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名生产总值

合集下载

gdp是什么意思gdp增长具体是什么意思

gdp是什么意思gdp增长具体是什么意思

gdp是什么意思GDP增长具体是什么意思gdp是什么?相信很多人知道这个名词,却不一定知道是什么意思。

下面是精心为大家带来的gdp是什么意思,欢迎阅读。

更多gdp 是什么意思相关内容请关注实用资料栏目!GDP是英文的缩写,我们先来看看它的英文名字GDP=GrOSSDOmeStiCProduct,中国翻译成: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国界范围内)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听起来有点拗口,说白了就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指标。

GDP即英文grossdomesticPrOdUCt的缩写,也就是国内生产总值。

通常对GDP的定义为: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值。

在经济学中,常用GDP和GNP(国民生产总值、grossnationalPrOdUCt)共同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综合水平通用的指标。

这也是目前各个国家和地区常采用的衡量手段。

GDP是宏观经济中最受关注的经济统计数字,因为它被认为是衡量国民经济发展情况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一般来说,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形态,即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与同期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即所有常驻单位的增加值之和;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创造的收入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货物和服务最终使用减去货物和服务进口。

GDP反映的是国民经济各部门的增加值的总额。

_、GDPGDP長按市场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長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它涉及的是经济活动,是实实在在的。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与核算方法1、支出法是把一国一定时期投入的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物品与劳务按需求者支出的金额分类汇总而成。

2、收入法是把生产要素在生产中所得到的各种收入加总而成,由于要素的收入从企业角度看即是产品的成本(包括企业利润),所以这种方法又称要素成本法。

国民生产总值怎么计算出来的

国民生产总值怎么计算出来的

国内生产总值,是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一方面体现为所有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增加值的总和,另一方面体现为所有常住单位所使用的最终产品价值和净出口的总和。

三种核算方法: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一、生产法将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生产法增加值相加,得到生产法国内生产总值。

(一)总产出总产出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但不包括用于自身生产过程中的固定资产以外的货物和服务,反映常住单位生产活动的总规模。

总产出分为市场总产出、为自身最终使用的总产出和非市场总产出。

按生产者价格计算。

1.市场总产出市场总产出指以有显著经济意义的价格实现的总产出。

主要包括:一是以有显著经济意义的价格出售的货物和服务的价值;二是用于交换其他货物、服务或资产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三是用于实物支付(包括实物报酬)的货物或服务的价值;四是准备用于上述某种用途的制成品和在制品存货的变动价值;五是提供货物和服务收取的服务费、运输费、金融资产获得和处置的附加费等。

市场总产出按生产者价格估价。

在不同行业,核算市场总产出所采用的方法和指标有所不同。

▪农林牧渔业总产出采用产品法核算,用农林牧渔业生产的各种产品的价格乘以产量计算。

▪工业总产出等于工业总产值。

▪建筑业总产出等于建筑业总产值。

▪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出等于其商业毛利额加上进口税净额。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的总产出等于其营业收入。

▪金融业总产出的核算方法较为复杂,分为以下几种情况:货币金融服务企业总产出等于间接计算的金融中介服务(FISIM)产出加上直接收费的金融服务产出。

其中,FISIM产出采用参考利率法计算。

中央银行从事的市场性货币金融服务,总产出也按此方法计算。

资本市场服务总产出等于营业收入扣除投资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再加上证券交易印花税。

