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分析

合集下载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4篇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4篇

(精华)《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4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1理解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算理;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

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过程与方法:经历过口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人参与口算,是学生养成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整百数乘整十数和几百几十的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合理的口算思考过程,正确进行口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学生准备:课前小研究,学习用品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回顾,谈话导入。

10个十是()10个一百是()12个一百是()50个十是()500个十是()420个十是()20×5 30×6 4×70 100×6 3×200 500×3 200×6 12×4学生开火车,直接说出得数。

教师随机选两题,说一说口算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整百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口算,帮助学生回忆口算的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出示信息窗,找出数学信息。

出示情境图信息窗一,让学生欣赏图片,搜集数学信息谈话:请大家仔细欣赏图片,并要认真阅读下面的文字,看你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谁能发表你的看法?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根据信息提出问题。

谈话:根据我们得到的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把本节课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板书在黑板上。

提出学习目标:同学们提的问题还真多,我们本节课重点研究这几个问题,以完成这样的学习目标。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3乘法估算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案3乘法估算

3乘法估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6、17页,乘法估算。

◆教学提示1、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估算一般利用“四舍五入”法把因数看成整百整十数或整十数。

2、乘法估算,什么时候应估算大些,什么时候应估算小些,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数。

3、估算基本方法的要求:符合实际,计算简便,接近准确值。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进行估算的过程。

2、能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乘法估算,会解答有关乘法估算的实际问题。

3、在估算、计算的过程中,体会估算的实际意义,养成估算的习惯,培养数感。

◆重点、难点重点会进行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

难点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师生谈话,引出教材中给出的火车图片,带领学生仔细观察。

师:同学们,你们坐过火车吗?可能会有一部分学生坐过火车。

师:大家肯定都看到过火车,这里就有一列火车,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

设计意图:请有坐火车经历的同学介绍有关火车的情况,创造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自然引出本课的内容。

2.呈现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说一说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数学问题是什么。

师:(出示文字和情境图)请同学们读题并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生1:这是一节火车的车厢,定员118人。

生2:大头蛙指出“这列火车挂了12节这样的车厢”。

生3:问题是:估算一下这列火车大约有多少个座位?设计意图:了解事物中的数学的信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又丰富学生关于火车的一般常识,同时,为计算做准备。

师:什么叫“定员118人”?生1:每节车厢坐118人。

生2:每节车厢最多坐118人。

生3:有的车厢里有时有站着的,可能比118人多。

师:“定员118人”是指一节车厢的座位数。

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估算一下这列火车大约有多少个座位。

让学生独立试做,教师巡视。

设计意图:为学生创造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问题的机会,为每个学生提供自由选择学习方法的空间。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案例蔡甸区永安中心小学王小红【设计说明】: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中与数学学习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节课是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估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本节课设计力求体现以下几点:(一)对学生进行估算意识的培养,估算思想的渗透。

(1)遇到问题,学生会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是数学课程注重的首要方面。

”一些专家也对此作了很好的诠解。

也就是说,在学生面对一个实际问题,为了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计算时,他能否根据问题的情境合理地选择估算、心算、笔算、计算器计算等方法进行计算,这是需要教师加以关注的。

因此,在买票的情境题中,当问题不再出现“大约需要多少钱”这样指向性很明显的问题时,我提出:“‘准备'一词是什么意思?说明什么?”学生们面对这一开放性的问题,有着不同的理解,这一理解的过程,有助于学生真正明白什么时候用估算,以至于学生对后面的“座位够不够坐”的问题,“一定时间能不能走到”的问题都能考虑用估算来解决。

