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物质推断题解法例析

合集下载

中考化学物质推断题解法例析

中考化学物质推断题解法例析

中考化学物质推测题解法例析湖北省枣阳市徐寨中学袁定春潘玉敏一、关于化学推测题解法综述近几年来中考试题关于推测题的命题要求越来越高,知识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考生失分率较高。

但只要我们认真剖析,找到打破口便能够抓住题目的重点环节,或顺推或逆推或谈论考据,层层剖析,就能得出正确结论。

化学推测题常有的打破口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1.以物质特色颜色为打破口(1)固体颜色: Fe、 C、CuO、 MnO2、 Fe3O4(黑色); Cu、Fe2O3(红色)。

(2)溶液颜色: CuSO4(蓝色)。

(3)火焰颜色: S 在 O2中燃烧(蓝紫色);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4)积淀颜色: BaSO4、CaCO3、 BaCO3(白色); Cu(OH) 2(蓝色); Fe(OH)3(红褐色)。

2.以物质特色状态为打破口常有固体单质有 Fe、 Cu、 C;气体单质有 H2、O2;无色气体有 H 2、 O2、 CO、 CO2、CH4;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 H 2O;常用作干燥剂的液体物质是浓硫酸等。

3.以物质特色现象为打破口( 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 2)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 CO,固体是 C;( 3)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等;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4)能使白色无水 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5)在 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 Fe;(6)在空气中燃烧生成 CO2和 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 CH4、 C2H5OH等;( 7)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积淀有CaCO3、 BaCO3等;( 8)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积淀有AgCl、 BaSO4等;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打破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 ;(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4)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5)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 H;(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8)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1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 CH4;(11)最常用的溶剂是 H2O;(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09中考化学方程式 物质俗称 推断题题眼分析

