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第二单元第一课大洲与大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说课稿《2.1 大洲和大洋》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说课稿《2.1 大洲和大洋》一. 教材分析《2.1 大洲和大洋》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的第二章第一节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全球范围内的地理分布。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球的基本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大洲和大洋的认识还较为模糊,对于它们的分布和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
此外,学生对于地图的阅读和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大洲和大洋的概念,了解它们的分布和关系,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和图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使学生能够独立阅读地图,理解大洲和大洋的分布。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布和关系。
2.教学难点: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和关系,地图的阅读和理解。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互动讨论法和地图阅读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地图,引导学生掌握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和分布。
同时,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此外,教师还引导学生进行地图阅读,提高学生的地图阅读能力。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地球仪或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地球上的大洲和大洋,引发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基本特征。
3.知识讲解:教师通过地图和图片,详细讲解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和关系,引导学生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一课《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2份打包)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一课《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2份打包)一、教材分析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第二单元第一课《大洲和大洋》是一节地理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实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上的大陆和海洋分布情况。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基本概念,了解它们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识别世界上的主要大洲和大洋,并能够运用地图和图表来展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大洲和大洋的概念,了解它们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
教学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图表来展示大洲和大洋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设计如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仪或地图,引导学生观察世界上的大洲和大洋,引发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好奇心。
2. 讲解:教师通过讲解教材中的地图和图片,向学生介绍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互动: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观察地图和图表,分析大洲和大洋之间的关系,并分享自己的发现。
4. 练习: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地图和图表的能力。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评价设计如下: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练习题的正确率:统计学生完成练习题的正确率,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展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表达能力、合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地图技能、地理分析和地理综合思维。
1. 地图技能:通过观察地图和图表,学生能够识别世界上的主要大洲和大洋,运用地图和图表来展示大洲和大洋之间的关系。
2. 地理分析:学生能够分析大洲和大洋的分布情况,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地球上的地理现象。
第二单元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第一课《大洲和大洋》ppt课件

—
类 共 同 生 活 -------人类的栖息地 的 世 界
大 洲 和 大 洋
世界的海陆分布 生命最早是出现在海洋中,后来才出现在陆地上。陆 地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
人类的栖息地
从南北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从东西半球看:陆地主要分布在东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③
洋 大洋洲
从大到小依次是: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下列四幅轮廓图中,表示南美洲的是:
( D)
南美洲
非洲
南极洲
大洋洲
除南极洲外,其他大洲的位置都具有两两 南北对称分布的特点。
找一找
画一画:
根据课本大洲的轮廓中的示例,用笔勾勒 出其他几个大洲的轮廓。
海陆分布简图
乌拉尔 乌拉尔 大高加索 土耳其 ______山~_____河~_______山和______海峡
的南 分北 界美 线洲
大洲分界线
四大洋
西半球
东半球
从大到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海洋的主体是大。大洋的平均水深在2000米以上, 在广阔的洋面上,不断有水汽被蒸发到空中,然后被 气流输送到陆地上空,通过降水落到地面,成为人类 不可缺少的水资源。
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海水中有丰富的资源, 如各种盐类和鱼类;海洋底部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如石油。
潮汐能发电
海港
人工岛屿
海田
--连接两片 海域的狭窄 水道
海峡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①、提供丰富资源 ○淡水资源 ○鱼盐之利 ○能量之源 ②、扩大生存空间 ③、交通便利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填空: 71 29 1、地球表面____%是海洋,____% 不均 是陆地,世界海陆分布_____,陆地主 北 南 要集中在___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__ 半球。 大陆 2、陆地按形态和面积的不同分为___、 岛屿 半岛 ____、____等几种,
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第一课《大洲和大洋》

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一洲,大部分地方覆盖着
很厚的冰层,平均厚度2000多米,素有冰雪高原之称。
K12教育资料
23
黄海
东海
南海
海是大洋的边缘部分。约占海洋总面积的
11%.深度一般小于K2120教育0资0料~3000米。
24
大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远离大陆约占海
洋总面积的89%,深度一般大于
2000~3000米。K12教育资料
一般地图(一般定向法)
的 语
方向 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定向法)
言
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纬网定向法)
图例
图例和注记
注记
K12教育资料
32
比例尺:
表示方式: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
1:2500000
K12教育资料
33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K12教育资料
34
常用的定向法
一般定向法
指向标定向法
经纬网 定向法
上北下南 左西右东
指向标 指北方
25
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海峡中一般
水深较深。水流较急多涡流。海峡在军事上及
航运上都具有重要意义。这个是直布罗陀海峡.
