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期末化学试题(2)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工业上运用的酒精可用乙烯和水在肯定条件下通过加成来制取B. 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与其衍生物C. 75%(体积分数)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D.氯乙烷沸点低易汽化,常用于运动员受伤时局部麻醉处理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主族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在的周期数B.元素周期表中从IIIB族到IIB族 10个纵行的元素都是金属元素C.除氦外的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8D.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均相同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和非金属化合形成离子键,非金属之间只形成共价键B.依据电离方程式:HCl﹦H++Cl-,可推断HCl分子里存在离子键C.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不仅以共价键形成碳链,也能形成碳环D.干冰气化时破坏分子中的共价键4.原电池产生电流的本质缘由是A.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电离出的自由移动离子的定向移动B.组成原电池的的两电极活泼性不同C.电解质溶液必需能和电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两极上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的转移5.下列关于指定粒子的构成叙述中,正确的是A.37Cl与39K中所含的中子数不同B.12C和14C是不同的核素,他们的质子数相等C.H3O+与OH-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电子数D. 15N2与14N2互为同位素6.下列有关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苯是比水轻,有特别气味的无色液体B.乙烯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C.乙烷、乙醇和乙酸都可以和钠反应生成氢气D.苯和乙烯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7. 某主族元素R原子的质量数为79,已知R n-离子含有45个中子和36个电子,下列有关R的叙述错误的是A.R位于第四周期ⅥA族B.R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RO4C.元素R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RD.R的非金属性比硫弱8.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100mL 2mol·L-1的盐酸与锌反应时,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反应速率不变mol·L-1·s-1表示的是:时间为1秒时,某物质的浓度为0.8mol·L-1 C. 形态、大小均相同的镁条和铝条与相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时,镁条与盐酸的反应速率大D. 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改用98%的浓硫酸能加快氢气的生成速率9.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三大养分物质,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B.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都是(C6H10O5)n,水解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C.葡萄糖能发生水解反应D.蛋白质溶液遇硫酸铜后产生的沉淀能重新溶于水10.下图是现行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一部分,关于X、Y、Z、R的叙述正确的是A. X的氢化物比Z的氢化物熔、沸点低C. Y的原子半径比X的原子半径小D. R所在周期的元素种数为32种11.下列除杂方法正确的是A.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乙酸乙酯中混有的少量乙醇和乙酸B.用酸性KMnO4溶液除去甲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C.用H2/Ni在加热条件下,除去乙烷中混有的少量乙烯D.用金属钠除去乙醇中混有的少量水12.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限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可以指导怎样在肯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反应限度理论是探讨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C.化学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正反应的速率与逆反应的速率相等D.化学反应达到最大限度时,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相等第Ⅱ卷13.国际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为此科学家最近研制出利用太阳能产生激光,并在二氧化钛(TiO 2)表面作用,使海水分解得到氢气的新技术。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A. 钠B. 镁C. 铝D. 硅2. 以下哪个是单质?A. O₂B. H₂OC. CO₂D. NaCl3. 根据化学方程式 2H₂ + O₂ → 2H₂O,参加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是:A. 1:8B. 2:32C. 4:32D. 8:14. 以下哪个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A. NaClB. CaOC. HClD. Fe₂O₃5. 根据元素周期表,以下哪个元素属于第ⅥA族?A. 氧(O)B. 氟(F)C. 氯(Cl)D. 溴(Br)6. 以下哪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 CaO + H₂O → Ca(OH)₂B. 2H₂ + O₂ → 2H₂OC. Na₂CO₃ + 2HCl → 2NaCl + H₂O + CO₂↑D. 2Na + Cl₂ → 2NaCl7. 在标准状况下,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是多少升?A. 22.4B. 22.5C. 24.4D. 25.68. 以下哪个是酸碱中和反应?A. 2HCl + Ca(OH)₂ → CaCl₂ + 2H₂OB. 2H₂ + O₂ → 2H₂OC. Na₂CO₃ + 2HCl → 2NaCl + H₂O + CO₂↑D. 2Na + Cl₂ → 2NaCl9. 根据题目3中的化学方程式,如果参加反应的氧气是3.2克,那么消耗的氢气质量是多少克?A. 0.4B. 1.6C. 2.4D. 3.210. 以下哪个是同位素?A. 氢(H)和氘(D)B. 氢(H)和氦(He)C. 氧(O)和氮(N)D. 碳(C)和硅(Si)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按照______递增排列。
