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简史

合集下载

长沙的历史故事

长沙的历史故事

长沙的历史故事长沙,作为中国湖南省的省会城市,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下面将带您一起探索长沙的历史故事,了解这座城市的变迁和传承。

首先,我们来认识一下长沙的起源。

根据考古学家的研究,长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

在那个时期,长沙是湖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吸引着许多商人和文化人士前来定居。

在秦朝统一中国后,长沙成为了湖南的郡治,这时期的长沙城已经初具规模。

而随着历史的发展,长沙在三国时期更是成为了著名的战略要地。

三国时期的长沙是刘备所在的蜀汉的重要城市,曾经多次成为抵御敌人的前沿阵地。

进入唐朝时期,长沙成为了湖南的经济中心。

这一时期,长沙的城市规模扩大,商业繁荣,文化艺术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唐代著名诗人杜甫的《登高》中有“长沙如梦楼台处”的诗句,形容了当时长沙的繁华景象。

宋朝时期,长沙的城墙更加坚固,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

同时,长沙成为了湖南的文化中心,许多文人墨客纷纷涌入长沙,使得这座城市文化氛围更加浓郁。

其中,岳飞是宋代著名的抗金名将,他的故事也与长沙紧密相关。

岳飞在长沙担任过守城将领,后来被贬谪至广州,但他的精神依然激励着后人。

进入现代时期,长沙成为了湖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长沙在中国近代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例如辛亥革命时期,长沙成为了湖南的起义中心。

此外,长沙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如今的长沙,已经成为了现代化的大城市。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交通便利,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然而,长沙的历史遗迹和文化传统依然保留着,让人们可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丰厚底蕴。

总之,长沙的历史故事丰富多样,从商代到现代,长沙见证了中国历史的变迁和发展。

长沙不仅是湖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城市之一。

通过了解长沙的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座城市的魅力。

长沙的历史文化简介

长沙的历史文化简介

长沙的历史文化简介
长沙是中国湖南省的省会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曾是三国时期吴国的边陲要塞,南朝时期的后陈、后梁和后周的中心地带。

隋唐时期,长沙成为了湖南的首府,唐代著名诗人杜甫曾在此留下过诗句。

长沙的名胜古迹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岳麓山和橘子洲头。

岳麓山是中国最著名的山岳文化胜地之一,被誉为湖南的脊梁和长沙的文化象征。

这里风景优美,景点众多,有岳麓书院和岳麓寺等历史文化名胜,还有湖南大学和中南大学等知名高校。

橘子洲头位于湘江畔,是中国著名的革命文化景区之一,这里曾是中华民族的先驱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基地和红军长征的起点。

人民英雄纪念碑和烈士公墓是橘子洲头最著名的景点。

此外,在长沙还可以参观湖南博物馆、楚南王墓、南岳衡山等历史文化名胜,了解长沙的文化历史。

长沙是一座既有现代化城市的面貌,又有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值得前来一游。

长沙历史简介概况

长沙历史简介概况

长沙历史简介概况
长沙是中国湖南省的省会城市,也是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交通和信息中心。

长沙历史悠久,早在2200年前,三
国时期的吴王孙权就在今天的长沙设立了县治,称为零陵郡。

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沙成为了北方与南方的交通要道,历经宋、元、明、清等朝代的治理,发展迅速。

20世纪初,长沙成为了中国先进的文化中心之一,留下了众
多的名人和作品。

如陈独秀、鲁迅、梁启超、李大钊、周恩来、毛泽东等先后在长沙留下过足迹。

此外,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长沙也有着重要的角色,如西陵文化、马王堆汉墓文化、岳麓书院文化等都在长沙流传。

今天的长沙已经成为了全国性的大都市,是湖南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长沙市的经济不断发展,成为了湖南省的快速崛起的经济中心之一。

同时,城市文化也日益繁荣,如岳麓书院、橘子洲头、湖南省博物馆等都吸引了众多的游客。

长沙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长沙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长沙的起源及发展历程长沙是湖南省省会,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它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中国南方地区的重要城市之一。

本文将介绍长沙的起源及其发展历程。

一、远古时期长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这个时期,长沙地区已有人类聚居,他们以捕鱼、狩猎和采集为生。

考古学家在长沙湾等地发现了大量的石器和陶器残片,证明了长沙在远古时期就已经有了人类的痕迹。

二、古代时期长沙古代时期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那个时候,长沙是楚国的辖地之一。