K12教育资料
26
太平洋:面积最大,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一半 以上。
K12教育资料
27
大西洋:世界第二大洋,轮廓略象“S”形。
K12教育资料
28
印度洋:世界第三大洋。印度洋是联系亚洲、非 洲、大洋洲之间的交通要道。
经线指示南 北方向,纬 线指向东西
方向
适用于无指向标、适用于有指 适作于有 无经纬网的地图 向标的地图 经纬网的
地图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3

- 作业批改:认真批改学生的大洲和大洋分布图、测试题等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 作业点评: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详细的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提供改进的建议。
- 反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表扬学生的进步和成就。
3. 学生自我评价:
- 自我评估: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估,如对大洲和大洋的掌握程度、学习方法的运用等。
- 学生可以参加地理知识竞赛或讲座,与其他同学一起交流学习心得,提高自己的地理素养。
教师可以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如推荐阅读材料、解答疑问等。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拓展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
板书设计
① 大洲和大洋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分布: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南冰洋、北冰洋。
6. 课堂活动:通过小组讨论、问答、游戏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认识。
7. 课后作业:绘制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为目标,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生动的教学手段,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基本知识。
-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大洲和大洋的知识点,掌握它们之间的关系。
-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 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 布置作业:布置绘制大洲和大洋分布图的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4. 注重地理术语的教学,结合实际例子,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地理术语。
2.1大洲和大洋(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9)(1)

《大洲和大洋》教学设计学科:地理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上)第二章第一节教学目标:1.了解世界海陆分布的概况;2.读图区分大陆、岛屿、半岛、大洲以及大洋、海和海峡;3.熟悉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位置、轮廓和分布特征;4、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方法和技能。
教学重点:记住海陆面积比例;运用地图说明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
难点:众多概念的理解、地名的记忆教学方法:读图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探究法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出示正在自转的地球仪]引入新课:这是正在自转的地球仪,请同学们观察它的表面。
这些蓝色的广大地区被水覆盖着,我们称其为海洋,这些未被海水淹没的其他颜色的部分,我们称为陆地。
我们人类就是居住在陆地上。
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学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那么,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是如何分布的呢?有哪些特点呢?相信通过今天我们对第一节《大洲和大洋》的学习,你会有个清楚的认识。
二、[知识探究](一)、海洋和陆地1、[提问]观察地球仪,看一看海洋与陆地谁的面积大?(海洋)2、[提问]请看地球卫星照片,说一说从太空中看地球是什么样?(请学生描述教师总结时强调从太空中看地球,蔚蓝色,大部分为海洋水覆盖。
)讨论:既然地球的表面积大部分被水覆盖着,那么,当初人们在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把它叫做“地球”,而不叫做“水球”呢?3、[展示投影片]南北半球、东西半球的海陆分布。
[提问] 陆地主要分布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哪个半球?强调:无论怎样划分,只要是分成两个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二)、大洲与大洋1、[展示投影片]大陆、半岛、岛屿、海、洋和海峡示意图。
学生观察解释这些概念。
教师举例总结。
[教师讲述]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起来叫大洲。
2、出示“大洲和大洋分布图”,[提问]请同学仔细观察大洲和大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①地球上共划分哪几个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共七个大洲。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2.1大洲和大洋教案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 2.1 大洲和大洋教案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大洲和大洋”是学生在历史与社会课程中第一次系统接触地球地理知识。
本节课通过介绍大洲和大洋的基本概念、分布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地球表面的主要地理单元有初步的认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对亚洲、非洲、欧洲、大洋洲、北美洲、南美洲和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介绍。
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大洲和大洋的基本概念及其分类。