(2)遇到问题,学生会选择适当的估算策略吗?在解决49×104的估算时,先安排学生独立估算,再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全班交流,并组织学生进行对比:一是组织学生将今天的几种方法进行对比,学生会发现估大的几种方法对于要解决的问题来说是合适的,估小的几种方法是不合适的,并再次对估大的方法对比,使多数学生形成共识:把两个因数都估大的方法对于此题更好一些,从而发现符合问题实际、接近准确结果、计算方便可行的估算方法就是好的方法;二是组织学生将今天的估算方法与以往的估算方法进行对比,从而让学生认识到乘法估算,关键在于如何对两个因数进行估算,什么时候应估大些,什么时候应估小些,应视实际情况而定,不能机械地采用“四舍五入”法来取近似数。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分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分析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分析引言在数学学科中,乘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和技能。

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乘法运算方法以及乘法估算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种教学设计和分析,旨在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

教学目标1.理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方法;2.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技巧;3.运用乘法估算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方法;2.乘法估算技巧;3.实际问题应用。

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乘法估算的概念(5分钟)老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乘法估算的概念,并解释为什么乘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非常有用。

第二步: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方法(10分钟)老师可以通过展示乘法运算的步骤和示例,向学生详细讲解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运算方法。

同时,老师可以提醒学生要注意对齐,以及将进位数进行正确的处理。

第三步:介绍乘法估算技巧(10分钟)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乘法估算的技巧,例如: - 将三位数和两位数的个位数相乘,并忽略其他位数,可以得到一个较小的乘积; - 将三位数的个位数与两位数的十位数相乘,并忽略其他位数,可以得到一个较大的乘积; - 将三位数的个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数相乘,并忽略其他位数,可以得到一个中等大小的乘积。

第四步:实践演练(20分钟)老师可以设计一些乘法估算的练习题,供学生实践演练。

学生可以使用乘法估算技巧快速估算出乘积,并将结果与精确计算的答案进行比较。

第五步:巩固乘法估算技巧(10分钟)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挑战性的乘法估算题目,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估算技巧进行计算。

这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乘法估算的技巧。

第六步:应用乘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15分钟)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他们运用乘法估算的技巧解决问题。

例如,购物清单上有几种商品,每种商品的价格和数量已给出,学生需要估算总价。

总结通过本次教学设计与分析,学生将从理论和实践中全面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教案)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掌握三位数和两位数的乘法口诀3.掌握估算技巧4.培养学生的口算速度和算术思维【教学内容】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和估算》,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更好地应用于日常生活中,以培养学生的算术思维和口算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够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教学难点:学生掌握估算技巧,能够运用估算技巧,在考试中更快速地得出答案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游戏式教学法,呈现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

四、教学准备1.图书、临摹纸、铅笔和计算器2.多媒体课件、录音3.白板、黑板、彩色粉笔五、教学过程Step1 课前热身教师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三位数乘两位数,我们可以尝试在脑海中想象一下,如果现在让你们用笔算解决一个三位数乘两位数的问题,你们会怎样做呢?(思考)Step2 笔算1.挑战题目教师出示两张纸条,一张上面写着一个三位数,另一张上写着一个两位数,让学生将这两个数字乘起来,求出积并在黑板上写出来。

2.数位分解教师出示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告诉学生,如果用笔算的方法来求积,应该怎么做。

a.先把两位数的个位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也就是扩大的数,最后把个位数的积排在个位上,十位数的积排在十位上,百位数的积排在百位上。

b.接着将两位数的十位数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同样的,最后将个位数的积排在十位上,十位数的积排在千位上。

c.最后将两位数的数值与三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同样的,最后将个位数的积排在百位数的右侧上,十位数的积排在千位和百位的右侧上。

例如:456 × 236 × 3 = 185 × 3 = 15 + 1 = 164 × 3 = 12 + 1 = 1318969123.练习时间现场抽取几位学生应用这种方法练习一下,教师指导学生在数位运算的过程中注意填数位,积分数位对应,一定要注意。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位数乘两位数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过程,初步培养迁移潜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教学难点:理解“用两位数哪一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位就和那一位对齐“的算理。

三、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四、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笔算下方各题。

144×5 44×15学生2名板演,其他做在练习本上,选一题说说计算过程。

回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2.点明课题师:前面学过多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两位数,这天来学习新的笔算乘法。

(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是学生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方法迁移的基础,透过复习,为学生探究新知,奠定基础。

