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报告关于农村农业产业化建设调研报告

合集下载

乡村振兴工作调研报告3篇

乡村振兴工作调研报告3篇

乡村振兴工作调研报告3篇报告一:乡村振兴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农村工作的总抓手,为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我们对某县的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方法和内容1. 方法: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座谈会等形式,通过与农民、农业合作社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交流,了解乡村振兴工作的实际情况。

2. 内容:调研了乡村产业发展、农业科技创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乡村人才引进、农民收入增加等方面的情况。

三、调研结果及分析1. 乡村产业发展:(1)农业种植业发展较好,但存在产销不畅的问题。

(2)畜牧业存在规模小、技术落后等问题。

(3)深加工产业发展较为薄弱,缺乏品牌意识。

2. 农业科技创新:(1)农业科技创新在某县仍处于起步阶段,科研机构和农民合作较少。

(2)农业信息化、精准农业等新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较少应用。

3.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1)某县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缺乏农村道路、供水和电力等基本设施设备。

(2)农村垃圾处理、卫生环境等方面亟待改善。

4. 乡村人才引进:(1)某县存在农村人才流失的问题,农村村级干部缺乏相关培训。

(2)乡村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吸引力不够。

5. 农民收入增加:(1)农民收入结构单一,依赖农业生产。

(2)缺乏农产品品牌和增值服务,导致农产品价格低。

四、建议和措施1. 加强农业产业链的建设,做大做强乡村产业,促进农产品增加值。

2. 鼓励农民合作社与科研机构合作,推广农业科技创新成果。

3. 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农村交通和生活条件。

4. 完善乡村人才引进机制,加强农村干部培训。

5. 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和增值服务,提高农民收入。

报告二:乡村振兴工作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为了加强乡村振兴工作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对某市的乡村振兴工作进行了调研。

二、调研方法和内容1. 方法:采取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等方式。

2. 内容:调研了该市乡村振兴工作的政策落地情况、农业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

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全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研报告「篇一」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扩大农村经济规模,适应市场竞争,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县农业通过结构调整、培育和完善市场机制,开展一系列的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在培育专业大户、建立龙头企业、发展基地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有力地促进了我县农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现状,我就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思考。

一、农业产业化发展趋形已基本形成。

1、龙头企业的建立和带动,促进了我县农业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2、基地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辐射带动作用加强。

通过基地建设,形成了规模化、系列化生产经营,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3、协会、专业合作社等中介组织的建立,有效地解决了农民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的服务工作,有力地提高了农业的组织化程度。

4、专业化交易市场的建设,大大地促进了农产品的流通。

农业产业化的最终落脚点是销售和流通,完善的交易市场和畅顺的流通渠道,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二、当前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不重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

有人认为农业的产业化不过是对传统农业的改头换面或换个说法而已,而没有从本质上去认识这一新生事物,导致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难,农民不接受,政府也缺乏有力的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和政策配套,在操作上也缺乏具体的规划和必要的协调,使农业产业化处于自流的状态。

同时,不少人将专业大户发展单纯地与产业化相结合,发展几户大户,成立几个协会,就可以宣传产业化水平上台阶了,而不重视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不重视产加销、农工贸有效结合,这样的农业很难参与市场的竞争,农产品的附加值也得不到深度开发。

2、企业与农民、市场的桥梁作用不够明显,联系不够紧密。

3、中介产业化组织规模小,实力弱,与农民之间的利益关系不够紧密,发挥作用不够。

乡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乡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

乡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乡村发展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之一。

乡村产业作为乡村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之一,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研报告旨在对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

二、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1.1 乡村产业的类型和特点乡村产业主要包括农业、农村旅游、农村电商、农村养老等多个领域。

其中,农业产业是乡村产业的基础,占据着重要地位。

农村旅游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受到广泛关注。

农村电商则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农村养老则是针对农村老年人口增加的需求而发展起来的产业。

1.2 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乡村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首先,乡村产业发展不平衡,一些地区的农业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

其次,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地区的农村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尚未充分发展起来。

再次,农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着土地利用不合理、农产品质量不过关等问题。

此外,乡村产业发展缺乏科技支撑,创新能力不足。

三、乡村产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2.1 加强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政府应加大对乡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更加有力的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参与农村产业发展。

