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技术 整理
数控技术知识点整理

脉冲当量:数控系统发出的一个进给脉冲所对应的机床坐标轴的位移量,称为数控机床的最小移动单位,亦称脉冲当量插补:在理想轨迹的已知点之间,通过数据点的密化, 确定一些中间点的方法,称为插补联动轴数:能同时参与插补的坐标轴数,称为联动轴数。
控制轴数:能控制其运动的坐标轴数,称为控制轴数。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输入、输出装置、数控装置、伺服驱动、反馈装置、辅助控制装置和机床本体。
机床的工作原理是利用了“微分”的原理。
开环控制:无位置反馈装置的数控机床称为开环控制数控机床。
基本组成:步进电动机驱动器、步进电动机和机械传动装置。
半闭环控制:机床的传动丝杠或伺服电动机上装有角位移检测装置,没有实现对最终输出的直线位移的闭环控制称为半闭环控制。
闭环控制:机床移动部件上直接安装直线位移检测装置,检测装置检测最终位移输出量。
机床的布局形式:平床身、斜床身和立式床身。
斜床身优点:改善受力情况,提高床身的刚度,特别是自动换刀装置的布置较方便。
虚拟轴机床:基座与主轴平台间是由六根杆并联的连接。
主传动系统的传动形式:1、用辅助机械变速机构连接适用于大、中型数控机床2、定传动比的连接形式适用于小型数控机床3、电主轴适用于高速加工机床分段无级变速:为了让机床在低速时能产生较大的扭矩,以及机床的变速范围尽可能大,有的数控机床在交流或直流电动机无级变速的基础上增加了齿轮变速成为分段无级变速。
主轴滚动轴承的精度等级:E高级、D精密级、C特精级、B超精级通常前轴承的精度比后轴承高一个等级精度。
电主轴的特点:1、机械结构最为简单,传动惯量小,因为快速响应性好能实现快速准停2、输出功率大,调速范围宽,并有比较理想的转矩—功率特性3、可实现主轴部件的单元化电动机转子和主轴之间靠过盈配合来传递转矩。
数控机床进给传动系统的基本形式:1、滚珠丝杠螺母副2、静压丝杠螺母副3、静压涡杆蜗条副和齿轮齿条副4、直线电动机直接驱动滚珠丝杠螺母:内循环和外循环单螺母预紧:1、增加滚珠直径预紧法2、螺母夹紧预紧法3、整体螺母变位螺距预紧法双螺母预紧:增加垫片预紧法。
数控知识点总结怎么写

数控知识点总结怎么写1. 数控基础知识1.1 数控技术的概念数控技术是将数字信号作为信息传递的载体,利用计算机实现对机床及其辅助设备的控制,从而实现对工件的精确加工。
数控技术是机械制造业的重要支撑,它使得制造业向智能化、高效化、精密化方向迈进。
1.2 数控技术的发展历程数控技术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发展起来的。
从最初的单一控制轴数的控制器,逐渐发展为多轴、高速、高精度的数控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技术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包括CAD/CAM技术在内的先进技术不断融入数控系统中,使其更加智能化。
1.3 数控技术的应用领域数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电子、通讯、模具、医疗器械等领域,可以完成车削、铣削、钻削、镗削、磨削等各种工艺加工,满足不同工件的精加工要求。
2. 数控加工原理2.1 工件坐标系及机床坐标系在数控机床加工中,为了方便加工工艺的描述和工件的设计,通常会建立工件坐标系和机床坐标系。
工件坐标系是相对于工件而言的,而机床坐标系是相对于数控机床而言的。
两者之间通过坐标变换关系进行联系。
2.2 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数控机床的控制系统是数控加工的核心,它包括输入设备、控制单元、执行机构和输出设备。
输入设备用于输入加工程序和加工参数,控制单元用于对输入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执行机构用于控制机床的运动,输出设备用于显示加工结果。
2.3 数控加工的编程方法数控加工的编程方法包括手工编程、CNC编程、CAM编程等。
手工编程是直接在机床上进行手动输入。
CNC编程是通过数控编程软件进行编写,它具有高效、精确等优点。
CAM编程则是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技术进行编写。
3. 数控编程3.1 G代码和M代码G代码是数控加工中的控制代码,它主要用于描述机床的刀具轨迹和运动轨迹。
M代码是数控加工中的功能代码,主要用于描述机床的辅助功能,如刀具换刀、冷却等。
3.2 常用数控编程语言常用的数控编程语言包括ISO编程、APT编程、VPL编程等。
大学数控知识点总结

大学数控知识点总结一、数控技术概述数控技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机床进行加工的先进制造技术。
它能够精确控制机床的运动和加工过程,实现复杂零件的加工,提高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降低成本。
数控技术是现代制造业的重要技术手段,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数控编程1. 数控编程基础数控编程是数控加工的核心环节,它将零件的加工工艺数据、机床的运动轨迹等信息编写成数控程序,告诉机床如何进行加工。
