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应用的常见题型解析

合集下载

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应用的常见题型解析

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应用的常见题型解析

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应用的常见题型解析对于金属活动性顺序,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理解:1.金属与酸发生反应(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2)这里的酸溶液不能是强氧化性的酸(如浓硫酸、硝酸等)(3)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其余金属则不能。

2.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

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与盐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

(2)参加反应的盐,必须能够形成溶液,也就是说,盐不能是难溶于水的物质,如Cu和难溶于水的AgCl就不能发生反应,尽管铜的活动性强于银。

(3)如果某盐溶液中含有几种金属离子,向其中加入某一金属且加入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最先发生的反应,根据其规律,应认为金属和活动性最弱的那一种金属的阳离子最先发生反应。

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考查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但也是一个难点。

现将中考化学中的有关考题加以整理,供同学参考。

一、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推断例1(2008年恩施自治州)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丙的快。

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甲>丙>乙 B.丙>乙>甲 C.甲>乙>丙 D .丙>甲>乙【解析】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只有乙没有现象,说明乙的活动性最弱,甲、丙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丙的快。

说明甲的活动性比丙的强,故选A【解析】根据表中提供的实验结果可知:X、Y、Z、W四种金属中只有X、W能和盐酸发生反应,说明X、W的活动性分别比Y、Z的强;Y能和Z的硝酸盐反应,说明Y的活动性强于Z;X能和W的硝酸盐反应,说明X活动性强于W;所以选A例2.(2008年咸宁市)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 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

金属活动性顺序考点题型与评析

金属活动性顺序考点题型与评析

金属活动性顺序考点\题型与评析作者:曾勇胡明胜来源:《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2010年第06期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中考的热点,从正向思维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角度有:第一,熟记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第二,置换反应(金属+酸→盐+H2)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的金属是活泼金属,酸指稀硫酸、盐酸;第三,置换反应(金属+盐→新金属+新盐)发生的条件是反应物的金属比组成盐的金属活泼(除K、Ca、Na外),盐要可溶于水。

从逆向思维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角度有:第一,从金属活动性强弱逆推金属与O2、稀硫酸、盐酸反应的难易或剧烈程度;第二,从金属与酸能否发生反应逆推金属与H排位顺序;第三,从金属与盐能否发生反应逆推金属与组成盐的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拓展的考点是铁与酸、盐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的是的化合物。

下面以2009年各地中考试题为例,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考点和题型评析如下。

一、选择题【例1】 (2009,佛山)金属R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R+CuSO4=Cu+RSO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B.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C.该金属可以是金属铝D.该金属一定是铁分析:本题考查能力层次属中等。

从置换反应特点:“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即知选项A错误。

根据逆向思维,从金属与盐能否发生反应逆推金属与组成盐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可知,金属R的活泼性比Cu要强,但只要排在Cu前就可以了。

答案选B、C。

【例2】 (2009,绥化)有X、Y、Z三种金属,把X和Y分别放在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若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会儿,在Y的表面有银析出,而Z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下列关于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判断正确的是()。

A.Y>X>ZB.X>Y>ZC.Z>X>YD.X>Z>Y分析:本题考查能力层次属中上。

可以运用逆向思维进行推理。

中考化学中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什么

中考化学中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什么

中考化学中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什么关键信息项:1、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具体金属的排列2、金属与酸的反应反应条件反应速率产生氢气的量3、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反应条件反应现象产物判断4、金属活动性的判断方法通过实验现象通过化学方程式5、中考常见题型选择题填空题实验探究题11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指金属在溶液中失去电子变成离子的能力大小。

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从强到弱):钾(K)、钙(Ca)、钠(Na)、镁(Mg)、铝(Al)、锌(Zn)、铁(Fe)、锡(Sn)、铅(Pb)、(H)、铜(Cu)、汞(Hg)、银(Ag)、铂(Pt)、金(Au)。

需要注意的是,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够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够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111 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酸发生置换反应产生氢气的条件是金属的活动性排在氢之前。

不同金属与酸反应的速率不同,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

例如,镁与稀盐酸反应剧烈,产生大量气泡,而铁与稀盐酸反应相对较慢,产生气泡较少。

在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其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有关。

化合价相同时,相对原子质量越小,产生氢气的量越多。

112 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条件是:单质金属的活动性大于盐中金属的活动性。

反应时,金属表面会出现固体析出等现象。

例如,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溶液颜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铁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

