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哲学 第5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借助恐龙化石,考古学家们还原了侏罗 纪世界。
主动创造性(从跨度看) 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对象,而且能追溯过去
主动创造性(从跨度看) 意识不仅能够复制当前对象,而且能推测未来
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
目的性
(不同于动物无目的的本能活动)
(1)意识活动(能动性)的特征 自觉选择性
主动创造性
(不同于动物的消极适应性活动)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 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物质决 定意识
从意识的起源看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决能
定动
作作
把用 用
握 意识的
思 能动性
维
的 方要
奥 妙
法求 论
一切从实 际出发, 实事求是
从意识的内容看
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
特点
9、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客观的。
错误:意识的内容是对物质的反映,所以意识的内容是 客观的;但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
10、意识的反映就是“想”,意识的反作用就是“做
错误:意识的反作用是指意识在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但不同于实践过程本身。
11、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错误。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 发展
1、意识来源于人脑,有了人脑就有意识。
错误。意识的源泉在于物质,其内容归根结底来自于客 观事物。
2、正确的意识根源于客观事物,错误的意识是 人脑想象的结果。
错误。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人脑对 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根源于客观事物。
3、意识离不开物质,物质也离不开意识,两者 相互依存。
错误。 意识离不开物质,但物质可以离开意识而单独存 在。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风化的岩石
植物的根
•
飞蛾扑火为哪般
凤凰涅槃
自我保护
•
(一)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 展的产物
易中天
•
狼孩
•
新词汇
(二)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思”
• 爱因斯坦的大脑有一部分与常人不同, 那就是大脑中负责视觉思考和空间推理 的区域——顶叶,爱因斯坦大脑的顶叶 不仅比常人大15%,而且与常人不同的 是,常人顶叶被大脑外侧裂分成两个部 分,而他的则是一个相对完整的部分。 1999年,桑德拉将这个结论发表在医学 杂志《柳叶刀》上,立刻引起轰动。
大脑受伤
•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布鲁斯· 米勒博士 曾在人的大脑内成功地发现了“天才按 钮”。 • 一旦人的右颞下受过伤,就有可能变成 某个领域的天才。一名9岁的男孩在部分 大脑受损后竟成了一名天才的力学专家; 还有一位56岁的工程师,大脑右半球皮 质的部分神经元因病受到损伤后却激发 了绘画天分,成了一位大画家。
(三)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 培根的经验论 • 笛卡尔的天赋观念论 • “我思故我在,上帝是存在的,物质世 界是存在的” • 柏拉图的回忆说
抽象派大师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一)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
我国盐碱土地区由于含盐量较高,大多为不 毛之地,由于没有植物庇护,蒸发旺盛,盐粒积 于土表,盐碱地渍化,形成恶性循环。
想一想,如何解决我国盐碱化问题,从而 改善我国绿化环境面貌。
盐碱地 规 律
植被匮乏
减少水 降低地 分蒸发 下水位
根系发达乔、 灌、草
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2、人不仅能认识现在,还能追溯过去,预测 未来。
观看“恐龙时代”的视 频
生物科学家、考古学家根据对不同时期, 不同种类的恐龙化石的研究,得出了恐龙的生 存环境,重塑了恐龙时代,让人们更加清新地 了解了过去。
人类还研究了恐龙时代为什么会结束,并 预测如果全球气温不断升高,恐龙时代会再次 出现。有了“思维的眼睛”,人类就可以逐步 解开自然之谜和社会历史之谜。
忆
感
回家找主人
温馨家庭
高级哺乳动物已经具备某些感觉器官和神经 系统,可以产生感觉、知觉、表象、记忆和情感 等,并且具有初步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人类意识
万有引力定律
人类拥有复杂的感觉器 官和神经系统,能够分析解 决复杂问题,能够透过现象 看到事物的本质,认识事物 的发展规律。
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 一切物质都 具有的反映特性。
意识的内容不是来源于人脑,而是来源于客观 实在。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的形式是 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
框题二:意识的作用
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 物质器官。
人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 它具有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
(二)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 反射活动实现的。
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动物由遗传获得的。条件反射分 为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意识是在第 一和第二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生的反映。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知识点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知识点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产物,号⼈脑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能够通过意识能动地认识世界,也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
⼀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尊重客观规律的基本要求,也是发挥⼈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要求。
5.1意识的本质5.1.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然界从其⾃⾝的发展中产⽣出“地球上最美的花朵”——思维着的精神,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
在这⼀过程中,⼀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类意识产⽣的物质基础,⽣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理)是⼈类意识产⽣的⽣物学前提。
⼈的意识是从动物的⼼理发展⽽来的,但纯粹的动物⼼理并不会⾃发地形成意识。
意识⼀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物。
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脑的⽣成,促进了意识的表达⼿段——语⾔的产⽣,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因此,意识不仅是⾃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更重要的还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5.1.2意识是⼈脑的机能⼈脑是⾼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
⼈脑结构的复杂性和组织的严密性,决定了它具有产⽣意识的⽣理基础。
现代脑科学研究成果证明,没有⾼度发达的神经⽣理系统——⼈脑,就不可能有⼈类意识的产⽣。
意识是⼈脑的机能。