保险业总产出包括寿险服务总产出和非寿险服务总产出。

《宏观经济学》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

《宏观经济学》第2章国民收入核算

2005年世界人均GDP前10名国家
排序 国家 人均GDP 排序
1 卢森堡 69,056
6
2 挪威 53,465
7
3 瑞士 49,246
8
4 爱尔兰 46,335
9
5 丹麦 45,015 10
单位:美元/人 国家 人均GDP 冰岛 44,133 美国 42,076 瑞典 38,451 英国 36,977 日本 36,486
25 折旧
50
转移支付
120 政府购买
200
企业间接税
75 社会保险金 130
个人消费支出 500 公司未分配润 100
公司所得税
50 个人所得税 80
解:
1、GDP=C+I+G+NX =500+(125+50)+200+15=890 2、NDP=GDP-折旧=890-50=840 3、NI=NDP-间接税=840-75=765 4、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
为何入GDP
含义:企业把自己的收入转移到社会或其他 经济主体。如企业慈善捐款,消费者呆帐。
为何计入GDP:构成国民收入。
折旧为什么计入GDP 含义:资本品由于损耗造成的价值减少。 为何计入:损耗后,要靠投资来补偿,包含
于总投资中。
得税-社会保险金+政府转移支付 =765-100-50-130+120=605 5、PDI=PI-个人所得税=605-80=
525
举例:2
某国如下国民经济统计指标: 政府财政税收500亿元,公司业主利润收入
600亿元,其中个人所得税100亿元,未分 配利润为60亿元,政府转移支付20亿元, 工资总额为1500亿元,社会折旧总额为200 亿元,社会保障支付10亿元。 计算:GDP、NDP、NI、PI、PDI。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价值。

它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国家经济运行和政策调控的重要依据。

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主要采用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三种方法。

产出法是通过统计国家所有产业部门的产出值,得出国民生产总值。

收入法是从国家居民的收入中计算,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等。

支出法则是通过统计国家居民和政府的消费支出、投资和净出口等来计算。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范围包括商品和劳务。

商品是指物理实体的产品,如农产品、工业品等;劳务是指人们通过劳动所提供的服务,如教育、医疗等。

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包括净产值和增加值两个概念。

净产值是指物品和劳务的生产价值减去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和能源;增加值是指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减去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中间投入。

国民生产总值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和经济增长态势,还反映了经济结构和产业组成的变化。

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组成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影响很大,不同的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不同。

通常来说,制造业、服务业和农业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组成部分。

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与国家的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连续多年保持增长,意味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会有所提高。

然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是唯一的衡量经济发展的指标,还需要考虑经济的可持续性、环境保护、人口就业等因素。

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和精确度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由于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统计数据的获取和处理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误差。

此外,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还需要解决价格指数、物价水平、统计范围和统计方法等一系列问题。

总之,国民生产总值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对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制定和经济管理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然而,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国民生产总值只是经济发展的一个方面,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来全面评估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

国民生产总值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国民生产总值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驻机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年或季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成果。

那么国民生产总值是怎么解释的呢?下面是为你整理国民生产总值的解释的内容,供大家阅览!国民生产总值的意思国民生产总值GroNationae,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看做是GNF仅关注GDP,以分析世界各国的经济增长;而世界银行则既关注GDP也关注GNIGNP,一定程度上讲更为关注GNIGNP,以分析世界各国的贫富差异。

二、GDP与GNPGNI引致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差异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GDP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

他将GDP比做描述天气的卫星云图,能够提供经济状况的完整图像,能够帮助领导者判断经济是在萎缩还是在膨胀,是需要刺激还是需要控制,是处于严重衰退还是处于通胀威胁之中。

如果没有像GDP这样的总量指标,政策制定者就会陷入杂乱无章的数字海洋而不知所措。

然而,改变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扩大内需的呼声也引发了经济政策是追求GDP还是GNP的争论。

主流观点认为,在经济政策上更为追求GDP或GNP,会导致不同的经济增长模式,即内源性经济增长模式或输入性经济增长模式。

一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政策上更为关注GDP,那就会更注重本国产业的成熟和发展,而不在乎支撑这些产业发展的是国内企业还是国外企业。

当然,随着GDP的增长,政府也会有相应的税收。

如果在经济政策上更关注GNP,则不仅本国产业要发展,而且应当是本国企业支撑了本国产业的发展,不仅要增加税收,而且要有实实在在的盈利。

于是,前者会更倾心于招商引资,会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后者则会重视本国企业,包括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发展。