12. 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遵循______原理。
13. 化学键中,离子键是由______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形成的。
14. 根据题目3中的化学方程式,氢气的燃烧热是______。
15. 根据题目7,1摩尔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______升。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 下列元素中,属于碱金属元素的是:A. NaB. MgC. AlD. Cl2. 在化学反应中,哪种粒子失去电子?A. 原子B. 分子C. 阳离子D. 阴离子3. 下列化合物中,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A. NaClB. HClC. CaOD. CO24.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摩尔数,正确的选项是:A. 选项AB. 选项BC. 选项CD. 选项D5. 下列物质中,不能通过化合反应生成的是:A. H2OB. CO2C. SO3D. Fe2O36. 在实验室中,用盐酸和锌反应制取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是:A. Zn + 2HCl → ZnCl2 + H2↑B. Zn + HCl → ZnCl + H2↑C. Zn + 2HCl → ZnCl2 + 2H2↑D. Zn + 2HCl → ZnCl2 + 2H2O7.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蒸馏水B. 蔗糖C. 食盐水D. 铜8. 根据题目所给的溶液的pH值,判断溶液的酸碱性,正确的选项是:A. 选项AB. 选项BC. 选项CD. 选项D9.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 2H2 + O2 → 2H2OB. CaO + H2O → Ca(OH)2C. 2NaOH + H2SO4 → Na2SO4 + 2H2OD. CH4 + 2O2 → CO2 + 2H2O10. 下列物质中,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的是:A. 葡萄糖B. 蛋白质C. 尿素D. 甲醇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是_________。
12. 一个水分子(H2O)中含有____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____个氧原子。
13. 根据题目所给的化学方程式,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14.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_________的释放或吸收。
15. 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 2H2O → 2NaOH + H2↑。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 二氧化碳B. 蔗糖C. 氯化钠D. 酒精2. 根据元素周期表,下列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A. 钠B. 镁C. 铝D. 硅3. 在化学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可以是()A. 同一物质B. 不同物质C. 同一物质的不同部分D. 以上都不正确4. 根据化学平衡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 增加催化剂,平衡不移动D. 改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5. 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中性盐B. 强酸和弱碱反应生成酸性盐C. 弱酸和强碱反应生成碱性盐D. 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酸性盐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6.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______,原子的种类______,原子的数目______。
7. 根据化学键的类型,下列化合物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______,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______。
8. 在实验室制备氧气时,常用的方法是______,其反应方程式为______。
9. 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还原剂在反应中被______,氧化剂在反应中被______。
10. 根据酸碱盐的分类,下列物质中属于强酸的是______,属于强碱的是______。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1. 已知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H2SO4,求该化合物中氢、硫、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12. 某化学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aCO3(s) → CaO(s) + CO2(g),ΔH = +178 kJ/mol,求1 mol CaCO3完全分解放出的热量。
四、实验题(每题5分,共10分)13. 描述实验室中如何验证硫酸是强酸。
14. 简述如何通过实验区分硬水和软水。
五、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5. 简述如何通过化学方法测定溶液的pH值。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

高一化学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及答案DOC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 空气B. 蒸馏水C. 盐水D. 铁矿石2. 化学反应中,原子的()不变。
A. 种类B. 质量C. 数量D. 所有选项3.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B. 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C.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D. 所有选项4. 以下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二氧化碳B. 氯化钠C. 氢气D. 氧气5. 根据化学方程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B.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C. 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反应的条件D. 所有选项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根据化学式H2O,水分子由_____个氢原子和_____个氧原子构成。