通过对反应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以及反应是否能够发生。

12 金属活动性的判断方法判断金属活动性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通过实验现象,观察金属与酸、盐溶液反应的速率、是否发生反应等。

二是通过化学方程式,根据金属在方程式中的位置以及反应的条件来判断。

例如,A + BCl₂= B + ACl₂,说明 A 的活动性大于 B 。

121 中考常见题型在中考化学中,关于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的常见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探究题。

金属活动性习题归纳

金属活动性习题归纳

(填写化学式,下同) Zn CuSO4 Ag
进行实验;
乙组同学通过讨论选用了与甲组同学完全不同的三种物质
是 ZnSO4 Cu AgNO3 进行实验,结果两组同学都
顺利地得出了正确结论。
【例2】 某学生为了验证Fe 、Zn、Cu三种金属的化学活动性顺
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
为 H2CuO CuH2O 精品。课件
10
【题型七】金属活动顺序探究 【例1】铬(Cr)是不锈钢的主要添加元素,铬的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 钝态氧化物保护膜是不锈钢具有耐腐蚀性的主要原因。请回答下列 问题:
(1)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 O2 和 H2O直接接触。
(2)不锈钢是一种合金 (填“合金”或“金属”)。
D、滤液中一定含Zn 2+、Fe 2+,可能含Cu 2+
【规律】活动金属与不活动金属的盐溶液不能共存
①否A、D
② Fe不能置换Zn,所以锌一精品课定件 以Zn2+形式存在,否B。17
【例2】向含有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 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
Zn、Cu分别加入到 ZnSO4溶液中;③Zn将分别加入到FeSO4、
CuSO4溶液中④将Fe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其中可行
的是
(A)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精品课件
4
例3、家用水龙头是铜质镀铬的。为了了解铬与常见金属铝、铜在金属活动性顺 序中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如下探究活动。
B、Z Ni Y Mn X
C、Z Mn Y Ni X
D、X Mn Ni Y Z

金属活动性顺序题型汇总Microsoft Word 文档

金属活动性顺序题型汇总Microsoft Word 文档

【达标检测】1.已知X、Y、Z三种金属能发生下列反应:X + H2SO4 == XSO4 + H2↑;Y + Z(NO3)2 == Y(NO3)2 + Z;Z + X(NO3)2 == Z(NO3)2 + X。

则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H>Y>Z B.X>H>Z>Y C.Z>Y>X>H D.Y>Z>X>H 2、要除去银粉中的少量铜粉,可加入下列试剂中的()A.水B.稀盐酸C.硫酸亚铁D.硝酸银溶液3、”药金”常被称为“愚人金”,其实是铜锌合金,下列方法中不能鉴别愚人金和真金的是A、用火烧B、加稀盐酸C、加入硝酸银溶液中D、加入硫酸铝溶液中()4、向硝酸银溶液中加入一质量的铝和铁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

关于滤渣和滤液有下列四种说法。

①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②滤渣中一定含有银③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不含硝酸银,可能含有硝酸铝④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铝。

以上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A、零个B、一个C、两个D、三个()5、在下列溶液中分别放入锌粒,一段时间后把锌粒取出,固体质量增加的是()A.MgCl2溶液B.AgNO3溶液C.盐酸D.稀硫酸6、现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等浓度的足量稀盐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随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

(甲乙丙在生成物中的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C、金属活动性乙>丙>甲D、消耗盐酸的质量甲>丙>乙7.为探究Zn和Cu的金属活动性强弱,提供的试剂有:Zn、Cu、H2SO4溶液、ZnSO4溶液、CuSO4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选用两种试剂可实现实验目的B.ZnSO4溶液中加入Cu不能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C.最多只能设计一种实验方案D.根据Zn和Cu的硬度能判断金属活动性强弱8 .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中考理化生十道例题破解金属活动性顺序难点

中考理化生十道例题破解金属活动性顺序难点

十道例题破解“金属活动性顺序”难点金属活动性顺序是中考必考知识点,是初中化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也是中考化学的热点考查内容之一。

为帮助同学们了解这一考点的命题方向及题型,走出解题误区,我结合各地中考试卷,总结了一下常见题型,供同学们参考。

一、金属和酸的反应考点1.反应速率金属与酸的反应速率主要与:金属活动性顺序,金属状态(粉末状、块状等),温度,酸的浓度。

其中选择题常考察金属活动性顺序,而探究题常探究酸的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考点2.生成氢气的质量这里要分为两种情况:a.金属不足酸过量。

