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整体护理论文

合集下载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应急护理措施论文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应急护理措施论文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应急护理措施摘要: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具有发病突然、病情发展迅速、死亡率高的特点,正确的护理方法与及时的救治不仅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还能够降低病人的死亡率。

故正确的应急护理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救治【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451-021 概述病程较长、病情反复发作是呼吸系统疾病的特点,容易使病人精神的高度紧张、意志消沉、烦躁、产生恐惧心理等,有些病人在疾病晚期会有呼吸困难、发绀、精神状态不佳等情况。

药物治疗对某些病情严重的病人治疗没有效果,并极有可能在短期内进入危险的状态,病情持续恶化,最后呼吸衰竭而死。

所以在对于重症病人的抢救和日常护理中,除了依靠有效的治疗外,还要结合科学的护理,给病人创造一个舒适洁净的疗养环境,提供专业的皮肤呼吸道及口腔护理,进行具有针对个人特点的治疗。

重症病人的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治疗的效果,也是医生和护理人员应该重视的问题。

2 护理方法2.1 病情监测:因为重症病人的病情在短期内发展快,所以病情的预判对重症病人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可以通过先兆症状的观察预判。

如对病人的呼吸、意识的观察,其意义重大。

在日常护理中,医护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操作:①观察病人的意识变化与生命体征,如心律、呼吸、脉搏的节奏、频率等指标。

判断病人是否有头痛、反应迟钝、烦躁不安、意识模糊等现象。

②观察并记录病人有无并发症及其诱发因素,重视后半夜的巡察护理,以防止哮喘病人后半夜发作或病情加重带来危险。

一般来说,呼吸过慢或者过快都应该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呼吸快慢可以为病人病情的快速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③当重症病人处于缺氧状态时应给其立即吸氧,并保证规范的操作和病人的吸氧安全,吸氧效果,可以根据病人病情调节氧气的流量。

另外,病人的血气监测应与氧疗同步进行。

2.2 药物治疗:对重症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要严格控制好药物使用的剂量,控制药用药浓度与血浓度。

呼吸内科的整体护理管理

呼吸内科的整体护理管理
0 . 0 5) ,具有可 比者病 情好 转 、痊愈共 3 5 例 ,抢 救患 者 5例 , 其 中,成功 4例 ,死 亡 1例 ,对 照组 患者 病情 好 转 ,痊 愈 共2 9例 ,抢救 患者 1 1 例 ,其 中 ,成功 6例 ,死亡 5例 , 实 验组 患 者在 治 愈率 、抢 救 成 功率 和 死亡 率 等 与对 照 组 相 比有 显著差 异 ,对 比具有统 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0 引言
呼吸 系统疾病 是一种严 重威胁 人 民健康 的重要 疾病 ,患 者 的病 程 一般 都 比较 长 ,病 情 恶化 速度 快 且 容 易发 作 ,因 此 呼 吸 内科 重 症 患 者在 治疗 的基础 上 实施 整 体 护理 ,不 仅 能缓 解 患 者 的精 神压 力 、控 制 情绪 ,而 且 有助 于 提 高患 者 的治 疗效 果 ’ 。现将 我 院 2 0 1 0年 1 月至 2 0 1 2年 1 2月的 8 0例呼 吸内科重 症患者 的临床护 理报道 如下 。
1 . 2 方 法 呼吸 内科 重症患者 发病急 ,病情 变化较快 ,医护人员应 随时观察 患者 的临床表现 并根据 症状做 出正确 判断 ,医护人 员要 从 自己做起 ,从细 节 做起 ,在 患 者 的治 疗 过程 中精 心 护理 ,对 于 各种 突 发病 况 及 时 向医 生报 告 ,并 作 出相 应 的 应 对 措施 。对照 组 患者 给 予 常规 病 情护 理 和 临床 护理 ,实 验组 患 者则 在 此基 础 上 给予 饮食 护 理 、用 药 干预 护理 、环 境护理 和心里护 理等整体 的护 理措施 ,具体如 下 。
现危 险。 1 . 2 . 2 临 床 护 理
4 5 4
世界 最新 医学信 息文摘 2 0 1 4年第 1 4卷第 1 期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全面护理方法论文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全面护理方法论文

