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课件: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邹玲花)(共34张PPT)(最新版推荐下载)
合集下载
人教版必修三第二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T优秀ppt课件

生态 系统 的结 构
组成 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3 第5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假设 你像 鲁滨逊 那样流落在不毛的荒岛上,
只有15Kg玉米和一只母鸡可以食用,那么使
自己活我的最反长对的!办法是: 产AB的..先先蛋吃吃为先,鸡玉最什 吃,米后我么然,再?要后同吃吃时鸡玉用米部分玉米先再喂鸡吃吃,鸡 玉吃, 米鸡生
食物链越长,流量流失就越多。
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10%~20%,营养级越 高,能量的消耗就越多。当能量流经4~5个营养级, 所剩的能量往往不能维持下一营养级的生命了。生态 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而且所以生物种类和数量就越少。
课后趣味拓展
2、用能量流动的原理,
解释谚语“一山不容二 虎”隐含的道理。
用于自身生长、
发育、繁殖
被分解者 遗体残骸等 分解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 二章 节《第生二态节《系生统态的系能 统量的流能动 量》流PP动T优》秀49pPpPtT课件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呼吸
输入 生产者
呼吸
初级消 费者
散失
呼吸
呼吸
次级消 费者
… 三级消
费者
传递
分
解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
能总量为流经这个
呼吸
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草
兔子
老鹰
生物体把从外界获取的营养物质转 化为自身的组成物质或能量储存起 来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消化、
吸收和利用”
3、兔子把草吃进消化道内,草中的能量都被兔子同化了吗?
组成 成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
食物链一般不超过5个营养级
高中生物课标教材(人教版)必修3 第5章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假设 你像 鲁滨逊 那样流落在不毛的荒岛上,
只有15Kg玉米和一只母鸡可以食用,那么使
自己活我的最反长对的!办法是: 产AB的..先先蛋吃吃为先,鸡玉最什 吃,米后我么然,再?要后同吃吃时鸡玉用米部分玉米先再喂鸡吃吃,鸡 玉吃, 米鸡生
食物链越长,流量流失就越多。
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效率大约为10%~20%,营养级越 高,能量的消耗就越多。当能量流经4~5个营养级, 所剩的能量往往不能维持下一营养级的生命了。生态 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而且所以生物种类和数量就越少。
课后趣味拓展
2、用能量流动的原理,
解释谚语“一山不容二 虎”隐含的道理。
用于自身生长、
发育、繁殖
被分解者 遗体残骸等 分解
人教版必修三第五 二章 节《第生二态节《系生统态的系能 统量的流能动 量》流PP动T优》秀49pPpPtT课件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呼吸
输入 生产者
呼吸
初级消 费者
散失
呼吸
呼吸
次级消 费者
… 三级消
费者
传递
分
解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
能总量为流经这个
呼吸
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草
兔子
老鹰
生物体把从外界获取的营养物质转 化为自身的组成物质或能量储存起 来的过程。简单来说就是“消化、
吸收和利用”
3、兔子把草吃进消化道内,草中的能量都被兔子同化了吗?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33PPT

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的调整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 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1.假设你流落在一个荒凉的孤岛上,只有少量的玉米和
鸡可以食用。那么,使你自己活得最长的办法是( A )
A、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B、先吃玉米,再吃鸡
C、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
D、用玉米喂鸡,先吃鸡蛋,然后再吃鸡
补充:生物富集现象
指化学杀虫剂(如DDT)、有害物质(如重 金属元素Hg、Pb等)通过食物链逐渐累积和浓 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小鱼 大鱼 鱼鹰
DDT含量 3x10 -12 4x10 -8 5x10 -7 2x10 -6 2.5x10 -5
写出食物链, 分析生物体 内DDT含量 在食物链的 传递过程中 有什么特点?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能量流动的含义:
1.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
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1)起点: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总能量: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
量
(3)渠道:食物链、食物网
(4)方向:低营养级
高营养级
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在群体
水平上。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 A.“输入”——源头:太阳能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太阳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分解者 呼吸作用
1.能量在第一营养级中的变化
能
①呼吸作用
量
1%
流
动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1.假设你流落在一个荒凉的孤岛上,只有少量的玉米和
鸡可以食用。那么,使你自己活得最长的办法是( A )
A、先吃鸡,然后吃玉米
B、先吃玉米,再吃鸡
C、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
D、用玉米喂鸡,先吃鸡蛋,然后再吃鸡
补充:生物富集现象
指化学杀虫剂(如DDT)、有害物质(如重 金属元素Hg、Pb等)通过食物链逐渐累积和浓 缩,在生物体内高度富集,导致危害的现象。
浮游植物 浮游动物 小鱼 大鱼 鱼鹰
DDT含量 3x10 -12 4x10 -8 5x10 -7 2x10 -6 2.5x10 -5
写出食物链, 分析生物体 内DDT含量 在食物链的 传递过程中 有什么特点?
