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灾新闻稿,周炆
林区防汛新闻稿范文

林区防汛新闻稿范文近日,我市林区发生了一场罕见的大暴雨,给林区防汛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暴雨可能带来的洪水灾害,林区防汛工作组迅速行动起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林区安全度过暴雨期。
林区防汛工作组积极加强对林区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组织专业人员对林区内的河流、水库和水利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及时发现和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同时,利用现代化气象设备,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林区内人员做好防范准备。
林区防汛工作组加强了对林区内道路和桥梁的巡查和维护。
在暴雨期间,道路和桥梁往往成为洪水灾害的薄弱环节,容易发生塌方、冲毁等情况。
为了确保林区内人员的安全出行,工作组组织人员对道路和桥梁进行加固和修复,并设置了警示标志,提醒人员谨慎行驶。
林区防汛工作组还加强了对林区内居民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通过发放宣传册、举办宣讲会等方式,向居民普及防汛知识,提高他们的防汛意识和应急能力。
同时,组织居民参与抢险救援演练,提高他们应对突发灾害的能力和紧急反应能力。
林区防汛工作组还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和合作。
与气象部门、水利部门、交通部门等密切合作,共同制定防汛预案,确保信息畅通,资源共享。
在暴雨期间,各部门紧密配合,共同应对洪水灾害,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通过林区防汛工作组的努力,林区内暴雨期间未出现重大灾害事故,林区内人员的生命财产得到了有效保护。
这次防汛工作也让我们认识到,林区防汛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希望未来能进一步加强林区的防汛建设,提高林区的防汛能力,确保林区内居民的生活安全。
同时,也希望广大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加强防汛意识,积极参与防汛工作,共同构建安全稳定的林区环境。
林区防汛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通过本次暴雨期间的防汛工作,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相信在未来的工作中能更好地应对各种自然灾害,确保林区的安全与稳定。
三行标题的新闻范文

三行标题的新闻范文
新闻标题:全国多地遭遇强降雨袭击,多地出现洪涝灾害
近日,我国多地遭遇了强降雨袭击,引发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据气象部门预测,未来几天仍将有强降雨出现,可能会加剧洪涝灾情。
目前,各地政府和救援部门已经采取了紧急措施,全力救援受灾群众。
据气象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受强降雨影响,我国多个省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
其中,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创下了历史记录,导致了河流水位急剧上涨,许多地方出现了严重的内涝现象。
受灾群众家园受到了严重威胁,许多农田和房屋被淹没,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也遭受了严重破坏。
面对严峻的灾情,各地政府和救援部门迅速行动起来,全力展开抗洪救灾工作。
他们组织了大批救援人员和物资,投入到受灾地区展开救援行动。
同时,一些地方还启动了应急预案,疏散了部分受灾群众,确保了他们的生命安全。
在抗洪救灾的过程中,全国各地也纷纷伸出援手,向受灾地区提供帮助。
许多志愿者自发组织起来,积极参与救援工作,为受灾群众送去了温暖和希望。
同时,社会各界也纷纷捐款捐物,支持受灾地
区的救灾工作。
面对自然灾害,我们深感无力,但在团结一心的力量下,我们一定能够战胜灾难,重建家园。
相信在全国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受灾地区一定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受灾群众一定能够重新振作起来。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渡难关,共创美好未来!。
抗击洪水守家园作文素材