2. 物质的量单位是_____,符号为_____。
3. 1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_____个粒子。
4. 根据化学方程式2H2 + O2 → 2H2O,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反应物的量比为_____:_____。
5.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述什么是化学变化,并给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变化的例子。
2. 什么是元素周期表?请列举出前20号元素。
3. 请解释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并给出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的例子。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1. 已知某化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7%,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3.3%,求该化合物的分子式。
2. 某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的摩尔质量为32g/mol,反应物B的摩尔质量为16g/mol,反应物A和B按照1:2的摩尔比反应,生成物C的摩尔质量为44g/mol。
若反应物A的质量为40g,求生成物C的质量。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 铜 B. 氨气 C. 氯化钠 D. 蔗糖2、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开的是() A. 氯化铁溶液和氯化铜溶液 B. 硫酸钠和硫酸钡 C. 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铜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3、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 甲烷和氯气光照条件下反应;丙烯与氯化氢在一定条件下反应 B. 乙烯和氢气加成反应;乙炔和氯化氢加成反应 C. 丁烷的燃烧反应;苯的燃烧反应D. 甲烷的燃烧反应;甲烷和氯气光照条件下反应4、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作用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用量的改变,对生成物没有影响的是() A. 钠与氧气 B. 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 C. 碳酸钠与二氧化碳 D. 二氧化硫与过氧化钠5、下列物质性质排列顺序正确为()①分子之间存在氢键②质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③分子之间只存在范德华力④熔沸点由高到低 A. ①③②④ B. ②①③④ C. ③②①④ D. ④③②①二、非选择题6、下图是某有机物蒸气密闭容器中该有机物A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试根据该曲线回答问题:(1)从开始至10min,该有机物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
(2)10min时,曲线中断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
(3)前10minA与B 的反应情况是_________。
(4)当t=15min时,容器中A的质量比开始时_________(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5)当t=25min时,容器中A、B的质量比为_________。
7. 下图表示一个由相同小立方体搭成的立体图形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的个数,请分别画出它的主视图和左视图。
8、某化学小组对三种金属进行如下实验研究。
将大小相等的滤纸在五种不同试剂溶液中浸泡几分钟后取出晾干,包裹在另一等长的、同种金属上,然后点燃该金属。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卷子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卷子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元素周期表中,氧元素位于第几周期?A. 第一周期B. 第二周期C. 第三周期D. 第四周期2. 以下哪项不是化学变化的特征?A. 有新物质生成B. 有能量变化C. 反应速度极快D.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3. 根据摩尔质量的定义,1摩尔水的质量是多少克?A. 16克B. 18克C. 20克D. 22克4. 以下哪个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A. CaO + H2O → Ca(OH)2B. 2H2 + O2 → 2H2OC. NaCl + AgNO3 → NaNO3 + AgClD. CO2 + Ca(OH)2 → CaCO3 + H2O5. 根据原子结构理论,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哪条规则?A. 泡利不相容原理B. 洪特规则C. 能量最低原理D. 所有上述规则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化学键分为______、______和金属键。
7. 根据阿伏伽德罗定律,1摩尔任何物质都含有约______个粒子。
8.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
9.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______不变。
10. 根据电子排布原理,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原子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描述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2. 解释什么是化学平衡以及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3. 已知某化合物的摩尔质量为40克/摩尔,计算1.5摩尔该化合物的质量。
14. 某工厂排放的废气中含有0.05摩尔的二氧化硫,如果二氧化硫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 + O2 → 2SO3,求生成三氧化硫的摩尔数。
五、实验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氧气的氧化性。
