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四世同堂》中“富善先生”人物分析
《四世同堂》读后感

《四世同堂》读后感《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描写祁家、钱家、冠家等多个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苦难和坚韧,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阅读这部小说,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小说的篇幅非常大,但却没有冗长乏味之感。
老舍先生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将战争的残酷和生活的艰辛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通过对小羊圈胡同中各个家庭的描写,展现了不同人物在战争中的不同选择和命运。
祁家老太爷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保守派,他对日本侵略者采取了妥协和退让的态度,认为只要自己和家人能够平安无事,就可以不计较其他。
而祁家的长孙瑞宣则是一个有思想、有责任感的青年,他对日本侵略者的行为感到愤怒和不满,但又因为家庭的责任和顾虑,无法投身到抗日的战斗中。
钱家的钱默吟先生是一个知识分子,他曾经是一个不问世事的诗人,但在战争中,他的儿子被日本侵略者杀害,他自己也被投入了监狱。
在经历了这些苦难之后,他终于觉醒,开始积极参与抗日活动。
冠家的冠晓荷和大赤包则是两个典型的汉奸,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最终落得个可悲的下场。
小说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是对日本老妇人的描写。
这个日本老妇人在西方接受了教育,算是个有大局观的人,她很了解日本的侵华战争一定会失败,但又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送上战场。
当孩子战死,儿媳被迫当成军妓时,老妇人还是没有去向中国人复仇,她知道战争本就是一场没有胜利的赛场,只会制造出无数的悲剧。
瑞宣阻止向老妇人复仇的众人时,其实真正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的心连在一起,战争之苦最大程度的反映在两国的普通民众身上。
这一部分的描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战争不仅是政治、军事的较量,更是人性、文化的碰撞。
在这场战争中,没有哪一方是绝对的胜利者,也没有哪一方是绝对的失败者。
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丑恶,让人们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小说的另一处点睛之笔是富善先生对祁家四辈人的评价。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四世同堂)书评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四世同堂)书评P1-33,是本书第一部《小羊圈》的前四章。
第一章介绍祁老太爷一家子,通过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勾勒这一家子的性格特征:祁老太爷是个只关心家庭,不太关注世界的老爷子,期盼着自己的八十大寿;儿子是个五十多岁的布铺掌柜,老实的生意人,儿媳妇体弱多病,不问家事;长孙是个教书先生,长孙媳没有文化却会持家,为老太爷生下了重孙和重孙女,很受老爷子待见;二孙子和儿孙媳都因为生活方式“过于”摩登而不受老爷子待见;三孙子还是大学生,血气方刚,和大嫂、爷爷合不来。
这一章是个典型的人物亮相的章节,但这只是初步印象,人物可能还会随着情节的推进有所变化。
第二章借着介绍祁家宅院介绍了祁家的历史和左邻右舍。
祁家自从住在这所老太爷置办的宅院,就一直诸事平顺,所以老太爷非常喜欢这个家。
祁家的邻居则分为两类,一类是独门独院的三家:钱先生家、李四爷家和冠晓荷家,另一类是大杂院。
祁老太爷尊敬钱先生的学问和品德,佩服李四爷的为人,讨厌冠晓荷一家子的“摩登”,对大杂院的人若即若离,心里看不上。
而钱先生是个老派知识分子,清贫而与世隔绝;李四爷是搬家工人出身,对所有人都热情,对所有事都热心;而冠晓荷则是一个在军阀手下混过的过气小官僚。
第三章通过祁家内部的讨论和争吵,以及这四家邻居的讨论,烘托了北京城即将陷落的恐慌氛围,进一步表现了人物性格:祁老太爷的迷之自信,钱先生一向稳重也坐不住了,瑞宣的冷静稳重和瑞全的血气方刚,冠晓荷的精明无耻。
第四章写北平陷落之后,李四爷的悲伤、祁老太爷的恐慌,以及瑞宣和瑞全的痛苦。
这章中,人物形象开始发生了深化或转变:李四爷作为一个劳动阶层出身的热心人,他的爱过之情的朴素自然的;祁老太爷虽然自视甚高,但其实是个糊糊涂涂的老人家;瑞宣是家庭的顶梁柱,虽然非常厌恶做亡国奴,却并不愿意抛弃家庭;瑞全则无牵无挂,准备逃出牢笼!国破家亡之际,每个人原有的性格都因此产生了微妙的发展,相信随着情节的进一步展开,这种发展还会持续。
《四世同堂》钱默吟人物形象分析

《四世同堂》钱默吟人物形象分析《四世同堂》是清代作家钱默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描绘大家庭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家庭伦理关系、婚姻制度以及人性的善恶与复杂性。
