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苍南县巨人中学201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苍南县巨人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苍南县巨人中学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巨人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第一题: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网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3、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4、1937年7月7日,驻华北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

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D. 九一八事变之后5、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

……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

”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①实现国共台作②领导北伐战争③提出“新三民主义”④颁布《临时约法》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6、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世界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

以下对三幅图片的“握手”的解读正确的有图1(20世纪50年代初) 图2(20世纪70年代初) 图3(21世纪初)①图1握手的主角是斯大林与毛泽东。

对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有重大意义②图2握手的主角是尼克松与毛泽东,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③图2握手的主角是卡特与毛泽东,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④图3握手的主角是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7、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巨人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巨人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门阀制是从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官员选拔制度,造成朝廷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家族所垄断,个人出身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

这种现象的根源是()A.维护正统的嫡长子继承习俗B.荣辱与共、利益一体的宗族观念C.皇帝统辖百官治下的郡县制D.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分封体系2.宋真宗于997年继位为帝。

1018年,他说:“我即位以来,还没有任命过仆射(副宰相)职位,如今任命向敏中,这是打破常规的特别的任命,向敏中肯定很高兴。

”这反映当时A.君主专制缘于人事的任命权B.科举制度比前代有所弱化C.官职变更失常源于皇权至上D.仆射权力过大导致皇帝猜忌3.清军机大臣张廷玉被雍正帝评价为“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遗诏允其配享太庙,从而成为清代唯一获此殊荣的汉官。

张廷玉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他()A.文笔谋划严格,秉承皇帝意旨B.因满官职权下降而掌大权C.处理军机处事务决策得当D.在僵化的体制下认真监察百官4.英国人约翰·濮兰德曾在长时间近距离观察晚清政治运作后总结说:“官僚统治集团准备丢弃金钱和土地,除了代表显贵们社会等级的傲慢自大之外,所有的东西都可以丢弃。

”这反映出清政府()A.在国际上努力显示其强大地位B.坚持“以夷制夷”的外交方针C.“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形象D.有意改善底层人民的生存条件5.武昌起义之后,广州地方商绅要求光复广东的请愿活动被两广总督张鸣歧驱散,革命党则暗杀满族将军并组织民军向广州进发,广州商绅再集会选举张鸣歧为新政府都督,不料张鸣歧已逃出广州。

广东光复的过程说明()A.商绅斗争目标不同于革命党人B.革命党暴力活动得到了商绅支持C.当时封建统治的支柱是商绅阶层D.各阶层在反清的方式上不尽相同6.1943年,宋美龄访美被美国媒体评价为“征服”美国之旅,赢得了大量援助。

浙江省苍南县巨人中学201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浙江省苍南县巨人中学201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新人教版

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物理试题注意:本卷中g=10m/s2一、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28分)1.甲、乙、丙三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经过某一路标,从此时开始,甲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先加速后减速,丙车先减速后加速,它们经过下一个路标时的速度相同,则: A .甲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B .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C .丙车先通过下一路标 D .三辆车同时通过下一路标2.在一个竖直方向运动的密闭升降机内,用弹簧秤挂着一个已知质量的砝码,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已知。

根据弹簧秤的读数,我们可以知道:A .升降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B .升降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C .升降机加速度的大小和速度的方向D .升降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以及速度的方向 3.如图,竖直圆环内侧凹槽光滑,aOd 为其水平直径,两个相同的小球A 和B (均可视为质点),从a 点同时以相同速率v 。

开始向上和向下沿圆环凹槽运动,且运动中始终未脱离圆环,则A 、B 两球第一次:A .可能在c 点相遇,相遇时两球的速率v A <vB <v 0; B .可能在b 点相遇,相遇时两球的速率v A >v B >v 0;C .可能在d 点相遇,相遇时两球的速率v A =v B =v 0;D .可能在c 点相遇,相遇时两球的速率v A =v B <v 0;4.某动车组列车以平均速度v 从甲地开到乙地所需的时间为t ,该列车以速度v 0从甲地出发匀速前进,途中接到紧急停车命令紧急刹车,列车停车后又立即匀加速到v 0继续匀速前进,从开始刹车至加速到v 0的时间是t 0(列车刹车过程与加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相等),若列车仍要在t 时间内到达乙地,则动车组列车匀速运动的速度v 0应为 A .0t t vt - B .0t t vt+ C .021t t vt - D .021t t vt+ 5.一物体在地球表面上的重力为16N,它在以5m/s 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的火箭中的视重为9N,则此时火箭离地面的高度是地球半径R 的A.2倍B.3倍C.4倍D.0.5倍 6.如图(甲)所示,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 m 和M (m:M=1:2)的物块A 、B 用轻弹簧相连,两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当用水平力F 作用于B上且两物块以共同加速度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1,当用同样大小、方向竖直向上的力F 作用于B 上且两物块以共同加速度竖直向上匀加速运动时(如图乙所示),弹簧的伸长量为x 2,则x 1:x 2等于A .1:1B .1:2C .2:1D .2:37.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内电阻不能忽略不计。

