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上学期

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含答案)- 上学期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B. 倾轧(qīng yà)C. 寥落(liáo luò)D. 恬静(tián jìng){答案:C}2.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倾筐倒庋B. 螳臂当车C. 呕心沥血D. 狗尾续貂{答案:C}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文章写得很出色,只是有些地方还需要加强。
B. 老师告诉我们,学习语文要善于抓住重点,分析问题要细致。
C. 尽管天气很冷,但他还是坚持去了锻炼。
D. 这本书的内容很丰富,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很多知识。
{答案:D}4. 下列诗句,属于《诗经》的是:A.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B.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C. 采采卞卞,薄言还归。
D.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答案:A}5. 关于《红楼梦》的描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黛玉进荣府前,曾在贾母处住了一段时间。
B. 凤姐儿生性刚烈,但心地善良。
C. 袭人忠诚可靠,为宝玉所爱。
D. 王熙凤曾劝说宝玉不要读书。
{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沁园春·长沙》中,"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下一句是:{答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2. 《荆轲刺秦王》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下一句是:{答案: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3. 《出师表》中,"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的下一句是:{答案: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4. 《氓》中,"三岁为妇,靡室老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的上一句是:{答案: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精心整理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篇一一、(共12分,每小题2分)1.A.B.夜寐C.成效D.沌沌2.A.B.C.嘉宾会晤常春藤游目骋怀D.点缀贻误镇静剂祟山峻岭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来的。
②外人每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
③今天我们要求将支票兑现——这张支票将给予我们宝贵的自由和A.C.4.A.B.C.D.了一名囚徒。
5.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普遍带着非常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在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多。
B.巴黎圣母院又称巴黎圣母大教堂,它以结构匀称、外型美观着称于世,是欧洲早期哥特式建筑和雕刻艺术的代表。
C.作为上任第一年就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的首位美国总统奥巴马,使经历了30年风雨的中美关系正走向成熟。
D.6.A.B.C.D.*二、按原文填空(任选4小题)(共8分,每空1分)7.(1)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2)月明星稀,。
,何枝可依?(3),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4)或取诸怀抱,;或因寄所托,。
(5),而不知其所止;,羽化面登仙。
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翻译句子(任选5小题)(共10分,每句2分)躬悼(2)背度(3)意致(4)适性译文:(5)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察盛译文:(6)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
如凌译文:奇。
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出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高一语文上册期末试题(带答案)

⼀、选择题(共15分,每⼩题3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有错误的⼀组是A. 裨益(bì) 酾酒(shī) 镂刻(lòu) 流觞曲⽔(shānɡ)B. 禊事(xì) ⼲禄(ɡān) 蜷缩(quán) 冯虚御风(pínɡ)C. 溘死(kè) 赎罪(shú) 愀然(qiǎo) 义愤填膺(yīnɡ)D. 蕈菌(xùn) 商榷(zhuó) 兑现(duì) 便⾔令才(biàn)1.D/商榷(què) 便⾔令才(pián)2. 下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句是A. 资产者尽相诽谤他、诅咒他。
他对这⼀切毫不在意,把它们当作珠丝⼀样轻轻抹去。
B. 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