同时,要加大对农村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提供贷款、补贴等支持,帮助农民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2.2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了促进乡村产业发展,需要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要加大对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入,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乡村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3 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特色产业发展要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要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充分挖掘和利用乡村资源优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农产品品牌。

2.4 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支持乡村产业发展需要有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因此,要加大对农村人才培养的投入,提供相关培训和教育机会。

2021年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范文

2021年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范文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素养的今天,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涵盖报告的基本要素。

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以下是笔者整理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16月13日,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秀侠带领办公室、农工委、城建工委有关同志在农林委主要负责人的陪同下,深入临涣双林生物质燃料公司、百善昊晨食品有限公司、永民种业集团、淮北中瑞农产品批发市场,就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我县农业产业化成绩和亮点我县农业产业化工作在市场向导、政府指导、政策引导“三轮驱动”下,以重点龙头企业为牵引、农产品加工企业为依托、大户经营为基础,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2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5家,市级龙头企业46家,年营销收入超亿元的龙头企业23家(皖雪食品进入20__全省民营企业制造业50强榜单);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已达67家,初步形成了面及面制品加工、畜禽养殖肉制品加工、瓜果蔬储运产销、良种繁育生产加工推广、秸秆综合利用等五大主导产业,基地面积160万亩次,辐射带动20万农户,20__年,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达159亿元,为我县稳增长、惠民生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亮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124”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基本形成。

宿永路一线“良繁带”。

建设50万亩标准化良种生产基地,打造全省良种生产大县和国家优势农作物制种基地。

20__年,我县被安徽省认定为第一批小麦、大豆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种子基地每年生产小麦良种1.9亿公斤、大豆良种0.25亿公斤以上。

百善现代农业示范区,五铺现代农业科普示范区。

重点推进百善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争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五铺现代农业科普示范(生态循环)区重点申报国家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庄园。

农业产业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5篇)

农业产业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5篇)

农业产业的调研报告范文农业产业的调研报告范文农业产业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5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通常情况下,报告的内容含量大、篇幅较长。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业产业的调研报告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业产业的调研报告范文1近年来,我县立足自然环境优势,以打造国际乡村旅游综合示范区为契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特色资源为基础,以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为目标,围绕特色抓产业,围绕产业强龙头,围绕龙头建基地,围绕基地带农户,大力实施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全面促进农民增收,通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格局,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结合我县县情,确定了粮食、蚕桑、茶叶、木竹、蔬菜、油茶等重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内容,统一思想,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奖励措施,农业产业化得到强力推进,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农业产业格局,基地规模逐年扩大,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技术逐步成熟,农业质量、品牌意识逐渐增强,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提高。

(一)农业产业基地具有一定规模。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我县已初步形成以山区为主的茶叶生产基地、以县城盆地为主的蚕桑基地、以洪星乡为主导的山区木竹基地、以碧阳宏村为基础的蔬菜基地以及柯村的皖南花猪养殖基地。

(二)产业化经营格局基本形成。

已初步形成了以五溪山茶场、柯村茶叶市场为龙头的茶产业,以华盛、丝业公司、信达公司、蚕种场等为龙头的茧丝绸产业,以杉森木业、金九贸易、港殿竹业等为龙头的木竹加工业,以桃源罐头、惠达食品为龙头的罐头加工业等四大农业产业体系,为我县农产品的生产、收购、加工、销售和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龙头企业实力逐步增强。

截至20xx年底我县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8家,其中:茧丝绸系列有华盛集团、黄山丝业公司、黄山信达丝线公司三家,累计产值28295万元,利润达到726万元,税收达到484万元;食品系列有惠达食品有限公司和桃源罐头食品有限公司两家,年产值达到5143万元,利润64万元,税收达到167万元;木竹加工系列有杉森木业、金九工贸、港殿集团三家,年产值达到19579万元,利润达到689万元,税收达到665万元。

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篇)

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篇)

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5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的使用频率呈上升趋势,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产业发展调研报告1一、草畜产业发展现状1、全县畜牧业发展的总体情况近年来,芦溪县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按照“开发草产业、提升猪产业、优化羊产业、推进牛产业、发展特种养殖业”的总体思路,以科技兴牧、提高综合效益为中心,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配套技术,大力发展规模养殖,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创新产业化经营机制,使草畜产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逐步成为全县的农业支柱产业。

