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几种(类)危险化学品的一些处置方法标准版本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应急处置措施常见的七种危险化学品包括酸碱类、燃烧爆炸类、有毒有害气体、易燃易爆液体、有毒易燃固体、有害化学物质和危险放射物等。
针对不同种类的危险化学品,采取相应的应急处置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将分别介绍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措施。
一、酸碱类危险化学品:1.引爆危险之前首先要隔离,确保人员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用洗涤剂或大量水稀释溶液,将酸、碱中和,再进行小范围的处置。
2.对于废酸、废碱、酸性、碱性洗涤剂等大量危险物质的储存场所,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建设,设有酸洗废液池或废碱化学品池,确保泄漏物质无法进入排水系统,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
二、燃烧爆炸类危险化学品:1.发生着火或爆炸事故时,首先要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并启动应急预案,进行人员疏散和火灾扑灭工作。
2.对于存放燃烧爆炸类危险化学品的场所,应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同时安装自动检测和报警系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三、有毒有害气体:1.发现泄漏气体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佩戴好防护装备,如呼吸器、防毒面具等。
2.确定泄漏源,封锁泄漏点,采取措施防止泄漏气体进一步扩散。
3.使用适当的气体吸附剂、抑制剂或稀释剂进行处理,以减少气体的浓度。
四、易燃易爆液体:1.发生泄漏时,首先要阻止液体的扩散,使用防溅设备和防爆器具进行处置。
2.控制火源,确保现场不会出现明火和电火花等可能引发爆炸的情况。
3.使用合适的吸液材料进行吸附,并将其封存在密闭容器中,防止进一步泄漏和扩散。
五、有毒易燃固体:1.针对不同的有毒易燃固体,采取相应的防护和处置措施,佩戴好防护装备,迅速将其转移到安全地点。
2.使用稀释剂或稀释剂溶液进行稀释和稳定,然后进行处置。
六、有害化学物质:1.如果发生泄漏,首先要迅速进行封堵和封装,防止泄漏物质进一步扩散。
2.使用防护装备进行处理,如佩戴橡胶手套、安全眼镜等。
3.将泄漏物质转移到密闭容器中,然后送往专门的处理设施,进行安全处置。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处置方法(三篇)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处置方法处置危险化学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将剧毒、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尽可能处理成无毒、无害或毒性较低、危害较小的物质,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尽量减少和降低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的损失。
可通过物理的(如回收、收集、吸附)、化学的(如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等多种方法,进行处置。
在可能的情况下,用于处置的物质应易得、低廉、低毒、不造成二次污染,或易于消除。
同时,应确保处置人员及周围群众的人身安全,按规定佩戴必需的防护设备(如防护服、防毒呼吸器等),进入现场进行处置。
(1)溶于水的剧毒物氰化钠、氰化钾的泄漏处置若固体物质泄入路面,可用铲子小心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尽可能地全部收集;再在泄入路面喷洒过量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清除残留的泄漏物。
若氰化物溶液泄入路面,可在泄入路面喷洒过量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清除泄漏物。
注意对周围地表水及地下水的监控。
若泄入水体,对少量泄漏,可在泄入水体中喷洒过量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清除泄漏物;对大量泄漏,必要时,应在江河下游一定距离构筑堤坝,控制污染范围扩大,同时严密监控,直到监测达标。
(2)微溶于水的剧毒物三氧化二砷(砒霜)的泄漏处置若泄入路面,可用铲子小心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容器中,尽可能地全部收集;若泄入水体,可对水体进行喷洒硫化钠溶液,使溶于水的三氧化二砷与硫化钠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化砷沉淀,经监测水体达标后,还应对沉积于河床的三氧化二砷和硫化砷沉淀进行彻底清除,以消除隐患。
过后,在水体中喷洒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以消除喷洒硫化钠溶液时过量的硫化物对水体的影响,并测定水体中的硫化物至达标。
