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合集下载
《大气受热过程》PPT课件

1008
空的风向
1010
44
气压梯度力 地转偏向力
风向
2、地转偏向力对风向的影响
• 在地转偏向力和水平气压梯度力二力 的作用下,高空大气的风向最终与等 压线平行
• 风压定律:
(百帕)
气 压
背风而立
1002 1004
梯 (低)
度 力
风向
低压在左 高压在右
1006 1008 1010
地转偏向力
(高)
45
在平直的等压线图中绘出北半球近地面 A、B两种气压状况下各点的风向
1002百帕
1000百帕
1000百帕 1002百帕
A
B
水平气压梯度力
实际风向
49
在弯曲的等压线图中绘出北半球近地面 A、B两种气压状况下各点的风向
1002百帕 1000百帕
1000百帕 1002百帕
A
水平气压梯度力
50
B
实际风向
在闭合成圆的等压线图中绘出北半球近地 面A、B两种气压状况下各点的风向
1010
1020
40
1030
水平气压梯度力
• 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
• 大小:与气压梯度成正比
• 特点:等压线越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
越大,风速越大
(hPa)
1010
1020
41
1030
1、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的风向
• 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空气水平运动
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 大气只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风向
哪种说法正确?
21
1、注意观察烟雾飘动的方向
2、把烟雾飘动的轨迹画在纸上
22
人教版必修一2.1 《大气的受热过程》课件(共23张PPT)-专业PPT文档

由于青藏高原大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所以头 上太阳辐射强。同时稀薄大气的保温作用也弱,所以脚下温度低。
谢谢聆听!
23
紫 外 线
可见光可见光
红 外 线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O3
层
可 见 光
大气的上界
对 流
CO2 、水汽
层
1、哪些大气成分 具有吸收作用?
2、大气吸收具 有什么特性?
3、大气直接吸 收的太阳辐射能量 很多吗?
太
北极
阳 光
赤道
南极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在不同纬度是否一样?
大 气
圈
提示:从路程、面积比较单位面积获得能量的多少。 阳 光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辐 射
大气上界
大
太
气
阳
削
辐
弱
射
大
气
吸
地
收
面
辐
射
地
面
大 气 辐大 射气
逆 辐 射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探究月球表面热状况
大气上界
太
大
阳
气
辐
辐
射
地
射
面
辐
射
地球
太
月
阳
面
辐
辐
射
射
月球
学以致用-----解释现象: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 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月球老弟:你光着 身子感觉怎么样?
地球大哥:我难受啊,白天热
到127℃,夜晚冷到-183℃。
探究活动:
大气上界
反射
100
散射 吸收
谢谢聆听!
23
紫 外 线
可见光可见光
红 外 线
高 层 大 气
平 流
O3
层
可 见 光
大气的上界
对 流
CO2 、水汽
层
1、哪些大气成分 具有吸收作用?
2、大气吸收具 有什么特性?
3、大气直接吸 收的太阳辐射能量 很多吗?
太
北极
阳 光
赤道
南极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在不同纬度是否一样?
大 气
圈
提示:从路程、面积比较单位面积获得能量的多少。 阳 光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 阳 辐 射
大气上界
大
太
气
阳
削
辐
弱
射
大
气
吸
地
收
面
辐
射
地
面
大 气 辐大 射气
逆 辐 射
“太阳暖大地”
“大地暖大气” “大气还大地”
探究月球表面热状况
大气上界
太
大
阳
气
辐
辐
射
地
射
面
辐
射
地球
太
月
阳
面
辐
辐
射
射
月球
学以致用-----解释现象:
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 以及阴天,天空为什么仍是明亮的?
月球老弟:你光着 身子感觉怎么样?
