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装备设计(doc 17页)
支架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装设计

明确检验标准和要求 增加检验频次和抽样比例 引入先进的检验设备和工具 加强检验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支架加工工艺规程 及工装设计的未来 发展趋势
绿色环保:采用环保材料和 工艺,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智能化发展:采用先进的自动 化技术和智能制造系统,提高 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个性化定制:根据客户需求进 行个性化定制,满足不同客户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提高生产效率:通过 优化工艺规程和工装 设计,减少生产过程 中的浪费和重复劳动, 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通过合理的 工艺规程和工装设计, 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 耗,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产品质量:通过精 确的工艺规程和工装设 计,确保产品尺寸和性 能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提高产品质量。
增强生产安全性:通 过合理的工艺规程和 工装设计,减少生产 过程中的安全隐患, 保障员工的人身安全 。
工艺规程与工装设计的目标一致性 工艺规程与工装设计的协调性 工艺规程与工装设计的可操作性 工艺规程与工装设计的经济性
支架加工工艺规程 及工装设计的优化 建议
减少加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优化工装设计,降低成本 引入先进技术,提高加工精度 加强员工培训,提高技能水平
选用高精度、高效率的加工设备 定期对加工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 针对不同零件选择合适的加工设备 优化加工设备的布局和操作流程
设备类型:数控机床、加工中心、冲压机等 设备精度:保证加工精度和稳定性 设备数量:根据生产需求确定设备数量 设备维护: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和保养
加工材料:支架材料的选 择和要求
加工设备:加工设备的种 类和特点
加工工艺:加工工艺的流 程和步骤
加工参数:加工参数的确 定和调整
支架加工完成后,需进行外观检查,确保表面无划痕、毛刺等缺陷。 尺寸精度需符合图纸要求,误差不得超过±0.1mm。 支架的承重能力需经过测试,确保满足设计要求。 支架的稳定性需经过测试,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无变形或松动现象。
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支架是一种常用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和结构中。
为了生产高质量的支架,需要一个完善的工艺规程。
下面是一份800字的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
第一步:材料准备支架通常是用碳钢或不锈钢制成的。
在进行机械加工前,必须首先选择合适的原料,并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
具体来说,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1 确定材料类型和规格。
根据支架的要求,选择合适的钢材类型和规格。
1.2 检查材料质量。
检查原材料是否有裂纹、气孔等缺陷。
如果有,需要及时更换。
1.3 切割和锯断。
将原材料按照支架的要求进行尺寸切割和锯断。
第二步:车削加工车削是支架加工的主要工艺,也是加工难度比较大的一个环节。
在进行车削加工时,需要注意以下要点:2.1 精密测量。
在进行车削之前,需要对原材料进行精密测量和标记,确保尺寸和形状的精度。
2.2 刀具选择。
根据所需加工的形状和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车刀和切削液。
2.3 车削工艺。
进行车削时,应先进行粗车,再进行精车。
在精车时,要注意加工速度和刀具的互动,确保车削表面的平整度和精度。
第三步:钻孔和铰孔在支架上需要开孔时,需要进行钻孔和铰孔加工。
具体步骤如下:3.1 确定孔位和孔径。
根据支架的要求,确定开孔的位置和孔径。
3.2 钻孔加工。
采用钻头钻孔,注意钻头的选择和冷却液的使用。
3.3 铰孔加工。
在钻孔的基础上,采用铰刀铰孔,注意铰刀的选择和铰孔的精度。
第四步:焊接和组装当支架的各个部件加工好后,需要进行组装和焊接。
具体步骤如下:4.1 准备工作。
将所有加工好的部件放置在工作台上,清洁表面,确保没有油脂和污垢。
4.2 焊接。
根据支架的结构要求,采用合适的焊接方法进行焊接。
在焊接过程中,要注意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4.3 组装。
在焊接完成后,将各个部件进行组装。
在组装过程中,要注意各个部件之间的配合和间隙,确保支架的结构牢固和稳定。
总之,支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需要综合考虑材料、加工工艺、设备和工作环境等多个因素。
“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

XXXX大学课程设计题目:设计“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Ф11孔的工艺装备与夹具设计班级:汽车06-2姓名:XXXX指导教师:XXXX完成日期:2009.06.30一、设计题目二、设计要求设计的要求包括如下几个部分:1.绘制零件图。
1张2. 绘制零件毛坯图。
