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四世同堂》中“富善先生”人物分析

合集下载

《四世同堂》读后感

《四世同堂》读后感

《四世同堂》读后感《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以抗日战争时期的北平小羊圈胡同为背景,通过描写祁家、钱家、冠家等多个家庭的故事,展现了中国人民在战争中的苦难和坚韧,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阅读这部小说,让我对那个时代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人性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小说的篇幅非常大,但却没有冗长乏味之感。

老舍先生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描写,将战争的残酷和生活的艰辛展现得淋漓尽致。

他通过对小羊圈胡同中各个家庭的描写,展现了不同人物在战争中的不同选择和命运。

祁家老太爷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保守派,他对日本侵略者采取了妥协和退让的态度,认为只要自己和家人能够平安无事,就可以不计较其他。

而祁家的长孙瑞宣则是一个有思想、有责任感的青年,他对日本侵略者的行为感到愤怒和不满,但又因为家庭的责任和顾虑,无法投身到抗日的战斗中。

钱家的钱默吟先生是一个知识分子,他曾经是一个不问世事的诗人,但在战争中,他的儿子被日本侵略者杀害,他自己也被投入了监狱。

在经历了这些苦难之后,他终于觉醒,开始积极参与抗日活动。

冠家的冠晓荷和大赤包则是两个典型的汉奸,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不惜出卖国家和民族的利益,最终落得个可悲的下场。

小说中最精彩的部分之一是对日本老妇人的描写。

这个日本老妇人在西方接受了教育,算是个有大局观的人,她很了解日本的侵华战争一定会失败,但又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送上战场。

当孩子战死,儿媳被迫当成军妓时,老妇人还是没有去向中国人复仇,她知道战争本就是一场没有胜利的赛场,只会制造出无数的悲剧。

瑞宣阻止向老妇人复仇的众人时,其实真正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的心连在一起,战争之苦最大程度的反映在两国的普通民众身上。

这一部分的描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战争不仅是政治、军事的较量,更是人性、文化的碰撞。

在这场战争中,没有哪一方是绝对的胜利者,也没有哪一方是绝对的失败者。

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丑恶,让人们更加珍惜和平的来之不易。

小说的另一处点睛之笔是富善先生对祁家四辈人的评价。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四世同堂)书评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四世同堂)书评

《四世同堂》读书笔记(四世同堂)书评P1-33,是本书第一部《小羊圈》的前四章。

第一章介绍祁老太爷一家子,通过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勾勒这一家子的性格特征:祁老太爷是个只关心家庭,不太关注世界的老爷子,期盼着自己的八十大寿;儿子是个五十多岁的布铺掌柜,老实的生意人,儿媳妇体弱多病,不问家事;长孙是个教书先生,长孙媳没有文化却会持家,为老太爷生下了重孙和重孙女,很受老爷子待见;二孙子和儿孙媳都因为生活方式“过于”摩登而不受老爷子待见;三孙子还是大学生,血气方刚,和大嫂、爷爷合不来。

这一章是个典型的人物亮相的章节,但这只是初步印象,人物可能还会随着情节的推进有所变化。

第二章借着介绍祁家宅院介绍了祁家的历史和左邻右舍。

祁家自从住在这所老太爷置办的宅院,就一直诸事平顺,所以老太爷非常喜欢这个家。

祁家的邻居则分为两类,一类是独门独院的三家:钱先生家、李四爷家和冠晓荷家,另一类是大杂院。

祁老太爷尊敬钱先生的学问和品德,佩服李四爷的为人,讨厌冠晓荷一家子的“摩登”,对大杂院的人若即若离,心里看不上。

而钱先生是个老派知识分子,清贫而与世隔绝;李四爷是搬家工人出身,对所有人都热情,对所有事都热心;而冠晓荷则是一个在军阀手下混过的过气小官僚。

第三章通过祁家内部的讨论和争吵,以及这四家邻居的讨论,烘托了北京城即将陷落的恐慌氛围,进一步表现了人物性格:祁老太爷的迷之自信,钱先生一向稳重也坐不住了,瑞宣的冷静稳重和瑞全的血气方刚,冠晓荷的精明无耻。