16. 描述如何通过实验测定溶液的pH值。
六、论述题(每题15分,共15分)17. 论述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对化学科学的影响。
七、附加题(10分)18. 请根据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水是生命之源。
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选择题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上交.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Zn-65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氮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具有重要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自然固氮、人工固氮都是将转化为B .侯氏制碱法利用了物质的溶解度差异先析出晶体,再加热制得纯碱C .工业上通过催化氧化等反应过程生产D .多种形态的氮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形成了自然界的“氮循环”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通过石油的常压蒸馏可获得石蜡等馏分,常压蒸馏过程为物理变化B .鸡蛋清溶液与浓硝酸作用产生白色沉淀,加热后沉淀变黄色C .很多水果中因含有低级酯类物质而具有特殊香味D .橡胶硫化的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3.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密闭容器中与充分反应,产物的分子数为B .乙烯和丙烯混合气体中的氢原子数为C .溶解于过量硝酸,电子转移数为D .中含有的数目为4.工业制备高纯硅的主要过程如下:2N 3NH 3NaHCO 3NH 3HNO A N 2mol NO 21mol O A 2N 14g A 2N 1mol Fe A 2N 2646g C H O C O —A N 2H HCl 3180020003001100SiHCl -−−−−−→−−−→−−−→③①焦炭②℃℃℃石英砂粗硅高纯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制备粗硅的反应方程式为B .反应②与反应③互为可逆反应C .生成的反应为熵减过程D .高纯硅可用于制造芯片和太阳能电池板5.下列说法正就的是()A .图①装置比于验证的漂白性B .图②装置可用于制取氯气C .图③操作的视刻度线定容会导致所配溶液浓度偏大D .图④装置盐桥叶阳高子向溶液中迁移6.一定条件下:.生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A .温度0℃、压强B .温度130℃、压强C .温度25℃、压强D .温度130℃、压强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碘化亚铁溶液与等物质的量的氯气:B .间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C .向硫代硫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硫酸;D .制与稀硝酸反应:8.实验室制取少量水溶液并探究其酸性,下列实验装置和操作不能达到实验口的的是()2SiO +2C Si+2CO ↑高温3SiHCl 2SO 4ZnSO ()()2242NO g N O g H 0∆< 2NO 50kPa 300kPa 100kPa 50kPa2+3+222Fe +2I +2Cl 2Fe +I +4Cl --22H O 3FeCl 3+22222Fe +H O O +2H +2Fe ++↑22232S O +2HSO S H O-+↑+↓+2+322Cu+4H +2NO Cu +2NO 2H O+-↑+2SOA .用装置甲制取气体B .用装置乙制取水溶液C .用装置丙吸收尾气中的D .用干燥试纸检验水溶液的酸性9.—种工业制备无水氯化镁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物质X 可选用B .工业上常用电解饱和溶液来制备金属镁C .“氯化”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D .镁在空气中燃烧有多种含镁物质生成10.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制甲醇,有利于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总反应可表示为:该反应一般认为通过如下步骤来实现:①②若反应①为慢反应,下列示意图中能体现上述反应能量变化的是()2SO 2SO 2SO pH 2SO ()2Ca OH 2MgCl 22MgO+C+Cl MgCl +CO高温()()()()2232CO g +3H g CH OH g +H O g ()()()()12221CO g +H g CO g +H O g H 41kJ mol -∆=+⋅()()()1232CO g +2H g CH OH g H 90mo kJ l -∆=-⋅A .B .C .D .11.丙烯可发生如下转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丙烯分子中最多7个原子共平面B .X 的结构简式为C .Y 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D .聚合物Z 的链节为12.各相关物质的燃烧热数据如下表.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物质A .B .C .D .13.在的密闭容器中,放入镍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 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已知该反应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温度/℃25802303CH CH =CHBr 23|CH CH CH ———()26C H g ()24C H g ()2H g ()1H/kJ mol -∆⋅1559.8-1411-285.8-()()()()124222C H g +3O g 2CO g +2H O g H 1411kJ mol -∆=-⋅()()()126242C H g C H g +H g H 13mo 7kJ l -∆=-⋅()()()1222H O O g +H g H 285.8k ol 1 J m -∆=+⋅()()()()1262227C H g +O g 2CO g +3H O 1H 1559.8kJ mol 2-∆=-⋅300mL ()()()()4Ni s +4CO g Ni CO g平衡常数2A .上述生成的反应为放热反应B .25℃时,反应的平衡常数为C .80℃时,测得某时刻、CO 的浓度均为,则此时D .80℃达到平衡时,测得,则的平衡浓度为14.锌锰电池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化学电源,酸性锌锰电池和碱性锌锰电池的构造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二者均属于一次电池B .二者分别消耗锌,都将转移电子C .二者的正极反应式均为:D .碱性锌锰电池比酸性锌锰电池比能量高15.关于下列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异丙苯分子中碳原子可能都处于同一平面B .辅酶分子中含有13个甲基C .