小说中涉及的人物众多,形象各异,下面将对其中几个重要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小说中的主人公鲁齐足智多谋,思维敏捷,是一个典型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形象。
她聪明机敏,并且具有独立自主的性格,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仰。
她能够巧妙地处理家庭事务,并且能够融洽地与家族的其他成员相处。
她有着非常高的道德品质,她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来维护家族的利益和荣誉,是一个聪明而善良的女性形象。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顾白衣是一个勇敢而有正义感的英雄。
他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他在面对不公和邪恶时,勇敢地站出来维护正义,是小说中最令人钦佩的人物形象之一。
顾白衣深爱自己的家庭和妻子,他在家庭中充当着坚强的支撑点,为家族的荣誉和利益而努力奋斗。
小说中的李家老三李公子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形象。
他整天游手好闲,不思进取,沉迷于酒色之中。
他对别人的困苦和痛苦漠不关心,总是将别人当成是自己的玩物。
他自私、虚荣,只追求自己的享乐。
李公子是一个极端自私自利且缺乏责任感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叶辞则是一个善良而软弱的女性形象。
她信任丈夫,对家族的荣誉和家庭的幸福充满向往和期待。
在家庭的压力和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渐渐失去信心,并选择了逃避现实的方式。
叶辞在封建社会的道德枷锁下,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是一个被社会压迫的形象。
《四世同堂》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各不相同,每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性格特点。
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四世同堂主要内容及人物形象分析

四世同堂主要内容及人物形象分析《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
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接下来分享四世同堂主要内容及人物形象分析。
四世同堂主要内容《四世同堂》是一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是老舍先生正面描写抗日战争,揭露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讴歌弘扬中国人民伟大爱国精神的不朽之作。
作品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辅以小羊圈胡同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真实地记述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形象地描摹了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心灵震撼和反抗斗争,刻画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伟大历程及生活画卷,可歌可泣,气度恢弘,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是一部感人的现实主义杰作。
四世同堂人物形象分析祁瑞宣:全剧的一号主人公,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热爱他的国家、他的民族、他的文化、他的自由。
他崇尚科学,他是儒家伦理中标准的长兄长子长孙,他的个性,有一些像父亲祁天佑,多数时间是不愿多开口的,但是他又不像父亲,他比父亲多一些热情,多一些谋虑,多一些成熟和练达。
韵梅:一个非常传统的城市女性,她是瑞宣的腿,是瑞宣心思的执行者,瑞宣是一家人精神上的顶梁柱,她是物质上的。
她身上有传统家庭妇女的优点,她吃不饱,儿女和老人要吃得饱;她睡不好,丈夫要睡得好。
丈夫是她的天,家是她的世界。
她从早忙到晚,也不会忙完的。
她没什么文化,但她有爱憎!她是这个家的底色。
瑞全:活力的象征,希望的所在。
敢于反抗日本人的中国人的代表。
其勇敢,机智,果断和日渐的成熟,使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激动和欣慰,虽然他只出现在故事的一前一后,但他抗战的身影却始终伴随着我们,直到胜利。
四世同堂人物形象分析

四世同堂人物形象分析四世同堂是一部中国电视剧,是根据姚莉同名小说改编的。
该剧通过讲述一个复杂的家庭故事,展现了各个角色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在这部剧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影响力。
下面将对四世同堂主要人物的形象进行分析。
首先,四世同堂的主角是四姨娘,她是一个善良、智慧的女性角色。