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全面护理的方法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常见的护理问题,对其常见护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方法:对本院呼吸内科156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随时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和恰当的临床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结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具有发病急、病情发展快、死亡率高的特点,正确的护理方法可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问题;解决措施【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3-0194-02呼吸内科的重症患者,常因短时间内进入危重状态,且由于病情危重,对常规药物反应较差,往往迅速恶化发展,致呼吸衰竭死亡。

我院呼吸内科2009年1月~2010年12月治疗156例重症患者,对其护理中体会到恰当的护理至关重要,是提高临床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156例患者,男102例,女54例,年龄19~87岁,平均37岁。

慢性支气管炎37例、哮喘31例、慢性阻塞性肺病88例。

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70例,常见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对照组86例,无明显突发症状和体征。

2 护理方法2.1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2.1.1 意识观察:若患者出现表情淡漠、意识朦胧、头痛、白天嗜睡、夜间烦躁不安、反应迟钝、两手扑击样震颤等,应加强巡视观察,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2.1.2 呼吸观察:呼吸过快或过慢为早期呼吸衰竭现象,深而长的呼吸可能有酸中毒,慢而浅的呼吸可能是碱中毒,快而浅表的呼吸表示肺部病变严重或有感染的可能,夜间端坐呼吸阵发性发作常为左心衰的表现,严重呼吸困难时常有点头样呼吸。

呼吸观察常为快速诊断提供信息。

2.1.3 输液的观察:随时观察静脉通道是否通畅、穿刺针口有否肿胀,因患者痰多粘稠,根据医嘱静脉补充足够水分。

但使用氨茶碱静脉滴注时,应稀释后给予缓慢注射,速度不宜过快,应保持30~40滴/min,避免引起心悸、心率失常和血压骤降。

论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

论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
营养
需精心的护理 , 用科 学合 理 的方法 , 予患 者洁 净舒适 的休 给
养环境 , 适合患者 的抗感 染治 疗 , 符合 其身 体状 况 的康复 锻 炼、 专业有效 的呼吸道、 口腔及皮肤 护理 、 适合患 者文化水 平
和接受能力的心理支持 、 情观察及护理等 。 病
1 资 料 和 方 法
为 最 严 重 的不 良反 应 , 现 为 短 暂 记 忆 力 的损 害 。要 及 时 与 表
室接触患者 的做法 , 从仅关心患者生命 体征转 变到关心 整体 的人 , 重视 患者心理需求 , 为患者提供系统化 整体护理 , 对促
进患者康 复、 回归社会有重要 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姜佐 宁. 1 实用精神病学. 民卫生 出版社 , 0 : , 3. 人 1 997 2 9 2- 9 [] 周小东 . 2 现代 电抽 搐治疗 理论 与实践 . 河北科 学技 术出版 社,
【 关键词】 呼吸 内科 ; 重症患者 ; 护理
呼 吸 系 统 疾 病 患 者 病 程 长 , 期 反 复 发 作 , 血 , 神 紧 长 咯 精 治 疗 ] 。
张、 情绪 消沉 , 恐惧 , 极易烦 燥 , 并 常拒 绝做必 要 的检查及 治 疗 。疾病晚期 , 患者表 现呼 吸 困难 、 绀 、 发 精神 症状 差 等 , 抢 救护理重症呼吸衰竭 患者 , 除了依 赖有 效 的医疗 措施 外 , 还
12 4 病情监测 观察 重症 哮喘 的先 兆症状 。严 密观察 生 ..
命体征 、 吸节 律 、 率 、 度 , 气 与 吸气 的 时间 比例 , 呼 频 深 呼 心
11 一般资料 .
选取 我 院 2 0 0 6~20 0 9呼 吸 内科 重症 患 者

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

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

护理经验2072013.12对于重症呼吸衰竭的患者来说,不仅需要有效的医疗措施,而且还必须加上精心的护理,使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给患者一个舒适的环境,适合患者治疗,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的康复训练,口腔护理,皮肤护理,给患者心理护理。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本组患者有44例,其中17例男性患者,27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15-80岁。

所有患者当中有3例肺癌患者,28例慢性支气管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例支气管哮喘患者,7例支气管扩张患者;所有患者有6例死亡,33例好转出院。