C. ⼀个⼈夹在各地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秋的意境与恣态,总赏玩不到实⾜。
D. 我梦想有⼀天,悠⾕上升,⾼⼭下降,坎坷曲折之路成坦途,胜光披露,满照⼈间。
2.B/A尽相—竞相珠丝—蛛丝 C恣态—姿态实⾜—⼗⾜ D悠⾕—幽⾕胜光—圣光3.依次填⼊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项是① “低碳⽣活”是个新概念,所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它了⼈类因⽓候变化⽽对未来产⽣的担忧,我们应提倡“低碳⽣活”。
②推进黄河三⾓洲⾼效⽣态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实现开发建设与⽣态保护的有机统⼀,有利于经济结构,创造⾼效⽣态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③ “⼤⼿拉⼩⼿。
”在全国未成年⼈思想道德教育经验的交流会上,不少地⽅、学校介绍了他们的实际做法和初步成效,了群众的这句话。
A. 反应调整验证B. 反应调控印证C. 反映调整印证D. 反映调控验证3.C/反应:机体受到刺激⽽引起相应的活动;事情引起的意见、态度或⾏动。
反映: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
调整:改变原有的情况,使适应客观环境和要求。
高一上半年语文期末考核题目(答案在内)

高一上半年语文期末考核题目(答案在内)一、阅读理解1.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文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是一篇脍炙人口的作品。
诗中写的是张继夜泊枫桥的情景。
枫桥即今江苏省常熟市枫桥。
唐代的枫桥,因其美丽的风光而有“江南第一桥”的美誉。
文章描绘了夜晚枫桥的景色,以及诗人自己的感受。
下面是这首诗的全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请回答以下问题:1. 《枫桥夜泊》中的枫桥位于哪个地方?2. 诗中的“夜半钟声到客船”表达了什么意境?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4. 诗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答案:1. 枫桥位于江苏省常熟市。
2. “夜半钟声到客船”表达了寂静的夜晚中,诗人通过钟声传递出自己的孤独和思念之情。
3.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句话表达了要想有清澈的水,必须有源头不断地涌出活水的意思。
4. 诗中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认为人生得意时应该尽情享受,不要让金钱成为空虚的象征。
高一语文必修上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必修上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B.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C. 桀骜不驯(jié ào bù xùn)D. 踌躇满志(chóu chú mǎn zhì)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B. 由于他勤奋好学,因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C. 这篇文章的主旨是关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D. 我们应该避免不发生类似的错误。
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B. 他像一只猛虎一样勇猛。
C. 月亮躲进了云层。
D. 那座山像一位老人,静静地守护着村庄。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勤奋学习,成绩优异,品德高尚。
B. 春天的花,夏天的雨,秋天的月,冬天的雪。
C. 他既聪明又勤奋,既善良又勇敢。
D. 我们既要学习知识,也要培养能力。
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绩?B. 他的成绩为什么这样好?C. 他为什么能这样勤奋?D. 他为什么能这样成功?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B. 我们难道不应该努力学习吗?C. 我们难道不应该勤奋工作吗?D. 难道我们不应该勤奋工作吗?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跑得像风一样快。
B. 他跑得很快。
C. 他跑得像闪电一样快。
D. 他跑得像箭一样快。
8.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既聪明又勤奋。
B. 他聪明且勤奋。
C. 他聪明,勤奋。
D. 他聪明,且勤奋。
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他像一颗星星一样闪耀。
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答卷时应注意事项1、拿到试卷,要认真仔细的先填好自己的考生信息。