【政治】浙江省苍南县巨人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政治】浙江省苍南县巨人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浙江省苍南县巨人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请你选一选(在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每小题2分,共70分。

)1.刚刚闭幕的全国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中,工人、农民代表占18.46%,知识分子代表占21.14%,干部代表占32.44%,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代表占16.09%,解放军代表占8.98%,此外还有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归国华侨等方面的代表。

这充分体现出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具有()性的特征。

A.权利真实B.权利阶段C.主体广泛D.主体平等2.目前,类似于《焦点访谈》的电视节目在全国已经开办了60多个,并且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开设了《焦点访谈》作出的批示以及批示后的督察情况进行跟踪反馈。

这些节目在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这是因为A.舆论监督具有透明度高、影响广、时效快等特点B.舆论监督比其他监督方式更有效C.这些节目能够引起中央领导人的关注D.舆论监督是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新方法3.2013年2月17日,重庆渝北市上班族樊某带着妻子女儿驾驶摩托车出门,因超载被民警李自立拦下。

樊某全家人都靠他打零工维持生活,妻子有病,还有家中老人需赡养,他苦苦哀求能否只罚分不罚钱。

秉公执法的李自立最后还是把罚单递到了樊某手上,只是罚单内夹一百元,一时间交警李自立的这一举动被网友赞为“最温暖罚单”。

交警李自立的执法行为体现了①合法行政②权责统一③合理行政④高效便民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③④4.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人民民主专政是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②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③人民当家作主是指每位中国公民都是国家的主人④人民当家作主是宪法决定的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5.我国宪法规定,尊重和保障人权,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

浙江省苍南县巨人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人民版

浙江省苍南县巨人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人民版

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史书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体裁又有不同的特征。

我们在学习的《21世纪战争与和平》,你认为属于哪种史书体裁( ) A .纪事本末体B .断代体C .纪传体D .典章体2.右图是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大国之间矛盾的示意图,图中哪一对矛盾包含有领土纠纷、民族复仇和争夺欧洲霸权等因素?( )意英法德奥俄C巴尔干问题BDA3.南斯拉夫的萨拉热窝有一块石碑,碑文是:“1914年6月28日,加夫里诺.普林西林在这里用他的子弹,表达了我们人民对暴虐的反抗和对自由的向往。

”文中的“暴虐”是指:A 、阶级斗争和宗教迫害B 、宗教迫害和国际侵略 ( )C 、种族歧视和民族压迫D 、国际侵略和民族压迫 4.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下列战役发生在1916年的有 ( )①凡尔登战役 ②索姆河战役 ③马恩河战役 ④日德兰海战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5.一战中,对1918年战争形势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 .德军速战速决计划破产,双方转入阵地战B .美国加入协约国集团对德宣战C .协约国发动大规模进攻,把战线推进到马恩河一线D .德国开始实施“无限制潜艇战”6.19世纪末,科技进步成果运用到军事领域所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 )A 、增强了武器的杀伤力,使战争更加残酷B 、使人们对战争望而却步,制约了战争的发生C 、提高了军队的战略机动能力D 、使战争突破地域限制,波及的范围更大7.这幅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的漫画《五头怪兽》, 它将德国踩在脚下,贪婪地将其内脏吞食殆尽。

对于这 幅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怪兽代表的是英、法、美、意、苏俄五国B.刻意渲染德国对凡尔赛和约的不满C.突显了巴黎和会对德国的苛刻D.法国是最为凶狠的一头,要求将德国彻底咬死 8.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

浙江省苍南县树人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浙江省苍南县树人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历史第二次月考试题

树人中学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月考高二历史试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世纪初,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形成但又过时。