从小到大,四姨娘一直承担着家庭的重担,无论是照顾父母,还是抚育兄弟姐妹,她总是尽尽责任。
四姨娘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并没有被击垮,而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
她的善良和宽容让她获得了家人的尊重和喜爱,成为了家族的精神支柱。
其次,四世同堂的男主角王峰是一个坚强有力的人物。
他从小就面对了家庭的破碎和困境,但并没有气馁。
相反,他选择了坚持和奋斗。
王峰勤奋努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商人。
但是,他内心深处对失去的家庭始终念念不忘。
尽管有时候他的决定让人觉得有些冷酷,但他却从未放弃对家的愿望,用他的努力和智慧让家庭重新团聚。
另一个重要的人物是岳娟,她是四世同堂的女主角之一。
岳娟是一个美丽、聪明的女子,她知道自己的优势并善于利用。
在整个剧情中,岳娟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她不畏艰难险阻,为了自己的爱情勇敢地站出来,这种坚持和勇气让她成为一位令人钦佩的女性角色。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人物在四世同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比如四世同堂的长辈们,在这个家族中扮演了关心家庭和传统价值观的角色。
他们代表着家庭的延续和尊严,通过他们的言行和行为塑造了一个浓厚的家庭氛围。
还有一些次要角色,他们也给剧情带来了一些趣味和冲突。
这些次要角色有些搞笑,有些可恨,但他们都是四世同堂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小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为剧情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总的来说,四世同堂中的人物形象是多样的。
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个人经历,通过剧情的推动,他们不断成长和演变,最终实现了各自的目标。
这部剧通过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冲突,为观众带来了对家庭、亲情和人性的思考。
赏析《四世同堂》

赏析《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一部力作,它以北平小羊圈胡同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描绘了战乱中北平市民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普通民众的苦难生活,也揭示了人性的真善美。
小说开篇,老舍就用独特的笔触为读者勾勒了小羊圈胡同的市井生活。
这里有卖糖葫芦的、卖烟卷的、剃头的、打把式卖艺的,还有卖破烂的,各种小贩在胡同里穿梭,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小说的主人公祁天佑是小羊圈胡同里的一位老实巴交的商人,他经营着一家布匹店,生意虽然不好,但也能勉强度日。
然而,随着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北平,这里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祁天佑的店铺被日本人砸毁,他也被日本人殴打致残。
小说中的另一位主人公祁瑞宣是祁天佑的长子,他是北平著名的中学教师。
祁瑞宣是一个有志向、有担当的青年,他深知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他一直在努力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然而,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祁瑞宣深感无力,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希望他们能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十分鲜明。
如祁天佑的弟弟祁瑞丰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他自私自利、爱慕虚荣,为了追求荣华富贵,不惜出卖自己的良心。
再如祁瑞宣的妻子韵梅是一个贤惠、善良的女性,她对家庭的付出让人动容。
小说中,老舍还通过许多细节描写展示了北平市民在战乱中的苦难生活。
例如,祁家的老二祁瑞全在战乱中被迫离开北平,远赴他乡,而他的妻子则在战乱中失去了生命。
这些悲剧让人们深刻体会到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苦难。
总的来说,《四世同堂》是一部反映战乱中北平市民生活的杰作。
老舍通过对小羊圈胡同的描绘,展现了战乱中北平市民的众生相,揭示了人性的真善美。
同时,小说也通过祁家四世同堂的命运,让人们深刻体会到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苦难。
《四世同堂》钱默吟人物形象分析

《四世同堂》钱默吟人物形象分析《四世同堂》是中国当代作家钱默吟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钱默吟自身家族为原型,讲述了一家四代人在中国大变革时期的生活和命运变迁。
