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及答案评分标准

合集下载

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福安乡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福安乡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2020年吉林省长春市福安乡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

熊召政其实很现代中等身材的湖北中年汉子,一见面,没有什么多余的寒暄,点头示意后便开始了访谈。

他就是第六届茅盾文学奖得主、《张居正》的作者———熊召政。

他说话时顿挫有致,表情沉稳。

整个采访期间,他仍然非常繁忙:一会儿接电话,一会儿看短信,一会儿征询站在边上忙碌的助手的意见,一会儿还得瞄一眼旁边笔记本电脑上的股市行情。

干脆利落的忙碌之余,他却总不误正在进行中的谈话。

熊召政写过诗歌,投资过高尔夫球场,后又投入被认为是相当孤寂的长篇历史小说的创作,他认为:“写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自20岁发表第一首诗作以,熊召政已发表诗作数千首、诗集多部,并以《请举起森林般的手,制止》一诗震动中国诗坛,因此获得了1979-1980年度全国中青年优秀新诗奖。

此后,他调到湖北省作家协会,一直到现在。

一次打高尔夫的经历让他决定投资高尔夫。

1992-1997年的六年间,他停薪留职,怀揣着3万元“投奔商海”。

建造一座球场得3亿元;可他就那么一点钱,就想做球场,朋友们笑他是“蚂蚁吞大象”,但以后的事实证明,熊召政下海的第一个项目是成功的。

对于这一段经商经历,熊召政总结说:“下海改变了我对世界的看法,使我学会用别人的眼光看世界,后甚至带我性格的改变。

以前,我和许多文人一样,总以为世界围着我转。

”生意成功后,熊召政花了5年时间研究明史。

慢慢地,张居正这个历史人物占据了他的全部空间。

自1998年动笔起,熊召政动笔写作150万字的《张居正》,前后写了三稿,这部小说整整耗费了他十年时间,并于2005年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熊召政由此完成了独特的“三步走”:从诗歌写作到高尔夫球场的商海弄潮、再到长篇历史小说创作,完成了诗人、商人到文人的多重身份的轻松糅合。

他自己很自豪:“我不是个纯粹的文人,我若完全以文人的心态出发,就写不了张居正。

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辽宁省大连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大连市2020~2021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本试卷共23 题,共150 分,共8 页。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

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

礼与法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不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

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

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绝不会没有传统的。

但是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了现代社会更甚。

那是因为在乡土社会里传统的效力更大,很多传统,不必知之,只要照办,生活就能得到保障的办法,自然会随之发生一套价值。

如果我们对行为和目的之间的关系不加推究,只按着规定的方法做,而且对于规定的方法带着不这样做就会有不幸的信念时,这套行为也就成了我们普通所谓“仪式”了。

礼是按着仪式做的意思,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

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

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

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

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

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

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

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

人教版高一年级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高一年级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密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高一年级语文(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一、积累应用(10分)1. 按要求填空。

(1)湖月照我影,_________。

谢公宿处今尚在,_________。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2)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3)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岁月虚度、只能借酒浇愁的无奈之感。

2. 按要求选择。

(1)下列选项中,名句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王同学竞选高一(1)班班长,提及班风班纪不如人意,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慨叹。