地球大哥:我难受啊,白天热
到127℃,夜晚冷到-183℃。
探究活动:
大气上界
反射
100
散射 吸收
大气的受热过程PPT课件 中图版

纬度因素:纬度低,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度大。 太阳高度越大,等量太阳辐射散布面积越 小,经过的大气路径越 短,太阳辐射被削弱越少,太阳辐射强度越大。 下垫面因素:地面反射率、 地形的起伏 其它因素:天气状况等。
•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 阳 辐 射
大 气 辐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 能量交换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平常在生活中,你想过这些为什么???
• 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 为什么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你没 看见太阳就能看见天空亮了? • 为什么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 高;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 为什么每当寒潮来临之前,北方的 农民会 在农田中堆放柴草进行燃烧,制造烟幕?
•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到达大气上界;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大气有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有反射作用;
地面对对流层大气加热——地面是大气的主 要直接热源,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作用
(1)吸收作用
特点: • 有选择性。
例:对流层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 红外线、平流层的臭氧吸收紫外 线,可见光吸收很少。
地
面 吸
收地面增温大 气来自逆 辐 射 地面大 气 吸 收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活动与讨论
• 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组以同桌为单位作 小声讨论: • 第一组:讨论月球表面白天 的情况
• • • • 第二组:讨论月球表面晚上 的情况 第三组:讨论地球表面白天的情况 第四组:讨论地球表面晚上的情况 一分钟后每组派一位成员说出该组的意见。
• 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太 阳 辐 射
大 气 辐 射
射向宇宙空 间 大气上界
自然地理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 能量交换
第一节:大气的热状况与大气运动
第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平常在生活中,你想过这些为什么???
• 晴朗的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 为什么日出前的黎明、日落后的黄昏你没 看见太阳就能看见天空亮了? • 为什么夏季天空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 高;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 为什么每当寒潮来临之前,北方的 农民会 在农田中堆放柴草进行燃烧,制造烟幕?
• 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到达大气上界; 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大气有削弱作用;
太阳辐射到达地表——地面有反射作用;
地面对对流层大气加热——地面是大气的主 要直接热源,大气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作用
(1)吸收作用
特点: • 有选择性。
例:对流层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 红外线、平流层的臭氧吸收紫外 线,可见光吸收很少。
地
面 吸
收地面增温大 气来自逆 辐 射 地面大 气 吸 收
“太阳暖大地” “大气还大地”
“大地暖大气”
活动与讨论
• 全班同学分成四组,每组以同桌为单位作 小声讨论: • 第一组:讨论月球表面白天 的情况
• • • • 第二组:讨论月球表面晚上 的情况 第三组:讨论地球表面白天的情况 第四组:讨论地球表面晚上的情况 一分钟后每组派一位成员说出该组的意见。
【中图版】高中地理必修一:2.1.1《大气的受热过程与大气运动》ppt课件

栏 目 链 接
(1)上图中的高压、低压,指同一水平面而言,在同一水 平面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2)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相反,近地面 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高压。
栏 (3)若低空低压,则高空高压;若低空高压,则高空低压。目 链 (4)若等压面凸向高空,则该区域比四周同一水平面气压 接
高;相反,若等压面凸向低空,则该区域比四周同一水
平面气压低。
►强化训练 2 .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 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 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下图为“城
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栏 目 链 接
(1)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B)
( 北半球 ) 或左 ( 南半球 ) 偏转,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
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气压场为例)。
2.风向的表示方法如下图所示。
栏 目 链 接
►强化训练
3.读图,完成(1)~(2)题。
(1) 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 a 地与 b 地的气压 (P)
和气温(T)(D) A.Pa>Pb;Ta>Tb C.Pa<Pb;Ta>Tb B.Pa<Pb;Ta<Tb D.Pa>Pb;Ta<Tb
④“放火作煴”直接把大气熏热
(3)如果夜间多云,人们是否还需制造烟雾来防止作物 冻害?为什么? (4) 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新疆谚语“早穿棉袄午 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呈现的现象。
栏 目 链 接
解析:(1)“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一是由 于受冷空气的影响,二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导致气温低,故B选项正确。
栏 目 链 接
(1)上图中的高压、低压,指同一水平面而言,在同一水 平面上,气流由高压流向低压。 (2)近地面气温高,气流上升,形成低压;相反,近地面 气温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形成高压。
栏 (3)若低空低压,则高空高压;若低空高压,则高空低压。目 链 (4)若等压面凸向高空,则该区域比四周同一水平面气压 接
高;相反,若等压面凸向低空,则该区域比四周同一水
平面气压低。
►强化训练 2 . 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工业发达,释放出大量废气和 废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从而引起城市和郊区之 间的小型热力环流,称之为城市热岛环流。下图为“城