2、拿到试卷不要提笔就写,先大致的浏览一遍,有多少大题,每个大题里有几个小题,有什么题型,哪些容易,哪些难,做到心里有底;3、审题,每个题目都要多读几遍,不仅要读大题,还要读小题,不放过每一个字,遇到暂时弄不懂题意的题目,手指点读,多读几遍题目,就能理解题意了;容易混乱的地方也应该多读几遍,比如从小到大,从左到右这样的题;4、每个题目做完了以后,把自己的手从试卷上完全移开,好好的看看有没有被自己的手臂挡住而遗漏的题;试卷第1页和第2页上下衔接的地方一定要注意,仔细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小题;5、中途遇到真的解决不了的难题,注意安排好时间,先把后面会做的做完,再来重新读题,结合平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解答难题;一定要镇定,不能因此慌了手脚,影响下面的答题;6、卷面要清洁,字迹要清工整,非常重要;7、做完的试卷要检查,这样可以发现刚才可能留下的错误或是可以检查是否有漏题,检查的时候,用手指点读题目,不要管自己的答案,重新分析题意,所有计算题重新计算,判断题重新判断,填空题重新填空,之后把检查的结果与先前做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亲爱的小朋友,你们好!经过两个月的学习,你们一定有不小的收获吧,用你的自信和智慧,认真答题,相信你一定会闯关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高一语文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的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世界各地多种文化的接触引起了人类心态的诸多反应,这些反应提出了这样的迫切要求,即人们要求知道:我们为什么这样生活?这样生活有什么意义?也就是人类发展到现在已经开始要知道我们各个文化是哪里来的,怎样形成的,它的实质是什么,它将把人类带到哪里去。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个学期即将告别我们而去,朋友,想必你在期末考试中一定收获满满吧。
是不是打算核对一下答案你呢?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精心带来的“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本试卷分阅读题和表达题两部分共16题,共120分,共3页。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阅读题,共58分)一.古代诗文阅读(44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1~5题。
(22分)苏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
生十年,父洵游学四方,母程氏亲授以书,闻古今成败,辄能语其要。
比冠,博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好贾谊、陆贽书。
除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关中自元昊叛,民贫役重,岐下岁输南山木筏,自渭入河,经砥柱之险,衙吏踵破家。
轼访其利害,为修衙规,使自择水工以时进止,自是害减半。
徙知徐州。
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
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
”驱使复入。
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
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
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
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复请调来岁夫,增筑故城为木岸,以虞水之再至。
朝廷从之。
徙知湖州,上表以谢。
又以事不便民者不敢言,以诗托讽,庶有补于国。
御史李定等摭其表语,并媒蘖所为诗以为讪谤,逮赴台狱,欲置之死。
锻炼久之,不决。
神宗独怜之,以黄州团练副使安置。
轼与田父野老,相从溪山间,筑室东坡,自号“东坡居士”。
四年知杭州。
杭本近海,地泉咸苦,居民稀少。
唐刺史李泌,始引西湖水作六井,民足于水。
白居易又浚西湖水入漕河,自河入田,所溉至千顷,民以殷富。
湖水多葑,自唐及钱氏,岁辄浚治,宋兴,废之,葑积为田,水无几矣。
轼见茅山一河,专受江潮,盐桥一河,专受湖水,遂浚二河以通漕。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张荣在《故宫经典》里说:“文房清供是中国传统文房辅助用具的一种雅称,也称文房杂器,又因多由精美的工艺造型和极具观赏性的器物组成而被称为文玩。
”他直接将“文玩”界定为“美”的“文房”“器物”。
传统意义上的“文玩”当是狭义的“文玩”,今天的“文玩”则是就广义来说的,今之“文玩”已成为“为生活增添赏玩之趣的物件”。
②刘岳曾言,“从字面来看,‘文玩’二字中‘文’者大约可拆分出三层意思:第一层指活动主体为文人士大夫;第二层指活动场所为文房;第三层指对象需文雅,涉及审美价值的判断。
而‘玩’字既可作名词指玩物,也有动词玩赏、玩味之意。
故而‘文玩’不同于声色犬马的物质享受和低层次娱乐,而是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性情的艺术欣赏对象。
”他比较精准地揭示并阐发了“文玩”的审美本质。
③步入新时代,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玩”发展环境发生巨变,公众对“文玩”的兴趣日渐浓厚,需求日益增长,“文玩”已逐步深入大众生活,“文玩”把玩主体发生更迭,由传统文人拓展为广大民众;“文玩”的品类、形态及其收藏、交易也均在发生深刻变迁,实用价值也逐渐被文化和把玩价值取代,“文玩”也随之实现了对自身“物”的属性的超越而演化为注入了新时代意蕴的文化符号,但是,它的审美本质却从未改变。
④“文玩”之要即对雅致器物的赏玩。
任何一件“文玩”都应是一件完整的传统工艺作品,必须同时兼具内容、形式、技艺、材料“四美”,并在此基础上完美承载和体现中华优秀传统、哲学美学思想。
“文玩”代表着玩家、藏家乃至社会、时代的审美意识,是尊崇传统、崇尚自然、礼敬人文的态度,是内省自觉、归属认同、渴求创新的符号,是悦心娱人、感染世人、引领时尚的欣赏。
⑤“文玩”之“文”,蕴涵着崇文尚雅的核心意识。