第四章写北平陷落之后,李四爷的悲伤、祁老太爷的恐慌,以及瑞宣和瑞全的痛苦。

这章中,人物形象开始发生了深化或转变:李四爷作为一个劳动阶层出身的热心人,他的爱过之情的朴素自然的;祁老太爷虽然自视甚高,但其实是个糊糊涂涂的老人家;瑞宣是家庭的顶梁柱,虽然非常厌恶做亡国奴,却并不愿意抛弃家庭;瑞全则无牵无挂,准备逃出牢笼!国破家亡之际,每个人原有的性格都因此产生了微妙的发展,相信随着情节的进一步展开,这种发展还会持续。

《四世同堂》钱默吟人物形象分析

《四世同堂》钱默吟人物形象分析

《四世同堂》钱默吟人物形象分析《四世同堂》是清代作家钱默吟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以描绘大家庭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反映了封建社会的家庭伦理关系、婚姻制度以及人性的善恶与复杂性。

小说中涉及的人物众多,形象各异,下面将对其中几个重要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

小说中的主人公鲁齐足智多谋,思维敏捷,是一个典型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形象。

她聪明机敏,并且具有独立自主的性格,坚持自己的原则和信仰。

她能够巧妙地处理家庭事务,并且能够融洽地与家族的其他成员相处。

她有着非常高的道德品质,她能够以自己的方式来维护家族的利益和荣誉,是一个聪明而善良的女性形象。

小说中的男主人公顾白衣是一个勇敢而有正义感的英雄。

他有着丰富的社会经验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他在面对不公和邪恶时,勇敢地站出来维护正义,是小说中最令人钦佩的人物形象之一。

顾白衣深爱自己的家庭和妻子,他在家庭中充当着坚强的支撑点,为家族的荣誉和利益而努力奋斗。

小说中的李家老三李公子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形象。

他整天游手好闲,不思进取,沉迷于酒色之中。

他对别人的困苦和痛苦漠不关心,总是将别人当成是自己的玩物。

他自私、虚荣,只追求自己的享乐。

李公子是一个极端自私自利且缺乏责任感的人物形象。

小说中的叶辞则是一个善良而软弱的女性形象。

她信任丈夫,对家族的荣誉和家庭的幸福充满向往和期待。

在家庭的压力和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渐渐失去信心,并选择了逃避现实的方式。

叶辞在封建社会的道德枷锁下,没有得到真正的幸福,是一个被社会压迫的形象。

《四世同堂》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各不相同,每个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性格特点。

通过对这些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把握小说所表达的主题和意义。

四世同堂主要内容及人物形象分析

四世同堂主要内容及人物形象分析

四世同堂主要内容及人物形象分析《四世同堂》是中国作家老舍创作的一部百万字的小说。

这是一部表现抗战北平沦陷区普通民众生活与抗战的长篇小说,接下来分享四世同堂主要内容及人物形象分析。

四世同堂主要内容《四世同堂》是一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名著,是老舍先生正面描写抗日战争,揭露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讴歌弘扬中国人民伟大爱国精神的不朽之作。

作品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辅以小羊圈胡同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真实地记述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形象地描摹了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心灵震撼和反抗斗争,刻画出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一道反法西斯的伟大历程及生活画卷,可歌可泣,气度恢弘,读来令人荡气回肠,是一部感人的现实主义杰作。

四世同堂人物形象分析祁瑞宣:全剧的一号主人公,是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代表,热爱他的国家、他的民族、他的文化、他的自由。

他崇尚科学,他是儒家伦理中标准的长兄长子长孙,他的个性,有一些像父亲祁天佑,多数时间是不愿多开口的,但是他又不像父亲,他比父亲多一些热情,多一些谋虑,多一些成熟和练达。

