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合集下载

分析设施农业发展状况与策略

分析设施农业发展状况与策略

推进设施农业标准化和智能化发展
总结词
标准化、智能化发展
详细描述
建立健全设施农业标准体系,推进设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智能化技术装备在设施农业领域的应用,提高设施 农业生产的精准性和效率。
加强设施农业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
总结词
环保、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重视设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资源循 环利用,推广生态友好型设施农业技 术,加强设施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和治 理,实现设施农业可持续发展。
设施农业的重要性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设施农业可以通过技术手段, 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农业生产效 率,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

改善农产品质量
设施农业可以在可控环境下进 行生产,有利于控制农产品质 量,提高农产品品质。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设施农业是一种高投入、高产 出、高效益的农业模式,可以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提高设施农业科技创新水平
总结词
加强研发,提高技术水平
详细描述
加大对设施农业技术研发的投入,推动设施农业科技创新,提高设施农业技术 装备水平,重点研发高效节能的设施农业技术装备。
加强设施农业产业体系建设
总结词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效益
详细描述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优化设施农业产业结构,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加强产业链建设,提高产业附加值 。
进一步推动设施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加强技术支持
加大对设施农业的技术支持力度,包括智能 化、环保等方面的技术。
优化土地政策
优化土地政策,为设施农业提供更加稳定的 土地资源。
降低技术成本
通过政策引导等方式,降低设施农业的技术 成本,提高设施农业的效益。
加强市场监管
加强对设施农业产品的质量监管,保障消费 者的权益。

兰州农村产业发展现状

兰州农村产业发展现状

兰州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兰州是甘肃省的省会城市,也是甘肃省农村发展的重要区域。

兰州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兰州农村产业的发展主要依靠农业、农村工业和农村服务业。

农业是兰州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谷物作物,以及水果、油料、蔬菜等经济作物。

农产品产量逐年递增,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科技创新不断推进,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与此同时,兰州农村工业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农村工业主要包括农副产品加工、农村电商、农业旅游等领域。

农产品加工企业日益增多,提供了就业机会,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业。

农村电商发展迅猛,为农产品销售打开了新的渠道。

农业旅游正在成为兰州农村的新兴产业,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此外,农村服务业也在兰州取得了长足发展。

农村金融、教育、医疗等服务业逐渐完善,为农民提供了更便捷的服务。

农村金融机构的设立和发展,为农户提供了融资渠道,解决了农民的资金问题。

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

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为农民提供了更好的医疗保障。

尽管兰州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绩,但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农业生产水平仍然较低,技术含量不高,农民收入增速不够快。

其次,农村工业发展不均衡,一些农村地区仍然存在产业结构单一、企业规模小等问题。

最后,农村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农村金融、教育、医疗等服务能力有待提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兰州农村产业发展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

其次,加大对农村工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最后,加强农村服务业的建设,提高农民的服务水平和满意度。

总之,兰州农村产业发展取得了一系列成绩,但仍需要解决一些问题和挑战。

只有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的力度,推进农业农村发展,才能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促进兰州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形势分析80页PPT

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形势分析80页PPT

产值(万元)
全省蔬菜现价产值
全省蔬菜现价产值
1000000
900000
800000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2019 2019 2019 2019 2019 2000 2019 2019 产值不断增加,但由于市场因 素的影响,蔬菜价格在2019年左右有较大波动,全省蔬菜总产值并 没有随着蔬菜总产量的增加而增长;但在2019-2019年,全省蔬菜总 产值大幅增长。“十五”末,蔬菜总产值已达到915194.97万元,较 “九五”末增长106.29%。
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2019-2019甘肃省蔬菜现价产值变化走势图
产值(万元)
全省蔬菜现价产值
全省蔬菜现价产值
1000000 900000 800000 700000 600000 500000 400000 300000 200000 100000
0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一)起步阶段:1991—2019年 (二)快速发展阶段:2019—2019年 (三)优化提高阶段:2019—2019年
四、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五、设施农业发挥的作用 六、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 七、设施农业存在的问题 八、设施农业的主攻方向 九、对策和建议
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形势分析
甘肃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甘肃省设施农业发展形势分析
2004年全国各省蔬菜种植面积(单位:千公顷)
湖南 , 962.6, 5%
西藏, 15.2, 0%