B. 某跨国企业招聘高层领导时,引用“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达期盼众多优秀人才加盟的意愿。

C. 李阿姨经常回想起她童年时代“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的乡间生活氛围,既安宁又不失生机。

D. 刘同学非常珍惜她那支看着很普通的黑色钢笔,知道内情者都说她这是“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3. 按要求选择。

(2)下面四个语段,语言表达有歧义的一项是( ) A. 据报道,王某某为知名企业家。

作为一名公众人物,他将诈骗之手伸向了幼小的儿童。

对这种令人发指的犯罪行为,公众向来深恶痛绝。

B. 据报道,公众人物、知名企业家王某某将诈骗之手伸向了幼小的儿童,他的这种令人发指的犯罪行为,令公众深恶痛绝。

C. 据报道,知名企业家王某某将诈骗之手伸向了幼小的儿童,对于公众人物的这种令人发指的犯罪行为,公众向来深恶痛绝。

D. 据报道,王某某为知名企业家。

作为一名公众人物,却将诈骗之手伸向了幼小的儿童,对这种令人发指的犯罪行为,公众向来深恶痛绝。

二、阅读(70分) (一)(14分) 阅读下文,完成各题①中国传统民俗古朴原始而又神秘奇异,这与中国人所经历的独特的社会背景和历史道路相关。

福建省宁德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宁德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福建省宁德市2020-2021学年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语文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罅.隙(xià)摈.弃(bǐng)肩胛.(jiǎ)忸怩.(niē)B. 皱褶.(zhé)斟.酌(zhēn)埋.怨(mái)戛.然(jiá)C. 木讷.(nè)掇.拾(duō)卷帙.(zhì)譬.如(pì)D. 蓊.郁(wěng)坍.圮(dān)悲怆.(chuàng)熨.帖(yùn)2.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A. 虔诚战粟惋拒百舸争流B. 雍容萧索纠葛酣畅淋漓C. 苍穹落陌袅娜垣古不变D. 麻弊狼藉嘻游已臻佳境3.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妙趣横生....的网络游戏容易使青少年沉迷虚拟世界、荒废学业,引发广泛关注,相关部门也一直探索各类措施予以限制,力阻网络游戏沉迷现象蔓延。

B. 早期的风筝制作十分简单,常以竹篾、素绢、线绳为材料。

随着时间的推移,制作技艺不断炉火纯青....,风筝样式逐渐丰富,有了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

C.网络新闻评论是新闻评论的一个分支,其作者往往触景生言,有感而发,少有矫揉造作、装腔作势....之语,多为直抒胸臆、旗帜鲜明之作。

D. 受到“蛋壳公寓”公司资金短缺的影响,许多原房主被拖欠租金,租客们也被迫连夜搬离自己的住处,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家乡总在牵动着我们的情思:名山大川、寻常巷陌、小桥人家……我们生于斯长于斯,在这里经历鲜活的体验,留下生命的印痕,有许多难以割舍的记忆。

B. 我们要理解诗歌运用意象抒发感情的手法,体会诗歌的独特魅力;学习从语言、形象、情感等不同角度欣赏作品,获得审美体验。

语文试题含答案一中、六中、八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1)

语文试题含答案一中、六中、八中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 (1)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百合花》在爱的精神上与《红楼梦》是相通的,茹志鹃用古典精神叙述了一个现代故事。

独石成峰的《百合花》既是对逝去的温暖岁月的追忆,也是对《红楼梦》的一次遥远的回应,一个庄严的致敬。

《百合花》成功的经验,就是用白描手法对人物和物象进行简洁而准确的描写。

这种由《史记》和《红楼梦》等经典作品传承而来的描写技巧,极大地过滤了作者的简单而随意的主观判断,排除了作者的缺乏真实性的消极想象,以一种切实、客观的方式,来写人物的神态、语言和动作。

《红楼梦》的艺术特点就是直接“摆事实”,用朴素、直接的方式描写人物的动作和话语,通过人物自己的行为,来显示他们性格和内心世界。

尤其是人物之间的对话,作为一种人物心理活动的直观的“事实”,更是有助于小说家用来塑造人物。

《百合花》继承了《红楼梦》的叙事能力以及描写对话和细节的技巧。

象征既是一个外在的具象的世界,也是一个内在的情感的和观念的世界。

正像《红楼梦》通过花草树木来彰显人物的性格,来暗示人物的境遇和命运一样,茹志娟也通过对大量自然物象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美好的内心世界。

当然最具核心意义的象征意象还是百合花。

百合花是充满温馨感的幸福之花,而在《百合花》中,“百合花”至少可以被解读出两个层面的象征意义:一个是对勇敢的牺牲者深情的赞美,一个是对纯洁而惋伤的母性之爱的表达。

这个象征甚至还隐含着这样一个意义层面:一个稚气未脱的战士,尚未体验过爱情的欢乐,就被战争夺去了生命,死得太可惜了。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附解析)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附解析)

2020-2021学年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0分)1.下列各项加点词语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籼.米xiān熨.帖yù冠.冕guān蓊.蓊郁郁wěngB.毛坯.pī屋脊.jǐ隽.永juàn窸.窸窣窣xīC.跬.步kuǐ檄.文xí脑髓.suǐ熙熙攘.攘rǎngD.桂棹.zhào一椽.chuán蛟.龙jiāo锲.而不舍qì2.下列各项加点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高粱.分蘖.和言.悦色孱.头B.造诣.蛇鳝.臻.于至善浮燥.C.槁暴.须臾.残羹冷炙.驽.马D.蜉蝣.舳舻.沧海一栗.酾.酒3.下列文言句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句是()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C.而今安在哉D.而又何羡乎4.下列有关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春秋时期思想家。

《荀子》32篇,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其弟子记录的荀子言论和思想观点。

B.“士大夫”古代指受职居官的人;而“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中的“士大夫”,则是对社会上层人物的通称。

C.“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而“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是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