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的名称是2,3,4-三甲基-2-乙基戊烷D .甲醛与氨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乌洛托品和水,若原料完全反应,则甲醛(HCHO )与氨CK 4510⨯51.910-⨯()()4Ni CO g ()()()()4Ni CO g Ni s +4CO g 5210-⨯()4Ni CO 10.5mol L -⋅()()v v >正逆()n CO 0.3mol =()4Ni CO 12mol L -⋅6.5g 0.2mol ()22MnO +H O+e MnO OH +OH --10Q 3333253||||CH CH CH C CH CH CH C H CH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16.由实验操作和现象,可得出相应正确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NaBr溶液中滴加过量氯水,再加入淀粉KI溶液先变橙色,后变蓝色氧化性:B将银和溶液与铜和溶液组成双液原电池连通后银表面有银白色金属沉积,铜电极附近溶液逐渐变蓝Cu的金属性比Ag强C向浓中插入红热的炭产生红棕色气体炭和浓硝酸反应生成了D加热溶液溶液由绿色变为黄绿色(蓝色)(黄色)为放热反应A.A B.B C.C D.D17.二氧化硫-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实现了制硫酸、发电、环保三位一体的结合,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电池放电时质子从Pt2电极经过内电路移向Pt1电极B.Pt1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为C.Pt2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为D.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和的气体体积比为2:118.向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和一定量的,发生反应:.的平衡转化率按不同投料比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22Cl>Br>I3AgNO24Na SO3HNO2NO122mL 0.5mol L CuCl-⋅()224Cu H O+⎡⎤⎣⎦[]244Cl CuCl--+24H O+2224SO+2H O2e H SO+2H-+-22O+2H O+4e4OH--2SO2O41mol CH2H O()()()()422CH g+H O g CO g+3H g4CH()()42n CHx xn H O⎛⎫=⎪⎪⎝⎭A .B .反应速率:C .点a 、b 、c 对应的平衡常数:D .反应温度为,当容器内压强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19.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和,起始压强为0.2MPa 时,发生下列反应生成水煤气:i .ⅱ.反应平衡时,的转化率为50%,CO 的物质的量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平衡时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反应i 的平衡不移动B .平衡时的物质的量为C .达平衡时,整个反应体系共放出热量D .反应i 的(为分压平衡常数,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20.一种制备的工艺路线如图所示,反应Ⅱ所得溶液为溶液,反应Ⅲ需及时补加以保持反应在条件下进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2x <x ()()v b <v c 正正a b cK <K =K 1T ()C s ()21mol H O g ()()()()1221C s +H O g CO g +H g H 131.4kJ mol-∆=+⋅ ()()()()12222CO g +H O g CO g +H g H 41.1kJ mol-∆=-⋅ ()2H O g 0.1mol 2CO ()()2n H n CO 2-平平31.2kJp K 0.02MPa =p K 2Cu O 3NaHSO NaOH pH 5=A .反应I 、Ⅱ、Ⅲ均为氧化还原反应B .低温真空蒸发主要目的是防止被氧化C .溶液Y 可循环用于反应Ⅱ所在操作单元吸收气体ⅠD .若产量不变,参与反应Ⅲ的X 与物质的量之比增大时,需补加的量增加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60分)21.(10分)卤块的主要成分是,此外还含和等离子.若以它为原料按下图所示工艺流程进行生产,可制得白色疏松的轻质氧化镁.已知:①氢氧化亚铁呈絮状.②下表是25℃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对应的.离子开始沉淀的7.6 2.78.39.6完全沉淀的9.63.79.511.1回答下列问题:(1)溶解时要先将卤块粉碎,其目的是__________.(2)加入双氧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不能用酸性溶液代替双氧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3NaHSO 2Cu O 4CuSO ()()4n X n CuSO NaOH 2MgCl 3+2+Fe Fe 、2+Mn pH 2+Fe3+Fe2+Mn 2+Mg pH pH 4KMnO(3)“除杂”时,溶液至少应调至_________﹔滤渣A 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4)“煮沸”所得产物为,灼烧时产生的气体作用是_________.22.(10分)化合物X 是一种有机合成中间体,Z 是常见的高分子化合物,某研究小组采用如下路线合成X 和Z :已知:①化合物A 的结构中有2个甲基;②请回答:(1)化合物A 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2)下列关于Z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a .属于混合物b .可用于制造食品包装袋c .能使溴水褪色(3)生成G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X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4)G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有_______种.①能与金属钠反应;②含两个甲基;③能发生银镜反应(5)若C 中混有B ,请用化学方法检验B 的存在(要求写出操作、现象和结论)_________.23.(12分)以废旧铅酸电池中的含铅废料(Pb 、PbO 、及炭黑等)和为原料,制备高纯PbO ,实现铅的再生利用.其工作流程如下:(1)过程Ⅰ中,在催化下,Pb 和反应生成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2)过程Ⅰ中,催化过程可表示为:i :ⅱ:……①写出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②下列实验方案可证实上述催化过程.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pH ()32Mg OH MgCO ⋅2CO 32CH CH ONa2|RCOOR +R CH COOR RCO CHCO R OR "'"'−−−−−→'24PbO PbSO 、24H SO 2Fe +2PbO 4PbSO 2Fe +22324422Fe +PbO +4H +SO 2Fe +PbSO +2H O ++-+a .