2. 使学生了解各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分布特点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3. 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4. 增强学生对地球地理环境的认知,提高其地理素养。
教学重点:1. 大洲和大洋的分类及分布。
2. 各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及特点。
教学难点:1. 各大洲和大洋之间的联系。
2. 地图分析能力的培养。
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洲和大洋的相关知识。
2. 运用地图教学法,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各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及特点。
3. 结合实例分析,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关注地球表面的主要地理单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大洲和大洋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3. 课堂讲解:讲解各大洲和大洋的地理位置、分布特点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4. 地图分析: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分析各大洲和大洋的分布规律。
5. 实例分析:以具体实例阐述各大洲和大洋之间的联系,如气候、交通等。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拓展: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思考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提问、练习题等形式,评估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地图分析、实例分析等方面的表现,评价其地理素养。
3.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其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地理观察能力、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实践能力和地理情感态度。
2024秋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4. 实践应用:
- 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地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旅行规划、环境保护等。
- 学生能够通过地理知识,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差异和经济发展,培养全球视野。
2024秋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二章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2.教学年级和班级:七年级
3.授课时间:2课时
4.教学时数:90分钟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 学生能够理解大洲和大洋的概念,掌握它们的分类和分布。
- 学生能够利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如城市规划、资源分配等。
板书设计
一、大洲和大洋的概念及其分类
1. 大洲: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2. 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
二、大洲和大洋的分布及其特点
1. 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跨纬度最广,地形复杂多样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大洲和大洋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大洲和大洋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知识拓展:
介绍与大洲和大洋内容相关的拓展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引导学生关注学科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 各组汇报成果,进行分享和交流。
4.巩固练习:
- 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洲,亚美利加洲的简称,它又 分为北美洲和南美洲。图为北美洲
南美洲。北宽南窄倒三角形,东西濒 临大西洋和太平洋
大洋洲是“大洋(太平洋)中的陆地”的意思。
南极洲因位于南极地区而得名。一头粗一头细
同一个大洲也可 分为若干地区
中亚 西亚 南亚
北亚
欧洲的分区
北欧 西欧
中欧
南欧
东欧
4、说出数字代表的大洲名称
印度洋:面积为0.75亿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三大洋。在四大洋 中只有它不是横跨东西半球,而独居于东半球。印度洋地跨南 北两半球,大部分在热带,它的表层水温比同纬度的太平洋和 大西洋的海水温度都要高,有“热带海洋”的称号。但它的平 均水温为17度,比太平洋要低,和大西洋不相上下。印度洋的 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印度洋是亚欧、亚非间航运的必经之地。
马六甲海峡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请你在世界地形图上找一找世界著名的海峡有哪些?
A 白令海峡 D
直布罗陀海峡
G H
霍尔木兹海峡
C
B 台湾海峡
曼德海峡
马六甲海峡
E 麦哲伦海峡
德雷克海峡
F
著名的海峡有:马六甲海峡、直布罗陀海峡、 土耳其海峡(沟通了黑海和地中海)、白令海 峡(沟通了北冰洋和太平洋)和麦哲伦海峡 (沟通了太平洋和大西洋)等。
直布罗陀海峡
马六甲海峡
比较马六甲海峡和直布罗陀海峡
名称 马六 甲海 峡
直布 罗陀 海峡
沟通的海域 太平洋 印度洋
地中海 大西洋
重要性
太平洋、印度洋 航运的“咽喉” 大西洋、地中海之间 的唯一通道,有地中 海西部的咽喉之称
2、四大洋的名称及位置
地球表面的海洋被划分为四个大洋,按面积从大到小 排列,依次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第一课
1961年4月12日,一位名叫尤瑞· 加加林的前苏联宇航员乘 坐飞船环绕地球轨道飞行,成为第一个进入太空中的人。 其实太空第一人加加林遨游地球轨道时说过一句很有意 思的话。 “我们给地球起错了名字, 不应该叫地球,而应该叫 水球。”
问题 既然地球的表面大部分被海水覆盖着,
那么,当初人们在给地球起名的时候, 为什么把它叫做“地球”,而不叫做 “水球”呢?