(3)无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磷酸、氢氟酸、氯磺酸、高氯酸)的泄漏处置若泄入路面,对少量泄漏,用干燥沙、土等惰性材料洒入泄入路面,吸附泄漏物,收集吸附泄漏物的沙、土;再用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洒入泄入路面,中和可能残留的酸。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

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是指在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后,针对不同的危险化学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紧急处理。
下面将介绍七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应急处置方法,包括硫酸、氨水、煤气、甲醛、氯气、盐酸和硝酸。
1.硫酸:硫酸是一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具有强酸性和腐蚀性。
在处理硫酸泄漏事故时,应穿戴防护装备,迅速将泄漏源隔离,避免与皮肤或眼睛接触。
可以使用中性化剂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进行中和,将泄漏物收集起来,避免进入水源和下水道。
2.氨水:氨水是一种常见的碱性化学品,对人体有刺激性,有毒。
处理氨水泄漏事故时,应穿戴防护装备,迅速将泄漏源隔离,避免与皮肤或眼睛接触。
可以使用稀硫酸进行中和、稀盐酸进行中和或用水冲洗稀释。
3.煤气:煤气是一种易燃气体,具有爆炸性。
处理煤气泄漏时,首先要切断燃气供应管道,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并避免明火或电火花引发火灾。
如果是大面积泄漏,应立即将人员撤离,通知专业救援人员进行处理。
4.甲醛:甲醛是一种有毒挥发性有机物,刺激性很强。
处理甲醛泄漏时,应穿戴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
可以打开门窗进行通风,减少室内浓度。
小范围泄漏可用稀释剂稀释处理,如乙醇、丙酮等。
如果泄漏严重,应撤离人员,并通知专业救援人员。
5.氯气:氯气是一种有毒、腐蚀性的气体,具有刺激性和窒息性。
处理氯气泄漏时,应迅速将泄漏源隔离,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穿戴防护装备,避免直接接触。
可以使用中性化剂如氨水进行吸附,将泄漏物转移至安全容器。
6.盐酸:盐酸是一种强酸,具有腐蚀性和刺激性。
处理盐酸泄漏时,应穿戴防护装备,迅速将泄漏源隔离,避免与皮肤或眼睛接触。
使用中性化剂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进行中和,将泄漏物收集起来,避免进入水源和下水道。
7.硝酸:硝酸是一种强氧化剂,具有腐蚀性和可燃性。
处理硝酸泄漏时,应穿戴防护装备,迅速将泄漏源隔离,避免与皮肤或眼睛接触。
可以使用还原剂如亚硫酸氢钠进行中和,同时使用干燥剂如二氧化硅吸附硝酸蒸气。
危险品使用处置方案

危险品使用处置方案随着工业化和科技的发展,危险品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作为一种有害物质,危险品使用需要特别注意安全问题。
一旦使用不当,可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然而,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对于危险品使用处置方案做好准备,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情况,也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本文将介绍一些危险品使用时,常见的处置方案。
一、危险品应急处理当危险品发生意外时,需要立即采取应急措施,以控制事态发展。
常见的应急处理方法有以下几种:1.立即抢险、隔离危险区域应急处理的第一步是要抢救现场,将危险品尽快隔离开来,防止其影响范围扩大。
同时,对危险区域进行划分,设置障碍物等措施,防止非专业人员进入。
2.启用应急设备及器材对于不同类型的危险品,应根据不同情况使用不同的器材和设备。
例如,对于液态、气态危险品的泄漏,可以使用专业防毒面具、防护服、呼吸器等进行处理。
3.集中指挥、调度应急处理需要有专业的指挥和协调。
当事态发生时,需要实时向相关部门通报,与工厂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合作,共同制订出应急处理方案并进行协调管理。
4.分级处置应急处理是一个复杂系统工程,需要按照不同级别进行处置。
应急处置的等级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划分,并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二、危险品的安全储存危险品是一种特殊的物质,需要特殊的存储方式。
1.分类储存不同种类的危险品应分别采用不同的储存方式和规格,避免混放和交叉污染。
应根据物质的危害程度、危害性质、物理化学特性、火灾爆炸危险性等环节进行科学归类和储存。
2.储存区域设置为了保证危险品储存的安全性,还需要划分专门的储存区域。
在设置储存区域时,应注意划定安全间隙,并加强防火防爆等措施,充分考虑到安全环境的需求。
3.配备专业人员危险品储存需要具备专业的人员进行指导,在日常储存、调配和配送等环节都需要专门人员的参与。