”导致这种“过时”的最主要原因是:A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B .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C .列强力量对比的变化D .局部战争的不断变化2.瑞士著名的国际法学者瓦特尔在1758年发表的《国际法》中说:“均势的核心意义是妥协安排国际事务,没有一个国家能居于至高无上的主宰、支配他国的地位。

”1907年,英国外交部在克劳备忘录中谈到:“英国的政策是维持均势,把自己的力量加在这一边或那一边,但是总是加在一边以抵制某一时期内最强大的国家或集团的政治霸权。

这几乎成为一个历史上的真理。

”英国“均势”政策的表现不包括A .参加反法同盟,B .巴黎和会上反对法国过分削弱德国C .英法俄组成协约国D .与法国联合,与美国争夺国联领导权 3.1907年,欧洲各国在海牙召开了第二次和平大会,其主要任务是制定“尽可能人道”的战争行为准则。

从以后十年的历史看,这样的“准则”所起的主要作用是( )A .阻止战争的爆发B .承认了战争的合法性C .阻止了不人道的武器的研发D .有力地宣传了人道主义 4.要了解历史上的重大事件,一个直观的方法 是阅读历史地图。

从右边这幅地图中可以看 出,德国要想在未来的战争中取胜,应当选 择的战略是A .速战速决,避免两线作战B .突袭对手,两面出击C .积极防御,打阵地战英国,67.6德国,66.3法国,556080100D.诱敌深入,打运动战5.右面是1921年西欧各国工业生产指数(以1913年为100) 。

图中的数据主要说明A.一战使西欧的工业生产严重下降B.德法实力与英国难以抗衡C.英国仍然是世界第一工业大国D.一战对英国打击很小6.罗斯福与丘吉尔交谈时曾提议给第二次世界大战起一个名字,丘吉尔脱口而出:“The Unnecessary War(不必要的战争)!”。

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2届高三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012届高三级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商朝的青铜冶铸技术尤其值得注意,它在世界上居遥遥领先的地位。

”下列关于商朝青铜铸造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青铜铸造业发达,作坊分布很广 B.青铜器应用到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C.青铜铸造业规模大,技术精湛D.青铜器日益趋向生活化2、避讳是我国特有的文化现象。

汉朝时,曾把汉初齐国的辩士蒯彻改称“蒯通”,把恒山改名为“常山”,把秀才更名为“茂才”。

这种避讳属于( )A.为尊者讳B.为长者讳C.为亲者讳D.为贤者讳3、唐太宗曾说:“近代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惟秦皇、汉武。

”汉武帝“拓定边方”的措施不包括( )A.派人经营西南夷,使夜郎国归附汉朝B.将河西走廊纳人汉朝版图C.使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府D.将版图扩展到今云南境内4、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由于社会制度先进和经济文化发达,成为民族融合的主流,所以这一时期的民族融合又被叫做“汉化”。

但在此“汉化”过程中,少数民族对汉族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这一时期少数民族对汉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①饮食方面②服饰方面③经济领域④军事方面A. 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5、《唐律》规定:“诸盗决堤防者,杖一百……若通水入人家,致毁害者,亦如之。

”以上规定表明( )A.唐朝法律完备而严酷 B.唐朝严厉打击偷盗行为C.唐朝的农田水利设施发达D.唐朝重视农田水利建设6、史书载“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惨状,为图以献”,并将这种惨状归罪于王安石的新法。

王安石的新法客观上加重了百姓负担的是( )A.整顿太学,改科举B.方田均税,兴水利C.征免役钱,作保甲D.行市易法,规范市场7、“公元前5世纪到前4世纪的中国,伴随着根本性的政体变革,还发生了经济和社会的变革,以及军事技术和民用技术的变革。

”材料中的“变革”发生的根本原因是( )A.分封制度的崩溃B.商鞍变法的成功C.铁器牛耕的推广D.百家争鸣的推动8、“从公元前2世纪的最后四分之-时间以后,中国才开始感知到它与欧亚大陆其他地区人类的联系。

浙江省苍南县巨人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34班)新人教版

浙江省苍南县巨人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34班)新人教版

巨人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政治(3-4班)一、请你选一选(下列各小题,你一定是听过、看过、思考过的,请认真阅读,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答案。

每小题2分,共70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观点的分歧是围绕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而形成的。