楚国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强大国家,长沙成为了楚国的重要军事要塞和政治中心。

在这个时期,长沙的城墙得到了修建,它成为了一座繁荣的城市。

三、近代时期近代时期,长沙迎来了它的发展高峰。

19世纪末,长沙成为了湖南省的省会,开始了现代化的建设。

铁路的开通、工业的发展以及现代教育的引入,都为长沙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长沙的城市规划逐渐完善,新的街道、公园和建筑物开始出现。

四、当代时期进入21世纪,长沙经历了更加迅猛的发展。

作为湖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沙成为了国内外投资的热点。

现代化的建设使得长沙的交通更加便捷,高楼大厦、商业中心和科技园区相继建立。

长沙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五、未来展望展望未来,长沙的发展潜力巨大。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长沙将继续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和人才。

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将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和文化产业也会被重点培育。

长沙有望成为中部地区的重要中心城市和创新驱动型城市。

总结长沙的起源可追溯到远古时期,经历了古代和近代的发展,如今正在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

相信在未来,长沙会继续发展壮大,为人们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关于长沙的传说故事

关于长沙的传说故事

关于长沙的传说故事
长沙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有许多关于它的传说故事。

以下是一些关于长沙的传说故事:
1. 梁山伯与祝英台:这是中国著名的一对古代爱情故事,在长沙也有其独特的版本。

据说,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在长沙相识相爱,最终却因家族纷争而被迫分离。

这个故事被传颂至今,成为长沙的一部分文化符号。

2. 感恩铜官窑:长沙附近的铜官窑是中国古代的一座重要瓷窑,传说在唐朝时,有一位窑工因为自己有一双毛足,被人取笑。

但是,当地的一只老猫却不断搅乱了让他落水的小孩们,从而救了他。

窑工深感感激,制作了一尊陶塑以示感恩,被后人传承下来。

3. 井仔岗的灵山观音:相传,井仔岗是长沙一座古老的山,上面有一尊金光闪闪的观音像。

每当夜晚有人经过,观音像会向其投射光芒,以保佑行人平安。

这一传说使得井仔岗成为一个深受当地居民尊崇的地方。

4. 天心区的玉皇殿:长沙的天心区有一座古老的玉皇殿,据说这座殿堂是当地皇帝肉身升天后留下的痕迹。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殿堂内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吸引了许多信徒前来祈福。

这些传说故事丰富了长沙的文化底蕴,也成为了该城市的一大
特色。

它们不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信仰和价值观,还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探索、了解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

长沙的起源与发展

长沙的起源与发展

长沙的起源与发展长沙作为中国湖南省的省会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它是湖南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被称为“星城”的美誉。

本文将从长沙的起源、历史变迁和发展壮大三个方面来探索长沙这座城市的独特之处。

一、起源长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

公元214年,刘备在攻下益阳后,设立长沙县,这标志着长沙的正式建设。

长沙所在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处于湖南肺腑之地,北靠江汉平原、南连五岭之脉,沱江、湘江交汇于此,地势险要,交通便利,使得长沙很快成为了一个繁荣的市镇。

二、历史变迁长沙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和城市建设的变化。

东晋时期,长沙成为了临江重镇,城市开始发展起来。

唐代时,长沙成为湖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城市规模扩大,城墙修筑,市区逐渐繁华起来。

宋代以后,长沙逐渐演变为一个重要的商业城市,形成独具特色的市井文化。

近代以来,长沙经历了战争和社会变革的洗礼。

在抗日战争期间,长沙成为中国抗战的重要后方据点,承担着保卫中原和支援云南、缅甸的重要任务。

新中国成立以后,长沙逐渐恢复和发展,在经济、教育、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湖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三、发展壮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长沙取得了飞速的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长沙建设起了许多重大的基础设施,如地铁、高速公路和国际机场,大大改善了交通状况,提高了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同时,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园、星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等新兴经济产业区的建设,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人才,推动了长沙的经济快速增长。

而在文化艺术方面,长沙也有着独特的魅力。

长沙的民间艺术和非遗文化丰富多样,如湘剧、湖湘文化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学习。

而湘绣、湖湘菜等地方特色也逐渐走向国际舞台,成为长沙的名片之一。

总结长沙作为湖南省的省会城市,承载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经过多个时期的发展和变革,长沙逐渐壮大起来,成为了湖南乃至整个中南地区的重要城市。