向酸化的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溶液几乎无色,再加入少量,溶液变红.b ._________.(3)PbO 溶解在溶液中,存在平衡:,其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①过程Ⅱ的目的是脱硫.滤液1经处理后可在过程Ⅱ中重复使用,其目的是_________(选填序号).A .减少PbO 的损失,提高产品的产率B .重复利用,提高原料的利用率C .增加浓度,提高脱硫效率②过程Ⅲ的目的是提纯.结合上述溶解度曲线,补充过程Ⅲ的操作:向PbO 粗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充分溶解后,_________,过滤得到PbO 固体.24.(14分)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工业上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用将还原生成.某同学在实验室中对与反应进行了探究.回答下列问题:(1)氨气的制备①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②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氨气,选择上图中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发生装置→________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2)氨气与二氧化氮的反应将上述收集到的充入注射器X 中,硬质玻璃管Y 中加入少量催化剂,充入 (两端用夹子夹好).在一定温度下按图示装置进行实验.4FeSO 2PbO NaOH ()()()2PbO s +NaOH aq NaHPbO aq NaOH 24Na SO x NO 3NH x NO 2N 3NH x NO 3NH 2NO 12K K 、操作步骤实验现象解释原因打开,推动注射器活塞,使X 中的气体缓慢通入Y 管中Y 管中红棕色气体慢慢变浅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将注射器活塞退回原处并固定,待装置恢复到室温Y 管中有少量水珠生成的气态水凝聚打开②_______③______________(3)氨气与一氧化氮的反应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O 、气体匀速通过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测得NO 的去除率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反应温度在320~360℃范围内,NO去除率随温度变化不明显的原因是_______;反应温度高于380℃,NO 去除率下降,除因为进入反应器的NO 被还原的量减少外,还有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5.(14分)工业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目前已有三位科学家因其获得诺贝尔奖,我国目前氨的生产能力位居世界首位.请回答下列问题:I .(1)根据图1数据计算反应的________.图1能量转换关系 图2反应机理1K 2K 23O NH 、()()()22313N g +H g NH g 22H ∆=1kJ mol -⋅(2)利于提高合成氨平衡产率的条件有______A .低温B .高温C .低压D .高压E .催化剂(3)工业上通常采用铁触媒、在400~500℃和10~30MPa 的条件下合成氨.研究表明,反应在以Fe 为主体的多成分催化剂上可能通过图2机理进行(*表示催化剂表面吸附位,*表示被吸附于催化表面的).判断上述反应机理中,速率控制步骤(即速率最慢步骤)为______(填步骤前的标号),分析说明采用迅速冷却的方法将气态氨变成液态氨及时从平衡混合物中分离出去的目的是______.Ⅱ.在不同压强下,以两种不同组成进料,反应达平衡时氨的摩尔分数与温度的计算结果如下图所示.其中一种进料组成为,另一种为.(物质i 的摩尔分数:)图3 图4(4)图中压强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判断的依据是______.(5)进料组成中含有惰性气体Ar 的图是______.(6)图3中,当时,氮气的转化率______(保留两位小数).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______ (化为最简式).2N 2N 22H N x =0.75x =0.25、22H N Ar x 0.675x 0.225x 0.10===、、ii n x n =总32NH p 20MPa x 0.20==、α=()()()22313N g +H g NH g 22p K =()1MPa -成都市第七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345678910A A B B C D C C B A 11121314151617181920BDCCDBDBC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60分)21.(10分)(1)加快卤块的溶解速率(1分)(2) (2分)会增加杂质的含量(1分);将氧化为造成污染(1分)(3)9.5(1分) (2分)(4)使生成的氧化镁疏松(2分)22.(10分)(1)羟基(1分)(2)a (1分)(3)(2分)(4)16(2分)(5)取适量试样于试管中,先用溶液调至碱性,再加入新制氢氧化铜,加热,若产生砖红色沉淀,则有B 存在(2分)未调扣1分23.(12分)(1) (2分)未标扣1分(2)① (2分)2++32222Fe +2H +H O 2Fe +2H O +2Mn +Cl -2Cl ()()32Fe OH Mn OH 、333323232||CH CH CH CHCOOH+CH CH OH CH CHCOOCH CH +H O ∆浓硫酸333233|||CH CH CH CHCO CCO O C H CH CH NaOH pH 222442Fe Pb+PbO +2H SO 2PbSO +2H O +2Fe +3+22442Fe +Pb+SO PbSO +2Fe -+②取a 中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铅粉后,红色褪去(2分)(3)①AB (2分)②35%溶液,加热至110℃(2分) 趁热过滤,冷却结晶(2分)24.(14分)(1)①A (1分)(或B )(2分)②dcfei (2分)dcfedci 也可给分(2)① (2分)无催化剂扣1分②Z 中溶液产生倒吸现象(1分)③反应后气体分子数减少,Y 管中压强小于大气压(2分)(3)此温度范围内,催化剂活性已达最佳,对反应速率影响不明显,故NO 转化率基本不变(2分)(2分)多写不扣分25.(14分)I .(1) (2分)(2)AD (1分)(3)(ⅱ)(1分)促进平衡正向移动;空出催化剂表面吸附位,提高反应物的吸附能力;防止氨分解.(2分)需答到两个要点II .(4) (1分)合成氨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在相同温度下,压强越大,产物的平衡产率越高,摩尔分数越大(2分)(5)图4(1分)(6)33.33%(2分)(2分)NaOH ()422322NH Cl+Ca OH CaCl +2H O+2NH ∆↑3232NH H ONH H O ∆⋅↑+23226NO +8NH 7N +12H O 催化剂NaOH 3224NH +5O 4NO+6H O ∆催化剂22N O 2NO +高温45-123P <P <P。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化学期末考试试卷1.本试卷共10页,分为I 卷和II 卷,满分150分。