二以GDP或者GNP作为经济政策的主要追求目标,在一定的GDP水平下,会导致本国人民的富裕程度不同。

这一方面的典型案例是新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的比较。

2022年,随着苏州经济一路高歌,GDP总量首超深圳,新苏南模式达到了中国经济发展样板的制高点。

国民生产总值的名词解释大白话

国民生产总值的名词解释大白话

国民生产总值的名词解释大白话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聊一聊一个经济学中常常提到的一个指标——国民生产总值,简称GDP。

或许很多人对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对于它的具体含义以及作用可能不太清楚。

在本文中,我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国民生产总值进行解释,让大家更好地理解它。

国民生产总值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一个国家一段时间内的经济总量。

它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活动的增长速度。

所以说,它是一个评估一个国家经济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

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并不复杂,简单说就是把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一年)所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相加。

这里要注意的是“最终产品”,也就是说,只有那些直接供给给最终消费者的产品或服务才能被纳入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

对于中间投入的产品或服务,比如某个原材料,它们的价值不会被算在国民生产总值中。

国民生产总值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计算,但是最常用的方法是按照产出的三个部门来划分,分别是农业、工业和服务业。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国家或地区的生产状况,也可以更好地指导政府制定经济政策。

在计算国民生产总值的过程中,市场价格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市场价格是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买卖双方共同认可的价格,也就是大家普遍乐意以这个价格交换物品或服务。

所以,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并不只是简单地按照物品的数量来累加,还需要考虑物品的市场价值。

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首先,它可以显示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率。

通过比较不同年份的国民生产总值,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个国家的经济是否在稳步增长。

其次,国民生产总值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到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

比如,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中,服务业的比重越来越大,那么可以说明这个国家的经济已经逐渐向服务型经济转变。

最后,国民生产总值还可以用来比较不同国家之间的经济实力。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我们可以对不同国家的经济强弱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当然,国民生产总值也有它的局限性。

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国民经济总体指标

国民经济总体指标1.国内生产总值(GDP)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一般按年统计)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计算公式如下:GDP=GNP-本国居民在国外的收入+外国居民在本国的收入= GN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价值形态、收入形态和产品形态。

从价值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超过同期中间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从收入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创造并分配给常住居民和非常住居民的初次收入分配之和;从产品形态看,它是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价值与货物和服务净出口价值之和。

对应于这三种表现形态,在实际核算中,国内生产总值有三种计算方法,即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

常用的是支出法。

其公式为:GDP=C+I+G+(X-M)C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G代表“政府支出”;X代表“出口”;M “进口”;(X-M)代表“净出口”。

2.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指工业行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衡量国民经济的重要统计指标之一。

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重复计算。

两种计算方法:一是生产法,即工业总产出减去工业中间投入。

二是收入法,即从收入的角度出发,根据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应得到的收入份额计算。

3.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劳动力人口是指年龄在16岁以上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全体。

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

充分就业是指对劳动力的充分利用,但不是完全利用,在实际的经济生活中不可能达到失业率为零的状态。

4.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用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普遍、明显地上涨。

常用的指标有三种:零售物价指数、批发物价指数、国民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通货膨胀影响到经济的两种方式:通过收入和财产的再分配、通过改变产品产量与类型。

通货膨胀的3种分类:温和、严重、恶性。

gdp名词解释

gdp名词解释

gdp名词解释GDP是国民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的缩写,是一个经济学上的名词。

它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间内所有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GDP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

GDP是一个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因为它能够提供一个国家或地区整体经济情况的概述。

GDP的计算通常基于生产法、支出法和收入法三种方法。

生产法是通过计算一国或地区在特定时间内生产各类产品和服务的总值来确定GDP。

支出法是通过计算个人消费支出、政府支出、投资支出以及净出口的总和来确定GDP。

收入法是通过计算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和资本)所得的总和来确定GDP。

GDP的计算通常使用市场价值来确定产品和服务的价值。

这意味着GDP只计算正式市场交易中的产品和服务,而不包括非正式市场交易或黑市交易的价值。

此外,GDP只计算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而不计算中间产品的价值。

例如,将小麦转化为面包的过程中,小麦被认为是中间产品,而面包则被认为是最终产品。

GDP的增长速度通常被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

高速增长的GDP通常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活力和竞争力较强,而低速增长的GDP则可能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困难和竞争力较弱。