无论是古时狭义的文房清供,还是今日为生活增添赏玩之趣的物件,都被赋予了诸如健康、平安、吉祥等丰富的精神追求,均饱含着深厚、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精巧雅致的内在意蕴,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油田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注意:本试卷满分为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命题审题一、基础知识(每题3分,共21分)1.下列加点字字音、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 )A.偌.大nuó踯躅..zhízhú商榷.qiè猗.郁yīB.裨.益bì訾詈..zì lì蜕.变tuì蕈.菌xùnC.咀.咒zǔ敛裾.jù肄.业yì相勖.xùD.弥.除 mǐ赍.钱jī椽.笔chuán 磐.石pán2.下列加点字用法与其它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A.道.芷阳间行B.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C.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D. 交广市.鲑珍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其.孰能讥之乎B. 相与枕藉乎.舟中浩浩乎.如冯虚御风C.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D.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4.下列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A. 秋以为期B.高余冠之岌岌兮C.客有吹洞箫者D.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家没有制定统一的价值评估标准,致使坊间对夜明珠的认定具有极大的主观性,这也使得许多人造宝石充斥市场,________。
②广大民族地区保障和改善民生,就是要把与各族群众生产生活________的社会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提升民族地区公共服务保障水平。
③虽然华尔街对苹果在上个季度的业绩给出“表现平平”或者是“失望”的评价,但苹果仍是美国最盈利的公司,其他竞争对手难以________。
A.鱼目混珠息息相关望其项背 B.鱼龙混杂息息相关望尘莫及C.鱼目混珠休戚相关望尘莫及 D.鱼龙混杂休戚相关望其项背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日的四川大学以江河奔涌之势不断推陈出新,极大地推动了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学科群。
B.为了梦想,我们常常急于向前赶路,但或许我们也应该不时驻足回望,等一等父母日渐蹒跚的脚步,就像我们小时候,他们等我们那样。
C.金秋八月,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政法机关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法律实施”为主题的第四届中国法律实施论坛。
D.《中华好诗词》《写在墓碑上的人生》这些节目内容充实,不仅直指人心,引领社会风气,更触摸到了流淌在中国人血液中的文化情结。
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散文的“形”主要指散文的选材和行文方式, 。
①所以古人常有“传神”“神韵”等说法②没有了它,一篇散文就散了架,也就支撑不起来③而散文的“神”主要指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情绪、主题、意蕴、发展线索等④如同兼具形体和精神才能成为活生生的人一样,好的散文也应该“形”“神”兼备⑤可以说,“神”是散文的主心骨⑥好像一个人的精神等内在的东西,你只有经过细细琢磨才能感受到A. ②①③⑤④⑥B. ③⑥⑤①④②C. ③⑥⑤②①④D. ②①③⑥⑤④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1题。
王荆公①以次女适蔡卞,吴国夫人②吴氏骤贵,又爱此女,乃以天下乐晕锦为帐。
未成礼,而华侈之声已闻于外。
神宗一日问王荆公,云:“卿大儒之家,用锦帐嫁女?”荆公谔然无以对。
归问之,果然,乃舍之开宝寺福胜阁下为佛帐。
明日再对,惶惧谢罪而已。
先公言:与阎二丈询仁同赴省试,遇少年风骨竦秀于相国寺。
及下马去毛衫,乃王元泽③也。
是时盛冬,因相与于一小院中拥火。
询仁问荆公出处,曰:“舍人何久召不赴?”答曰:“大人久病,非有他也。
近以朝廷恩数至重,不晚且来。
雱不惟赴省试,盖大人先遣来京寻宅子尔。
”询仁云:“舍人既来,谁不愿赁宅,何必预寻?”元泽答曰:“大人之意不然,须与司马君实④相近者。
每在家中云:‘择邻必须司马十二,此人居家事事可法,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
’”王荆公知制诰,丁母忧,已五十矣,哀毁过甚,不宿于家,以藁秸为荐,就厅上寝于地。
是时,潘夙公所善,方知.荆南,遣人下书金陵。
急足⑤至,升厅,见一人席地坐,露头瘦损,愕以为老兵也,呼院子⑥令送书入宅。
公遽取书,就铺上拆以读。
急足怒:“舍人⑦书而院子自拆可乎?”喧呼怒叫。
左右曰:“此即舍人也。
”急足皇恐趋出,且曰:“好舍人,好舍人!”陈秀公罢相,以镇江军节度使判扬州。
其先茔在润州,而镇江即本镇也。
每岁十月旦、寒食,诏许两往镇江展省,两州迎送,旌旗舳舰,官吏锦绣,相属.于道,今古一时之盛也。
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街告,于舟中喝道不绝,人皆叹之。
荆公闻其来,以二人肩鼠尾轿迎于江上。
秀公鼓旗舰舳正喝道,荆公忽于芦苇间驻车以俟。
秀公令就.岸,大舟回旋久之,乃能泊而相见。
秀公大惭。
其归也,令罢舟中喝道。
【注】①〔王荆公〕即王安石。
②〔吴国夫人〕王安石妻子。
③〔王元泽〕王雱,王安石之子,字元泽。
④〔司马君实〕司马光,字君实。
因排行十二,又称司马十二。
⑤〔急足〕急行传递书信的人,属递铺管辖,日行一百里。
⑥〔院子〕旧时称仆役。
⑦〔舍人〕官名。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欲令儿曹有所观效.焉效:学习 B.方知.荆南知:主持C.相属.于道属:嘱托 D.秀公令就.岸就:靠近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B.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C.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D.是时/王荆公居蒋山/骑驴出入/会荆公病愈/秀公请于朝/许带人从往省/荆公诏许之/舟楫衔尾/蔽江而下/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夫人用乐晕锦给爱女作嫁妆,王安石并不知情,但受到了皇帝的严厉批评。