三、危险品运输的安全处理危险品的运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以避免因为意外错估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具体方法如下:1.选用适当的运输工具不同种类的危险品需要选用不同的运输方式,例如,一些易挥发的液态危险品,采用皮重罐车等可靠、压力稳定、阀门严密、其他器件无漏损的运输箱。
常见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

常见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的应急处置措施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时有发生,倘假设事故应急处理方法不当,很容易引发次生事故、关联事故,从而造成更大的损失。
因此,掌握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应急处置的基本方法十分重要。
通常不同的危化品、不同的事故类别必须采用不同的处置方法。
1、易燃液体灭火方法:扑灭易燃液体火灾的最有效方法是采纳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等灭火器扑救。
撒漏处理:及时用砂土或松软材料覆盖吸附后,集中至空旷安全到处理。
覆盖时,要注意防止液体流入下水道、河道等地方,以防污染环境。
2、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灭火方法:依据易燃固体的不同性质,可用水、砂土、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剂来灭火,但必须注意:遇水反应的易燃固体不得用水扑救,如铝粉、钛粉等金属粉末应用干燥的砂土、干粉灭火器进行扑救;有爆炸危险的易燃固体如硝基化合物禁用砂土压盖;遇水或酸产生剧毒气体的易燃固体,如磷的化合物和硝基化合物(包括硝化棉)、氮化合物、硫磺等,燃烧时产生有毒和刺激性气体,严禁用硝碱、泡沫灭火剂扑救,扑救时必须注意戴好防毒面具;赤磷在高温下会转化为黄磷,变成自燃物品,处理时应慎重。
扑灭自燃物品火灾时要注意:此类物品灭火时,一般可用干粉、砂土(干燥时有爆炸危险的自燃物品除外)和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与水能发生反应的物品如三乙基铝、铝铁溶剂等禁用水扑救;黄磷被水扑灭后只是暂时熄灭,残留黄磷待水分挥发后又会自燃,所以现场应有专人密切观察,同时扑救时应穿防护服,戴防毒面具。
扑灭遇湿易燃物品时应注意:此类物品发生火灾时,应迅速将未燃物品从火场撤离或与燃烧物进行有效隔离,用于砂、干粉进行扑救;与酸或氧化剂等反应的物质,禁用酸碱和泡沫灭火剂扑救;活泼金属禁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扑救,应用苏打、食盐、氮或石墨粉来扑救;锂的火灾只能用石墨粉来扑救。
撒漏处理:上述三类货物撒漏时,可以收集起来另行包装。
收集的残留物不能任意排放、抛弃。
对与水反应的撒漏物处理时不能用水,但清扫后的现场可以用大量水冲刷清洗。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处置方法

各类危险化学品的性质处置方法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性、腐蚀性、易燃性、爆炸性、放射性等性质,可能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的化学物质。
对于不同类型的危险化学品,需要采取不同的处置方法来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危险化学品及其性质和处置方法:1. 毒害性化学品:毒害性化学品是对人体有毒作用的物质,如有机溶剂、重金属盐类等。
这些物质可能通过吸入、接触或摄入进入人体,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
对于毒害性化学品,应采取以下处置方法:- 储存:应储存在通风良好的地方,与其他物质隔离存放,使用专用容器进行储存。
- 使用:应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防毒面具、穿戴防护服等。
-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应分类处理,禁止随意倾倒。
可以通过专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或者将废弃物交给当地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2. 腐蚀性化学品:腐蚀性化学品具有强酸或强碱性,对人体和环境具有严重的腐蚀性。
如硫酸、盐酸、氢氟酸等。
对于腐蚀性化学品,应采取以下处置方法:- 储存:应储存在特殊的腐蚀品储存柜中,与其他物质隔离存放,防止泄漏。
- 使用:应佩戴化学防护服、防护面具、手套等个人防护措施。
-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应分类处理,禁止直接排放到排水系统中。
可以利用稀释液体进行中和,然后交给专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3. 易燃性化学品:易燃性化学品具有较低的燃点,易于燃烧、爆炸。
如酒精、柴油、丙烷等。
对于易燃性化学品,应采取以下处置方法:- 储存:应储存在通风良好、远离火源的地方,防止高温、火花等引起燃烧。
- 使用:应在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避免产生火花、热源等。
