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二节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三章第二节海水的性质(47张PPT)

-15-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解析:第3题,表层海水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温度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第4题,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 答案:3.C 4.A
-16-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主主题题探探究究
(2)影响海洋运输:纬度较高的海域,通航时间较短,在冰封海域航行 需要装备破冰设施。
-6-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3)对大气温度起调节作用
尺度 同纬度的 陆地 全球尺度 区域尺度
海水温度对大气温度的影响 海水温度的变化幅度比陆地的小,海洋上空的气温比 陆地上空的气温变化慢 海水对大气温度起着调节作用 沿海地区气温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均比内陆地区小
-13-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2.赤道附近海面水温为30 ℃,极圈处海面温度为0 ℃,在4 000米的 洋底,其海水温度之差可达( ) A.2—3 ℃ B.20 ℃ C.25 ℃ D.30 ℃ 解析: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变化,1 000米以下的深层海水温度变 化幅度较小。 答案:A
分布特点:世界大洋表层海水盐度以副热带海域最高;由副热带海 域向赤道和两极,海水盐度逐渐降低。
-8-
第二节 海水的性质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3.影响海水盐度的主要因素 (1)海水的温度:温度越高,盐度越高。 (2)降水量与蒸发量:蒸发量越大,盐度越高;降水量越大,盐度越低; 降水量大于蒸发量,盐度较低,反之盐度较高。 (3)入海径流状况:近岸地区有河流注入的海域,海水盐度较低。 4.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利用海水晒盐,日照充足、降水较少的沿海地区适宜建造晒盐场。 (2)利用海水制碱,提取镁、溴等资源。 (3)盐度的稳定性影响海水养殖。 (4)随着科技的发展和观念的改变,海水成为淡水资源的重要补充。
第三章第二节 调频与调频方程式

第二节 调频与调频方程式前面已经谈到,调频是二次调节,用自动改变功率给定值增量P c ∆,即上下平移调速器的调节特性的方法,使频率恢复到额定值。
调速器的控制电动机称为同步器或调频器,功率给定值增量P c ∆不同,同步器或调频器就上下平移调速器的调节特性。
它是一个积分环节,只有在输入信号为零时,才不转动,停止调节。
控制调频器的信号有比例、积分、微分三种基本形式。
(1)比例调节,按频率偏移的大小,控制调频器按比例的增、减机组功率,即f P c ∆∝∆,这种调频方式只能减小而不能消除系统频率偏差。
(2)积分调节,按频率偏移对时间的积分控制调频器。
即dt f P c ⎰∆∝∆,这种方式可以实现无差调节,但负荷变动最初阶段,因控制信号不大而延缓了调节过程。
(3)微分调节,按频率偏移对时间的微分控制调频器。
即dtf d P c ∆∝∆,在负荷变动最初阶段,增、减调节较快,但随着时间推移f ∆趋于稳定时,调节量也就趋于零,在稳态时它就不起作用。
上述三种形式各有优点,应取长补短综合利用。
将综合后的信号作为调频器控制信号,改变功率给定值增量P c ∆,直到控制信号为零时为止。
电力系统中实现频率和有功功率自动调节的方法大致有如下几种。
一、有差调频法1)调频方程式:有差调频法指用有差调频器进行并联运行,达到系统调频的目的的方法。
有差调频器的稳态工作特性可以用下式表示,即0=∆+∆c P R f e f f f -=∆ (3-10)式中f∆、c P ∆——调频过程结束时系统频率的增量与调频机组有功功率的增量R ——有差调频器的调差系数 2)调频过程:调频器的调整是向着满足调频方程式的方向进行的。
点1:式(3-10)被满足,即011=∆+∆c P R f (01<∆f ,01>∆C P )。
点2:P 1P 2f 1f ef 2f P1212图3-9 有差调频器调频特性现在系统负荷增加了,则系统频率低于f 1,式(3-10)左端新出现了负值,破坏了原有的平衡状态,于是调频器就向满足式(3-10)的方向进行调整,使c P ∆获得新的正值,即增加进入机组的动力元素,直至式(3-10)重新得到满足时,调节过程才能结束。
第三章第二节 公路中桩、边桩放样