市热岛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栏 目 链 接
(1)市区与郊区相比,近地面(B)
( 北半球 ) 或左 ( 南半球 ) 偏转,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
该点的风向。如下图所示(以北半球气压场为例)。
2.风向的表示方法如下图所示。
栏 目 链 接
►强化训练
3.读图,完成(1)~(2)题。
(1) 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势,则 a 地与 b 地的气压 (P)
和气温(T)(D) A.Pa>Pb;Ta>Tb C.Pa<Pb;Ta>Tb B.Pa<Pb;Ta<Tb D.Pa>Pb;Ta<Tb
④“放火作煴”直接把大气熏热
(3)如果夜间多云,人们是否还需制造烟雾来防止作物 冻害?为什么? (4) 请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新疆谚语“早穿棉袄午 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呈现的现象。
栏 目 链 接
解析:(1)“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一是由 于受冷空气的影响,二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导致气温低,故B选项正确。
栏 目 链 接
大气的受热过程讲课ppt课件

(2013·北京文综,5)下图为地球大 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 下题。
大气中( B )
A.臭氧层遭到破坏, 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 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 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 致④在夜间减少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2012·重庆文综,7)《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第十七次缔约方会议于2011年11月28日在南非 德班召开。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效应增强是德 班气候大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
过程是大气( B )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3、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 纬度位置 度较大,获得的太阳
辐射多。
地势高,大气稀薄,
地势高低
透明度高,固体杂质、 水汽少,获得的太阳
辐射多。
天气状况
晴天云较少,到达地 面的太阳辐射多。
日照时数
日照时间长,获得太 阳辐射强。
思考:为什么青藏高原是 我国太阳辐射量最丰富的 地区?
为了规范事业单位聘用关系,建立和 完善适 应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体制的 事业单 位工作 人员聘 用制度 ,保障 用人单 位和职 工的合 法权益
读图思考:月球昼 夜温差大的原因是 什么?
白天,由于没有大气 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 用,月面温度升的很 高。
夜晚,由于没有大气 的保温作用,月球表 面热量散失快,所以 温度低。
波长范围 紫外线 红外线 所有波段
人教版必修一2.1大气受热过程(共47张PPT)

A.蒸发量大 B.多虫害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烟雾防冻
Smoke Antifreeze
2、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 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 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
果园铺沙
Orchard sanding
• 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 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1、青藏高原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少.
2、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很强,但气温却很低,两者之间有矛盾吗? 为什么?
没有矛盾。
青藏高原大气稀薄,虽然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但是大气对地面辐 射的吸收能力弱,大气保温性差。
3、 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 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高考真题】我国某边防站(海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 ,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 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 有了收获。回答问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C)
大气上界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地面增温地面增温射向宇宙空射向宇宙空间间大大气气吸吸收收太阳暖大地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地暖大气太太射射大气吸收大气吸收面面吸吸收收地面地面是是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的直接热源大气反射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增温射向宇宙空间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反射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上界地面大气吸收少量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吸收大量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一大气受热过程一大气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二大气保温作用太阳暖大地
C.地温低 D.太阳辐射强
烟雾防冻
Smoke Antifreeze
2、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人造烟幕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 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所以可防御霜冻)
• 深秋利用烟雾防霜冻
果园铺沙
Orchard sanding
• 干旱半干旱地区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 蒸发,还能增加昼夜温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等。
1、青藏高原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
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量少,晴天多,大气削弱作用少.