09中考化学方程式 物质俗称 推断题题眼分析

化学方程式(一) 化合反应 1. 单质的燃烧2Mg+O 2 =2MgO4Al+3O2=2Al 2O33Fe+2O2=Fe 3O 4S+O 2=SO 24P+5O2=2P 2O 52H 2+O2=2H 2O C+O2=CO 22C+O2=2CO(O 不充足)2. 有毒气体CO 的燃烧(尾气处理)2CO+O 2=2CO 23. 非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CO 2+H 2O=H 2CO 3SO 2+H 2O=H 2S O 3SO 3+H 2O=H 2SO 44. 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 CaO+H 2O=Ca(OH) 25.二氧化碳气体通过炽热的碳CO 2+C =2CO★6.用无水硫酸铜检验水的存在 CuSO 4+5H 2O=CuSO 4·5H 2O(二)分解反应1.用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2H 2O 2=2H 2O+O 2↑2.用氯化钾制氧气 2KClO 3=2KCl+3O 2↑ 3.用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 4=K 2MnO 4+MnO 2+O 2↑4.红色粉末氧化汞受热分解2HgO =2Hg+O 2↑5.水的通电分解2H 2O =2H 2↑+O 2↑6.碳酸不稳定,易分解 H 2CO 3=H 2O+CO 2↑7.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 3=CaO+CO 2↑8.碳酸氢钙的分解★Ca(HCO 3) 2=CaCO 3+CO 2↑+H 2O9.不溶性的氢氧化铜受热易分解★Cu(OH) 2=CuO+H 2O(三)置换反应1.气体与固体间的置换反应CuO+H 2=Cu+H 2OFe 2O 3+3H2=2Fe+3H 2O2.固体与固体间的反应2CuO+C =2Cu+CO 2↑2Fe 2O 3+3C=4Fe+3CO 2↑3.液体与固体间的置换反应 (1)金属与酸溶液的反应Zn+2HCl=ZnCl 2+H 2↑Zn+H 2SO4=ZnSO 4+H 2↑Mg+2HCl=MgCl 2+H 2↑Mg+H 2SO4=MgSO 4+H 2↑Fe+2HCl=FeCl 2+H 2↑Fe+H 2SO4=FeSO 4+H 2↑2Al+6HCl=2AlCl 3+3H 2↑(2)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2Al+3CuSO 4=3Cu+Al 2(SO 4) 3Al+3AgNO3=3Ag+Al(NO 3) 3Fe+CuSO4=FeSO 4+CuFe+CuCl2=Cu+FeCl 2Zn+CuSO4=Cu+ZnSO 4Cu+2AgNO3=2Ag+Cu(NO 3) 2(四)复分解反应1.酸+金属氧化物→盐+水Fe 2O 3+6HCl=2FeCl 3+3H 2OFe 2O 3+3H 2SO4=Fe 2(SO 4)3+3H 2OCuO+2HCl=CuCl 2+H 2OCuO+H 2SO4=CuSO 4+H 2O★2.酸+碱→盐+水NaOH+HCl=NaCl+H 2O2NaOH+H 2SO4=Na 2SO 4+2H 2OCa(OH)2+H 2SO4=CaSO 4+2H 2OAl(OH)3+3HCl=AlCl 3+3H 2OCu(OH)2+2HCl=CuCl 2+2H 2O3.酸+盐→新酸+新盐★AgNO 3+HCl=AgCl ↓+HNO 3★BaCl 2+H 2SO4=BaSO 4↓+2HClCaCO 3+2HCl=CaCl 2+H 2O+CO 2↑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点燃点燃点燃点燃点燃点燃点燃点燃△△ 高温 通电 △△△△高温高温△MnO2高温 MnO2NaHCO 3+HCL=NaCl+H 2O+CO 2↑ ★4.碱+盐→新碱+新盐2NaOH+CuSO 4=Cu(OH)2↓+Na 2SO 43NaOH+FeCl 3=Fe(OH)3↓+3NaClCa(OH)2+Na 2CO 3=CaCO 3↓+2NaOH2NH 4Cl+Ca(OH)2=CaCl 2+2NH 3↑+2H 2O★5.盐+盐→新盐+新盐BaCl 2+Na 2SO 4=BaSO 4↓+2NaClAgNO 3+NaCl=AgCl ↓+NaNO 3AgNO 3+KCl=AgCl ↓+KNO 3(五)其他反应1.碱和非金属氧化物反应 检验CO 2气体的反应 CO 2+Ca(OH) 2=CaCO 3↓+H 2O吸收或除去CO 2的反应 2NaOH+CO 2=Na 2CO 3+H 2O ★除去SO 2尾气的反应 2NaOH+SO 2=Na 2SO 3+H 2O2.三种有机物的燃烧 CH 4+2O 2=CO 2+2H 2OC 2H 5OH+3O 2=2CO 2+3H 2O2CH 3OH+3O2=2CO 2+4H 2O3.用CO 作还原剂冶练金属Fe 2O 3+3CO =2Fe+3CO 2CuO+CO=Cu+CO 24.葡萄糖在酶的作用下反应★C6H 12O 6+6O 2=6CO 2+6H 2O转成葡萄糖再转化为蔗糖、淀粉或纤维素★6CO 2+6H 2O →C 6H 12O 6+6O 2注:画★的题号本学期不要求掌握常见物质的名称,俗名,化学式(2.各种混合物的主要成分煤:C 生铁、钢:Fe铁锈:Fe 2O 3 石灰石、大理石:CaCO 3 天然气、沼气:CH 4点燃点燃酶光照叶绿素高温△推断题常用题眼2)溶液中离子的颜色含Cu2+的盐溶液蓝色含Fe3+的盐溶液棕黄色含Fe2+的盐溶液浅绿色(3)沉淀颜色(4)火焰的颜色H2、 S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 CO 、 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S在氧气中燃烧蓝紫色。

初三化学推断题技巧大全(附推断题解题策略)

初三化学推断题技巧大全(附推断题解题策略)

初三化学推断题技巧⼤全(附推断题解题策略)化学推断是决定考试⾼低分的重要分⽔岭,可谓是“成也推断,败也推断”。

只有经历过的⼈才知道,化学推断⾥的套路真的是太深了!明明就那么⼏个物质、⼏种元素,说话的⽅式能不能简单点?!可是说到底没办法,推断题套路不深,岂不⼈⼈都是⼤神了?!真相总是要⼀层层去揭开的!其实,不怕推断题套路深,就怕你不敢往前钻。