然而,GDP的增长速度并不是唯一衡量经济状况的指标,它还需要与其他指标,如通货膨胀率、失业率、人口增长率等相结合,才能更加准确地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情况。

GDP的计算和使用有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GDP只能反映市场交易的价值,而无法衡量非市场交易的价值。

其次,GDP 无法考虑到环境和社会因素对经济的影响。

例如,GDP的增长并不能反映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消耗以及环境污染的恶化等问题。

因此,为了更全面地评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需要综合考虑GDP以外的指标和因素。

总之,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规模和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

它通过计算一定时间内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总和来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姓名:题目:摘要回归分析是应用极其广泛的数据分析方法之一。

它基于观测数据建立变量间适当的依赖关系,以分析数据内在规律,并可用于预报、控制等问题。

针对问题一,运用线性回归对数据进行分析,将得到的结果与显著性水平相比较,进行残差分析,得到线性回归方程的准确度以及对数据敏感度。

针对问题二,运用曲线拟合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分析。

针对问题三,结合数据进行拟合,做出趋势图,得出趋势方程。

一、模型的准备第一问:为确定实际投资额对国民生产总值和物价指数的依赖关系,取实际投资额为因变量y,国民生产总值和物价指数分别为自变量x1和x2.然后,进行数据描述分析。

有散点图可见y线性依赖x1和x2,而且变化趋势很相似,怀疑x1与x 2之间存在共线性性质,画x1-x2散点图1-1马上证实了这一点。

二、模型的建立第一问:实际投资额y可以表示成其中一个自变量的函数,选择国民生产总值x=x1,取线性模型y=a+bx做回归分析。

图1-2 线性回归虽然,拟合优度R2接近1,F统计量概率值P<0.0001很小,但是参数估计的95%置信区间太大,而且含有零点,这意味着参数参数有可能取零值。

特别是残差序列图2.1.5出现异方差现象,残差散布的范围随着序列变化增大。

这与回归分析成立的前提“残差具有零均值和均方差”相矛盾。

考虑到投资额和国民生产总值这些数据(xt ,yt)都是来自同一个体的不同时间t的观测值,不同时间的数据之间可能存在相关性,这种相关性简称为自相关性。

自相关性分析也称为自回归分析,是研究时间序列的常用方法。

但不是对所有时间序列数据都可以直接进行自回归分析,希望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的关系,就必须假设两个变量之间未来的依赖关系与过去的有着某种相似性,统计上定义这种相似性为时间序列的平稳性。

严格的说,称一个时间序列{rt}是平稳的,如果该序列满足:对任意的整数k,任意的的时间点t0,随机变量rt0,rt0+1,...,rt0+k是独立同分布的。

也就是说该序列的均值和方差不会随时间的改变而变化。

从上面的残差图可见,对于k=0,残差序列{rt =yt-a-bxt}的方差随时间逐渐增大,它不是一个平稳过程,自相关性也非常不好,因此不能采用自回归模型。

重新考虑到作为时间序列,实际投资额对国民生产总值的依赖可能存在滞后,国民生产总值对实际投资额的部分影响可能隔几年后才显现出来。

经过多次试验,得到统计分析结果最佳的模型:yt =a+b1xt-2+b2xt对这个模型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当年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实际投资额是正相关的,前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对实际投资额的影响是抑制的。

根据这个模型,只要知道国民生产总值就不难估计相应时间的实际投资额。

第二问:对未来投资额yt 作预测,需先估计出未来的国民生产总值x1t 和物价指数 x2t 设已知 t=21时, x1t =3312,x2t=2.1938 基本回归模型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得到了投资额与国民生产总值及物价指数之间的多元回归方程Ù得出的结论是投资额和国民生产总值及物价指数的关系显著。

第三问:为了方便分析出房地产对四川GDP 增速的影响效果,就需要利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对 其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 。