2015年底,全县天然草原面积有19.6万亩,已利用面积10万亩;年内生猪总饲养量25.01万头,出栏14.25万头,年未存栏10.76万头;牛总饲养量3.47万头,出栏0.36万头,年未存栏3.11万头,其中奶牛0.05万头;羊总饲养量4.2万头,出栏2.34万头,年未存栏1.86万头;鸡125.6万只,出栏70.99万只,年未存栏54.61万只;鸭总饲养量101.78万只,出栏57.53万只,年未存栏44.25万只;鹅总饲养量33.25万只,出栏18.73万只,存栏14.52万只。

年内肉类总产量15458吨,蛋产量1241吨,牛奶产量2282吨、水产品产量3530吨。

草畜产业产值达9122万元,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374.5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6%。

2、畜牧业大户养殖情况2015年涌现出总饲养量在50头以上的山羊养殖大户60户,总饲养量在10头以上的肉牛养殖大户10户,总饲养量在5头以上的奶牛养殖大户8户,总饲养量在60只以上的养鸡大户20户,总饲养量在60只以上的养鸭大户280户,总饲养量在60只以上的养鹅大户80户。

3、畜牧业加工情况目前我县的畜牧业收入以直接出售为主,仅有畜牧业加工企业5家,2015年完成畜牧业加工产值仅3000万元左右,且大多以加工猪肉为主,加工牛、羊、鹅、兔等草食畜禽产值仅100万元左右。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农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的不断加速,中国农村产业也在不断变革中。

为了更好地了解农村产业发展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

一、农产品加工产业农产品加工产业是目前中国农村产业中最主要的部分之一。

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农村地区都建立了相应的农产品加工厂。

比如,一些农村地区发展了花生油、鲜花干燥、水稻机械加工等产业。

这些产业不仅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也为周边的城市提供了高质量的农产品。

二、特色小镇建设随着巨大经济需求的增长,许多地方开始建设特色小镇以推动农村产业发展。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特色小镇已经成功培育出了一批创新模式,在当地推进了实地化的发展。

例如,一些小镇借助自然资源,建立了旅游产业,从而拓宽了产业的营收途径。

三、生态农业的发展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以及有机农业的理念的倡导,生态农业逐渐被更多的人所认可。

在我们的调研中,我们发现大量普及抽水灌溉和喷雾灌溉等技术,为农业以及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四、小农户的自留地种植除了以上的这些经济模式之外,小农户所种植的自留地也是中国农村产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我们走访到了一些村庄,了解到在那里,许多农户都种植了自留地,并在当地卖掉自己的农产品。

这种产业形式虽然较为传统,但也在大力推动着当地农村发展。

总结起来,中国农村产业的发展虽然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存在着许多问题。

比如,一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不完善,导致产业发展受阻;此外,生态环境的恶化也给当地经济带来了诸多影响。

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有效措施和支持,让农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五、农村电商的崛起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产品销售也走上了网上。

农村电商作为一个新兴的经济形式,已经在农村地区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电商平台,农村地区的农产品能够更快速、高效地销售出去。

同时,电商平台也为农村地区的人们带来更多的服务,使生活更加便捷。

六、农业科技的广泛应用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现代科技已经进入了农业领域,许多创新性的技术得到了普及。

2023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

2023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

2023关于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报告(精选3篇)农业产业化情况的调研报告1一、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西吉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42万亩,种植马铃薯120万亩;牛、羊、猪、禽存栏7074万头,出栏6775万头,肉类总产量11万吨,优质牧草留床面积7615万亩,实现牧业总产值21亿元;设施农业及西芹总产值21679万元;新建拱棚14598亩,维修日光温室224座,设施农业投入生产17265亩;全县累计发展设施农业面积39797亩,其中:拱棚37397亩,日光温室2400亩;完成旱作节水农业覆膜保墒面积1633万亩。

马铃薯总产在180万吨以上,全县农民人均马铃薯产业纯收入达到1000元以上,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55万个羊单位,肉类总产量达到1.5万吨,实现木业总产值3.6亿元,人均草畜产业纯收入达到350元以上;西芹实现总产14万吨,西芹产业总产值达到1.35亿元,农民人均西芹产业纯收入达到180元;发展旱作节水农业保墒面积23.8万亩,实现农牧业总产值14.4亿元。