第二节公路中桩、边桩放样一、本节重点1.已知平面点位的放样2.已知设计坡度线的放样二、本节难点1.极坐标法2.角度交会法3.距离交会法公路中桩、边桩施工放样就是将图纸上设计的建筑物、构筑物的特征点的空间位置标定到实地上,它包括平面定位和高程定位两个方面。
施工放样的基本工作是距离放样、水平角放样和高程放样。
1.平面定位可分解为已知距离放样和已知水平角放样两项基本工作。
已知距离放样可采用钢尺丈量或全站仪(测距仪)测距两种方法。
已知高程点的放样主要采用水准测量的方法,当放样点过高或过低,超出水准尺的工作长度时,则需借助钢尺量取垂距。
2.用极坐标法放样平面点位时,先以已知方向为基准,拨已知水平角得放样点方向,再沿该方向量测已知水平距离即可定出放样点位置。
3.用角度交会法放样平面点位时,先在两个控制点分别拨角定出方向线,两方向线的交会点即是放样点的位置。
4.用距离交会法放样平面点位时,是利用放样点至两已定点的距离,用钢尺(或皮尺)分别按已知距离在实地画弧,两弧线的交点即是放样点。
5.已知坡度线的放样方法是:先根据坡段两端点的高程,用已知高程放样的方法定出其位置,在其中一点安置仪器,在另一点立水准尺,照准水准尺上读数为仪器高处,此时视线与已知坡度线平行,将水准尺移至该坡段的其他位置,上下移动水准尺,只要十字丝横丝对准仪器高处,尺底即在设计坡度线上。
一基本放样方法一、已知距离的放样距离放样是在量距起点和量距方向确定的条件下,自量距起点沿量距方向丈量已知距离定出直线另一端点的过程。
根据地形条件和精度要求的不同,距离放样可采用不同的丈量工具和方法,通常精度要求不高时可用钢尺或皮尺量距放样,精度要求高时可用全站仪或测距仪放样。
1.尺量法距离放样当距离值不超过一尺段时,由量距起点沿已知方向拉平尺子,按已知距离值在实地标定点位。
如果距离较长时,则按第四章第一节钢尺量距的方法,自量距起点沿已知方向定线、依次丈量各尺段长度并累加,至总长度等于已知距离时标定点位。
第三章 第二节 煤样的制备

图3-5 棋盘法缩分示意图
是将物料排成一定厚度 的均匀薄层。然后用铁 皮做成的有若干个长宽 各为25-30mm的格板 将物料薄层分割成若干 个小方块,如图3-5所 示。再用平底小方铲每 间隔一个小方块铲出一 个小方块,将其他抛弃 或保存。剩余的部分继 续进行破碎、混合、缩 分。
九点缩分法
此法只适合全水 分煤样的缩分。 缩分前稍加混合 即可摊成圆饼, 按九点取样。
• 球磨机。适于细碎,而且特别适于一次磨制 多个样品(依滚动轴的多少而定)。特点是 转速低,煤样在磨制过程中基本没有升温, 有较好的混合作用,磨制时间较长(3050min)。但在一次磨制多个样品时,平均磨 制一个样品的时间不长。
• 联合破碎—缩分机。将破碎设备和缩分设备组合在 一起,有些还加装了给煤机。如:
(6)煤样的缩分,除水分大,无法使用机械缩分 者外,应尽可能使用二分器和缩分机械,以减少缩 分误差。
①缩分机必须经过检验方可使用。检验缩分机的煤 样(包括留样和弃样)的进一步缩分,必须使用二 分器。
②使用二分器缩分煤样,缩分前不需要混合。入料 时,簸箕应向一侧倾斜,并要沿着二分器的整个长 度往复摆动,以使煤样比较均匀地通过二分器。缩 分后任取一边的煤样。
(4)煤样的制备既可一次完成,也可分几部分处理。 若分几部分,则每部分都应按同一比例缩分出煤样, 再将各部分煤样合起来作为一个煤样。
(5)每次破碎和缩分前后,机器和用具都要清扫干 净。制样人员在制备煤样的过程中,应穿专用鞋, 以免污染煤样。
对不易清扫的密封式破碎机(如锤式破碎机)和 联合破碎缩分机,只用于处理单一品种的大量煤样 时,处理每个煤样之前,可用该煤样的煤通过机器 予以“冲洗”,弃去“冲洗”煤后再处理煤样。处 理完之后,应反复开、停机器几次,以排净滞留煤 样。
第三章 第二节 景观粒度

