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中考语文古诗文名句诵读分类综合

合集下载

09年中考语文古诗词名句分类辑录

09年中考语文古诗词名句分类辑录

古诗文名句——花1、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3、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4、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唐白居易《大林寺桃花》5、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古诗文名句——鸟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唐杜甫《春望》4、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

唐孟浩然《春晓》5、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晋陶渊明《饮酒》古诗文名句——风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汉曹操《观沧海》2、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元马致远《秋思》3、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李商隐《无题》4、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古诗文名句——雨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唐杜牧《清明》2、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唐杜甫《春夜喜雨》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唐僧志安《绝句》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5、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唐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古诗文名句——雪1、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唐高适《别董大》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3、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4、明月照积雪,北风劲且哀。

南北朝谢灵运《岁暮》5、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唐李颀《古从军行》古诗文名句——山1、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宋王安石《书胡阴先生壁》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唐孟浩然《过故人庄》3、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唐王维《鸟鸣涧》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唐李白《渡荆门送别》5、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

2009年中考总复习:古诗词、文言文

2009年中考总复习:古诗词、文言文

班级:姓名:座号:一、古诗词。

1、,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2、,云从窗里出。

(吴均《山中杂诗》)3、少壮不努力,。

(《长歌行》汉乐府)4、________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5、过尽千帆皆不是,。

!(《望江南》温庭筠)6、,铁骑绕龙城。

(《从军行》杨炯)7、?悠悠。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辛弃疾)8、,身世浮沉雨打萍。

(《过零丁洋》文天祥)9、杜甫是唐代大诗人,他见证了唐王朝由盛转衰的历史。

青年时代,身处开元盛世的他有着“,”(《望岳》)的远大抱负;安史之乱时,他以博大的济世情怀体察人间冷暖,道出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理想;而面对朝廷昏庸、国家动荡的时局,晚年的他只能以“,”(《登楼》)来抒发个人感慨。

二、文言文。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①、项.为之强()②、徐.喷以烟()③、以.丛草为.林()④、鞭.数十()2、请用讲述大意的方法,解释文中的成语。

示例:怡然称快:高兴得连声叫好。

(4分)①、明察秋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庞然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把下面句子的大意用现代汉语说出来。

09年中考语文诗词迁移背诵

09年中考语文诗词迁移背诵

09年中考语文诗词迁移背诵背景在中国的中小学教育中,语文的学习一直是学生们最重要的科目之一。

而在语文学科中,古诗词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通过学习古诗词,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中华文化,也可以增长知识、陶冶情操、丰富语言表达能力。

为了加强学生的古诗词学习及理解,中国中考部在2009年继续推行“语文诗词迁移背诵”考试,成为中考语文必考内容之一。

理解“诗词迁移背诵”是指把一首古诗或者古词中的某些字、词或句式迁移到另一首作品中,要求考生在中考前背诵该诗词,以达到加深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此考试不是单纯的根据古诗词的格式和内容来背诵,而是要求学生通过解读古诗词的内容和意义,将其中的某些内涵转化到另一首作品的背诵中。

考试内容主要涉及到古诗词中的指代、比喻、修辞手法、意象、情感等方面,要求学生通过解读古诗词,把其中的精髓迁移到另一首作品中,以达到更好的理解和记忆。

意义“诗词迁移背诵”是一种创新的学习方式,通过迁移不同的诗词文化,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开拓学生的眼界和思维,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诗词的魅力,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维。

通过迁移不同的诗词,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掘古代文化底蕴,增强文化认同感,更能真正体会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进而感受到民族精神、民族气质和民族情感的独特魅力。

此外,“诗词迁移背诵”考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开发自身语文功底。

诗词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中文的重要内容,而“诗词迁移背诵”便是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让学生更好地开发自身语文精神,发挥语言表达的能力,提高语言艺术素养,达到全面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实践如何有效进行“诗词迁移背诵”考试呢?具体实践和重点在于深度理解和转化内涵。

学生们在进行“诗词迁移背诵”考试时,应首先深入解读古诗词的内容和意思,了解古人的思想和感情,切实体验古诗词所表达出的情感和思想,探索语言的深层次理解。

2009年广东中考必背古诗文(所有的内容)

2009年广东中考必背古诗文(所有的内容)

2009年广东中考必背古诗文一、文言文1、【孔子语录】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2子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公冶长》(译:子贡问道:“孔文子为什么被谥为‘文’呢?”孔子说:“他思维敏捷却很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辱,所以被谥为‘文’。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译:孔子说:“默默地增加知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这对我有什么难呢?”)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9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译: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

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10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11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1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14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为政》(译:子贡问怎样做一个君子.孔子说:"对于你要说的话,先实行了,再照你做的说出来,(这就够说是一个君子了)." ...)1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颜渊》16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09年中考语文诗词赏析复习1