数控编程基础包括数控坐标系、数控加工指令、数控程序格式等内容。
2. 数控编程语言数控编程语言是描述加工过程的语言,根据不同的机床和加工方式,有G代码、M代码、T代码、S代码等不同的编程语言。
3. 数控编程技术数控编程技术包括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编程原理与方法、数控编程案例分析等内容,是数控程序员必备的技能。
三、数控加工工艺1. 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数控加工工艺设计是根据零件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确定加工工艺路线、切削参数、加工方法等内容,是实现零件加工的基础。
2. 刀具选择与刀具路径规划刀具选择与刀具路径规划是数控加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加工精度、加工效率和刀具寿命。
正确选择合适的刀具和规划合理的刀具路径,能够有效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3. 数控加工参数设置数控加工参数设置是根据零件的材料、加工工艺和机床设备等因素,确定数控加工过程中的切削速度、切削深度、进给速度、切屑厚度等参数,以保证加工质量和安全。
四、数控加工设备1. 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是数控加工的核心设备,包括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磨床、数控冲床等各种类型的机床。
数控机床具有高精度、高效率、多功能、自动化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机械制造等行业。
2. 数控系统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控制核心,它由硬件和软件组成,能够控制机床的各种运动和过程,实现复杂零件的加工。
根据不同的加工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类型的数控系统。
数控知识点总结

数控知识点总结数控(Numerical Control)是一种通过数字信号控制机床、工具和工件进行加工的技术。
它通过数控程序来指导机床按预先设定的路径、速度和加工参数进行自动操作。
数控技术在现代制造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高效、精确、灵活等优势。
本文将对数控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数控基础知识1. 数控系统组成数控系统由数控装置、执行机构、传感器等组成。
数控装置负责生成并发送数控程序,执行机构将命令转换成机床运动,传感器用于实时检测和反馈加工状态。
2. 数控编程语言数控编程语言包括G代码和M代码。
G代码指导机床进行直线、圆弧、孤立点等运动路径;M代码控制机床执行辅助功能,如启动/停止、冷却等。
3. 工件坐标系与机床坐标系工件坐标系是以工件为基准建立的坐标系,用于描述工件上点的位置;机床坐标系是机床自身固有的坐标系统,用于描述机床上点的位置。
二、数控加工操作1. 数控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艺包括工艺规程、刀具选择、加工顺序等。
在数控编程前,需要进行工艺设计,确定好具体的加工参数。
2. 数控加工操作步骤数控加工的基本操作步骤包括:开机准备、选择加工程序、机床调试、装夹工件、刀具装夹、零点定位、程序设定、启动加工等。
3. 数控加工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在数控加工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刀具损坏、机床故障、加工误差等问题。
及时的刀具更换、机床维护、调整程序等方法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三、数控编程与调试1. 数控编程基础数控编程是数控加工的前提,它包括几何描述、运动参数设定等。
编程过程中需要考虑加工要求、刀具路径、工件尺寸等因素。
2. 数控编程规范数控编程需要遵循一定的规范,如合理命名变量、注释代码、增加换刀点等。
规范化的编程可以提高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3. 数控程序调试数控程序调试是编程的重要环节,通过对程序的逐行调试,排除其中的错误和问题,确保加工过程的准确性。
四、数控设备与相关技术1. 数控机床分类与特点数控机床按照加工过程的不同可分为车床、铣床、钻床等。
数控方面知识点总结大全

数控方面知识点总结大全一、数控基础知识1. 数控概念与发展历史数控技朧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是伴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朧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全新的控制技朧。