韵梅:一个非常传统的城市女性,她是瑞宣的腿,是瑞宣心思的执行者,瑞宣是一家人精神上的顶梁柱,她是物质上的。

她身上有传统家庭妇女的优点,她吃不饱,儿女和老人要吃得饱;她睡不好,丈夫要睡得好。

丈夫是她的天,家是她的世界。

她从早忙到晚,也不会忙完的。

她没什么文化,但她有爱憎!她是这个家的底色。

瑞全:活力的象征,希望的所在。

敢于反抗日本人的中国人的代表。

其勇敢,机智,果断和日渐的成熟,使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激动和欣慰,虽然他只出现在故事的一前一后,但他抗战的身影却始终伴随着我们,直到胜利。

四世同堂人物形象分析

四世同堂人物形象分析

四世同堂人物形象分析四世同堂是一部中国电视剧,是根据姚莉同名小说改编的。

该剧通过讲述一个复杂的家庭故事,展现了各个角色的人物形象和性格特点。

在这部剧中,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和影响力。

下面将对四世同堂主要人物的形象进行分析。

首先,四世同堂的主角是四姨娘,她是一个善良、智慧的女性角色。

从小到大,四姨娘一直承担着家庭的重担,无论是照顾父母,还是抚育兄弟姐妹,她总是尽尽责任。

四姨娘面对生活的种种困难,并没有被击垮,而是以乐观的态度面对一切。

她的善良和宽容让她获得了家人的尊重和喜爱,成为了家族的精神支柱。

其次,四世同堂的男主角王峰是一个坚强有力的人物。

他从小就面对了家庭的破碎和困境,但并没有气馁。

相反,他选择了坚持和奋斗。

王峰勤奋努力,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个成功的商人。

但是,他内心深处对失去的家庭始终念念不忘。

尽管有时候他的决定让人觉得有些冷酷,但他却从未放弃对家的愿望,用他的努力和智慧让家庭重新团聚。

另一个重要的人物是岳娟,她是四世同堂的女主角之一。

岳娟是一个美丽、聪明的女子,她知道自己的优势并善于利用。

在整个剧情中,岳娟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幸福,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她不畏艰难险阻,为了自己的爱情勇敢地站出来,这种坚持和勇气让她成为一位令人钦佩的女性角色。

此外,还有其他一些人物在四世同堂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比如四世同堂的长辈们,在这个家族中扮演了关心家庭和传统价值观的角色。

他们代表着家庭的延续和尊严,通过他们的言行和行为塑造了一个浓厚的家庭氛围。

还有一些次要角色,他们也给剧情带来了一些趣味和冲突。

这些次要角色有些搞笑,有些可恨,但他们都是四世同堂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小角色都有自己的特点和个性,为剧情增添了更多的色彩。

总的来说,四世同堂中的人物形象是多样的。

他们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和个人经历,通过剧情的推动,他们不断成长和演变,最终实现了各自的目标。

这部剧通过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和冲突,为观众带来了对家庭、亲情和人性的思考。

赏析《四世同堂》

赏析《四世同堂》

赏析《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的一部力作,它以北平小羊圈胡同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描绘了战乱中北平市民的众生相,深刻反映了普通民众的苦难生活,也揭示了人性的真善美。

小说开篇,老舍就用独特的笔触为读者勾勒了小羊圈胡同的市井生活。

这里有卖糖葫芦的、卖烟卷的、剃头的、打把式卖艺的,还有卖破烂的,各种小贩在胡同里穿梭,吆喝声、叫卖声此起彼伏,一片热闹非凡的景象。

小说的主人公祁天佑是小羊圈胡同里的一位老实巴交的商人,他经营着一家布匹店,生意虽然不好,但也能勉强度日。

然而,随着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入北平,这里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祁天佑的店铺被日本人砸毁,他也被日本人殴打致残。

小说中的另一位主人公祁瑞宣是祁天佑的长子,他是北平著名的中学教师。

祁瑞宣是一个有志向、有担当的青年,他深知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因此他一直在努力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

然而,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祁瑞宣深感无力,他只能将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希望他们能为国家的未来而努力。

