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设备的使用与常见故障维护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流程常见故障处理措施

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流程常见故障处理措施常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流程常见故障处理措施一、常用仪器设备1. 血压计:使用前需确认袖带正确绑定,调整气囊是否放置在肱动脉位置。
测量时,应该放松手臂,让肱动脉完全封闭。
如果测量结果不够准确,可以重新测量或更换袖带。
2. 心电监护仪:使用前应确认电极贴附清洁,电极连接是否稳固。
如果出现波形不清或者不稳定的情况,可以确认连接处是否松动或者更换电极。
3. 呼吸机:使用前需确认机器是否正常接通电源和氧气管道。
调节呼吸机参数和设定合适的呼吸模式和吸氧浓度。
如果出现报警或者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机器或者按照使用手册处理。
4. 输液泵:使用前预先准备好输液瓶和注射器,确认泵的流速和滴数是否符合医嘱。
如果输液不流畅或者出现报警,可以检查输液管道是否阻塞或者更换输液设备。
以上仪器使用时应该严格按照医院制定的使用程序和操作规范执行,以免出现不必要的误操作和安全事故。
二、抢救物品使用制度抢救物品是救治危急病人的重要保障,使用抢救物品时要特别谨慎,避免发生人员伤害和不必要的损失。
常见的抢救物品包括心肺复苏包、自动体外除颤器、急救药品等。
使用前应该注意物品是否齐备,保质期是否过期。
使用时要按照救治指南和医嘱执行,遵循干净、无菌、快速的原则。
三、常见故障处理措施在使用以上仪器和设备中,常见的故障有:设备停机,参数调节不当,通道堵塞等。
出现故障应该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对患者的救治造成不必要的延误。
对于设备停机等原因,可以首先查看设备电源是否正常,重启设备以确认故障原因是否解决。
对于参数调节不当等问题,可以根据设备使用手册对参数进行逐个确认和调整。
对于通道堵塞等问题,可以先停止设备,清理堵塞的管道,以确保畅顺。
如果不能自行解决,应该及时向专业技术人员寻求帮助。
最后,我们应该学习使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加强专业技能和操作知识,提高救治成功率,保证医疗安全。
常用急救仪器使用操作流程及常见故障处理措施

常用急救仪器使用操作流程及常见故障处理措施急救仪器在医疗急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操作和处理急救仪器的常见故障是保障患者安全的关键。
本文将为您介绍常用急救仪器的使用操作流程以及常见故障处理措施。
一、AED(自动体外除颤仪)1. AED的使用操作流程自动体外除颤仪(AED)是用于处理心脏骤停患者的紧急设备。
以下是使用AED的操作流程:步骤一:评估安全状况•在操作AED之前,确保患者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步骤二:检查患者意识和呼吸•通过呼叫患者的名字、轻拍患者的肩膀等方法,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
•听并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正常呼吸。
步骤三:呼叫急救人员•在确认患者需要紧急处理之后,立即呼叫急救人员。
步骤四:准备AED•打开AED,按照说明书上的指示,将导联贴片粘贴在患者胸部的适当位置。
步骤五:分析心脏节律•按下AED上的分析按钮,设备会自动分析患者的心脏节律。
步骤六:电击心脏•当AED分析出患者需要电击时,确保所有人远离患者,并按下AED上的电击按钮。
步骤七:心肺复苏•按照BLS(心脏基础生命支持)指南进行心肺复苏,并在AED指示下继续操作。
2. AED的常见故障处理措施以下是一些常见AED故障的处理措施:故障一:AED无法启动•检查AED是否有足够的电量,确保电池安装正确。
•检查AED的电源开关是否打开,确保连接线完好无损。
故障二:导联贴片粘不牢•检查导联贴片是否有损坏,如果有损坏,更换贴片。
•清洁患者胸部的污垢,确保贴片能够有效粘贴。
故障三:AED无法分析心脏节律•检查导联贴片是否正确粘贴在患者胸部的适当位置。
•检查导联线是否正确连接到AED上。
故障四:AED电击按钮无反应•确保所有人远离患者,防止意外触电。
•检查AED连接线是否正确连接到AED上。