长沙的繁华和魅力,不仅源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也归功于多年来广大市民和领导者的共同努力。

【城市导航走进湖南】湖南省会及历史沿革

【城市导航走进湖南】湖南省会及历史沿革

湖南省会及历史沿革展开市情简述长沙市,简称长沙,别称“星城”,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之一,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之一,国家级重点开发区域,享有“中国快乐之都”和“中国力量之都”美誉。

是中国湖南省的省会,是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科技、金融、信息中心,是中国中部地区最具竞争力城市,是华中及长江中游地区主要的中心城市和经济中心之一。

长沙风景图(20张)长沙有文字可考的历史3000多年,因屈原和贾谊的影响而被称为“屈贾之乡”。

长沙又称“楚汉名城”,马王堆汉墓和走马楼简牍等重要文物的出土反映其深厚的楚文化以及湖湘文化底蕴,位于岳麓山下的岳麓书院为湖南文化教育的象征。

历史上涌现众多名人,留下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成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长沙经济原本偏重于第三产业,尤以媒体和娱乐业闻名,为中南地区重要工商业长沙风景图片(20张)城市。

近年来,由于长沙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积极实施一化三基和四化两型战略,一大批高新技术产业、汽车产业、装备制造、生物医药以及机械重工业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

长沙风景(20张)2010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达4547.06亿元,同比增长15.5%,人均GDP 超过1.1万美元,比2005年增长1.87倍。

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稳居第7位,GDP百强城市排名中第18位。

长沙市GDP总量已经超过甘肃、海南、宁夏、青海、西藏等五个省(自治区)。

2006年4月9日,成功地获得了2005年度中国十大节庆城市荣誉称号。

2008年12月10日,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称号。

2008年12月25日,被评为2008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2008年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称号。

2009年9月18日以排名第一入选“中国十佳休闲宜居生态城市”长沙演唱会(20张)称号。

2009年长沙荣膺“中国十大品牌城市”称号。

2009年6月中国首届最具软实力城市称号。

2010年荣膺“中国(大陆)国际形象最佳城市”称号。

长沙的历史变迁与文化演变

长沙的历史变迁与文化演变

长沙的历史变迁与文化演变长沙,作为中国湖南省的省会和重要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长沙的历史变迁与文化演变,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繁荣与沧桑,也塑造了长沙独特的城市风貌和文化特色。

一、古代长沙的建城与发展长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多年的早期新石器时代。

据考古学家的研究,早在商代晚期或西周初期,长沙地区就有人类居住和农耕活动。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长沙成为了楚国的重要城市,发展迅速。

长沙的历史变迁与文化演变真正开始于西汉时期。

西汉初年,长沙郡设立,成为了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汉代的城市规划风格影响了长沙后来的城市建设,形成了以长沙巷为中心的布局格局。

二、长沙的历史名人与文化繁荣长沙的历史变迁也孕育了许多的历史名人和文化繁荣。

其中最有名的要数三国时期的名将黄忠和明代的文学家杨慎,他们为长沙增添了浓厚的历史氛围。

黄忠是三国时期蜀国的重要将领,他在长沙经略刘备时,力保长沙地区的安定和繁荣,使得这里成为当时的军事、政治和文化重地。

杨慎则是明代中期的文学家,以他的诗文作品《长沙行》而闻名。

这首诗描绘了长沙的山川风貌、人文景观和文化底蕴,成为了长沙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长沙的文化涵养与传承长沙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传统。

历经千年的历史变迁,长沙的文化涵养得到了充分的传承与发扬。

长沙的文化主要包括文学、书法、绘画、音乐、戏曲等多个方面。

其中,长沙书院和长沙文化名人纪念馆是长沙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长沙书院立足于汉唐典籍研究,承担了湖南古代文化研究、教育和推广的重要任务。

而长沙文化名人纪念馆则通过展览和文化活动,向人们展现了长沙的历史名人和文化繁荣。

四、现代长沙的城市发展与文化创新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长沙的城市发展迅速。

先进的城市规划和现代化建设使得长沙焕发出勃勃的生机和活力。

现代长沙不仅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促进了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长沙成为了湖南省的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的文化场馆和艺术团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为地名,长沙最早记录在西周时期,距今约3000年。