只要基础知识掌握扎实,考试时找准突破⼝,将明显条件与隐含条件相结合,运⽤合理的⽅法就能正确推断。

01以物质的特征颜⾊⼊⼿02以物质的⽤途为突破⼝我们学习知识的⽬的最终还是为了运⽤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新课纲注重知识的运⽤,在学习中应对物质的⽤途加以重视。

03以物质的特征组成元素⼊⼿物质的特征组成其实就是⼀个⾮常隐含的条件。

很多同学平时学习中记忆得都⽐较死,常常想不到这⼀隐含层⾯,应多加注意。

04以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反应特性0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06以物质的俗名⼊⼿究竟如何才能轻松解答这⼀类型的题呢?⼀、推断题解题思路与步骤解答推断题犹如公安⼈员断案, 以蛛丝马迹为突破⼝, 然后顺藤摸⽠、缜密分析, 最终推导出结论。

其基本解题思路见图1。

具体解题步骤为:“读、思、找、答”, 即阅读原题、建⽴思路、寻找突破、规范答题。

(1) 阅读原题是解题的前提。

通阅全题才能理解题意, 统领⼤局, 读题时做到“三看”:看清题设条件,看清题中所讲的化学过程, 看清需要解决的问题。

(2) 建⽴思路是解题的基础。

在剖析原题的基础上进⼀步明晰关键词的含义, 对复杂现象与众多事实精⼼缕析、综合时, 注意做到“三想”:想可能涉及的化学原理和相关概念, 想题⽬所考查的内容, 想已知条件与欲求问题的关系。

(3) 寻找突破是解题的关键。

找出明显条件, 挖掘隐含条件, 找准破题“题眼”, 即分析题中最显眼的特殊环节, 以此作为“突破⼝”。

中考化学推断题中的突破⼝, 往往是熟悉物质的基本性质及特殊信息, ⽐如物质的颜⾊、俗称和⽤途、特征组成、特殊条件和现象、特殊反应、常见的相互转化的关系、三⾓关系 (如碳三⾓、氧三⾓、钙三⾓、铜三⾓) 等。

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是化学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其解题技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熟悉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颜色、性质和特征反应。

这是解答推断题的基础,只有熟悉这些物质的特征信息,才能敏锐地发现问题并进行推断。

2. 掌握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了解常见物质的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可以帮助考生推断物质的性质和组成,从而快速解决问题。

3. 利用化学反应进行推断。

化学反应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推断题中往往会涉及到一些化学反应,考生可以通过理解化学反应的原理和规律,结合已知信息进行推断。

4. 充分利用图表和实验数据。

图表和实验数据在推断题中经常出现,考生应该善于利用这些信息,结合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推断。

5. 多练习题目,熟练掌握推断题的解题技巧和方法。

只有不断地练习和总结,才能提高推断题的解题能力和效率。

总结起来,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的解题技巧需要考生多方面的准备和积累,只有全面掌握知识和技能,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中考化学《推断题》解题技巧初中化学中考中,推断题一直是重点和难点题型。

它不仅考查同学们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还考验逻辑推理和综合分析能力。

下面,咱们就来详细聊聊推断题的解题技巧。

一、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特征这是解推断题的基础。

比如,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通电会分解成氢气和氧气等等。

对于常见的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要熟悉它们的颜色、状态、气味等特征。

例如,黑色固体常见的有铁粉、氧化铜、四氧化三铁等;红色固体有铜、氧化铁;蓝色溶液通常含有铜离子,浅绿色溶液含亚铁离子,黄色溶液含铁离子。

再比如,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能是氨气、二氧化硫等。

二、熟悉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是推断题的重要依据。

要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反应,包括反应条件、生成物等。

例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方程式: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

还有,金属与酸的反应,如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酸与碱的中和反应,如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三、善于找解题的“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一些特殊的现象、条件或者物质。