其中第I 卷为模块试题,共100分;第II 卷为综合能力测试题,共50分。
2.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3.请将第I 卷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第4页的表格内。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1—27 S —32 C1—35.5 Ba —137第I 卷(必修模块一试题 共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大气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
下列气体不会造成大气污染的是 A .N 2B .C12C .2SOD .2NO 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 .盐酸 B .NaCl 溶液 C .油水混合物 D .Fe(OH)3胶体 3.下列仪器中,能用于直接加热的是 A .烧杯 B .试管 C .烧瓶 D .锥形瓶4.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电解质的是 A .CuB .NaClC .NaOHD .24H SO5.一些装有化学物质的容器上常贴有危险化学品的标志。
下列标志中,应贴在装有浓硝酸的容器上的是6.合金是一类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
下列物质属于合金的是A .钢B .铜C .金刚石D .四氧化三铁7.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32322()3Al OH Al O H O + B .22222H O H O O +↑催化剂 C .222FeO HCl FeCl H O +=+D .222()2CuCl NaOH Cu OH NaCl +=↓+8.下列物质暴露在空气中不易变质的是A .氯化钠B .过氧化钠C .氢氧化钠D .漂白粉 9.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2H OH H O +-+==表示的是 A .2KOH HCl KCl H O +=+ B .222()22Ba OH HCl BaCl H O +=+C .2424222NaOH H SO Na SO H O +=+D .23322()2()2Cu OH HNO Cu NO H O +=+10.下列气体中不能..与水反应的是 A .2ClB .NOC .2NOD .2SO11.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有色布条褪色的是 A .次氯酸钠溶液 B .次氯酸钙溶液 C .新制氯水 D .氯化钙溶液12.对下列物质进行的分类正确的是 A .氯水、液氯均属于单质 B .425CuSO H O 属于纯净物 C .纯碱、烧碱均属于碱D .4NaHSO 在溶液中能电离出H +,它属于酸 13.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中,所含分子数最少的是 A .H 2B .NH 3C .HClD .24H SO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 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是22.4L /toolB .1 mol H 2的质量是1g ,它所占的体积是22.4L /toolC .在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物质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D .在标准状况下,1 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 15.下列情况会对人体健康造成较大危害的是 A .自来水中通入少量2Cl 进行消毒杀菌 B .利用SO 2的漂白作用使食品增白C .用食醋清洗热水瓶胆内壁附着的水垢(CaCO 3)D .用小苏打(3NaHCO )发酵面团制作馒头 16.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 .H +、Na +、23CO -、Cl -B .2Ba +、Na +、3NO -、H +C .K +、H +、23SO -、OH -D .Ag +、3Al+、Cl -、24SO17.下列关于2SO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2SO 的摩尔质量是64gB .1 rnol 2SO 的质量是64 g /molC .1mol 2SO 中所含分子数约为6.022310⨯ D .常温常压下,1 mol 2SO 的体积为22.4L18.用固体NaOH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 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 .称量时,将固体NaOH 直接放在天平左盘上B .将称量好的固体NaOH 放入容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C .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部分D .将烧杯中溶解固体NaOH 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后转移至容量瓶中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常温下可用铁制或铝制的容器来盛放浓硝酸或浓硫酸B .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气体产物是H 2C .凡含有OH -的化合物均属于碱D .盐类物质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20.地壳中含量占第一、二位的元素间形成的化合物不具有的性质是 A .熔点高、硬度大 B .常温下能与水反应 C .高温时能与氧化钙反应 D .常温下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1.只用一种试剂可区别24Na SO 、3AlCl 、4NH Cl 、4CuSO 四种溶液,这种试剂是 A .HClB .BaCl 2C .3AgNOD .NaOH22.现有三组实验:①除去混在植物油中的水 ②将海水制咸淡水 ③用食用酒精浸泡中草药提取其中的有效成分。
上述分离方法依次是A .分液、萃取、蒸馏B .萃取、蒸馏、分液C .分液、蒸馏、萃取D .蒸馏、萃取、分液23.下列是某同学对相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所作的评价,其中评价完全合理的是A .只有②B .①③C .②④D .①②③④24.下列溶液中的Cl -浓度与50mL l mol/L 2MgCl 溶液中的Cl -浓度相等的是 A .100mL 1 mol /L NaCl 溶液 B .75mL l mol /L 2CaCl 溶液 C .150mL 3mol /L KCl 溶液D .50mL 2mol /L 3AlCl 溶液25.相同物质的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所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是 A .1:1 B .3:2 C .2:3 D .8:9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0分。
)26.(8分)现有下列物质:A .豆浆;B .食盐水;C .铁;D .24H SO ; E .氢氧化钠固体 F .纯碱;G .泥水;H .二氧化碳;I .水。