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一、能量流动的含义:
1.能量流动: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
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1)起点: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总能量:生产者固定太阳能的总
量
(3)渠道:食物链、食物网
(4)方向:低营养级
高营养级
研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在群体
水平上。
2.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过程。 A.“输入”——源头:太阳能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二、能量流动的过程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呼吸作用
太阳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分解者 呼吸作用
1.能量在第一营养级中的变化
能
①呼吸作用
量
1%
流
动
生产者
初级消费者
5.2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共47张PPT)

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
兔同化的能量
同化量= 摄入量- 粪便量
狐摄入(流入下
用于自身生长 一个营养级) 发育、繁殖
狐同化
遗体、残骸等
未同化(粪便)
遗体、残骸等
分解者利用
粪便(c) 初级消费者摄入(a)
分
(1)输入某一个营养级的能量: 解
指该营养级生物同化(固
者 利
定)的能量。
用
(f)
初级消费者同化(b)
同化(b)=摄入的能量(a)-粪便中的能量(c)
粪便(c) 初级消费者摄入(a) 呼吸
(2):某一营养级同化能量的去向: 分
解
①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者
初级消费者同化(b)
作用 (d)
散 失
②流入下一营养级 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④未被利用的能量
利 用
遗体 用于生长、发育
(f) 残骸 和繁殖(e)
未
1.关于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能量流动包括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B.分解者所需的能量可来自各营养级生物所储存的能量 C.生态系统维持正常功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 D.生产者固定的能量除用于自身呼吸外,其余均流入下一营养级
2.在由草、兔、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兔经同化作 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应该包括( B ) A.通过兔的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 B.通过兔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到分解者体内的能量 D.流入到狐体内的能量
第一营养级 464.6
62.8
96.3
第二营养级 62.8
12.6
18.8
第三营养级 12.6
0
7.5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t教学课件

D.生态系统中玉米、牛和人三种群不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
【解析】 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并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 减,但是能量的传递效率的高低和营养级的高低没有关系,一般传递 效率不变,都是 10%-20%,A 项错误;A 能养活 10 000 人,说明需 要玉米的数量至少为 10 000÷20%=50 000,若 A 和 B 中玉米的数量相 同,则 B 至少能养活 50 000×10%×10%=500 人,B 项正确;生物富 集现象的特点是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难降解的污染物积累越 多,所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时,A 中的人比 B 中的人 体内污染物浓度低,C 项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金字塔每一阶层代 表的是一个营养级,而不是某一生物种群,对于某一生物种群来说不 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D 项正确。
2.生态金字塔
生态金字塔是生态学中表示不同关系的一种形式,生态学中常以
金字塔的形式表示的有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等。不同的金字塔能
形象地说明营养级与能量、生物个体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定量研究生
态系统的直观体现。
项目
能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
形状
特点
正金字塔形
一般为正金字塔 形,有时会出现倒
金字塔形
1 新情境·激趣引航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一切生命活动 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没有能量的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起点主要是生产 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还有化能自养型生物通过化学能改 变生产的能量)。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 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或答
【解析】 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并随营养级的升高而逐级递 减,但是能量的传递效率的高低和营养级的高低没有关系,一般传递 效率不变,都是 10%-20%,A 项错误;A 能养活 10 000 人,说明需 要玉米的数量至少为 10 000÷20%=50 000,若 A 和 B 中玉米的数量相 同,则 B 至少能养活 50 000×10%×10%=500 人,B 项正确;生物富 集现象的特点是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难降解的污染物积累越 多,所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难降解污染物时,A 中的人比 B 中的人 体内污染物浓度低,C 项正确;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金字塔每一阶层代 表的是一个营养级,而不是某一生物种群,对于某一生物种群来说不 一定符合能量金字塔,D 项正确。