作为城市,长沙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距今约2400年。

长沙从诞生到现在一直未改变城址,是中国历史上保持城址不变最长时间的城市之一。

长沙位于国务院1982年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之列。

据长沙博物馆介绍,距今7000多年的长沙南托大唐遗址,出土了大量研究价值极高的石器、陶器,成为湘中地区同大溪新石器文化相近的代表。

石器时代:距今约15—20万年以前,长沙有人类的活动,经过15—20万年的发展,长沙进入新石器时代;约前5000年,长沙先民开始过定居生活,形成了村落,进入母系社会;约前3000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屈家岭文化阶段;约前2500年,长沙新石器时代进入龙山文化阶段,这时有了原始农业,渔猎仍是人们谋生的重要手段,原始制陶业、石器加工技术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并产生原始纺织和玉器加工技术。

传说时代:传说炎帝和黄帝都曾来过长沙。

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曾“披山通道,南至于江,登熊湘”。

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最终也葬在长沙茶乡(现株洲炎陵)之尾。

夏商周时期:长沙,夏属三苗之地;到商、周时代,长沙属“扬越”(又叫“荆蛮”),史称“扬越之地”,作为古越人(古长沙越人为扬越的的一支)到这时创造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越文化,以拍印的几何纹饰硬陶即印纹硬陶是其最有代表性的特征。

古越文化与中原文化:商、周时期中原文化的传入,长沙进入青铜器时代。

1938年宁乡县出士的著名的四羊方尊,是商、周青铜器中珍品。

荆楚文化与中原文化:东周以后,进入春秋时代,春秋末期,楚国(荆楚)的势力进入长沙。

长沙地区进入了铁器时代,长沙也由此进入了封建社会。

长沙(湖南)作为楚地和楚国军事重镇的时间长达800多年。

秦汉时期:秦代长沙郡之郡治,秦国灭掉楚国,在原楚江南之地设立“长沙郡”。

从秦代开始,长沙开始纳入中国统一的政治版图,并第一次明确地以一个行政区域载入史册。

秦代长沙郡涵盖今湖南大部分、湖北省以南、江西省西北和广东省的连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全州市等地,面积几乎相当于今湖南全省。

<br> 汉朝长沙国王都:秦朝灭亡,汉朝建立,刘邦称帝之后,公元前202年封西汉开国功臣吴芮为长沙王,以原秦长沙郡建长沙国,将“湘县”改名“临湘县”为国都,长沙国是湖南省历史上第一个诸侯封国,长沙王为最高统治者(最高官员),王位世袭。

长沙国从前202年始封至7年废除,存在200多年。

<br>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湘州改制为湖南和长沙行政建制史上的标志。

由于长沙地理位置的重要,长沙作为地方行政中心,其地位与作用更加巩固。

三国的长沙郡,行政范围基本局限于湘江以东地带,隋朝的长沙郡跨越湘江至整个湘中地区,从而基本上奠定了从此直到清朝长沙建置的规模。

<br> 东吴荆州长沙郡:三国时期的长沙郡,上有州(荆州),下有县、乡、里,为孙吴时代的行政体制。

简胺中就出现了“东乡劝农掺”、“南乡劝农撮”的名称。

此外,还有“司马”、“关丞”、“仓田曹”、“录事”等。

(资料来源:依据“长沙走马楼”出土的简牍整理)。

<br> 隋唐时期:577年,北周灭北齐,重新统一了北方。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废周称帝,建立隋朝。

隋文帝时,以长沙有昭潭,改湘州为潭州,设立潭州总管府。

隋炀帝时,潭州又改为长沙郡。

<br> 盛唐之潭州:621年长沙归于唐朝。

621年唐王朝在长沙设立潭州总管府,624年总管府改为都督府,经过三国、两晋和南朝长达400年的开发,到唐前期,由于社会安定和历任州(郡)县官的治理,赶上了中原地区的发展,此时的长沙可以被称为人丁昌盛、经济繁荣、文化灿烂。

771年(大历六年)上任潭州刺史的张谓曾撰写了一篇《长沙土风碑铭》,唐代宗大历年间,诗人杜甫游长沙,曾写下了不少诗章,其《清明》一诗中有:“著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干人万人出。

渡头翠柳艳明眉,争道朱蹄骄齿膝”,也正是盛世时期长沙一日的写照。

<br> 764年(唐代宗广德二年),衡州设置湖南都团练守捉观察处置使,简称湖南观察使,辖衡州、潭州、邵州、永州、道州5州;768年(大历三年),辖区也有所扩大,增加了郴州、连州2州,长沙成为湖南道的治所。