(二)探究新知1.提出问题师:出示47页例1李叔叔乘火车从某城市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1小时行145千米。

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怎样列式?学生口答,老师列式145×122.解决问题师:会算出结果吗?自我试一试,再和同桌说说怎样计算?全班交流展示: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状况:生1:估计约有1500千米,把145估乘150,把12估成10,150×10=1500,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1500千米。

生2:我用计算器算出是1740千米。

生3:我用笔算的方法结果也是1740千米。

3.探讨笔算方法师:同学们用多种方法算出145×12的结果。

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完善课题)学生尝试竖式计算。

师:谁介绍一下笔算的过程?生1:2×145=290,10×145=1450,290+1450=1740生2:各位上的2×145=290,十位上的1×145=145对齐十位,再相加得1740。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a)知识目标: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综合运算规则。

b)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地进行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计算,并解决相关应用问题。

c)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思考的能力。

2.教学重点和难点a)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规则。

b)教学难点:理解并解决与实际问题相关的数学运算。

3.教学准备a)教具准备:乘法表、教材、黑板、粉笔、练习题。

b)学具准备:计算器、百分表。

4.教学步骤a)导入新课:通过引用日常生活中的乘法问题,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

b)提出问题:给出一个三位数和一个两位数,要求学生计算并写出答案。

c)解题思路:讲解三位数乘以两位数的运算规则,帮助学生理解算术步骤和计算过程。

d)实操练习:由学生进行练习,边操作边提问解答问题。

e)错题讲解:对学生在实操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进行讲解和指导。

f)综合应用: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g)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和要点,强调乘法运算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5.差异化教学策略a)针对学习慢的学生,可提前进行个别辅导,讲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

b)针对学习快的学生,可提出更加复杂的应用题,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反思在本节课中,我使用了问题导入的方法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概念,使学生能够在实际应用中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很好的激发,并主动积极地参与了课堂讨论和实操练习。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通过示范和讲解来帮助学生理解运算规则和步骤,使他们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同时,我在练习环节中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并及时给予指导和解答问题。

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思考和参与到课堂中,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

在差异化教学策略上,我针对学习慢的学生提前进行了个别辅导,帮助他们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运算规则。

小学数学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案附教学反思

小学数学四年级《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案附教学反思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量教课目的: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量方法。

在解决详细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适合的方法进行估量,养成估量的习惯。

2.培育学生灵巧运用估量的方法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形成踊跃、主动的估量意识。

3.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课要点、难点:依据要解决的详细问题,选择适合的估量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学生每人自备一个计算器,教师为学生每人准备一张卡纸、记号笔。

教课过程:一、联系生活,铺垫孕伏(计算机出示:一组秋季的迷人风景和欢闹的游玩场)师:树叶在阳光下飞舞,大地披上了金色的纱衣,秋季的风景多美啊!游玩场里好不喧闹!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觉?你想做些什么呢?分别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信息,学校准备组织同学们去秋游,秋游前,想不想到商场选购些食品带着?你打算带多少零花费去选购?请写在卡纸上。

(分别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师:把你带的钱数和你的同桌谈谈。

计算机出示商场场景。

师:让我们去商场看看吧。

计算机出示饮料、小食品、水果的图片和价钱:可乐 2 元 5 角酸奶 1 元 2 角汉堡 5 元面包 2 元蛋糕 2 元橘子 1 千克 2 元苹果 1 千克 3 元 8 角师:依据你们准备的零花费,打算买些什么,大概要花多少钱?估量一下,你准备的零花费够吗?学生进行口头估量并反应。

小组内的学生沟通各自的购置方案,假如出现购置零食太多的状况,合时进行教育。

师:同学们都能依据自己所带的零花费来设计自己的购置方案,在选购小食品时,要注意适当,要讲究节俭。

方才,我们在计算钱数时,用到了加、减法的估量,在实质生活中,我们还会碰到一些需要用“乘法的估量”来解决的问题。

(板书课题:乘法估量)[运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的积淀,引起他们的购物智慧,为后边的新知研究进行铺垫和孕伏。