它顺应了现代制造业对高效率、高精度、高智能化生产的需要,为工业生产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数控技朧的发展经历了数控机床、数控系统、数控编程语言等方面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形成了今天的数控技朧体系。
2. 数控系统结构与分类数控系统由控制器、执行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等部分组成。
根据数控系统的功能和控制方式的不同,可以将数控系统分为点位控制系统、路径控制系统、多轴联动控制系统等多种类型,不同类型的数控系统适用于不同的生产模式和工艺要求。
3. 动作控制方式动作控制方式是指数控系统对机床各轴进行控制的方式,包括点位控制、直线插补控制、圆弧插补控制等。
这些控制方式通过数学算法计算运动轨迹并控制机床执行相应的动作,实现工件的加工。
4. 数控编程语言数控编程语言是数控系统中的编程方式,包括G代码、M代码、T代码、S代码等,在数控编程中要根据具体的加工工艺和机床性能来编写相应的程序。
熟练掌握数控编程语言能够编写出高效的程序,实现高品质的加工。
5. 数控机床的基本组成数控机床是数控加工的重要设备,它由机床主体、数控系统、驱动装置、传感器等部件组成。
数控机床的性能和结构对数控加工的精度、效率、稳定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影响。
6. 数控加工的优势数控加工相比于传统的手工加工和传统机械加工具有更高的加工精度、更高的生产效率、更好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等优势。
因此,数控加工在现代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数控编程1. 数控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艺是根据零件图纸和工艺要求,确定合理的加工工艺方案,包括工序、工艺路线、切削参数等。
良好的加工工艺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数控机床的性能,实现高效的加工。
2. 数控编程方法数控编程方法包括手动编程、自动编程和CAD/CAM联合编程等方式。
手动编程主要应用于简单的加工任务,自动编程和CAD/CAM联合编程适用于复杂的加工任务,能够提高编程效率和程序质量。
数控技术基础知识整理

数控技术基础知识整理一、数控技术的定义与发展数控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数字化的信息对机床运动及加工过程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它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技术之一,为工业生产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数控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中叶。
早期的数控系统采用的是硬件逻辑电路,功能较为简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控系统逐渐过渡到以计算机为核心,具备了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和更丰富的功能。
如今,数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到模具加工、电子设备生产等。
二、数控系统的组成一个完整的数控系统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输入/输出装置这是人与数控系统进行交互的接口。
操作人员通过输入装置,如键盘、鼠标等,向系统输入加工指令和参数。
系统则通过输出装置,如显示屏、打印机等,向操作人员反馈加工状态和结果。
2、数控装置它是数控系统的核心,负责接收和处理输入的指令和数据,并根据预设的算法生成控制信号,驱动机床的运动部件进行精确的运动。
3、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驱动器等,用于将数控装置发出的控制信号转换为机床运动部件的实际运动。
4、检测装置用于实时监测机床的运动位置、速度等参数,并将这些信息反馈给数控装置,以实现闭环控制,提高加工精度。
5、机床本体即实际进行加工的机械部分,包括床身、立柱、工作台、主轴箱等。
三、数控编程数控编程是数控技术中的关键环节,它决定了机床的加工路径和工艺参数。
1、编程方法主要有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
手工编程适用于形状简单、计算量小的零件加工;自动编程则借助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软件,适用于复杂形状零件的编程。
2、编程指令常见的编程指令包括 G 指令(准备功能指令)、M 指令(辅助功能指令)、T 指令(刀具功能指令)、S 指令(主轴转速指令)、F 指令(进给速度指令)等。
3、坐标系在数控编程中,通常采用直角坐标系来确定零件的位置和加工路径。
常见的坐标系有机床坐标系和工件坐标系。
数控入门知识点总结