据此回答1-4题: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B.世界是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C.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D.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问题2、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之所以称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是因为()①它涵盖了哲学的全部内容②它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中首先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③它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的、必须回答的问题④不同的人对二者关系有不同理解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4、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A、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源问题的不同回答B、是否承认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的问题C、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意识具有能动作用,主要在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

回答5—6题:5、席勒说:“人的完美需要在文化中实现。

”因此,参加健康向上的文化活动,能够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愉悦、情操上的陶冶,提高人的审美水平、道德素养。

这说明:A.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 B.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C.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D.人类的意识具有能动性6、东汉哲学家王符说:“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能不称其位,其殃必大。

”“德不称其任,其祸必酷”说明①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有指导作用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③正确的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有积极的能动作用④意识活动能够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7、上海世博会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从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巨人中学201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第一题: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九鼎既成,迁于三国。

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

”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网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2、唐代中枢机构中书省、尚书省和门下省的精细分工体现了A.施政观念上的民主追求B.剥夺相权的创新设计C.行政运作程序的有效制衡 D.弱化君权的重要进步3、中国知识分子看到改造中国的新路径,提出“到民间去”的号召,并开始深入到工人中间进行启蒙宣传,是在A.戊戌维新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五四运动时期D.国民革命时期4、1937年7月7日,驻华北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

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 D. 九一八事变之后5、1922年,孙中山说:“中华民国就像我的孩子,他现在有淹死的危险。

……我向英国和美国求救,他们站在岸上嘲笑我。

”为改变这种现状,他其后的努力有①实现国共台作②领导北伐战争③提出“新三民主义”④颁布《临时约法》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6、握手,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世界舞台上“巨人”的握手,有时会引起国际社会的“震动”。

以下对三幅图片的“握手”的解读正确的有图1(20世纪50年代初) 图2(20世纪70年代初) 图3(21世纪初)①图1握手的主角是斯大林与毛泽东。

对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有重大意义②图2握手的主角是尼克松与毛泽东,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③图2握手的主角是卡特与毛泽东,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④图3握手的主角是五大常任理事国首脑,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7、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

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8、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宣言指出:“现有的军事集团正在发展成为越来越强大的军事、经济和政治集团,根据逻辑和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来看,必然不时引起国际关系恶化。

”这句话中“它们的相互关系的性质”是A.互相妥协 B.互相竞争C.互相合作 D.互相对峙9、有人说法国是“各种政体的实验场”,有人认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是“从窗口爬进来的”。

这主要说明了法国A缺乏民主共和思想的洗礼 B共和制确立的艰难C没有经历过资产阶级革命 D缺乏建立共和制的经济基础10、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外交权11、下列关于欧洲联盟的表述最准确的是:欧洲联盟是一个A.经济集团 B.政治集团 C.经济军事集团 D.经济政治集团12、中国古代生产和科技在不断进步中,中外交流也十分频繁。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耕作技术大体经历了从“刀耕火种”到耦犁、一牛挽犁的发展过程B.纺织原料使用的先后顺序是麻和葛、家蚕丝、棉花C.指南针在明清时期经由海路传入阿拉伯D.印刷术经由波斯传到西方13、某生分析下表,得出了四项结论,其中正确的是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③政府财政收入越来越倚仗于非农业税④重农抑商政策已不再实施A.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4、有学者认为中国近代社会风俗的阶段性发展特点是: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

这一特点也可以用来描述近代中国A.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大众传媒的变迁C.思想领域的变化 D.民主政治的发展15、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 B.富有地域特色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16、上海是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和习俗变化最大的城市,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洋务派创立的轮船招商局首次打破列强轮船运输业的垄断局面B、20世纪初,汽车开始在上海出现C、20世纪初,清政府在上海设置无线电报D、20世纪初,清政府在上海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17、下列图片反映了清末民初社会生活的变化,其中具有反清革命色彩的是18、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间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

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19、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即“电气时代”。

下列最能体现“新的时代”特征的发明是20、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在19世纪中期、19世纪末20世纪初和二战后,经历了三次大调整。

这三次调整的共同影响是A.引发了工业革命的兴起 B.促进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C.引起了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D.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21、丘吉尔曾说过:“斯大林是一个世上无出其右的最大的独裁者,他接过俄国时,俄国、只有木犁,而当他撒手人寰时,俄国已拥有核武器。