2.生态金字塔
生态金字塔是生态学中表示不同关系的一种形式,生态学中常以
金字塔的形式表示的有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等。不同的金字塔能
形象地说明营养级与能量、生物个体数量之间的关系,是定量研究生
态系统的直观体现。
项目
能量金字塔
数量金字塔
生物量金字塔
形状
特点
正金字塔形
一般为正金字塔 形,有时会出现倒
金字塔形
1 新情境·激趣引航
能量是生态系统的动力,是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一切生命活动 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没有能量的转化,也就没有生命和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的起点主要是生产 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太阳能(还有化能自养型生物通过化学能改 变生产的能量)。流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主要是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 固定的太阳能的总量。能量流动的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该生态系统输入的总能量大于所有生物消耗能量之和或答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共53张PPT)

能量金字塔
想一想:
从能量流动金字塔可 以看出:营养级越多, 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 能量就 ___越_多_。
如果把各个营养级的 生物量(质量)和数量关 系,用绘制能量金字塔的 方式表达出来,是不是也 是金字塔形?
数量金字塔
想一想:
有没有例外的情 况?
成千上万只昆虫生活在一株大树上,该 数量金字塔的塔形也会发生倒置。
呼吸
散失
…
...
分解者利用
呼吸
粪便
初级消费者
摄入
能 量
在
初级消费者
第
同化
二
营
遗体 用于生长 残骸 发育和繁殖
养 级 中
的
次级消费者
变
摄入
化
散失
3、兔子把草吃进肚子里,草中的能量都被 兔子吸收了吗?
不是。
4、兔子吸收了能量后,这些能量有哪些 去向?
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 被分解者利用;
鱼
机
物
蚕粪
质
塘泥
鱼塘
甘蔗
蔗基 蔗叶
塘泥
人们虽然不能改变能量流动的客观规律,但 可设法调整能量流动方向,使能量流向对人类 最有益的部分
三.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
1、对能量进行多级利用,提高能量的利用率。 例如:秸秆的多级利用、桑基鱼塘
“桑基鱼塘”的设计理念是从人类 所需出发,通过能量多级利用,充
分利用流经各营养级的能量,提高生 产效益。
3、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渠道: 从能量流动金字塔可以看出: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中消耗的能量就 _____。
能量流动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 动物通过消耗自身体内储存的化学能变成爬、跳、飞、游的机械能。 动物通过消耗自身体内储存的化学能变成爬、跳、飞、游的机械能。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优质课课件)

维持生态系统的结构
能量流动驱动着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从而维持 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能量流动的概念及意义
促进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密切相关,分解 者通过分解动植物残体等有机物,将 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并转化为无 机物,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人类活动对能量流动路径的改变
食物链简化
人类活动如过度捕捞、狩猎等导致食物链中某些环节缺失 或弱化,使能量流动路径简化,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 多样性。
营养级联效应
人类活动引起的营养级联效应如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等, 改变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关系和能量传递效率。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
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如生物多样性丧失、 水源涵养能力减弱等,影响生态系统的整体能量平衡和可 持续性。
能量流动的终点
在食物链中,能量沿着生产者、 消费者、分解者的顺序流动。分 解者作为食物链的终点,将动植 物残体中的能量转化为热能释放 到环境中,完成能量的流动过程。
PART 05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路 径与特点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能量流动的路径
01
02
03
04
太阳能输入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初来源于 太阳,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吸
调节生态系统中的种 群数量
能量流动对生态系统中的种群数量具 有调节作用。当某个种群数量过多时 ,其获取的能量也会相应增加,从而 导致其他相关种群数量的减少;反之 亦然。这种调节作用有助于维持生态 系统的平衡。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
能量流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对于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当能量流动 受到干扰或破坏时,生态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 生态系统的崩溃。因此,保护和维护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对于维护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能量流动驱动着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关系,形成了复杂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从而维持 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能量流动的概念及意义