小说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家族关系揭示而备受读者喜爱。
在小说中,作者对主要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形象。
接下来,我们将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赵国荣赵国荣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也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赵国荣是一位南方的商人,他个性鲜明,心思缜密,为人细心体贴。
与妻子相濡以沫,对子女也颇为慈爱。
在小说中,他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读者能够透过他看到那个特定时期的中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赵国荣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他对商业有着浓厚的兴趣,立志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
他的父亲却反对他从事商业,希望他能够考取功名。
在父亲的坚持下,赵国荣最终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投身学习,成为一名千篇一律的文人。
在参加科举考试的过程中,他却因为得罪了有权势的人而功亏一篑,没有能够考取功名。
这一段经历塑造了赵国荣坚韧不拔的性格,也让他看清了官场是多么的黑暗和残酷。
赵国荣成为商人后,他投身于南方的商业天地,以其聪明和勤奋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赞誉,业务也日渐发展。
商场竞争是非常残酷的,他在商业上也遭受了许多挫折。
在面对这些挫折时,他总是能够用智慧和胆识来解决问题,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一段经历也表现了赵国荣的果断和勇气。
在家庭生活方面,赵国荣对妻子和子女都非常关心和疼爱。
他在生意上的成功也给了家庭更好的生活条件。
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他也面临了很多的磨难和困扰,这使得他备受煎熬。
最终,他在这一场变革中获得了自己的成长和历练,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赵国荣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形象塑造,他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人,他经历了聪明才智与家族传统的矛盾,经历了商场的风风雨雨,也经历了社会变革的巨大冲击。
他所承受的这一切都是作者对中国当代历史的一种呈现,也是对中国人性格的一种写照。
四世同堂人物分析作文

四世同堂人物分析作文
《四世同堂》里的人物,说起来都各有千秋。
祁老爷子,那可
真是个老顽固。
一开口就是老一套,讲的都是些过去的事儿,好像
整个世界就停在他那辈儿似的。
但他眼里闪烁的智慧,你一看就知道,这老头儿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祁瑞宣呢,他就像是那种典型的“夹心饼干”。
一方面,他想
跟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他又舍不得家里那份传统的味道。
所
以你看他,有时候像个热血青年,有时候又像个小老头儿,真是让
人哭笑不得。
祁瑞全这小子,就是典型的“叛逆少年”。
他眼里可没那些老
规矩,一心只想追求自己的理想。
家里人都说他不懂事,但谁知道,说不定他才是未来的希望呢。
祁家的女人们,那可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她们在家里默默
无闻,但每当家里有事儿,她们总是第一个站出来。
祁母就像个大
姐姐,总是照顾着家里的每一个人;而祁瑞宣的媳妇,那也是个厉
害角色,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总的来说,祁家这些人物,就像是生活中的各种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们聚在一起,就像是一出出精彩的戏,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富善先生复杂心态的原因 富善先生的心态并不代表他个人, 也并不 仅 限 于 那 一 个 特 殊 的 时 代。 小 说中归因 为 战 争 也 仅 揭 示 了 其 中 一 小 部分原 因。 自 十 六 世 纪 西 方 传 教 士 利 玛窦进入中国以来,直到今天,以 富善 为形象代表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中国 人的认知 和 看 法 似 乎 较 长 期 地 处 于 一 种复杂 的 心 态。 外 界 对 中 国 的 了 解 源 于利玛窦们、商人们、旅行家们以 及富 善先生们,这些人到过中国,深层 次地 接触过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成为外国人 了解中国的渠道和桥梁,他们自身对中 国、中国文化、中国人的心态看法,折射 出一大类西方人的心态。 当然,也不 能 断 言 所 有 的 接 触 过 中 国的西 方 人 都 是 这 一 类 型。 比 如 同 样 出现在小 说 《四 世 同 堂 》中 的 人 物 形 象 窦神父,他是一个意国人,与富善 先生 有很大差别。“他从神父的脸上看到人 类的恶根性———崇拜胜利(不管是用什 么恶劣的手段取得的胜利),而对 失败 者加以轻视及污蔑。他一声没出,走了 出来。”窦 神 父 在 北 平 被 占 领 之 后 对 瑞