抗击洪水守家园作文素材抗击洪水守家园作文素材【篇1】在抗洪救灾过程中,人民子弟兵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深情,感动了许多人。
人民子弟兵有“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
7月11日,鄱阳湖沿线集结了数千兵力参与到抗洪救灾中。
其中艰辛和危险不言而喻。
战士们防汛救灾工作紧张进行,百姓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因为当天天气炎热村民给抗洪战士送西瓜,但被官兵们谢绝。
急得一位村民喊道:“这不是一针一线,这是西瓜!”一句简单的话语,却是款款深情,血浓于水的军民鱼水情。
在抗洪救灾前线,有这样的特殊的防汛“家族”,他们一代接一代守护着家园。
比如,90后消防员余雷欢援鄱抗洪第二天,九江老家的爸爸和爷爷,也上了抗洪前线。
父亲余能云,是抗洪一线的70后志愿者;爷爷余细苟,是家乡汛情重灾区的50后巡坝员。
余雷欢说:“一想到祖孙三人都在做同一件有意义的事,就特别有自豪感。
”比如,武汉22岁的小伙周家河,主动报名参加防汛突击队。
他的爷爷周松林在1954年长江全流域洪水时,是抢险队员兼潜水队员;他的爸爸周红胜在1998年“保卫大武汉”中排涝自救,抗洪战汛。
周家河握住“接力棒”站上武金堤,“守住长江大堤,就是守住我们的家园。
”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江洲镇是一个长江江心岛。
江洲在家常住人口仅有7000余人,且多为留守老人和妇女,实际全部可用劳动力不足1000人。
防汛人手严重短缺,人员调配十分紧张。
江洲镇防汛抗旱指挥部呼吁,江洲在外的18至60周岁之间的父老乡亲们迅速回赴江洲共抗洪魔。
“家书”发出去后,外地的江洲儿郎纷纷放下手中的工作返回家乡,抗洪抢险保卫家园。
截止12日晚,已有三千多位在外务工的江洲人赶回家乡。
在任何强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类个体的力量都是渺小的。
正因如此,我们才在内心中存有对自然的敬畏。
在个体力量渺小的同时,我们人类群体的力量,又是伟大的。
正是这种群体的伟力,使人类能够在历经无数自然灾害的同时,发展出今日高度的文明。
但是,能够抵御自然灾害绝不等同于能够战胜自然。
河南暴雨新闻稿300字

河南暴雨新闻稿300字
近日,河南省遭遇了持续性的暴雨天气,导致多地遭受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截至目前,暴雨已造成河南省多个地区的城市、农田、道路等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据了解,河南省暴雨从7月17日开始,连续多日不间断,降雨量创下了历史新高。
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郑州、洛阳、安阳等地,这些地方的城市积水严重,交通、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遭受了严重破坏。
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已有数十人失踪,上千人受伤,数千间房屋倒塌,数十万人被紧急转移安置。
为了应对洪涝灾害,河南省政府迅速行动起来,组织各级干部和救援人员进行紧急救援和抢险工作。
河南省政府还成立了应急指挥中心,统筹协调各项救灾工作。
同时,河南省启动了国家Ⅰ级救灾响应,调动了大量的救援力量和物资,全力保障受灾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求。
面对灾情,全国各地纷纷伸出援手,向河南省捐赠物资和资金。
各种救援物资如食品、饮用水、救生器材等陆续送到受灾地区,为受灾群众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呼吁全社会关注河南洪涝灾害,积极参与救灾行动。
同时,也提醒广大群众要高度警惕,增强自我防护意识,遵守相关安全规定,
确保自身安全。
我们相信,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河南省的灾情一定能够尽快得到控制,受灾群众能够早日恢复正常生活。
抗洪抢险通讯稿