- 废弃物处理:废弃物应分别存放,禁止倾倒到火源附近。
可以采用安全的燃烧方式进行处理,或交给专门的危险废物处理单位进行处理。
4. 爆炸性化学品:爆炸性化学品具有极高的爆炸性,如火药、炸药、液氧等。
对于爆炸性化学品,应采取以下处置方法:- 储存:应储存在远离火源、防爆设施齐全的仓库中,防止摩擦、碰撞等引起爆炸。
常见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处置方法

附件1常见危险化学品特性及处臵方法一、汽油(一)理化特性烷烃类化合物,分子式:C5H12~C12H26 ,无色或黄色透明液体,不溶于水,能溶于苯、二硫化碳和无水乙醇。
沸点40~2000C,闪点-500C,在空气中爆炸极限为1.3~6.0(V%),液体相对密度0.7~0.9,气体相对密度3.5,易挥发。
(二)火灾危害性:易燃易爆。
(三)毒性危害在空气中浓度达到30~40mg/L,能引起人身中毒,一次性吸入高浓度汽油蒸汽能导致死亡。
(四)石油储罐火灾处臵程序1、火情侦察。
首先查清油品的种类、数量、液面高低、罐体是否变形或破坏,对邻近罐的威胁程度、液体流散的范围,有无防火堤及排油设施,能否发生喷溅或沸溢,有无自动灭火设备等。
2、对油罐加强冷却降温,是控制火势扩大、降低油罐温度和燃烧强度,使之不变形、不破裂的一项重要措施。
冷却时水流在罐上部均匀横向冷却,不留空白部,不能间断供水,不要把水射入罐内。
3、向燃烧罐进攻时,应在统一指挥下用干粉或泡沫同时进攻,灭火时间要留有一定的延续时间。
4、在围歼灭火时,要求:(1)将泡沫液等灭火剂和灭火器材配臵在进攻阵地上;(2)备好充足水源,保证不间断供水;(3)进攻前做喷射泡沫的试验,保证器材完整好用;(4)在指挥员统一号令下各灭火区同时灭火。
5、筑堤堵截、阻止蔓延、消灭流淌火不让火势扩大。
6、大火扑灭后,要延续冷却罐壁,使油罐内温度降到常温。
(五)油罐车应急方案1、当油罐汽车在加油站或油库发生着火时,应迅速停止作业,将油罐汽车驶离油料作业现场到空旷地带再进行补救。
2、如果是油罐汽车罐口着火,可首先用石棉被将罐口盖上闷死,也可使用随车携带的灭火器对准罐口将油火扑灭,亦可使用其它覆盖物(如湿棉被、麻衣等)堵严罐口将油火扑灭;油罐汽车其它部位着火,也可用随车携带的灭火器材对准着火部位进行喷射灭火。
要注意检查,防止复燃。
3、油罐车在行驶途中发生着火,驾驶员应迅速将车辆停靠在人员稀少的空旷地带,取下随车携带的灭火器材对着火源进行扑救,并及时向119报警,在最短时间控制火势、灭火。
常见危险化学品处置对策

常见危险化学品处置对策随着化工行业的不断发展,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量越来越大,而危险化学品若不得当地处理,有可能给环境和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对危险化学品的合理处置变得尤为重要。
以下是常见危险化学品的处置对策:1. 爆炸物的处置爆炸物是危险化学品中最危险的一类,处理起来应格外慎重。
应该选择安全的远离居民区的场所进行处理,采取专业的方法进行爆炸物的废弃物的运送和处理,防止人员和环境的危害。
2. 酸碱废液的处理酸、碱废液对环境的危害较小,但对工作人员带来较大的伤害。
应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并选择专业机构进行处理,防止其对环境和个人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3. 有机废液的处理有机废液对环境的危害大,一些易燃的有机废液更应该引起注意。
因此应采用安全的方法进行处理。
可选择专门的危险废物处理公司,采用垃圾填埋、高温焚烧等方式进行处理。
4. 有机物质的处理有机物质的可能性较大,应采用物理方法,如高温烧毁、化学方法以及压缩等进行处理,需要对有机物质进行破坏,防止对环境造成影响。
5. 重金属污染物的处理在处理重金属污染物是我们需要选择一些专业的国家认证公司,以措施确定是否存在重金属污染物。
采取措施如物理化学处理,选择封闭和掩埋的方式来便寸不良的物质。
6. 其他废物的处理对于其他的废物,如塑料、橡皮、纱织物等,可以采用多方面的方法处理,如选择完全回收、化学的方法、燃烧处理等。
需根据不同的物质采用不同咏麟处理方式。
总体来说,对于危险化学品的处理需要遵循专业知识,选择专业的处理公司进行操作,不触碰或自行处理。
同时也要注意记录好处理过程,避免不可预知的灾害。
这样可以保障人类健康,防止环境被危险化学品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件编号:RHD-QB-K8932常见几种(类)危险化学品的_些处置方法标
准版本
(解决方案范本系列)
编辑:XXXXXX
查核:XXXXXX
时间:XXXXXX
常见几种(类)危险化学品的一些
处置方法标准版本
操作指导:该解决方案文件为日常单位或公司为保证的工作、生产能够安全稳走地有效运转而制走的,并由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时进行更好的判断与管理…其中条款可根据自己现实基5出上调整,请仔细浏览后进行编辑与保存。
处置危险化学品的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的一条基本
原则就是将剧毒、有毒、有害的危险化学品尽可能处理成无毒、无害或毒性较低、危害较小的物质,避免造成二次污染,尽量减少和降低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所造成的危害的损失。
可通过物理的(如回收、收集、吸附)、化学的(如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沉淀)等多种方法,进行处置。
在可能的情况下,用于处置的物质应易得、低廉、低毒、不造成二次污染,或易于消除。