那么这 样 一 个 彻 头 彻 尾 的 英 国 人 又是怎 样 能 称 得 上 是 “中 国 化 ”呢? 小 说中这 样 叙 述 富 善 先 生 的 中 国 化:“他 已经在北平住过三十年。他爱北平,他 的爱北平几乎等于他的爱英国。”“对北 平的风俗掌故,他比一般的北平人知道 的还要多一些。”富善 先生 在 北平 住过 的时间,应该说与他在英国居住的时间 差不多一样长。他变成了北平通,甚至 生平大 志 是 写 一 本 《北 平 》。 在 北 平 住 的这么 多 年 里,他 学 会 了 很 多 风 俗 习 惯,甚至 在 这 个 方 面 比 北 平 人 还 北 平 人。他懂得礼节,在瑞宣来拜访他的时 候,他会记得中国规矩,给客人上茶,在 去祁家拜访的时候,他带着礼物,行 着 拱手礼。同时,富善先生对谈得来的中 国知识分子瑞宣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充 分地体现出他的良善与同情心。
富善先 生 在 小 说 中 呈 现 出 来 的 是 一个自我矛盾的个体形象,具体体现在 三个方面:
一是新与旧的矛盾。“他觉得中国 有一整 部 特 异 的、独 立 的 文 化,”“因 此 他最讨 厌 新 的 中 国 人。新 的 中 国 人 要 革命,要改革 …… 他 以 为 这 都 是 消 灭 与 破坏那整套的文化,都该马上禁止。凭 良心说,他没有意思教中国人停在一汪 儿死水里。”可是他怕 中国 人 因改 革丢 失了已被他写下来的那个北平。
三是同 情 中 国 又 不 希 望 中 国 富 强 的矛盾。在富善先生的心里,一方面同 情中国,另一方面出于对英国利益的关 切又愿 意 英 日 仍 然 能 够 缔 结 同 盟。 在 日本“要把西洋人在东方的势力一扫而 光”的时 候,富 善 先 生 的 内 心 深 处,“他 以为只有个贫弱而相当太平的中国,才 能给他以潇洒恬静的生活。
一个人的思想。在 《四世同堂》中,“没 有一点不是英国人的”说明了老舍笔下 的这个富 善 先 生 还 是 有 着 英 国 人 本 质 的特点:一 是 自 傲,即 使 自 认 为 “中 国 化”了,却依然还一直带有着西方 人与 生俱来的 优 越 感———那 种 高 傲,那 种 不 认为自己 会 输,但 对胜 者 敬佩 的 心 理, “富善先生是个典型的英国人,对 什 么 事,他总有他自己的意见,除非被人驳 得体无完肤,他决不轻易的放弃自己的 主张与看法”;二是守旧,“英国人的好 处与坏处 都 与 他 们 的 守 旧 有 很 大 的 关 系。富 善 先 生,既 是 英 国 人,当 然 守 旧。”他不单替英国守旧,也愿意为北平 保守一切旧的东西。
《长江丛刊 》2019.01
小说《四世同堂》中“富善先生”人物分析
■周雅诺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摘 要:通过对小说《四世同堂》人物形 象富善先生的分析,折射剖析在抗日战 争背景下,作为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文 化、中国人所持有的复杂心理,富 善 先 生这 个 人 物 形 象 所 蕴 含 的 意 义 是 丰 富的。 关键词:《四世同堂》 富善先生 人物 特点
富善先生是 小说 《四 世 同 堂》中 塑 造的一个英国驻中国大使人物形象,他 已经中国化,他懂得礼数,热爱中 国 文 化,还算很善良,但却依然保留着 英 国 人的特点,比如 一直 抱 有 一 种 优 越 感, 仿佛与 生 俱 来。他 对 于 中 国 的 心 理 在小说中,富善 先生虽然着墨不多,但他已不仅仅只是 小说中的一个简单形象,他所代表的含 义更广、更深。
二是崇尚武力与反抗精神的矛盾。 富善先生崇尚武力,认为武力的结果是 值得崇 拜 的,这 是 注 重 实 际 的 现 实 想
法。“像火 一 样 的 革 命 理 论 与 革 命 行 为,可以出自俄国、法国与爱尔兰,而绝 不会产 生 在 英 国。 英 国 人 永 远 不 作 梦 想。”因此瑞宣宁可把解 释中 日战 争只 要打下去,中国就会有极大的希望的话 憋在心里,因为“若 是说 出来 …… 也就 必定被富善先生视为梦想。”
富善先 生 在 小 说 中 代 表 的 到 底 是 瑞宣们内心思想的外部观照,还是面对 苦难所表现出的人性的良善,还是本质 上崇尚 武 力 的 殖 民 者 心 态 呢?老 舍 先 生在小说 中 塑 造 的 这 个 人 物 形 象 很 值 得研究和探索。
一、富善先生:矛盾的个体 富善先生在 《四 世 同 堂》中 着 墨 并 不多,但是也是情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富善先生在瑞宣失去工作之后提 供给他在英国府的职位,使他能拿到薪 水,养活全家;在瑞宣不幸入狱的时候 用自己的钱行贿将他救了出来;在饥荒 时,富善 先 生 给 祁 家 送 来 了 一 袋 子 白 面,救济祁家 …… 在 危 难 之 际 无 偿 地 帮 助祁家,这一件件事让富善先生宛如一 个救世 主。但 他 的 形 象 真 的 只 是 这 样 吗?在 《四 世 同 堂》的 描 写 中,显 然 并 不是。 富善先 生 在 小 说 里 反 复 被 概 括 是 “一个中国化的英国人,一个东方 化 的 西方人”。首先,毋庸置疑 的 他 是 一 个 英国人,“个子不很高,长脸,尖鼻子,灰 蓝色的 眼 珠 深 深 的 藏 在 眼 窝 里。 他 的 腰背还都很直,可是头上稀疏的头发已 差不多都白了。”外貌是典 型 的 西 方 人 形象,这是他生来的种族,也能够 影 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