意识活动是通过⼈脑对外界刺激的⼀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是动物由遗传获得的本能。
条件反射有两种:⼀种是由于具体事物的刺激⽽引起的反射,叫做第⼀信号系统,这是⼈和动物所共有的;⼀种是在语⾔刺激下产⽣的反射,叫做第⼆信号系统,这是⼈所特有的。
意识就是在第⼀和第⼆信号系统基础上产⽣的反映。
5.1.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要形成意识,不仅需要⼈脑,还必须有被反映的客观存在。
如果说⼈脑是⽣成意识的⼚房和机器,那么,意识的反映对象——客观存在就是⽣成意识的原材料。
不管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都是客观存在通过⽣活和实践的环节进⼊⼈脑、并在⼈脑中加⼯改造的结果。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知识准备:1、物质的含义、2、意识的含义、3、意识的作用。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例题示范:牧羊童发明了防御网美国加利福尼亚洲有个小孩叫约瑟夫,小学毕业后,由于家境困难,无法继续读书,只得去帮人家放羊。
约瑟夫喜欢读书,他常常因为在放羊时埋头读书,羊撞倒栅栏跑到地里损坏了庄稼,而受到老板的训斥。
约瑟夫决心找出一个能防止羊群冲出栅栏的好办法来。
他经过细心地观察发现,羊群能冲倒用铁丝做成的栅栏,却不敢去碰用蔷薇做成的围墙,因为蔷薇有刺。
他试着栽了一些蔷薇在铁丝做的栅栏旁边,果然解决了问题。
过了一段时间,约瑟夫感到,要在几十公尺的范围内密密麻麻地种植蔷薇,未免太费力气了。
他把蔷薇刺缠在铁丝上,也起作用。
但是,蔷薇刺容易枯萎,效果不太理想。
不过,他又想到,把细铁丝剪成四五公分长短,就像蔷薇的刺那样,然后把它们缠在栅栏的铁丝上,再一试,效果好极了。
就这样,约瑟夫开了一家小工厂,专门生产这种“不需要看守”的铁丝,后来,他又将两根铁丝绞合起来,把剪短了的铁丝夹在当中,就更牢固了。
改良后的带刺铁丝,大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不但一般的家庭可以用来防盗,就连军队也用它作为战地的防御网。
点评:(看我的——)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同时,也承认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即意识不仅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意识还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约瑟夫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充分发挥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模拟练习:高贵的施舍一个乞丐来到一家门口,向一位大嫂乞讨。
这个乞丐太可怜了,他的右手连同整条手臂断掉了,空空的袖子随风晃荡着,让人看了非常难受。
大嫂指着门前的一堆,砖对乞丐说:“你帮我把这堆砖搬到屋后去吧。
”乞丐生气地说:“我只有一只手,你还忍心让我搬砖。
不愿意给就不给,何必刁难我?”这位大嫂听了并没有生气,而是弯下身子搬起砖来,她故意把一只手插进裤兜里,只用一只手搬。
搬了一趟回来说:“你看,一只手也能干活。
把握思维的奥妙

思维拓展 1.正确理解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是对哲学基本问题中的“思维与存在
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回答,即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世界是先于
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物质决定意识。
除了表现在意识的起源和本质上,其次表现在意识的能动
①意识不仅反映世界,而且能够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②意识怎样 幻想世界,世界就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③意识因其创造性,而具 有直接现实性 ④意识因其能动性,而可以成为实践的先导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与分
析问题的能力。题干强调了意识的能动作用,① ④的说法正确;②的说法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 表现;意识的能动作用必须通过实践转化为物质 力量,故③的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项。
孔子的真实形象却无从准确考证,于是后人根据历史上的记 载加以揣摩,画出了一些不尽相同的孔子像。2006年9月23
日,中国孔子基金会正式推出“孔子标准像”,这引起了各
界很大的反响和争议。面对公布的“孔子标准像”,有人说 像,有人说不像。这表明 ( )
①人们的意识对对象的反映具有主观特性 ②人们认识对象 的过程就是创造对象的过程 ③“孔子标准像”的像与不像 并无客观根据 ④“孔子标准像”是一种有一定历史根据的 艺术再现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C
错题诊断 【误点警示】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不同性质的意识对事物发展所起的作用不同,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起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 事物发展起阻碍作用。另外,要正确理解意识
的能动性还要克服以下几种错误观点:①把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比赛课教案

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比赛课教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一、教学目标(一)教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1)意识的本质;(2)意识的作用;(3)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解:(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2)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能动地改造世界;(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4)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运用:(1)结合所学哲学原理,分析在从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一切生命物质所具有的刺激感应,再到动物的感觉和心理的过程中,人的意识产生的条件,论证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2)结合所学哲学原理,谈谈人为什么能够认识世界,论证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而没有不可认识之物,得出世界是可以认识的结论;(3)结合人的意识的主观能动性原理,列举生活实例,说明人能够在意识的指导下,通过实践活动改造世界;(4)列举生活实例,依据有关原理,说明要想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必须既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又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既要有高度的革命热情,又要具备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既要反对无限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保守主义。
2、能力目标(1)通过对意识起源和本质原理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辩证唯物主义的意识观,具有正确认识意识现象、分辨物质和意识的界限、把握二者之间辩证关系的能力。
(2)通过学习意识作用的原理,使学生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一个正确的估计,逐步培养起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2(3)通过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原理的学习,让学生明确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途径,培养学生具有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相结合的能力。
哲学第五课《把握思维的奥妙》

意识
本 质
生理基础
内容