二、血压监测仪1. 血压监测仪的使用操作流程血压监测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患者血压的设备。
以下是使用血压监测仪的操作流程:步骤一:选择合适的血压袖带•根据患者的腕围或臂围选择合适大小的血压袖带。
急救设备的使用与常见故障维护

急救设备的使用与常见故障维护摘要:当今伴随这医疗技术的不停发展以及更新换代,医疗设备主要包括除包括呼吸机、心电监护仪、心脏除颤器、简易呼吸器、心脏按压泵、负压骨折固定装置、氧气瓶。
多功能抢救床、负压吸引器、全自动洗胃机、微量注射泵、定量输液泵等以及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所需急救器材。
监护系统、体外膜式肺氧合(ECMO)装置,腹膜透析和血液净化系统等设备。
这些设备的正确使用和及时维护这些设备在临床医疗中至关重要。
它们可以提高急救的成功率,降低急救诊所的风险。
关键词:急救设备;临床应用;维修保养现在各种医疗器械得到了深入的发展,为了提高医院的效率和质量,社会各阶层都必须建立医院管理制度。
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总结,确保医疗器械的充分使用,以及医疗设备的常见故障及维修与保养。
一.应急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临床使用中,由功能问题引起的设备故障率为百分之60以下是常见问题:1.电路因素:每一个医疗设备都需要用到电路,电路故障导致医疗设备损坏如果不加以控制,严重的情况甚至会导致设备直接报废。
因此我们必须确保检查电路状况,例如交流电源是否异常,保险丝是否异常指定是否由于上述换档而断开保险丝、连接线、焊接点等这可能导致电源或信号中断,由电和地线的连接短路、开路、信号不稳定、交流中断必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提供,逐一检查。
2.设备故障:变形、裂缝和机械碰撞断裂损坏的零件必须按技术要求更换或重新调整;机械连接器损坏,比如螺母、螺丝等零件长时间脱落在使用过程中缺少维护。
对于这种情况,有必要检查位置仔细检查,特别是螺母和螺钉,以免脱落使机械部件堵塞或损坏夹钳。
机械潮湿等原因造成的故障,解决的办法是增加与机械有关的零件加润滑油,同时做好小零件的更换和拆卸清除杂质工作。
3.设备老化:随着医疗器械的日常使用,其技术参数的变化是不可避免的。
最特殊的零件是因长期使用而老化、磨损的零件,出现失误。
如果这样的零件更换不够及时,就会导致整个过程整机机械部件及技术参数异常,导致故障。
急救设备维护制度

急救设备维护制度1. 前言为了保障医院急救设备的正常运转,提高急救效率,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订立本急救设备维护制度,规范医院内急救设备的维护管理工作。
2. 急救设备分类与管理医院内的急救设备依照功能和使用范围分为以下几类:2.1 呼吸道管理设备•包含呼吸机、气管插管及导管、呼吸道吸引器等设备。
•由呼吸科负责管理和维护。
2.2 体外循环设备•包含心脏复苏机、体外循环机等设备。
•由心血管科负责管理和维护。
2.3 心电监护设备•包含心电图机、心率及血压监测仪、心电除颤仪等设备。
•由心内科负责管理和维护。
2.4 血氧监测设备•包含脉搏血氧仪、无创血压测量仪等设备。
•由重症医学科负责管理和维护。
2.5 急救药品和固定设备•包含急救药箱、急救输液泵、急救车辆等设备。
•由急诊科负责管理和维护。
3. 急救设备维护流程3.1 设备维护计划•每年定期订立急救设备维护计划,包含维护内容、时间表和负责人。
•维护计划需提前一周在医院内部公示。
3.2 定期维护•定期维护由设备维护组负责,依据维护计划进行。
•维护过程中需停止设备使用,并布置备用设备以保障急救工作的连续性。
3.3 日常巡检•每天对急救设备进行巡检,包含设备的外观、电源以及各项功能。
•巡检记录需认真记录设备信息、巡检时间和巡检人员。
3.4 急救设备故障处理•若发现设备故障,巡检人员应立刻报告设备维护组,并将设备下线。
•维护组应及时派专人进行维护和修理,确保设备尽快恢复正常使用。
3.5 维护记录和档案管理•每次维护和维护和修理结束后,设备维护组需填写维护记录,并将其存档。
•档案应包含设备维护计划、维护记录、设备维护和修理记录等内容,保管时间不少于五年。
4. 维护人员培训与考核4.1 维护人员培训•医院应定期组织急救设备的维护人员进行培训,包含设备的基本知识、维护流程以及常见故障处理方法等。
•培训内容应针对不同设备类型进行分别讲解,且培训记录需保管。
4.2 维护人员考核•维护人员需定期参加维护技能考核,考核内容包含设备维护和故障处理等。
常用急救仪器使用操作流程及常见故障处理措施方案

常用急救仪器使用操作流程及常见故障处理措施方案急救仪器是在紧急情况下用于救治患者的设备和工具。