促进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密切相关,分解 者通过分解动植物残体等有机物,将 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并转化为无 机物,为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提供原料 ,促进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人类活动对能量流动路径的改变
食物链简化
人类活动如过度捕捞、狩猎等导致食物链中某些环节缺失 或弱化,使能量流动路径简化,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 多样性。
营养级联效应
人类活动引起的营养级联效应如富营养化、重金属污染等, 改变生态系统中的营养关系和能量传递效率。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
人类活动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如生物多样性丧失、 水源涵养能力减弱等,影响生态系统的整体能量平衡和可 持续性。
能量流动的终点
在食物链中,能量沿着生产者、 消费者、分解者的顺序流动。分 解者作为食物链的终点,将动植 物残体中的能量转化为热能释放 到环境中,完成能量的流动过程。
PART 05
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路 径与特点
REPORTING
WENKU DESIGN
能量流动的路径
01
02
03
04
太阳能输入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初来源于 太阳,通过光合作用被植物吸
调节生态系统中的种 群数量
能量流动对生态系统中的种群数量具 有调节作用。当某个种群数量过多时 ,其获取的能量也会相应增加,从而 导致其他相关种群数量的减少;反之 亦然。这种调节作用有助于维持生态 系统的平衡。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性
能量流动的稳定性和持续性对于生态 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当能量流动 受到干扰或破坏时,生态系统的结构 和功能也会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导致 生态系统的崩溃。因此,保护和维护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对于维护生态系 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人教版生物必修三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件 (共39张PPT)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之一。
1、能量的输入必须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 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固定在有机物中。 2、能量的传递一般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 3、能量的转化是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和热能。 4、能量的散失是所有能量最终以热能的形式 散失到外界环境中,不能被再度利用。
一、能量流动的过程 1、小草的能量来自哪里? 2、太阳光照射在草地上都被小草吸收了吗? 小草吸收了光能,光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3、小草固定的太阳能,有哪些去向?
总 结
1、能量流动的过程; 2、能量流动的特点; 3、研究能量流动的实践意义。
课下作业
1、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完成P98的课后练习题; 3、完成本节课的导学案和课时作业; 4、预习第五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物 质循环》。
本章总概念图
本节概念图
本节概念图
本节概念图
草
兔子
鹰
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2H2O O2 水在光 下分解 4[H] 还 ATP 多种酶参 定 酶 供能 原 加催化 C5 ADP+Pi 2C3 CO 2 固
光 能
色素
(CH2O)
光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类囊体薄膜上 叶绿体基质中
光反应过程
暗反应过程
新陈代谢的基本类型:
把外界环境中获取的 营养物质,转变成自 身的组成物质。
(已知)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①含义: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只能从第一营养 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 个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
②原因: A、食物链中各个营养级的捕食关系是不 可逆转的,这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B、各营养级的能量总是趋向于以呼吸作 用产生热能而散失掉,这些能量是无法再 利用的。
人教版教学必修三52《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PPT课件

11
能量流动 的特点
D C B A
12
数量
落叶林
3'C
2'C 1'C p
草地
4'C
3'C 2'C 1'C p
能量
3'C
2'C 1'C p
4'C
3'C 2'C 1'C p
落叶林及草地数量和能量金字塔
13
能量流动的特点
14
引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什么肉类食品的价格比小白菜价格高?
为什么几平方公里才能有一只虎,而几平方米却 有百万昆虫?
18
有关计算 假定某生态系统中有绿色植物,蛙、蛇、
鹰、昆虫和食虫鸟等生物,此生态系统的总能 量为24000千焦,如营养级之间能量转化效率 为15%,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所利用的能 量分别是( )
解析:第三营养级所利用的能量= 24000千焦 × (15%)3-1= 540千焦 ;第四营养级所利用的能量 = 24000千焦 × (15%)4-1=81千焦。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
复习引入
大气中 的CO2
丙
消费者
乙
分解者
甲 生产者
2
能量流动的分析
3
能量流动的分析
4
能量流动的过程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 来自太阳。
进入生态系统中生物体的能量是生产者光合 作用吸收的能量。这些能量固定到生产者所制造 的有机物中。
9
能量流动的特点
营养级
流入能量
生产者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能量流动 的特点
D C B A
12
数量
落叶林
3'C
2'C 1'C p
草地
4'C
3'C 2'C 1'C p
能量
3'C
2'C 1'C p
4'C
3'C 2'C 1'C p
落叶林及草地数量和能量金字塔
13
能量流动的特点
14
引申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什么肉类食品的价格比小白菜价格高?