死亡的原因当中,主要是呼吸衰竭的原因,还有心衰以及呼吸道堵塞窒息。

1.2 方法首先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患者一般都会呼吸困难,伴有咳嗽,咳痰,如果患者的呼吸过慢或者是过快可能是早期呼吸衰竭的现象,如果呼吸深可能是酸中毒,快而浅的呼吸可能是患者被感染或者是肺部严重病变,慢而浅的呼吸可能是碱中毒,夜间端坐呼吸可能是左心衰,这些观察能够为快速诊断提供很大的帮助。

对患者的意识进行观察,如果患者出现头痛、白天嗜睡,反应迟钝等情况,要加强巡视,并且报告给医生,以便及时处理。

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尿量,因为心功能不全会引发心源性休克,主要的表现就是尿量少,血压低等等。

观察患者输液的情况,静脉通道是否通畅,静脉注射氨茶碱的时候应该先稀释,注射速度不能过快,避免引发心律失常。

观察患者咳嗽咯痰的情况,观察患者是否有血性泡沫痰,如果患者反复咳嗽,而且痰液不容易咳出,而且有血丝,这说明患者的病情有好转,如果患者的痰液是粉红色泡沫说明患者有急性肺水肿。

护理的基本方案是:首先要让患者了解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张建峰山西省左云县人民医院内科 山西省左云县 037100【摘 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

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44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总结护理体会。

结论:正确的护理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有很重要的意义。

论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

论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

论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随着呼吸疾病的日益增加和人口老龄化的趋势,呼吸内科成为了医院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室。

呼吸内科的护理是一项重要的护理工作,呼吸内科护理任务重,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和复杂性,尤其是重症患者的护理更是关键,它的成功与否将直接影响患者治疗生命的延续或者危及患者的生命。

本文将会对呼吸内科护理中重症患者的护理进行阐述。

一、重症患者的特点重症患者是指因某种原因导致生命体征出现严重障碍,需要收入重症医学科进行治疗的患者。

呼吸内科作为危急重症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症呼吸道疾病的收治也是其主要工作之一。

重症患者具有很多的共性,如:生命体征不稳定,并发症多、病情复杂、需要高强度护理,对护理的要求高等等。

呼吸内科作为危急重症医学科,其收治的重症患者种类与数量尤其多,因此呼吸内科的护理任务相对较重。

二、重症患者接诊后的护理重症呼吸内科护理工作前期,对护士人员有着很高的素质要求,医疗专业知识和技能一定要扎实,根据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病情变化等条件进行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需要科学、细致、周密,特别是要注重对心理的关爱。

1. 值班前的准备工作在接收重症患者接诊前,护士在工作前必须要进行科学、细致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包括患者的基本状况、护理要点、护理重点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等等。

同时,还要把握患者的生命指标,如心率、呼吸、血压、体温等,以及其他临床数据如肝、肾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等指标。