数控入门知识点总结1. 数控的基本概念数控技术是一种利用数字信息来控制机床和其他工业机械设备运行的技术。
它通过预先编写好的程序,指示机床在工件上进行加工。
数控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操作工人数量,减少人为误差,提高产品质量和精度。
2. 数控系统的组成数控系统主要由数控设备、数控软件、数控程序和数控操作人员组成。
数控设备包括数控机床、数控系统等硬件设备;数控软件包括数控编程软件、数控仿真软件等;数控程序是指预先编写好的控制程序,用于指示机床进行加工操作;数控操作人员是指对数控设备进行操作和维护的人员。
3. 数控编程数控编程是数控加工的关键环节,它是将产品设计图纸中的几何形状和加工要求转换成数控程序的过程。
数控编程需要具备一定的机械加工知识和编程技能,能够合理安排加工顺序,选择合适的刀具和切削参数,编写正确的加工程序。
4. 数控加工工艺数控加工工艺是指数控加工中的一系列操作过程,包括工件装夹、刀具选择、切削参数设置、程序调试等。
数控加工工艺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加工质量和效率。
5. 数控加工精度数控加工精度是指数控加工所能达到的加工精度。
数控机床可以实现高精度加工,其加工精度可达到μm级别。
加工精度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如机床精度、刀具精度、加工工艺等。
6. 数控机床数控机床是数控加工的主要设备,它通过数控系统控制刀具在工件上进行加工。
数控机床可以分为铣床、车床、钻床、磨床等不同类型,常见的数控机床有立式加工中心、卧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等。
7. 数控系统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控制核心,它通过控制系统、运动系统、辅助系统等部分实现对机床的精确控制。
数控系统的性能直接影响到数控机床的加工质量和效率。
8. 数控编程语言数控编程语言是编写数控程序的语言,常见的数控编程语言有G代码、M代码等。
G代码是表示刀具路径和切削轨迹的指令,M代码是表示机床辅助功能的指令。
9. 数控仿真数控仿真是在计算机上对数控加工过程进行模拟和验证的过程,它可以帮助程序员在实际加工前发现程序中的错误,避免因编程错误导致的加工事故。
数控的知识点总结

数控的知识点总结一、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数控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计算机程序控制机床或其他工业机械设备进行加工操作。
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计算机程序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是由预先编制好的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的。
这些程序包括加工路径、切削参数、速度、进给速度等。
程序员通过特定的编程语言将加工工艺和机床的运动参数编写成一段程序,并将其输入到数控系统中。
2. 数控系统数控系统是数控机床的核心部件,其主要包括计算机、数控装置、驱动器、执行器等。
计算机负责接收编好的程序,根据程序控制机床的运动和加工参数;数控装置负责将计算机输入的指令转换成控制信号;驱动器负责驱动机床的运动部件进行相应的动作;执行器负责执行运动指令,实现加工操作。
3. 运动控制数控机床的运动控制是通过数控系统来实现的。
数控系统可以控制机床各个轴线的运动,包括X轴、Y轴、Z轴等。
在加工过程中,通过控制这些轴线的运动,机床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加工操作,如铣削、钻孔、镗孔、车削等。
4. 自动化程度高由于数控技术的应用,机床的加工过程可以实现高度自动化。
在加工过程中,操作工人只需要输入加工程序和一些基本参数,然后启动数控系统,整个加工过程就可以自动进行,无需人工干预。
二、数控技术的应用数控技术在制造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汽车制造汽车制造是数控技术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在汽车制造过程中,大量的车零部件需要通过数控机床进行加工,如发动机零部件、变速箱零部件、车身零部件等。
数控技术不仅可以提高零部件的精度和质量,还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 航空航天航空航天是一个对零部件精度要求非常高的领域,因此数控技术在航空航天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数控技术,可以制造出各种复杂形状的航空零部件,如发动机叶片、客舱结构件等。
数控技术不仅提高了零部件的加工精度,还可以降低材料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3. 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制造中也广泛应用数控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控技术整理名词解释:数控加工中心机床(Machining Center,MC)自适应控制(Adaptive Control, AC )直接数字控制(Direct NC, DNC )是一台中央计算机控制一群CNC,目前DNC已从直接数控演变为分配式数控(DNC控制全部),CNC机床各守其职,与中央计算机组成计算机。