1、以物质的颜色为突破口固体颜色:如黑色固体、红色固体等。

溶液颜色:蓝色溶液、浅绿色溶液、黄色溶液等。

沉淀颜色:氢氧化铜是蓝色沉淀,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等。

2、以反应条件为突破口点燃:通常涉及有氧气参加的反应,如物质的燃烧。

加热:可能是高锰酸钾、氯酸钾受热分解等。

高温:比如碳酸钙高温分解,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等。

3、以特殊的反应现象为突破口产生气泡:可能是有气体生成的反应。

产生沉淀:溶液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可能生成沉淀。

溶液颜色变化:物质之间的反应导致溶液颜色改变。

4、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用于建筑材料的,可能是碳酸钙。

用于人工降雨的,一般是干冰(二氧化碳)。

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通常是熟石灰(氢氧化钙)。

中考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思路方法及突破口

中考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思路方法及突破口

中考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思路方法及突破口中考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思路、方法及突破口-中考化学初中化学推断题解题思路、方法及突破口推测题是每年各地中考的经典题型,它不仅能够考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能够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小说、综合应用领域科学知识的能力,具备很强的区分度与甄选功能。

找寻突破1、以物质的特征颜色为突破口黑色的物质:按思索挑选的顺序依次为氧化铜、碳、四水解三铁、二氧化锰、铁粉;红色的单质:铜或红磷;绿色的物质:碱式碳酸铜(铜绿);红棕色(或棕红色)的物质铁锈(或氧化铁);蓝色的溶液:含有cu2+的溶液(如:硫酸铜、氯化铜、硝酸铜溶液);蓝色的物质:胆矾(蓝矾cuso4?5h2o);黄色的单质:硫磺(s);黄色的溶液:所含fe3+的溶液(例如:氯化铁、硫酸铁、硝酸铁);浅绿色的溶液:所含fe2+的溶液(例如:氯化亚铁、硫酸亚铁、硝酸亚铁);紫红色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蓝色结晶:氢氧化铜红褐色结晶:氢氧化铁。

常见的白色沉淀:碳酸钙、碳酸钡、氢氧化镁、氢氧化铝、硫酸钡、氯化银。

基准1:存有四种物质的溶液:①ba(oh)2、②na2so4、③hno3、④fecl3,不必其他试剂将它们逐一辨别出来,其辨别的顺序就是()a.④③②①b.④①②③c.①③④②d.①④②③基准2:a就是绿色粉末,g就是蓝色溶液,x为常用的稀酸,b、c、d、e、f、h和y中初中化学常用的物质。

它们之间转变关系如下图右图,反应①、②、③、④和⑤就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下化学式:d,e,x。

(2)写下化学方程式:反应②;反应④。

练2:a、b、c、d、e为初中化学中相同类别的物质,它们的变化关系如下图右图,其中棕红色物质a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变为单质b,“”则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够出现反应。

则:(1)d的化学式为。

(2)a转化为b的化学方程式是。

(3)c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2、以物质的用途为突破口掌控典型物质的用途有助于突破此类推测题的答疑。

经典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题型和解题技巧

经典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题型和解题技巧

初中化学物质推断题的题型及解题技巧初中化学推断题“题眼”归纳固体颜色沉淀的颜色(均不溶于水)溶液的颜色火焰的颜色常见气体特性常见气体特性常见离子的特性元素之最? 黑色:C、 Fe3O4、CuO、MnO 2、铁粉。

红色;Cu、Fe2O3(赤铁矿,铁锈)、 P(红磷 )。

黄色:S (硫磺)绿色:Cu2(OH)2CO3(铜绿)蓝色:CuSO4· 5H2O白色沉淀:不溶稀硝酸BaSO4 、AgCl白色沉淀:溶于酸有气泡产生CaCO3、BaCO3白色沉淀:溶于酸无气泡产生Mg(OH) 2、 Al(OH)3蓝色沉淀:Cu(OH)2红褐色沉淀Fe(OH)3。

蓝色溶液含 Cu2+的盐溶液。

如 CuCl2溶液、 CuSO4溶液。

黄色溶液含 Fe3+的盐溶液。

如 FeCl3溶液、 Fe2(SO4)3溶液。

浅绿色溶液含 Fe2+的盐溶液。

如 FeCl2溶液、 FeSO4溶液。

紫红色溶液KMnO4溶液蓝紫色S ( 氧气中 )淡蓝色:S、H2、CO、CH4、C2H5OH (空气中)蓝色:CO 、CH4 (空气中 )无色无味H2、 H2、O2、 CO、CO2、 CH4有刺激性气味SO2、 HCI、NH3O2 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O2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NH3 溶于水呈碱性,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H2 在空气中燃烧产物仅为水CO 使人煤气中毒SO2 具有刺激性气味的大气污染物-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Cl色沉淀。