常见的急救仪器包括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呼吸机、心电监护仪、输液泵、气管插管器等。
它们在预防死亡、减轻病情和增加患者生存机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下是常用急救仪器的使用操作流程及常见故障处理措施方案。
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1.使用操作流程:a.打开AED,按照屏幕上的指示进行操作。
b.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的胸前。
一个电极应贴在心脏左下方,另一个电极应贴在右胸侧。
c.按下“分析”按钮,等待AED分析心脏节律。
d.如果AED检测到心脏节律不正常,按下“电击”按钮,确保人员安全后,按下电击按钮。
e.如果AED提示进行心肺复苏(CPR),根据指示进行CPR,直到急救人员到达。
2.常见故障处理措施:a.电极吸附不牢固:重新粘贴电极。
b.AED无法打开:检查电源是否接触良好,电池是否充足。
c.AED无法分析心脏节律:检查电极是否贴好,处理皮肤油脂或水分。
二、呼吸机1.使用操作流程:a.检查呼吸机的气囊、面罩、接触器等是否完好。
b.连接呼吸机和氧气源。
c.设置合适的通气模式和参数。
d.确保面罩与患者面部密合,调整好适合的通气压力。
e.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呼吸机的参数变化,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f.在操作期间保持呼吸机的正常运行,确保氧气供应和通气稳定。
2.常见故障处理措施:a.呼吸机无法启动:检查电源是否通畅,电池是否充足。
b.呼吸机报警:根据报警类型和原因进行处理,如调整通气参数、检查气管是否堵塞等。
c.呼吸机无法供氧:检查氧气源供应是否正常,检查连接管路是否松动或堵塞。
三、心电监护仪1.使用操作流程:a.将电极连接到患者的胸前,保证电极与皮肤密切贴合。
b.打开心电监护仪,设置合适的监护模式和参数。
c.监测心电图波形,观察患者的心脏节律和心电图变化。
d.根据监测结果和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2.常见故障处理措施:a.心电图波形不清晰:调整电极位置,清洁电极表面。
紧急救援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紧急救援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紧急救援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紧急救援设备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帮助和救援,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
然而,为了确保这些设备的正常运作和长期使用,维护与保养工作不容忽视。
本文将介绍紧急救援设备的维护与保养方法,以确保其性能和效能。
一、定期检查与维护紧急救援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护至关重要,这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修复,确保设备工作正常。
对于不同类型的紧急救援设备,如消防设备、急救箱等,定期检查的频率可能不同。
一般而言,半年或一年一次的检查是必要的。
在进行检查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外观检查:检查设备外观是否完整无损,有无裂纹或损坏的迹象。
如果发现任何损坏,应立即进行维修或更换。
2. 功能检查:对设备的各项功能进行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例如,对消防设备进行压力测试,检查稳定性和压力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3. 配件检查:检查设备的配件和附件是否完好,并确保其正常连接和使用。
如紧急救援设备的电池、手柄、传感器等。
4. 清洁保养:定期清洁设备的外壳,确保其干净整洁,并及时清除积灰和杂物。
二、故障排除与维修在紧急救援设备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故障。
