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考上大学 重病父亲不愿拖累家庭服药自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孩子考上大学,对于任何一个家庭都是值得高兴的事情。

然而,家住六安金寨县燕子河镇大山深处的张阳,在领取安徽中医药大学一本专业录取通知书的当天,父亲却选择服农药自杀的方式永远离他而去。

事发
拿到通知书爸爸却离去了
8月4日,张阳接到高三班主任的通知,称5日就可以到学校领取大学录取通知书。

5日,张阳特地起得很早来到位于县城的学校,虽然早知自己考上大学,但张阳还是想早点拿到录取通知书与爸妈分享。

可是,张阳白等了一个上午。

直到当日下午,张阳才从老师的手中接过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临床医学方向)的录取通知书。

随后,他立刻赶车回家。

从金寨乘坐三小时的农班车,再走一个小时的山路,大山里天色也黑了,他终于到家。

他想着妈妈会做饭庆祝,夜里会与爸爸促膝长谈畅想未来。

然而,一切都晚了。

“我来不及与爸爸见最后一面。

”与张阳想象的完全不同,到家后他听到了噩耗。

爸爸当天早晨因服农药自杀,永远离开了他。

等他到家,爸爸张家胜已经入殓。

一边是拿到大学通知书的喜悦,一边是最亲的人离他而去,18岁的张阳悲痛交加。

猜测
爸爸可能不想连累家人
张阳是个孝顺的孩子,他本来的梦想是学习金融,后来爸爸生病,在填志愿的时候,他选择了医学类学校。

他说,等自己学成后,就算不能帮爸爸完全治愈,也能帮爸爸更好的调养。

很快,张阳得知自己被安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临床医学方向)录取。

那一天,张阳第
“我没敢让他操心,一时间将这个喜讯告诉爸爸。

张家胜十分高兴,然后询问张阳学费要多少。

就说是4000元一年。

”张阳说,事实上是6000元。

可是,张家胜听完后,脸色马上暗淡下来。

当时,张阳并没将这些放在心上。

张阳后来得知,有人曾经告诉爸爸,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20万元左右,“爸爸当时可能信以为真了。


为了打消爸爸的疑虑,张阳告诉爸爸,现在学费可以贷款,上学后有各种奖学金,自己还能申请到贫困生补助等,自己读完大学没问题。

可是,倔强的爸爸并没听进去。

“如果不是考上大学,爸爸也许不会走。

”妈妈告诉张阳,患病的爸爸可能是因为不想连累他们,选择永远离开。

而张阳也觉得是爸爸担心自己会影响他完成学业,才选择了自杀。

家人
之前举动异常没引起注意
汪大姐永远也忘不了8月4日这一天。

张家池接到张家胜后,也告诉他,回家独身一人,还不如和自己住在一起。

可是,这都被张家胜拒绝。

无奈,张家池只能将他送回家里。

然而,张家胜这些怪异的举动并没引起注意,悲剧就这样发生了。

“家胜,家胜。

”8月5日早上,张家池去敲张家胜的房门,准备叫他吃早饭。

敲了半天,屋内没反应,张家池推门进去。

水!水!”张家池看到张家胜躺在床上,表情十分痛苦。

他还看到张家胜的床边放着一只空空的农药袋,这才意识到张家胜已经服下了农药。

张家池赶紧找来同村的人,将张家胜往燕子河乡的医院送去。

可是,送到医院时,张家胜没能抢救过来。

得到消息的汪大姐发疯似的赶到医院,然而她终究没能与丈夫说上最后一句话。

这一切,她始终瞒着儿子,直到张阳回到家后自己发现。

回忆
贫困的家庭短暂的幸福
在张阳的记忆里,他与爸爸相处的时间很少。

张阳一家住在金寨县燕子河镇偏远的山谷里,张家胜弟兄三人,都居住在父辈留下的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房子里。

因年久失修,房屋四壁用树木支撑着,勉强能住人。

然而,一旦下雨,屋内马上跟着下起小雨。

因家里贫困,张阳打小起,爸爸就外出务工,只有等到过年过节才能短暂相聚。

从小,张阳就很渴望与爸爸一起生活。

2010年9月,这一切终于成为现实。

当时,成绩优异的张阳考入金寨县第一中学。

张家胜在县城工地找到一份工作,他让妻子汪女士也来到县城,在金寨一中旁边租房陪读。

这样,张阳天天就能与父母在一起,他很知足。

然而,这种看似简单的幸福也很快被剥夺。

不到半年后的一天,张家胜骑摩托车出门办事。

然而,没骑多久,张家胜突然从车上直挺挺地倒了下来。

“他就剩一口气,就跟死了一样。

”汪大姐闻讯赶到现场,她被吓呆了,丈夫很快被就近送到医院治疗。

医生诊断,因张家胜有高血压没得到很好的控制,导致脑溢血。

借了5万元钱治疗后,落下了偏瘫的后遗症,张家胜瘫痪在床,失去了工作的能力。

出院后,张家胜还需要进一步治疗。

每月的药费从刚开始的七八百元降到后来的三四百元。

然而,对于一个入不敷出的家庭来说,这无疑是很大的负担。

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所有的压力瞬间压在了汪大姐的身上。

丈夫身体渐渐好点后,她开始到外面打点散工赚钱贴补家用,后来经介绍,到丈夫的工地上谋了一份临时工。

累,成了汪大姐最大的感觉。

“我常常夜里听到妈妈痛苦的呻吟声。

”张阳清楚地记得妈妈不眠的夜晚。

“我把希望都放在儿子身上,只要儿子争气,我就不觉得累。

”汪大姐说,儿子是她的精神支柱。

这段时间,丈夫身体也渐渐好转,能走路,左手也能自由活动。

儿子也没让他们失望,今年高考,张阳在发挥失常的情况下仍然考了558分,高出了一本线,这也让全家感觉到了希望。

幸福总是走得太快,没想到在儿子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张家胜却选择了永远离开。

愿望
想带妈妈一起“上学”
丈夫去世,汪大姐十分难过,身体也消瘦不少。

未来该何去何从,张阳也有他的打算。

“跟我一起到合肥吧,你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

”儿子常常拉着妈妈的手告诉妈妈,可是汪大姐有自己的顾虑。

“到合肥还要租房子,而且花销也大。

”可是,张阳的态度很坚决。

妈妈打算砸锅卖铁,也要供养儿子读完大学。

在当地,张阳要为爸爸守灵五个星期。

这段时间,张阳常常到墓地看望爸爸。

“爸爸,你放心,我会照顾好妈妈。

”张阳说,自己上大学后一定会努力的,将来做一名好医生,就算不能报答你,我也一定会照顾好妈妈的。

另外,将来还会带着这份感恩进入社会。

“如果不是我考上大学的话,你是不是不会走?”张阳有时候甚至希望,爸爸不是去世了,而是去某个遥远的地方打工,现在还在供养着这个家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