小说中的其他人物形象也十分鲜明。

如祁天佑的弟弟祁瑞丰是一个典型的小市民,他自私自利、爱慕虚荣,为了追求荣华富贵,不惜出卖自己的良心。

再如祁瑞宣的妻子韵梅是一个贤惠、善良的女性,她对家庭的付出让人动容。

小说中,老舍还通过许多细节描写展示了北平市民在战乱中的苦难生活。

例如,祁家的老二祁瑞全在战乱中被迫离开北平,远赴他乡,而他的妻子则在战乱中失去了生命。

这些悲剧让人们深刻体会到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苦难。

总的来说,《四世同堂》是一部反映战乱中北平市民生活的杰作。

老舍通过对小羊圈胡同的描绘,展现了战乱中北平市民的众生相,揭示了人性的真善美。

同时,小说也通过祁家四世同堂的命运,让人们深刻体会到战争给普通民众带来的苦难。

《四世同堂》钱默吟人物形象分析

《四世同堂》钱默吟人物形象分析

《四世同堂》钱默吟人物形象分析《四世同堂》是中国当代作家钱默吟的代表作之一。

小说以钱默吟自身家族为原型,讲述了一家四代人在中国大变革时期的生活和命运变迁。

小说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家族关系揭示而备受读者喜爱。

在小说中,作者对主要人物进行了深入的刻画,塑造了一系列鲜活的形象。

接下来,我们将对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分析和解读。

一、赵国荣赵国荣是小说中的主人公,也是一个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赵国荣是一位南方的商人,他个性鲜明,心思缜密,为人细心体贴。

与妻子相濡以沫,对子女也颇为慈爱。

在小说中,他的形象塑造得非常成功,读者能够透过他看到那个特定时期的中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

赵国荣从小就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他对商业有着浓厚的兴趣,立志要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

他的父亲却反对他从事商业,希望他能够考取功名。

在父亲的坚持下,赵国荣最终放弃了自己的理想,投身学习,成为一名千篇一律的文人。

在参加科举考试的过程中,他却因为得罪了有权势的人而功亏一篑,没有能够考取功名。

这一段经历塑造了赵国荣坚韧不拔的性格,也让他看清了官场是多么的黑暗和残酷。

赵国荣成为商人后,他投身于南方的商业天地,以其聪明和勤奋赢得了广大客户的赞誉,业务也日渐发展。

商场竞争是非常残酷的,他在商业上也遭受了许多挫折。

在面对这些挫折时,他总是能够用智慧和胆识来解决问题,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一段经历也表现了赵国荣的果断和勇气。

在家庭生活方面,赵国荣对妻子和子女都非常关心和疼爱。

他在生意上的成功也给了家庭更好的生活条件。

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他也面临了很多的磨难和困扰,这使得他备受煎熬。

最终,他在这一场变革中获得了自己的成长和历练,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赵国荣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形象塑造,他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中国人,他经历了聪明才智与家族传统的矛盾,经历了商场的风风雨雨,也经历了社会变革的巨大冲击。

他所承受的这一切都是作者对中国当代历史的一种呈现,也是对中国人性格的一种写照。

四世同堂人物分析作文

四世同堂人物分析作文

四世同堂人物分析作文
《四世同堂》里的人物,说起来都各有千秋。

祁老爷子,那可
真是个老顽固。

一开口就是老一套,讲的都是些过去的事儿,好像
整个世界就停在他那辈儿似的。

但他眼里闪烁的智慧,你一看就知道,这老头儿可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祁瑞宣呢,他就像是那种典型的“夹心饼干”。

一方面,他想
跟上时代的步伐,另一方面,他又舍不得家里那份传统的味道。


以你看他,有时候像个热血青年,有时候又像个小老头儿,真是让
人哭笑不得。

祁瑞全这小子,就是典型的“叛逆少年”。

他眼里可没那些老
规矩,一心只想追求自己的理想。

家里人都说他不懂事,但谁知道,说不定他才是未来的希望呢。

祁家的女人们,那可是真正的“幕后英雄”。

她们在家里默默
无闻,但每当家里有事儿,她们总是第一个站出来。

祁母就像个大
姐姐,总是照顾着家里的每一个人;而祁瑞宣的媳妇,那也是个厉
害角色,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总的来说,祁家这些人物,就像是生活中的各种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的喜怒哀乐。