柔性制造系统(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 FMS )设计制造一体化CAD/CAM (Computer Aid Design/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e System, CIMS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美国电子工业学会(EIA)自动编程系统语言(APT)图形交互自动编程(CAD/CAM 系统)数字积分法又称数字微分分析器(Digital Differential Analyzer,简称DDA)计算机数控(CNC)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可编程接口控制器(Programmable Interface Controller PIC)可编程机器控制器(Programmable Machine Controller PMC)可编程顺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Sequence Controller PSC)梯形图(LD——Ladder Diagram)第一章1、数控技术:是通过数字化信号对机器运动进行控制的一种技术,数字控制简称数控(Numerical Control, NC)。
2、用数控机床加工一个零件的过程:阅读零件—>数控编程—>程序传输—>数控系统—>实现加工用数控机床加工工件时,首先由编程人员按照零件的几何形状和加工工艺要求将加工过程编成加工程序。
数控系统读入加工程序后,将其翻译成机器能够理解的控制指令,再由伺服系统将其变换和放大后驱动机床上的主轴电机和进给伺服电机转动,并带动机床的工作台移动,实现加工过程。
数控系统实质上是完成了手工加工中操作者的部分工作。
3、插补(Interpolation):指数控系统根据零件轮廓线型的有限信息,计算出刀具的一系列加工点、用基本线型拟合,完成所谓的数据“密化”工作。
插补有两层意思:一是用小线段逼近产生基本线型(如直线、圆弧等);二是用基本线型拟合其它轮廓曲线。
4、数控机床的组成:一般由信息输入、数控系统(数控装置)、伺服驱动及检测反馈、机床本体和辅助装置等部分组成。
5、数控机床的应用范围:(1)多品种小批量的零件(2)结构比较复杂的零件(3)需要频繁改型的零件(4)价值昂贵的关键零件(5)快速交货的紧急零件6、相对于一般机床,数控机床的特点(优势)(1) 加工柔性高,对加工对象的适应性好(2) 加工精度高,加工质量稳定(3) 加工生产效率高(4) 减轻劳动强度,改善生产条件(5) 能实现复杂零件的加工(6) 有利于生产管理现代化(7) 初始投资大,技术含量高7、数控机床的分类:①按运动控制的特点分类:点位数控机床、直线数控机床、轮廓数控机床②按伺服系统的类型分类:开环数控机床、闭环数控机床、半闭环数控机床③按工艺方法分类:具有切削加工功能的数控机床、成型加工类数控机床、特种加工类机床、其他类型数控机床④按功能水平分类:经济型数控机床、普及型数控机床、高档数控机床8、国内外常见数控系统:国内外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研究进展美国:NGC(The Next Generation Work-station/Machine Controller)和OMAC(Open Modular Architecture Controller)计划欧盟:OSACA(Open System Architecture for Control within Automation Systems)计划日本:OSEC(Open System Environment for Controller)计划华中I型——基于IPC的CNC开放体系结构航天I型CNC系统——基于PC的多机CNC开放体系结构第二章1、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程序编制:从零件图纸到制成控制介质的全过程。
将零件的加工信息、加工顺序、零件轮廓轨迹尺寸、工艺参数(F、S、T)及辅助动作(变速、换刀、冷却液启停、工件夹紧松开等)等,用规定的文字、数字、符号组成的代码按一定的格式编写加工程序单,并将程序单的信息变成控制介质的整个过程。
2、程序编制方法分为: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两种3、数控程序编制的内容与步骤:一般来说,数控机床程序编制的步骤可分为:图纸工艺分析、计算运动轨迹、程序编制、制备控制介质、校验和试切五大部分。
4、编程几何基础:为了使编出的程序在不同厂家生产的同类机床上有互换性,必须统一规定数控机床的坐标方向。
我国的JB3051-82标准为《数字控制机床坐标轴和运动方向的命名》,其中的规定与国际标准ISO841中的规定是相同的。
标准规定,不论机床在加工中是刀具移动,还是被加工工件移动,都永远假定工件是静止的,而刀具相对于静止的工件运动。
并且,运动的正方向是使刀具与工件之间距离增大的方向。