这些数据将有助于护士确定患者病情的严重性和稳定性,以及患者的治疗方案、药物治疗、营养支持等方面的调控措施。

同时,此时还要检查病人的衣着、饮食、排泄是否正常,如皮肤是否有压疮等紧急问题。

2. 呼吸机的使用呼吸机是重症患者抢救治疗的重要工具,而其正确合理运用,不但能保障病人的通气,减轻呼吸不协调,还能够有效减轻呼吸负担,促进病情的恢复。

呼吸机的使用带给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远远大于普通患者。

因此,护理人员在使用呼吸机时要根据病情调整合适的参数,并注意呼吸机的使用方法、病人的安全和操作的科学。

谈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

谈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

谈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呼吸内科中重症患者具有病情发展迅速,发病急速和高死亡率的典型特点,所以在对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护理时必须采取正确的护理方式?;笔者从观察病情?心理护理?环境护理?氧疗护理?基础护理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标签:呼吸内科重症观察环境基础呼吸内科疾病大多病程较长,并且病情易反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较大影响,尤其是重症患者,随时可能进入危险状态,需给予严密监护及积极治疗,如治疗及护理不当,有可能会导致病情恶化,引发呼吸衰竭,导致患者死亡?所以,除了对这些重症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外,经常还要进行合理的临床护理,采用科学方法,让患者有舒适的疗养环境,进行合适的抗感染治疗,并协助患者进行适宜的康复锻炼?采取专业有效的皮肤?口腔及呼吸道护理?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合适的心理支持?病情观察和护理等?一观察病情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频率?节律?深度,注意呼气与吸气时间,痰量及性质,观察有无出现并发症及诱发因素,记录24小时出入量,像哮喘患者会在凌晨发作或加重,要加强下半夜观察?1.意识观察一个合格的护理工作者必须具备精准的判断能力,否则误判会给重症病患带来困扰,漏判则会导致病患的死亡?护理工作者的早期正确预判对于医生抓住最佳的抢救时机极为重要?当病患出现了意识障碍?精神行为反常?头疼?夜里烦燥?白日渴睡?失去正常反应?双手震颤等表征必须及时向主治医师汇报以便以及施救处理?2.呼吸观察经验丰富护理人员可从患者的呼吸中发现潜在问题,呼吸过快或呼吸过慢即可能出现早期呼吸衰竭;深而长的呼吸即酸中毒;慢而浅的呼吸即碱中毒;快而浅表的呼吸即肺部病变,严重甚至有感染可能;阵发性夜间端正呼吸即左心衰;所以能对呼吸现象仔细观察可帮助医生对疾病的早期诊断?3.输液的观察:对输液的观察也是护理人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密切观察重症患者在输液过程中的表现,观察输液是否正常,观察患者针口处有无肿胀,静滴氨茶碱要稀释后缓慢静滴,维持在30—40滴/min,静滴过快会造成血压骤降,静滴过程中要随时观察患者有无呕吐?心慌?气急等现象,发现这些现象要及时向医生汇报?4.咳嗽咯痰观察严密观察痰的颜色和气味,注意有无血性泡沫痰?当咳嗽频繁?痰粘稠不易咳出,常提示已进人缓解期,若咯粉红色泡沫痰,即提示急性肺水肿等?5.生命体征和尿量观察因心功能不全引起心源性休克,临床表现为低血压?尿量减少?循环衰竭?神经系统紊乱等,所以应密切观察血压和尿量的改变?循环衰竭主要观察甲床循环?测脉搏要注意其强弱?快慢?有无早搏等?二基础护理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需长期卧床,应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压疮?坠积性肺炎?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给予患者定时翻身叩背,按摩皮肤受压处,痰液粘稠不易咳出者给予吸痰,吸痰时注意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因护理操作引起的感染,帮助患者床上活动肢体,促进肢体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及血栓形成;给予患者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保持床单位的整洁干燥,被痰液等污染时给予及时更换?三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发病急?症状重,入院后多有烦躁?失望?恐惧等心理,护理工作者应做好安慰?解释?劝导工作?且呼吸内科患者多为年老体质衰弱?反复发作,常因病程迁延而感到痛苦,情绪低落,有的则因得不到家庭温暖,感到孤独,有的则对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悲观失望,常常出现消极自卑心理,对疾病的治疗失去信心?对这种患者,我们就要耐心疏导,讲解有关防治知识,介绍治愈或好转的病例,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消除或减轻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促进疾病好转?对患者给予心理支持和有针对性心理护理的目的是降低患者机能不全(气短的控制)?减少残障状况(焦虑和抑郁),增进其心理应对策略?通过为患者排忧解难,患者便会信赖护理人员,并让患者感到周围充满温暖,进而在精心修养之时,树立和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四环境护理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安排在不同的病房,如将支气管哮喘患者安排在干净?暖和?光线充足及通气良好的病房,病房内不能有刺激性气味,不放花草,不铺地毯,打扫和整理床铺时均采用湿式清扫,同时还要对病室物体表面进行定期消毒?当患者重度发作呼吸困难时,要采取合适的体位使患者感到舒服,同时患者衣服要宽松?暖和?舒适?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严格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根据不同的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菌药物,积极配合医生的抗感染治疗?五氧疗护理为防止呼吸抑制,常使用于持续低流量给氧,流速1-2L/min,氧浓度在24%-28%之间?持续低流量吸氧是尤其是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住院后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之一给氧方式为鼻导管或鼻塞?氧疗过程中需调节流量时应先分离开鼻塞再调节流量,以免大量氧气突然冲入呼吸道而损伤肺部组织;停用时应先拔除鼻塞,再关氧气开关?氧气可缓解气急,增进食欲及睡眠,又可降低动脉及左心负荷,对此,患者常感舒服?但也造成患者心理上对氧的依赖?所以,在病情好转时应逐渐减少吸氧时间,直到完全撤去?此外,氧疗时还应作血气监测?给氧过程中,定期观察氧疗情况?总之,在呼吸内科对重症患者的护理,护理人员要不断加强自身业务能力的学习,从各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护理工作中,不仅要有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和满腔的工作热情,还要有娴熟的业务操作技能,护士只有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掌握疾病的特点,善与患者交流了解并掌握其心理状态,做好各项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积极预防并发症,缩短和患者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得到他们的配合,有利于病情的快速恢复,让他们尽快回到正常的生活轨道上来,同时,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也能从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经验论文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经验论文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经验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护理经验及体会,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临床护理提供理论指导。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6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总结分析,归纳整理护理经验及体会。