请将它们的序号或所属类别填充到下列横线上。
27.(4分)2mol 3O 和3mol 2O 的质量(填“相等”、“不相等”或“无法判断”) 分子数之比为 ;所含氧原子的数目之比为 ;标准状况下。
体的体积之比为 。
28.(6分)(1)碳与浓硫酸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的反应为:242222()22C H S O C O S O H O +↑+↑+浓@,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 (填 “升高”或“降低”),被 (填“氧化”或“还原”,下同):碳单质作剂,具有 性。
(2)将适量的蔗糖放入烧杯中,加入几滴水,搅拌均匀,然后再加入适量浓硫酸,迅速 搅拌,放出大量的热,同时观察到蔗糖逐渐变黑,体积膨胀,并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 体。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说明浓硫酸具有 (填序号)。
①强氧化性 ②脱水性 ③吸水性 ④酸性29.(8分)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则:(1)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填字母); a .钠沉到水底 b .钠熔成小球 c .小球四处游动 d .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剂,溶液变为红色 (2)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金属钠保存在 中;(3)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氯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0.(12分)回答下列关于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1)除去铁粉中混有的铝粉可以选用的试剂为 (填序号)。
A .稀盐酸 B ,氢氧化钠溶液 C .浓硫酸 D .硝酸 需要进行的分离操作是 ,涉及的主要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2)向一支装有3FeC 溶液的试管中滴加NaOH 溶液,现象为 , 其中含铁元素的产物的化学式是 ; (3)为了检验某未知溶液是否含有Fe2+离子,两位同学分别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加以证明。
方案一:向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通入氯气,再滴加KSCN 溶液,溶液呈现红 色,证明该未知溶液含有2Fe +离子;方案二:向另一支装有该未知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加KSCN 溶液,无现象,再通入氯气, 溶液变为红色,证明该未知溶液含有Fe2+离子;则请回答:①你认为哪个方案较为合理 ; ②写出Fe2+与氯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⑧实验室在保存含有Fe 2+离子的溶液时,为了防止Fe2+离子变质,经常向其中加入铁粉,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 (4)鲜榨苹果汁是人们喜爱的饮料。
由于此饮料中含有Fe 2+,鲜榨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的2Fe +变为棕黄色的Fe3+,则这个变色的过程中Fe 2+被 ;若在榨汁的时候加入适量的维生素C ,可有效防止这种现象的发生。
这说明维生素C 具有 。
A .氧化性 B .还原性 C .酸性 D .碱性31.(12分)看图回答下列问题(部分仪器已被虚线遮挡,且虚线部分仪器可以根据需要添加)(1)如果在虚线部分增加收集装置,上图中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请回答以下问题: ①可以用 方法收集氨气,如果用烧瓶收集氨气,请用文字叙述如何检 验氨气己收集满 ;②利用①中收集的氨气可以完成喷泉实验,是因为氨气具有 的物理性质; ③写出实验室制氨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上图装置还可以用于完成某些固体物质受热分解的实验。
请回答:①23Na CO 和3NaHCO 这两种物质中有一种可以用上图装置进行受热分解的实验。
该物质受热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②为了验证①中该物质受热分解产生的所有气体产物,在虚线处应连接(表述时请指明 使用仪器,仪器中盛装的试剂和仪器的连接顺序) ;③请提出一点有关实验过程中安全问题的建议: ;④如果将12.6 g 的该物质加热分解,加热一段时间后,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9.5 g ,则 已经分解的该物质的质量为 g 。
第II 卷(必修模块一综合能力测试题共50分)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B .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C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氧化反应D .还原剂是一种能够得到电子的物质2.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广泛。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硅单质可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B .二氧化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C .石英(2SiO )可用来制作工艺品D .硅单质是制造玻璃的主要原料 3.下列物质中既能跟稀硫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是 ①43NH HCO②.23Al O ③3()Al OH④AlA .只③④B .只②③④C .只①③④D .全部 4.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配制5%NaCl 溶液时,将称量好的NaCl 放入烧杯中加适量的水搅拌溶解B .配制1mol/L NaOH 溶液时,将溶解后的NaOH 溶液立即注入容量瓶C .配制0.1 mol/L 24H SO 溶液时,将量取的浓24H SO 放入容量瓶中加水稀释D .分液操作时,先将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放出,然后再将上层液体从下口放出 5.已知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在标准状况下,含有A N 个原子的氮气体积为22.4L B .100℃时的水蒸气11.2L 中含有氢原子A N 个 C .1mol Fe 全部转化为Fe2+时,失去电子2A N 个D .含有0.5A N 个2O 的总质量为8 g6.向20 mL 4NaSO 溶液中加过量的氯化钡溶液,得到2.33 g 沉淀,原溶液中Na +的物 的量浓度为A .1.0mol ,LB .2.0mol /LC .0.50mol /LD .0.025 mol /L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3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