为什么几平方公里才能有一只虎,而几平方米却 有百万昆虫?
18
有关计算 假定某生态系统中有绿色植物,蛙、蛇、
鹰、昆虫和食虫鸟等生物,此生态系统的总能 量为24000千焦,如营养级之间能量转化效率 为15%,第三营养级和第四营养级所利用的能 量分别是( )
解析:第三营养级所利用的能量= 24000千焦 × (15%)3-1= 540千焦 ;第四营养级所利用的能量 = 24000千焦 × (15%)4-1=81千焦。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1
复习引入
大气中 的CO2
丙
消费者
乙
分解者
甲 生产者
2
能量流动的分析
3
能量流动的分析
4
能量流动的过程
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所需要的能量都 来自太阳。
进入生态系统中生物体的能量是生产者光合 作用吸收的能量。这些能量固定到生产者所制造 的有机物中。
9
能量流动的特点
营养级
流入能量
生产者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级消
用于生长、
次级 吸收 费者同
消费
化
发育和繁
者摄 未吸收粪便量
殖等生命
入
活动,储
未吸 粪便量 收
存于体内 (储存量)
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遗体、分解 残骸 者利
③
用
初级流消入费各者级粪消便费中者的的能总量能属量于:哪一个营养级?
第一各营级养消级费生者产的者同的化能量量,被分解者利用
由上图可分析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去路有:
呼吸消耗
初级消费 者同化
分解者利用
(残枝落叶、初级消 费者的粪便)
呼吸消耗
次级消费者同化
分解者利用
(遗体残骸、次级消 费者的粪便)
图5—7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呼吸
呼吸
呼吸
呼吸
生产者
初级消 费者
次级消 费者
呼吸
分解者
三级消 费者
关于同化量的计算: (1)从来源来看:
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2)从去路来看: 用于生长、发
传递
转化 太阳能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热能 散失 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思考讨论: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转化是否遵循 能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转 化后,一部分储存在生态系统(生物体有机物)中, 而另一部分被利用、散发至无机环境中,两者之和与 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相等。
同化量=呼吸量+ 育和繁殖等生 命活动,储存 于体内(储存 量)
下一营养级同化 分解者利用
同化量=呼吸量+下一营养级同化+分解者利用
…
图5—6 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
粪便
初级消费者 摄入
初级消费者
同化
分
解
呼
者 利
遗体
用于生长
吸
用
发育和繁殖
残骸
散
呼
失
吸
次级消费者
散失
摄入
如图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 其中a~g表示能量值。若图中A表示某食物网中第二营养
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图中B表示同化的能量
B.图中C表示流入下一营
第三营养级
养级的能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储存量 的摄入量
C.图中D表示通过呼吸作
用散失的能量 D.图中a值与c+d+e的值
粪便量
遗体残骸 中的能量
相同
有关能量流动的理解
1)起点: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渠 道: 食物链、食物网 3)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营养级
生产者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分解者
流入能量
464.6 62.8 12.6 14.6
流出能量 (输入后一个营养级)
62.8 12.6
出入比
13.52% 20.06%
4、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为什么是单向流
动的? ①食物链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 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②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
应该先吃鸡,再吃玉米(即选择1)
任务:写出这条食物链中能量 的流动情况。
输入
热能 散失
无机环境
在能量的 输入、传 递、散失
传递 草
羊 传递
狼
传
递
的过程中
分解者
生物群落
都有能量 的转化。
散失 热能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概念: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输入、 传递 、 转化和 散失 的过程。
能量流动的分析方法指导
就一个生物个体(如羊)而言,能量
是如何输入、储存和散失的?