结果:呼吸内科重症患者60例好转56例,比例高达93%。

结论: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病情非常特殊,迅速抢救、正确护理能够及时挽救病人生命,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护理经验;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501-02呼吸系统重症患者病程较长,病症易反复发作,常伴有咯血,且易产生精神紧张、情绪烦躁、消沉、恐惧等负面情绪。

通常情况下,病人出现烦躁情绪时,不愿配合医护人员甚至拒绝做必要的治疗[1]。

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而言,仅靠机械治疗和药物治疗是不够的,护理工作在患者的治疗康复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细致周到的护理,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适合患者的抗感染治疗。

科学有效的治疗手段以及适合重症患者的心理康复治疗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发挥着必要的医疗措施所不能替代的作用[2]。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8年6月~2010年6月收治的60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4例,女性患者26例,年龄15~76岁,平均为44.3岁,60例患者中,慢性支气管炎患者1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8例,支气管扩张患者4例,肺癌患者2例,慢性阻塞性肺炎患者最多,达到32例。

1.2护理方法1.2.1病情监测护理:观察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先兆症状对于预先判断病情至关重要,因为受到呼吸内科病情特殊性特点的制约,患者发病快、时间短。

观察项目包括:(1)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与意识变化护理中,医护人员需观察项目:患者心律、心率、痰量及性质,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呼气与吸气的时间比例。

患者是否会出现意识模糊、反应慢、烦躁等现象。

(2)观察记录患者是否有并发症与诱发因素,记录24小时出入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整体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
3783(2011)06-0129-01
【摘要】目的探讨医学模式向心理与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背景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57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对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痊愈和病情好转的患者共52例,占91.2%。

结论相比较传统的功能制护理,整体护理更能满足患者的身心护理需求,存在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整体护理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与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社会公众对于健康保健服务质量要求的提高,护理管理不能停留于功能制护理的基本要求,要逐步于部分科室或病房临床应用整体护理模式,适应21世纪的保健服务需求,为重症患者的病情诊断治疗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

呼吸内科重症患者通常病程长、病情反复性明显,极易导致患者长期精神紧张、意志消沉,对常用药物治疗形成抵制情绪;疾病晚期患者经常出现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对重症呼吸衰竭患者的急救,除有效的医疗措施外,还需要通过科学精心的护理配合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包括康复锻炼,专业的呼吸道、口腔护理及心理支持、病情观察等。

2010年3月~8月我院呼吸内科收治重症患者57例,采用整体护理后,临床效果令人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本组研究对象选自我院呼吸内科2009年3月~8月的重症患者,共57例,男32例,女25例,年龄24~76岁,平均(43.5±5.7)岁。

基础疾病包括:支气管哮喘4例,肺癌6例,慢性支气管炎及阻塞性肺病37例,支气管扩张10例。

1.2 方法
1.2.1 病情监测护理:观察患者的先兆症状是医师预判病情的重要依据,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意识、呼吸和输液观察进行严密观察,严格遵循操作规程。