”苏联之所以能取得如丘吉尔所说的这一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A.充分调动了农民和工人的生产积极性B.适时纠正了经济政策中存在的弊端C.合理地吸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建设经验D.开创并实行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2、罗斯福新政时期,美国政府大力兴办公共工程,其客观作用包括①扩大生产资料市场②增加就业机会③刺激消费需求④抑制物价上涨A.②③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23、分析右图(时间以此为1979、81、83、85、87、89)可知,导致中美贸易变化的主要因素有①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美贸易额持续增长②中国实施改革开放战略,经济迅速发展③中美正式建交,促进了两国问贸易的发展④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区域经济合作得以加强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③D.②③④24、按时间先后排列下列事件的顺序①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②亚太经合组织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上海举行③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④欧盟单一货币欧元正式问世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④①②③25、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

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①全球环境的恶化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26、孔子路过泰山,见一妇女在坟边痛哭。

询问后才知道她的公公、丈夫和儿子都被老虎吃了,孔子问她,为什么不早些搬迁,妇女回答:因为这里没有苛政。

孔子感慨地对弟子说:“苛政猛于虎也!”由此他提倡:A、己所不欲,毋施于人B、人而不仁,于礼何C、为政以德D、惟仁者能好人,能恶人27、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①中央集权的强化②思想控制的加强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②④B、①②④C、①③D、①②③28、以下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分析,不恰当的是:A、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有着本质的区别B、二者的主要差异在于求“理”的方法不同C、二者都利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压抑、扼杀了人性D、二者重气节、品质、责任、使命,对塑造民族性格有积极作用29、隶书是中国书法的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它A.源于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B.始于秦朝,李斯以此字体书写了《秦始皇廿六年诏铭》C.变化最为丰富,最能表现书法写意性D.常用于书写古代官方文书,故又称正书30、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进步,一些图书馆的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的形式提供利用。

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A.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B.造纸术的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C.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的电子文本D.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语》终究还是《论语》第二题:非选择题(第31题24分,第32题16分,共40分)31、(24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把汉武帝也放入表中评价,他的“统驭”一项应该可以位列上等,请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5分)(2)你是否同意高阳将康熙和乾隆的机遇列为上等这个观点,(1分)请结合当时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中外史实加以说明。

(6分)(3)光绪(1875—1908年在位)的机遇被列为下等,请结合这一时期的史实加以说明。

(4分)(4)为了改变光绪统治时期机遇下等的状况,20世纪上半期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别进行了哪些重大斗争?结果如何?(8分)32、(16分)英国开始的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的面貌,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请你对下述问题表达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美国拥有)很大的、不断扩大的市场……美国还拥有更多的、可供工业革命使用的资金用的流动资本,源源流入英国的商业利润比流入其他任何国家的都多……由于行会较早瓦解,由于对传统的条块农田的圈占,英国获得了充裕的流动劳动力……贫穷的农民们失去了自己的部分甚至全部的土地,被迫当租地人或打散工的人,否则就不得不去城里找工作。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瓦特机发明前,英国工业生产动力主要是水力……这样的动力缺陷是明显的。

煤炭是英国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来源……(大不列颠拥有)“供应不会枯竭的优质煤炭”。

(引者按:若干代以后真的还是“供应不会枯竭”吗?)英国工业革命……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烟囱多余教堂尖顶的图景。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一些学者已经为工业化对环境的影响感到不安了。

1827年法国数学家富里埃指出二氧化碳的排放会使大气变暖。

在他以后,瑞典学者阿伦尼乌斯提出了“温室效应”。

——德尼兹·加亚尔《欧洲史》(1)概括该学者认为工业革命的爆发首先需要满足的三项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世纪的英国是如何满足这三项因素,从而促成了工业革命的首先爆发。

(6分)(2)指出近代蒸汽动力技术产生的主要原因。

(4分)(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蒸汽机的创制对历史发展的直接影响。

(6分)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次月考高三历史答题卷 第31题(1) 有些历史学家认为如果把汉武帝也放入表中评价,他的“统驭”一项应该可以位列上等,请结合史实说明理由。

(5分)(2) 你是否同意高阳将康熙和乾隆的机遇列为上等这个观点,(1分)请结合当时政治、经济、外交方面的中外史实加以说明。

(6分)(3) 光绪(1875—1908年在位)的机遇被列为下等,请结合这一时期的史实加以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