兰州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兰州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
仅兰州市农业科研单位获科技成果项每年引进推广各类蔬菜新品种约598个在生产中示范推广品种58个新技术项其中双垄全膜栽培技术冷凉区双垄三沟栽培技术新品种田间鉴评筛选方法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和推广前景同时大力引进和推广适合本市发展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新技术组织各类专题试验数十项14产业优势完善产业链条有利于设施农业产业进入良性循环目前兰州市已形成叶菜与茄果类结合大路菜与精细菜结合高原夏菜与设施蔬菜结合本地销售与外销结合较为完善从种植分级包装冷藏到销售运输的产业链第一保证种植面积才能保证产量兰州市设施蔬菜面积467hm个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第二龙头企业带动促进产业快速发展截至第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4兰州市目前已建成蔬菜保鲜库89个库容量15本保证外销冷藏所需大青山蔬菜瓜果批发市场已成为水果蔬菜销售集散地约有4的设施蔬菜由此销往西藏青新疆等地
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质量为本、注重创新为
了科技服务,在解决农业生产疑难问题方面发挥了
基本原则,培育了兰州高原夏菜整体品牌。 采取统
重要作用。 仅兰州市农业科研单位获科技成果 20
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的“四统一”
项 ,每年引进推 广各类蔬菜 新品种约 598 个 ,在生
管理模式。 目前,兰州市共取得有机蔬菜认证 8 个、
产中示范推广品种 58 个,新技术 60 项,其中,双垄
绿色蔬菜认证 81 个、无公害蔬菜认证 180 多个。 目
全膜栽培技术、冷凉区双垄三沟栽培技术、新品种
前各县区主栽蔬菜品种及面积见表 3。
田间鉴评筛选方法等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和推
1.6 政策优势
广前景。 同时,大力引进和推广适合本市发展的优
截至 2013 年,出台了《设施农业、肉羊产业、土

兰州市农村调研报告

兰州市农村调研报告

兰州市农村调研报告兰州市农村调研报告一、引言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兰州市农村的发展现状、问题与需求,为制定针对性农村发展政策提供参考。

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以及与农村居民的交流,我们对兰州市农村的农业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分析。

二、农业产业发展在兰州市农村的调研中,我们发现该市农业产业呈现出以下特点。

1. 农业结构优化:由于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许多农村居民开始转向种植高附加值的作物,如蔬菜、水果等。

同时,农村也逐渐形成了以特色农产品为主导的农业生产格局。

2.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兰州市农村的农产品加工业得到较好的发展。

许多农民开始利用自家农产品进行二次加工,如果蔬的加工、传统农产品的深加工等。

这种发展形式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农业产业化经营: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近年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起着积极的作用,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引进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模式,改善了农民的种植条件,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三、基础设施建设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兰州市农村还存在一些问题。

1. 道路建设不完善:部分农村地区的道路相对狭窄,交通条件较差。

尤其在雨季或冬季,泥泞的道路给农民的出行带来不便,也增加了农产品运输的困难。

2. 水电供应不稳定:调研发现,一些农村地区的水电供应不稳定,有时会出现停电和缺水的情况。

这不仅对农村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困扰,还影响了农产品的贮藏和加工,限制了农业发展的潜力。

3. 基础教育和医疗设施薄弱: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农村地区的基础教育和医疗设施建设仍然较为薄弱。

这给农村居民的教育和医疗需求带来了困难,也影响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在教育、医疗等社会事业方面,农村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教育资源不均衡:在调研中,我们发现一些农村地区教育资源不足,学校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够强大。

这给农村学生的教育带来了不利影响,也制约了农村人才的培养。

农业行业swot分析

农业行业swot分析

农业行业swot分析农业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改善。

下面对农业行业进行SWOT分析。

一、Strengths(优势)1. 历史底蕴:中国是农业大国,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传统的农业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