相同质量的金属生成氢气质量由多到少依次是:Al>Mg>Fe>Zn(同学们可以自己亲自算一下)b.酸不足金属过量。

生成氢气质量:Al=Mg=Fe=Zn针对以上两点,常见的题型有:a.图像题b.天平问题c.判断金属组成(具体例题见附件第1---6题)二、金属+盐溶液1.活动性顺序的判断(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

但K、Ca、Na等金属例外。

(2)参加反应的盐,必须能够形成溶液,也就是说,盐不能是难溶于水的物质。

如Cu和难溶于水的AgCl就不能发生反应,尽管铜的活动性强于银。

(3)如果某盐溶液中含有几种金属离子,向其中加入某一金属且加入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最先发生的反应,根据其规律,应认为金属和活动性最弱的那一种金属的阳离子最先发生反应。

一.金属和酸反应:a.图像题1、(09济宁)某兴趣小组为探究活泼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到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盐酸中,经实验测定并绘制出生成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见右图)。

分析图像得到的以下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A.金属甲比金属乙活泼B.金属甲比金属乙的相对原子质量大C.金属乙比金属甲的反应速率大D.金属乙比金属甲的化合价高解析:金属可以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金属的性质越活泼,反应的速度越快,在坐标中就是看斜率,斜率越大,反应速度越快。

中考专题复习:金属活动性排序题型解析 课件最新课件

中考专题复习:金属活动性排序题型解析 课件最新课件

方法总结:
1.酸足量时,用金属的质量计算氢气,等质量金属 产生氢气质量不同。 通式:设金属R相对原子质量为A,化合价为+n,与 足量盐酸反应,消耗m克金属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
则 2R + 2nHCl = 2RCln + nH2↑
2A
2n
m克
x
x= (mn/A)克 氢气的质量= (化合价/相对原子质量)×金属的质量
方法总结:
1.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活动性强的 金属先与盐溶液反应。
2.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首先被置换出来。
解题时注意反应物的量
【举一反三】在AgNO3、Cu(NO3)2、Zn(NO3)2 的 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滤液中大量存在的金属离子是( D )
【设计实验】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成立,同学们分
成三组,分别针对一种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1)第一组验证猜想一。实验方案是将锰片、铁
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2)第二组验证猜想二。实验方案是将锰片放入
硫酸铜溶液 中,观察现象。
(3)第三组验证猜想三。实验方案是(只用两个实
验): 21..将将锰铁片片放放入入硫硫酸酸铜锰溶中液,中再,将再铜将片放
__ 锰入片硫放酸入锰硫溶酸液亚中铁溶液中

【实验及结论】各组通过实验和交流,确认猜想
一是正确的。第一组同学的实验现象
是:锰片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泡的速度快 。
方法总结:
设计实验验证比较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的方法: 1.金盐金:活动性最强金属,活动性居中金属的 盐溶液,活动性最弱金属。 2.盐金盐:活动性最强金属的盐溶液,活动性居 中金属,活动性最弱金属的盐溶液。 3.三种金属和一种酸,根据它们之间是否发生反 应以及反应的剧烈程度来进行判断。

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应用的常见题型解析 (1)

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应用的常见题型解析 (1)

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应用的常见题型解析对于金属活动性顺序,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理解:1.金属与酸发生反应(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2)这里的酸溶液不能是强氧化性的酸(如浓硫酸、硝酸等)(3)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其余金属则不能。

2.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

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与盐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

(2)参加反应的盐,必须能够形成溶液,也就是说,盐不能是难溶于水的物质,如Cu和难溶于水的AgCl就不能发生反应,尽管铜的活动性强于银。

(3)如果某盐溶液中含有几种金属离子,向其中加入某一金属且加入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最先发生的反应,根据其规律,应认为金属和活动性最弱的那一种金属的阳离子最先发生反应。

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考查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但也是一个难点。

现将中考化学中的有关考题加以整理,供同学参考。

一、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推断例1(2008年恩施自治州)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丙的快。

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甲>丙>乙B.丙>乙>甲C.甲>乙>丙 D .丙>甲>乙【解析】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只有乙没有现象,说明乙的活动性最弱,甲、丙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丙的快。

说明甲的活动性比丙的强,故选A例2.(2008年咸宁市)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应用的常见题型解析
对于金属活动性顺序,应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理解:1.金属与酸发生反应(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H)前面的金属,可以与酸反应,放出氢气。