09年中考语文诗词赏析复习1

四、 从诗词中所暗示的关键词入手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产物,有时如能捕捉 到诗词中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便找到了鉴 赏该诗词的钥匙。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既指《折杨柳》曲名,有不仅指曲名。折 柳代表一种习俗,一个场景,一种情绪,几乎就是离别的 同义语。它上下勾连,唤起人的一连串具体回忆,使人们 蕴藏在心底的思乡之情重新激荡起来。本诗的感人就在于 它不限于描写音乐,还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跟我来
诗后注解提供了该诗的写作背景,从“流放途中遇赦” 这几个字可以想见,诗人应是带着轻快的心情写作此诗的。 因此诗人笔下的自然万物好象被赋予了生命:雁儿高飞,带 走了诗人忧愁苦闷之心;月出山口,仿佛是君山衔来了团圆 好月。这样的有情有意之景便衬托出诗人遇赦后极其欢快的 心情。 跟我来
中考诗词赏析题型
分析意境型
1、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 2、用了什么表现技巧/艺术手法/手 法?
解答技巧:
①指出所用手法(如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 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描写:衬托、联想和想像、 白描;修辞:比兴、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 典、设问、反问、反语等); ②阐明为什么;
③传达出诗人的感情。
跟我来
解题示例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分析技巧型 品读“名句”型 分析语言型 分析字词型
设题方式与解答技巧
设题方式
1、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2、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3、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答技巧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②概括景物营造的氛围(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 凉等);

2009年中考古诗赏析汇编

2009年中考古诗赏析汇编

2009年中考古诗赏析汇编(玄外初三语文组)第一部分中考古诗词赏析要领诗词鉴赏题,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有创意地表达,但是还要根据试题的类型及要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在考试中,常见的类型有:一、“诗眼”型【题目形式】(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题目解读】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

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

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

【答题要点】1.肯定“好”或肯定哪一个更好。

2.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

3.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4.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

【题型示例】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示例(一)答:“阔”字更好。

原因:(1)“阔”是空阔、开阔之意;(2)“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3)“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

(4)“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示例(二)答:“失”字更好。

原因:(1)“失”字更好地表现了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2)“失”字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

二、名句赏析型【题目形式】(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目解读】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

它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

根据具体的句子,可三者皆说,也可侧重一个方面。

2009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汇编古诗名句分类集成5Y

2009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汇编古诗名句分类集成5Y

2009中考语文总复习资料汇编古诗名句分类集成诗中春1.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孟浩然《春晓》)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孟郊《游子吟》)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王维《相思》) 4.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杜甫《春夜喜雨》) 5.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6.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9.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贺知章《咏柳》)10.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叶绍翁《游园不值》)诗中夏1.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白居易《观刈麦》)2.深居俯夹城,春去夏犹清。

(李商隐《晚晴》)3.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

(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

(杜甫《夏夜叹》) 5.农夫方夏耘,安坐吾敢食。

(戴复古《大热》) 6.人皆苦炎热,我爱夏日长。

(李昂《夏日联句》) 7.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

(岑参《休亭送华瞬王少府还县》)8.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范成大《喜晴》)9.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亭幽。

(杜甫《忸村》)10.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阳阴正可人。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诗中秋1.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曹操(观沧海》) 2.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李峤《风》) 3.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李绅《悯农》) 4.常恐秋节至,煜黄华叶衰。

(《汉乐府•长歌行》) 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6.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锅《望洞庭》7.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8.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杜牧《秋夕》)9.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李煜《虞美人》)10.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遭中》诗中冬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

09年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

09年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

09年中考语文古诗文复习开篇语: 谈谈《语文课程标准》在复习方案制定之前,我们要把《语文课程标准》拿出来研读。

平日我们总以为《语文课程标准》是专家学者们研究的对象,与我们一线教师关系不大,我们在乎的是考点设置、试卷结构、分数分配等实质性的问题。

其实不然,《语文课程标准》是语文教师教学和中考命题必须遵守的“法令”。

读懂了《语文课程标准》,我们的复习教学才能避免走弯路,做到有的放矢。

上篇古诗词欣赏第一部分:命题趋势《语文课程标准》对古代诗词的要求是:“诵读古诗词,但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江西省从20XX年开始进行古代诗词鉴赏的考查一直到现在,每年的分值都设置为6分。

今年的分值设置为4分。

综观这6年来江西省对古诗词鉴赏的考查,其命题呈现以下主要七个特点。

一、注重能力考查古诗词鉴赏列入江西省中考内容以来,都十分注重能力考查,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认知、理解、分析和表达等综合能力。

二、命题具有开放性新课标要求古诗词阅读的开放性试题主要表现在:针对文中观点谈自己的看法;对选文的体念和感受;从文中受到的启示;从选文延伸到选文外的内容;对精彩语句的赏析;对选文内容和写法的简要评论;运用选文内容写话……这些要求,都需要考生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

这类题目主要体现在对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进行初步的鉴赏,对作品的思想内容进行评价。

