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环境监测与测量控制程序.
环境监测和测量管理程序

环境监测和测量管理程序1.0目的为保证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和可能造成事故后果的关键活动进行例行监督、监测,以便判断环境目标、指标的实现情况,并对环境体系的策划、实施和改进提供依据。
2.0范围适用于有计划的对本公司环境绩效、运行控制、环境目标和指标等的监视和测量过程。
3.0职责3.1管理者代表监督监视和测量过程,确认监测数据及汇总报告,指示、确认进行不符合时的纠正措施。
3.2行政人事部负责组织公司环境绩效、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运行控制程序完成情况的监控、测量及结果的评价,并负责外部监测机构的联络。
3.3行政人事部负责定期对各部门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检查,提出改善要求。
3.4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的环境绩效、环境运行控制、环境目标指标的实施情况的检查和改善工作。
4.0工作程序4.1监测与测量内容4.1.1环境绩效:判断环境绩效的提高程度,反映持续改进的效果,重点是对环境因素(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的排放和水、电、气、资源等的消耗)的监测(包括外部监测和内部监测),以及控制重大环境因素的效果。
4.1.2与重大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控制:污水处理系统、固体废弃物收集和处理、重要的耗能设备、危险气体管理、压力容器、消防设施、化学品泄漏控制、车间内有毒气体的控制及火灾、爆炸隐患预防等。
4.1.3目标、指标实现程度监控依据《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在规定时间内对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或完成程度进行监控。
4.1.4与法律、法规的符合情况a.行政人事部每年组织各单位、部门对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进行评价,包括污染物排放指标,建设项目、技改项目符合性,消防管理,危险化学品管理,有害废弃物的处理,隐患治理等方面。
b.当出现新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时,则按新的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进行监测,旧版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作废。
c.环境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依据《环境法律法规合规性控制程序》执行。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是组织为确保员工健康和安全,以及保护环境而制定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
这些程序可以涉及以下方面:
1. 职业健康安全监视:程序可以包括对各种职业危害的监测和评估,例如噪音、震动、化学物质暴露等。
监测可以通过设备、仪器和传感器进行实施,以确保工作场所符合相关安全和健康标准。
2. 环境监测:程序可以包括对空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的监测,以评估潜在的环境污染和危害。
监测结果可以用于确定必要的控制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3. 控制措施设计:通过评估监测结果和相关标准,制定适当的控制措施,以减少或消除潜在的危害和污染源。
这可能包括改善工艺流程、使用工程控制设备、实施个人防护装备等。
4. 紧急响应和应急计划:程序可以包括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应急计划,以确保员工和环境的安全。
这可能涉及培训员工如何应对危险情况、组织疏散计划和准备应对紧急事件的设备和资源。
5. 监督和审核:程序应包括监督和审核的机制,以确保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措施的有效实施。
这可能涉及对工作场所的定期检查、监控和内部审计,以及与相关部门和监管机构的合规性沟通和报告。
综上所述,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是组织为确保员工健康安全和环境保护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程序,以监测、评估和控制潜在的危害和污染源。
这些程序的有效实施可以帮助组织确保员工的安全,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同时遵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

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是一个组织用来评估和监测工作场所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状况的系统。
该程序旨在确保工作场所环境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要求,保障员工的健康与安全。
以下是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的主要步骤和活动:
1. 确定监视和测量的目标:确定需要监视和测量的环境因素、职业健康和安全指标,例如噪音、空气质量、化学物质浓度、职业病发病率等。
2. 确定监测方法和频率:根据监测目标,选择适当的监测方法和仪器,并确定监测频率和持续时间。
3. 收集和分析监测数据:使用选择的监测方法和仪器进行监测,并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以评估工作场所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状况。