让学生组内沟通,相互认识,学习他人的购物方案,完美自己的购物方案,同时知足学生说的欲念,获取心理欢乐。

在学生心神俱佳的状态下,自然引入课题,进入新知的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分析Teaching design and analysis of "three digit m ultiplied by two digit multiplication estimatio n"“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教学设计与分析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

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设计理念】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作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

本单元是学生掌握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口算、笔算以及加减法估算、一位数乘法估算的基础上学习的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估算,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估算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方法。

估算的方法虽不确定,但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的结果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使估算的过程尽可能简便。

【教学内容】四年级上册的例5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乘法的估算方法。

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应用合适的方法进行估算,养成估算的习惯。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估算意识。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应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使估算结果符合问题实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关键】重点:理解、掌握估算的基本方法。

难点:能使估算结果合乎实际情况。

关键:根据要解决的具体问题,选择适当的估算方法。

【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铺垫孕伏(多媒体出示:一组海南省琼海市美丽的自然风光图)师:我们琼海市是风景优美的旅游胜地,现在就让我们带领客人(这是一节接待课)一起欣赏吧!(多媒体播放,教师介绍:万泉河、白石岭、博鳌、……)看了这些,你有什么感受?你想做些什么呢?分别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在画中来一次“琼海一日游”,好吗?[设计思路:选择学生熟悉的当地景点,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使学生对即将学习的数学知识产生亲切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

]二、探究方法,学习新知师:出发前,我们必须准备好车票和门票。

1、(多媒体出示例题)例5:一套车票和门票49元,四年级一共需要104套票,需要准备多少钱呢?2、审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

指名口答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用乘法算,加深理解乘法运算的意义。

3、学生独立估算。

(当学生选择笔算时,教师把笔算的竖式板书,同时说明:笔算的结果很准确,但当我们去旅游时一般不需要把钱算得那么准,这时我们可以选择估算。

)师:你会估算吗?学生独立估算,算好后,反馈学生不同的估算方法:方法一:49×104≈5000(元)↓↓50 100方法二:49×104≈5500(元)↓↓50 110方法三:49×104≈4500(元)↓↓45 100方法四:49×104≈5250(元)↓↓50 105……[教师注意倾听并及时记录学生的不同方法以便及时评价,有便于后面的集体讨论,一方面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另一方面从调动学生情感因素出发,巧妙引导学生逐层讨论,逐项比较,发表自己个性化的看法,形成思考的习惯,提高辨别比较的能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有序性和口头表达能力。

]4、讨论、比较。

师: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来估算,在这些估算方法中,你认为哪种估算方法更适合,更符合实际需要?为什么?小组内交流自己认为最适合的估算方法,反馈交流情况,引导开展课堂讨论。

生:我喜欢第一种估算方法,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00,50×100等于5000,计算很方便。

生:我喜欢第二种估算方法,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10,两个数都看大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50×110等于5500,肯定大于49×104的结果,还有多余的一点钱,可以防止有什么意外发生。

生:我喜欢第四种估算方法,因为把49看成50,把104看成105,两个数都看大了一点点,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50×105等于5250,与准确值很接近。

生:我觉得第四种估算方法计算不简便。

还是第一种计算简便,我喜欢第一种估算方法。

生:我认为第三种方法不好,因为把49看成45,把104看成100,两个数都看小了,这样估算出来的结果45×100等于4500,如果带4500元钱肯定不够。

我喜欢第三种估算方法。

生:第一种方法好,它只把一个因数看小,另一个因数还是看大一点点的,这样,在估算的结果上,再多带一些钱,也是可以的。

……[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见解,甚至允许学生辩论,但要引导学生符合实际情况,在此题中要估大些,才是合适的方法。