三、题目设置以主观题为主题目设置以主观题为主,分填空和简答两种。

江西省古诗词鉴赏题还没有出现选择题。

四、选材浅显平易,没有华丽词澡和深奥的典故。

江西省多年来古诗词选材都避开了深奥的典故,凭考生的积累都能读懂。

五、命题所设选项体现了由词句理解到意境想象由表达内容到技巧的逐层递进的特点,具有引导、启发作用。

六、大多以单独鉴赏为主,也有比较鉴赏如20XX年江西省中考题选择了杨万里的两首写景绝句进行比较鉴赏。

单独鉴赏大多以诗或词表现的内容和主题相近放在一起比较鉴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战2009中考古诗文名句诵读分类综合(ai guo)爱国①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②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③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过戍轮台。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⑤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⑥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ie li)别离①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②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③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④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⑤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chao yue qian ren)超越前人①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②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chou)愁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②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③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④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⑤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deng gao)登高①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②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③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④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⑤攀援而登,箕踞而遨。

(di ming dui)地名对①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②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③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feng)风①夜阑卧听风吹雨。

②清风半夜鸣蝉。

③我欲乘风归去。

④阴风怒号,浊浪排空。

⑤北风卷地白草折。

⑥古道西风瘦马。

⑦风掣红旗冻不翻。

⑧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⑨相见时难别亦难。

⑩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⑾吹面不寒杨柳风。

(hua)花①乱花渐欲迷人眼。

②杨花落尽子规啼。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④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⑤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⑥野芳发而幽香。

(jiang)江①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③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④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⑤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lian)莲(或荷花)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③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④莲,花之君子者也。

(meng)梦①忽复乘舟梦日边。

②梦回吹角连营。

③铁马冰河入梦来。

④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niao)鸟①明月别枝惊鹊;②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③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④枯藤老树昏鸦。

⑤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⑦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⑧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⑨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⑩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qin qing)亲情①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②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④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⑤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ri)日①日出而林霏开。

②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③忽复乘舟梦日边。

④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⑤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⑥日出东南隅,照我秦氏楼。

⑦日暮乡关何处是。

其他与太阳有关的句子:①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②春和景明,波澜不惊。

③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se cai)色彩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③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④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⑤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⑥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⑦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sha mo)沙漠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②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shan)山(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4)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5)山回路转不见君。

(6)两山排闼送青来。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9)。

(10)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shu)树①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②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③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④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⑥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⑦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⑧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⑩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shuang)霜①风霜高洁。

②月落乌啼霜满天。

③羌管悠悠霜满地。

④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⑤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shui)水①春江水暖鸭先知。

②桃花流水鳜鱼肥。

③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④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⑤烟笼寒水月笼沙。

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⑦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⑧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⑨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⑩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si ji)四季春:①野芳发而幽香;②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④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⑤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⑥杨花落尽子规啼。

⑦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⑧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⑨吹面不寒杨柳风,沾衣欲湿杏花雨。

夏:①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②佳木秀而繁阴。

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④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⑤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⑥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⑦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秋: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③枯藤老树昏鸦。

④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⑤八月秋高风怒号。

⑥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⑦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⑧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

⑨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⑩风霜高洁。

冬:①独钓寒江雪。

②水落而石出。

③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④夜来城外一尺雪。

(xi shi)惜时(1)休将白发唱黄鸡。

(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4)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5)及时当勉力,岁月不待人。

(xiang qing)乡情①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②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③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④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⑤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⑦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⑧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

⑨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xue)雪①夜来城外一尺雪。

②纷纷暮雪下辕门。

③雪拥蓝关马不前。

④将登太行雪满山。

(you guo you min)忧国忧民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②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③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⑤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⑥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⑦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you qing)友情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②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③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⑤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⑥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⑦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yu)雨(1)雨脚如麻未断绝。

(2)两三点雨山前。

(3)夜阑卧听风吹雨。

(4)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6)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7)沾衣欲湿杏花雨。

(8)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yue)月①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②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③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⑤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⑥皓月千里,浮光跃金。

⑦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⑧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⑨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⑩欲上青天揽明月。

其他与“月”有关的诗句:①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yun)云①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②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③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⑤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⑥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⑦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⑧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⑨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⑩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zhi xiang)志向①陈胜:王侯将相宁有种乎!②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不尚思为国戍轮台。

③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⑤曹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⑥辛弃疾: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

⑦夏完淳:毅魂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⑧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

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⑩苏轼: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⑾苏轼: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⑿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名句拾遗1、屈原在《离骚》中表达自己不畏艰难、一往无前、对理想和真理执著追求的名句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诗圣”杜甫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中,用鲜明的对比提示黑暗社会现实的诗句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3、《琵琶行》中讲到只要境况相同,思想一致,尽管过去不相识,遇到一起,就会因有共同语言而成为朋友的名句是: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4、“冰心”二字见于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5、罗隐《蜂》中借蜜蜂歌颂劳动者的诗句是: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6、成语“空前绝后”出自陈子昂的哪两句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7、我们要想做到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正如朱熹在《观书有感》中所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8、唐代孟郊诗云:“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是啊,有哪个做子女的,能报答得了天高地厚般的母爱呢!9、朱自清的散文《春》中,作者从触觉方面描写春风时引用南宋志南和尚《绝句》中的诗句是:吹面不寒杨柳风,它的上句是:沾衣欲湿杏花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