他们聚在一起,就像是一出出精彩的戏,让人看得津津有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四世同堂》小说中,老舍把这些 矛盾、内心的冲突归因为战争,“战争与 暴力使个 人 的 喜 恶 与 国 家 利 益 互 相 冲 突,”“老人 的 长 脸 尖 鼻 子,与 灰 蓝 色 的 眼珠,都还照旧,可是他已失去那 点倔 强而良 善 的 笑 容。 战 争 改 变 了 一 切 人 的样子。”
二、富善先生复杂心态的原因 富善先生的心态并不代表他个人, 也并不 仅 限 于 那 一 个 特 殊 的 时 代。 小 说中归因 为 战 争 也 仅 揭 示 了 其 中 一 小 部分原 因。 自 十 六 世 纪 西 方 传 教 士 利 玛窦进入中国以来,直到今天,以 富善 为形象代表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中国 人的认知 和 看 法 似 乎 较 长 期 地 处 于 一 种复杂 的 心 态。 外 界 对 中 国 的 了 解 源 于利玛窦们、商人们、旅行家们以 及富 善先生们,这些人到过中国,深层 次地 接触过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成为外国人 了解中国的渠道和桥梁,他们自身对中 国、中国文化、中国人的心态看法,折射 出一大类西方人的心态。 当然,也不 能 断 言 所 有 的 接 触 过 中 国的西 方 人 都 是 这 一 类 型。 比 如 同 样 出现在小 说 《四 世 同 堂 》中 的 人 物 形 象 窦神父,他是一个意国人,与富善 先生 有很大差别。“他从神父的脸上看到人 类的恶根性———崇拜胜利(不管是用什 么恶劣的手段取得的胜利),而对 失败 者加以轻视及污蔑。他一声没出,走了 出来。”窦 神 父 在 北 平 被 占 领 之 后 对 瑞
那么这 样 一 个 彻 头 彻 尾 的 英 国 人 又是怎 样 能 称 得 上 是 “中 国 化 ”呢? 小 说中这 样 叙 述 富 善 先 生 的 中 国 化:“他 已经在北平住过三十年。他爱北平,他 的爱北平几乎等于他的爱英国。”“对北 平的风俗掌故,他比一般的北平人知道 的还要多一些。”富善 先生 在 北平 住过 的时间,应该说与他在英国居住的时间 差不多一样长。他变成了北平通,甚至 生平大 志 是 写 一 本 《北 平 》。 在 北 平 住 的这么 多 年 里,他 学 会 了 很 多 风 俗 习 惯,甚至 在 这 个 方 面 比 北 平 人 还 北 平 人。他懂得礼节,在瑞宣来拜访他的时 候,他会记得中国规矩,给客人上茶,在 去祁家拜访的时候,他带着礼物,行 着 拱手礼。同时,富善先生对谈得来的中 国知识分子瑞宣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充 分地体现出他的良善与同情心。
富善先 生 在 小 说 中 呈 现 出 来 的 是 一个自我矛盾的个体形象,具体体现在 三个方面:
一是新与旧的矛盾。“他觉得中国 有一整 部 特 异 的、独 立 的 文 化,”“因 此 他最讨 厌 新 的 中 国 人。新 的 中 国 人 要 革命,要改革 …… 他 以 为 这 都 是 消 灭 与 破坏那整套的文化,都该马上禁止。凭 良心说,他没有意思教中国人停在一汪 儿死水里。”可是他怕 中国 人 因改 革丢 失了已被他写下来的那个北平。
三是同 情 中 国 又 不 希 望 中 国 富 强 的矛盾。在富善先生的心里,一方面同 情中国,另一方面出于对英国利益的关 切又愿 意 英 日 仍 然 能 够 缔 结 同 盟。 在 日本“要把西洋人在东方的势力一扫而 光”的时 候,富 善 先 生 的 内 心 深 处,“他 以为只有个贫弱而相当太平的中国,才 能给他以潇洒恬静的生活。