D.干支可用来纪年,如“壬戌之秋”;还可以用来纪日,如“戊申晦,五鼓”。

古人还用十二地支配称十二个月,每个地支前加上特定的“建”字,如“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

”5.下列加点字含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冯异为人谦退不伐.(夸耀)《大树将军冯异》/姊适.于氏,住在市西(到)《吕僧珍不仗势》B.古人贵.朝闻夕死(看重)《周处改过自新》/有盗.夜入其室(强盗)《陈寔晓喻梁上君子》C.俟.他日来取(等候)《何岳两次还金》/宁为刑罪所加,不为陈君所短.(批评、指责)《陈寔晓梁上君子》D.朝廷不以安世不肖.(不孝顺)《“殿上虎”刘安世》/朕大用卿,卿知所自.乎(由于什么原因)《娄师德与狄仁杰》6.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说人之谓己能用强也。

2020洛阳高一语文上期末答案

2020洛阳高一语文上期末答案
到这长达千里的&快哉'之风 # 表 达 了 贬 谪 境 遇 中 苏 轼 的 豪 迈 旷 达 的 情 怀 $F 分!每 答 对 一 点 给 ! 分 # 若 有 其 他 答 案 !言 之 成 理 也 可 得 分 % ##%@ #!%7$有 名 望 的 学 者 "士 大 夫 死 后 !由 其 亲 戚 "门 生 "故 吏 为 之 议 定 的 谥 号 称 为 &私 谥 '#% #&%'$&没 有 丝 毫 畏 惧 '错 !原 文 有 &余 方 心 动 欲 还 '% #D%$#%敲击后能发出 声 响 的 石 头!到 处 都 这 样!可 唯 独 这 座 山 用 钟 来 命 名!这 是 为 什 么 呢0 $定语后置句"&是'"&名'各#分!句子大意!分% $!%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的 办法%来 寻 求 石 钟 山 得 名 的 原 因!还 自 己 认 为 得 到 了 石 钟 山 得 名 的 真 相 # $&陋 '"&乃 '"&其 实 '各 # 分 !句 子 大 意 ! 分 % #E%'$寄 寓 了 作 者 追 求 淡 泊 "清 高 "正 直 "美 好 的 心 灵 希 冀 % #F%!崇敬#根据书本上和商标上的图画推 测 和 想 象!把 邻 居 捉 到 的 鸟 想 像 成&鹤'!对 其 崇敬珍爱有加# " 恼 怒 # 从 舅 父 口 中 得 知 这 只 鸟 不 是 鹤 而 是 长 脚 鹭 鸶 !感 觉 自 己 受 了 骗 !恼 怒 不 已 !且 恶行相加# #自责#白鹭因为平时与&我'的亲近而 误 读 了 猎 人 的 凶 残!遭 猎 人 残 杀!我 为 此 痛 心 自 责 # $答 对 一 条 给 ! 分 !共 F 分 % #G%! 点 明 故 事 # 故 事 的 主 角 虽 是 &白 鹭 '!但 它 一 直 被 &我 '以 &鹤 '的 身 份 来 豢 养 # " 结 构 线 索 # &鹤 '贯 穿 全 文 !起 着 线 索 的 作 用 !使 故 事 情 节 出 人 意 料 !既 可 激 发 读 者 阅 读 兴 趣 !又 能 引 起 读 者 对 人 的 行 为 进 行 反 思 # # 深 化 主 题 # 通 过 自 己 养 &鹤 '的 回 忆 以 及 &鹤 '的 遭 遇 !委 婉 地 流 露 出 作 者 对 人 性 的 召 唤 和 对 世 间 生 命 的 爱 恋 !也 深 化 了 对 人 因 崇 尚 高 贵 品 质 而 伪 善 $附 庸 风 雅 的 虚 荣 心 %的 批 判 # $答 对 一 条 给 ! 分 !共 F 分 %

山西太原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山西太原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语文期末试题

山西太原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1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狂放的举止是魏晋文人个性活动的表现之一。

在魏晋之前,历史上也不乏“狂士”,不过他们多半是以狂态为进谏的手段,达到沟通道统与势统的目的。

如传说中的箕子向纣王进谏不从,而披发佯狂。

那位以“谲谏”著称的东方朔,也有“狂人”之称。

到了魏晋,由于门阀士族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作为这个阶层代表的士族文人的主体意识逐渐增强,而作为其主体意识表现的个性精神和行为也就不断膨胀。