及时排除故障并进行维修是确保设备正常运行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故障排除与维修方法:1. 症状分析:当设备出现故障时,首先需要对症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的根源。
可以通过查看设备的使用手册或咨询专业的维修人员来获取帮助。
2. 自行维修:对于一些小故障,例如设备的电源线松动或电池没电等,可以尝试自行排除。
但应注意,不熟悉维修过程或不具备相关技能的情况下,不要进行复杂的修理工作,以防加重故障。
3. 维修服务:对于大部分故障,最好寻求专业的维修人员的帮助。
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可以更准确地诊断问题,并及时进行修复。
三、保养技巧与注意事项除了定期检查和故障排除外,正确的保养技巧和注意事项也是确保紧急救援设备长期使用的重要因素。
常用急救仪器使用操作流程及常见故障处理措施

经常使用急救仪器使用操纵流程及罕见故障处理措施之蔡仲巾千创作2016年目录经常使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2监护仪操纵流程3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纵流程4简易呼吸器操纵流程5电除颤操纵流程7输液泵操纵流程7注射泵操纵流程8电动洗胃机操纵流程 (9)自动洗胃机操纵规程 (10)监护仪罕见故障及处理措施11吸痰器罕见故障及处理措施12简易呼吸器罕见故障及处理措施13除颤仪罕见故障及处理措施14输液泵罕见故障及处理措施15注射泵罕见故障及处理措施17经常使用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使用的制度1、定位放置:各种仪器、设备和抢救物品等放在易取放的位置,并定位放置、标识明显,不得随意挪动位置。
2、定人保管:各抢救仪器有专人负责保管,所有护理人员均应具备识别主要报警信息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3、定期检查:(1)每班专人清点记录,开机检查坚持性能良好呈备用状态。
(2)护士长每周检查一次。
4、定期消毒:监护仪概况每日由主班以25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电缆、传感器和仪器的所有附件,每次使用后需要250-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5、不得外借:需经相关部分领导同意后方可出借。
6、定期调养:(1)主班次每日清洁调养一次。
(2)调养人每周清洁调养一次并记录。
(3)设备科定期检修。
监护仪操纵流程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做好解释工作输液泵操纵流程开机注射器装置固定调节滴数连接输液管路贴药品剂量标签用完关闭并断开输液注射泵操纵流程电动洗胃机操纵流程:1、连接电源,打开开关。
2、准备病人,置于去枕左侧卧位,下胃管。
3、确认胃管在胃内,连接洗胃机进病人端管路。
4、将洗胃机吸水端放于清水桶内,排水管置于污物桶内。
5、按下开始键,开始洗胃。
6、洗胃完毕,于“出胃”状态。
关闭开始按钮。
7、断开胃管与洗胃机连接管。
撤胃管,整理病人。
消毒与调养:1、洗胃机使用后用含1000mg/L 有效氯溶液反复冲洗,浸泡管路关机清洁 备齐用物(按医嘱准备静脉注射药物并接好延长管和头皮针 按医嘱设置注射速度 解释、核对床头卡、腕带 连接并打开电源 按快进键排气 消毒、穿刺按启动键 固定、再次核对设置速度是否正确 推注结束,关闭电源,取出注射器 消毒擦干注射泵,并检查其性能,妥善存放备半小时,消毒后备用。
2024急诊科急救仪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培训

2024急诊科急救仪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培训时间:2024年5月20日15:00地点:护办室培训人:张海青培训内容:急救仪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参与人:杜霞丁冬玲王瑞玲冯燕张敏李慧张燕刘英刘蕊齐俊雯焦焕霞吸痰器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一、吸引管不通畅处理措施:要随时吸水冲洗吸引管。
二、痰液逆流处理措施:刚好倾倒吸引瓶内的液体。
三、压力过小处理措施:在吸引前反折吸痰管,增加踩踏次数与力度。
除颤仪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一、监视器黑屏,不能除颤,不能记录。
处理措施:1、运用备用电池。