4. 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估和比较:将监测数据与法律法规、标准和政策要求进行比较,评估工作场所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状况是否符合要求。
5. 制定改进计划:根据监测结果评估,制定适当的改进计划,包括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以改善工作场所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状况。
6. 实施改进计划:执行制定的改进计划,并跟踪改进措施的实施情况。
7. 定期审查和评估:定期审查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监视和测量程序的有效性,评估改进计划的结果和效果,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8. 培训和意识提高: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意识提高活动,以加强他们对工作场所环境、职业健康和安全的认识,培养安全意识和行为。
以上是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监视和测量管理程序的基本步骤和活动,通过有效地实施和管理这个程序,组织可以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降低职业风险和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ISO14001-2015环境监测和测量程序

环境监测和测量程序(ISO14001:2015)1、目的本标准规定了环境管理监测、测量的内容和实施步骤。
2、范围本标准适用于环境管理体系中监测与测量的控制管理。
3、术语本标准无需要特别定义的术语。
4、职责4.1各部门负责对涉及本部门目标、指标的完成情况以及有关运行控制程序、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4.2后勤部负责对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符合情况进行定期监测、评审,验证符合性,并报告环境管理者代表。
4.3后勤部负责对环境管理体系的总体运行控制情况、绩效进行检查,对各级的监测、测量结果记录进行汇总、评价,并报告环境管理者代表。
4.4环境管理者代表负责对本公司环境管理体系的总体运行情况、绩效进行监督。
4.5质检部负责各类仪器、仪表的管理、校准。
4.6后勤部负责法律、法规的适用性定期评审。
5、控制程序5.1监测、监控内容5.1.1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遵守情况:a)公司的废水、废气、噪声的排放是否符合所适用的排放标准;b)公司的环保设施的运行与管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c)公司的各项活动是否遵守有关环境法律法规要求;d)集团、上级或相关方对公司提出的环境方面的要求是否得到执行。
5.1.2目标、指标与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a)对目标、指标中设置测量的参数进行监测,并对其完成情况进行监控; b)对于管理方案确定的目标进度及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监控。
5.1.3监测设备、监测系统的常规校准和抽样检查的控制情况。
5.1.4对运行控制程序和作业指导书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5.2实施监测测量的步骤5.2.1后勤部负责法律法规遵循情况的监控和定期评审,验证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符合性,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a)根据法律法规确定需要监测的污染因子,并观察其营运情况,确定其监测周期。
公司的污染因子的监测频率见“污染因子监测表”(附录A);b)根据监测周期委托浦东新区环境监测站进行监测,并对监测报告进行评价;当出现异常或紧急情况时,经处理后,委托金山区环境监测站进行动态跟踪直到情况恢复正常为止。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是指工作场所的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对人体的影响。
为了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必须建立相应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
本文将介绍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的相关内容。
环境监测的类型和方法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监测需对工作场所的气态、液态、固态等有毒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并对噪声、光照度、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进行测量。
具体的监测项目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气体检测气体检测是指对有毒有害气体的监测。
常见的检测项目有甲醛、氨气、硫化氢、氰化物等。
气体检测的方法包括空气取样、吸附管检测、传感器检测等。
其中,传感器检测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它可以实时监测气体的浓度并报警。
粉尘检测粉尘检测是对环境中的粉尘、烟尘等微小颗粒物的监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飘尘计法、静电称重法、过滤重量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测量出环境中的颗粒物浓度和粒径,从而评估环境的安全性。
噪声检测是对环境中的噪声水平进行监测。
通过测量工作场所的噪声水平,可以评估员工是否会受到噪声的影响。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声级计、频谱分析仪等。
光照度检测光照度检测是对环境的光照程度进行监测。
根据工作场所的实际需要,可测量不同的光照度。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光度计、照度计等。