第六节 景观功能
景观要素内部及其之间的能量和物质流动, 以及景观要素的相互作用是景观过程的
基本功能。
景观的一般功能包括景观的生产功能、生 态功能、美学功能和文化功能。
景观的生产功能:指景观能够为人类 社会和生态系统提供物质产品和生物 生产的功能。 景观的美学功能:是一个范围广泛、 内涵丰富、比较难于确定的问题。
1)通道或廊道:景观中的许多流(物流、能流、信息流、 物种流等)是沿生态交错带流动的,此时交错带相当于廊道。
(2)过滤或屏障:穿越生态交错带的流在质、量和速度上 大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此时的交错带相当于—个半 透膜; (3)生境:生态交错带有其持有的物种和环境特征,因此 也成为一种栖息地类型。
第二节
景观粒度与对比度
1
景观粒度的表示Leabharlann • 景观粒度可以用现存所有斑块的平均直径来度量。 粗粒表示直径大;细粒表示直径小 粗粒结构景观多样性高,但是局部地点的多样性低 优点:为保护水源或内部特有物种提供大型的自然 植被斑块,但不利于多生境物种的生存
第二节
景观粒度与对比度
1
景观粒度的表示
细粒结构有利于多生境物种的生存,却不利于要求 大斑块的内部特有种生存。细粒景观整体单调, 但局部多样性高
景观边界的功能: 通道或廊道——“流”的通道 过滤或屏障——与通道功能相反 源与汇——物种丰富、向另一种景观扩散 生境——有些特有物种的栖息环境
生态交错带的特征
1)生态交错带具有边缘效应 (2)生态交错带阻碍物种分布 (3)生态交错带的敏感性 (4)生态交错带的生态风险
生态交错带的功能
景观的文化功能
自然景观的文化功能 1)自然景观是艺术创作的来源之一。 2)自然景观陶冶人的情操。 3)自然景观是人类学习的源泉。
《第三章 第二节 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19选修

《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掌握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的基本概念和区别。
2. 能够理解并解释一些典型物质(如水、二氧化碳、金刚石等)的晶体类型。
3. 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的基本概念,以及如何运用这些概念解释和预测物质晶体类型。
2. 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物质晶体类型,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复杂的化学现象。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PPT课件,包括图片、视频和案例等。
2. 准备实验器材,如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图片等。
3. 准备相关的教学模型,如分子结构模型和晶体的结构模型等。
4. 准备一些典型的物质样本,以便学生进行实验观察。
5. 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用于课堂讨论和课后思考。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是《分子晶体与共价晶体》的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区别。
教学过程主要包括导入、讲解、讨论、实验、总结和作业等环节。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常见的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实物或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它们的共同点和区别,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分别讲解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区别。
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一些实例来说明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性质和应用。
同时,可以通过一些实验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性质。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制备方法、稳定性等方面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讨论,可以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实验:进行一些简单的实验,如展示不同类型分子晶体的熔点、沸点等物理性质,或者通过化学反应来制备一些常见的共价晶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性质。
5. 总结: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6. 作业:布置一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作业,如让学生自行查找一些常见的分子晶体和共价晶体的性质和应用,或者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来验证所学知识。
第三章第二节 清末的学前教育

教学设计
课程名称:_学前教育史____ 任课教师:_____________ 课时:______ 累计课时:______
二、外国教会在华创办学前教育的活动
1、最早以中国女子为对象的女学创办于1825年,是英国女传教士格林脱在新加坡开办的
2、亚尔德西女士赴宁波,开设了中国最早的女子学校---宁波女塾。
3、教会的幼稚园,一般都直接附设于教堂,或附属于女学或幼稚师范,这是教会学前教育活动的一项重要方式。
4、开设的课程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英文课、二类是国文、生理卫生之类的文化课、三类是心理、教学法之类的专业课
清末的教会学校幼稚园教育的特点:
1、就过程而言,以“癸卯学制”的颁行为标志划分为两个时期。
前期发展缓慢,规模小,于中国教育现实也基本没有直接关系。
后期发展速度快,并且与中国教育现实的联系加强,以解决中国幼稚园缺少师资为主要任务
2、办学程度较低,招收的主要是贫困人家的子弟,有些具有慈善性质,“癸卯学制”颁行后,一些中心城镇的教会女学,幼稚园招收的层次提高,但需要缴纳昂贵的学费,大多数学校仍然水平较低
3、教学内容方面,早期的女学,幼稚园多属于慈善性质,学生只能学习一些粗浅的宗教常识和生活技能。
幼稚园一游戏为主,并能够参照国外有关学前教育的理论指导幼稚园的办学实践。
人教版第三章第二节 《大规模的海水运动》(第一课时)(26张ppt)