抗洪抢险通讯稿【篇一:抗洪抢险稿件】抗洪抢险,心系毛滩。
2012年7月26日公司副总经理李志斌在西南区域总经理林胜强、书记罗能杰等人的陪同下,率领公司2012 年专项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第一检查组人员对毛滩电站项目部进行了自然灾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检查和指导。
毛滩电站尾水渠下段工程深受李总的重视,自工程开工至今,李总已6次来项目部进行检查和指导,这次更是在毛滩工程受到5月份超标洪水侵袭之后第二次来工地与项目人员一起想办法,给项目出主意。
7月26日上午,李总及随行人员到达工地后,首先转达了公司领导班子对我部承建的尾水渠工程防洪度汛工作的高度重视,也带来了领导们的亲切慰问。
之后李总及随行人员不顾高温酷暑赶往现场,沿尾水渠左堤标首部位一直看到左堤末端,主要对前段时间左堤隐患部位进行的防洪抢险加固工程进行了检查,并对施工中具体问题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下午14:00,公司李志斌副总经理在项目部会议室主持召开了毛滩电站尾水渠下段工程防洪度汛专题会。
会议集中讨论了自5月洪水侵袭后,尤其在7月22日我部相邻上一标段右堤部分堤段被冲毁后,对我部营地以及工程的影响,以及如何开展防洪度汛工作。
会上首先由第一检查组成员郜长江传达了公司安发[2012]33号文与公司安发[2012]39号文及中水电股安发16号文件精神。
之后由项目经理刘攀汇报了目前项目部工程防护进展情况及为应对2012年汛期,做好防洪度汛工作的具体安排。
李总针对我部目前的防洪度汛情况,具体给我们布置了任务:(1)为确保安全度汛、抗洪抢险工作的顺利完成,必须做到组织落实、责任落实、措施落实、值班落实、通讯落实;(2)编制合理、可行的防洪度汛预案,并及时上报监理;(3)准备好抗洪所必须的设备,储备足必需的抗洪物资,并列好清单;(4)安全度汛期间水情资料要及时掌握,上传下达要及时;(5)应急预案中要做好分级响应措施,做到不同的洪水流量采取不同的措施,尤其要做好防护后左堤、拌合楼、营地、高压供电等部位的防护;对预案内容还要进行演练,并作出客观评价;(6)对防洪抢险人员的安全防护必须配备到位,安全管理要及时跟进。
抗洪救灾感人事迹新闻报道范文10篇

抗洪救灾感人事迹新闻报道范文10篇抗洪救灾感人事迹新闻报道篇1面对61年不遇的严重雨情,柳德利临危不惧,身先士卒,积极调动全镇各方力量,英勇战斗在抢险救灾第一线,带领全镇人民渡过难关。
暴雨来袭后,作为镇长,柳德利本着对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果断采取措施应对灾害。
他及时启动防汛抢险应急预案,成立了防汛应急指挥领导小组,设立物资保障组、人员安置组、伤病救治组、应急值守组,第一时间组织了一支200余人的抢险队投入抢险救援第一线。
随后,他又迅速召集全镇47个村“两委”负责人参加区政府防汛视频会议,要求各村专人值守,随时上报受灾情况,村“两委”全体成员随时排查人员伤亡、道路积水、房屋进水坍塌等险情,并立即组织自救。
在此次强降雨过程中,尤以小堡、宋庄两个村部分地势低洼地区受灾最为严重,共计103户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柳德利闻讯后,确定了“先救人”的救援指导思想,立即派人挨家挨户到受灾群众家中进行安抚,正确疏导群众情绪,赢得了群众的充分信任。
在全面掌握村民受灾情况的基础上,他迅速协调部队、武警、消防、公安等单位派出200余人参与抢险救援工作,把行动不方便的老人、儿童转移出危险地区;及时将受灾群众安置到运河苑、园中园酒店、宋庄宾馆等镇内宾馆,并妥善安排饮食;对于不愿意转移的群众,他又安排专人进行一对一看护帮扶,确保每一名群众的生命安全。
7月22日清晨,暴雨刚过,柳德利就带领受灾村的村干部深入各村,查看受灾情况,慰问受灾群众,鼓励大家积极投身到重建家园的行动中去。
随后,他看望了被紧急转移到镇内各宾馆的217名受灾群众,并妥善部署了他们的安置工作。
最后,他又返回受灾各村紧急部署了灾后防疫等工作,杜绝次生灾害的发生。
与此同时,立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组织制定了改善低洼地区群众居住条件的工作计划,力争在明年汛期到来前,彻底消除洪涝灾害发生的隐患,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
在抢险救援的第一线,柳德利不顾个人安危,与全体救援人员一同浸泡在齐腰深的雨水中将近6个小时。
新闻消息范文200字