1张3.编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1套4.绘制夹具装配图(A0或A1)1张5.编写课程设计说明书(约5000——8000字)。
1份说明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章节)(1).目录(2).摘要(中外文对照的,各占一页)(3).零件工艺性分析(4).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5).指定工序的专用机床夹具设计(6).方案综合评价与结论(7).体会与展望(8).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包括书、期刊、报告等,15条以上)三、上交材料1.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机械加工工艺过程卡片1张4.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1张5.夹具装配图6.设计说明书1份四、进度安排1.第l~2天查资料,熟悉题目阶段。
2.第3~7天,完成零件的工艺性分析,确定毛坯的类型、制造方法和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设计并编制出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卡片。
3.第8~10天,完成夹具总体方案设计(画出草图,与指导教师沟通,在其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课程设计的下一步)。
4.第11~13天,完成夹具总装图的绘制。
5.第14~15天,零件图的绘制。
6.第16~18天,整理并完成设计说明书的编写。
7.第19天,完成图纸和说明书的输出打印。
8.第20~21天,答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摘要设计内容:设计“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加工φ30H7孔的工艺装备,并绘制出支架零件图、毛坯图、夹具装配图,填写工艺卡片,编制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意义:通过该课程设计,将所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独立地分析和解决了零件机械制造的工艺问题,设计了机床专用夹具这一典型的工艺装备,提高了结构设计能力,增强了专业技能,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及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了一次适应性训练,从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飞锤支架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doc

一、设计题目(学生空出,由指导教师填写)飞锤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二、原始资料(1) 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 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1张(2) 毛坯图1张(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参附表1) 1张(4) 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4) 夹具装配图1张(5) 夹具体零件图1张(6) 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四、进度安排(参考)(1) 熟悉零件,画零件图2天(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5天(3) 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 9天(4) 编写说明书3天(5) 准备及答辩2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摘要本课程设计主要内容包括飞锤支架的加工工艺过程设计和钻6⨯孔专用夹具的设计,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完成零件4φ图、毛坯图、夹具装配图和夹具体零件图的绘制。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完成了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
这是我们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
能够顺利完成这次课程设计,首先得益于朱占平老师的悉心指导,同学们的耐心解答。
在设计过程中,缺乏实际的生产经验,导致在设计中碰到了许多问题。
但在同学们的帮助下,通过请教老师,翻阅资料、查工具书,解决设计中的一个又一个问题。
在此,十分感谢朱占平老师的细心指导,感谢同学们的帮助。
AbstractThis curriculum project primary coverage including flies the hammer support's processing process engineering and the drill hole unit clamp's design,Completes the detail drawing, the semifinished materials chart, the jig assembly drawing and the jig body detail drawing plan in the curriculum project process。
支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书