“狂放”作为其主体意识和个性精神的表现,得到高度社会认同,成为一种时尚的社会风气。

其中竹林名士又具有代表性。

不过,与历史上狂放活动的文化内涵不同,竹林名士的狂则完全是脱离功利约束的自由之狂。

他们在对现实失望和抛弃社会责任感以后,便以狂放的行为来表现他们对环境的否定和自我解脱“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行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裈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世说新语•任诞》)礼教要求人们循规蹈矩,温文尔雅,刘伶却非按相反的标准来塑造自己。

因为那些被汉儒奉为至圣的礼教,在魏晋文人眼里不过是一堆粪土和“尘垢囊”。

这成为魏晋文人精神上极度痛苦的根源,但人们承受痛苦的能力也是有限的。

为了不超出痛苦的极限,他们便以饮酒来麻醉自己。

他们愈是痛苦,就愈是以酒浇愁,从而愈能显示出个性。

政治上的绝望,把刘伶带入醉的境界;而酒精的刺激,又使他把自己视为世界的异己,使他“肆意放荡,以宇宙为狭。

”他那篇著名的传世文章《酒德颂》,更是集中表现了他的傲岸绝俗的个性精神。

另一位竹林名士阮籍,其狂放和醉态也近于刘伶,而其个性的社会批判意义也就更加突出。

《礼记•曲礼》规定叔嫂不能通问,他却偏偏和嫂子聊天儿,并公开宣称:“礼岂为我辈设也!”按常礼母丧不食荤,可他在母丧期间却啖酒肉,神色自若。

礼教规定男女授受不亲,阮籍却和邻妇饮酒,并醉卧其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I卷(选择题,共36分,每小题3分)一、基础知识(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百舸.漫溯.粗糙.慰藉.A.kēsuòzào jíB.gěsùcāo jièC.kēsùcāo jíD.gěsuòzào ji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寥廓眉黛剩菜残羹淋漓尽至B.踟蹰炫耀声名狼藉亘古不变C.喧响懊丧众所周知豁然开朗D.疑望袅娜卓有成效安之若素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一只飞燕。

③有一回我摇车出了小院,想起一件什么事又反身回来,看见母亲仍站在原地,还是送走时的姿势,望着我拐出小院去的那处墙角,对我的回来竟一时没有。

③高原冻土是青藏铁路施工必须的难题,其特殊性和复杂性在世界上独一无二。

A.驶过飞过反应攻克B.飘过掠过反应攻克C.飘过掠过反映攻取D.驶过飞过反映攻取4.下列各句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每次我要动身时,她便无言地帮我准备,帮助我上了轮椅车,看着我摇车拐出小院;这以后她会怎样,当年我不曾想过。

B.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人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N进K学堂去了,仿佛是想走异路,逃异地,去寻找别样的人们。

C.有人希望,黑人只要撒撒气就会满足;如果国家安之若素,毫无反应,这些人必会大失所望。

D.一种是继续毫无意义的原子武器竞赛,以及继之而来的原子战争。

另一种是放弃原子武器,并寄望美国和苏联以及其他盟邦,能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和平共存。

5.下列句子中画线的熟语换成一个意义相近的四字格的成语,不恰当的一项是()A.凡是小张写的汇报材料,刘科长总是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当即退回。

(挑肥拣瘦)B.你我是多年的至交,打开窗子说亮话,又有何妨?(直言不讳)C,倘若没有众人相帮,我纵然有天大的本领,也一个巴掌拍不响。

(孤掌难鸣)D.封建社会里的“豪强”和“官家”历来都是一个鼻孔出气,狼狈为奸。

(沆瀣一气)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初涉文坛,他的第一部处女作就是这样一部意味深长的巨著,不能不令人刮目相看。

B.在2005年6月27日国务院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畅谈资本市场,并回答了与会记者的提问。

C.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D.桐城派之所以“别树一宗”,并非由于清代文化政策或传统势力的支持影响,更重要的是因为它的理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7~10题。

(9分,每小题3分)我国人才市场出现反向流动中国人力资源专家认为,外企长期垄断高级人力资本的局面被打破,与中国经济近些年来的迅猛发展密不可分。

高级人才择业,不再惟外企和薪资职位是瞻,而更看重自身创业和企业的发展机遇。

据专门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上海市对外服务有限公司统计,2003年,面对较严重的就业压力,中国内地高级人才市场仍呈求大于供之势,与周边国家和地区较冷落的行情相比,可谓“一枝独秀”。

在外企需求增势不减的大背景下,高级人才市场出现了三大变化:一是民营企业以空前力度介入高级人才市场;二是部分国有企业成为高级人才青睐的对象;三是一批留学生放弃海外中高级职位回国创业,而一些仅有短期留学经历的“小海归”则择业难。