(2)这里的酸溶液不能是强氧化性的酸(如浓硫酸、硝酸等)(3)K、Ca、Na除与酸反应外,还能与水在常温下发生置换反应,其余金属则不能。

2.金属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1)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
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与H的位置无关。

但K、Ca、Na等金属例外,由于它们过于活泼,与盐溶液不发生置换反应,而是先与溶液中的水发生反应。

(2)参加反应的盐,必须能够形成溶液,也就是说,盐不能是难溶于水的物质,如Cu和难溶于水的AgCl就不能发生反应,尽管铜的活动性强于银。

(3)如果某盐溶液中含有几种金属离子,向其中加入某一金属且加入的金属活动性最强,最先发生的反应,根据其规律,应认为金属和活动性最弱的那一种金属的阳离子最先发生反应。

有关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考查是历年来中考命题的热点,但也是一个难点。

现将中考化学中的有关考题加以整理,供同学参考。

一、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推断例1(2008年恩施自治州)对甲、乙、丙三种金属活动性的实验研究过程如下:(1)取大小相等的三
种金属片,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一段时间后,甲、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乙没有现象。

(2)取大小相等的甲、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丙的快。

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丙>乙B.丙>乙>甲C.甲>乙>丙
D .丙>甲>乙【解析】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CuSO4溶液中,只有乙没有现象,说明乙的活动性最弱,甲、丙分别放入相同的稀盐酸中,甲、丙表面都产生气泡,但甲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比丙的快。

说明甲的活动性比丙的强,故选A 【解析】根据表中提供的实验结果可知:X、Y、Z、W四种金属中只有X、W能和盐酸发生反应,说明X、W的活动性分别比Y、Z的强;Y能和Z的硝酸盐反应,说明Y的活动性强于Z;X能和W的硝酸盐反应,说明X活动性强于W;所以选A 例2.(2008年咸宁市)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回答下列问题:(1)X、Y和Z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2)举出符合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三种常见金属(写化学
式);并写出在Z表面有银析出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

【解析】(1)X、Y两种金属中只有X能和盐酸发生反应,而Y不反应,说明X的活动性比Y的强;金属Z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说明Z的活动性比Y的强;.(2)符合上述金属活动性顺序的三种常见金属有多种可能答案:(1) X Z Y
(2)Fe Cu Pt 或Zn Cu Hg(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Cu + 2gNO3==Cu(NO3)2 + 2Ag 二、金属活动性强弱的验证例3.(2008年黄石市)某学生为了验证铁、锌、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四种方案:①将Zn、Cu 分别加入到FeSO4溶液中②将Zn、Cu分别加入到ZnSO4溶液中③将Zn分别加入到FeSO4、CuSO4溶液中④将Fe 分别加入到ZnSO4、CuSO4溶液中()A.①或④ B.①或② C.②或③ D.③或④ 【解析】要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必须利用一种金属和另一种金属的盐溶液进行化学反应,如果能反应,说明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活动性要强,如果不能反应,说明金属的活动性比盐中金属活动性要弱。

根据这一点,对上面各方案分析如下:① Zn+FeSO4=Fe+ZnSO4,得到Zn的活动性强于Fe;Cu+ FeSO4不反应,说明Fe的活动性强于Cu,从而得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是Zn、Fe、Cu ② Cu+ ZnSO4不反应,说明Zn的活动性强于Cu,Zn+ZnSO4不反应,从提供的试剂来看,无法证明Fe和Zn的活动性,
Cu和Fe的活动性③ Zn+FeSO4=Fe+ZnSO4得到Zn的活动性强于Fe;Zn+ CuSO4= ZnSO4+ Cu,说明Zn的活动性强于Cu,无法证明Fe 和Cu 的活动性④ Fe +ZnSO4不反应,说明Zn的活动性强于Fe ;Fe+CuSO4=Cu+FeSO4说明Fe的活动性强于Cu,从而得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是Zn、Fe、Cu 综上分析可知,可行方案是①或④ ,故选A 例4.(2008年青岛市)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金属,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依次为:铜、铁、铝。

(1)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_____________(填序号)选项关系最大。

①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②金属的导电性;③金属的活动性。

(2)为探究锰与铁的金属活动性,在相同温度下,取大小相同、表面光亮的两种金属薄片,分别投入等体积、等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中(反应中Mn显+2价),请回答:金属铁锰与盐酸反应现象放出气泡速率缓慢放出气泡速率较快结论活动性铁__________(填“>”“<”)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