这一原则使编程人员在编程时不需要考虑是刀具移向工件,还是工件移向刀具,只需要根据零件图样进行编程。
5、机床坐标系的确定:1)机床坐标系为了确定机床的运动方向、移动的距离,就要在机床上建立一个坐标系,这个坐标系就叫标准坐标系,也叫机床坐标系。
在编制程序时,可以以该坐标系来规定运动方向和距离。
标准中规定机床坐标系中三个直角坐标轴X、Y、Z之间的关系及其正方向采用右手笛卡儿法(right-hand rule)确定。
如图所示,大拇指的指向为X轴的正方向,食指指向为Y轴的正方向,中指指向为PPT P241)确定Z 轴标准规定:Z坐标轴∥主轴轴线的进给轴。
无论是主轴带动工件旋转类的机床(车床、磨床)。
还是主轴带动刀具旋转类的机床(铣床、钻床、镗床),与主轴平行的坐标轴为z轴。
若没有主轴(牛头刨床)或者有多个主轴,则选择垂直于工件装夹面的方向为Z坐标。
若主轴能摆动:在摆动的范围内只与标准坐标系中的某一坐标平行时,则这个坐标便是Z坐标;若在摆动的范围内与多个坐标平行,则取垂直于工件装夹面的方向为Z坐标。
规定与主轴线平行的坐标轴为Z坐标(Z轴),并取刀具远离工件的方向为Z轴的正向。
对于钻、镗类加工机床,钻入或镗入方向均是-Z方向。
(2)确定X轴在刀具旋转的机床上(铣床、钻床、镗床等)。
Z轴水平(卧式),则沿刀具(主轴)轴线方向向工件看时,X轴的正方向指向右边。
Z轴垂直(立式):单立柱机床,从刀具向立柱看时,X的正方向指向右边;双立柱机床(龙门机床),从刀具向左立柱看时,X轴的正方向指向右边。
在工件旋转的机床上(车床、磨床等),X轴的运动方向是工件的径向并平行于横向拖板,且刀具离开工件旋转中心的方向是X轴正方向。
PPT P286、机床原点、机床参考点的区别:机床原点(零点)机床坐标系的零点。
这个原点是在机床调试完成后便确定了,是机床上固有的点,不得随意改变。
机床原点的建立:用回零方式建立。
机床原点建立过程实质上是机床坐标系建立过程机床原点的确定可由手动或由程序控制完成。
有些数控系统开机后能以0.1~1微米的精度自动回原点。
在数控车床上,机床原点一般取在卡盘端面与主轴中心线的交点处。
同时,通过设置参数的方法,也可将机床原点设定在X、Z坐标的正方向极限位置上。
在数控铣床上,机床原点一般取在X、Y、Z坐标的正方向极限位置上。
机床参考点机床参考点是用于对机床运动进行检测和控制的固定位置点。
机床参考点的位置是由机床制造厂家在每个进给轴上用限位开关精确调整好的,坐标值已输入数控系统中。
因此参考点对机床原点的坐标是一个已知数。
通常在数控铣床上机床原点和机床参考点是重合的;而在数控车床上机床参考点是离机床原点最远的极限点。
数控机床开机时,必须先确定机床原点,即刀架返回参考点的操作。
只有机床参考点被确认后,刀具(或工作台)移动才有基准。
7、机床坐标系以机床原点为坐标系原点的坐标系,是机床固有的座标系,它具有唯一性。
机床坐标系是数控机床中所建立的工件坐标系的参考坐标系。
注意:机床坐标系一般不作为编程坐标系,仅作为工件坐标系的参考坐标系。
工件座标系:以工件原点为零点建立的一个坐标系,编程时,所有的尺寸都基于此坐标系计算。
工件坐标系的原点即是工件原点。
其建立;选择工件原点的原则是便于将工件图的尺寸方便地转化为编程的坐标值和提高加工精度,故一般选在工件图纸的尺寸基准、尺寸精度和粗糙度要求比较高的工件表面或对称几何图形的对称中心上。
工件坐标系坐标轴与机床坐标轴平行。
工件坐标系坐标轴正方向与机床坐标轴的正方向相同。
在加工时,工件随夹具安装在机床上,测量工件原点与机床原点间的距离(通过测量某些基准面、线之间的距离确定),此方法称为工件原点偏置。
加工前,将该偏置输入到数控系统,加工时工件原点偏置值便能自动加到工件坐标系上,使数控系统按机床坐标系确定的工件的坐标值进行加工。
现代数控机床均可设置多个工件座标系,在加工时通过G指令进行变换。
工件坐标系和机床坐标系是不同的两个坐标系。
需要将工件坐标系和机床坐标系联系起来,在数控技术中,我们是通过对刀来做到这一点的。
8、对刀点的作用:确定刀具与工件相对位置的点(起刀点)对刀是为了确定机床坐标系中工具的位置等9、编程方式:绝对坐标:G90 工件所有点的坐标值基于某一坐标系(机床或工件)零点计量的编程方式相对坐标:G91 运动轨迹的终点坐标值是相对于起点计量的编程方式(增量坐标编程)10、分辨率:俩个相邻分散细节之间可以分辨的最小间隔。
11、切削用量三要素: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12、加工路线的选择应遵从的原则:①尽量缩短走刀路线,减少空走刀行程以及其它辅助时间以提高生产率。
②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
③保证零件的工艺要求。
选择合理的进、退刀位置,尽量避免沿零件轮廓法向切入。
④一般是先加工外轮廓,再加工内轮廓等。
⑤利于简化数值计算,减少程序段的数目和程序编制的工作量。
13、加工程序结构:加工程序可分为主程序和子程序,无论是主程序还是子程序,每一个程序都是由程序号、程序内容和程序结束三部分组成。
程序的内容则由若干程序段组成,程序段是由若干程序字组成,每个程序字又由地址符和带符号或不带符号的数值组成,程序字是程序指令中的最小有效单位。
14、15、尺寸字(坐标字)指令机床的刀具运动到达的坐标位置。
常用的地址符有如下三组:第一组:X、Y、Z和U、V、W——用来指令到达点的直线绝对坐标和增量坐标;第二组:A、B、C——用来指令到达点的角度坐标;第三组:I、J、K,R——用来指令零件圆弧的圆心点坐标和圆弧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