SO42-先加过量的稀盐酸无现象,再加氯化钡溶液产生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CO32-与酸溶液反应,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与可溶性碱反应,产生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湿润的NH4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能使无色的酚酞试液变红色,或与可溶性铜盐反应OH产生蓝色沉淀,或与可溶性铁盐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Al: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O2 : 地壳 (人体 )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Ca: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N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H2: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C: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CH4: 最简单的有机物综合推断练习:1.已知 X 溶液是由两种均为白色固体的盐溶于水而形成的混合溶液。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四 物质的推断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四 物质的推断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3.提出假设,讨论推断 在分析题目所给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假设后进行 反复验证,逐步缩小范围,排除不合题意的结论。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考点四
找准突破口
推断物质时常借助物质的特征性质或反应时的特 征现象作为解题的突破口。 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见专题三) 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 常见固体单质有 Fe、Cu、C、S;气体单质有 H2、 N2、O2;无色气体有 H2、N2、O2、CO、CO2、CH4、 SO2;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 H2O。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A.甲:NaHCO3、稀 HCl 乙:NaOH 溶液 B.甲:Al、稀 H2SO4 C.甲:MgO、稀盐酸 D.甲:Cu、稀 H2SO4 答案:B 乙:Ba(NO3)2 溶液 乙:AgNO3 溶液 乙:BaCl2 溶液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高温
O2
H2O
(2)CO2+C=====2CO
高温
3CO+Fe2O3=====2Fe+3CO2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考点训练
宇轩图书
例 3 (2013· 十堰)已知 A、B、C、D、E 均为初中 化学常见的酸、碱、盐。其中 A 为胃酸的主要成分, B 是碱,C 是生理盐水的组成成分,E 在工业上广泛 地应用于玻璃、造纸等的生产。将它们配成溶液后, 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 A 和 E 能反应产生 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表示相互间能反应, “→”表示在某种条件下能生成该物质)
考点知识梳理 中考典例精析 考点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化学物质推断题解法例析湖北省枣阳市徐寨中学袁定春潘玉敏一、关于化学推断题解法综述近几年来中考试题关于推断题的命题要求越来越高,知识覆盖面也越来越广,考生失分率较高。

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找到突破口就能够抓住题目的关键环节,或顺推或逆推或讨论验证,层层剖析,就能得出正确结论。

化学推断题常见的突破口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1.以物质特征颜色为突破口(1)固体颜色:Fe、C、CuO、MnO2、Fe3O4 (黑色);Cu、Fe2O3(红色)。

(2)溶液颜色:CuSO4(蓝色)。

(3)火焰颜色:S在O2中燃烧(蓝紫色);H2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CO、CH4在空气中燃烧(蓝色)。

(4)沉淀颜色:BaSO4、CaCO3、BaCO3(白色); Cu(OH)2 (蓝色);Fe(OH)3 (红褐色)。

2.以物质特征状态为突破口常见固体单质有Fe、Cu、C;气体单质有H2、O2 ;无色气体有 H2、O2、CO、CO2、CH4 ;常温下呈液态的物质有 H2O;常用作干燥剂的液体物质是浓硫酸等。

3.以物质特征现象为突破口(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是CO2;(2)能使黑色CuO变红(或红色Fe2O3变黑)的气体是H2或CO,固体是C;(3)能使燃烧着的木条正常燃烧的气体是空气,燃烧得更旺的气体是O2,熄灭的气体是CO2 等;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O2;(4)能使白色无水CuSO4粉末变蓝的气体是水蒸气。

(5)在O2中燃烧火星四射的物质是Fe;(6)在空气中燃烧生成CO2和H2O的物质是有机物,如CH4、C2H5OH等;(7)能溶于盐酸或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CaCO3、BaCO3等;(8)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有AgCl、BaSO4等;5.以元素或物质之最为突破口(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N;(4)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5)质子数最少的元素是H;(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密度也最小的气体是H2;(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8)自然界中硬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刚石;(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N2;(1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11)最常用的溶剂是H2O;(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二、主要类型和典型例题近年来推断题常见主要类型有:表格式推断题、压强类推断题、特征物质特征现象类推断题、知识归纳类推断题等。