2. 人口红利:中国拥有大量的劳动力,为农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

3. 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居民对农产品的需求量持续增加,市场潜力巨大。

4. 政策支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农业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对农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Weaknesses(劣势)1.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一些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相比城市较为滞后,农田灌溉、农机化水平等仍有待提高。

2. 农业生产方式不科学: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受传统观念的限制,耕地利用率低,农产品质量不高。

3. 农产品加工能力不足:农产品加工水平相对较低,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有限,降低了附加值。

4.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频频曝光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影响消费者对农产品的信心。

三、Opportunities(机会)1. 科技创新:农业科技的发展,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高效农业技术和措施,促进了农业产业升级。

2. 农产品出口增长:中国农产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出口潜力巨大,进一步加强农产品的国际市场开拓。

3. 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重农业发展,提升农民生活水平,为农业行业发展提供机会。

4.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家庭农场、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兴起,为农业发展提供新的动力。

四、Threats(威胁)1. 农业环境污染: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使用不当等问题,导致了环境污染,对农业发展构成威胁。

2. 自然灾害:自然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较大,干旱、洪涝等灾害频发,给农业发展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

3. 市场竞争压力:农业行业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波动较大,企业生存压力较大。

4. 农民素质与观念问题:农民素质整体偏低,传统观念的束缚,限制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

兰州发展都市农业的SWOT分析

兰州发展都市农业的SWOT分析

中心 , 西 部 地 区 比较 发 达 的城 市 , 西部 地 区经 济 发 展 的 增 长 是 是
极 。兰 州 还 是 东 西 部 地 区连 接 的桥 梁 和 纽 带 , 陇 海 、 新 、 是 兰 兰 青 、 兰 四 大 铁 路 干 线 交 汇 处 , 要 的交 通 枢 纽 , 是 西 北 地 区 包 重 还
势 在 于 区 位 优 势 明 显 、 业 富有 特 色化 、 游 观 光农 业 有 所 发 展 ; 势是 农 业 生产 奈件 差 、 业 人 员科 技 文 化 水 平 不 农 旅 劣 从 高、 资金 投 入 不足 ; 遇是 政 策 支持 力度 大 、 机 潜在 客 户 市场 大 ; 胁 是 传 统观 念 的 威胁 和 城 乡居 民 收入 差 距 扩 自然 条 件 和 相 对 落 后 的 生 产 基 础 . 兰 州 严 给
都 市 农 业 发 展带 来 了许 多 制 约 。 22 从 业 人 员科 技 文 化 水 平 不 高 .
最大 的 货 运站 和 新 亚 欧大 陆 桥 上 重 要 的 集 配箱 转 运 中心 。兰 州
2 0 m, 00 地形 呈 阶梯 状 分 布 。 兰州 属 于 大 陆 性干 旱 气 候 。 水 少 . 降 近 5年 来 , 年 平 均 降 雨 量 仅 为 348 r 2. a 5 m, 而 同 期 郑 州 是
1 兰 州发展 都市 农业 的优势 ( S)
11 区 位优 势 明显 .
的影 响 , 旱 、 风 沙 尘 暴 、 雨 、 雹 、 冻 和 干 热 风 等 气 象 灾 干 大 暴 冰 霜
兰 州 地处 整 个 中国 的几 何 中 心 。 地理 区位 优 势 明 显 。 兰州 是
甘肃 省 的省 会 , 甘肃 省 乃 至整 个 西 部 地 区的 政 治 、 济 和 文 化 是 经

设施农业技术现状与展望

设施农业技术现状与展望

设施农业技术现状与展望设施农业是指依靠温室、大棚、温室大棚、塑料大棚等设施进行农业生产的一种农业形式。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设施农业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设施农业技术的现状和展望是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对设施农业技术的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设施农业技术的现状1. 生产规模逐渐扩大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农业生产面临着耕地减少和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设施农业技术通过利用有限的耕地资源,能在小面积内实现高产出,因此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尤其是在大城市周边地区,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设施农业生产基地,不仅为城市提供了新鲜蔬菜和水果,也创造了就业机会。