同时,大力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建成自治区级现在农业示范基地4个,市级现代农业示范基地7个,农牧业科技示范点40多个,全县共有农业产业化组织29个,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3家,市级龙头企业16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3家。

全县经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总数达到33个,生产单位21个,产量达到100万吨,实现产值2.2亿元。

全县绿色产品生产企业2家,绿色产品产品数2个,绿色产品产量达到53万吨,实现产值1.2亿元。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近年来,西吉农业产业化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不论从现阶段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来看,还是从满足农民持续增收的迫切要求来看,农业产业化的整体水平还比较低,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1.区域化布局不均衡,基地建设规模扩大比较困难。

产业总体上分布不均衡,对进一步扩大基地规模建设有很大的局限性。

就拿马铃薯来说,尽管走向了国内、国际市场,首先高品质的产品数量如果满足不了外商的需求,创汇增收的前景也就不会很乐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一文库()/公文写作/调研报告
关于农村农业产业化建设调研报告
当前来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成功的典范在全国已有很多,但从整体着眼不难发现,还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农村仍处在贫困落后状态,那么这些率先走上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的典型示范村应如何做的呢?下面是小编推荐的关于农村农业产业化建设调研报告,欢迎参考!
根据中央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提出意见,提高《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教学环节、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在下着眼于复州湾镇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的具体情况作此报告,报告涉及:复州湾镇自然地理概况;工农业发展历史概况;农业产业化的具体思路,;引进先进农业技术,攻破农业建设资金难题;农业产业化典型实例;农业产业化造福xx 镇等六个主要议题。

现调研情况如下:
一、复州湾镇自然地理,以及工农业发展概况
1自然地理概况
(1)地理位置和气候复州湾镇位于辽东半岛西部,地理坐标东经12141,北纬3921之间,北距xx市45公里,南距大连90公里。

xx镇地处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

年平均降水量598.3毫米,年平均气温10.3度,年无霜期165185天,年日照时数26002900小时。

全年太阳总辐射量143.3千卡/平方厘米
(2)地形地貌复州湾镇郭屯村依山傍海,自然景观秀丽。

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千山余脉由东北向西南延伸,形成低山、丘陵、平原、陆地和滩涂结合的多种地貌类型,自然构成大体是六山一水三分田。

东部低山叠翠,山峰连绵,河流湍急,谷地狭窄;西部丘陵低缓,溪流短小,谷地开阔;沿海岛屿坨礁密布,海域滩涂开阔平缓
(3)矿产资源xx镇矿藏资源丰富,矿种繁多,有金属和非金属矿藏30余种。

特别是非金属矿藏,储量大、品位高,有着巨大的开发价值,其中花岗岩、大理石、石灰石、粘土质页岩、海卵石等储量约有6.5亿立方米。

另外,境内石灰石资源分布广,纵跨3个地质时代,质优、储量大,CaO含量多为50%53%,大都裸露地表,分布10余个乡镇,面积达327.1平方公里,占全开发潜力巨大。

(4)全镇总面积和海洋全镇总面积211平方公里,其中工地面积2100公顷,滩涂及浅海面积4284公顷。

海岸线长28.3公里,
贪图面积广,海湾岛屿多,浅海面积867公顷,滩涂面积3427公顷,其中贝类养殖1130公顷,对虾养殖330多公顷,盐田860多公顷。

滩涂及近海资源十分丰富,有杂色蛤、毛蛤、文蛤、牡蛎、牛眼哈、海螺、梭子蟹、对虾、章鱼、梭鱼等几十种。

镇内还有一座7000立方米的高科技立体水产品育苗室一座,可培育虾夷扇贝,海湾扇贝、中国对虾、日本车虾、海参、太平洋牡蛎、三伏梭子蟹等各种海珍苗。

2农业发展
【特色农业】
xx镇是农业大镇,农业人口占全镇总人口50%。

这里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适合多品种水果、蔬菜生长,是闻名中外的苹果之乡和国家重点果品生产基地,主要品种有苹果、樱桃、葡萄、桃子,杏等等。

全镇畜牧业资源得到全面开发,引进利木赞、皮尔蒙特、夏洛来等优良品种,对全国地方良种黄牛--复州牛进行改良换代,年产黄牛1.3万头,是全镇著名的黄牛生产基地;多绒山羊单体羊绒产量居国内同类种群首位,养殖量达到3万只;肉鸡生产、加工、出口一条龙产业化体系已经形成,肉鸡年饲养量达到1200万只、屠宰肉鸡0.3亿只,产值近0.7亿元,。