一个人的思想。在 《四世同堂》中,“没 有一点不是英国人的”说明了老舍笔下 的这个富 善 先 生 还 是 有 着 英 国 人 本 质 的特点:一 是 自 傲,即 使 自 认 为 “中 国 化”了,却依然还一直带有着西方 人与 生俱来的 优 越 感———那 种 高 傲,那 种 不 认为自己 会 输,但 对胜 者 敬佩 的 心 理, “富善先生是个典型的英国人,对 什 么 事,他总有他自己的意见,除非被人驳 得体无完肤,他决不轻易的放弃自己的 主张与看法”;二是守旧,“英国人的好 处与坏处 都 与 他 们 的 守 旧 有 很 大 的 关 系。富 善 先 生,既 是 英 国 人,当 然 守 旧。”他不单替英国守旧,也愿意为北平 保守一切旧的东西。
《长江丛刊 》2019.01
小说《四世同堂》中“富善先生”人物分析
■周雅诺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
摘 要:通过对小说《四世同堂》人物形 象富善先生的分析,折射剖析在抗日战 争背景下,作为一个“外国人”对中国文 化、中国人所持有的复杂心理,富 善 先 生这 个 人 物 形 象 所 蕴 含 的 意 义 是 丰 富的。 关键词:《四世同堂》 富善先生 人物 特点
富善先生是 小说 《四 世 同 堂》中 塑 造的一个英国驻中国大使人物形象,他 已经中国化,他懂得礼数,热爱中 国 文 化,还算很善良,但却依然保留着 英 国 人的特点,比如 一直 抱 有 一 种 优 越 感, 仿佛与 生 俱 来。他 对 于 中 国 的 心 理 在小说中,富善 先生虽然着墨不多,但他已不仅仅只是 小说中的一个简单形象,他所代表的含 义更广、更深。
二是崇尚武力与反抗精神的矛盾。 富善先生崇尚武力,认为武力的结果是 值得崇 拜 的,这 是 注 重 实 际 的 现 实 想
法。“像火 一 样 的 革 命 理 论 与 革 命 行 为,可以出自俄国、法国与爱尔兰,而绝 不会产 生 在 英 国。 英 国 人 永 远 不 作 梦 想。”因此瑞宣宁可把解 释中 日战 争只 要打下去,中国就会有极大的希望的话 憋在心里,因为“若 是说 出来 …… 也就 必定被富善先生视为梦想。”
富善先 生 在 小 说 中 代 表 的 到 底 是 瑞宣们内心思想的外部观照,还是面对 苦难所表现出的人性的良善,还是本质 上崇尚 武 力 的 殖 民 者 心 态 呢?老 舍 先 生在小说 中 塑 造 的 这 个 人 物 形 象 很 值 得研究和探索。
一、富善先生:矛盾的个体 富善先生在 《四 世 同 堂》中 着 墨 并 不多,但是也是情节发展不可或缺的一 部分,富善先生在瑞宣失去工作之后提 供给他在英国府的职位,使他能拿到薪 水,养活全家;在瑞宣不幸入狱的时候 用自己的钱行贿将他救了出来;在饥荒 时,富善 先 生 给 祁 家 送 来 了 一 袋 子 白 面,救济祁家 …… 在 危 难 之 际 无 偿 地 帮 助祁家,这一件件事让富善先生宛如一 个救世 主。但 他 的 形 象 真 的 只 是 这 样 吗?在 《四 世 同 堂》的 描 写 中,显 然 并 不是。 富善先 生 在 小 说 里 反 复 被 概 括 是 “一个中国化的英国人,一个东方 化 的 西方人”。首先,毋庸置疑 的 他 是 一 个 英国人,“个子不很高,长脸,尖鼻子,灰 蓝色的 眼 珠 深 深 的 藏 在 眼 窝 里。 他 的 腰背还都很直,可是头上稀疏的头发已 差不多都白了。”外貌是典 型 的 西 方 人 形象,这是他生来的种族,也能够 影 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