2. 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设施农业技术包括温室技术、灌溉技术、通风技术、加热技术等多个方面,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这些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在温室技术方面,通过应用智能控制系统和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精密控制,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 种植品种丰富多样在过去,设施农业主要以蔬菜水果为主,但随着技术的进步,温室技术已经扩展到了花卉、草莓、葡萄、番茄、辣椒等农产品种植领域。

近年来,一些新兴的设施农业品种,如油茶、贝类养殖等也开始引起农业生产者的关注,丰富了设施农业的生产内容。

4. 资金和政策支持设施农业技术的发展得到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一些国家和地区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资金支持措施,鼓励农业生产者采用先进的设施农业技术。

各种农业合作社、农业科技示范园也为设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指导和市场推广服务。

5. 环保意识增强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设施农业技术不断推广生物肥料、有机肥料等绿色生产技术,减少对土壤和环境的污染。

通过资源综合利用、水资源节约利用等技术手段,实现了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设施农业技术的展望1. 精细化管理水平将进一步提高随着智能控制技术和无人机技术的不断进步,设施农业将实现更加精细化的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州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SWOT分析作者:于威滕汉玮王钦等来源:《长江蔬菜·学术版》2015年第06期摘要:通过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兰州市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内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得出兰州市发展设施农业前景光明,但机遇与挑战并存。

针对兰州市发展设施农业存在的的问题,提出了优化产业结构、加强政府支持力度、加强产品质量监管的发展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兰州;设施农业;发展现状;SWOT分析中图分类号:S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5)12-0057-07设施农业是在人们生活需求不断增长的同时发展起来的,是在环境可人为控制的保护设施下进行的农业生产。

设施农业是高效农业的重要形式、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1]。

因投入高,具有高附加值、高效益、高科技含量等特点,设施农业发展迅速,其主要栽培对象为蔬菜、花卉和果树,近年来,设施畜牧养殖业也逐渐发展。

SWOT分析法模型即态势分析法于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教授韦里克提出,通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2]。

经多年验证,目前应用范围涉及城市规划[3]、产业发展[4]、区域经济[5]等领域。

近年来,新型农业产业[6~8]及生产情况的分析及发展前景亦多运用此方法[9~12]。

为加快兰州市设施农业的发展,运用SWOT分析方法,客观地分析了兰州市设施农业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遇(Opportunities)与挑战(Threats),从而找出有利因素、不利且需要回避的因素[13],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以期为兰州及周边相似区域调整设施农业发展思路、制定发展策略提供依据。

1 兰州市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及优势(S)分析1.1 区位优势兰州市位于北纬36°03′,东经103°40′,是中国大陆地理版图的几何中心,被称为中国“陆都”。

市区南北群山环抱,东西黄河穿流而过,海拔1 430~3 670 m。

兰州地处内陆,大陆性季风气候明显,降水少、日照时间长、光能潜力大、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年日照时数1 627~2 769 h、≥10℃的有效积温2 700~3 300℃,年降水量250~450 mm,并集中分布在7~9月。

无霜期95~180 d,年平均气温5~9℃。

设施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发达的交通运输条件。

兰州中川机场是全国重要的航空机场之一,是甘肃的空中交通枢纽,该机场现有38条航线。

兰州市境内有4条铁路干线,其中电气化里程222.8 km。

兰州铁路枢纽年货物发送量698万t,过境量为3 310万t,铁路货运能力为5 100万t,占总货运能力的70%。

市境内公路密布,总里程1 952 km,公路枢纽是以兰州为中心,现有集装箱中转站和中转库各1个,年货物量为15万t,兰州市公路货运能力为3 574.4万t,占总货运量的30%。