能量输入
个体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能 能量 量 输入 流 动 的 分 析
能量 输入
个体 1 个体 2 个体 3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
种群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2、流经某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否再回到这个 问题生态系统中来?
不能,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阅读课本P95图5-8,思考
并回答: 1、图中“未利用的能量”怎么理解?
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后一个营养级 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2. 用表格的形式,将图中的数据进行整理。
3. 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 所固定的能量的百分比是多少?从植食性动物传 递给肉食性动物的能量约占多少?
资料
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
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 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
同化量指某一营养级从外环境中得到的全部化
学能。
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1、具体分析生产者、初级消费者的能量的来 源和去路:
精读教材94页有关内容(包括图5-6) 试画出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的能量来源 和去向。
问题探讨:
假设你像小说中 的鲁滨逊那样,流 落在一个荒岛上, 那里除了有能饮用 的水以外,几乎没 有食物。你随时尚 存的食物中只有一 只母鸡、15kg玉米。
讨论: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 来等待救援:1、先吃鸡,再吃玉米。2、先吃玉米,同 时用一部分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
能量在第一营养级中的变化(教材P94 第二段)
能
量
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流
用于生长、
动 的
生产者
(植物)
发育和繁 殖等生命 活动,储
初级消 费者摄 入
过
存于体内
程
(储存量)
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利用
…
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
①
吸 收
初级消 费者同
初级 消费
化(同 化量)
者摄
入量
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 ②
全部生产者所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总和
4)流入各级消费者的总能量:
各级消费者的同化量
5)能量来源:太阳能(除少数特殊空间外) 能量传递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能量散失形式: 热能
6)能量变化情况:太阳能→生物体中的化学能→
热能(最终归宿)
总结: 输入 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传递 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
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 无法循环。
问题探讨
A、先吃鸡,再 吃玉米
玉米 人
鸡
B、先吃玉米,同
时用一部分玉米喂
玉米
人
鸡,吃鸡产下的蛋,
最后吃鸡。
鸡
问题的实质:怎样从有限命活动?
应该先吃鸡,再吃玉米(即选择1)。若选择2,则增加了食 物链的长度,能量逐级递减,最后人获得的能量较少。
①初级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次级消费者同化(或流入次级消费者); 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遗体残骸、次级消
费者的粪便)
则流入生产者的能量去路有:
①生产者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初级消费者同化(或流入初级消费者); 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残枝落叶、初级消
费者的粪便)
总结:
生产者所 固定的太 阳能的总 量
用于生长、
次级 吸收 费者同
消费
化
发育和繁
者摄 未吸收粪便量
殖等生命
入
活动,储
未吸 粪便量 收
存于体内 (储存量)
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遗体、分解 残骸 者利
③
用
初级流消入费各者级粪消便费中者的的能总量能属量于:哪一个营养级?
第一各营级养消级费生者产的者同的化能量量,被分解者利用
由上图可分析流入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去路有:
呼吸消耗
初级消费 者同化
分解者利用
(残枝落叶、初级消 费者的粪便)
呼吸消耗
次级消费者同化
分解者利用
(遗体残骸、次级消 费者的粪便)
图5—7 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示意图
呼吸
呼吸
呼吸
呼吸
生产者
初级消 费者
次级消 费者
呼吸
分解者
三级消 费者
关于同化量的计算: (1)从来源来看:
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
(2)从去路来看: 用于生长、发
传递
转化 太阳能 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热能 散失 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思考讨论: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转化是否遵循 能量守恒定律?为什么?