复州湾镇拥有辽阔的海域和滩涂,,浅海面积867公顷,滩涂面积3427公顷,,盛产海盐和鱼虾,年产海盐130多万吨,复州湾盐场是全国四大盐场之一;海参和贝类等海珍品养殖有着
巨大的发展潜力,是国家海参、对虾重点养殖基地。

20XX年全镇完成水产品总产量4.8万吨温室大棚生产是东北发展和推广最早的地区,目前总面积已发展到2.3万亩,种植结构也由过去单一的蔬菜,发展到现在的温室密桃、葡萄、哈密瓜、蘑菇、花卉等各类品种。

3工业基础
复州湾镇是以建筑材料制造、地下采矿、海上养殖和盐化生产为主导产业而闻名东北三省的老建制工业重镇。

镇内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其中粘土质页岩储量660万吨,石灰石储量2亿吨,陶土储量150万吨,无烟煤、铝矾土、磷、黄釉等也有极高储量。

工业基础雄厚,包括盐化、轴承、水泥、陶瓷等12大门类的各类工商企业150多家。

近年来,借优惠政策的东风,携勤劳勇敢之志,复州湾镇已成功踏上经济飞速发展的快车道,除振兴本镇企业外,还成功引进大化碱厂、大连水泥厂、韩国服装厂、大连环鲁包装制品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自2004年起这些大项目陆续建设投产,经济发展前景十分可观
二、复州湾镇在改革开放前的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案
根据中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要求,结合我镇实际,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镇农业产业化按照重点抓龙头、抓重点龙头的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十大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产品培植工程,
以完善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户利益关系为核心,以培植一批骨干重点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重点,继续强化政策扶持,着力提升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档次和水平,争取在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一)加快培植优势特色产业,打牢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规划建设一批规模大、档次高、效益好的种养基地,力争每一个种植品种都能形成集中连片规模发展,每一个主导产业都能形成较大规模,推进农业产业不断优化和升级。

突出抓好水产养殖、优质果品、肉蛋鸡鸭饲养、奶肉牛饲养、精细瓜菜种植六大特色农业发展。

(二)加强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带动能力。

一是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

调整优化农业投入结构,整合农业投入资源,集中更多的财政、金融和社会资金用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建设;二是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的监测、管理和指导。

四是加快农民企业家队伍建设。

加强对农业龙头企业家队伍的建设和人才培养。

采取培训考察、专题讲座、举办论坛等多种有效形式,提高农业龙头企业家队伍整体素质。

(三)加快农业标准化建设,提升农业产业化档次水平。

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管用足用好镇里对农业标准化建设
的扶持政策,进一步扩大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规模,提升农产品
质量、档次和卫生安全水平;大力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和有机食品。

(四)加快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强化农业产业化组织载体功能。

把加快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措施。

支持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好标准化原料基地农业第一车间,发展订单生产、合同收购、股份合作。

(五)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规范农业产业化运行秩序。

大力发展订单农业,引导企业与农户签订规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产销合同,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利益联接机制、风险防范化解机制和行为约束机制。

(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健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推进机制。

进一步加大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扶持力度,扩大扶持对象、调整扶持内容、增加扶持规模。

对农业产业化贷款贴息、认证奖励、规模种养基地建设补贴等扶持项目,及早谋划安排。

(七)创新工作方法,加强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指导和服务。

搭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平台,营造农业产业化发展创新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形成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合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和升级。

三、近年来,复州湾镇发展农业产业化的具体思路
1、市场化: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的起点和归宿。

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自我服务的封闭式状态,其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资料和产品购销等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实现。

2、区域化:即农业产业化的农副产品生产,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连片,形成比较稳定的区域化的生产基地,以防生产布局过于分散造成管理不便和生产不稳定。

3、专业化:即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专业化。

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等等,把小而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在保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基础上,扩大农户外部规模,解决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现代农业要求的适度规模之间的矛盾。

4、规模化:生产经营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农业产业化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增强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提高规模效益。

5、是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形成龙型产业链,使各环节参与主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处益均沾、同兴衰、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

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所在。

6、集约化: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活动要符合三高要求,即科技含量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效益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