2、青藏高原的太阳辐射很强,但气温却很低,两者之间有矛盾吗? 为什么?
没有矛盾。
青藏高原大气稀薄,虽然地面获得太阳辐射多,但是大气对地面辐 射的吸收能力弱,大气保温性差。
3、 为什么赤道地区终年太阳高度较大,但它并不 是全球太阳辐射强度最大的地区?
【高考真题】我国某边防站(海4900米)的驻防官兵在艰苦的条件下 ,为改善生活试种蔬菜。他们先盖起简易阳光房,但种的蔬菜仍 不能生长。后来,他们又在简易阳光房中搭架,架上盆栽,终于 有了收获。回答问题:
1)盖简易阳光房改造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A)
A.热量 B.水分 C.土壤 D.光照
2)在简易阳光房中再搭架盆栽,蔬菜才能生长,解决的问题是:(C)
大气上界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地面增温地面增温射向宇宙空射向宇宙空间间大大气气吸吸收收太阳暖大地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地暖大气太太射射大气吸收大气吸收面面吸吸收收地面地面是是近地面大气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的直接热源大气反射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上界地面地面增温射向宇宙空间太阳暖大地大气还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反射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上界地面大气吸收少量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吸收大量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射向宇宙空间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一大气受热过程一大气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二大气保温作用太阳暖大地
2.1.1大气受热过程优秀课件 1

气压形式相反。
低气压 A热
高气压 C冷
等压面或等压线的判读
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是高压区 等压面向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975 hpa
低
B1
高
A1
高凸 低凹
低
C1
990 hpa
高
低
高
B
A
C
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 海陆风
陆风
海风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冷高考:自然界中除了海陆风,还存在哪 些热力环流的形式呢?
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冷热不均引起 大气运动
你知道吗?
——深秋季节农民会在地边燃烧很多潮湿 的柴草。这样有什么作用?
——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都能够改善农业 生产什么因素。原因?
——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出现在太阳高度 最大的正午12点而是在14点。原因是什 么?
——夏天到来,人们会选择到山上去避暑 。这样做有道理吗?
夜晚,由于存在大气逆 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使得夜晚的温度不会太 低,减小了昼夜温差
月球
地球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4、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大 气保温作用差,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多,地面温度很低, 所以容易出现霜冻)
5、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雾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一般规律
1.水平方向上: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是由于同一 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导致的;一般空气是由高压流 向低压
2.近地面一般形成热低压,冷高压。高空相反。 3.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是由于热力原因引起的。 4.同一地点的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始终高于高空。 5、等压面弯曲规律:“高凸低凹”,近地面与高空
低气压 A热
高气压 C冷
等压面或等压线的判读
等压面向上凸的地方是高压区 等压面向下凹的地方是低压区
975 hpa
低
B1
高
A1
高凸 低凹
低
C1
990 hpa
高
低
高
B
A
C
利用热力环流的原理 海陆风
陆风
海风
低压
高压
高压
低压
冷高考:自然界中除了海陆风,还存在哪 些热力环流的形式呢?
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冷热不均引起 大气运动
你知道吗?
——深秋季节农民会在地边燃烧很多潮湿 的柴草。这样有什么作用?
——塑料大棚和玻璃温室都能够改善农业 生产什么因素。原因?
——每天最高气温并不是出现在太阳高度 最大的正午12点而是在14点。原因是什 么?
——夏天到来,人们会选择到山上去避暑 。这样做有道理吗?