支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书1 引言工艺综合课程设计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内容覆盖金属切削原理和刀具、机械加工方法及设备、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机械制造工艺学及工艺装备等,因而也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必须通过实践性教学环节才能使我们对该课程的基础理论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培养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
因此,工艺综合课程设计应运而生,也成为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实践课程。
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专业能力进行了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了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课程设计过程中,我们通过认真查阅资料,切实地锻炼了我们自我学习的能力。
另外,在设计过程中,经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热心帮助,我们小组三位成员顺利完成了本次设计任务。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指正。
2 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工程累本科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实践性强,应用范围广,内容涉及机械制造装备的选择或设计、机械工艺规程的制订。
工艺综合课程设计旨在继承前期先修基础课程的基础上,让我们完成一次机械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和典型夹具设计的锻炼,其目的如下。
(1)在结束了机械制造基础等前期课程的学习后,通过本次设计使我们所学到的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
培养我们全面综合地应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机械制造中的问题的能力。
(2)通过设计提高我们的自学能力,使我们熟悉机械制造中的有关手册、图表和技术资料,特别是熟悉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和夹具设计方面的资料,并学会结合生产实际正确使用这些资料。
(3) 通过设计使我们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懂得合理的设计应该是技术上先进的,经济上合理的,并且在生产实践中是可行的。
(4) 通过编写设计说明书,提高我们的技术文件整理、写作及组织编排能力,为我们将来撰写专业技术及科研论文打下基础。
3 支架的工艺分析3.1支架的结构及工艺性分析支架是起支撑作用的构架,可以承受较大的力,也具有定位作用,使零件之间保证正确的位置。
设计支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课程设计(论文)

工艺综合课程设计(论文)题目: 设计支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支架加工实用工艺规程和工装设计

支架加工实用工艺规程和工装设计支架加工的实用工艺规程和工装设计是确保支架加工过程能够达到预期要求的关键。
在本文中,将讨论支架加工的实用工艺规程和工装设计,以提供了解和指导。
一、实用工艺规程1.材料选择和准备:选择适合支架加工的材料,通常是钢材,确保材料的质量和性能符合要求。
在加工前,对材料进行清洗和去油处理,以确保表面光洁和无污染。
2.加工工艺和参数:根据支架的设计要求,确定加工工艺和参数。
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确保加工过程稳定和切削刀具寿命。
3.加工顺序和方法:根据支架的复杂程度和零件结构,确定加工顺序和方法。
可以采用分步加工、多道次加工等方式,确保加工过程顺利和效率高。
4.加工设备和工具的选择:选择适合支架加工的设备和工具。
例如,数控机床、切削刀具等,确保加工设备和工具的精度和性能符合要求。
5.质量控制和检测:在加工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和检测,确保支架的加工质量符合要求。
可以使用各种测量仪器和设备,如千分尺、显微镜等,进行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的测量和检查。
二、工装设计工装设计是指设计和制作用于支架加工过程中的夹具和工装,以提高加工质量和效率。
以下是支架加工的工装设计的一些建议。
1.夹具设计:根据支架的零件结构和加工过程的需求,设计夹具。
夹具应具备固定工件、定位工件和实现加工所需切削力的功能,确保加工过程稳定和工件精度高。
2.定位和夹持:确保工件在加工过程中的准确定位和夹持。
可以使用定位销、定位块、夹紧螺栓等方式,确保工件的位置和角度的精确性。
3.导向和限位:为了确保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工件的精度,需要设计导向和限位元件。
导向元件用于引导切削力和减小振动,限位元件用于限制切削深度和确保加工精度。
4.切削油和冷却液的输送:支架加工过程中需要切削油和冷却液的输送。
设计相应的管道、阀门和喷嘴,确保切削油和冷却液能够有效地达到切削区域并起到相应的作用。
5.工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设计的工装应具备稳定性和可靠性,以确保在加工过程中不会发生变形、松动等情况。