D.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
大洋名称的由来
一、太平洋——“和平之洋” 1513年9月26日,西班牙探险家巴斯科· 巴尔 沃亚从巴拿马海岸见到此洋,命名为“南 海”。1520年,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受西班 牙国王委托,率领船队寻找通过东方的航线。 经过四个多月的艰难航程,越过狂风恶浪的 大西洋,穿过麦哲伦海峡,他们进入了新的 大洋。时值当时天气晴朗,风平浪静,与前 段航行截然不同,因此麦哲伦便把这个叫做 “南海”的大洋改称为“和平之洋”,汉译 为“太平洋”。
第二单元 人类共同生活的世界
社区是我们的小家,而地球是我们的 大“家”。本单元把人们生活的区域扩展 到整个世界,展示世界自然与人文环境的 总体特征。世界海陆分布特征、大洲大洋 的分布、主要地形和气候类型、自然景观 差异等。是把握世界自然环境特征的主要 方面;而世界人种、国家和地区以及发展 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分布是了解世界人文 环境特征的最基本内容。从这两方面入手, 就能够对世界环境初步形成一个整体印象, 更好地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
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从南北半球看:
陆地主要分布在 海洋主要分布在
北半球,但北极周围是一片 海洋 南半球,但南极地区是一块 陆地
, 。
从东西半球看:
陆地主要分布在
东半球 ,海洋主要分布在 西半球。
2、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二、七大洲
1、概念区分 2、七大洲概况
(1)七大洲名称与位置
(2)七大洲面积与轮廓 (3)七大洲分界线 (4)大洲的分区
3、海洋对人类的重要意义
(1)提供不可缺少的淡水资源 海洋的主体是大洋。大洋的平均水深在2000米以上, 在广阔的洋面上,不断有水汽被蒸发到空中,然后 被气流输送到陆地上空,通过降水落到地面,成为 人类不可缺少的水资源。
(2)提供海盐之利、能量之源 海水拥有丰富的资源,如各种盐类和鱼类。海 洋底部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石油、天然气等。
大洋远离大陆, 是海洋的主体 部分。
海
海峡
海是大洋的边缘 部分,面积较小, 深度较浅,一般 靠近大陆。
洋
海洋的基本概念
名称 大洋
海
概念 海洋的主体部分
是洋的一部分, 位于大洋边缘, 面积较小,一般 靠近大陆
举例 太平洋
东海
海峡
连接两片海域的 马六甲海峡、直 狭窄水道 布罗陀海峡
海峡
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四、北冰洋——“北极之海” 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 和北美洲的北岸之间,面积1310万平 方千米,为世界四大洋中面积最小、 深度最浅的洋。由于终年气候严寒, 绝大部分被冰层覆盖,因此一度曾经 被称为“北极海”、“北冰海”,现 在称之为“北冰洋”。
海陆比例
三分陆地
七分海洋
大 大陆、大洲、岛屿的概念 洲 和 七大洲 七大洲的名称及分布 大 洲际分界线 洋
大西洋:面积为0.93亿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二大洋,轮廓略象“S” 形。大西洋上有两大奇观:一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马尾藻海”, 二是洋面上的浮动冰山。在北美大陆的东面,有一片相当于20个 英国那么大的海域,那里海面风平浪静,到处长满了绿色和黄色 的马尾藻。这些马尾藻有的长200米,有的还不到一寸长,它们密 密麻麻地挤在一起,长得非常茂盛,就像一片海上的“草原”。 在辽阔的大西洋北部和南部海面上,时常还可以见到巨大晶莹的 冰山,随着海流漂浮在海面上。这些冰山来自格陵兰岛和南极洲, 是巨大的冰川崩裂后进入大西洋的。
三、印度洋——“通往东方的海洋” 洋的名称最早见于1515年中欧地图学家舍 尔编绘的地图上,标注为“东方的印度 洋”,此外“东方的”一词是和大西洋相 对而言。奥尔大利乌斯编绘的世界地图集 里正式称之为“印度洋”。因为古代西方 对东方的了解很少,只传闻印度是东方的 一个富有的国家,因此到东方就是到印度, 通往东方的航路也就是通往印度的航路。 1497年,葡萄牙航海家达· 伽马东航寻找印 度,便将沿途所经过的洋面统称之为印度 洋。