①城关区年日照时数2 607 h,日照百分率59.4%。

气温7月最高,平均22.2℃,1月最低,平均为-6.9℃,≥0℃的有效积温为3 816.3℃,≥10℃的有效积温为3 242℃,无霜期179 d。

降水的季节性分配不均,一般4~9月较多,为284.3 mm,占年总量的86.7%,尤其集中在7~9月,降水量192.8 mm,占年降水量的60.5%,年平均蒸发量为1 437.7 mm,为降水量的4.4倍。

区内的兰州火车站是陇海、兰新、兰青、包兰四大铁路的交汇点,为西北铁路交通枢纽;西兰、兰新、甘青、兰包、甘川、兰朗等25条公路干线通往全省各地及邻近省区,境内的高速公路可直通兰州机场。

②七里河区海拔1 521~3 121 m,年平均气温7.8℃,年降水量334~594 mm,年蒸发量1 499.4 mm,无霜期92~174 d。

以铁路、公路为主的交通网络纵横延伸,四通八达。

西北最大的铁路货运编组站建在区内,312国道横贯东西,陇海、兰新、兰青、包兰铁路干线和甘川、宝兰等28条公路穿境而过。

③西固区南北环山,中间为黄河谷地,南北由高渐低向中部黄河盆地倾斜,形成山、台、川3个阶段,黄河由西向东横贯全境。

山区可分为南、北2个部分,平均海拔1 800 m。

川区主要分布于黄河两岸,平均海拔1 540 m,地势平坦。

山区垂直性气温变化较显著,年平均气温8.5℃,最高气温36.1℃,最低气温-23.4℃,年均降雨量330 mm,无霜期169 d,年平均日照时数2 780 h。

兰新、兰青铁路横贯全境,是向西辐射青海、新疆、西藏的重要接力站与中转站。

境内有省级以上公路3条,甘新、甘青国道穿越东西,中川、刘兰、盐锅峡公路在此与甘新公路相接,同时区内乡村公路四通八达。

中川机场距本区20 km。

④安宁区海拔1 517.3~2 067.2 m,属中温带气候区,内陆性气候特征明显,年均降水量349.9 mm,年蒸发量1 664 mm,年平均气温8.9℃,年均日照时数2 476.4 h,无霜期171 d。

距离市中心仅5 km,距兰州西货运站仅6 km,距兰州中川机场仅48 km。

安宁区将建成西北地区规模最大、技术最先进的货运集散中心——兰州枢纽货车北环线及北编组站工程,新建的北编组站设“三级七场”及机务段、车辆段、折返段。

⑤红古区平均海拔1 770 m,年均气温7.1~9.1℃,年日照时数1 762~2 769 h,年均降雨量327.0~349.9 mm,无霜期160 d左右。

红古区处在兰州、西宁两大省会城市的几何中心,距两大省会城市各约110 km,兰青高速、109国道、兰青铁路穿境而过,海石湾火车站是青藏铁路公司二等车站,处于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活跃带上。

正在兴建的兰新铁路将构成红古通往各地的快速通道,红古“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将进一步凸显。

红古区还是连接青藏的交通要道和咽喉。

⑥永登县年均气温5.9℃,年均降水量300 mm,无霜期121 d,平均海拔2 000 m,年均日照时数2 659 h。

312国道、109国道、兰新铁路横贯其境内,中川机场座落县域,县乡道路四通八达。

⑦皋兰县地形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海拔1 459.2~2 445.2 m,年均气温7.2℃,年均降水量266 mm,年均日照时数为2 768 h,无霜期144 d。

皋兰位居兰州北大门,县城地处兰州、白银两大工业城市之间,相距两城均约为42 km。

兰包铁路、109国道、白兰高速公路、皋营公路纵贯全县,忠哈高速公路直达中川机场,县乡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由皋兰火车站改建的兰州北站,日吞吐量达100万t以上。

⑧榆中县海拔1 430~3 670 m,年均降雨量350 mm,年蒸发量1 450 mm,年平均气温6.7℃,无霜期120 d左右。

按照自然特点,全县分为中部川塬谷区、南部高寒二阴山区、北部干旱山区三类不同地区。

全县形成以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级公路为主,以通乡、通村公路为构架的交通网络。