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1.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Ⅰ.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 Ⅱ.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Ⅲ.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 Ⅳ.人类的意识 (2)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劳动)
(物质基础) (生物学前提)
第一阶段:无生命物质的反应特性
原材料
意识
正确的思想意识是人脑对客观 事物的反映,但错误的意识是否也
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正确(错误)的思想意识是人们对客观
事物本来面目的如实(歪曲)反映 宗教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虚幻的歪曲 的反映
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 都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漫画:万能的上帝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 内容是客观的。但不同的人画的上帝各不相 但形式是主观的。 同,又说明了什么?
岩石的风化
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相 一切物质都具有 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 反应特性 ——人类 过程,就是它们相互 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 反应的过程。
水滴石穿
踏雪有声
第二阶段: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
生物对外界环境变化和作用的应答能力
葵花向日
蚯蚓受刺身体收缩
葵花的反应 7
蚯蚓的反应
蚯蚓在受到针刺时,其身体自然立即收缩。 8
易错辨析
1.(2015年新课标全国文综Ⅰ,21①)人的意识决定了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 程。 辨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影响而不是决定 实践发展的方向和进程。 2.(2015年重庆文综,3B)证实了机器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辨析:主观能动性是人类意识所独有的,机器人不具有意识,所以没有主观 能动性。 3.(2015年江苏政治,27①)意识能够直接改造客观世界。 辨析: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但必须通过实践,意识不能直接 作用于客观事物。 4.意识是对客观对象本质的、正确的、直观的反映。 辨析:意识既可能反映事物的现象,也可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既可能是正确 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反映;既可能是直观的,也可能是抽象的反映。 5.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辨析: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1 意识的生理基础 高考扫描:2014年江苏,27,选;2013年江苏,26,选。
典例导引 (2014年江苏政治,27,2分)被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的苏州 )
园林,其设计源自江南风景中的曲径流水、雕窗匾额、楹联书画„„置身于 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然而生。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基础整合 热点聚焦
考点突破
基础整合
基础梳理
一、物质决定意识
基础梳理
网络构建
辨别区分 是“客观存在”而非“客观实在”,是“人脑”而非“大脑”。意
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是“反映”而非“反应”。
二、意识的能动作用
(1)
(2)意识具有能动性,它是对物质的 能动的 反作用 。
能动 的反映,又对物质具有
三、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与意识的关系。材料说的是中国古代农民在居住
的农舍和日常劳作中形成了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 ,这说明物质决定意 识,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源于农业文明,是农业生产实践的产物,是客 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③正确;①错误,意识无论正确与否都源于客观 存在;④错误,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时空观念作为意识对社会生活 具有重要影响,但不起决定性作用。答案为C。
易错辨析
1.(2014年广东文综,34D)雾与霾定义的差异决定了二者本质的区别。
辨析:雾和霾的本质区别决定了它们定义上的差异。认为雾与霾定义的
差异决定了二者本质的区别,犯了唯心主义错误。 2.(2014年江苏政治,27A)意识能够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辨析:人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够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但意识本身不能
观规律办事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
(2)方法论要求: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
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 态度结合起来。 特别提示 人们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规律的制约,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必
须以承认客观规律为前提。二者不可分割 ,也不能并列,更不能颠倒。
考点三
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考点透析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统一的。 一方面,规律是 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另一方面,由于人具有主观能动性,
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并利用规律,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尊重客观规律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和基础,尊重客观规律,按客
(1)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
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生物的反应形式(刺激感应、感觉和心理)是 人类意识产生的前提。
(2)意识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意识一开始就是劳动的产物、社会的产
物。劳动和社会交往促进了意识的物质器官——人脑的生成,促进了 意识的表达手段——语言的产生,提供和丰富了意识的内容。
命题角度2 意识的本质 高考扫描:2014年北京,26,选;2014年江苏,27,选;2014年海 南,20选。 典例导引 (2014年北京文综,26,4分)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与古代农
民的农舍和劳作有关。农舍是他们的生活世界,他们从农舍得到空间
观念。“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他们由农舍中出入而得到时间观念。 这表明( ) ②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是农 ④时空观念对社 ③时空观念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①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 业文明的产物 会生活起了决定性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腌、或酿,精制而成。一道道美食让人垂涎欲滴。无论是独自品尝,还是与
家人邻里、远客近友共享,都会让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养,叹服一方 人的智慧辛劳,感慨一蔬一饭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甜酸。近期,一 部介绍中华各地美食的纪录片在央视播出,无数食客闻风而动,众多游子平 添乡愁。