①意识观察:对患者出现意识朦胧、嗜睡、双手扑击样震颤等情况的,要加强巡视观察,及时向医师汇报;②呼吸观察:快而浅表的呼吸表示可能存在肺部病变感染的可能,呼吸过慢、过快属于早期呼吸衰竭现象,等;③咳嗽咯痰观察:根据患者咳嗽、痰粘稠的症状采取及时应对措施,如粉红色泡沫痰表示急性肺水肿,要注意协助痰排出,确保呼吸道通畅;④生命体征观察:对心源性休克的临床表现如低血压、神经系统紊乱、循环衰竭等要作密切的临床观察。

1.2.2 临床护理:①氧疗及卧床护理:注意使患者保持半卧位,降低患者腹部及下肢的回心血量和心脏负荷,持续低流量给氧要将流速控制在为1~2 l/min之间,氧浓度约24%~28%。

氧疗时要注意避免患者出现对氧的心理依赖,病情好转时要逐渐减少吸氧时间。

②口腔护理:为防止抗生素临床应用时患者出现口腔菌群失调,引发霉菌感染,护士要注意清洁口腔,并观察口腔粘膜变化。

③通气护理: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是呼吸内科重症患者急救、治疗的关
键因素[1]。

本项护理中,医护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异物,吸氧时避免损伤患者黏膜,促进痰液引流;呼吸机等仪器的使用应注意观察各项参数变化、功能预警及同步效果,及时排除异常情况。

1.2.3 环境与心理护理:按病因给患者分配病房,病房做到湿式清扫、定期消毒,保证房间的通风和光线。

重症患者注意采用当卧位,衣着、被褥及各项用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防止交叉感染。

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宣教呼吸内科疾病的相关知识,帮助患者了解病情,树立信心,消除不必要的思想负担,使其主动配合临床治疗,促进疾病转归。

1.2.3 饮食护理:呼吸科重症患者多数年老体质衰弱,饮食方面存在消化功能低下,营养吸收不良,导致患者出现低蛋白、低钠、低钾等情况。

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病情,指导患者及其家属相关的营养知识,给予其易消化的营养食物,少量多餐。

2 结果
患者的整体护理效果及康复情况见表1。

57例患者中,痊愈和病情好转的患者共52例,占91.2%,证明本组患者接受的护理方法可行有效。

3 护理体会
在57例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的整理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对于重症患者的救治和降低病死率的方法形成了更新的认识与见解。

首先,护理过程中必须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到密切关注,掌握
相应疾病症状,与患者、医师形成良好的沟通交流,才能使基础护理工作做到万无一失,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其次,护理工作的关键在于护士对病人健康问题的了解观察,满足病人的主观身心需要。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将病人的不良心理状态消除在萌芽状态,使其就医心理得到良好调适,促进病人的康复[2]。

再次,传统的功能制护理将护理工作区分为治疗室护士、治疗班、护理班等,其功能化的硬性区分使心理护理的实施面临着客观上的阻碍,单个护士对科室病房全体病人的部分护理工作负责,不能为病人的全部护理工作提供全程的人性化服务,在重症患者的护理中就可能存在有一些疏漏,甚至于酿成医疗事故。

同时,功能制护理仍局限于疾病为中心的技术性护理人物,以单纯的执行医嘱和生活护理为业务目标,护士无法在工作真正落实对患者身心护理的整体性目标,护士与患者之间缺乏有效的言语沟通,病人缺乏对医护人员的信赖感,更谈不上心理护理了。

整体护理则是“病人为中心”指导下的护理理念,将病症与患者视为视为整体,护理范畴由生物学延伸至心理学和社会医学,病人由入院至出院被作为连续的整体进行疾病护理[3],从身心护理两方面进行病人的康复治疗。

由此,护理工作不仅能够配合医疗医嘱的执行,还能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绪影响等有关疾病治疗的影响因素,针对性地提出正确的护理方式,进而消除家庭、环境等方面对患者治疗带来的负面影响,促进病人的全面康复。

参考文献
[1]朱元珏,陈文彪.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3:854-876.
[2]艾惠霞,王志兰.人性化护理服务模式的探讨[j].中国疗养医学,2009,8(8):21-23.
[3]殷忠俊,高萍等.指导护生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j].邯郸医学院学报,2004,1(17):3052.
作者单位:214121 无锡市滨湖区中医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