陇海铁路、巉柳高速公路、312国道、309国道横跨东西,省道101线、109国道纵贯南北,白榆公路、东京公路(夏方公路)等县级公路连通兰州、白银、临洮等周边城市,榆新、高韦、路兰等通达公路已改造建成并投入使用。

县城距中川机场80 km、距兰州38 km。

1.2 经济优势农民的收入状况往往直接影响到生产资料的投入情况。

因此,只有农民收入增加,农民才有资金更新改造生产设备、才会加大生产资料的投入力度、才会迎来更高的收益、才会有利于设施农业的快速发展。

2013年上半年,兰州市农民现金收入3 592.6元,增长14.3%。

2013年全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 114元,增长14.29%,净增890元,是多年来净增额较高的一年。

1.3 科技优势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设施农业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离不开科研单位以及各级农技推广人员的努力。

兰州是甘肃省的科技中心,有大专院校12所,同时设有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甘肃省科学院、甘肃省农科院、兰州市农业科技研究推广中心等科研单位,科学技术力量雄厚。

甘肃省每1万人中科技人员达到27人,省会城市兰州每1万人中科技人员达到30人以上,高于全国平均数,高于广东、山东等发达省份,并具有较为完善的市区县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为开发利用兰州的农业资源提供了科技服务,在解决农业生产疑难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仅兰州市农业科研单位获科技成果20项,每年引进推广各类蔬菜新品种约598个,在生产中示范推广品种58个,新技术60项,其中,双垄全膜栽培技术、冷凉区双垄三沟栽培技术、新品种田间鉴评筛选方法等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力和推广前景。

同时,大力引进和推广适合本市发展的优良品种和先进适用的新技术,组织各类专题试验数十项。

1.4 产业优势完善的产业链条有利于设施农业产业进入良性循环。

目前,兰州市已形成叶菜与茄果类结合、大路菜与精细菜结合、高原夏菜与设施蔬菜结合、本地销售与外销结合的较为完善的从种植、分级、包装、冷藏到销售、运输的产业链。

第一,保证种植面积才能保证产量。

兰州市设施蔬菜面积9 180.0万hm2,其中日光温室面积达到4 046.7 hm2,塑料大棚5 133.3万hm2(表1、2),建成了5个千亩设施农业示范基地。

第二,龙头企业带动,促进产业快速发展。

截至第6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认定,全市共有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 230余家。

第三,配套设施完善,形成产销一条龙。

兰州市目前已建成蔬菜保鲜库89个,库容量15万 t,年吞吐量150万 t,基本保证外销冷藏所需,大青山蔬菜瓜果批发市场已成为水果蔬菜销售集散地,约有40%的设施蔬菜由此销往西藏、青海、新疆等地;高原夏菜物流中心的建成,将进一步完成兰州蔬菜、水果在南方与北方之间的输入与输出任务。

近几年,新兴的观光农业发展迅速,休闲农家乐、观光采摘园等农业旅游项目也呈良好发展势头。

1.5 产品优势兰州以“政府组织、统一规划、全面检测、企业申报、整体推进”的形式,组织认定无公害产地11.88万hm2,绿色监控面积0.4万hm2;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78个。

确立国家级无公害蔬菜创建县1个、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区)5个、市级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9个。

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质量为本、注重创新为基本原则,培育了兰州高原夏菜整体品牌。

采取统一品牌、统一包装、统一标准、统一监管的“四统一”管理模式。

目前,兰州市共取得有机蔬菜认证8个、绿色蔬菜认证81个、无公害蔬菜认证180多个。

目前各县区主栽蔬菜品种及面积见表3。

1.6 政策优势截至2013年,出台了《设施农业、肉羊产业、土地流转“三个1 000万”扶持办法》、《兰州市设施农业发展扶持办法》、《兰州市农村土地流转扶持办法》,制定了我市“三年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加快了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中小河流治理、引洮榆中受水区配套等工程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所需的沟、渠、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及相关配套资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