现分述如下:类型1 表格式推断题给出了物质范围并以表格的形式罗列出了实验现象,要求考生推断出未知物。

这类题型可采用列表对照法解答。

例1.(2010年桂林中考题)将Ba(NO3)2、NaOH、H2SO4、K2CO3四种无色溶液编号甲、乙、丙、丁,并两两混合,现象如下表所示:下列选项中物质的排序符合表中甲、乙、丙、丁排序的是:A.Ba(NO3)2、NaOH、H2SO4、K2CO3 B.H2SO4、K2CO3、Ba(NO3)2、NaOHC.NaOH、Ba(NO3)2、H2SO4、K2CO3 D.H2SO4、Ba(NO3)2、NaOH、K2CO3分析:将这四种物质两两混合,列表在相应位置标出有关的实验现象,如下表。

两表对照知甲为为H2SO4,乙为Ba(NO3)2、丙为NaOH、丁为K2CO3点评:酸、碱、盐间的复分解反应比较复杂,SO42-,CO32-更是考查的关键,同学们必须记牢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分别用表格找出几种物质间的反应现象进行对照就能够正确解答这类题目。

类型2 压强类推断题给出实验现象和装置图,根据化学反应的吸热和放热现象以及气体压强变化解答。

例2.(2010年桂林中考题)如右图所示,瓶中X为固体,当把滴管内的液体Y滴入瓶中,导管口一定没有气泡产生的是分析:A中MnO2和H2O2反应有氧气产生,B中NH4NO3溶于水吸热,C中CaO溶于水放热,D中NaHCO3与盐酸反应有气体二氧化碳产生,只有B中压强减小导管口一定没有气泡产生。

点评:常见溶于水吸收热量的物质只有NH4NO3,容器内的压强减小;溶于水放热的物质有CaO、浓硫酸等,容器内的压强增大;化学反应只要有气体产生都会使容器内的压强增大。

类型3 特征物质特征现象类推断题根据物质的特征颜色特征用途等答题例3.(2O10年桂林中考题) A、B、C、D、E是初中化学中的五种常见物质。

C、D是单质,C为紫红色固体,D被认为是最清洁的能源。

B的浓溶液常用做干燥剂。

已知Fe和A、B的水溶液分别能发生反应:①Fe + A → C + E;②Fe + B → D + E 。

(1)写出A、B、C的化学式: A , B ,C 。

分析:常见紫红色固体为铜,最清洁的能源为氢气,常用做干燥剂的溶液为浓硫酸,所以C为铜,D为氢气,B为硫酸,根据铁与稀硫酸的反应可知A为CuSO4 , B为H2SO4,C为Cu(2)现有Fe和A、C三种固体组成的混合物,小刚想测定该混合物中C物质的质量分数,你认为,小刚的实验数据处理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理由是。

分析:因为铁与CuSO4溶液反应有铜生成所以小刚的实验数据处理不正确。

点评:根据前面介绍的特征物质特征现象就能够熟练解答(1)小题,第(2)小题同学们容易把4.2克紫红色固体理解为全部是原混合物中的铜,而忽略了反应生成的铜类型4 知识归纳类推断题这类计算题知识性很强,要求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教材和归纳教材的知识,是最大难度的推断题。

例4.(2010年宜昌中考)(8分)右图是物质化学性质的知识网络图,“—”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转化成另一种物质。

⑴我能用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五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学式填空,完善这个知识网络。

⑵我能写出由C→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分析:此类题是综合考查酸、碱、盐间转化的关系,图中A、B间和D、E间都能够互相转化是突破点。

答案有2种如下图。

2HCl+Mg=MgCl2+H2↑ 2HCl+CuO=CuCl2+H2O点评:酸、碱、盐、氧化物间的相互反应规律同学们必须牢固掌握,并灵活运用才能解答此类推断题,尤其是盐酸和氢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项练习河北省成安县第二中学程海芹典型例题:1.(2005 湖南益阳)A、B、C、D是常见的化合物,A中含有钾元素。

