,常有悬泉和瀑布在那里飞流冲荡。
9.(1)重岩叠嶂,隐天蔽日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2)理由①:水流急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理由②:落差大原句:悬泉瀑布,飞漱其间10.示例: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
七百里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景风格迥异。
春冬之时,潭水碧绿,怪柏凌峰,瀑布飞悬;夏季水涨,江流汹涌;秋景凄寒,猿鸣哀转。
走进三峡人家,品尝金黄蜜橘;登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
多情的三峡风光,热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二)11.(1)参与,这里有欣赏、领悟的意思(2)单扇的门,泛指门。
这里指门窗12.(1)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2)水中藻、荇交织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
13.(1)猿鸟乱鸣沉鳞竞跃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山川月色(月夜) 描写议论(答“抒情”也可) 闲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仙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三)14.(1)借,凭借(2)不同(3)于是,就(4)本来15.冰雪之在人/如鱼之于水/龙之于石/日夜沐浴其中/特鱼与龙不之觉耳。
16.只不过遗憾的是遇到的不能理解,理解的不能评说。
17.一是“寿物”(即能使事物的寿命得以保持和延长);二是“生物”(即能使事物本身得到生长和发育)。
18.空灵、纯净、清冽、透明、湿润、低温、保鲜等。
19.诗文一道,作之者固难,识之者尤不易也。
(或:特恨遇之者不能解,解之者不能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