(1)结合材料,说明美食的创造是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过程。
第五课
把握思维的奥妙
1.物质决定 意识 考纲 展示 2.意识的能 动作用 3.客观规律 与意识的能 动作用
(1)意识的起源;(2)意识的生理 基础;(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2)意识 能动性的表现。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 动性;(2)一切从实际出发, 实事 求是。
方法技巧 数字化记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具体要求,两个依据 (规律和事物)、四个主观因素(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 真务实的精神,探求本质规律,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两个结合、两 个反对。
网络构建
考点突破
考点一 物质决定意识 考点透析
精讲考点
典题例练
1.意识的起源:从意识的起源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我们行动的依据。
(2)具体要求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 主观能动性 ,不 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 求真务实 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 实践 。
②把发挥 主观能动性 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 革命热情同
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③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 唯意志主义 ,又要反对片面 强调客观条件 ,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动作用受物质决定作用制约,是第二性的。
易错辨析
1.(2014年天津文综,4ACD)意识是对客观对象本质的、正确的、直观的 反映。 辨析:意识既可能反映事物的现象,也可能反映事物的本质;既可能是正 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反映;既可能是直观的,也可能是抽象的反映。 2.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辨析: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3.意识能够直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引起客观事物的变化。 辨析: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指的是在实践中借助一种物质的东 西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改造客观世界。 3.(2014年重庆文综,12③)不同的“心态”决定着商业活动中的思维方
式和成败。
辨析: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心态”属于影响因素, 而非决定因素。
4.(2014年北京文综,26①④)中国早期的时空观念来源于主观想象、时
空观念对社会生活起了决定性作用。
辨析:意识无论正确与否都源于客观存在,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时空 观念作为意识对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影响,但不起决定性作用。
片面强调规律的客观性而否定主观能动性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思想 ; 夸大主观能动性而否认客观规律的制约是唯心主义思想。
2.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是什么
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 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以此作为行动的依 据 ①哲学依据: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能动作用;规律客观性与主 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 ②意义:是我们做好各种事情的基本要求,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和 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前提和依据 ①要坚持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 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③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 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④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 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意识的生理基础 从意识的生理基础看,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高度发达的物质系统,是意识活动的物质器官。没有人脑,就 不可能有人类意识的产生。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2)意识活动是通过人脑对外界刺激的一系列反射活动实现的。 3.意识的内容与形式 (1)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客观存在是生成意识的原材料,不管什么样 的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离开了客观存在,意识就不能产生、 发展。 (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客观世界反映到人脑中,必然要进行加工改 造,以主观的形式而存在,因而意识是主观的,意识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 容的统一。 (3)从意识的本质看,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B.意识是沟通主客观世界的桥梁
C.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D.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等知识。苏州园林的
设计源自江南风景,置身于其中,“风载书声出藕花”的江南情思油
然而生,体现了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C符合题意。A说法 错误,人在意识的指导下能够通过实践改造客观世界。题干没有体 现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的调节作用,D不选。实践是沟通主客观世界 的桥梁,B本身说法错误。答案为C。
命题探究
命题角度3 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高考扫描:2014年天津,4,选;2014年海南,19,选;2014年重庆,11, 选;2014年四川,9,选;2014年浙江,41(1),非选;2014年海南,21,选。 典例导引 (2014年天津文综,4,4分)现实世界的空间是三维的,绘画作为 平面艺术是二维的。画家在二维平面所画的,只能是三维现实空间中实际 物体的一部分,而人脑则通过这个部分将其想象成完整情形。这种现象表
考点二
意识的能动作用
考点透析
1.意识能动性的特点
2.意识能动性的表现
3.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 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动作用。 (2)方法论要求:其一,物质决定意识原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使 主观符合客观。其二,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 重视意识的作用,树立正确意识,克服错误意识。 特别提示 物质的决定作用和意识的反作用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但二者又是 两种不同性质的作用。物质的决定作用是前提 ,是第一性的;意识的能
(1)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前提。 ②按规律办事,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