B.王安石重视对子女的教育。
派儿子到京城租赁房子,要求选择与司马十二作邻居。
C.王安石恪守孝道。
他按照传统习惯,离职守孝,极为虔诚,被送信人误认为老兵。
D.王安石简朴低调,出行时坐二人抬的鼠尾轿,令大讲排场的陈秀公极其惭愧。
1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归问之,果然,乃舍之开宝寺福胜阁下为佛帐。
(2)公遽取书,就铺上拆以读。
急足怒:“舍人书而院子自拆可乎?”喧呼怒叫。
三、诗歌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13题。
春日耕者苏辙阳气先从土脉知,老农夜起饲牛饥。
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晓饷①迟。
妇子同来相妩媚,乌鸢飞下巧追随。
纷纭政令②曾何补,要取终年风雨时。
[注]①晓饷,指送早饭到田间。
②政令,指当时王安石变法所颁布的各种法令。
12.请对颈联作简要赏析。
(5分)1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6分)四、名句默写(10分)14.请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句。
⑴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⑵《氓》中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
⑶《离骚》中表明自己所处的社会本来就是善于投机取巧,违背规矩的现状的两句:,。
⑷固知一死生为虚诞,。
⑸,心念旧恩。
⑹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亦不能至也。
⑺,桃李罗堂前。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2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5~18题。
科学春天的歌者,现代文明的歌者——纪念徐迟先生百年诞辰铁凝①今天,我们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隆重举行徐迟百年诞辰纪念座谈会,表达我们对徐迟先生的敬意和怀念。
②1996年12月13日,在武汉同济医院,徐迟如一颗璀璨的流星划过最后的夜空,享年82岁。
③回望徐迟,我想我们都会发出由衷的感叹,这个人,他的生命是多么辽阔,就像骏马渴望着大地,徐迟一生都在不断地拓展认识、表现和创造新疆域,在他的身后,留下了广袤的空间,让后来者满怀敬仰和感激。
④上世纪30年代,年轻的徐迟步入诗坛,成为较早开始现代主义探索的诗人。
他的第一部诗集《二十岁人》是中国新诗表现都市经验的开拓性文本之一,其中的《都市的满月》《微雨之街》被广为传诵。
徐迟一生都是年轻的,都是一位诗人。
他毕生都对现代化的青春中国满怀热望,热爱一切推动民族生活文明进步的事物。
这样的徐迟,永远倾听着时代的召唤,他的生命注定和中华民族争取解放和复兴的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九一八”事变之后,当时还是东吴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徐迟,积极参加学校的“爱国学生援马团”,北上参加抗战。
全面抗战爆发后,徐迟清醒地意识到诗歌必然要接受严酷的时代的洗礼。
在《最强音》《一代一代又一代》等诗集中,一改早期现代主义的唯美风格,这位曾经纯真、敏感、耽于幻想的诗人变得激越高亢,浓墨重彩地书写对民族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沉思考,体现出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家园情怀,用诗歌谱写了战斗的青春,喊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⑤徐迟先生热爱书斋生活,寂寞书斋中的阅读和写作使他感到充实和自由。
但是,他的一生不断地走出书斋,走向田野,走向前线,走向沸腾的生活和建设。
这不仅是由于个人的际遇,更是一个诗人、一个作家出于独特的天性和禀赋,出于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的自觉选择。
抗战时期,他亲赴昆仑关等抗日前线,冒着随时可能牺牲的危险采访和写作。
抗美援朝战争中,徐迟又两次奔赴前线,写出了大量战地通讯和特写。
1961年,徐迟举家离开北京迁往武汉,他先后六次到长江水利工地体验生活,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广泛影响的通讯特写集。
⑥“文革”十年过去,大地回春,像一座沉寂的火山重新喷发出炽热的岩浆,曾被剥夺写作权利的徐迟在新的历史时期迎来了他一生创作的辉煌高峰。
1978年1月,他在《人民文学》发表了《哥德巴赫猜想》,读者奔走相告,一时洛阳纸贵,所有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们,都会记得这部报告文学给人们带来的感奋和启迪。
一种新的视野在人们面前打开,一种被重新认识的价值和意义在人们面前雄辩地展现,一种新的人物形象、新的英雄和楷模在人们面前矗立起来。
这是极具勇气的拨乱反正,长期被视为改造和教育对象的知识分子被擦去尘埃和污垢,昂首走在时代进步的前列,而长期被认为是“白专道路”的科学探索,被有力地肯定、热情地讴歌。
《哥德巴赫猜想》因此远远超出文学的范围,汇入了思想解放的大潮,成为时代精神的嘹亮号角。
就在同一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科学的春天来临了,而徐迟无疑是报春的燕子。
⑦《哥德巴赫猜想》是当代报告文学史上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
由此开始,在徐迟老人满怀激情的执着探究下,一个个神奇瑰丽的科学世界被打开,陈景润、李四光、蔡希陶、周培源,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科学精神、人文风范,成为迅猛发展、蒸蒸日上的新时代的重要精神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