温湿度检测温度和湿度是影响员工工作效率的重要因素。
对于无法控制的温湿度,需要对其进行监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温湿度计、温度计、湿度计等。
监测数据的管理对于上述监测项目得到的数据,需要进行管理和分析。
数据管理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数据报告等环节。
下面将就各个环节进行详细介绍。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指对各个监测项目得到的数据进行记录和整理。
可以使用手动或自动记录方法进行采集。
手动记录方法包括使用纸质记录表、电子表格等方式。
自动记录方法是通过传感器等自动采集数据。
对于各个监测项目的数据需要进行存储,以备后续的分析和评估。
数据存储包括硬件存储、网络存储、云存储等方式。
选择存储方式需要考虑数据量、机密性等因素。
EP-12环境监测与测量管理程序

环境监测与测量管理程序EP-12编制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1.0目的:1.1 本规定是为了确保环境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行,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例行监测方法的规定。
1.2 对各种管理规定要求的环境测定项目、方法及担当部门进行规定。
1.3 目标、指针的跟踪。
1.4 规定环境相关法律、法规及其要求的遵守情况的监控方法。
2.0 适用范围:全公司范围内环境管理系统相关的监测程序及运用。
3.0 职责:3.1 行政部负责公司环境活动的监测和测量。
3.2 各有关单位配合监测工作。
4.0 工作程序:4.1 监控4.1.1 监控方法4.1.1.1 各执行单位责任者负责制定相应的程序或作业指导书,程序或作业指导书必须对必要的作业事项进行具体的描述。
4.1.1.2 监控人员依据程序或作业指导书实施环境监控作业。
4.1.1.3 监控人员依据判定标准对监控结果进行判定。
4.1.1.4 当监控人员发现环境管理系统出现偏差时,要将本次监控数据与以往的监控资料一起向上司报告。
4.1.1.5 监控人员以报告书、月报等形式将必要的监控记录(实施日、监控结果、判定结果等)向上司报告。
4.1.2 监控用仪器的矫正依《计量器具控制程序》实施。
4.1.3 记录管理:依据《记录管理程序》实施。
4.1.4 纠正与预防:当环境管理系统发生偏差时,依据《纠正与预防措施要求程序》以及作业指导书进行相应的处置。
4.2 环境项目的测定4.2.1 测定项目、测定方法及担当部门4.2.1.1 测定项目主要是对环境有重大影响的管理对象,有以下几方面:★水体污染项目★噪音污染项目★大气污染项目4.2.1.2 由行政部负责,每年与国家认可之环境检测机构对我公司废水、废气和噪音排放进行一次检测,并保留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记录。
4.2.2其它测定项目1、环境目标、指标完成情况的监视和测量。
2、环境表现的监视和测量,如仓库、车间环境行为;车辆管理;能源资源消耗骑情况等。
环境监测与测量控制程序

环境监测与测量控制程序修订记录﹕制定单位﹕制定﹕审核﹕核准﹕1 目的﹕通过对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进行监测和测量,以实现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控制。
2 范围﹕适用于公司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的关键特性的监测与测量。
3 定义﹕无。
4 职责﹕4.1. 环境安全办公室联系法定监测部门,对公司的污染物排放进行定期监测与测量。
4.2. EHS委员会负责监测环境绩效、适用的运行控制、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
4.3. 各部门负责对本部门具有重要环境因素的运行和控制情况的监测。
5 作业流程﹕5.1. 监测的内容5.1.1 环境例行监测的项目包括:废水、废气、噪声等污染源的排放情况的监测。
5.1.2 日常监测的项目:污染物排放合法性及节能情况。
5.1.3 监控的内容: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和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5.1.4 监督的内容包括:体系文件执行情况特别是运行控制、应急文件执行情况和职责的实施情况。
5.2. 环境例行监测5.2.1 EHS委员会每年年底前制定《年度环境监测计划》,确定监测项目、监测频率及负责部门,经总经理批准后实施监测;5.2.2 环境安全办公室联系当地法定监测部门每年年底对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并保存监测报告。
当检测结果超过标准值时,应报告环境管理者代表,并执行《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BWUX-ma002zh。
5.3.监控5.3.1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执行情况的监控EHS委员会每季度组织相关部门对各部门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执行情况检查表》BWUX-OHSEP-E007,出现不符合执行《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BWUX-ma002zh。
目标、指标实施情况应提交管理评审。
5.4.监督各部门对本部门各项运行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日常不定期监督,特别是与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运行控制情况,并填写《监督检查记录表》不符合时及时纠正。
ISO14001-2015环境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

环境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ISO14001:2015)1.目的对环境绩效、运行控制程序、环境目标与指标的完成情况例行监测和测量,并对其结果进行评价,以保证体系的运行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工作过程中所有环境监测和测量活动。