一批知名的民营企业,主动进入中心城市寻觅高级人才,目标不再局限于技术研发、质量检验、资产运作等专业岗位,而是拿出公司总裁、财务总监、部门经理等正职给外来贤才,这与民营企业通常由“自己人。

掌控核心岗位的做法形成强烈反差。

专家认为,经历了10~20年创业,中国一些民营企业的第一代创业者已临近“退休”年龄,其第二代因年龄、能力、学业等因素尚不能顺利接替,加之一些民企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破除传统的家族企业观念,引进一线高级人才成为必然。

对国有企业来说,过去招不来“金凤凰”,主要是因为固定的待遇、低下的效率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等劣势。

但最新迹象表明,在汽车、电信、信息科技、房地产等一些发展迅速、市场前景好的行业,国有企业的薪酬加上福利,开始接近外企的待遇水平,而事业上的创造空间更具吸引力。

高速成长的中国经济和沿海城市日趋成熟的法制和文化环境为“海归”带来了三种可能:一是学成回国的可能性比以往都大;二是放弃已在海外奋斗来的高级职位,回国就业的吸引力提高;三是在大浪淘沙的人才市场中,“海归”开始褪去往日的光环,过硬的学历资格和工作经验才是顶用的“通行证”。

7.对当前高级人才市场状况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经济近些年的迅猛发展打破了外企长期垄断高级人力资本的局面,但外企对高级人才的需求却持续上升。

B.中国内地人才市场的一个巨大变化,就是无论民营企业还是国营企业,都开始高度重视高级人才的任用。

C.2003年,中国内地人才市场仍呈求大于供之势,而周边国家和地区人才市场则出现了供大于求的尖锐矛盾。

D.高学历高能力的留学生回国后受到青睐,其中一些人开始主动创业,而一些留学期较短的“小海归”则面临就业的难题。

8.对国有企业在当前市场经济中的表现,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前国有企业吸引高级人才的有力措施,就是拉近与外资企业的待遇水平,并为就业者提供更大的事业创造空间。

B.国有企业人才政策僵化,待遇低于外企,造成了优秀人才的大量外流,为外企长期垄断高级人才提供了便利条件。

C.固定的待遇、低下的效率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等曾经限制了国有企业的发展,现在这些情况有所改观,却不会一下子根除D.高速成长的国内经济和日趋成熟的经济环境为国有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动力,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和吸引力。

9.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海归”就业难的现状不解决,容易助长拉关系、托人情上岗的不正之风。

B.中国内陆沿海城市法制日趋成熟,文化环境优越,对海归者有着一定的吸引力。

C.高级人才不论在中国内陆国营企业还是民营企业,都有可以施展才能的机会。

D.中国内陆正需要高级人才,海外高级人才来内陆求职容易得到一份理想的工作。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10~12题。

(9分,每小题3分)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依烛之式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闻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

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亦去之。

1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晋军.函陵军:驻军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增加C.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成功D.又欲津.其西封肆:延伸、扩张11.下列句中加点“之”与例句的“之”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微夫人之力不及此A.臣之.壮也,犹不如人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C.夫晋,何厌之.有D.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12.对文意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秦围郑的原因是郑国在晋文公出亡时没有礼待他,并且从属于楚国。

B.烛之武去见秦君的原因是郑伯向他道了歉。

C.秦伯被烛之武说服了,不仅解除了郑国之围,而且派将军帮助郑国守城。

D.晋文公不去攻打秦国,表现了他的仁义和明智。

第II卷(共114分)(四、21分)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①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

(4分)译:②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门分)译:①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

(3分)译:14.下面这首诗是刘禹锡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时所作的。

阅读这首诗,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两句表露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3分)。

答:(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3分)。

答:15.根据课文内容,补出横线处的句子。

(5分,每空1分.错、漏、多字,该句不得分。

)①携来百侣曾游,。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②令初下,群臣进谏,。

(《邹忌讽齐王纳谏》)③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苟子·劝学》)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苟子·劝学》)(五、23分)(一)阅读以下文段,完成16~19题。

(14分)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

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16.解释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含义:(2分)①弥.望:②倩.影:17.第一段依次写了荷、荷、荷、荷,从、色、三个角度展开描写的。

(6分)18.第二段文字所描写的内容是什么?(2分)答:19.“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这种“好处”指的是什么?(4分)答:(二)阅读以下文段,完成20~22题。

(9分)在葛底斯堡的演说【美】林肯①87年以前,我们的先辈们在这个大陆上创立了一个新国家,它孕育于自由之中,奉行一切人生来平等的原则。

②现在我们正从事一场伟大的内战,以考验这个国家,或者任何一个孕育于自由和奉行上述原则的国家是否能够长久存在下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