遵循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转 化后,一部分储存在生态系统(生物体有机物)中, 而另一部分被利用、散发至无机环境中,两者之和与 流入生态系统的能量相等。
同化量=呼吸量+ 育和繁殖等生 命活动,储存 于体内(储存 量)
下一营养级同化 分解者利用
同化量=呼吸量+下一营养级同化+分解者利用
…
图5—6 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
粪便
初级消费者 摄入
初级消费者
同化
分
解
呼
者 利
遗体
用于生长
吸
用
发育和繁殖
残骸
散
呼
失
吸
次级消费者
散失
摄入
如图表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 其中a~g表示能量值。若图中A表示某食物网中第二营养
级所摄入的全部能量,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图中B表示同化的能量
B.图中C表示流入下一营
第三营养级
养级的能量
摄入量 同化量 储存量 的摄入量
C.图中D表示通过呼吸作
用散失的能量 D.图中a值与c+d+e的值
粪便量
遗体残骸 中的能量
相同
有关能量流动的理解
1)起点: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2)渠 道: 食物链、食物网 3)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营养级
生产者 植食性动物 肉食性动物
分解者
流入能量
464.6 62.8 12.6 14.6
流出能量 (输入后一个营养级)
62.8 12.6
出入比
13.52% 20.06%
4、能量流动的特点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过程中为什么是单向流
动的? ①食物链各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转的,这是 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②各营养级通过呼吸作用所
应该先吃鸡,再吃玉米(即选择1)
任务:写出这条食物链中能量 的流动情况。
输入
热能 散失
无机环境
在能量的 输入、传 递、散失
传递 草
羊 传递
狼
传
递
的过程中
分解者
生物群落
都有能量 的转化。
散失 热能
一、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概念: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 输入、 传递 、 转化和 散失 的过程。
能量流动的分析方法指导
就一个生物个体(如羊)而言,能量
是如何输入、储存和散失的?
能量输入
个体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能 能量 量 输入 流 动 的 分 析
能量 输入
个体 1 个体 2 个体 3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
种群
储存在体内的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2、流经某生态系统的能量能否再回到这个 问题生态系统中来?
不能,能量流动是单向的。
三、能量流动的特点 阅读课本P95图5-8,思考
并回答: 1、图中“未利用的能量”怎么理解?
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后一个营养级 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2. 用表格的形式,将图中的数据进行整理。
3. 从第一营养级流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占生产者 所固定的能量的百分比是多少?从植食性动物传 递给肉食性动物的能量约占多少?
资料
同化作用(又叫做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外
界环境中获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 质,并且储存能量的变化过程。
同化量指某一营养级从外环境中得到的全部化
学能。
二、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过程
1、具体分析生产者、初级消费者的能量的来 源和去路:
精读教材94页有关内容(包括图5-6) 试画出生产者和初级消费者的能量来源 和去向。
问题探讨:
假设你像小说中 的鲁滨逊那样,流 落在一个荒岛上, 那里除了有能饮用 的水以外,几乎没 有食物。你随时尚 存的食物中只有一 只母鸡、15kg玉米。
讨论: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 来等待救援:1、先吃鸡,再吃玉米。2、先吃玉米,同 时用一部分喂鸡,吃鸡产下的蛋,最后吃鸡。
能量在第一营养级中的变化(教材P94 第二段)
能
量
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流
用于生长、
动 的
生产者
(植物)
发育和繁 殖等生命 活动,储
初级消 费者摄 入
过
存于体内
程
(储存量)
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利用
…
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示意图
①
吸 收
初级消 费者同
初级 消费
化(同 化量)
者摄
入量
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散失 ②
全部生产者所固定下来的太阳能总和
4)流入各级消费者的总能量:
各级消费者的同化量
5)能量来源:太阳能(除少数特殊空间外) 能量传递形式: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能量散失形式: 热能
6)能量变化情况:太阳能→生物体中的化学能→
热能(最终归宿)
总结: 输入 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传递 沿食物链和食物网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
产生的热能不能被生物群落重复利用,因此能量流动 无法循环。
问题探讨
A、先吃鸡,再 吃玉米
玉米 人
鸡
B、先吃玉米,同
时用一部分玉米喂
玉米
人
鸡,吃鸡产下的蛋,
最后吃鸡。
鸡
问题的实质:怎样从有限命活动?
应该先吃鸡,再吃玉米(即选择1)。若选择2,则增加了食 物链的长度,能量逐级递减,最后人获得的能量较少。
①初级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次级消费者同化(或流入次级消费者); 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遗体残骸、次级消
费者的粪便)
则流入生产者的能量去路有:
①生产者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 ②初级消费者同化(或流入初级消费者); ③被分解者分解利用。 (残枝落叶、初级消
费者的粪便)
总结:
生产者所 固定的太 阳能的总 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