]5、小结。

师:同学们都各有自己的想法,这很不错。

但是,我们在进行估算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

今天的这种情况,我们要把两个因数估大一点才行,因为估小了所带的钱就不够用了。

所以方法二的估算方法符合问题实际又接近准确值,计算也比较方便。

[在学生精彩纷呈的发言后,引导学生注意估算的原则,特别要注意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并学会根据需要调整估算结果,同时,可以使用计算器算出精确值,从而让学生对估算结果有一个比照,综合而优化地考虑较合适的方法,既使学生对估算有一个深层次较准确的认识,又使学生对特定情况如带款外出旅游等要适当估大一些有明确的把握。

]三、巩固练习多媒体出示旅游的路线。

1、(农家乐)师:买好了门票,我们出发了。

第一个参观景点的“农家乐”。

“农家乐”里有踏水车等一些农村的游乐项目,瞧,小朋友在玩什么?(多媒体出示练习题:踏水车每人需要11分钟,四年级104人约需要多长时间?照这样的速度,在这次旅游中,每个同学是否都能玩到踏水车?)(1)学生独立完成。

(2)反馈学生的估算方法,教师板书记录:方法一:12×104≈1200(分)↓ ↓12 100方法二:12×104≈1000(分)↓ ↓10 100……(3)师:四年级同学全部玩结束,大约需要1000多分钟,同学们,你们有什么想法?生:把12看成10,104看成100,都看小了,估算结果大约是1000分钟,相当于17个小时,时间太长了,肯定不能让每个同学都玩到。

生:等的时间太长啦!生:可以让一部分同学玩这个项目,其他同学玩别的一些游乐项目,这样花费的时间要少一些,还可以多玩几个项目。

[先让学生释放情感和天性,再引导学生理智地考虑问题。

]师:你们的想法很好,老师和你们想的一样,也认为这样的安排不太合理,因此老师决定多安排两个游乐项目,让你们自己从中选择喜欢的玩,这样合理安排,使每个同学都能玩得开心。

你们想玩什么,与同桌交流一下。

[先估算玩弹脚踏水车的时间,是为了让学生进行计算的巩固练习,同时,引发后面的教学环节。

]2、(多媒体出示)第二站:万泉河游船师:走出“农家乐“,我们来到美丽的万泉河,这里有一条豪华舒适的游船,请大家闭上眼睛,我们来享受一下坐游船的感觉。

(好舒服哦!微风轻轻地吹,游船慢慢地行驶在河面上,天是那么蓝,水是那么清!不知不觉船到岸了。

好,请大家下船吧!)(学生睁开眼睛)3、(多媒体出示)第三站:白石岭离开了美丽的万泉河,我们来到险峻的白石岭。

白石岭的索道是海南第一条索道。

你们想体验一下坐索道的滋味吗?在坐之前我们必须算一算我们四年级能不能一次坐完。

(多媒体出示练习题:白石岭索道最大承受重量是5000千克,四年级学生平均体重大约是25千克,四年级104人可以同时乘坐缆车吗?)(1)学生独立完成。

(2)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价。

4、(多媒体出示)第四站:博鳌亚洲论坛现在,我们往最后一站出发,大家猜一猜,最后一站我们会去哪?(学生一般会猜到是博鳌,因为博鳌现在已经闻名世界!)博鳌那儿可漂亮了,我们是该去那儿看看!(师:博鳌亚洲论坛是我们亚洲人讨论亚洲共同发展的地方。

能放在我们琼海博鳌建立这样的会址是我们琼海人的骄傲!)5、师:参观完最后一个景点,我们该返程回家了。

(多媒体出示:从博鳌到加积的路程大约是18千米,同学们乘车返回,如果客车每分钟大约行830米,21分钟能否从博鳌返回到加积?)(1)学生独立解决。

(2)展示学生学习成果,评价。

[这部分五个环节是本课的实践活动部分,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精神,巧妙地将例题与练习贯穿在“琼海一日游”的路线图中,把学生对游玩项目的兴趣引导到估算的运用上。

]四、全课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乘法估算”。

(师板书课题)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吗?(分别请几个学生说一说。

)-------- Designed By JinTai College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