泰坦尼克号沉没事故为和平时期死伤人数最为惨重的一次海难,其残骸直 至1985年才被再度发现,目前受到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的保护
“泰坦尼克号”首航没有进入北极海区,那么, 使船沉没的冰山是怎样进入纽芬兰海域的呢?
泰坦尼克号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庞大、内部设施最豪华的客运轮船,有 “永不沉没”的美誉 。然而不幸的是,在它的处女航中,泰坦尼克号便遭 厄运。
它从英国南安普敦出发,途经法国瑟堡-奥克特维尔以及爱尔兰科夫(Cobh), 驶向美国纽约。1912年4月14日23时40分左右,泰坦尼克号与一座冰山相 撞,造成右舷船艏至船中部破裂,五间水密舱进水。
出地中海的吗?
英占
按性质分类 暖流 寒流
洋流的分类
由水温高的海区流向 水温低的海区
由水温低的海区流向 水温高的海区
由低纬流 向高纬
由高纬流 向低纬
寒暖流及其半球判断
第一步:根据等温线数值递增或递减方向判断半球位置。 第二步:根据等温线凸向判定洋流流向,洋流与等温线弯曲方向一致。 第三步:根据洋流流向确定洋流性质。水温低到水温高为寒流,反之为暖流。
北
东 格 陵 兰 寒
大 西 洋 暖 流
流
北大西洋暖流
墨 西 哥 湾 暖 流
加 那 利 寒 流 北赤道暖流南赤源自暖流本巴格
西
拉
暖
寒
流
流
西风
漂
流
厄 南赤道暖流 加 勒 斯 暖 流
西 澳 大 利 亚 寒 流
北XX暖流 北赤道暖流 南赤道暖流
西风漂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名称
第二节焊接熔合区的特征
进度
15
时数
2
教学目标
应知
熔合区形成的原因
应会
熔合区的宽度
教材分析
重点
熔合区的不均匀性
难点
熔合区的不均匀性的危害
教学方法
讲授
教学资源
教材
教具
无
教学内容
时间分配
一、熔合区形成的原因
二、熔合区的宽度
三、熔合区的不均匀性
30
20
40
教学后记
作业
P93
8
课题教案
内容
所用时间
40
讲授
学习方法
需用资料
导言:熔合区是焊接接头中焊缝与母材交界的过渡区,即在焊接接头横截面低倍组织图中可看到焊缝的轮廓线。
一、熔合区形成原因
熔合区是因母材坡口表面复杂的熔化情况形成的。首先,即使焊接参数保持稳定,而由于电弧吹力的变化和金属熔滴过渡,都使传播到母材表面的热量时发生变化,造成母材熔化不均匀。其次,由于母材表面晶粒的取向各不相同而熔化程度不同,基中取向导热方向一致的晶粒熔化较快。
30
20
讲授
课题教案
内容
所用时间
学习方法
需用资料
浓度将发生突变。
固液界面的溶质分布
由不平衡凝固过程所造成的化学不均匀性程度,与溶质原子的性质有关,如硫、磷、碳等容易偏析元素,表现明显。
在凝固后的冷却过程中,扩散能力较强的元素还能在浓度梯度的推动下由焊缝向母材扩散,使化学不均匀性有所缓和。
熔合区在不平衡加热时,会出现位错与空位等结晶缺陷的聚集或重新分布,形成物理不均匀性。其中空位的重新分布对金属的抗裂能力将有很大影响,成为焊接接头延时开裂的裂源。
分析:低碳钢或低合金钢在电弧焊条件下,熔合区的宽度;
奥氏体不銹钢的熔合区的宽度。
三、熔合区的不均匀性
化学不均匀性是熔合区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造成它成分整个焊接接头薄弱部位的主要原因。
一般钢中的合金元素及杂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都大于在固相中的熔解度,所在在熔池凝固过程中,随着固相的增加,溶质原子必然大量堆集在固相前沿的液相中。特别是开始凝固时,高温析出的固相比较纯,堆集更加明显。这样在固---液交界的地方溶质的
熔合区附近晶粒熔化的情况
母材各点的溶质分布实际上的不均匀,使各点的有效熔点与理论熔点存在不同的差值,因而在理论熔点的等温面上必然存在了已经熔化和尚未熔化的部分,总的结果就形成固---液两相交错并存的半熔化区,即熔合区。
二、熔合区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度
熔合区是固---液并存的区域,其宽度与母材的液---固两相温度之差成正比,而与熔池边缘的温度梯度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