支架课程设计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机械制造工艺与机床夹具课程设计院系机电学院专业机械制造及工艺设计指导教师孙红年级机制1104班姓名学号2021年7月序言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工艺学和大部份专业课,并进行了生产实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个教学环节。
这次设计使咱们能够综合运用机械制造工艺学中的大体理论,并结合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独立分析和解决工艺问题,初步具有了设计一个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工艺规程的能力和运用夹具设计手册与图表等技术资料及编写技术文件等大体技术的一次实践机遇,为尔后的毕业设计及以后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由于能力所限,体会不足,设计中还有许多不足的地方,希望列位教师多加指导。
目录第1章零件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零件的作用...................................................................................... 错误!未定义书签。
零件的工艺性分析和零件图的审查 (1)第1章零件分析 (4)零件的作用 (5)第2章选择毛胚 (6)第3章工艺规程设计 (6)定位基准的选择 (6)(4)圆角:R3-R5圆角,可用立铣刀周铣出圆角。
(7)支架材料为HT15-33,为达到表面硬度,耐磨,中心韧性好的要求,安排如下热处置工序: (8)毛胚铸造后时效处置,通处过时效工序,排除铸造内应力,细化晶粒、降低硬度改善机加工时的切削性能。
(8)进行调质处置,在粗加工时期通过粗铣、等工序,支架大部份余量被切除。
粗加工进程中切削和发烧都专门大,在力和热的作用下,支架产生内应力,通过调质处置可排除内应力代替时效处置,同时能够取得所要求的韧性。
(8)三、工序的合理组合 (8)一、定加工方式以后,就按生产类型,零件的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和机床设备等具体生产条件确信工艺进程的工序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与装备设计(doc 17页)题目: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Φ25mmΦ22mm阶梯孔和8XΦ8mm孔钻孔及相关工艺)一、设计题目(学生空出,由指导教师填写)支架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工艺装备设计(Φ25mmΦ22mm 阶梯孔和8XΦ8mm孔钻孔及相关工艺)此套设计有全套CAD图和卡片,有意者请联系我索取522192623@二、原始资料(1)被加工零件的零件图1张(2) 生产类型:中批或大批大量生产三、上交材料(1)被加工工件的零件图1张(2)毛坯图1张(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参附表1) 1张(4) 与所设计夹具对应那道工序的工序卡片1张(4)夹具装配图1张(5)夹具体零件图1张(6)课程设计说明书(5000~8000字) 1份四、四、进度安排(参考)(1)熟悉零件,画零件图2天(2) 选择工艺方案,确定工艺路线,填写工艺过程综合卡片5天(3) 工艺装备设计(画夹具装配图及夹具体图) 9天(4)编写说明书3天(5)准备及答辩2天五、指导教师评语成绩:指导教师日期摘要笔者对机械图学书166页的支架三视图进行工艺分析,确定下端面为工序基准。
在确定铸造材料的同时,查阅相关资料,主要是课程设计指导书和机械设计手册等。
在用CAXA画出零件图的基础上,完成对毛坯图的绘制,相关形位公差和粗糙度加以补充。
在李老师的指导下完成了加工工艺过程卡片和加工工序卡片。
并由指导书上钩形压板的启发设计了一套支架的专用夹具。
在笔者设计的专用夹具上可以进行钻两种孔的工艺加工。
AbstractThe author analysis the book that call on “mechanical graphics”. In 166 page author find the three view analysis. Facing on the next benchmark for the process. In determining the casting material at the same time, access to relevant information, mainly to guide curriculum design books and manuals, such as mechanical design. Painted parts with CAXA electronic chart on the basis of the rough to complete the mapping, the relevant geometric tolerance and roughness to be added . Under the guidance of Ms.Li, author completed the process of card processing and card processing. Guide books by the inspired hook plate has designed a special fixture stent. Author design in a special fixture which can drill two kinds of holes for processing.1.零件的工艺分析1.1设计对象该设计对象是笔者自己找《机械图学》书166页的一个支架零件。
笔者主要分析其加工工艺和8хΦ6mm和Φ22mmΦ25mm阶梯孔的专用夹具。
1.2技术要求Φ8хΦ6mm、2хΦ8mm、阶梯孔Φ22mmΦ25mm布置方式如下图所示。
对上下端面,上下座侧壁尺寸要求和对上述孔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