本文在评估房地产对中国 GDP 的影响时,正是运用了这种方 法。

通过四个不同的角度 ,分别建立模型。

第一个角度是研究房地产投资总值与 四川GDP 总 值的关系系数,比较房地产投资增速与 四川GDP 总值的关系。

第二个角度是研究房地产开发 投资总值和前一年 四川GDP 总值对今年 四川GDP 总值的贡献。

第三个角度是研究房地产开发投资 总值同比增长数与 四川GDP 总值同比增长数之间的关系 ,进而研究房地产投资总6720.485ˆ t y值的增长率与四川GDP增长率的关系。

第四个角度是研究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率每年上升(或下降)的百分点和四川GDP 增长率每年上升(或下降)的百分点之间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我们得出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率每年上升(或下降)的百分点对四川GDP增长率每年上升(或下降)的百分点的影响。

的数据图3-1 房地产投资额用线性回归模型,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发布的相关数据对国民生产总值与房地产开发投资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线性拟合,假设二者的线性关系为m1 = a*m2+ b (a,b为常数系数)用MATLAB软件编程求解,用MATLAB软件编程运行得到国民生产总值与房地产开发投资总值线性相关关系图用matlab编程运算得到m1 = 8×m 2 + 57306未来国内GDP增长符合上图函数,在未来十年内将保持持续增长。

第四问:表4-1GDP(亿元)CPI年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2014 512020.65 635910 101.62013 446294.09 588019 102.62012 374694.74 534123 102.62011 311485.13 484124 105.42010 251683.77 408903 103.32009 224598.77 345629 99.32008 172828.4 316752 105.92007 137323.94 268019 104.82006 109998.16 217657 101.52005 88773.61 185896 101.8对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CPI进行相关系数分析。

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进行计算计算结果:表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列 1 列 2列 1 1列 2 0.9906511图4-1 固定资产投资与GDP关系说明两者相关性很强,且呈线性相关。

表2-1 CPI与GDP列 1 列 2列 1 1列 2 -0.0013 1说明两者没有相关性。

三、参考文献[1] 谭千蓉、林宗兵.数学实验与数学模型第一版.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11.[2] 刘爱玉,SPSS 基础教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年[3]章文波、陈红艳,实用数据统计分析及 SPSS12.0 应用(第一版),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6 年附录:第一问matlab程序:x1=[596.7 637.7 691.1 756 799 873.4 944 992.7 1077.6 1185.9 1326.4 1434.2 1549.3 1718 1918.3 2163.9 2417.8 2631.7 2954.7 3073]; >> x2=[0.7167 0.7277 0.7436 0.7676 0.7906 0.8254 0.8679 0.9145 0.960111.0575 1.0575 1.1508 1.2579 1.3234 1.4005 1.5042 1.6342 1.7842 1.95142.0688];>> y=[90.9 97.4 113.5 125.7 122.8 133.3 149.3 144.2 166.4 195 229.8 228.7 206.1 257.9 324.1 386.6 423 401.9 474.9 424.4];>> subplot(1,3,1),plot(x1,y,'*'),title('x1-y')>> subplot(1,3,2),plot(x2,y,'*'),title('x2-y')>> subplot(1,3,3),plot(x1,x2,'*'),title('x1-2')>>A=[ones(size(x1))',x1'];>> [d,bint,r,rint,stats]=regress(y',A);>>plot(r,'*'),axis([0,20,-60,60]),title('residual') >> A=[ones(size(x1(3:end)))',x1(1:end-2)',x1(3:end)']; >> [d,bt,r,rt,sts]=regress(y(3:end)',A);>> plot(r,'*'),grid第三问:m1=[90.997.4113.5125.7149.3195.97268.15344.38450.87510.08701.45914.51326.831451.71588.372194.632819.173266.438534380.09];m2=[2443.212871.653241.473474.093649.123928.24293.494725.015333.096379.637385.18690.2410562.3912601.2314151.2817185.4821026.6823872.826392.0728536.66];a=polyfit(m1,m2,1)z=polyval(a,m1);plot(m1,m2,'r+',m1,z,'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