新闻消息范文200字
近日,一条令人震惊的新闻消息传来,由于暴雨导致山洪暴发,造成某地多个村庄被淹,数百人失去了家园。
据报道,这场突发的山洪由于暴雨过于剧烈,使得河水迅速上涨,不受控制地冲刷了堤坝,导致大面积的洪水席卷而来。
该地政府迅速组织了救援行动,派出了搜救队伍进行紧急救援。
目前,救援人员已经紧急转移了大部分被困群众,但仍有部分人员仍然滞留在险情地带。
救援人员正在全力搜救失踪的人员,并尽最大努力为被洪水困住的人们提供物资和安全保障。
面对这一突发事件,该地政府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组织了救援队伍,并向周边地区寻求援助。
同时,政府呼吁民众不要贸然出行,尽量待在安全地区,并加强防洪措施,确保自身的安全。
这次山洪暴发,严重影响了当地的居民和农田,给该地带来了重大损失。
政府已经启动了灾后重建规划,并将提供相应的补偿和救助措施,帮助受灾群众重新安置和恢复生产。
这起山洪事件再次提醒我们,自然灾害无情又无法预测。
我们应该倍加珍惜我们拥有的一切,并时刻做好防灾准备,希望受灾地区的人民能够尽快恢复正常生活。
抗洪救灾文章

抗洪救灾文章
在抗洪救灾行动中,无数勇士奋勇前行,为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付出了巨大努力。
面对罕见的洪水,整个国家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洪水来袭时,各级政府立即行动起来,组织人员迅速转移群众,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
灾区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抗洪救援行动,为救援人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在救援现场,消防队员和各种救援队伍仁勇奋斗,披星戴月地救助被困民众。
他们舍身忘我,无私奉献,被洪水肆虐的地方,恢复了安宁与希望。
此外,许多志愿者也主动加入到抗洪救灾的队伍中。
他们积极参与各项救援工作,为灾区提供物资和支持。
他们的无私奉献和关怀让灾区人民倍感温暖和安慰。
在救援行动中,科技的力量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卫星遥感技术和无人机等现代科技手段,为救援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它们迅速获取灾情信息、搜寻被困者,大大提高了救援的效率和准确性。
这次抗洪救灾行动,展现了国家的凝聚力和民族的勇敢精神。
我们看到无数的英雄,他们不畏艰险,以奋斗和拼搏的精神,冲在了抗洪救灾的最前线。
尽管灾害给我们带来了痛苦和损失,但不容否认的是,我们在灾难中相互扶持、携手前行。
这种团结和互助精神,是我们坚守在危机时刻的最强支撑。
让我们铭记抗洪救灾中的一切付出,传递爱心和力量,为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
只有在团结奋进中,我们才能更好地应对灾害,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国防汛抗旱形势更严峻南北方汛期或遇大洪水国家防总1月15日召开全国防汛抗旱工作视频会议,中国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在会上部署了2016年全国防汛抗旱工作的8大要点,即突出抓好当前防凌工作;全力抗旱保供水保春耕;超前做好防汛抗旱准备;全面确保江河防洪安全;重点强化水库安全度汛;着力加强山洪灾害防御;科学防御台风城市内涝;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责任。
在防洪方面,陈雷强调,要加强洪水监测预报,科学调度江河湖库控制工程,有效拦洪削峰,合理调控风险。
要认真执行国家防总巡堤查险工作规定,关键时期要加派人手、加密频次,特别是险工险段和重要部位要落实专人24小时值守。
要科学抢护工程险情,优化抢险方案,优先预置抢险队伍和物资,确保险情抢得早、抢得准、抢得住。
要做好蓄滞洪区运用准备,落实人员撤退转移预案和准备措施,确保蓄滞洪区一旦分洪,调度运用平稳、转移撤退有序、群众生活无忧。
会议还公布了2015年全年中国的洪涝灾害情况。
据统计,2015年共减少洪涝受灾人口1565万人、减淹耕地1701万亩、避免粮食损失411万吨、避免城市受淹77座次,减灾效益达422亿元(人民币,下同);抗旱累计完成浇地面积2.5亿亩,挽回粮食损失2260万吨、挽回经济作物损失201亿元,解决了691万人、653万头大牲畜的因旱临时饮水困难。
来源: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