3.职责3.1管理者代表全面监控,管理部具体负责环境法律、法规及标准的执行情况,目标、指标完成情况和运行控制程序实施情况的监控,负责组织对环境绩效进行评估。
3.2管理者代表指导各部门对环境监测和测量活动予以具体实施。
3.3管理部负责联系外部单位进行环境安全技术性监测和测量的管理工作。
3.4相关部门负责协助监测和测量。
4.工作程序4.1技术性监测和测量4.1.1本公司技术性监测和测量主要指污水、废气、噪声的监测和测量;4.1.2污水的监测和测量按《污水控制程序》执行;4.1.3废气监测和测量按《大气污染防治控制程序》执行;4.1.4噪声的监测和测量A.管理部配合国家环保部门按年度对公司的噪声进行监测和测量,并将监测和测量结果报环境管理者代表。
B.管理部根据《环境监测和测量控制程序》对监测和测量结果进行评价,确定其重要性,管理部对噪声超标设备应采取防治措施。
4.2管理性监测和测量4.2.1资源、能源消耗利用的监测和测量A.财务部根据本年度环境目标与指标,按月对水、电的消耗进行监控;B.资源、能源利用不合理或超过规定的指标时,查找原因采取措施。
4.2.2品质部负责监测和测量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与维护的管理工作,并做好有关的记录。
4.2.3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监测和测量按《环境安全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4.5执行4.2.4管理部组织各部门对法律及其他要求按《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法规控制程序》执行。
4.2.5对相关方的监控按《对相关方施加影响控制程序》执行;4.3监测和测量结果的评价处理4.3.1管理部负责对各项监测和测量记录进行评价,判定监测和测量结果是否符合有关的环境法律、法规、目标、指标及作业规程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通过对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和活动的关键特性的监测,实现对环境影响的有效控制。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可能具有重大环境影响的运行活动的关键特性的监测与测量,其中包括对环境绩效、有关的运行控制、环境目标和指标符合情况、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的监测以及监测设备的校正和维护。
3 职责
3.1综合办公室负责:
a)对运行控制程序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
b)定期评价公司环保法律、法规标准遵循情况;
c)定期监控目标、指标及环境管理方案完成情况;
d)联系环保部门进行例行环境监测;
3.2 技术质量科负责监测设备的委外校准。
3.3 各部门负责监控相关的目标、指标完成情况及监督重要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控制情况。
4 程序
4.1 监测的内容
4.1.1 环境例行监测的内容:废水、废气、噪声污染源的排放情况和能、资源消耗统计。
4.1.2监控的内容: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和法律法规的执行情况。
4.1.3监督的内容包括:体系文件特别是运行控制/应急文件执行情况和职责的实施情况。
4.2 环境例行监测
4.2.1 综合办公室联系法定监测部门每年年底对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监测,监测项目如下:
当检测结果超过标准值时,应报告管理者代表,并执行《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控制程序》。
4.2.2综合办公室每月对水、电、汽进行监测,出现不符合按《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4.3 监控
4.3.1 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执行情况的监控
综合办公室每季组织人员对各部门目标、指标、环境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填写《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执行情况检查表》,出现不符合执行《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目标、指标和环境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应提交管理评审。
4.3.2 法律、法规执行情况监控
XX部将日常环境行为(包括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与有关环保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的规定进行比较,确定是否满足相关要求,出现不符合按《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每半年作一书面评价(初次内审前也应进行),填写《法律法规符合性评价表》。
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应提交管理评审。
4.4 监督
4.4.1各部门对本部门各项运行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进行日常监督,不符合时及时纠正,执行《信息交流控制程序》。
4.4.2综合办公室每季度对各部门体系运行情况特别是与重要环境因素相关的运行控制情况进行检查,填写《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检查表》,出现不符合按《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执行。
4.5 监测设备的校准和维护
环境监测仪器包括压力容器上的压力表、水表、电表及消防器材。
监测设备由技术质量科委托外部有资质机构进行校准和维护。
5相关文件
5.1 《信息交流程序》
5.2 《不符合纠正和预防措施程序》
6 记录
6.1 《监督检查表》6.2 《环境会议记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