夜晚,由于存在大气逆 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使得夜晚的温度不会太 低,减小了昼夜温差
月球
地球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4、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天空少云或无云,大气逆辐射弱,大 气保温作用差,地面辐射散失的热量多,地面温度很低, 所以容易出现霜冻)
5、在寒冬,为什么人造烟雾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
一般规律
1.水平方向上:空气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是由于同一 水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导致的;一般空气是由高压流 向低压
2.近地面一般形成热低压,冷高压。高空相反。 3.垂直方向上:空气的运动是由于热力原因引起的。 4.同一地点的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始终高于高空。 5、等压面弯曲规律:“高凸低凹”,近地面与高空
说课大气的受热过程PPT优秀课件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下图中的( )
“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霜”,造成“是夜必霜”的原因主要是下图中的( )
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生活中相关地理现象。
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解释高处不胜寒。
每年深秋季节,为了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我国北方
围绕重点内容突出主干问题的深化、拓展与延伸。
实际上大“气广寒对宫地”面并的不保是温一直是都不深是冷只幽有寂在的。夜在晚有才太有阳?照射时,
“广寒宫”可以达到130℃,在没有太阳照射时,温度能降低到 -180℃~-170℃。而地球表面的昼夜温度变化却很小,这与 地球外部裹着一层厚厚的大气有关。
尊敬的旅客,您好!
首先,非常欢迎您参加西藏之行。为了让您的旅途更加愉快平
3.运用大气受热过程原理,解释生活中相关地理现象。(难点)
二、教材分析
第二章关注自然地理环境的要素: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
本节内容在章节中的地位(横向联系)
二、教材分析
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 解释 适宜的温度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为地球提供能量
西藏昼夜温差大,7月份平均最高气温20℃,最低气温9℃,请您务必带上春秋季外套或薄毛衣,以防感冒……
务必带上春秋季外套或薄毛衣,以防感冒…… 阅读课本P28-29,结合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思考以下问题,并试着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课程标准: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两个热源,两种作用,三个过程。
用大气受热过程的原理,解释高处不胜寒。
·必修一 第二章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第1课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晚秋和寒冬,为什么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 作用弱,气温低,易出现霜冻及雾等天气现象。
3.在寒冬,怎样防御霜冻危害农作物呢? 人造烟幕可增大大气密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提
高地面的温度。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大气反射
太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阳
辐
宇宙空间
射
射 向
大气吸收
地
面
大
大 气
气 辐
吸
射
收
增
温
大气上界
大 气 逆 辐 射
地面受热增温
1.“太阳热地面”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2.“地面热大气”
大 (气吸(收对—地大面气)逆保辐温射地作)面用
3.“大气还地面”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中涉及到的三种主要辐射能 温度越高,波长越短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长波辐射 大气主要吸收的是长波辐射还是短波辐射?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注意箭头粗细代表能量多少
太
大气反射
阳
辐
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
阳
大气吸收
辐
射
大气上界
地面受热增温
1.“太阳热地面”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地面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注意箭头粗细代表能量多少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根本的能量来源 宇宙空间
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B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齐民要术》中的描述:“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
霜。此时放火作熅,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熅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2013年入 冬以来,我国北方遭遇多次大雾天气,有些地区的能见度只有50米
左右。据此完成1—2题。 D
1、深秋初冬晴朗天气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干燥空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微粒
(yūn):无焰的微火]。
D
“放火作熅,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①“烟气”使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温度不至于降得过 低
②“烟气”主要成分为CO2,对地面有明显的保温作用
③“放火作熅”,将地面直接烤暖
④“放火作熅”,将大气直接熏暖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1.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量大,太阳能资源丰富。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4.为什么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夜晚多云时气温比晴 天高?