四大洋 大洋、海、海峡的概念 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 海洋对人类的影响
填图:填出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
北冰洋
④
北美洲
太
①
欧洲 亚
大 非 洲
洲
太
①平
平
洋
南 西 美 洋 洲 ②
南 极 洲
印
度 洋
③
洋 大洋洲
读图:看看亚洲和欧洲、亚 洲和非洲之间是以什么为分 界线的? 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 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 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 苏伊士运河
亚洲与北美洲分 界线:白令海峡
B A
欧洲与非洲分界线:直 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南北美洲分界线: 巴拿马运河
C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南美洲与南极洲分 界线:德雷克海峡
北冰洋:面积只有0.13亿平方千米,是四大洋中面积最小、 深度最浅的洋。海岸线曲折,岛屿很多,它位于地球的最北 端,终年严寒,使得北冰洋成为一片银白色的冰雪。洋面上 终年覆盖着一层厚厚的冰盖,最厚的有30米,一般也有2-3 米厚。是一个巨大的“天然冰窖”。所以北冰洋被称为“冰 洋”。北冰洋上的岛屿很多,仅次于太平洋,居世界第二位, 岛屿的面积有400万平方千米,岛屿上的冰常常滑落到海里, 形成一座座冰山,漂泊游移在洋面上。
④
① 北美洲 ⑤ 亚洲
② 南美洲 ⑥ 大洋洲
③ 非洲 ④ 欧洲 . ⑦ 南极洲 .
①、②两洲的分界线是 巴拿马运河 ; ③、 ⑤两洲的分界线是 苏伊士运河。
1、海、洋、海峡的概念
海峡是沟通 两个海域的 狭窄水道。 一般水深较 深,水流较 急,在海上 交通与战略 上往往具有 重要意义, 是海上交通 的“咽喉”。
1
口决:亚非北南美
南极欧大洋
面积最大、 人口最多
黑人的故乡
最大的岛屿: 格陵兰岛,定 居着最不怕冷 的因纽特人
分布着世界 上最大的原 始森林—— 亚马孙平原
纬度最高, 跨越经度最 多,无人定 居
平均海拔 最低
分布最广, 面积最小
七大洲的轮廓分布图
大洲分界线
洲界是人为划分的,有的借助高大的山脉,有的借 助河流或湖泊,还有的借助狭窄的海峡或运河。
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中国最大的半岛
阿拉伯半岛 山东半岛
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中国最大的岛屿
格陵兰岛 台湾岛
世界上最大的群岛
中国最大的群岛
马来群岛 舟山群岛
大陆与其附近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 你知道世界上有几个大洲吗?你知道各大洲名称的由来 吗?
欧洲
③
②
①
④
非 洲
亚洲
北 美 洲 南⑤ 美 洲
大洋洲
⑥
⑦
南极洲
答案 因为人类是生活在陆地上的,限于当
时的条件,人们并不知道除了陆地外 还有广大的海洋,而且海洋的面积大 于陆地,所以,当初把它命名为“地 球”。
一、海陆分布的特点
地球表面的总面积约为 5.1亿平方千米,其中 陆地 1.49亿平方千米 , 海洋3.61亿平方千米 。 陆地和海洋分别占地球 表面积的比例是多少?
印度洋:是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之间的水域 北冰洋:是位于北美洲、欧洲和亚洲之间的水域
太平洋:1、面积最大(面积为1.8亿平方千米,约占49.8%)。
2 、水体最深(平均深度为 4028 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大洋。其 中的马里亚纳海沟水深11034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地方。
3、水温最高(表层平均水温19℃),是世界上最温暖的大洋。 4、岛屿最多(大大小小加起来有1万多个,岛屿面积约占世界岛 屿总面积的50%以上),是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