同时,应确保处置人员及周围群众的人身安全,按规走佩戴必需的防护设备
(如防护
服、防毒呼吸器等),进入现场进行处置。
(1)溶于水的剧毒物氤化钠、氤化钾的泄漏处置
若固体物质泄入路面,可用铲子小心收集于干
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尽可能地全部收集;再在泄入路面喷洒过量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清除残留的泄漏物。
若氧化物溶液泄入路面,可在泄入路面喷洒过量
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清除泄漏物。
注意对周围地表水及地下水的监控。
若泄入水体,对少量泄漏,可在泄入水体中喷洒
过量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清除泄漏物;对大量泄漏,
必要时,应在江河下游一定距离构筑堤坝,控制污染范围
扩大,同时严密监控,直到监测达标。
(2)微溶于水的剧毒物三氧化二碎(砒霜)的泄
漏处置
若泄入路面,可用铲子小心收集于干燥、洁净、有
盖容器中,尽可能地全部收集;
若泄入水体,可对水体进行喷洒硫化钠溶液,使溶于水的三氧化二碎与硫化钠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硫化碎沉淀,经监测水体达标后,还应对沉积于河床的三氧化二碑和硫化碑沉淀进行彻底清除,以消除隐患。
过后,在水体中喷洒漂白粉或次氯酸钠溶液,以消除喷洒硫化钠溶液时过量的硫化物对水体的影响,并测定水体中的硫化物至达标。
(3)无机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磷酸、氢氟酸、氯磺酸、高氯酸)的泄漏处置
若泄入路面,对少量泄漏,用干燥沙、土等惰性材料洒入泄入路面,吸附泄漏物,收集吸附泄漏物的沙、土;再用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洒入泄入路面,中和可能残留的酸。
对大量泄漏,—开始应避免用水直接冲洗,可在泄入路面周围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耐酸泵转移至槽车
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再用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洒入泄入路面,中和可能残留的酸。
若泄入水体,在泄入水体中洒入大量石灰(对江、河应逆流喷洒),进行中和,至水体监测达标。
同时应注意对氟离子的监测。
(4)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的泄漏处置
若固体泄入路面Z可用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Z尽可能地全部收集。
若液碱泄入路面,对少量泄漏,先用干燥沙、土等惰性材料洒入泄入路面、吸附泄漏物,收集吸附泄漏物的沙、土;再用稀醋酸溶液喷洒路面,中和残留的碱液;对大量泄漏,可在泄入路面周围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再用稀醋酸溶液喷洒路面,中和残留的碱液。
若泄入水体,可在泄入水体中喷洒稀酸(如盐酸)
以中和碱液,至水体监测达标。
(5)相对密度(水二1)小于I S不溶于水的有机
物(液体)(如苯、甲苯等)的泄漏处置
若泄入路面,对少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或就地取材用如木屑、干燥稻草等吸附;对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若进入水体,应立即用隔栅将其限制在一定范围Z小心收集浮于水面上的泄漏物,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6)相对密度(水二1 )大于1、不溶于水的有机物(液体)(如氯仿等)的泄漏处置
若泄入路面,对少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
或就地取材用如木屑、干燥稻草等吸附;对大量泄漏,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理。
注意因向下渗透而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
若进入水体,由于比水重、沉入水底,尽可能用防爆泵将水下的泄漏物进行收集,消除污染及安全隐患。
(7)有毒、有害气体及易挥发性有毒、有害液体(如液氯、液漠)的泄漏处置
根据事故现场的风向,迅速划定安全区域范围, 转移下风向人员至安全处。
如对液氯的泄漏,由于泄漏后即成气态,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同时,向泄漏源及上空喷含2%—3%硫代硫酸钠(大苏打)的雾状水进行稀释、反
应。
对液漠的泄漏,若泄入路面,少量泄漏,向泄入
路面及上空喷含2%—3%硫代硫酸钠(大苏打)的
雾状水进行稀释、反应;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
收容,用耐腐蚀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中,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尔后对泄入路面喷含
2%—3%硫代硫酸钠(大苏打)的雾状水进行稀释、反应,清除泄漏物。
这里写地址或者组织名称
Write YOUr COmPany AddreSS Or PhOne NUmber H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