晴朗>多云 海洋和陆地哪个昼夜温差更大呢? 陆地>海洋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的是我 国的哪个地区
有
夜晚
无
为主
2.影响因素: ①海拔—大气厚度/密度 ②天气 ③大气洁净度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
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 射的削弱作用,月面温度升得 很高。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夜间,由于没有大气逆辐射, 无大气的保温作用,月球表面 辐射强烈,月面温度骤降。
➢应用生活:山地温差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大气受热过程梳理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的对比 1.主次
削弱作用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随堂练习
3.请你完成“大气热力作用相关知识联系框图”:
I A
E
BF
CG
D
H
J
地 大 宇宙 太 面 气 空间 阳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地面 辐射
太阳 大气 辐射 辐射
大气逆 辐射
保温作用 削弱作用
名 2.师 1.课 1 件大公气开的课受课热件过优程质(课15课张件PP优T)秀 课件ppt 精品课 件优秀 课件2. 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名 2.师 1.课 1 件大公气开的课受课热件过优程质(课15课张件PP优T)秀 课件ppt 精品课 件优秀 课件2. 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因为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大气的保温 作用弱,气温低,易出现霜冻及雾等天气现象。
3.在寒冬,怎样防御霜冻危害农作物呢? 人造烟幕可增大大气密度,增强大气逆辐射,提
高地面的温度。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大气反射
太 地面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阳
辐
宇宙空间
射
射 向
大气吸收
地
面
大
大 气
气 辐
吸
射
收
增
温
大气上界
大 气 逆 辐 射
地面受热增温
1.“太阳热地面”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2.“地面热大气”
大 (气吸(收对—地大面气)逆保辐温射地作)面用
3.“大气还地面”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中涉及到的三种主要辐射能 温度越高,波长越短 太阳辐射—短波辐射 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长波辐射 大气主要吸收的是长波辐射还是短波辐射?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注意箭头粗细代表能量多少
太
大气反射
阳
辐
射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太
阳
大气吸收
辐
射
大气上界
地面受热增温
1.“太阳热地面”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地面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注意箭头粗细代表能量多少
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根本的能量来源 宇宙空间
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原因之一是 B
A.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 C.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齐民要术》中的描述:“天雨新晴,北风寒彻,是夜必
霜。此时放火作熅,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熅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悬浮体。2013年入 冬以来,我国北方遭遇多次大雾天气,有些地区的能见度只有50米
左右。据此完成1—2题。 D
1、深秋初冬晴朗天气时节是该地大雾的多发期,这其中的道理是 A.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干燥空气又提供了足够的扬尘微粒
(yūn):无焰的微火]。
D
“放火作熅,少得烟气,则免于霜矣”的原因是
①“烟气”使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温度不至于降得过 低
②“烟气”主要成分为CO2,对地面有明显的保温作用
③“放火作熅”,将地面直接烤暖
④“放火作熅”,将大气直接熏暖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1.青藏高原为什么是我国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 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作用弱,所以太阳辐射量大,太阳能资源丰富。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根据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
4.为什么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夜晚多云时气温比晴 天高?
晴朗>多云 海洋和陆地哪个昼夜温差更大呢? 陆地>海洋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的是我 国的哪个地区
有
夜晚
无
为主
2.影响因素: ①海拔—大气厚度/密度 ②天气 ③大气洁净度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月球表面没有大气
白天,由于没有大气对太阳辐 射的削弱作用,月面温度升得 很高。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夜间,由于没有大气逆辐射, 无大气的保温作用,月球表面 辐射强烈,月面温度骤降。
➢应用生活:山地温差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海拔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大气受热过程梳理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削弱作用与保温作用的对比 1.主次
削弱作用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随堂练习
3.请你完成“大气热力作用相关知识联系框图”:
I A
E
BF
CG
D
H
J
地 大 宇宙 太 面 气 空间 阳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地面 辐射
太阳 大气 辐射 辐射
大气逆 辐射
保温作用 削弱作用
名 2.师 1.课 1 件大公气开的课受课热件过优程质(课15课张件PP优T)秀 课件ppt 精品课 件优秀 课件2. 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
第一节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二、热力环流 三、大气的水平运动
名 2.师 1.课 1 件大公气开的课受课热件过优程质(课15课张件PP优T)秀 课件ppt 精品课 件优秀 课件2. 1.1 大气的受热过程(15张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