至此长沙等地从原江南西道分离出来,单独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即湖南道,“湖南”一词开始作为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在历史上出现。

<br>
五代十国之楚国王都:五代十国时期,此时的湖湘地区出现了一个由马殷建立的楚国(或称“马楚国”),原唐朝湖南道治所的长沙即为其都城,至此长沙进入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马殷之楚国时代。

<br> 宋代湖南路之治所:997年(至道三年),宋真宗正式改道为路,全国为15路。

原湖南道改为荆湖南路,潭州为治所。

真宗(998年——1022年)时长沙又成为湖南9州、军、监的政治军事中心。

宋代为长沙历史发展的十分重要的时期。

在这300多年中,长沙作为湖南政治军事中心的地位更为巩固,长沙行政区划的格局基本定形,后来长沙地区在元、明、清三代长达600多年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宋代政局相对稳定,由于统治者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和一些贤臣清吏的治理,长沙经济的发展赶上和超过了中原地区。

文化上,长沙岳麓书院的创立,胡安国、胡宏父子和朱熹、张拭在长沙讲学兴教,长沙成为著名的湖湘文化之都。

1133年10月,宋朝廷以禁军疲沓不堪战事,划分诸统兵大将辖区,潭州先为王理辖区,后因其作战无能,又代之以名将岳飞,长沙又成了声震中外的岳家军的驻防地。

南宋中后期,长沙时局相对稳定,有重臣名将刘镐、张孝祥、辛弃疾、周必大、真德秀、魏了翁、向士壁、汪立信、文天祥、李芾等任职长沙,支撑南宋王朝湖南大局。

辛弃疾创飞虎军,张孝祥、真德秀为政廉洁,文天祥治狱清平,都为长沙留下了一段佳话。

而向士壁、张唐(张浚之曾孙)、李芾潭州抗击元军,悲壮激烈,为宋代长沙添上了英雄的色彩。

元朝至元十四年(1274年)立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又称潭州行省;改潭州为潭州路,为湖广省治所。

<br> 元朝之潭州路:文宗天历二年,以潜邸所幸,改天临路。

元至正二十一年(1364年),朱元璋改天临路为潭州府。

<br> 明朝之潭州府:明洪武五年(1372年),潭州府改为长沙府,隶属湖广承宣布政使司。

长沙是明朝的藩王封地,先后有四位藩王受封。

明朝长沙总共有10个王。

封藩历史有195年。

<br> 清朝湖南省治:康熙三年(1664年)分湖广省为湖广左、右布政史司,其中右司即为现在的湖南省,长沙为湖广右布政使驻地、长沙府府治、长沙县和善化县县治。

雍正元年(1723年)改湖广右布政使司为湖南布政使司。

清朝中期时长沙成为四大米市之一,贸易繁荣。

湘军的建立是湖南历史与长沙历史的重大事件。

出生于长沙府湘乡县的曾国藩成立了湘军。

长沙乃至湖南从此名人辈出,在戊戌变法、反清运动、中华民国的历史事件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所有重大历史事件中,湖南人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

<br> 民国湖南
省会:1913年撤消长沙府。

1933年设立长沙市,为湖南省会。

1938年发生著名的文夕大火,长沙城大部分被烧毁殆尽。

1939年9月至1944年8月,接连发生四次长沙会战。

长沙成为当时的抗战主战场。

1949年8月5日,程潜与陈明仁发动起义,长沙和平移交政权,国民党在湖南的统治结束。

<br>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1949年后,长沙一直为湖南省省会。

由于毛泽东年轻时在长沙读书的经历,使得长沙在“文革”期间成为“革命圣地”,前往清水塘、湖南省一师范、爱晚亭和橘子洲头等毛泽东当年活动过的人数众多。

毛泽东也在建国后多次来到长沙,住于蓉园。

长沙湘江大桥于1972年10月1日正式通车,结束了长沙河东河西无桥相连的历史。

1978年以后,和大陆其他地方一同进入改革开放时期。

由于位于非沿海地区而缺少特殊的政策支持,长沙逐渐落后于沿海城市。

1990年代中期,长沙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位于长沙的各大传媒、餐饮和服务开始具有特色,湖南电视台、金鹰节、体坛周报等传媒娱乐业名气渐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