他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①2A+B=C+2H2O②C+D=BaSO4↓+2A③D+CuSO4= BaSO4↓+Cu(OH)2↓根据以上信息,推断A、B两物质化学式:A B ;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2.(2007 山西)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uSO4、BaCl2、Na2SO4、Na2CO3、KCl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对其组成进行了探究,过程如下:根据以上实验推断,这包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一定不含有;可能含有。

3.某生在实验室发现一没有瓶塞的试剂瓶,里面装有白色固体试剂,瓶上标签已经严重腐蚀,看不清上面的字迹,但可以判断里面所盛试剂由三种元素组成。

为确定该白色固体的成分,他取少量该固体配成无色溶液A,然后进行了以下实验:(1)无色试剂B是(填名称),气体E是(填化学式,下同),白色沉淀F是。

(2)若无色溶液D中只含一种溶质NaCl(不考虑前面加入的B试剂),则无色溶液A中一定含有。

(3)结合题目所给信息判断:原试剂瓶内所盛白色固体可能是或。

4.有A、B、C、D四种无色溶液,分别是碳酸钠溶液、硫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稀盐酸中的一种,下表是它们两两反应的现象(“↑”是产生气体,“↓”是产生沉淀,“—”是无明显现象),试判断A、B、C、D依次是、、、。

强化训练:1.有一混合气体由HCl、CO、H2、H2O、CO2组成,将其依次通过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②浓硫酸,③灼热氧化铜后,剩余气体是()A、没有气体剩余B、只有CO2剩余C、只有H2O 剩余D、H2O和CO22.甲、乙、丙、丁分别是NaCl、Ba(NO3)2、Na2CO3、HCl四种溶液中的一种。

已知甲和丙可以反应,甲和丁也可以反应,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丁不可能是Ba(NO3)2B、甲一定是Na2CO3C、丙一定是盐酸D、甲一定是NaCl3.(2006 唐山课改区)老师请小刚帮助他将失去标签的盐酸、氯化钠、氢氧化钠三瓶溶液鉴别出来,重新贴好标签。

为了鉴别这三种溶液,小刚取这三种溶液各少许,分别编号为A、B、C,按下图步骤进行实验,同时观察现象。

A为溶液,B为溶液,C为溶液。

4.(2004 无锡)从抹石灰浆的墙壁上掉下的一块白色固体,为探究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一定有CaCO3和Ca(OH)2B、一定有Ca(OH)2 ,可能有CaCO3C、一定没有CaCO3和Ca(OH)2D、一定有CaCO3,可能有Ca(OH)25.(2006 长沙)根据下列化合物与单质相互转化的关系,回答:(1)若乙的溶液为浅绿色,Y是红色固体,则X是。

(2)若在常温下乙是气体,则X是。

6、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

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1)C的化学式为;(2)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7.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含有硫酸钾、碳酸钙、硝酸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

取少量该固体粉末加到足量水中,充分振荡,得到白色沉淀,向该白色沉淀中加入稀硝酸,只有部分溶解,且有气体放出。

请你回答;(1)该固体粉末中一定含有。

(2)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②。

8.(2007 汕头中考)右图中每条连线表示两端的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甲、乙、丙、丁分别为Mg、BaCl2、Na2CO3、HCl中的一种。

(1)写出乙和丙的化学式:乙,丙。

(2)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甲和乙:丙和丁:(3)图中反应①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反应,又称为反应。

9.(2007 十堰中考)实验室有一包由两种盐(不含氢元素)组成的白色粉末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未知酸溶液。

为了确定各自成分,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实验:已知A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固体B是农业上常用的两种元素组成的钾肥。

则:气体A是;未知酸溶液是;组成白色粉末的两种盐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0.HCl、NaCl、NaOH、Na2CO3、Ca(OH)2几种溶液中取出其中的两种混合,可能的组合共有种。

(1)若混合后溶液质量减小,可能的组合是、。

(2)若混合后溶液质量不变,但发生了化学反应,有关的化学方程式为、。

(3)将稀硫酸逐滴滴入剩下的几种组合中,若产生气体与加入稀硫酸有如右图所示的关系,则这样的组合可能是。

初中化学推断题专项练习湖北十堰房县姚坪中学杜昌平物质特征颜色⑴固体颜色:黑色:__________;红色:_______;绿色:________;蓝色: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