2、低压电源本身问题,由工程技术人员修理。
二、监视器只显示一条直线,无ECG显示。
处理措施:需由工程技术人员设法解决。
三、无法进行除颤,或充电一电击循环速度很慢。
处理措施:需由工程技术人员设法解决。
四、按键不起作用,参数无法设置和变更。
处理措施:一般无法修理,只能跟公司、厂家联系更换。
五、电磁干扰问题:屏幕显示波形紊乱、字符抖动等。
处理措施:尽快推断干扰的来源并实行相应措施,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用。
监护仪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一、黑屏处理措施:1、重新安放电池。
2、检查电极与软线,软线与输出插头之间是否连接良好。
二、ECG 无波形处理措施:1、更换电极片。
2、更换备用软线。
三、血压测不出处理措施:1、选择手动测量血压。
2、测量侧制动。
四、SP02无波形、多数值处理措施:1、更换手指测量。
2、更换备用传感器呼吸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空气和氧气供应正常的状况下有报警声。
处理措施:可以通过检查压缩空气和氧气的进气滤网,看是否有灰尘,用清洗液浸泡过滤网一天,晾干后重新安装。
假如故障不消逝,则须要更换空气混合器。
呼吸机无电源处理措施:接触不良或故障时干脆对以上配件进行更换。
W200呼吸机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一、电源脱落(ACPOWERLOSE)处理措施:重新检查电源是否插好。
二、低压报警 处理措施:三、2、 高气道压力 处理措施:1调整气源压力确保供应压力正常。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救设备的使用与常见故障维护
急救用医疗设备主要包括除颤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注射泵)等。
这些设备在临床医疗中的正确使用和及时维修对提高临床急救的成功率, 减少临床急救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1 急救设备使用中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1. 1 在临床应用中, 操作问题导致的设备故障率占60%左右,经常出现的问题有:
( 1) 使用者没有进行系统的技术培训, 或者经过培训而长期无实践,技能生疏。
( 2)没有操作规程或有规程不执行。
( 3) 很少采取预防性维修和定期巡检等手段, 无法主动控制设备的质量状态。
1. 2 加强培训
设备科指导使用科室人员定期进行培训急救设备的使用前检查、维护和消毒、常见故障处理、临床实践等多个方面, 通过这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的培训, 可以从根本上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急救设备的使用水平。
1. 3 严格操作规程
设备的使用是设备管理的首要环节, 正确的操作可以防止人为故障的发生, 保持设备性能和技术指标。
要求使用者掌握:
( 1) 认真阅读使用说明书,掌握设备性能和技术指标, 结构和注意事项。
设备科统一制作操作规程打印塑封后挂于醒目之处, 提醒使用者按程序操作。
( 2) 有充电要求的设备, 必须严格执行充电操作, 充电后并做记录。
( 3) 除颤监护仪、呼吸机的使用,应有间隙时间, 不得超过额定的时间工作。
( 4) 建立使用记录制度, 内容有: 日期、时间、操作者等, 将设备管理的任务落实到人。
( 5) 急救设备及时进行清洗、消毒、维护、修理, 保证设备的良好状态。
( 6) 各科护士长承担全科使用人员的指导、监督, 对使用中出现的设备故障或问题及时通报设备科, 并会同设备科解决出现的问题。
1. 4 ICU 实施全天24小时不间断为临床服务, 是保障临床重症急救的重
点。
使得呼吸机和监护仪的平均使用率很高,基本满足了临床科室需要, 有效地解决了各科室急救设备“超配浪费”与“设备短缺”并存的矛盾。
2 保养和维修
2. 1 建立预防性维修制度
预防性维修主要由设备科人员完成。
按设备种类、甚至同一种设备不同使用年限,预修内容不尽相同。
主要内容有:
( 1)制定保养计划,按照计划定期下科室进行保养,把故障消除在萌芽状态。
( 2) 蓄电池更换后要做好记录, 以利于掌握下一次更换周期。
( 5) 急诊科、ICU的急救设备品牌尽量一致,力求操作方法简单, 维护方便, 零配件种类少数量小, 降低维修成本。
( 6) 急救设备要在全院有紧急调配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