零件各表面技术要求统计表项目公差等级尺寸及偏差mm 粗糙度μm下端面IT9 86054.0-х60046.0-6.3上端面IT9 58046.0-х50039.0-6.3下座侧壁面IT13 86054.0-х100036.0-60046.0-х100036.0-12.5上座侧壁面IT13 58046.0-х70036.0-50039.0-х70036.0-12.58хΦ6mm通孔IT8 Φ6018.00+ 1.6 2хΦ8mm通孔IT8 Φ8022.00+ 1.6Φ22mm阶梯孔下部IT9 Φ22052.0+ 3.2Φ25mm阶梯孔上部IT9 Φ25052.0+ 3.24хΦ12mm沉头座孔IT11 Φ12110.0+ 6.3其中,表面粗糙度和公差等级,按课程设计指导书表1-7,1-8,1-20查取。
偏差代号外尺寸按h取,内尺寸按H取,查表2-2(见书《机械精度设计与检测》)可以得到各个尺寸偏差。
2.机械加工工艺设计2.1 毛坯的铸造形式该支架铸造材料为HT150,材料承受中等载荷,通过查阅《材料成型》书,并考虑材料成本和加工成本,保证零件工作的可靠,就该零件本身锻造工艺会很困难,尤其是上侧壁的壁耳。
所以采用铸造。
拟定年产量为4000件,即属于中批生产的水平,而且零件轮廓尺寸不大,故可以采用机器铸造成型。
为了达到技术要求,铸件需经时效处理。
2.2毛坯的技术要求如下表所示为铸造毛坯技术要求:项目基本尺寸mm尺寸公差等级加工余量等级公差CT加工余量(RMA)mm下端面91.8±3⨯64.2±2.8 CT12 MA-G6⨯5.61.4上端面62.2±2.8⨯54.2±2.8CT12 MA-G5.6⨯5.60.7底座厚度15±1 ①MA-G 2 0.5 上座厚度12±1 ①MA-G 2 0.5 腰部直径Φ42±1 ②无 2 无中间孔Φ18±1 ③无 2 无注明①处,表示粗一等级公差,且定上下表面拔模面,作为基准的下表面。
公差要小。
多留余量。
注明②处,腰部无法再加工,所以铸造尺寸就是零件尺寸,和①一样,要求铸造工艺要高。
注明③处铸造时加Φ18芯棒,是按照芯棒规格定的偏差。
其余按照公式R=F+2RMA+CT/2计算。
数值见指导书表2-3,2-4,2-5.2.3基面选择基面选择是工艺规程设计中的重要的设计之一,基面的选择正确与合理,可以使加工质量得到保证,生产率得到提高。
否则,加工工艺过程中会问题百出,更有甚者,还会造成零件大批量的报废,使生产无法进行。
2.3.1 粗基面的选择作为粗基准的表面应平整,没有飞边、毛刺或其他表面缺欠。
本设计支架零件选择下底面,因为在铸造时对其要求就较高,而进行其他表面加工时也需要定它为基准。
2.3.2 精基面的选择选加工后的下底面为精基准面来加工其他表面,如上表面半精铣,上下侧壁粗铣等。
而且加工完下表面后对后文提到的夹具安装,钻孔等都是必要的。
3.制订机械加工工艺路线3.1表面加工方法的确定笔者本打算用车削的方法加工上下表面,毕竟笔者的父亲是从事车削加工工作的。
但考虑到生产效率问题,使用面铣刀也可以经过一次走到完成,而且铣床的加工精度不比车床差,耗电量也少,这也能降低相当的成本。
满足IT9级要求。
查《机械制造课程设计指导书》10页表1-7、1-8、1-20,结合上述各零件技术要求统计表。
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路线方案如下:(只包含在机加部分)粗铣上下两端面粗铣下端面91.8mm×64.2mm至底座厚度11mm;上端面62.2mm×54.2mm至上座厚度8mm,Ra12.5µm半精铣上下两端面半精铣下端面,至底座厚度10mm;上端面,至上座厚度7mm,Ra6.3µm粗铣上下座侧壁粗铣下端面侧壁,至86mm×60mm;粗铣上端面侧壁,至58mm×50mm,下座壁R8圆角,上座壁R6圆角钻、扩、铰Ø22mm孔钻中心孔Ø18至Ø20一次扩孔:Ø22mm,通孔;二次扩孔:Ø25mm,深30mm,过渡处倒角1×30,Ra6.3µm精铰Ø22mm和Ø25mm至Ø22~22.020mm 、Ø25~25.020mm、Ra3.2µm扩、铰Ø25mm孔钻、精铰、锪平8ר6mm孔钻、精铰上端面4ר6mm的孔,下端面4ר6mm的孔,至Ø6~Ø6.010mm,Ra1.6µm,锪平下端面4ר6mm 孔至4ר12mm,深度2mm,Ra6.3µm钻、精铰2ר8mm孔钻上表面侧沿Ø8mm孔,至Ø8~Ø6.012mm,Ra1.6µm注明:左半部为工序名称,右半部为加工方法(工艺路线)机械加工过程和设备及其选用刀具等,参见笔者的加工工艺过程卡片。
值得说明的是单件工时的算法参见下文。
下面对卡片的内容加以论述。
3.2工序顺序的安排机械加工工序主要是要满足四个原则,即“先基准后其他”原则,“先粗后精”原则,“先主后次”原则,“先面后孔”原则,基准问题上文已经提过用底座下表面为基准。
先进行粗铣表面,再精铣表面,为了提高铣削加工效率,可以先粗铣下底面,在不换刀的情况下继续铣上表面,对基准没有影响。
再换铣刀,低速小切削量加工下底和上底。
这些进行完毕后要把零件装卡在后文提到的夹具上,对除了横向的2XØ8mm孔进行钻铰等加工,考虑到Ø22 mmØ25mm阶梯孔尺寸较大,就需要用扩孔钻加工。
这样阶梯孔就包括钻,扩,铰三种工艺。
8XØ6mm和在夹具加工后需要通孔的2XØ8mm尺寸较小,只需钻,精铰加工即可。
参见《课程设计指导书》41页表2-28:孔加工余量。
当然,Ø6mm的孔加工完毕后需用锪钻加工沉头座孔Ø12mm,深度2mm。
3.3确定工艺路线在综合考虑上述工序顺序安排原则的基础上,表列出了支架零件的工艺路线。
(只包含机加部分)工序号工序名称机床装备工艺装备1 铸造2 时效3 涂底漆4 粗铣上下两端面X61W 高速钢镶齿套式面铣刀、游标卡尺5 半精铣上下两端面X61W 高速钢镶齿套式面铣刀、游标卡尺6 粗铣上下座侧壁X61W 高速钢镶齿套式面铣刀、游标卡尺7 钻、扩、铰Ø22mm孔Z525 麻花钻、扩孔钻、硬质合金锥柄机用铰刀、卡尺、塞规、专用夹具8 扩、铰Ø25mm孔Z525 扩孔钻、硬质合金锥柄机用铰刀、卡尺、塞规、专用夹具9 钻、精铰、锪平8ר6mm孔Z525莫氏锥柄麻花钻、硬质合金锥柄机用铰刀、高速钢锪钻、内径千分尺、专用夹具10 钻、精铰2ר8mm孔Z525莫氏锥柄麻花钻、硬质合金锥柄机用铰刀、内径千分尺11 去毛刺钳工台平锉12 清洗清洗机13 发蓝14 终检塞规、百分表、卡尺等3.4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3.4.1 机床的选择采用Z525立式钻床钻所有的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